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待修改】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屏风艺术的发展及变化,从功能到设计形式再到材料选择,从中反映出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的变化以及审美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屏风;精神文化;传承发展
0绪论
屏风,英文screen,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挡板、隔板的意思,所以屏风即指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我国的传统屏风作为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延续并发展了数千年。屏风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传统屏风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屏风的艺术发展水平,它更可作为一种珍贵的史学材料,作为参考,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民族文化等等。
1屏风的历史及渊源
屏风的起源很早,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当时的屏风被称为“邸”或“”,据文献记载:西周初期,屏风为木框结构,表面用绛帛覆盖,屏面的图绘为斧头,在颜色上除斧刃为白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在当时,屏风是政治活动场所中室内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天子权力与地位的体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屏风已被广泛的使用。同时出现了属于供人观赏的纯装饰性的座屏。而汉代,民间制作屏风的作坊已经很普遍,屏风从皇宫内院发展到寻常百姓家。汉代的屏风有了一个发展,就是由独扇屏风发展到4~6扇拼合的曲屏。汉人将屏风放在床榻后面,与床形成一个整体。这一变化得益于西域佛教文化的传入,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发展为以床榻为中心。
屏风发展到了唐代成了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随着山水画的兴起,屏风成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唐人在屏风上绘画或题字。在唐代,请书画名家把作品留在自己的屏风上是一种时尚。加之唐代是中国家具高矮并蓄的时期,随着高足家具的逐渐流行,屏风也渐渐高大起来。这种高大的屏风可围合成一个私密的空间,重新分配室内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需要。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在室内起分隔、遮障、装饰作用的大型独立板屏以及带屏大床等。这一时期,社会的审美风气发生了改变,屏风的设计风格也一改故辙,变唐代及前代设计的厚重为轻盈简洁。此时屏风设计风格的简明、朴素,为宋、明时期屏风设计形成简练、质朴的风格做好了铺垫。
在两宋时期,垂足而坐已成了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因此,这时期的屏风以低矮底座的宽大独扇屏风为多。宋代屏风采用梁柱式的框架结构,且注重细节结构的处理和装饰。此外,宋代程朱理学和道教的流行,导致宋人审美观念的变化,他们欣赏朴素简洁、工整规范、简约实用的家具风格。因此,这时期的屏风形成了简洁实用的结构和清秀素雅的装饰风格。
屏风发展到了明代,种类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其最突出的变化是在屏面设计和装饰工艺上。在这一时期极为流行的是在屏面上模仿名人书法、绘画、诗词,这得益于明代文人积极地参与家具设计活动,他们的审美影响了家具的风格及制作。在装饰工艺上,明代屏风运用较多的装饰手法有镶嵌、雕花、彩漆等,尤其是镶嵌的种类和雕刻的形式更为丰富。而到了明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悬挂在墙上起装饰和陈设作用的屏条,称之为挂屏。挂屏作为一种室内装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一般成组成对悬挂在中堂两侧。
到了清代,屏风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室内空间和阻挡视线,同时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私隐和彰显厅堂内部的高敞。清代屏风设计受宫廷的影响,在用料上讲究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因此,清代屏风形成了造型浑厚稳定、装饰手法雍容华贵的风格。
2中国传统屏风蕴含的文化
中国传统屏风设计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屏风自产生以来除了象征皇权之外,其还具备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屏风的造型与屏面上的色彩及字画可以和居室主人的性格、身份、爱好与审美观互相融合,起到“景、情、人”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因此,屏风能使古人们在五花八门、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中情有独钟。透过屏风的造型、屏面上的图案及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量的文化信息蕴含其中。
礼制文化。传统屏风在古代反映了一种礼制文化。屏风最早起源时就是作为御用器具,彰显天子威仪。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屏风作为器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断显现,屏风的使用也从深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但是阶层等级的礼制文化在屏风的造型、材料、屏面的纹样等方面都有体现。古代中国非常注重伦理及纲常,古人通过屏风来宣扬礼教文化和道德思想。宋代思想家李公麟言:“圣人制器尚象,载倒垂戒,寓不传之妙于器用之间,以遗后人。”说明了人造之物必须融入人的思想观念,并对此观念以直接的方式传承于世。所以屏风有教化、传行,以寓后人的观念性作用。
环境文化。中国古代的环境观就是风水观。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忌风喜水,风要藏,水要聚。因此,屏风在中国风水文化中是作为挡风的器具来使用的。屏风可以使进入居室内的气流呈s形路线,使外界的气流减速,从而接近人体气血运行速度,使人产生舒适感。同时屏风还可以增加居室的曲折之美。通过屏风重新布局室内空间,使两个空间产生“亦隔亦透”之感,表现了中国道家的“有、无”相生相融、互为渗透之道。屏风还能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和心理安全感的要求,所以,屏风在古代居室内使用极广。
审美文化。传统屏风设计的发展是不同时代审美观的体现,更是社会物质发展的真实写照。西周时期屏风是为最高统治者天子所服务,所以这时期表现出的审美特点是井然有序的风格,以及“道器一体”的价值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屏风装饰纹样为生动活泼的动物纹以及表达现实生活情趣的场景纹饰。到了汉代屏风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更重视实用性和审美的统一,在纹饰上出现了流云飞动的装饰纹样。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玄学的兴起,所以这时期屏风的设计风格追求简约、自然、多样、超凡之美。唐代屏风的体积更大,更容易装饰,也更能体现出主人的审美。这时期由于写实绘画风格的盛行,屏风上的装饰纹样多为写实的山水、人物与花草画,屏风成了唐人情感的载体。宋元时期屏风的样式承袭了前代,但是在造型上却更为精美,且出现了用大理石作为屏面的装饰,这表明了人们对于屏风的审美已由绘画转向了优美的天然纹理。明朝屏风工艺的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用材讲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多变。清代屏风造型浑厚,体形庞大,装饰繁琐、富丽堂皇。
纵观各朝各代传统屏风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每个时代的艺匠都在屏风这一器具上展现自己最完美的手艺,每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也在屏风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3结论
中国传统屏风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为我国古代室内重要的陈设器物,除了有挡风、遮蔽这两种最重要的功能外,还可以重新分配室内空间布局,满足人们日常起居、会客、宴饮等各种场合的不同需要。而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屏风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对中国传统屏风的设计及其文化的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屏风是一种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得的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华勇.从屏风看环境心理.艺术教育,2005:105.
白雪.屏风的前世今生.家饰,2004:48-53.
邓过皇,等.屏风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脉络.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56-58.
王本泉.屏风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其他.中国木材,2001:38-41.
张锡.从形制变化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艺术百家,2004:134-13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篇2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天道观念;大一统思想;纲常伦理。《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屏风艺术的发展及变化,从功能到设计形式再到材料选择,从中反映出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的变化以及审美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屏风;精神文化;传承发展
0绪论
屏风,英文screen,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挡板、隔板的意思,所以屏风即指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我国的传统屏风作为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延续并发展了数千年。屏风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传统屏风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屏风的艺术发展水平,它更可作为一种珍贵的史学材料,作为参考,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民族文化等等。
1屏风的历史及渊源
屏风的起源很早,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当时的屏风被称为“邸”或“”,据文献记载:西周初期,屏风为木框结构,表面用绛帛覆盖,屏面的图绘为斧头,在颜色上除斧刃为白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在当时,屏风是政治活动场所中室内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天子权力与地位的体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屏风已被广泛的使用。同时出现了属于供人观赏的纯装饰性的座屏。而汉代,民间制作屏风的作坊已经很普遍,屏风从皇宫内院发展到寻常百姓家。汉代的屏风有了一个发展,就是由独扇屏风发展到4~6扇拼合的曲屏。汉人将屏风放在床榻后面,与床形成一个整体。这一变化得益于西域佛教文化的传入,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发展为以床榻为中心。
屏风发展到了唐代成了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随着山水画的兴起,屏风成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唐人在屏风上绘画或题字。在唐代,请书画名家把作品留在自己的屏风上是一种时尚。加之唐代是中国家具高矮并蓄的时期,随着高足家具的逐渐流行,屏风也渐渐高大起来。这种高大的屏风可围合成一个私密的空间,重新分配室内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需要。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在室内起分隔、遮障、装饰作用的大型独立板屏以及带屏大床等。这一时期,社会的审美风气发生了改变,屏风的设计风格也一改故辙,变唐代及前代设计的厚重为轻盈简洁。此时屏风设计风格的简明、朴素,为宋、明时期屏风设计形成简练、质朴的风格做好了铺垫。
在两宋时期,垂足而坐已成了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因此,这时期的屏风以低矮底座的宽大独扇屏风为多。宋代屏风采用梁柱式的框架结构,且注重细节结构的处理和装饰。此外,宋代程朱理学和道教的流行,导致宋人审美观念的变化,他们欣赏朴素简洁、工整规范、简约实用的家具风格。因此,这时期的屏风形成了简洁实用的结构和清秀素雅的装饰风格。
屏风发展到了明代,种类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其最突出的变化是在屏面设计和装饰工艺上。在这一时期极为流行的是在屏面上模仿名人书法、绘画、诗词,这得益于明代文人积极地参与家具设计活动,他们的审美影响了家具的风格及制作。在装饰工艺上,明代屏风运用较多的装饰手法有镶嵌、雕花、彩漆等,尤其是镶嵌的种类和雕刻的形式更为丰富。而到了明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悬挂在墙上起装饰和陈设作用的屏条,称之为挂屏。挂屏作为一种室内装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一般成组成对悬挂在中堂两侧。
到了清代,屏风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室内空间和阻挡视线,同时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私隐和彰显厅堂内部的高敞。清代屏风设计受宫廷的影响,在用料上讲究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因此,清代屏风形成了造型浑厚稳定、装饰手法雍容华贵的风格。
2中国传统屏风蕴含的文化
中国传统屏风设计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屏风自产生以来除了象征皇权之外,其还具备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屏风的造型与屏面上的色彩及字画可以和居室主人的性格、身份、爱好与审美观互相融合,起到“景、情、人”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因此,屏风能使古人们在五花八门、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中情有独钟。透过屏风的造型、屏面上的图案及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量的文化信息蕴含其中。
礼制文化。传统屏风在古代反映了一种礼制文化。屏风最早起源时就是作为御用器具,彰显天子威仪。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屏风作为器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断显现,屏风的使用也从深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但是阶层等级的礼制文化在屏风的造型、材料、屏面的纹样等方面都有体现。古代中国非常注重伦理及纲常,古人通过屏风来宣扬礼教文化和道德思想。宋代思想家李公麟言:“圣人制器尚象,载倒垂戒,寓不传之妙于器用之间,以遗后人。”说明了人造之物必须融入人的思想观念,并对此观念以直接的方式传承于世。所以屏风有教化、传行,以寓后人的观念性作用。
环境文化。中国古代的环境观就是风水观。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忌风喜水,风要藏,水要聚。因此,屏风在中国风水文化中是作为挡风的器具来使用的。屏风可以使进入居室内的气流呈s形路线,使外界的气流减速,从而接近人体气血运行速度,使人产生舒适感。同时屏风还可以增加居室的曲折之美。通过屏风重新布局室内空间,使两个空间产生“亦隔亦透”之感,表现了中国道家的“有、无”相生相融、互为渗透之道。屏风还能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和心理安全感的要求,所以,屏风在古代居室内使用极广。
审美文化。传统屏风设计的发展是不同时代审美观的体现,更是社会物质发展的真实写照。西周时期屏风是为最高统治者天子所服务,所以这时期表现出的审美特点是井然有序的风格,以及“道器一体”的价值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屏风装饰纹样为生动活泼的动物纹以及表达现实生活情趣的场景纹饰。到了汉代屏风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更重视实用性和审美的统一,在纹饰上出现了流云飞动的装饰纹样。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玄学的兴起,所以这时期屏风的设计风格追求简约、自然、多样、超凡之美。唐代屏风的体积更大,更容易装饰,也更能体现出主人的审美。这时期由于写实绘画风格的盛行,屏风上的装饰纹样多为写实的山水、人物与花草画,屏风成了唐人情感的载体。宋元时期屏风的样式承袭了前代,但是在造型上却更为精美,且出现了用大理石作为屏面的装饰,这表明了人们对于屏风的审美已由绘画转向了优美的天然纹理。明朝屏风工艺的发展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用材讲究、做工精细、造型别致、装饰华丽多变。清代屏风造型浑厚,体形庞大,装饰繁琐、富丽堂皇。
纵观各朝各代传统屏风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每个时代的艺匠都在屏风这一器具上展现自己最完美的手艺,每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也在屏风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3结论
中国传统屏风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为我国古代室内重要的陈设器物,除了有挡风、遮蔽这两种最重要的功能外,还可以重新分配室内空间布局,满足人们日常起居、会客、宴饮等各种场合的不同需要。而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屏风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对中国传统屏风的设计及其文化的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屏风是一种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得的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华勇.从屏风看环境心理.艺术教育,2005:105.
白雪.屏风的前世今生.家饰,2004:48-53.
邓过皇,等.屏风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脉络.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56-58.
王本泉.屏风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其他.中国木材,2001:38-41.
张锡.从形制变化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艺术百家,2004:134-13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篇2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天道观念;大一统思想;纲常伦理。《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最新章节,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最新章节,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