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宝山卖鞋
黑,无尽的黑……
它,代替了所有的颜色;占据了所有的视野;也蒙蔽了所有的影像……
它,难道就是唯一的真相吗?
'噼…咔…'
随着一声突兀的响声,这无穷无尽的黑,被划破了开来,不太刺眼的光亮,也瞬间来临。
把黑一分为二,且送来光亮的,却是一把锈迹斑斑、刀口处有些残破的砍柴刀。
一个身形瘦小,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拿着它,砍向身前的几株枯树朽木。
'噼…咔…''噼…咔…'
这位面容普通,若带憨态的年轻人,默不作声,埋头苦干,浑然不去管其他的东西,只是一心一意地砍柴,似乎这样可以忘掉疲乏和烦恼。
也不知过了多久,砍了多少的木柴,年轻人终于停了下来。
他抬头看了看,刚刚露出脸面的太阳,就一声不响,停下了手里的活。坐到了一颗歪脖子树旁,靠着树干,他闭上了疲惫不堪的眼睛。
不时,太阳爬上了山顶,正以柔和的晨光,普照着大地。清凉的山风,也悠然自得地,在山间野林里游荡着,像是在寻觅挂着露珠的绿叶儿。
“九风…”
这时,一声轻细得,不可闻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幽幽地飘来。
那年轻人,也跟着睁开了眼。他的眼神里,还带着同样从遥远的地方,飘荡而来的奇异光芒。
“谁是九风?”
“我叫王宝山,不叫九风…”
“你又是谁?”
……
从睡梦中转醒的年轻人,正如他自言自语般,说地一样,他叫王宝山,是这座大山上的一名樵夫,也就是以砍柴为生的手艺人。
刚才那个短暂,而奇特的梦,一直伴随着他活到了现在。打记事起,这个梦总会时不时地来一次。而且,每次也就这么一个声音,除此之外,并什么也没有了,这让他也是一直很纳闷。
良久过后,他甩了甩头,好让自己清醒清醒,不再去理会,那毫无由来的梦。
起身收拾了一下周身的衣物后,他把砍柴刀别在了腰际,又将砍好的木柴,用树皮捆好后,就扛到了肩上。
“得赶早去李老爷的府上,不然就晚了…”王宝山吃力地寻觅着,通往山下的路径,脸上挂着些自责的神色。
“宝山啊!你就跟那座宝山一样。”李府上的厨房下人李宁,依着府院后门的门框,斜眼望着,迟来的王宝山,不怀好意说到。
“什么意思?”王宝山有些不解。
“又笨又蠢……”李宁说完,望了一眼,村头不远处的那座大山。
“呵呵,让你久等了,刚刚来的路上,出了点事,耽搁了一下……”见对方有些生气,王宝山连忙陪笑着,道不是。
“行了,就放门口吧!”李宁有些不耐烦,随手给了王宝山,几枚铜钱,算是买木柴的钱。
“我说,李老哥啊!怎么少了一个铜子?”王宝山刚接过铜钱,就发现了问题。
“没少啊!四个铜子啊!”李宁一听,皱了下眉毛。
“不是吧!一直都是五个铜子啊!怎么今天就只有四个了?”
“我说,宝山啊!你给我们府上,送过多久的木柴?”
“有四、五个年头了吧!”
“都那么久了,你也该懂得点规矩不是……我们老爷丢下话了,说从今以后,买的木柴,就这个价钱……”
王宝山一听,立刻就泄了气,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那股冲劲,只得底下头,道了声有劳,并走开了。
他很清楚,除了李老爷肯买他的木柴外,周围的人们,是不会买的,就算他们想买,也没那条件。因为,此地就属李老爷家,最是有钱。而且,还是个大地主,方圆数里的田地,都是他的家产。就连附近的居民们,全都是他家的佃农,大伙连吃饭,都有点问题,哪还有闲钱买木柴啊!
再说,村民们一般没柴做饭了,都是自己上山,去砍几担回来自用。所以,王宝山砍得木柴,只有李老家和他自己用,其他的村民,都是自给自足。
那李老爷就曾说过:若不是见王宝山他可怜,他也不会买他的木柴,可见这生存之道,何其的艰难。
虽说在一般人看来,这多一个铜子,少一个铜子,应该没什么区别。可王宝山心里清楚,一个铜子可以买两个馒头,自己又是个干苦力的,一天没有个八、九个馒头垫底,那怎么行。
想来想去,他也只得忍气吞声,闷头朝山上走去。因为,那里有他的家,那里有他的茅草窝棚。
“是宝山吗?”
在村口,经过一间低矮的茅草土房时,一个苍老、破哑的声音。忽然,从里面传了出来。
“嗯,是我…刘大爷…”王宝山知道这是村里的一位老人,是靠卖草鞋过活的刘大爷。
“进来坐坐吧!”
“好…”
刚进到土房里,王宝山就发现刘大爷有怏,正躺在破旧的床上,显得是身体不舒服,而且他的脸色也不好看,比起往常更显苍老了。
“刘大爷,今个怎么没去集市上卖鞋?”
“唉,昨个回来晚了,不留神摔了个狗啃泥,以为睡一宿就没事了,谁曾想,今个就爬不起来了…老了…”刘大爷望了望外面,叹着气。
“唉,我今个也倒了点霉气……”王宝山没有去询问其他,见刘大爷叹气,他也跟着叹起气来。
本想得到点安慰的刘大爷,见他也叹气,就有些不悦,说:“你年纪轻轻的,叹哪门子的气?”
“我给那李老爷府上送了四、五年的木柴,最初的十个铜子一担,滚到现在,只能拿五个铜子了……今个又少一个……这往后该咋过啊!”
“呵呵,你还嫌少?”刘大爷一听乐了,看来这也却是一件很倒霉的事儿。
“当然,以前可以一天吃个满饱,今后却只能吃个半饱。”
“你除了砍柴,就想着吃了?”
“肚子都填不饱,哪还能想别的……”
刘大爷听了,却没有再笑话他。叹了口气,悠悠地说:“这人啊,活法都不一样。李老爷府上的下人众多,那可都是一张张要吃饭的嘴…你也不能全怪他,兴许是哪个下人瞒着他,克扣了铜子……”
王宝山一听,却低下了头,没有再叹气。
“你光靠砍点柴来卖,肯定难以长久……”
“除了砍柴,别的活计我都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嘛!没有人天生就会的……不如这样吧!暂时我也走动不了,你就帮我把那几十双草鞋,拿去集市上卖了!回来后,咱爷俩,五五分账。如若好卖,往后你就别去砍柴了,一门心子地帮我卖草鞋得了,我也好一门心子的做草鞋……”
“行吗?”王宝山有些惊讶。
“咋不行?试试就知道了……现在天色尚早,你赶快去集市。”
“这……”王宝山显得有些拿不定注意。
“这个啥!老头子我还饿着肚子,你快去,不然咱爷俩往后都得挨饿了。”
也许是听了说会挨饿,王宝山也不再犹豫,取下腰际的砍柴刀,和套绳找个位置放好后,并去收拾那十几双被扔在墙角的草鞋。
临行前,他还不忘嘀咕一句:“刘大爷啊!我这吃饭的家伙事,你可给我照看一二,今日可是头一朝,去做买卖,若卖不好,可别怨我……”
“晓得,一定不会怪你……记住,一双鞋卖十二个铜子…最少也要十个才能卖……还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刘大爷见王宝山出了门,连忙喊到。
“好……”
刘大爷听到这声音,已经出了村子,也就放了心,躺在床上满意地笑了。
到了动情处,他心里也开始嘀咕了起来:
“宝山,这孩子人不错,只可惜他是个野孩子…王大牛说是当年在山上砍柴时,捡回来……谁信啊!”
李头镇集市,是王宝山去过最热闹的地方,但那也是几年前的事了。
他曾听刘大爷说过,李头镇以前也是个不怎么热闹的地方。起因是方圆几里内,有个人数众多的李氏族群,他们族中的后辈为了以示敬祖的德行,就建了一座祠堂。
后来,经过逢年过节的祭拜,和长年累月的人来人往,李氏宗祠的周边,在不知不觉中,也渐渐形成了镇集的规模。
集市卖场,不大也不小,汇聚如此的走厮贩卒,多以邻近的村里人为主流。他们靠着自家独有的手艺活儿,做出些轻巧实用的物件,遇到了中意的主儿,就换些钱财,用以养活一家老少。
在农忙或节令的时期,也会有些远道而来的小贩,带着外头的新鲜事物,来此兜售,但多以价格高昂,而无人问津。
今天刚好是个热闹的日子,集市上人头攒动。王宝山蹲坐在集市的角落里,身前摆放着刘大爷做的草鞋。
此时此刻的他,在饥渴难耐的煎熬下,仍然有些放不开手脚,只能眼巴巴的望着,眼前过往的人群,不知道如何是好。
快临近正午的时候,王宝山有点后悔了,自己不该跑来,学人家摆摊做买卖。
现在的他,耷拉着头,窝在李头镇的集市上,大半天了,一双草鞋没卖出去不说,还把自己给饿了个半死不活。
眼瞅着到下午了,他寻思着再苦熬下去也不是个事,并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收了用来练摊的那十几双草鞋,打算趁太阳下山前,赶回村去。
虽说草鞋没卖出去一双,但他早上砍的那捆柴,好歹也换了四个铜子儿,买四五个馒头还是够对付一下肚皮的。
“小兄弟,且慢……”不想,他刚走了不到十步路,就被人从后面拉住了胳膊。
这突如其来的一拉扯,顿时把王宝山给楞在了当场。
只见拉他的是位中年男人,这人面相和气,蓄着几缕胡须,身上穿着身还算体面的长袍,瘦瘦的个儿约显单薄。
“小兄弟,勿怪、勿惊,我只是想找你买草鞋而已!”中年男人扯了扯嘴边的小胡子,打量着王宝山,笑了。
一听是要买草鞋,王宝山一个激灵。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突然遇到了亲人,这一天的压抑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地方,一时把他给感动得不轻,就差躲到没人地方抹眼泪了。
“行…行…大爷,我这草鞋十个铜子儿一双。”难得遇到买主,王宝山怕对方不买,先行就把价钱降了。
中年男人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开口。
王宝山见他不言语,以为嫌贵,连忙又说:“大爷,要不这样,九个铜子儿一双……”
“嗯,价钱倒是不贵,就是耐用吗?”
“耐用,保准耐用,大爷,这周围的村民大多穿我这草鞋…您这鞋底、这鞋帮…”
虽然王宝山,今天是被刘大爷赶鸭子上架,来摆摊卖草鞋。但跟他之前砍树卖柴,相去不远。一些自圆其说的话语,他还是能拼凑出那么几个套路出来的。
“你这共有几双鞋?”
“十八双,都是昨晚刚做成的,大爷您瞧瞧。”
“嗯,我都要了。”中年男子淡淡地笑了笑。
“啊!大爷,您都要啊!”原本觉得对方能买一双草鞋,就心满意足了,不曾想十八双鞋他都要,这让王宝山不禁是又惊又喜,好似做梦般。
“小兄弟,不必惊讶,我买这些草鞋也不是自用,是为我家老爷买的,眼看要农忙了,在田里干活的下人,需要鞋穿。”
“成……”王宝山也在田里干过活,也是个乡下人,这些自然理解。
“只是……”中年男子突然皱了皱眉,有些难言之隐的样子。
“大爷,有何难处,是不是钱资不够?要不……”
中年男人又笑了笑,一摆手,说:“这倒不是,钱财自然不会少你半个铜子,你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容易。只是,今天出门甚急,手头上没带多少银钱,我看天色尚早,不如,小兄弟你随我回庄上,取了买草鞋的钱于你。”
“行,反正这早出晚归的,也没啥大不了。”
中年男人听了,嘴角露出了个不易察觉的浅笑,也不再言语,就带着王宝山径直往镇外走去。
一路上,王宝山见中年男人不怎么爱言语,他也就没有自讨没趣,去套什么近乎。
他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这趟回去,指不定刘大爷会惊喜得如何如何。想不到这做买卖跑腿,也不奈,比那砍柴,既轻松又赚得多。看来以后,还是一门心事的干下去的好啊!
有道是捡了个西瓜,谁还想再去捡什么芝麻。
正待王宝山,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后颈处的一阵剧痛,使他好似七魂就散了六魄。只觉顶着的脑袋瓜子,好一阵的嗡嗡作响。接着,他两眼一黑,就此昏死了过去。
黑,无尽的黑……
它,代替了所有的颜色;占据了所有的视野;也蒙蔽了所有的影像……
它,难道就是唯一的真相吗?
'噼…咔…'
随着一声突兀的响声,这无穷无尽的黑,被划破了开来,不太刺眼的光亮,也瞬间来临。
把黑一分为二,且送来光亮的,却是一把锈迹斑斑、刀口处有些残破的砍柴刀。
一个身形瘦小,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拿着它,砍向身前的几株枯树朽木。
'噼…咔…''噼…咔…'
这位面容普通,若带憨态的年轻人,默不作声,埋头苦干,浑然不去管其他的东西,只是一心一意地砍柴,似乎这样可以忘掉疲乏和烦恼。
也不知过了多久,砍了多少的木柴,年轻人终于停了下来。
他抬头看了看,刚刚露出脸面的太阳,就一声不响,停下了手里的活。坐到了一颗歪脖子树旁,靠着树干,他闭上了疲惫不堪的眼睛。
不时,太阳爬上了山顶,正以柔和的晨光,普照着大地。清凉的山风,也悠然自得地,在山间野林里游荡着,像是在寻觅挂着露珠的绿叶儿。
“九风…”
这时,一声轻细得,不可闻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幽幽地飘来。
那年轻人,也跟着睁开了眼。他的眼神里,还带着同样从遥远的地方,飘荡而来的奇异光芒。
“谁是九风?”
“我叫王宝山,不叫九风…”
“你又是谁?”
……
从睡梦中转醒的年轻人,正如他自言自语般,说地一样,他叫王宝山,是这座大山上的一名樵夫,也就是以砍柴为生的手艺人。
刚才那个短暂,而奇特的梦,一直伴随着他活到了现在。打记事起,这个梦总会时不时地来一次。而且,每次也就这么一个声音,除此之外,并什么也没有了,这让他也是一直很纳闷。
良久过后,他甩了甩头,好让自己清醒清醒,不再去理会,那毫无由来的梦。
起身收拾了一下周身的衣物后,他把砍柴刀别在了腰际,又将砍好的木柴,用树皮捆好后,就扛到了肩上。
“得赶早去李老爷的府上,不然就晚了…”王宝山吃力地寻觅着,通往山下的路径,脸上挂着些自责的神色。
“宝山啊!你就跟那座宝山一样。”李府上的厨房下人李宁,依着府院后门的门框,斜眼望着,迟来的王宝山,不怀好意说到。
“什么意思?”王宝山有些不解。
“又笨又蠢……”李宁说完,望了一眼,村头不远处的那座大山。
“呵呵,让你久等了,刚刚来的路上,出了点事,耽搁了一下……”见对方有些生气,王宝山连忙陪笑着,道不是。
“行了,就放门口吧!”李宁有些不耐烦,随手给了王宝山,几枚铜钱,算是买木柴的钱。
“我说,李老哥啊!怎么少了一个铜子?”王宝山刚接过铜钱,就发现了问题。
“没少啊!四个铜子啊!”李宁一听,皱了下眉毛。
“不是吧!一直都是五个铜子啊!怎么今天就只有四个了?”
“我说,宝山啊!你给我们府上,送过多久的木柴?”
“有四、五个年头了吧!”
“都那么久了,你也该懂得点规矩不是……我们老爷丢下话了,说从今以后,买的木柴,就这个价钱……”
王宝山一听,立刻就泄了气,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那股冲劲,只得底下头,道了声有劳,并走开了。
他很清楚,除了李老爷肯买他的木柴外,周围的人们,是不会买的,就算他们想买,也没那条件。因为,此地就属李老爷家,最是有钱。而且,还是个大地主,方圆数里的田地,都是他的家产。就连附近的居民们,全都是他家的佃农,大伙连吃饭,都有点问题,哪还有闲钱买木柴啊!
再说,村民们一般没柴做饭了,都是自己上山,去砍几担回来自用。所以,王宝山砍得木柴,只有李老家和他自己用,其他的村民,都是自给自足。
那李老爷就曾说过:若不是见王宝山他可怜,他也不会买他的木柴,可见这生存之道,何其的艰难。
虽说在一般人看来,这多一个铜子,少一个铜子,应该没什么区别。可王宝山心里清楚,一个铜子可以买两个馒头,自己又是个干苦力的,一天没有个八、九个馒头垫底,那怎么行。
想来想去,他也只得忍气吞声,闷头朝山上走去。因为,那里有他的家,那里有他的茅草窝棚。
“是宝山吗?”
在村口,经过一间低矮的茅草土房时,一个苍老、破哑的声音。忽然,从里面传了出来。
“嗯,是我…刘大爷…”王宝山知道这是村里的一位老人,是靠卖草鞋过活的刘大爷。
“进来坐坐吧!”
“好…”
刚进到土房里,王宝山就发现刘大爷有怏,正躺在破旧的床上,显得是身体不舒服,而且他的脸色也不好看,比起往常更显苍老了。
“刘大爷,今个怎么没去集市上卖鞋?”
“唉,昨个回来晚了,不留神摔了个狗啃泥,以为睡一宿就没事了,谁曾想,今个就爬不起来了…老了…”刘大爷望了望外面,叹着气。
“唉,我今个也倒了点霉气……”王宝山没有去询问其他,见刘大爷叹气,他也跟着叹起气来。
本想得到点安慰的刘大爷,见他也叹气,就有些不悦,说:“你年纪轻轻的,叹哪门子的气?”
“我给那李老爷府上送了四、五年的木柴,最初的十个铜子一担,滚到现在,只能拿五个铜子了……今个又少一个……这往后该咋过啊!”
“呵呵,你还嫌少?”刘大爷一听乐了,看来这也却是一件很倒霉的事儿。
“当然,以前可以一天吃个满饱,今后却只能吃个半饱。”
“你除了砍柴,就想着吃了?”
“肚子都填不饱,哪还能想别的……”
刘大爷听了,却没有再笑话他。叹了口气,悠悠地说:“这人啊,活法都不一样。李老爷府上的下人众多,那可都是一张张要吃饭的嘴…你也不能全怪他,兴许是哪个下人瞒着他,克扣了铜子……”
王宝山一听,却低下了头,没有再叹气。
“你光靠砍点柴来卖,肯定难以长久……”
“除了砍柴,别的活计我都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嘛!没有人天生就会的……不如这样吧!暂时我也走动不了,你就帮我把那几十双草鞋,拿去集市上卖了!回来后,咱爷俩,五五分账。如若好卖,往后你就别去砍柴了,一门心子地帮我卖草鞋得了,我也好一门心子的做草鞋……”
“行吗?”王宝山有些惊讶。
“咋不行?试试就知道了……现在天色尚早,你赶快去集市。”
“这……”王宝山显得有些拿不定注意。
“这个啥!老头子我还饿着肚子,你快去,不然咱爷俩往后都得挨饿了。”
也许是听了说会挨饿,王宝山也不再犹豫,取下腰际的砍柴刀,和套绳找个位置放好后,并去收拾那十几双被扔在墙角的草鞋。
临行前,他还不忘嘀咕一句:“刘大爷啊!我这吃饭的家伙事,你可给我照看一二,今日可是头一朝,去做买卖,若卖不好,可别怨我……”
“晓得,一定不会怪你……记住,一双鞋卖十二个铜子…最少也要十个才能卖……还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刘大爷见王宝山出了门,连忙喊到。
“好……”
刘大爷听到这声音,已经出了村子,也就放了心,躺在床上满意地笑了。
到了动情处,他心里也开始嘀咕了起来:
“宝山,这孩子人不错,只可惜他是个野孩子…王大牛说是当年在山上砍柴时,捡回来……谁信啊!”
李头镇集市,是王宝山去过最热闹的地方,但那也是几年前的事了。
他曾听刘大爷说过,李头镇以前也是个不怎么热闹的地方。起因是方圆几里内,有个人数众多的李氏族群,他们族中的后辈为了以示敬祖的德行,就建了一座祠堂。
后来,经过逢年过节的祭拜,和长年累月的人来人往,李氏宗祠的周边,在不知不觉中,也渐渐形成了镇集的规模。
集市卖场,不大也不小,汇聚如此的走厮贩卒,多以邻近的村里人为主流。他们靠着自家独有的手艺活儿,做出些轻巧实用的物件,遇到了中意的主儿,就换些钱财,用以养活一家老少。
在农忙或节令的时期,也会有些远道而来的小贩,带着外头的新鲜事物,来此兜售,但多以价格高昂,而无人问津。
今天刚好是个热闹的日子,集市上人头攒动。王宝山蹲坐在集市的角落里,身前摆放着刘大爷做的草鞋。
此时此刻的他,在饥渴难耐的煎熬下,仍然有些放不开手脚,只能眼巴巴的望着,眼前过往的人群,不知道如何是好。
快临近正午的时候,王宝山有点后悔了,自己不该跑来,学人家摆摊做买卖。
现在的他,耷拉着头,窝在李头镇的集市上,大半天了,一双草鞋没卖出去不说,还把自己给饿了个半死不活。
眼瞅着到下午了,他寻思着再苦熬下去也不是个事,并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收了用来练摊的那十几双草鞋,打算趁太阳下山前,赶回村去。
虽说草鞋没卖出去一双,但他早上砍的那捆柴,好歹也换了四个铜子儿,买四五个馒头还是够对付一下肚皮的。
“小兄弟,且慢……”不想,他刚走了不到十步路,就被人从后面拉住了胳膊。
这突如其来的一拉扯,顿时把王宝山给楞在了当场。
只见拉他的是位中年男人,这人面相和气,蓄着几缕胡须,身上穿着身还算体面的长袍,瘦瘦的个儿约显单薄。
“小兄弟,勿怪、勿惊,我只是想找你买草鞋而已!”中年男人扯了扯嘴边的小胡子,打量着王宝山,笑了。
一听是要买草鞋,王宝山一个激灵。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突然遇到了亲人,这一天的压抑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地方,一时把他给感动得不轻,就差躲到没人地方抹眼泪了。
“行…行…大爷,我这草鞋十个铜子儿一双。”难得遇到买主,王宝山怕对方不买,先行就把价钱降了。
中年男人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开口。
王宝山见他不言语,以为嫌贵,连忙又说:“大爷,要不这样,九个铜子儿一双……”
“嗯,价钱倒是不贵,就是耐用吗?”
“耐用,保准耐用,大爷,这周围的村民大多穿我这草鞋…您这鞋底、这鞋帮…”
虽然王宝山,今天是被刘大爷赶鸭子上架,来摆摊卖草鞋。但跟他之前砍树卖柴,相去不远。一些自圆其说的话语,他还是能拼凑出那么几个套路出来的。
“你这共有几双鞋?”
“十八双,都是昨晚刚做成的,大爷您瞧瞧。”
“嗯,我都要了。”中年男子淡淡地笑了笑。
“啊!大爷,您都要啊!”原本觉得对方能买一双草鞋,就心满意足了,不曾想十八双鞋他都要,这让王宝山不禁是又惊又喜,好似做梦般。
“小兄弟,不必惊讶,我买这些草鞋也不是自用,是为我家老爷买的,眼看要农忙了,在田里干活的下人,需要鞋穿。”
“成……”王宝山也在田里干过活,也是个乡下人,这些自然理解。
“只是……”中年男子突然皱了皱眉,有些难言之隐的样子。
“大爷,有何难处,是不是钱资不够?要不……”
中年男人又笑了笑,一摆手,说:“这倒不是,钱财自然不会少你半个铜子,你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容易。只是,今天出门甚急,手头上没带多少银钱,我看天色尚早,不如,小兄弟你随我回庄上,取了买草鞋的钱于你。”
“行,反正这早出晚归的,也没啥大不了。”
中年男人听了,嘴角露出了个不易察觉的浅笑,也不再言语,就带着王宝山径直往镇外走去。
一路上,王宝山见中年男人不怎么爱言语,他也就没有自讨没趣,去套什么近乎。
他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这趟回去,指不定刘大爷会惊喜得如何如何。想不到这做买卖跑腿,也不奈,比那砍柴,既轻松又赚得多。看来以后,还是一门心事的干下去的好啊!
有道是捡了个西瓜,谁还想再去捡什么芝麻。
正待王宝山,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后颈处的一阵剧痛,使他好似七魂就散了六魄。只觉顶着的脑袋瓜子,好一阵的嗡嗡作响。接着,他两眼一黑,就此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