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其脏。”
“好比亲人得了传染病,就连传染病也不复嫌恶,一并可亲。”
……
方珍还在念诵。
她比女儿朱晽阅历丰富,接触过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体会更深。
林爱民是个好孩子!
污泥比亲人,方珍读出乐观。
下乡辛苦,林爱民却能做到苦中作乐。
那就够了!
当女婿……
哦!
想多了!
人家的父母都没见到,谁知好不好相处?
方珍考虑还挺多。
“我每天跟随同伴早出晚归,渐渐产生一种‘集体感’或‘合群感’,觉得自己是‘我们’或‘咱们’中的一员,也可说是一种‘我们感’。”
……
“长年累月,眼前又看不到别的出路,‘我们感’就逐渐增强。”
读到最后一个字,方珍意犹未尽。
她的感觉是对的。
林爱民省略掉两段文字,是那些对‘我们’和‘他们’论述的内容。
作为一个下乡知青,他和杨匠是有区别的,不可能有类似的感慨,故而提前结尾。
“方医生!”
他言辞‘恳切’:“如何修改?”
改?
方珍脸色微红,摆摆手道:“小看爱民你了,你有大才啊!”
“文字朴素洗练,颇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韵味。”
她不吝夸赞。
“方医生夸我呢?”
林爱民‘感动’了:“我还差得远呢。”
“父母总觉得我写文浪费时间,难得您能认可我的行为。”
“您和朱晽姐对我的关怀,我能体会到。”
他使劲儿挤啊挤,眼角有了泪痕,满脸期盼问方珍:“我能称呼您方阿姨吗?”
方阿姨?
方珍很满意林爱民的态度。
才华不说,懂人情世故,是个好孩子。
她此时看林爱民,就如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反倒是朱晽,瞪大杏眼,心里有点儿慌。
林爱民想做什么?
先是方阿姨,以后还想叫妈妈吧?
图她之心不死吧?
也就写篇散文而已,看你那个得意劲儿。
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不小,母亲千万别上当!
她注定是要失望了。
“好啊!”
方珍没有如朱晽所愿,爽快点头。
她比朱晽更懂文学。
《凿井记劳》没有华丽的辞藻,描述的还是凿井小事。
看似普普通通,却最能体现作者精神内在。
那就是哪怕辛苦,依旧要认真生活的人生态度。
如品美酒,越读越醇。
才华若林爱民这样的人做子侄,甚至女婿,方珍怎么可能拒绝。
“晽晽!”
她转过头来叮嘱女儿:“好好照顾爱民。”
“我……”
朱晽气苦。
看这样子,林爱民在母亲心目的地位,快要超过她了。
“晽姐!”
林爱民再进一步,去掉‘朱’字,喊得亲切:“辛苦你了。”
“好好休息,别太劳神。”
方珍很满意林爱民亲近女儿的举动,叮嘱时关切程度堪比丈母娘:“有什么需要,只管跟晽晽说。”
“医学科学院这边无法满足,要晽晽跟我说,我来想办法。”
……
朱晽愣了。
她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母亲有了林爱民,女儿都能抛一边啊。
何止啊!
方珍收起那张纸,提醒林爱民:“稿子写得不错,我找人看看能不能发表。”
“除了晽晽和我,不要向外人透露。”
她意味深长道:“即便你是救孩子的英雄,一旦卷入漩涡,也无法抽身而退。”
成了!
听了方珍的话,林爱民脸上露出笑容,微微躬身,真心实意道:“谢谢方阿姨!”
杨匠先生写的《干部学校六记》,仿照的是清-沈复的《浮生六记》。
72年她就从豫省回了燕京,80年才写出来。
为什么?
肯定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要林爱民来猜,就是一句话,时机未到。
林爱民写出这篇文章,特地删除最后两段,就是不想授人以柄,给自己找麻烦。
哪怕是去掉那些,字里行间透露的细节,依旧显得超前。
81年时《六记》当时不好出版,杨匠托三联书店的范镛帮忙寄港岛,最早由港岛《广角镜》杂志81年4月刊登。
记起散文出版前后的故事,林爱民能感受到方珍对听自己的爱护之心。
稿子给她,他放心。
毕竟要论人脉,林爱民的工人爸妈,肯定比不上朱晽家。
“晽晽,这里交给你了。”
方珍交待一句,拿着稿子走了。
朱晽差点儿翻白眼。
合着有了林爱民,她成朱家童养媳了。
“晽姐!”
林爱民觉察她在郁闷,故意逗她:“我想喝水。”
“自己倒!”
朱晽没好气道:“稿子都写出来了,你的手又不是不能动。”
“院里和方阿姨都说了,要你好好照顾我的。”
林爱民迅速躺到病床上,呲牙咧嘴:“跟方阿姨讨论稿子,累到我了。”
杏眼嗔林爱民一下,朱晽想了想,突然站起,给林爱民倒了杯水。
“喂你?”
她眨眨眼。
“还是我自己来吧。”
林爱民感觉不妙,伸手去接杯子:“晽姐有心了。”
嘶!
杯子好烫。
可想而知,里面的水有多热。
“哼!”
计谋没有得逞,朱晽扭头坐一边,不理会林爱民。
林爱民吹吹杯口,小口小口喝着热水,心中无比惬意。
此时此刻,他很享受。
夫妻婚前都是欢喜冤家,朱晽的表现不正契合这点吗?
虽然已经二十五岁,但她在父母的保护下,依旧有着纯真搞怪的心思,让他看到她的另一面。
总比躺床上如木头般任你摆动那种强,他愿意做那个引领她妩媚成熟的人。
两人就这样静静坐着,呆到打晚饭。
他们悠闲地吃饭,方珍还在为‘未来女婿’奔波。
她托了文艺界的朋友,也是巧,最后去了三联书店找范镛。
历史出现惊人的相似。
但认真思索思索,也是必然。
范镛有‘三多先生’之称,‘书多,酒多,朋友多’,当下的情况,只有他能接这样的稿子。
范镛此时五十五岁,头发灰白,但双目炯炯,精神矍铄。
“好文章!”
他看完稿子,频频点头:“苦也真、劳也真、乐也真、情也真,平淡中见真品性!”
陕省生活苦,比不得燕京。
参加体力劳动,字里行间能体会出疲惫来。
生活虽苦、劳动虽忙,也可苦中作乐、忙里偷闲。
再有就是真情待人,大家变成了‘我们’。
再看整篇文章,有种坦然叙述的味道,未曾添油加醋,也没有主观感受。
可不就是平淡中见真品性吗?
五个‘真’字!
方珍懵了!
她自认和范镛相比,文学鉴赏能力是差些的。
能让老先生评价为‘五真’,这篇稿子的文学价值可想而知。
林爱民的才华不容置疑,当朱家的女婿绰绰有余。
方珍起了卖女儿的心思!
“好比亲人得了传染病,就连传染病也不复嫌恶,一并可亲。”
……
方珍还在念诵。
她比女儿朱晽阅历丰富,接触过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体会更深。
林爱民是个好孩子!
污泥比亲人,方珍读出乐观。
下乡辛苦,林爱民却能做到苦中作乐。
那就够了!
当女婿……
哦!
想多了!
人家的父母都没见到,谁知好不好相处?
方珍考虑还挺多。
“我每天跟随同伴早出晚归,渐渐产生一种‘集体感’或‘合群感’,觉得自己是‘我们’或‘咱们’中的一员,也可说是一种‘我们感’。”
……
“长年累月,眼前又看不到别的出路,‘我们感’就逐渐增强。”
读到最后一个字,方珍意犹未尽。
她的感觉是对的。
林爱民省略掉两段文字,是那些对‘我们’和‘他们’论述的内容。
作为一个下乡知青,他和杨匠是有区别的,不可能有类似的感慨,故而提前结尾。
“方医生!”
他言辞‘恳切’:“如何修改?”
改?
方珍脸色微红,摆摆手道:“小看爱民你了,你有大才啊!”
“文字朴素洗练,颇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韵味。”
她不吝夸赞。
“方医生夸我呢?”
林爱民‘感动’了:“我还差得远呢。”
“父母总觉得我写文浪费时间,难得您能认可我的行为。”
“您和朱晽姐对我的关怀,我能体会到。”
他使劲儿挤啊挤,眼角有了泪痕,满脸期盼问方珍:“我能称呼您方阿姨吗?”
方阿姨?
方珍很满意林爱民的态度。
才华不说,懂人情世故,是个好孩子。
她此时看林爱民,就如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反倒是朱晽,瞪大杏眼,心里有点儿慌。
林爱民想做什么?
先是方阿姨,以后还想叫妈妈吧?
图她之心不死吧?
也就写篇散文而已,看你那个得意劲儿。
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不小,母亲千万别上当!
她注定是要失望了。
“好啊!”
方珍没有如朱晽所愿,爽快点头。
她比朱晽更懂文学。
《凿井记劳》没有华丽的辞藻,描述的还是凿井小事。
看似普普通通,却最能体现作者精神内在。
那就是哪怕辛苦,依旧要认真生活的人生态度。
如品美酒,越读越醇。
才华若林爱民这样的人做子侄,甚至女婿,方珍怎么可能拒绝。
“晽晽!”
她转过头来叮嘱女儿:“好好照顾爱民。”
“我……”
朱晽气苦。
看这样子,林爱民在母亲心目的地位,快要超过她了。
“晽姐!”
林爱民再进一步,去掉‘朱’字,喊得亲切:“辛苦你了。”
“好好休息,别太劳神。”
方珍很满意林爱民亲近女儿的举动,叮嘱时关切程度堪比丈母娘:“有什么需要,只管跟晽晽说。”
“医学科学院这边无法满足,要晽晽跟我说,我来想办法。”
……
朱晽愣了。
她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母亲有了林爱民,女儿都能抛一边啊。
何止啊!
方珍收起那张纸,提醒林爱民:“稿子写得不错,我找人看看能不能发表。”
“除了晽晽和我,不要向外人透露。”
她意味深长道:“即便你是救孩子的英雄,一旦卷入漩涡,也无法抽身而退。”
成了!
听了方珍的话,林爱民脸上露出笑容,微微躬身,真心实意道:“谢谢方阿姨!”
杨匠先生写的《干部学校六记》,仿照的是清-沈复的《浮生六记》。
72年她就从豫省回了燕京,80年才写出来。
为什么?
肯定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要林爱民来猜,就是一句话,时机未到。
林爱民写出这篇文章,特地删除最后两段,就是不想授人以柄,给自己找麻烦。
哪怕是去掉那些,字里行间透露的细节,依旧显得超前。
81年时《六记》当时不好出版,杨匠托三联书店的范镛帮忙寄港岛,最早由港岛《广角镜》杂志81年4月刊登。
记起散文出版前后的故事,林爱民能感受到方珍对听自己的爱护之心。
稿子给她,他放心。
毕竟要论人脉,林爱民的工人爸妈,肯定比不上朱晽家。
“晽晽,这里交给你了。”
方珍交待一句,拿着稿子走了。
朱晽差点儿翻白眼。
合着有了林爱民,她成朱家童养媳了。
“晽姐!”
林爱民觉察她在郁闷,故意逗她:“我想喝水。”
“自己倒!”
朱晽没好气道:“稿子都写出来了,你的手又不是不能动。”
“院里和方阿姨都说了,要你好好照顾我的。”
林爱民迅速躺到病床上,呲牙咧嘴:“跟方阿姨讨论稿子,累到我了。”
杏眼嗔林爱民一下,朱晽想了想,突然站起,给林爱民倒了杯水。
“喂你?”
她眨眨眼。
“还是我自己来吧。”
林爱民感觉不妙,伸手去接杯子:“晽姐有心了。”
嘶!
杯子好烫。
可想而知,里面的水有多热。
“哼!”
计谋没有得逞,朱晽扭头坐一边,不理会林爱民。
林爱民吹吹杯口,小口小口喝着热水,心中无比惬意。
此时此刻,他很享受。
夫妻婚前都是欢喜冤家,朱晽的表现不正契合这点吗?
虽然已经二十五岁,但她在父母的保护下,依旧有着纯真搞怪的心思,让他看到她的另一面。
总比躺床上如木头般任你摆动那种强,他愿意做那个引领她妩媚成熟的人。
两人就这样静静坐着,呆到打晚饭。
他们悠闲地吃饭,方珍还在为‘未来女婿’奔波。
她托了文艺界的朋友,也是巧,最后去了三联书店找范镛。
历史出现惊人的相似。
但认真思索思索,也是必然。
范镛有‘三多先生’之称,‘书多,酒多,朋友多’,当下的情况,只有他能接这样的稿子。
范镛此时五十五岁,头发灰白,但双目炯炯,精神矍铄。
“好文章!”
他看完稿子,频频点头:“苦也真、劳也真、乐也真、情也真,平淡中见真品性!”
陕省生活苦,比不得燕京。
参加体力劳动,字里行间能体会出疲惫来。
生活虽苦、劳动虽忙,也可苦中作乐、忙里偷闲。
再有就是真情待人,大家变成了‘我们’。
再看整篇文章,有种坦然叙述的味道,未曾添油加醋,也没有主观感受。
可不就是平淡中见真品性吗?
五个‘真’字!
方珍懵了!
她自认和范镛相比,文学鉴赏能力是差些的。
能让老先生评价为‘五真’,这篇稿子的文学价值可想而知。
林爱民的才华不容置疑,当朱家的女婿绰绰有余。
方珍起了卖女儿的心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最新章节,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最新章节,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