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醒了?”
扶桑捧着一只瓷碗立在廊下,碗里升腾起细小的白雾,她接过侍女递来的团扇,将热气轻轻拂去。
“未曾。”绿萼摇头,一脸的愁容。
扶桑手上动作不停,探头往紧闭的门口瞧了一眼,问道:“夫人还守着娘子,未去歇息吗?”
绿萼伸手探了下碗壁,还烫着,便也拿了只团扇过来,“娘子如今病着,夫人哪里放心得下,只是夫人这样熬着也着实叫人担忧。将军那里又正忙着,怕是只能再叫郎君来劝劝夫人了。”
“这时辰郎君差不多也该下学了,你且去门口候着,只待他回来就请来咱们院子里,我先去给娘子送药。”将手里的团扇一并递给绿萼,扶桑捧着碗转身踏上台阶。
进了内室,绕过屏风,便见一妇人形容憔悴的坐在床边,扶桑方到近前,妇人便朝她伸出一只玉手,柔声道:“我来吧,你再去拿一床被子,三娘刚才同我说冷。”
扶桑应下,不多时就抱着一床被子折返回来。
被纱帐笼罩的雕花大床上躺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她双眉紧蹙,面容苍白,似是正被噩梦缠身。
这少女便是定国公府的三娘,闺名唤作衿元。
本该是入夏的时节,她的身上却盖着三床锦被,饶是如此,她仍在一声声的唤着“冷”。
费氏鼻头一酸,用汤匙把药喂到徐衿元的唇边,“三娘乖,吃了药就不冷了,你啊,从小就怕喝药,所以阿娘特意给你备了蜜饯,你若是觉得苦,就告诉阿娘。”
床上的人仍旧紧闭着双眸,喂进去的汤药也吐出来多半,费氏到底没能忍住,掩面低泣了起来。
“郎君。”门口传来侍女问安的声音,随即便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大步走了进来,打眼望去,这少年郎的面容竟与床上的少女十分相似。
“阿娘。”徐承元对费氏拱手行礼,又去看床上的少女,“阿姊今日可好些了,大夫可有来看过?”
扶桑一面将净手的帕子递给徐承元,一面回话:“回郎君,大夫已经看过了,说是好些了。今日给换了药方,头前娘子还醒了一回,不过没说上两句话就又睡下了。”
听了扶桑的话徐承元放心了些,转而又去劝费氏:“阿姊病了,儿知阿娘忧心,只是阿娘也该顾忌一下自己的身子,若是阿姊醒来发现阿娘病倒了,那阿姊该有多自责。”
“更何况,明日姨夫的灵柩就要启程送回京师了,阿娘难道不去相送吗?”
听他提到辅国大将军的灵柩,费氏静默了一瞬,“明日就要送回京师了吗?”
“是,听说魏国公府那边催的急。”
“也不知你姨母如何了,我上回去看她,她还强撑着宽慰我。”费氏捏着手帕擦了擦徐衿元干净的唇畔,“阿娘知晓了,不会就这样倒下的,如今你姨母正是难过的时候,阿娘明日合该去送送她,也叫她安心些。”
收回手,费氏唤来自己的贴身侍女,由着侍女将自己扶了起来,“那阿娘这就回去歇着了,三娘这里就叫扶桑和绿萼多费心些。”
扶桑和绿萼连忙起身相送,“夫人放心,婢子一定寸步不离的照顾好娘子。”
费氏颔首,在徐承元的搀扶下离开了内室。
一路将费氏送出了院外,绿萼才返回廊下,侍女将新换好的热水送进了屋里,绿萼掩好门,跟在侍女的身后进了内室。
见扶桑在准备巾帕给徐衿元擦脸,便走到床边掀开了床帐。
这一掀开倒吓了她一跳。
只见徐衿元睁着双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床顶。
“娘子!娘子您醒啦!”绿萼一脸喜色的望向徐衿元。
闻言,扶桑拎着半湿的巾帕就跑了过来,见徐衿元果真睁着眼,激动地眼圈发红,就要掉下泪来。
徐衿元眨了眨眼,缓缓看向绿萼,开口时声音有些沙哑:“绿萼,把被子撤了吧,再给我倒杯水来。”
“是。”绿萼小心翼翼的揭了两床被子,抱着放到了箱笼上,又一路小跑着去倒了杯水,回来时扶桑已经扶着徐衿元坐了起来。
就着绿萼的手,徐衿元喝了大半杯的水,这才启唇问道:“方才醒来时,我好似听见阿弟在同阿娘说话,说的什么?”
扶桑看了一眼绿萼,略微犹豫了一下,才支吾着回道:“郎君说……说,明日辅国大将军的灵柩就要回京了。”
“原是如此。”徐衿元掩唇轻咳了两声,又问道,“那姨母和表姐该是要随着一起回去的罢。”
“自然是要的。”
徐衿元忽然就不说话了,只是静静的看着摆在内室里的那扇刺绣屏风,上面绣着大片大片的九里香。
直到眼睛酸了,模糊了,她才转头看向扶桑,“我既病着,明日就不去送姨母和表姐了,你去替我给表姐送个口信,就说来日回了京师,我再亲自上门给表姐赔罪。”
“去吧。”她摆摆手,“现在就去。”
“哎!婢子这就去。”扶桑看了她一眼,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门。
次日,辅国大将军的灵柩随同大军一起返京,楚州百姓倾城而出,一路相送。
费氏与徐承元也去了。
只徐衿元站在窗边,听着城内奏响的哀乐,眺望着京师的方向,手里紧紧的攥着一封书信。
大虞开国尚不足百年,如今在位的是第三位帝王景元帝。
前朝暴政,太祖揭竿而起,当时跟随太祖一同起义的就有她的阿翁徐炳,在太祖平定天下称帝后,徐炳凭军功得封定国公这一爵位。
太祖在位八年,世家贵族无不言听计从。
后太祖崩逝,先帝即位,某些自诩底蕴深厚的世家生出了二心,鼓动皇后逼迫先帝立长子为太子,导致后宫联合前朝三方博弈,数年时间,先后折损了两位皇子。
先帝怀恨在心,便以徐徐图之的手段逐渐削弱了这些世家贵族的势力。
而定国公府战功赫赫,又手握兵权,在先帝看来有功高盖主的嫌疑,因此在六年前,阿翁去世,大伯丁忧结束后,先帝一旨制书,大伯由武将转为了文职。
四年前先帝驾崩,当今陛下即位,当今唯一的胞兄淮南王请旨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没多久就开始在封地秘密练兵。她的父亲徐广临危受命,被当今派往淮南楚州督察,而淮南王果然“不负众望”的在景元二年的夏天举兵造反。
这场战役持续了近一年,才在今年的五月落下了帷幕,淮南王因谋反被就地正法。
她的姨父辅国大将军便是在此役,为国捐躯了。
因这一场大病,徐衿元的身子便一直不大好,反反复复的病着,费氏下了狠心,叫她捏着鼻子喝了两个月的汤药,总算是去了病根。
这一转眼,就到了八月。
楚州的八月,日头格外的毒辣,费氏忧心她的身子便叫她在家中再多休养一月,只等天气凉爽些了再去书院也不迟。
顶着头顶的烈日,绿萼脚步匆忙的拎着食盒进了一个清幽的小院。
小院门口摆着两只水缸,缸里养着几朵开得正胜的白荷,绿萼脚步一转,绕过水缸,朝着左墙边高大的凌霄花架走去,此刻花架底下正摆放着一张玉石贵妃榻,而榻上正慵懒的斜倚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
绿萼将食盒放在榻边的矮桌上,打开盖子,从里面端出一只冰镇过的瓷碗。
“娘子,婢子将冰镇绿豆汤取来了。”
徐衿元应了一声,从榻上坐起身来,绿萼端着碗递到她的跟前。
徐衿元伸手接过,一抬头便瞧见了绿萼额间的汗水,她倾身瞅了一眼空空如也的食盒,吩咐绿萼再去取一只碗来。
绿萼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到院里的小厨房再拿了一只碗。
徐衿元将绿豆汤一分为二,指着分出来的那一碗对绿萼说道:“这一碗,你拿去和扶桑分食了吧。”
“这如何使得?”绿萼摆手,不敢去拿。
“快去吧,一会儿就该不凉了。”徐衿元抬了抬下巴,这才垂眸舀了一勺绿豆汤到嘴里。
绿萼点点头,捧着碗转身去了厢房。
不多时,厢房里就传出了扶桑惊喜的声音。
分食了一小碗绿豆汤,绿萼在外走了一遭的暑热散去,她拿着绣棚坐到檐下打发时间,扶桑搬了绣凳到花架下替徐衿元打扇。
日头渐渐西斜,花架上的凌霄花也随风摆动。
扶桑探头瞧了一眼天色,“娘子,起风了,咱们回屋吧。”
她放下团扇,打算上前去将人扶起,“您这身子骨刚好,可千万得注意着点。”
徐衿元无奈的放下书册,“哪里就那么脆弱了。”
“还是仔细着点好,娘子受罪咱们也心疼不是。”扶桑替她理了理衣裙,又探了一下她的掌心。
“罢了,左右我是说不过你的,既如此那就回屋待着吧。”徐衿元抚了一下腰间玉佩,将手中书册放在矮桌上,“去把我新得的那匣玉石拿来,我要雕一朵荷花练练手。”
“是。”
这一雕琢徐衿元就忘了时辰,直到徐承元下学她才堪堪收手。
扶桑正巧领着徐承元进门,见她已在净手忙上前伺候。
“阿姊。”徐承元上前关心的打量了一下她,但见她面色红润,心下一松,“我来接阿姊去阿娘那儿用膳。”
“好。”徐衿元擦干了手随着徐承元往外走,随口问道,“父亲可回来了?”
徐承元负着手走在她的身侧,“回来了,我过来时正往阿娘的院子里去呢。”
“那咱们也快些吧,不好叫父亲和阿娘等咱们。”徐衿元抿着唇,脚下的步子也快了些。
扶桑捧着一只瓷碗立在廊下,碗里升腾起细小的白雾,她接过侍女递来的团扇,将热气轻轻拂去。
“未曾。”绿萼摇头,一脸的愁容。
扶桑手上动作不停,探头往紧闭的门口瞧了一眼,问道:“夫人还守着娘子,未去歇息吗?”
绿萼伸手探了下碗壁,还烫着,便也拿了只团扇过来,“娘子如今病着,夫人哪里放心得下,只是夫人这样熬着也着实叫人担忧。将军那里又正忙着,怕是只能再叫郎君来劝劝夫人了。”
“这时辰郎君差不多也该下学了,你且去门口候着,只待他回来就请来咱们院子里,我先去给娘子送药。”将手里的团扇一并递给绿萼,扶桑捧着碗转身踏上台阶。
进了内室,绕过屏风,便见一妇人形容憔悴的坐在床边,扶桑方到近前,妇人便朝她伸出一只玉手,柔声道:“我来吧,你再去拿一床被子,三娘刚才同我说冷。”
扶桑应下,不多时就抱着一床被子折返回来。
被纱帐笼罩的雕花大床上躺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她双眉紧蹙,面容苍白,似是正被噩梦缠身。
这少女便是定国公府的三娘,闺名唤作衿元。
本该是入夏的时节,她的身上却盖着三床锦被,饶是如此,她仍在一声声的唤着“冷”。
费氏鼻头一酸,用汤匙把药喂到徐衿元的唇边,“三娘乖,吃了药就不冷了,你啊,从小就怕喝药,所以阿娘特意给你备了蜜饯,你若是觉得苦,就告诉阿娘。”
床上的人仍旧紧闭着双眸,喂进去的汤药也吐出来多半,费氏到底没能忍住,掩面低泣了起来。
“郎君。”门口传来侍女问安的声音,随即便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大步走了进来,打眼望去,这少年郎的面容竟与床上的少女十分相似。
“阿娘。”徐承元对费氏拱手行礼,又去看床上的少女,“阿姊今日可好些了,大夫可有来看过?”
扶桑一面将净手的帕子递给徐承元,一面回话:“回郎君,大夫已经看过了,说是好些了。今日给换了药方,头前娘子还醒了一回,不过没说上两句话就又睡下了。”
听了扶桑的话徐承元放心了些,转而又去劝费氏:“阿姊病了,儿知阿娘忧心,只是阿娘也该顾忌一下自己的身子,若是阿姊醒来发现阿娘病倒了,那阿姊该有多自责。”
“更何况,明日姨夫的灵柩就要启程送回京师了,阿娘难道不去相送吗?”
听他提到辅国大将军的灵柩,费氏静默了一瞬,“明日就要送回京师了吗?”
“是,听说魏国公府那边催的急。”
“也不知你姨母如何了,我上回去看她,她还强撑着宽慰我。”费氏捏着手帕擦了擦徐衿元干净的唇畔,“阿娘知晓了,不会就这样倒下的,如今你姨母正是难过的时候,阿娘明日合该去送送她,也叫她安心些。”
收回手,费氏唤来自己的贴身侍女,由着侍女将自己扶了起来,“那阿娘这就回去歇着了,三娘这里就叫扶桑和绿萼多费心些。”
扶桑和绿萼连忙起身相送,“夫人放心,婢子一定寸步不离的照顾好娘子。”
费氏颔首,在徐承元的搀扶下离开了内室。
一路将费氏送出了院外,绿萼才返回廊下,侍女将新换好的热水送进了屋里,绿萼掩好门,跟在侍女的身后进了内室。
见扶桑在准备巾帕给徐衿元擦脸,便走到床边掀开了床帐。
这一掀开倒吓了她一跳。
只见徐衿元睁着双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床顶。
“娘子!娘子您醒啦!”绿萼一脸喜色的望向徐衿元。
闻言,扶桑拎着半湿的巾帕就跑了过来,见徐衿元果真睁着眼,激动地眼圈发红,就要掉下泪来。
徐衿元眨了眨眼,缓缓看向绿萼,开口时声音有些沙哑:“绿萼,把被子撤了吧,再给我倒杯水来。”
“是。”绿萼小心翼翼的揭了两床被子,抱着放到了箱笼上,又一路小跑着去倒了杯水,回来时扶桑已经扶着徐衿元坐了起来。
就着绿萼的手,徐衿元喝了大半杯的水,这才启唇问道:“方才醒来时,我好似听见阿弟在同阿娘说话,说的什么?”
扶桑看了一眼绿萼,略微犹豫了一下,才支吾着回道:“郎君说……说,明日辅国大将军的灵柩就要回京了。”
“原是如此。”徐衿元掩唇轻咳了两声,又问道,“那姨母和表姐该是要随着一起回去的罢。”
“自然是要的。”
徐衿元忽然就不说话了,只是静静的看着摆在内室里的那扇刺绣屏风,上面绣着大片大片的九里香。
直到眼睛酸了,模糊了,她才转头看向扶桑,“我既病着,明日就不去送姨母和表姐了,你去替我给表姐送个口信,就说来日回了京师,我再亲自上门给表姐赔罪。”
“去吧。”她摆摆手,“现在就去。”
“哎!婢子这就去。”扶桑看了她一眼,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门。
次日,辅国大将军的灵柩随同大军一起返京,楚州百姓倾城而出,一路相送。
费氏与徐承元也去了。
只徐衿元站在窗边,听着城内奏响的哀乐,眺望着京师的方向,手里紧紧的攥着一封书信。
大虞开国尚不足百年,如今在位的是第三位帝王景元帝。
前朝暴政,太祖揭竿而起,当时跟随太祖一同起义的就有她的阿翁徐炳,在太祖平定天下称帝后,徐炳凭军功得封定国公这一爵位。
太祖在位八年,世家贵族无不言听计从。
后太祖崩逝,先帝即位,某些自诩底蕴深厚的世家生出了二心,鼓动皇后逼迫先帝立长子为太子,导致后宫联合前朝三方博弈,数年时间,先后折损了两位皇子。
先帝怀恨在心,便以徐徐图之的手段逐渐削弱了这些世家贵族的势力。
而定国公府战功赫赫,又手握兵权,在先帝看来有功高盖主的嫌疑,因此在六年前,阿翁去世,大伯丁忧结束后,先帝一旨制书,大伯由武将转为了文职。
四年前先帝驾崩,当今陛下即位,当今唯一的胞兄淮南王请旨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没多久就开始在封地秘密练兵。她的父亲徐广临危受命,被当今派往淮南楚州督察,而淮南王果然“不负众望”的在景元二年的夏天举兵造反。
这场战役持续了近一年,才在今年的五月落下了帷幕,淮南王因谋反被就地正法。
她的姨父辅国大将军便是在此役,为国捐躯了。
因这一场大病,徐衿元的身子便一直不大好,反反复复的病着,费氏下了狠心,叫她捏着鼻子喝了两个月的汤药,总算是去了病根。
这一转眼,就到了八月。
楚州的八月,日头格外的毒辣,费氏忧心她的身子便叫她在家中再多休养一月,只等天气凉爽些了再去书院也不迟。
顶着头顶的烈日,绿萼脚步匆忙的拎着食盒进了一个清幽的小院。
小院门口摆着两只水缸,缸里养着几朵开得正胜的白荷,绿萼脚步一转,绕过水缸,朝着左墙边高大的凌霄花架走去,此刻花架底下正摆放着一张玉石贵妃榻,而榻上正慵懒的斜倚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
绿萼将食盒放在榻边的矮桌上,打开盖子,从里面端出一只冰镇过的瓷碗。
“娘子,婢子将冰镇绿豆汤取来了。”
徐衿元应了一声,从榻上坐起身来,绿萼端着碗递到她的跟前。
徐衿元伸手接过,一抬头便瞧见了绿萼额间的汗水,她倾身瞅了一眼空空如也的食盒,吩咐绿萼再去取一只碗来。
绿萼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到院里的小厨房再拿了一只碗。
徐衿元将绿豆汤一分为二,指着分出来的那一碗对绿萼说道:“这一碗,你拿去和扶桑分食了吧。”
“这如何使得?”绿萼摆手,不敢去拿。
“快去吧,一会儿就该不凉了。”徐衿元抬了抬下巴,这才垂眸舀了一勺绿豆汤到嘴里。
绿萼点点头,捧着碗转身去了厢房。
不多时,厢房里就传出了扶桑惊喜的声音。
分食了一小碗绿豆汤,绿萼在外走了一遭的暑热散去,她拿着绣棚坐到檐下打发时间,扶桑搬了绣凳到花架下替徐衿元打扇。
日头渐渐西斜,花架上的凌霄花也随风摆动。
扶桑探头瞧了一眼天色,“娘子,起风了,咱们回屋吧。”
她放下团扇,打算上前去将人扶起,“您这身子骨刚好,可千万得注意着点。”
徐衿元无奈的放下书册,“哪里就那么脆弱了。”
“还是仔细着点好,娘子受罪咱们也心疼不是。”扶桑替她理了理衣裙,又探了一下她的掌心。
“罢了,左右我是说不过你的,既如此那就回屋待着吧。”徐衿元抚了一下腰间玉佩,将手中书册放在矮桌上,“去把我新得的那匣玉石拿来,我要雕一朵荷花练练手。”
“是。”
这一雕琢徐衿元就忘了时辰,直到徐承元下学她才堪堪收手。
扶桑正巧领着徐承元进门,见她已在净手忙上前伺候。
“阿姊。”徐承元上前关心的打量了一下她,但见她面色红润,心下一松,“我来接阿姊去阿娘那儿用膳。”
“好。”徐衿元擦干了手随着徐承元往外走,随口问道,“父亲可回来了?”
徐承元负着手走在她的身侧,“回来了,我过来时正往阿娘的院子里去呢。”
“那咱们也快些吧,不好叫父亲和阿娘等咱们。”徐衿元抿着唇,脚下的步子也快了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当继后那些年,我当继后那些年最新章节,我当继后那些年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当继后那些年,我当继后那些年最新章节,我当继后那些年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