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后,河城的风貌有了大变。
先是将军府邸传令全城戒严,实行战时管制,原本少见于城内的守备军一队队走上街头,将大街小巷上的流民集中驱赶到了城市一角,接着,却是快马捷报传街。
“三河城大捷!斩灭盘踞三河城妖夷数千!”
“九河城大捷!北夷东路大军主力被击溃!九河城守军凯旋而归!”
百姓们一个个待在自家的房屋院落之中,听着外街一遍又一遍的捷报传来,心情复杂。
人们总说,老百姓最是可欺,殊不知欺民,本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九河城是苍山郡如今硕果仅存的边城,是河城北部唯一的屏障,若是九河城真的大捷,三河城亦被收复,不说令河城派兵北上支援,也绝不会是九河城的守军凯旋而归的结果!
更何况就在数日之前,才刚有一支河城守军向西驰援山城,尚未归来!
可战时管制却是绝对的,大势倾轧之下,没有人可以成为例外。
九河城守军凯旋,河城北城门大开,城内城外,官道两侧,却没有任何一个百姓,只有河城守军整齐的站在两旁,待到以洛川为首的九河城守军入城,官道两侧的士卒齐齐行礼。
洛川看向两侧,沉默片刻,回了个郑重的军礼。
曾与苏一鸣一同去见东海郡将军谢灵霜的金爷不知何时回到了洛川身边,见状传音道,“太守大人,在常州,士卒列队,军礼相迎,是迎接大军凯旋极高的规格了。”
洛川点了点头,随军入城,一路向前走出了里许的路程,才看到河城将军姚广一身银甲,与一众河城文武迎了上来,隔着老远便率先拱手为礼,道,“河城守将姚广,见过离郡太守大人。”
洛川快走几步,一样拱手回礼道,“姚老将军不必多礼,常州如今身处战时,洛某驰援而来,当以一小卒视之。”
姚广肃然道,“洛太守千金之躯领天下志士驰援常州,屡战屡胜,于常州有恩,当受姚某此礼。”
洛川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向姚广身旁的女将军,谢灵霜。
谢灵霜拱手道,“东海郡将军谢灵霜,见过离郡太守大人。”
洛川拱手回礼,目光自然的扫过谢灵霜背后的苏一鸣,道,“大难当前,方见忠义,谢将军不必多礼。”
姚广的目光扫过洛川和谢灵霜之间,哈哈一笑,继而虚手一引道,“大军凯旋,必定十分劳累,姚某已为九河城守军安排好军营驻地与饭食,可令士卒好好歇息,姚某也在府上备下酒宴,太守大人若不嫌弃,可随姚某回府一叙。”
洛川点头,当先而行,在他身后,影子和金爷紧紧跟随,再之后,一众金甲近卫自动分出近半护卫而来,看得姚广眼皮子不由得一抖。
谢灵霜则仍坐稳了客人的角色,随在两人身后,再之后,才是河城如今明面上的一众文武。
洛川似是不愿意冷落了谢灵霜,回头问道,“谢将军,东海郡来援大军,可已入城了?”
谢灵霜闻言这才上前两步,与洛川和姚广二人并行,道,“灵霜先前与姚将军一晤,姚将军已为我东海军打开南城门,此时大军当先者应当已入河城军营地,如此我三方大军联合为一,再加上各方山上修士的助力,当可以在北夷大军压境之时,守住河城!”
洛川若有所思的看向姚广,道,“姚将军,眼下北夷来袭之势不可抵挡,三军联合,恐怕仍是各自成编,来不及完成整合,然则军令又当出自一处,姚将军和谢将军可有议过此事?”
姚广也未料到洛川是个急性子,当街就问出这般问题,只得一边走一边道,“太守大人所言之事事关重大,姚某尚未与谢将军定下其中方略,不过关于各军整合,倒是有些想法。”
谢灵霜闻言微微侧头,与身后的苏一鸣交换一个眼神。
洛川道,“姚将军请说。”
姚广也未去看洛川,道,“谢将军援军,毕竟归属外郡,政令本不自一处出,然则九河城守军与三河城方面军,则与我河城守军同出一脉,当可以快速整合,以便施令者如臂使指。”
河城一众文武亦闻此言,忍不住交换起眼神来,目光频频落在洛川身上。
洛川道,“洛某本非苍山郡之人,临危受命暂领九河城将军一职,也是因为答应了九河城将军夫人,要为九河城守军谋得一条生路,既然如今已将大军带到河城,自然该将军权交回苍山郡,只是不知该交予何人?”
姚广正待要说话时,另一边谢灵霜却冷然开口了,“太守大人公正无私,乃是义士之举,然则此时乃是战时,北夷大军不日即至,眼下频繁换将,于军心士气打击太重,若是河城内部各军不能团结一心,所谓联合成军一事,不如尽早作罢。”
姚广见谢灵霜忽然如此强硬,连忙道,“谢将军莫要误会,如今这河城需你我三方共守之,守城防卫之事,自然也要你我三人商议而定,谢将军所言确有道理,如此......则九河城守军,仍是辛苦洛太守暂代统领,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委屈洛太守在河城防卫之事上,遵从联军统一指挥才是。”
洛川点头道,“这是自然,不止九河城守军,随洛某同来的天下志士,也当遵从联军统一指挥,集各方之力,才能保证河城不失,只是不知联军统一指挥之人是谁?”
姚广听闻洛川前面所言,心中稍定,见之后又将话题绕回了最初的地方,就有些犹豫,看向谢灵霜问道,“谢将军以为,各方联合之后,可以对联军统一指挥之人,谁人最为合适?我苍山郡公子姚元孝......”
谢灵霜没有接这个茬儿,直接道,“论及身份,以各方之中以洛太守最为尊贵,论及与妖夷战斗的经验,洛太守南征北战从无败绩,联军统一指挥之人若是洛太守,则山上山下各方势力皆当无可置疑......”
谢灵霜看向姚广,神情微微一动,似是提醒,姚广仿佛意会,犹豫了片刻后,接口道,“洛太守虽......却也可以为联军之帅。”
洛川摇头道,“洛某非苍山郡人士,做这个联军之首,不合适。”
姚广点头欲言,又似想起什么,忙看向谢灵霜。
谢灵霜道,“洛太守自是最佳人选,但所言也有道理,论及对河城防务的了解而言,当无人可与姚将军媲美,如此,则以姚将军为联军之帅,以洛太守为其副帅,灵霜作为东海郡客军从旁协助,河城自当固若金汤!”
“好!”姚广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现笑意,迫不及待接口道,“如此,得各方臂助,我河城定然可以固若金汤,来人!”
有将军府近卫自附近小跑着出来,将事先准备好的卷轴与印玺捧起,以另一近卫后背为桌,姚广提笔,将方才所议各方联合之事一一书写,最后捧起将军大印,盖在了自家的签名之上,看向洛川道,“洛太守,此乃联军文书,请过目。”
洛川上前,细细看过书写与方才所议无误,便从怀中取出自家私印与九河城将军印玺,一同签押之后交给谢灵霜,谢灵霜一样取出配印签押,而后将卷轴交还给姚广,道,“如此则联军之事已成,只是缺了三河城守将姚元孝的签章。”
姚广一挥手道,“元孝乃我子侄,不日即将凯旋,我自将与他说起今日之事,他当无有异议!”
谢灵霜道,“那便好。”
姚广心情大好,伸手一引,对洛川和谢灵霜道,“联军之事已成,两位当可以安心来赴姚某的宴席了吧?!”
洛川虚手一引,道,“请。”
先是将军府邸传令全城戒严,实行战时管制,原本少见于城内的守备军一队队走上街头,将大街小巷上的流民集中驱赶到了城市一角,接着,却是快马捷报传街。
“三河城大捷!斩灭盘踞三河城妖夷数千!”
“九河城大捷!北夷东路大军主力被击溃!九河城守军凯旋而归!”
百姓们一个个待在自家的房屋院落之中,听着外街一遍又一遍的捷报传来,心情复杂。
人们总说,老百姓最是可欺,殊不知欺民,本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九河城是苍山郡如今硕果仅存的边城,是河城北部唯一的屏障,若是九河城真的大捷,三河城亦被收复,不说令河城派兵北上支援,也绝不会是九河城的守军凯旋而归的结果!
更何况就在数日之前,才刚有一支河城守军向西驰援山城,尚未归来!
可战时管制却是绝对的,大势倾轧之下,没有人可以成为例外。
九河城守军凯旋,河城北城门大开,城内城外,官道两侧,却没有任何一个百姓,只有河城守军整齐的站在两旁,待到以洛川为首的九河城守军入城,官道两侧的士卒齐齐行礼。
洛川看向两侧,沉默片刻,回了个郑重的军礼。
曾与苏一鸣一同去见东海郡将军谢灵霜的金爷不知何时回到了洛川身边,见状传音道,“太守大人,在常州,士卒列队,军礼相迎,是迎接大军凯旋极高的规格了。”
洛川点了点头,随军入城,一路向前走出了里许的路程,才看到河城将军姚广一身银甲,与一众河城文武迎了上来,隔着老远便率先拱手为礼,道,“河城守将姚广,见过离郡太守大人。”
洛川快走几步,一样拱手回礼道,“姚老将军不必多礼,常州如今身处战时,洛某驰援而来,当以一小卒视之。”
姚广肃然道,“洛太守千金之躯领天下志士驰援常州,屡战屡胜,于常州有恩,当受姚某此礼。”
洛川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向姚广身旁的女将军,谢灵霜。
谢灵霜拱手道,“东海郡将军谢灵霜,见过离郡太守大人。”
洛川拱手回礼,目光自然的扫过谢灵霜背后的苏一鸣,道,“大难当前,方见忠义,谢将军不必多礼。”
姚广的目光扫过洛川和谢灵霜之间,哈哈一笑,继而虚手一引道,“大军凯旋,必定十分劳累,姚某已为九河城守军安排好军营驻地与饭食,可令士卒好好歇息,姚某也在府上备下酒宴,太守大人若不嫌弃,可随姚某回府一叙。”
洛川点头,当先而行,在他身后,影子和金爷紧紧跟随,再之后,一众金甲近卫自动分出近半护卫而来,看得姚广眼皮子不由得一抖。
谢灵霜则仍坐稳了客人的角色,随在两人身后,再之后,才是河城如今明面上的一众文武。
洛川似是不愿意冷落了谢灵霜,回头问道,“谢将军,东海郡来援大军,可已入城了?”
谢灵霜闻言这才上前两步,与洛川和姚广二人并行,道,“灵霜先前与姚将军一晤,姚将军已为我东海军打开南城门,此时大军当先者应当已入河城军营地,如此我三方大军联合为一,再加上各方山上修士的助力,当可以在北夷大军压境之时,守住河城!”
洛川若有所思的看向姚广,道,“姚将军,眼下北夷来袭之势不可抵挡,三军联合,恐怕仍是各自成编,来不及完成整合,然则军令又当出自一处,姚将军和谢将军可有议过此事?”
姚广也未料到洛川是个急性子,当街就问出这般问题,只得一边走一边道,“太守大人所言之事事关重大,姚某尚未与谢将军定下其中方略,不过关于各军整合,倒是有些想法。”
谢灵霜闻言微微侧头,与身后的苏一鸣交换一个眼神。
洛川道,“姚将军请说。”
姚广也未去看洛川,道,“谢将军援军,毕竟归属外郡,政令本不自一处出,然则九河城守军与三河城方面军,则与我河城守军同出一脉,当可以快速整合,以便施令者如臂使指。”
河城一众文武亦闻此言,忍不住交换起眼神来,目光频频落在洛川身上。
洛川道,“洛某本非苍山郡之人,临危受命暂领九河城将军一职,也是因为答应了九河城将军夫人,要为九河城守军谋得一条生路,既然如今已将大军带到河城,自然该将军权交回苍山郡,只是不知该交予何人?”
姚广正待要说话时,另一边谢灵霜却冷然开口了,“太守大人公正无私,乃是义士之举,然则此时乃是战时,北夷大军不日即至,眼下频繁换将,于军心士气打击太重,若是河城内部各军不能团结一心,所谓联合成军一事,不如尽早作罢。”
姚广见谢灵霜忽然如此强硬,连忙道,“谢将军莫要误会,如今这河城需你我三方共守之,守城防卫之事,自然也要你我三人商议而定,谢将军所言确有道理,如此......则九河城守军,仍是辛苦洛太守暂代统领,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委屈洛太守在河城防卫之事上,遵从联军统一指挥才是。”
洛川点头道,“这是自然,不止九河城守军,随洛某同来的天下志士,也当遵从联军统一指挥,集各方之力,才能保证河城不失,只是不知联军统一指挥之人是谁?”
姚广听闻洛川前面所言,心中稍定,见之后又将话题绕回了最初的地方,就有些犹豫,看向谢灵霜问道,“谢将军以为,各方联合之后,可以对联军统一指挥之人,谁人最为合适?我苍山郡公子姚元孝......”
谢灵霜没有接这个茬儿,直接道,“论及身份,以各方之中以洛太守最为尊贵,论及与妖夷战斗的经验,洛太守南征北战从无败绩,联军统一指挥之人若是洛太守,则山上山下各方势力皆当无可置疑......”
谢灵霜看向姚广,神情微微一动,似是提醒,姚广仿佛意会,犹豫了片刻后,接口道,“洛太守虽......却也可以为联军之帅。”
洛川摇头道,“洛某非苍山郡人士,做这个联军之首,不合适。”
姚广点头欲言,又似想起什么,忙看向谢灵霜。
谢灵霜道,“洛太守自是最佳人选,但所言也有道理,论及对河城防务的了解而言,当无人可与姚将军媲美,如此,则以姚将军为联军之帅,以洛太守为其副帅,灵霜作为东海郡客军从旁协助,河城自当固若金汤!”
“好!”姚广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现笑意,迫不及待接口道,“如此,得各方臂助,我河城定然可以固若金汤,来人!”
有将军府近卫自附近小跑着出来,将事先准备好的卷轴与印玺捧起,以另一近卫后背为桌,姚广提笔,将方才所议各方联合之事一一书写,最后捧起将军大印,盖在了自家的签名之上,看向洛川道,“洛太守,此乃联军文书,请过目。”
洛川上前,细细看过书写与方才所议无误,便从怀中取出自家私印与九河城将军印玺,一同签押之后交给谢灵霜,谢灵霜一样取出配印签押,而后将卷轴交还给姚广,道,“如此则联军之事已成,只是缺了三河城守将姚元孝的签章。”
姚广一挥手道,“元孝乃我子侄,不日即将凯旋,我自将与他说起今日之事,他当无有异议!”
谢灵霜道,“那便好。”
姚广心情大好,伸手一引,对洛川和谢灵霜道,“联军之事已成,两位当可以安心来赴姚某的宴席了吧?!”
洛川虚手一引,道,“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