玉军从杨主任办公室出来,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回到了修理室。江技师见了,便问:“怎么了?耷拉着脑袋,是不是高考的事?”
“嗯。”玉军点了点头。
“听说这次高考名额要优先考虑部队子女,而且还要看谁父亲的官大,有人已经告到军区去了,你呀,就别想了,好好干工作吧。”
“你听谁说的?”
“无风不起浪,肯定是他们班子内部传出来的。”
“您是不是听陶干事说的?”陶干事是江技师的爱人,玉军觉得他可能是从陶干事那里得到的消息。
“你嫂子就是一个普通干事,她能知道什么?别瞎猜了,你就信我的吧,没错。”
“您真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漂亮有什么用,也不能当饭吃,还会招来一些麻烦。”
“招什么麻烦?”
“你不懂,快干活。”
玉军本来抱着很大的希望,觉得上大学应该没问题,没想到连考场都进不去,心里感到特别憋屈。
晚上,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自己心中的苦恼,信发出后,他心里才感到轻松了一些。
彩云收到玉军的来信,为儿子感到惋惜,她准备写封信好好安慰一下儿子,但不知从何下笔。
这两天,彩云想得很多,她听说省里新上任的大领导,来了以后就到农村搞调研,很快就出台了“省委六条”新文件,她觉得农村形势要变。
前天,王红兵在大队全体社员大会上,只是传达了县委四级干部会议的主要精神,对“省委六条”即安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的文件未做详细的传达,只是介绍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即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减轻生产队和社员负担,分配要兑现,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利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等。
会后,队里的社员都找他了解更详细的内容,特别是王家的一些人,都跑到他家来问这问那。没办法,他决定晚上再召开一次生产队全体社员会议,专门传达“省委六条”文件精神。
会上,王红兵详细传达了“省委六条”的具体内容,重点是:搞好农村的经营管理,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落实按劳分配,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彩云听了,当即提问:“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怎么理解?”
王红兵道:“这个问题,县委陈书记在会上是这么说的,就是生产队的每块农田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完全由生产队自主决定,任何单位不得干预,也有人把这种自主权称作‘自由种植’。顺便说一下,地委对县里的领导进行了调整,陈宪志任县委第一书记,不再兼任县革 委会主任职务。”
彩云又问:“‘自由种植’可以‘分组种植’吗?”
“这个上面没说。”
彩云的‘分组种植’一抛出,会场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既然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我们就可以自己做主,我看可以分组干。”
“我也同意分组干。”
“我们应该搞责任制。”
……
会场议论纷纷,什么说法都有,王红兵有点沉不住气了,使劲拍了拍桌子,“你们能不能一个一个说?”
这时,彩云站了起来:“那好,我说。六一年省里推行责任田,我们搞协作组责任到户,大家都尝到了甜头。现在‘省委六条’强调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搞责任制,我觉得这跟六一年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可以参考当年协作组的模式干。”
王红兵道:“这个绝对不可能,六一年搞的协作组,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这是违法的,后来连省委主要领导听说都被追责了,现在谁敢这么干?不要命了?”
有人问:“现在油坊的李尚虎不就是包产到户吗?他干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也没事啊?”
王红兵道:“李尚虎是谁呀—他是革命功臣,是县里特批的,再说,他榨的油全部卖给了国家,没有进自己的腰包。”
会场又开始议论纷纷——
“还没进自己的腰包?连大瓦房都盖起来了,快成大财主了。”
“什么功臣?如今成了赌场最大的庄家。”
……
会后,社员们的思想更活跃了,许多人见李尚虎发了财都感到眼红,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住上瓦房,过上好日子。
特别是王家的那些人,整天泡在王红兵家里,缠着他没完没了,非要分开干不可,弄得王红兵没办法。后来他提出,谁要是不怕坐牢,就出来当队长带领大家干,他不支持也不反对,保持中立。
王家的人商量来商量去,没有一人敢出来领着大家干。有人提出,彩云在会上提问最积极,“分组种植”也是她提出来的,应该问问她有什么想法。
王红奎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主动找到彩云:“你在会上提的‘分组种植’,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能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种大呼隆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我们也是这么想,大家都希望搞‘分组种植’,可就是没人敢带头这么干。”
“王红兵是生产队长,也是大队干部,他不带头谁带头?”
“他被六一年的责任田搞怕了,但他已明确表态,如果谁愿意出来当队长领着大家干,他可以让位,而且不会阻拦这件事。”
“如果大家信得过的话,我可以让玉强领着大家干。”
“我就要你这句话!有不少人都有这个想法,觉得玉强有文化、有魄力、胆大敢闯,是最合适的人选,就怕他不同意。”
“这事我确实需要和玉强商量一下,这样吧,最晚麻个给你回话。”
“痛快,我等你的好消息!”
彩云觉得,新上任的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出台的“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这与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和部分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与“一大二公”以及农业学大寨精神,也有很大的变化。
总之,她觉得农村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向着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方向变化。
午饭时,她问玉强:“您对‘省委六条’怎么看?”
“是个好文件,就是太笼统,要是再细一点就好了。”
“作为省里的文件,能写到这一步已经不简单了。”
“总的感觉,就是种田的事生产队说了算,这个文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也是这么看,具体怎么办,各个生产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就行。”
“您在会上提的‘分组种植’,大家反响很强烈,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彩云把上午王红奎和她谈的情况全都告诉了玉强,并问他:“你敢不敢带着大家一起干?”
“只要您支持,我就敢!”
“好,不愧是我的儿子!但这事必须慎重,等我和你二叔、尚虎叔商量一下再定。”
有翠对此有点担心,他跟婆婆说:“你这不是把玉强朝火坑里推吗?老王家那么多人,没一个敢带这个头的,我们小门小户的,势单力薄,不应该出这个风头。”
“什么叫出风头?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还不行动等什么?”
“王红兵那么精明的人,还是大队干部,要是好事能轮到我们?”
“你不懂,别瞎掺和。”说完就出去了。
有翠又跟玉强说:“你现在有老婆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替我们想一想,万一要是再来运动,我们可能都要受牵连。”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你别什么事都听妈的,这种事干好了,大家受益,干砸了你一人倒霉,我觉得你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不光是我妈,我也憋着一股劲想试一试,机会难得,冒一点风险也值得。”
“妈去哪了?”
“可能在二叔那里。”
“小红的棉衣实在太小了,去年加长加肥凑合一年,今年说什么也要做新的,你跟妈好好说说。”
“你都说了好多次了,再说好吗?”
“我说不管用,你再试试。”
正说着,彩云进来了,她跟玉强说:“我和你二叔,还有尚虎叔反复商量,他们觉得包产到户绝对不能碰,如果王家人都同意分组干,可以考虑,我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他们也这么想,那我们就下决心干。”
“那就这么定了,我去找王红奎。”
玉强也跟着出来,他跟母亲说:“妈,有翠又提小红做棉衣的事了,你看怎么办?”
“今年确实该做新的了,棉絮家里还有,麻个我去买点布,很快就能做出来,过年穿上没问题。”
“那就好,要不然她又该闹了。”
王红奎听到彩云的回话后感到很高兴:“太好了,他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掌舵,我们的‘分组种植’一定能成功!我现在就去找王红兵。”
“王红兵和玉强之间的关系你也知道,如果他不同意,你也别勉强,否则,将来不好做工作。”
“这你尽管放心,他要是不同意,我们老王家的人饶不了他。”
“嗯。”玉军点了点头。
“听说这次高考名额要优先考虑部队子女,而且还要看谁父亲的官大,有人已经告到军区去了,你呀,就别想了,好好干工作吧。”
“你听谁说的?”
“无风不起浪,肯定是他们班子内部传出来的。”
“您是不是听陶干事说的?”陶干事是江技师的爱人,玉军觉得他可能是从陶干事那里得到的消息。
“你嫂子就是一个普通干事,她能知道什么?别瞎猜了,你就信我的吧,没错。”
“您真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漂亮有什么用,也不能当饭吃,还会招来一些麻烦。”
“招什么麻烦?”
“你不懂,快干活。”
玉军本来抱着很大的希望,觉得上大学应该没问题,没想到连考场都进不去,心里感到特别憋屈。
晚上,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自己心中的苦恼,信发出后,他心里才感到轻松了一些。
彩云收到玉军的来信,为儿子感到惋惜,她准备写封信好好安慰一下儿子,但不知从何下笔。
这两天,彩云想得很多,她听说省里新上任的大领导,来了以后就到农村搞调研,很快就出台了“省委六条”新文件,她觉得农村形势要变。
前天,王红兵在大队全体社员大会上,只是传达了县委四级干部会议的主要精神,对“省委六条”即安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的文件未做详细的传达,只是介绍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即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减轻生产队和社员负担,分配要兑现,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利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等。
会后,队里的社员都找他了解更详细的内容,特别是王家的一些人,都跑到他家来问这问那。没办法,他决定晚上再召开一次生产队全体社员会议,专门传达“省委六条”文件精神。
会上,王红兵详细传达了“省委六条”的具体内容,重点是:搞好农村的经营管理,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落实按劳分配,粮食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彩云听了,当即提问:“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怎么理解?”
王红兵道:“这个问题,县委陈书记在会上是这么说的,就是生产队的每块农田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完全由生产队自主决定,任何单位不得干预,也有人把这种自主权称作‘自由种植’。顺便说一下,地委对县里的领导进行了调整,陈宪志任县委第一书记,不再兼任县革 委会主任职务。”
彩云又问:“‘自由种植’可以‘分组种植’吗?”
“这个上面没说。”
彩云的‘分组种植’一抛出,会场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既然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我们就可以自己做主,我看可以分组干。”
“我也同意分组干。”
“我们应该搞责任制。”
……
会场议论纷纷,什么说法都有,王红兵有点沉不住气了,使劲拍了拍桌子,“你们能不能一个一个说?”
这时,彩云站了起来:“那好,我说。六一年省里推行责任田,我们搞协作组责任到户,大家都尝到了甜头。现在‘省委六条’强调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搞责任制,我觉得这跟六一年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可以参考当年协作组的模式干。”
王红兵道:“这个绝对不可能,六一年搞的协作组,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这是违法的,后来连省委主要领导听说都被追责了,现在谁敢这么干?不要命了?”
有人问:“现在油坊的李尚虎不就是包产到户吗?他干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也没事啊?”
王红兵道:“李尚虎是谁呀—他是革命功臣,是县里特批的,再说,他榨的油全部卖给了国家,没有进自己的腰包。”
会场又开始议论纷纷——
“还没进自己的腰包?连大瓦房都盖起来了,快成大财主了。”
“什么功臣?如今成了赌场最大的庄家。”
……
会后,社员们的思想更活跃了,许多人见李尚虎发了财都感到眼红,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住上瓦房,过上好日子。
特别是王家的那些人,整天泡在王红兵家里,缠着他没完没了,非要分开干不可,弄得王红兵没办法。后来他提出,谁要是不怕坐牢,就出来当队长带领大家干,他不支持也不反对,保持中立。
王家的人商量来商量去,没有一人敢出来领着大家干。有人提出,彩云在会上提问最积极,“分组种植”也是她提出来的,应该问问她有什么想法。
王红奎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主动找到彩云:“你在会上提的‘分组种植’,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能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种大呼隆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我们也是这么想,大家都希望搞‘分组种植’,可就是没人敢带头这么干。”
“王红兵是生产队长,也是大队干部,他不带头谁带头?”
“他被六一年的责任田搞怕了,但他已明确表态,如果谁愿意出来当队长领着大家干,他可以让位,而且不会阻拦这件事。”
“如果大家信得过的话,我可以让玉强领着大家干。”
“我就要你这句话!有不少人都有这个想法,觉得玉强有文化、有魄力、胆大敢闯,是最合适的人选,就怕他不同意。”
“这事我确实需要和玉强商量一下,这样吧,最晚麻个给你回话。”
“痛快,我等你的好消息!”
彩云觉得,新上任的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出台的“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这与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和部分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与“一大二公”以及农业学大寨精神,也有很大的变化。
总之,她觉得农村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向着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方向变化。
午饭时,她问玉强:“您对‘省委六条’怎么看?”
“是个好文件,就是太笼统,要是再细一点就好了。”
“作为省里的文件,能写到这一步已经不简单了。”
“总的感觉,就是种田的事生产队说了算,这个文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也是这么看,具体怎么办,各个生产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就行。”
“您在会上提的‘分组种植’,大家反响很强烈,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彩云把上午王红奎和她谈的情况全都告诉了玉强,并问他:“你敢不敢带着大家一起干?”
“只要您支持,我就敢!”
“好,不愧是我的儿子!但这事必须慎重,等我和你二叔、尚虎叔商量一下再定。”
有翠对此有点担心,他跟婆婆说:“你这不是把玉强朝火坑里推吗?老王家那么多人,没一个敢带这个头的,我们小门小户的,势单力薄,不应该出这个风头。”
“什么叫出风头?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还不行动等什么?”
“王红兵那么精明的人,还是大队干部,要是好事能轮到我们?”
“你不懂,别瞎掺和。”说完就出去了。
有翠又跟玉强说:“你现在有老婆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替我们想一想,万一要是再来运动,我们可能都要受牵连。”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你别什么事都听妈的,这种事干好了,大家受益,干砸了你一人倒霉,我觉得你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不光是我妈,我也憋着一股劲想试一试,机会难得,冒一点风险也值得。”
“妈去哪了?”
“可能在二叔那里。”
“小红的棉衣实在太小了,去年加长加肥凑合一年,今年说什么也要做新的,你跟妈好好说说。”
“你都说了好多次了,再说好吗?”
“我说不管用,你再试试。”
正说着,彩云进来了,她跟玉强说:“我和你二叔,还有尚虎叔反复商量,他们觉得包产到户绝对不能碰,如果王家人都同意分组干,可以考虑,我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他们也这么想,那我们就下决心干。”
“那就这么定了,我去找王红奎。”
玉强也跟着出来,他跟母亲说:“妈,有翠又提小红做棉衣的事了,你看怎么办?”
“今年确实该做新的了,棉絮家里还有,麻个我去买点布,很快就能做出来,过年穿上没问题。”
“那就好,要不然她又该闹了。”
王红奎听到彩云的回话后感到很高兴:“太好了,他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掌舵,我们的‘分组种植’一定能成功!我现在就去找王红兵。”
“王红兵和玉强之间的关系你也知道,如果他不同意,你也别勉强,否则,将来不好做工作。”
“这你尽管放心,他要是不同意,我们老王家的人饶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