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完楚天青的话,没有立刻回应。
他缓缓踱回自己的座位,眉头微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殿内一时只剩下楚天青吃梨的声响。
李世民看向窗外,增设一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牵扯着帝国最敏感的神经——选官制度。
这不仅是开一道门,更是要在这延续了数百年的、由经学世家把持的仕途壁垒上,凿开一个口子。
而且,具体如何设科?
考什么?
谁来考?
取中者授何官?
品阶如何定?
如何与现有的六部九卿衙门对接?
如何平衡与国子监、与经学科举出身官员的关系?
如何确保选拔的公平,避免成为新的权贵子弟捷径?
千头万绪,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引发争议,都需要极其周密的考量。
想到这里,李世民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此事......”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更不可仓促决断。“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清明锐利,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朕需与辅机、克明他们细细商议,权衡利弊,谋定而后动。”
“行,你自己寻思着办吧。”
楚天青将吃剩下的梨核放到御桌上,接着说道:“还有别的事吗?没事儿我可得走了。”
他忍不住又加了一句,眉头都皱在了一起:“这皇宫里的气氛......啧,太压抑了,让人浑身不自在,待久了憋得慌。”
楚天青来之前根本没把进宫当回事儿。
不就是进趟皇宫嘛,能有多麻烦?
就当是来参观一下好了。
可真等他踏进宫门,一股难以形容的、沉甸甸的压力就无声无息地笼罩了下来。
那感觉,像是空气都凝固变重了,吸进肺里都带着一股憋闷感。
闻言,李世民抬头看向楚天青,对方脸上那份真切的不耐烦和不适感,与宫人们永远低眉顺眼、屏息凝神的姿态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行。” 李世民嘴角微扬,理解地点点头:“朕让人备车送你回去。”
“不用那么麻烦,老李。”
楚天青赶紧说:“你让人送我出宫门就行。反正这会儿时间还早,我正好在城里溜达溜达,看看街市,顺便买点东西。”
“那也不冲突。”
李世民笑道:“让马车送你到宫门口,再让马夫跟着你去,帮你拿拿东西也好。等你逛完了,就让马夫送你回住处。要是你想自在点,就让马夫在离宫门最近的驿站等着。你什么时候逛够了,什么时候去驿站找他就是。”
“那......也行吧。”
楚天青想了想,点头答应了,毕竟从长安城回陶柳村少说也有十多里路,空着手走都嫌远,更别提买东西了。
很快,一名身着轻甲的侍卫便引着楚天青,登上了等候在殿外的马车。
车厢不大,但装饰简洁舒适。车轮碾过宫内的青石板路,发出辚辚声响,楚天青看着窗外一道道巍峨的宫墙和肃立的守卫迅速后退,直到厚重的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他才觉得胸口那股无形的压力终于彻底消散。
看来这皇宫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啊。
楚天青忍不住叹了口气。
马车在宫门外不远处停下。
那侍卫利落地跳下车辕,对楚天青抱拳道。
“楚先生,小人就送您到此了,小人会在离此最近的驿站等候,您何时逛完,只管去驿站寻小人便是。驿站就在朱雀大街西侧,官道旁,挂着‘长乐驿’的牌子,很好找。”
“行,辛苦你了,兄弟!”
楚天青也学着抱了抱拳。
看着侍卫驾着马车调头驶向驿站方向,楚天青这才真正放松下来,转身融入了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流。
街道两旁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式各样的招牌旗子迎风招展。
小贩的吆喝声、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车马经过的嘈杂声响混在一起,充满了热腾腾的烟火气,这才是活生生的日子啊。
“得给灵儿那丫头带点东西回去。”
楚天青一边走一边盘算着。
“别看她平时总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嘴上不说,但收到礼物肯定心里乐开花了。”
他在一个卖女子饰物的摊子前停下,挑了一支雕刻着简单花鸟纹的桃木簪子,样式古朴又不失精巧,价格也合适。
接着又转到布庄,扯了几尺颜色鲜亮柔软的细棉布,想着灵儿可以做身新衣裳。
付完钱,楚天青小心翼翼地把簪子和布料收进随身的包袱里,心里琢磨着再买点什么实用的。
正想着,他脚步突然一顿,脑子里猛地闪过后世听评书时常说的一个梗。
薛仁贵那饭量......可是出了名的吓人,一个人能吃好几个人的份儿!
也不知道之前留给那母子俩的粮食,够他们敞开肚子吃几顿的。
想到这儿,楚天青立刻转身,直奔附近一家米铺。
进了米铺,他二话不说,直接对掌柜道。
“掌柜的,给我来两百斤上好的粟米!”
掌柜的虽然有点惊讶这位客人一次买这么多,但生意上门哪有不高兴的,赶紧满脸堆笑地答应:“好嘞!客官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店里的伙计们手脚麻利,立刻开始称米、装袋。不一会儿,四个鼓鼓囊囊、一看就死沉死沉的大米袋子就堆在了楚天青面前。
爽快地付了米钱后,楚天青又额外掏出一小把铜钱,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还得麻烦您件事儿。劳烦您派个伙计,帮我把这四大袋米送到离皇宫大门最近的那个‘长乐驿’去。到了驿站,就交给在那儿等着的车夫,跟他们说这是一位姓楚的先生买的。辛苦你们跑一趟了,这点钱就当是脚力钱!”
掌柜的接过那额外的铜钱,乐得合不拢嘴,拍着胸脯保证。
“客官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事儿包在小店身上,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
看着掌柜的应承下来,楚天青也是笑了笑,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轻松地走出了米铺,正打算再去别处逛逛,看看还有什么可买的。
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似乎是在叫他。
“楚小友?”
楚天青闻声回头,只见孙思邈就在自己身后,手里还拎着两个不小的药包。
“孙真人!”
楚天青也是有些意外,赶忙迎上去:“真巧啊!没想到在这儿又碰见您老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啊?怎么还拎着这么多药呢?”
他指了指孙思邈手里的药包。
孙思邈捋了捋长须笑道。
“还是为着上次与你提过的那位病人。老道回去后细思你所说的‘渐冻之症’,又翻查了古籍,心中偶有所得,想了一个新的方子和灸法,特配了药来,想去试试看能否缓解其苦楚。”
说到这儿,他看向楚天青,眼中带着邀请之意。
“楚小友若得闲,不如随贫道同去?你见识不凡,或能看出些老道遗漏之处。”
......
他缓缓踱回自己的座位,眉头微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殿内一时只剩下楚天青吃梨的声响。
李世民看向窗外,增设一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牵扯着帝国最敏感的神经——选官制度。
这不仅是开一道门,更是要在这延续了数百年的、由经学世家把持的仕途壁垒上,凿开一个口子。
而且,具体如何设科?
考什么?
谁来考?
取中者授何官?
品阶如何定?
如何与现有的六部九卿衙门对接?
如何平衡与国子监、与经学科举出身官员的关系?
如何确保选拔的公平,避免成为新的权贵子弟捷径?
千头万绪,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引发争议,都需要极其周密的考量。
想到这里,李世民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此事......”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更不可仓促决断。“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清明锐利,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朕需与辅机、克明他们细细商议,权衡利弊,谋定而后动。”
“行,你自己寻思着办吧。”
楚天青将吃剩下的梨核放到御桌上,接着说道:“还有别的事吗?没事儿我可得走了。”
他忍不住又加了一句,眉头都皱在了一起:“这皇宫里的气氛......啧,太压抑了,让人浑身不自在,待久了憋得慌。”
楚天青来之前根本没把进宫当回事儿。
不就是进趟皇宫嘛,能有多麻烦?
就当是来参观一下好了。
可真等他踏进宫门,一股难以形容的、沉甸甸的压力就无声无息地笼罩了下来。
那感觉,像是空气都凝固变重了,吸进肺里都带着一股憋闷感。
闻言,李世民抬头看向楚天青,对方脸上那份真切的不耐烦和不适感,与宫人们永远低眉顺眼、屏息凝神的姿态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行。” 李世民嘴角微扬,理解地点点头:“朕让人备车送你回去。”
“不用那么麻烦,老李。”
楚天青赶紧说:“你让人送我出宫门就行。反正这会儿时间还早,我正好在城里溜达溜达,看看街市,顺便买点东西。”
“那也不冲突。”
李世民笑道:“让马车送你到宫门口,再让马夫跟着你去,帮你拿拿东西也好。等你逛完了,就让马夫送你回住处。要是你想自在点,就让马夫在离宫门最近的驿站等着。你什么时候逛够了,什么时候去驿站找他就是。”
“那......也行吧。”
楚天青想了想,点头答应了,毕竟从长安城回陶柳村少说也有十多里路,空着手走都嫌远,更别提买东西了。
很快,一名身着轻甲的侍卫便引着楚天青,登上了等候在殿外的马车。
车厢不大,但装饰简洁舒适。车轮碾过宫内的青石板路,发出辚辚声响,楚天青看着窗外一道道巍峨的宫墙和肃立的守卫迅速后退,直到厚重的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他才觉得胸口那股无形的压力终于彻底消散。
看来这皇宫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啊。
楚天青忍不住叹了口气。
马车在宫门外不远处停下。
那侍卫利落地跳下车辕,对楚天青抱拳道。
“楚先生,小人就送您到此了,小人会在离此最近的驿站等候,您何时逛完,只管去驿站寻小人便是。驿站就在朱雀大街西侧,官道旁,挂着‘长乐驿’的牌子,很好找。”
“行,辛苦你了,兄弟!”
楚天青也学着抱了抱拳。
看着侍卫驾着马车调头驶向驿站方向,楚天青这才真正放松下来,转身融入了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流。
街道两旁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式各样的招牌旗子迎风招展。
小贩的吆喝声、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车马经过的嘈杂声响混在一起,充满了热腾腾的烟火气,这才是活生生的日子啊。
“得给灵儿那丫头带点东西回去。”
楚天青一边走一边盘算着。
“别看她平时总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嘴上不说,但收到礼物肯定心里乐开花了。”
他在一个卖女子饰物的摊子前停下,挑了一支雕刻着简单花鸟纹的桃木簪子,样式古朴又不失精巧,价格也合适。
接着又转到布庄,扯了几尺颜色鲜亮柔软的细棉布,想着灵儿可以做身新衣裳。
付完钱,楚天青小心翼翼地把簪子和布料收进随身的包袱里,心里琢磨着再买点什么实用的。
正想着,他脚步突然一顿,脑子里猛地闪过后世听评书时常说的一个梗。
薛仁贵那饭量......可是出了名的吓人,一个人能吃好几个人的份儿!
也不知道之前留给那母子俩的粮食,够他们敞开肚子吃几顿的。
想到这儿,楚天青立刻转身,直奔附近一家米铺。
进了米铺,他二话不说,直接对掌柜道。
“掌柜的,给我来两百斤上好的粟米!”
掌柜的虽然有点惊讶这位客人一次买这么多,但生意上门哪有不高兴的,赶紧满脸堆笑地答应:“好嘞!客官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
店里的伙计们手脚麻利,立刻开始称米、装袋。不一会儿,四个鼓鼓囊囊、一看就死沉死沉的大米袋子就堆在了楚天青面前。
爽快地付了米钱后,楚天青又额外掏出一小把铜钱,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还得麻烦您件事儿。劳烦您派个伙计,帮我把这四大袋米送到离皇宫大门最近的那个‘长乐驿’去。到了驿站,就交给在那儿等着的车夫,跟他们说这是一位姓楚的先生买的。辛苦你们跑一趟了,这点钱就当是脚力钱!”
掌柜的接过那额外的铜钱,乐得合不拢嘴,拍着胸脯保证。
“客官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事儿包在小店身上,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
看着掌柜的应承下来,楚天青也是笑了笑,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轻松地走出了米铺,正打算再去别处逛逛,看看还有什么可买的。
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似乎是在叫他。
“楚小友?”
楚天青闻声回头,只见孙思邈就在自己身后,手里还拎着两个不小的药包。
“孙真人!”
楚天青也是有些意外,赶忙迎上去:“真巧啊!没想到在这儿又碰见您老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啊?怎么还拎着这么多药呢?”
他指了指孙思邈手里的药包。
孙思邈捋了捋长须笑道。
“还是为着上次与你提过的那位病人。老道回去后细思你所说的‘渐冻之症’,又翻查了古籍,心中偶有所得,想了一个新的方子和灸法,特配了药来,想去试试看能否缓解其苦楚。”
说到这儿,他看向楚天青,眼中带着邀请之意。
“楚小友若得闲,不如随贫道同去?你见识不凡,或能看出些老道遗漏之处。”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唐开诊所,我在大唐开诊所最新章节,我在大唐开诊所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唐开诊所,我在大唐开诊所最新章节,我在大唐开诊所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