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何事?”那人一出垂花门便见到坐在地上的王伦,十分诧异。王伦循声望过去,却是一位四旬上下的中年人,玉面美髯,堂堂一表。
听到此人说话,本来喧嚣的声音一下子平息了,便是小姑娘也绿着脸,显然对此人害怕之极。
王伦便有些计较。能让小娘子和众庄客都偃旗息鼓的人物,非此间主人潘公不可。正愁着如何认识,他自己倒赶着过来了,看此人面像和善,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是小可方才求见阿郎,这位小娘子对小可起了误会,故而有些小冲突。现在已经说开。”王伦到此时表现得都还中规中矩,竟然为小姑娘开脱起来。
小姑娘虽然对他还是怒容满面,心里却有几分缓和:“他还算知情知趣,知道替我瞒着。”
不过他的动作和语言并不同步,一边说着话,一边努力做着要站起来的样子。只是可能刚刚被打或者是伤及某处的缘故,他起来的时候甚是挣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有一场事故。
情知还要潘家帮忙,无论这位小姑娘是谁都不好得罪了,是以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又不能白白地挨她的打,况且此间家主见到此种情况,难免存着内疚之心,对自己的诉求或许便伸出手来也未可知。
他打的所谓哀兵必胜的路子。
只是他这动作让小姑娘看得心头一颤,唯恐这突兀的动作让阿郎看出什么来,所以心里一直提着。
“是么?”中年人眼睛只一扫,看见各人的脸色便大概猜到许多。不过王伦作为受害者都为之隐瞒,他这个家主也不好当众自己扫自己的面子,只是严厉地向小姑娘一瞥。
这一下便让小姑娘的脸色凄婉起来,看向王伦的眼神便带着几分哀求的意味,刚才的跋扈早跑到爪哇国去了。看得出,潘家的家教还是极严的,这让王伦感觉好很多。
小姑娘少不更事,现在对她的惩罚也已经够了,再说和她计较干什么呢?看在潘金莲的面上就算了吧。
“正是。刚才只是起了小冲突,现在业已说开,惊扰了阿郎,是小可的不是!”王伦既然听说了潘父做过一任知州的,再看其人儒雅端正,便知道此人定是践行诗书礼仪之君子,便一把揽了过失。上门求人,怎能不有所表示?他有表示了,对方又焉能没有表示?
见王伦如此做派,中年人果然捋须暗赞。撇开其它的条件不谈,王伦附身的这幅皮囊卖相还是挺不错的。加上一袭白衣更显丰姿,一看便有几分好感。
“这位小郎君潘某看着陌生,不知有何事找我?”
果然是潘家家主,自然也就是传说中潘金莲的父亲,他长得已然不俗,怪不得能生出潘金莲来!王伦一边打量其人,一边在心里暗暗做着推断:这传说中的迷死人不偿命的美女到底长什么样?
“小可王伦,正有事拜托阿郎。”
此处不是说话处,潘父也是知礼之人,当下含笑邀请王伦入内,自有人倒茶伺候。
在岸边晒太阳等衣服干待了好久,又值夏天,王伦也觉得渴。也顾不得失礼,先痛饮一杯为敬。然后才把自己与武植的过往详细倒出,包括自己因误会而造谣生事乃至被县学开革之事都说了,语气甚是低沉、懊悔可谓深刻。
潘父开始听到王伦以怨报德先是有几分不满,虽然他没有发作,但眉间一转即逝的表情还是被王伦捕捉到了。只是后来他讲到自己认识错误深刻、甚至不惜跳黄河来洗白自己时,他的表情才舒展开来。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王伦暗道:“若非知道我从鬼门关里走一遭回来,不信你会这么豁达!”
听说潘家与武家定亲,说什么人家的关系要比自己亲近的多,那维护对方的心情可想而知。若不是自己做足了诚意,就凭杜迁所说的那点交情,想解决这件事,难矣。
其实不是他忏悔的心情有多深刻,而是被开革的县学生员资格让他实在不甘心。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脱下了知识分子这道光环,前途一片渺茫啊!
而潘父是知州的身份----尽管没来得及问他这个知州是不是能够管到清河县,总之官官相护,如果潘家能出面,哪怕只递一句话过去,或许县里能够撤销这个处分也不一定。
只是他想得美,现实却有人非要打断他的臆想。正当潘父沉吟之际,那个小姑娘探头过来道:“禀阿郎,娘子有急事相商。”
附身的王伦从前再是书呆子也知道,“娘子”是主母和小姐的称呼。只是她对潘父谈娘子,那就是主母有话说,不然的话便会称“小娘子”。
潘父或许是妻管严,或许是尊重老婆,总之听了之后便告了罪离开。王伦一边说无妨,一边细心看那小姑娘的表情。但见她眉间隐隐露出得意来,便知道不妙。
果然,过不多时,潘父再度入内,此时却是变了脸色:“兀那秀才如此无礼!你对武家大郎恩将仇报造谣生事即已大大地不妥,却又安敢编排我家金莲的坏话?枉你在县里学习圣人之学,却说出如此无耻下流之言!”
原来正是小姑娘见家主出面,她便溜回去把传闻和主母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直把潘母气得七佛升天。女儿家的名誉坏不得,王伦做事如此不堪,当然不能轻易放过他。至于他想求情之事,潘家不落井下石就是他的造化!
得知正主便在此间,便把潘父喊了过去。
潘父听了也是大怒,若非王伦是他带进来的客人,只怕王伦很难站着走出潘宅!
“小可到底说了何事?编排武大郎确属不该,但是小可却从未有过对潘家娘子任何不敬的事来!小可一直在县里读书,后半年又一直待在阳谷县,便是小娘子与武大郎订亲之事,也是今日上午才有耳闻。如此,小可如何会去编排小娘子的坏话呢?”
听到此人说话,本来喧嚣的声音一下子平息了,便是小姑娘也绿着脸,显然对此人害怕之极。
王伦便有些计较。能让小娘子和众庄客都偃旗息鼓的人物,非此间主人潘公不可。正愁着如何认识,他自己倒赶着过来了,看此人面像和善,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是小可方才求见阿郎,这位小娘子对小可起了误会,故而有些小冲突。现在已经说开。”王伦到此时表现得都还中规中矩,竟然为小姑娘开脱起来。
小姑娘虽然对他还是怒容满面,心里却有几分缓和:“他还算知情知趣,知道替我瞒着。”
不过他的动作和语言并不同步,一边说着话,一边努力做着要站起来的样子。只是可能刚刚被打或者是伤及某处的缘故,他起来的时候甚是挣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有一场事故。
情知还要潘家帮忙,无论这位小姑娘是谁都不好得罪了,是以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又不能白白地挨她的打,况且此间家主见到此种情况,难免存着内疚之心,对自己的诉求或许便伸出手来也未可知。
他打的所谓哀兵必胜的路子。
只是他这动作让小姑娘看得心头一颤,唯恐这突兀的动作让阿郎看出什么来,所以心里一直提着。
“是么?”中年人眼睛只一扫,看见各人的脸色便大概猜到许多。不过王伦作为受害者都为之隐瞒,他这个家主也不好当众自己扫自己的面子,只是严厉地向小姑娘一瞥。
这一下便让小姑娘的脸色凄婉起来,看向王伦的眼神便带着几分哀求的意味,刚才的跋扈早跑到爪哇国去了。看得出,潘家的家教还是极严的,这让王伦感觉好很多。
小姑娘少不更事,现在对她的惩罚也已经够了,再说和她计较干什么呢?看在潘金莲的面上就算了吧。
“正是。刚才只是起了小冲突,现在业已说开,惊扰了阿郎,是小可的不是!”王伦既然听说了潘父做过一任知州的,再看其人儒雅端正,便知道此人定是践行诗书礼仪之君子,便一把揽了过失。上门求人,怎能不有所表示?他有表示了,对方又焉能没有表示?
见王伦如此做派,中年人果然捋须暗赞。撇开其它的条件不谈,王伦附身的这幅皮囊卖相还是挺不错的。加上一袭白衣更显丰姿,一看便有几分好感。
“这位小郎君潘某看着陌生,不知有何事找我?”
果然是潘家家主,自然也就是传说中潘金莲的父亲,他长得已然不俗,怪不得能生出潘金莲来!王伦一边打量其人,一边在心里暗暗做着推断:这传说中的迷死人不偿命的美女到底长什么样?
“小可王伦,正有事拜托阿郎。”
此处不是说话处,潘父也是知礼之人,当下含笑邀请王伦入内,自有人倒茶伺候。
在岸边晒太阳等衣服干待了好久,又值夏天,王伦也觉得渴。也顾不得失礼,先痛饮一杯为敬。然后才把自己与武植的过往详细倒出,包括自己因误会而造谣生事乃至被县学开革之事都说了,语气甚是低沉、懊悔可谓深刻。
潘父开始听到王伦以怨报德先是有几分不满,虽然他没有发作,但眉间一转即逝的表情还是被王伦捕捉到了。只是后来他讲到自己认识错误深刻、甚至不惜跳黄河来洗白自己时,他的表情才舒展开来。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王伦暗道:“若非知道我从鬼门关里走一遭回来,不信你会这么豁达!”
听说潘家与武家定亲,说什么人家的关系要比自己亲近的多,那维护对方的心情可想而知。若不是自己做足了诚意,就凭杜迁所说的那点交情,想解决这件事,难矣。
其实不是他忏悔的心情有多深刻,而是被开革的县学生员资格让他实在不甘心。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脱下了知识分子这道光环,前途一片渺茫啊!
而潘父是知州的身份----尽管没来得及问他这个知州是不是能够管到清河县,总之官官相护,如果潘家能出面,哪怕只递一句话过去,或许县里能够撤销这个处分也不一定。
只是他想得美,现实却有人非要打断他的臆想。正当潘父沉吟之际,那个小姑娘探头过来道:“禀阿郎,娘子有急事相商。”
附身的王伦从前再是书呆子也知道,“娘子”是主母和小姐的称呼。只是她对潘父谈娘子,那就是主母有话说,不然的话便会称“小娘子”。
潘父或许是妻管严,或许是尊重老婆,总之听了之后便告了罪离开。王伦一边说无妨,一边细心看那小姑娘的表情。但见她眉间隐隐露出得意来,便知道不妙。
果然,过不多时,潘父再度入内,此时却是变了脸色:“兀那秀才如此无礼!你对武家大郎恩将仇报造谣生事即已大大地不妥,却又安敢编排我家金莲的坏话?枉你在县里学习圣人之学,却说出如此无耻下流之言!”
原来正是小姑娘见家主出面,她便溜回去把传闻和主母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直把潘母气得七佛升天。女儿家的名誉坏不得,王伦做事如此不堪,当然不能轻易放过他。至于他想求情之事,潘家不落井下石就是他的造化!
得知正主便在此间,便把潘父喊了过去。
潘父听了也是大怒,若非王伦是他带进来的客人,只怕王伦很难站着走出潘宅!
“小可到底说了何事?编排武大郎确属不该,但是小可却从未有过对潘家娘子任何不敬的事来!小可一直在县里读书,后半年又一直待在阳谷县,便是小娘子与武大郎订亲之事,也是今日上午才有耳闻。如此,小可如何会去编排小娘子的坏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