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府街,中山王府,中山园。
中山园又称徐太傅园,乃徐达所建的家族园林,本名东园。正德爷南巡之时,曾到东园赏景钓鱼。
该园后来成为徐家主人和王世贞等江南名士诗酒雅集之地,改名中山园。
也就是后世的白鹭洲公园。
此时的中山园里莺歌燕舞,高朋满座,菊社的少年名士们,正在举办诗会雅集。
王瑞芳丶董释等人都是座上宾。
举办者则是当今魏国公徐维志之子,年方十七岁的徐宏基。
据说,徐宏基很快就要被立为国公继承人。
所以,徐宏基虽然不是菊社的创社人之一,却后来居上,名列菊社「九魁」,也算菊社大佬了。
于是,徐宏基趁着端午节,在家族园林举行雅集,召集菊社的头头脑脑,一起宴饮。
说是诗会,其实众人一首诗也没有写。尽是饮酒笑谈丶观看歌舞。
与其说是诗会,还不如说是酒会丶歌会。
席间九少年人人头戴艾草环,簪着栀子花,涂脂抹粉,香气逼人。
中山王府上到底排场大。
休说席位上珍罗列,美酒玉食,皆为一时之奢。单说金杯牙箸丶银碗玉盘,真是富贵难言。
就是筵前的歌女舞姬,也都是才貌俱佳的佳人,外面难得一见的绝色,不似那些庸脂俗粉。
由此可见中山王府的豪奢。
王术轻摇摺扇的笑道:「徐兄,听闻中山王府美女如云,佳丽数百,果然名不虚传啊,当真是国公府的底蕴。
徐宏基没有听出对方的讽刺,反而有点得意,手指一群美貌歌女说道:
「听闻辽东李成梁,养歌妓两千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就是他李家真有歌使两千,估计也是庸脂俗粉,比不上我家的歌女舞姬。」
董释笑道:「那是自然。府上可是王府的架子,哪是李成梁那塞外军汉可比?」
虽然徐家的爵位是国公,可是徐家府邸却是王府的规格,两百多年来,也一直叫王府。
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追封为王那就是王,祖宅就能享受王府规格。
徐宏基闻言,不禁有点得意。
因为他以为,将来的中山王府,一定是他继承爵位。
董释醉眼朦胧,看着一个风采照人的女子,酒意之下不由抚掌唱道:
「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王瑞芳点头吟道:「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徐阶之孙徐元晋也神色赞赏的吟道:「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东道主徐宏基有心讨好这些读书种子,乾脆很大方的笑道:
「霞娘等虽是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却难得诸位仁兄喜欢。今夜,就让霞娘等人侍奉枕席吧。」
他虽然出身两百多年的中山王府,大富大贵,可在王瑞芳等清贵奕世的士族子弟面前,反而有点自卑。
生怕王瑞芳等人不带他玩儿文人圈子。
这也是历代魏国公的尴尬之处。
魏国公一直想脱武入文,和文士们一起浅斟低唱。奈何文士们骗中山王府的金银酒宴,蹭吃蹭喝可以,心里却看不上中山王府。
中山王府虽然很有权势,可在文官面前,一直就是单相思。
士族虐我千百遍,我待士族如初恋。
王瑞芳装模作样的一摇摺扇,「徐兄,莪等怎好夺人所爱?徐兄厚谊,心领便是。
虽然这麽说,可是他的目光却火辣辣的在霞娘等人的身上游走,就像钩子,
钻子。
霞娘等人面红耳赤,心中都是了一口。
呸,这个小官人,看着斯斯文文,怎麽就这麽好色?
徐宏基笑道:「朋友有共妾之谊,况歌女乎?菊君兄何须推辞?今夜就在此园,花枝直须折。」
徐元普却是不装,抚掌道:
「凤凰于飞,翩其羽。吾非柳下惠丶鲁男子,这巾栉之欢,于飞之乐,也是君子所好也。若是拒绝徐兄好意,反倒失了率性。」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微笑。
王瑞芳却是说道:「既然盛情难却,今夜就在此眠花宿柳了。」
「明日初五夜,再去秦淮画舫不迟。听闻这次来了一群清丽可人的扬州瘦马,我等正好去梳笼,当个温柔体贴的新郎,拔个头筹。」
王术瞪大眼晴,「二叔,又要去秦淮当新郎?这半年,我等可是在秦淮河扔了不少银子啊。」
「若是我等九人每个都梳笼一个清信人,头面首饰丶圆房宴丶开费-—一夜最少要花一千多两银子。」
世人都知道,清倌人开噗价贵。而秦淮河顶级青楼画舫中的清信人,开噗价就更贵了。
要下「聘礼」,办「婚宴」,喝「合叠酒」,方能入「洞房」,喝头汤。
那可比照顾一般女子生意贵多了。那就是销金窟啊。
王瑞芳这大半年,就爱去秦淮河当新郎,菊社帐上的公款,淌水一般花销,
花了一万多两了。
王术倒不是心疼银子,反正是菊社公帑,都是豪商的赞助丶社员的会费,又不是他的银子。
可是这麽花钱,怕是会受到非议。
「哈哈!」徐元晋大笑,「今夜眠花宿柳,明日夜泊秦淮。我等如此夜夜笙歌,怕是有侧目之人,说我等耽于享乐,不修德行啊。」
他这话听着像是自嘲。其实是讥讽别人眼红自己等人风流潇洒。
要说这些菊社「大佬」,虽然还很年轻,功名不显,还未出仕做官,可享乐上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了。
徐宏基却是说道:「王公之孙在此,王阁老之侄在此,徐文贞公之孙也在此—————哦,还有我这个魏国公之子。」
「咱们都在菊社,那麽德行就在这菊社!道理就在这菊社!」
王瑞芳等人闻言,虽然敷衍着点头,心中却鄙视徐宏基的勋贵子弟做派。
俗不可耐,大煞风景!
这些话能适合直接说出来麽?真是有辱斯文!
难道我等的道理和德行,就因为长辈的官位权势?
难道我等的德行,不是因为我等的君子之道,不是因为我等的天下之心?
哼,要不是因为需要中山王府的兵权,我们会带你玩儿?
徐宏基怎麽也不知道,自己一番话,居然被王瑞芳等人鄙视了。
他见到众人点头,大手一挥的说道:「明日去秦淮河,银子都包在我身上诸位兄台只管当新郎官!」
此言一出,王瑞芳等人果然对他更加和颜悦色了。
徐宏基也不觉得吃亏。他不但有的是钱,而且---而且秦淮河的顶级勾栏,也有徐家的生意!
能花钱买到王瑞芳等人的信任,也就值了。
徐宏基又道:「听闻公安三袁和紫柏大师要到南京了,我等若是能邀请四人参加雅集,菊社声势必然大张啊。」
徐宏基正说到这里,忽然一个管事探头探脑的出现,笑容汕汕的,像是有什麽事情,欲说又止。
「什麽事?」徐宏基眉头一皱,「就在这说,他们不是外人。」
那管事只好说道:「二公子,四公子被罚面壁读书一年,今日期满。他对看守说,要出思过楼。看守问二公子,放不放?」
那管事有些为难,不然也不会来找二公子。
去年,年老体衰的徐邦瑞,因为盗卖火器大案受到牵连,被海瑞呵斥,上疏弹劾。
很快圣旨下来,虽然没有治罪,却以他昏预为由,勒令将爵位让其子徐维志承袭。
于是,垂垂老矣的徐邦瑞就在报国寺静养,不问家务。
徐维志继承爵位后,大权在握,志得意满,整天泡在守备府处理所谓的「公务」。
如此一来,家务就交给了最可能继承爵位的次子徐宏基。
如今,老国公在城外报国寺,现国公在外校阅兵马,夫人端午归宁了,偌大的中山王府,就是徐宏基当家。
管事不来问他,又来问谁?
总不能期限满了,还关着四公子徐小白吧。
徐宏基恨不得一个窝心脚过去,端死这个管事。
你娘的眼睛瞎了?这种事情,你为何当着外人的面说?
混帐!
你说了,小爷是放还是不放?
放,实在不愿。徐小白当年很受祖父喜爱,如今仍是爵位的竞争者。
不放,王瑞芳等人就可能说自己没有孝悌之心!
正在徐宏基为难之间,董释却是很懂事的说道:
「徐兄,虽然你想释放令弟,可毕竟国公不在,夫人也不在。徐兄不宜自传啊。」
徐宏基伴装为难之色,点头说道:「也是。那就是等大人回来再说。」
管事一听,不禁暗暗叫苦。
这就是继续关着小白公子啊。
平日也就算了,多关几天不打紧。可如今是端午,是毒月毒日啊。
小白公子仍然关在思过楼,也就无法出来祛除端午晦气,怕是会对运势不利,不吉!
可管事也不敢反驳,只能领命而退,
等到众人酒酣颜,杯盘狼藉,徐宏基挥退歌女舞姬,丝竹管弦也撤了。
在坐的人,都是名列「九魁」的菊社高层,没有其他成员,只有他们各自的心腹书童伺候。
这就是要秘议要事了。
董释率先说道:「大宗师五月初九来南雍,到时朱寅小儿就是秋后的蚂蚱。
他身为监生,敢写反诗,也就前途尽毁。」
「到时,他就是小死虎,不是小老虎。等他倒霉,那不自量力的宣社,也就树倒散,南雍谁敢不服!」
徐晋元说道:「他仗着有庄家撑腰,就敢和我等作对,搞出宣社和我等打擂台。」
「此人年纪虽小,却最会笼络人心。去年我却是小看他了。」
「他要是不除掉,那些没有见识的南雍寒士,迟早会被他蛊惑,投入宣社。
「兔子尾巴长不了。」王瑞芳冷笑一声,扇子一敲,「我要设计对付他,哪里是为了私人恩怨?他和我又没有仇,我为何要这麽干?」
「有人以为我是嫉妒。真是笑话,他值得我嫉妒?他也配?」
「我对付他,是因为早就看出,此子最会蛊惑人心丶结党营私,将来若是得势,必是严嵩父子那种大奸大恶之人。」
「你们应该还记得。他第一天来上课,就带着一个女婴,顷刻南雍皆知,以至于有『携妹入学』的所谓佳话,赢取了很多无知之人的好感。」
「他刚到南雍,商阳丶莫韶丶韩尚等人就引为知己。他并非高官子弟,可入学半年,就有一大群死党!这还得了?」
众人闻言,不住点头。
可其实谁都知道,这些都是王瑞芳的藉口罢了。
王瑞芳要对付朱寅,没有其他原因,唯嫉妒生恨耳。
当然,他们也想朱寅倒霉。
九人商议间,书童们煮茶倒水,好几人都是神色诡,目光闪烁。
豪门子弟携带的贴身书童,就是随身奴才,须臾离不得。
笔墨纸砚丶书籍丶银钱丶铜镜丶梳子丶火摺子丶脂粉丶印鉴丶牙签耳勺丶名帖丶虎狼药等等物什,都需要书童携带。
公子郎君们,要得是潇洒自如,是不会带一包东西的,最多拿一把扇子。
书童不光是如影随行的行李箱,还要侍奉主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
甚至干那种事·有时也需要拿书童来泄火!
他们既然离不开书童的随身侍奉,很多秘密也就无法隐瞒书童。
所以,书童当然他们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可是九人想不到的事,在场有好几个书童,早就成为录事寮控制的外围线人事无巨细,这几个书童都要定期汇报,相互印证。
可是他们之间,也不知道对方是奸细。
一旦有人撒谎,情报相互对应不上,那就惨了。
在朱寅的那里,王瑞芳等人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甚至他们所在的大家族,
也快没有秘密了。
王瑞芳等人的长辈,也开始列为录事寮的监视对象了。
几人商量了一会儿大事,就开始打马吊(打麻将)。
菊社大佬们,喜欢马吊。
王瑞芳笑道:「输了就记在菊社公帐上!赢了就是自己的,如此一来,咱们就能尽兴了,谁也不怕输!
自从菊社成立,王瑞芳等「首脑」的吃喝骠赌全部走公帐,真是不亦乐乎。
挥霍公款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徐宏基有心巴结,很知趣的说道:「我是东道,我要是输了,可不能拿公款,我拿体己!」
说完就吩咐身边的书童,「去给我拿五百两纹银,我今日不怕输!」
溧水之阳。
朱家庄园,稻花盛开,蜻蜓飞舞。
就在王瑞芳等人宴饮丶赌钱之际,朱寅等宣社之人也没有闲着。
他们一个个脱了青矜长衫,换上了劳作的褐衣短打,挽着袖子和裤脚,在稻田中除草。
很多朱家佃农,看着下田劳作的读书相公们,神色都是十分新奇。
小老爷真是菩萨啊。
不但用年节赏赐的名义,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没有贵人的架子,甚至亲自下田,帮他们干活。
五月初的水稻,禾叶青青,稻苗秀秀,看上去十分喜人。
今年是个好年景。
朱寅带着一顶斗笠,光着小脚丫,踩着软绵绵的淤泥,手持一柄除草的草耙子,小脸上泥水点点。
可是他却乾的很认真。每干一会儿,就会站直了腰杆。
干农活,是真累。
禾苗比他的要还高,稻叶子扫在皮肤上,十分瘙痒。
稻田中,还有蚂丶牛丶蝌蚪丶泥鳅之类的小东西。
当然,也有青蛙「呱呱」叫着,一蹦多高。
商阳丶顾起元等人没有怨言,都在认真干活。
社主朱寅年仅十一,都在下田除草。他们若是叫苦,岂不惭愧?
这也是宣社的宗旨之一。宣社成员,一定要实干务业,要亲农尚武。
每年,宣社成员都应该下田体会农夫之苦,稼之难,还要亲近武事,知将士之苦,戌边之难。
否则,就不要加入宣社。
这也是为何豪门子弟出身的士子,很排斥宣社的原因之一。
朱寅干了半个时辰,已经满身是汗。只觉骄阳如火。
忽然小腿痛痒难当,伸手一摸,却是一条吸饱了神童血的蚂。
朱寅捉起蚂,笑道:「水蛭先生,今日饱饮神童血,灵智必开啊,起码能当官儿了。」
「可是在下被你吸了血,今年乡试若是不中,就只能怪你了。』
顾起元等人都是莞儿。再被蚂吸血,也就不以为意了。
年方弱冠的何必说道:「吾家虽然贫寒,然吾年二十,今日才下田亲农,方知父母之苦。」
「稚虎,吾该谢你。」
说完他摘下斗笠,手持草耙,向朱寅肃然行礼。
顾起元擦擦汗,胃然叹息:「我又何尝不是?五岁读书,从此两手不沾阳春水,年过弱冠方知稼之难也。小民何其苦也。」
最惭愧的是年已经五旬的商阳,挥泪硬咽道:
「两位贤弟年轻,追悔可及,吾年五旬,却是追悔莫及了。」
「说来真是惭愧啊。吾家也是寒门,不耕无以为食。可是时至今日,竟然第一次下田务农。」
「遥想当年,先父耕田犁地,先母插秧除草,面朝黄土,背朝青天,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为了让吾安心读书,先父先母不让吾劳作,殷殷期盼,音容宛在。」
「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年到天命一无所成。子欲养而亲不待,风木之悲,
真是锥心刺骨啊。」
商阳已经老泪纵横,对着朱寅行礼,「稚虎可为吾师,请受我一拜!」
韩尚等人想起父母,也不禁大有感触,都对稚虎行礼。
朱寅带他们下田务农,真是受益良多。
他们能成为读书种子,都是自小读书全家供应。虽然多是寒门子弟,却也很少亲自种田。
朱寅双目含泪,拱手还礼道:「小弟惭愧!不敢当诸位兄台之礼。小弟以为,天子有亲耕之典,皇后有亲蚕之礼,况我辈乎!」
「小弟亲农虽早,可父母早就亡故,颠沛飘零,都不知双亲音容笑貌矣。」
众人闻言,都是神色然。
溧水之阳的佃农,见到这群读书相公在田中相互行礼,不禁神色肃然。
可是很快,那群读书相公就继续弯腰干活,乾的很认真。
佃农们抬头看看青天,不知为何,似乎天上的自云近了一些,心中安逸了不少。
朱寅除了一大堆稗草,走上田埂,将稗草晒在石头上。
他小农夫般的站在河岸,看着悠悠溧水,对众人说道:
「明日,咱们就在这溧水之阳,射柳为戏,祭祀屈子。」
「无论士子,还是乡农,都可参加。」
几头水牛从田埂上叫着跑过,在溧水边上喝水。
朱寅看着欢快的水牛,看着劳作的佃农,忽然泪目笑了。
溧水之阳的庄园山坡上,桑叶郁郁,笑声满林。
宁采薇也换了一身采桑姑娘的短衣,戴着草帽,挎着竹篮,和一群农家少女一起采桑。
还有不少白发苍苍丶腰背偻的老妇,也一手拄着荆杖,一手采桑。
阳光透过桑叶,照着她们刻满皱纹的沧桑面容。
其中一个老妇转头,看着宁采薇等人,露出缺齿的嘴巴笑道:
「真好啊。咱们几十年前也这样,可一晃就老了哟。」
跟着宁采薇一起采桑的还有丁红缨丶顾红袖丶薛素素丶嘎洛等女子。
丁红缨调侃着笑道:「宁姨,俺觉得你不该来采桑,虎叔也不该种田。」
宁采薇笑问:「却是为何?」
丁红缨吃了一颗桑葚,正色说道:
「宁姨叫采薇,应该采薇才对。虎叔是虎,也不用种田,老虎不吃素嘛。」
宁采薇翻了个白眼,「贫嘴。快采桑吧,你尽吃桑葚了。」
读过书的顾红袖揪了一把桑叶,又摘了一颗桑葚塞进朱唇里,吟着一首古诗道:
「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桑叶郁郁寒露眉,桑枝曲曲钩破衣。
大妇年年忘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衫。」
丁红缨听着顾红袖背的古诗,总感觉她是在奚落自己。
可怜她不懂诗,也听不出来。只能哼了一声,道:「附庸风雅,王八念经。」
宁采薇闻言不禁莞儿。红缨虽然不读书,却不傻啊。
可是她刚要说话,忽然目光一凝。
有熟人来了,嘻。
宁采薇抬手一指,对顾红袖道:「你看,真正不识桑树的人来了,还是两个呢。」
顾红袖等人一看,只看两个服饰华丽丶身姿摇曳的少女,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提着裙摆姗姗而来。
可是,两个女郎没有上山坡,只是站在坡下,仰头看着郁郁桑林,手搭凉棚。
一个问道:「表姐,她们在做什麽?是采桑麽?」
另一个轻摇首,「我也不知,许是采桑吧。这就是桑树麽?倒也好看。」
两女只看了一下,就步步生莲的走上河提。
两道清稚的倩影,俏生生的站在溧水之阳,倒影如画。
两女望着河提下稻田中的朱寅,脆生生的弱弱喊道:
「稚虎!你竟是亲自下田麽?快快洗脚上岸吧。」
「!不脏麽?你可是君子!」
PS:昨天有人私信我,说喜欢庄姝,哈哈哈!他来真的,说喜欢庄姝。蟹蟹,晚安!明天双方就要对决了,不要急。
中山园又称徐太傅园,乃徐达所建的家族园林,本名东园。正德爷南巡之时,曾到东园赏景钓鱼。
该园后来成为徐家主人和王世贞等江南名士诗酒雅集之地,改名中山园。
也就是后世的白鹭洲公园。
此时的中山园里莺歌燕舞,高朋满座,菊社的少年名士们,正在举办诗会雅集。
王瑞芳丶董释等人都是座上宾。
举办者则是当今魏国公徐维志之子,年方十七岁的徐宏基。
据说,徐宏基很快就要被立为国公继承人。
所以,徐宏基虽然不是菊社的创社人之一,却后来居上,名列菊社「九魁」,也算菊社大佬了。
于是,徐宏基趁着端午节,在家族园林举行雅集,召集菊社的头头脑脑,一起宴饮。
说是诗会,其实众人一首诗也没有写。尽是饮酒笑谈丶观看歌舞。
与其说是诗会,还不如说是酒会丶歌会。
席间九少年人人头戴艾草环,簪着栀子花,涂脂抹粉,香气逼人。
中山王府上到底排场大。
休说席位上珍罗列,美酒玉食,皆为一时之奢。单说金杯牙箸丶银碗玉盘,真是富贵难言。
就是筵前的歌女舞姬,也都是才貌俱佳的佳人,外面难得一见的绝色,不似那些庸脂俗粉。
由此可见中山王府的豪奢。
王术轻摇摺扇的笑道:「徐兄,听闻中山王府美女如云,佳丽数百,果然名不虚传啊,当真是国公府的底蕴。
徐宏基没有听出对方的讽刺,反而有点得意,手指一群美貌歌女说道:
「听闻辽东李成梁,养歌妓两千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就是他李家真有歌使两千,估计也是庸脂俗粉,比不上我家的歌女舞姬。」
董释笑道:「那是自然。府上可是王府的架子,哪是李成梁那塞外军汉可比?」
虽然徐家的爵位是国公,可是徐家府邸却是王府的规格,两百多年来,也一直叫王府。
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追封为王那就是王,祖宅就能享受王府规格。
徐宏基闻言,不禁有点得意。
因为他以为,将来的中山王府,一定是他继承爵位。
董释醉眼朦胧,看着一个风采照人的女子,酒意之下不由抚掌唱道:
「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王瑞芳点头吟道:「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徐阶之孙徐元晋也神色赞赏的吟道:「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东道主徐宏基有心讨好这些读书种子,乾脆很大方的笑道:
「霞娘等虽是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却难得诸位仁兄喜欢。今夜,就让霞娘等人侍奉枕席吧。」
他虽然出身两百多年的中山王府,大富大贵,可在王瑞芳等清贵奕世的士族子弟面前,反而有点自卑。
生怕王瑞芳等人不带他玩儿文人圈子。
这也是历代魏国公的尴尬之处。
魏国公一直想脱武入文,和文士们一起浅斟低唱。奈何文士们骗中山王府的金银酒宴,蹭吃蹭喝可以,心里却看不上中山王府。
中山王府虽然很有权势,可在文官面前,一直就是单相思。
士族虐我千百遍,我待士族如初恋。
王瑞芳装模作样的一摇摺扇,「徐兄,莪等怎好夺人所爱?徐兄厚谊,心领便是。
虽然这麽说,可是他的目光却火辣辣的在霞娘等人的身上游走,就像钩子,
钻子。
霞娘等人面红耳赤,心中都是了一口。
呸,这个小官人,看着斯斯文文,怎麽就这麽好色?
徐宏基笑道:「朋友有共妾之谊,况歌女乎?菊君兄何须推辞?今夜就在此园,花枝直须折。」
徐元普却是不装,抚掌道:
「凤凰于飞,翩其羽。吾非柳下惠丶鲁男子,这巾栉之欢,于飞之乐,也是君子所好也。若是拒绝徐兄好意,反倒失了率性。」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微笑。
王瑞芳却是说道:「既然盛情难却,今夜就在此眠花宿柳了。」
「明日初五夜,再去秦淮画舫不迟。听闻这次来了一群清丽可人的扬州瘦马,我等正好去梳笼,当个温柔体贴的新郎,拔个头筹。」
王术瞪大眼晴,「二叔,又要去秦淮当新郎?这半年,我等可是在秦淮河扔了不少银子啊。」
「若是我等九人每个都梳笼一个清信人,头面首饰丶圆房宴丶开费-—一夜最少要花一千多两银子。」
世人都知道,清倌人开噗价贵。而秦淮河顶级青楼画舫中的清信人,开噗价就更贵了。
要下「聘礼」,办「婚宴」,喝「合叠酒」,方能入「洞房」,喝头汤。
那可比照顾一般女子生意贵多了。那就是销金窟啊。
王瑞芳这大半年,就爱去秦淮河当新郎,菊社帐上的公款,淌水一般花销,
花了一万多两了。
王术倒不是心疼银子,反正是菊社公帑,都是豪商的赞助丶社员的会费,又不是他的银子。
可是这麽花钱,怕是会受到非议。
「哈哈!」徐元晋大笑,「今夜眠花宿柳,明日夜泊秦淮。我等如此夜夜笙歌,怕是有侧目之人,说我等耽于享乐,不修德行啊。」
他这话听着像是自嘲。其实是讥讽别人眼红自己等人风流潇洒。
要说这些菊社「大佬」,虽然还很年轻,功名不显,还未出仕做官,可享乐上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了。
徐宏基却是说道:「王公之孙在此,王阁老之侄在此,徐文贞公之孙也在此—————哦,还有我这个魏国公之子。」
「咱们都在菊社,那麽德行就在这菊社!道理就在这菊社!」
王瑞芳等人闻言,虽然敷衍着点头,心中却鄙视徐宏基的勋贵子弟做派。
俗不可耐,大煞风景!
这些话能适合直接说出来麽?真是有辱斯文!
难道我等的道理和德行,就因为长辈的官位权势?
难道我等的德行,不是因为我等的君子之道,不是因为我等的天下之心?
哼,要不是因为需要中山王府的兵权,我们会带你玩儿?
徐宏基怎麽也不知道,自己一番话,居然被王瑞芳等人鄙视了。
他见到众人点头,大手一挥的说道:「明日去秦淮河,银子都包在我身上诸位兄台只管当新郎官!」
此言一出,王瑞芳等人果然对他更加和颜悦色了。
徐宏基也不觉得吃亏。他不但有的是钱,而且---而且秦淮河的顶级勾栏,也有徐家的生意!
能花钱买到王瑞芳等人的信任,也就值了。
徐宏基又道:「听闻公安三袁和紫柏大师要到南京了,我等若是能邀请四人参加雅集,菊社声势必然大张啊。」
徐宏基正说到这里,忽然一个管事探头探脑的出现,笑容汕汕的,像是有什麽事情,欲说又止。
「什麽事?」徐宏基眉头一皱,「就在这说,他们不是外人。」
那管事只好说道:「二公子,四公子被罚面壁读书一年,今日期满。他对看守说,要出思过楼。看守问二公子,放不放?」
那管事有些为难,不然也不会来找二公子。
去年,年老体衰的徐邦瑞,因为盗卖火器大案受到牵连,被海瑞呵斥,上疏弹劾。
很快圣旨下来,虽然没有治罪,却以他昏预为由,勒令将爵位让其子徐维志承袭。
于是,垂垂老矣的徐邦瑞就在报国寺静养,不问家务。
徐维志继承爵位后,大权在握,志得意满,整天泡在守备府处理所谓的「公务」。
如此一来,家务就交给了最可能继承爵位的次子徐宏基。
如今,老国公在城外报国寺,现国公在外校阅兵马,夫人端午归宁了,偌大的中山王府,就是徐宏基当家。
管事不来问他,又来问谁?
总不能期限满了,还关着四公子徐小白吧。
徐宏基恨不得一个窝心脚过去,端死这个管事。
你娘的眼睛瞎了?这种事情,你为何当着外人的面说?
混帐!
你说了,小爷是放还是不放?
放,实在不愿。徐小白当年很受祖父喜爱,如今仍是爵位的竞争者。
不放,王瑞芳等人就可能说自己没有孝悌之心!
正在徐宏基为难之间,董释却是很懂事的说道:
「徐兄,虽然你想释放令弟,可毕竟国公不在,夫人也不在。徐兄不宜自传啊。」
徐宏基伴装为难之色,点头说道:「也是。那就是等大人回来再说。」
管事一听,不禁暗暗叫苦。
这就是继续关着小白公子啊。
平日也就算了,多关几天不打紧。可如今是端午,是毒月毒日啊。
小白公子仍然关在思过楼,也就无法出来祛除端午晦气,怕是会对运势不利,不吉!
可管事也不敢反驳,只能领命而退,
等到众人酒酣颜,杯盘狼藉,徐宏基挥退歌女舞姬,丝竹管弦也撤了。
在坐的人,都是名列「九魁」的菊社高层,没有其他成员,只有他们各自的心腹书童伺候。
这就是要秘议要事了。
董释率先说道:「大宗师五月初九来南雍,到时朱寅小儿就是秋后的蚂蚱。
他身为监生,敢写反诗,也就前途尽毁。」
「到时,他就是小死虎,不是小老虎。等他倒霉,那不自量力的宣社,也就树倒散,南雍谁敢不服!」
徐晋元说道:「他仗着有庄家撑腰,就敢和我等作对,搞出宣社和我等打擂台。」
「此人年纪虽小,却最会笼络人心。去年我却是小看他了。」
「他要是不除掉,那些没有见识的南雍寒士,迟早会被他蛊惑,投入宣社。
「兔子尾巴长不了。」王瑞芳冷笑一声,扇子一敲,「我要设计对付他,哪里是为了私人恩怨?他和我又没有仇,我为何要这麽干?」
「有人以为我是嫉妒。真是笑话,他值得我嫉妒?他也配?」
「我对付他,是因为早就看出,此子最会蛊惑人心丶结党营私,将来若是得势,必是严嵩父子那种大奸大恶之人。」
「你们应该还记得。他第一天来上课,就带着一个女婴,顷刻南雍皆知,以至于有『携妹入学』的所谓佳话,赢取了很多无知之人的好感。」
「他刚到南雍,商阳丶莫韶丶韩尚等人就引为知己。他并非高官子弟,可入学半年,就有一大群死党!这还得了?」
众人闻言,不住点头。
可其实谁都知道,这些都是王瑞芳的藉口罢了。
王瑞芳要对付朱寅,没有其他原因,唯嫉妒生恨耳。
当然,他们也想朱寅倒霉。
九人商议间,书童们煮茶倒水,好几人都是神色诡,目光闪烁。
豪门子弟携带的贴身书童,就是随身奴才,须臾离不得。
笔墨纸砚丶书籍丶银钱丶铜镜丶梳子丶火摺子丶脂粉丶印鉴丶牙签耳勺丶名帖丶虎狼药等等物什,都需要书童携带。
公子郎君们,要得是潇洒自如,是不会带一包东西的,最多拿一把扇子。
书童不光是如影随行的行李箱,还要侍奉主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
甚至干那种事·有时也需要拿书童来泄火!
他们既然离不开书童的随身侍奉,很多秘密也就无法隐瞒书童。
所以,书童当然他们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可是九人想不到的事,在场有好几个书童,早就成为录事寮控制的外围线人事无巨细,这几个书童都要定期汇报,相互印证。
可是他们之间,也不知道对方是奸细。
一旦有人撒谎,情报相互对应不上,那就惨了。
在朱寅的那里,王瑞芳等人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甚至他们所在的大家族,
也快没有秘密了。
王瑞芳等人的长辈,也开始列为录事寮的监视对象了。
几人商量了一会儿大事,就开始打马吊(打麻将)。
菊社大佬们,喜欢马吊。
王瑞芳笑道:「输了就记在菊社公帐上!赢了就是自己的,如此一来,咱们就能尽兴了,谁也不怕输!
自从菊社成立,王瑞芳等「首脑」的吃喝骠赌全部走公帐,真是不亦乐乎。
挥霍公款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徐宏基有心巴结,很知趣的说道:「我是东道,我要是输了,可不能拿公款,我拿体己!」
说完就吩咐身边的书童,「去给我拿五百两纹银,我今日不怕输!」
溧水之阳。
朱家庄园,稻花盛开,蜻蜓飞舞。
就在王瑞芳等人宴饮丶赌钱之际,朱寅等宣社之人也没有闲着。
他们一个个脱了青矜长衫,换上了劳作的褐衣短打,挽着袖子和裤脚,在稻田中除草。
很多朱家佃农,看着下田劳作的读书相公们,神色都是十分新奇。
小老爷真是菩萨啊。
不但用年节赏赐的名义,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没有贵人的架子,甚至亲自下田,帮他们干活。
五月初的水稻,禾叶青青,稻苗秀秀,看上去十分喜人。
今年是个好年景。
朱寅带着一顶斗笠,光着小脚丫,踩着软绵绵的淤泥,手持一柄除草的草耙子,小脸上泥水点点。
可是他却乾的很认真。每干一会儿,就会站直了腰杆。
干农活,是真累。
禾苗比他的要还高,稻叶子扫在皮肤上,十分瘙痒。
稻田中,还有蚂丶牛丶蝌蚪丶泥鳅之类的小东西。
当然,也有青蛙「呱呱」叫着,一蹦多高。
商阳丶顾起元等人没有怨言,都在认真干活。
社主朱寅年仅十一,都在下田除草。他们若是叫苦,岂不惭愧?
这也是宣社的宗旨之一。宣社成员,一定要实干务业,要亲农尚武。
每年,宣社成员都应该下田体会农夫之苦,稼之难,还要亲近武事,知将士之苦,戌边之难。
否则,就不要加入宣社。
这也是为何豪门子弟出身的士子,很排斥宣社的原因之一。
朱寅干了半个时辰,已经满身是汗。只觉骄阳如火。
忽然小腿痛痒难当,伸手一摸,却是一条吸饱了神童血的蚂。
朱寅捉起蚂,笑道:「水蛭先生,今日饱饮神童血,灵智必开啊,起码能当官儿了。」
「可是在下被你吸了血,今年乡试若是不中,就只能怪你了。』
顾起元等人都是莞儿。再被蚂吸血,也就不以为意了。
年方弱冠的何必说道:「吾家虽然贫寒,然吾年二十,今日才下田亲农,方知父母之苦。」
「稚虎,吾该谢你。」
说完他摘下斗笠,手持草耙,向朱寅肃然行礼。
顾起元擦擦汗,胃然叹息:「我又何尝不是?五岁读书,从此两手不沾阳春水,年过弱冠方知稼之难也。小民何其苦也。」
最惭愧的是年已经五旬的商阳,挥泪硬咽道:
「两位贤弟年轻,追悔可及,吾年五旬,却是追悔莫及了。」
「说来真是惭愧啊。吾家也是寒门,不耕无以为食。可是时至今日,竟然第一次下田务农。」
「遥想当年,先父耕田犁地,先母插秧除草,面朝黄土,背朝青天,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为了让吾安心读书,先父先母不让吾劳作,殷殷期盼,音容宛在。」
「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年到天命一无所成。子欲养而亲不待,风木之悲,
真是锥心刺骨啊。」
商阳已经老泪纵横,对着朱寅行礼,「稚虎可为吾师,请受我一拜!」
韩尚等人想起父母,也不禁大有感触,都对稚虎行礼。
朱寅带他们下田务农,真是受益良多。
他们能成为读书种子,都是自小读书全家供应。虽然多是寒门子弟,却也很少亲自种田。
朱寅双目含泪,拱手还礼道:「小弟惭愧!不敢当诸位兄台之礼。小弟以为,天子有亲耕之典,皇后有亲蚕之礼,况我辈乎!」
「小弟亲农虽早,可父母早就亡故,颠沛飘零,都不知双亲音容笑貌矣。」
众人闻言,都是神色然。
溧水之阳的佃农,见到这群读书相公在田中相互行礼,不禁神色肃然。
可是很快,那群读书相公就继续弯腰干活,乾的很认真。
佃农们抬头看看青天,不知为何,似乎天上的自云近了一些,心中安逸了不少。
朱寅除了一大堆稗草,走上田埂,将稗草晒在石头上。
他小农夫般的站在河岸,看着悠悠溧水,对众人说道:
「明日,咱们就在这溧水之阳,射柳为戏,祭祀屈子。」
「无论士子,还是乡农,都可参加。」
几头水牛从田埂上叫着跑过,在溧水边上喝水。
朱寅看着欢快的水牛,看着劳作的佃农,忽然泪目笑了。
溧水之阳的庄园山坡上,桑叶郁郁,笑声满林。
宁采薇也换了一身采桑姑娘的短衣,戴着草帽,挎着竹篮,和一群农家少女一起采桑。
还有不少白发苍苍丶腰背偻的老妇,也一手拄着荆杖,一手采桑。
阳光透过桑叶,照着她们刻满皱纹的沧桑面容。
其中一个老妇转头,看着宁采薇等人,露出缺齿的嘴巴笑道:
「真好啊。咱们几十年前也这样,可一晃就老了哟。」
跟着宁采薇一起采桑的还有丁红缨丶顾红袖丶薛素素丶嘎洛等女子。
丁红缨调侃着笑道:「宁姨,俺觉得你不该来采桑,虎叔也不该种田。」
宁采薇笑问:「却是为何?」
丁红缨吃了一颗桑葚,正色说道:
「宁姨叫采薇,应该采薇才对。虎叔是虎,也不用种田,老虎不吃素嘛。」
宁采薇翻了个白眼,「贫嘴。快采桑吧,你尽吃桑葚了。」
读过书的顾红袖揪了一把桑叶,又摘了一颗桑葚塞进朱唇里,吟着一首古诗道:
「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桑叶郁郁寒露眉,桑枝曲曲钩破衣。
大妇年年忘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衫。」
丁红缨听着顾红袖背的古诗,总感觉她是在奚落自己。
可怜她不懂诗,也听不出来。只能哼了一声,道:「附庸风雅,王八念经。」
宁采薇闻言不禁莞儿。红缨虽然不读书,却不傻啊。
可是她刚要说话,忽然目光一凝。
有熟人来了,嘻。
宁采薇抬手一指,对顾红袖道:「你看,真正不识桑树的人来了,还是两个呢。」
顾红袖等人一看,只看两个服饰华丽丶身姿摇曳的少女,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提着裙摆姗姗而来。
可是,两个女郎没有上山坡,只是站在坡下,仰头看着郁郁桑林,手搭凉棚。
一个问道:「表姐,她们在做什麽?是采桑麽?」
另一个轻摇首,「我也不知,许是采桑吧。这就是桑树麽?倒也好看。」
两女只看了一下,就步步生莲的走上河提。
两道清稚的倩影,俏生生的站在溧水之阳,倒影如画。
两女望着河提下稻田中的朱寅,脆生生的弱弱喊道:
「稚虎!你竟是亲自下田麽?快快洗脚上岸吧。」
「!不脏麽?你可是君子!」
PS:昨天有人私信我,说喜欢庄姝,哈哈哈!他来真的,说喜欢庄姝。蟹蟹,晚安!明天双方就要对决了,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