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技 第262章 规划

小说:我在古代搞科技 作者:佛系人家 更新时间:2024-08-24 07:12:0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兄长的话,让小两口激动不已,将宁兮给的条件跟兄嫂两人提了提。

  兄嫂两人那个羡慕啊!

  不过,好在妹妹,妹夫都是自家人也不算太过嫉妒。

  第二天,四人悄悄回到村里,见村口停着的马车,伙计的衣着,还有车上的标志。

  “哥,怎么样?是宁氏吗?”李家小媳妇儿着急问道。

  “应该是,他们的衣服可以模仿,但身上挂的腰牌,只有宁氏可以生产。若是伙计离开宁氏不做了,腰牌是要回收的。”

  “那可太好了。”

  李家媳妇儿狂喜,她和相公去年就分家出来,田地和房子都是他们自己的。

  不管是直接换成银子,还是住青砖大瓦房,都是他们赚了。

  得到几人的回复,村长悬着的心也安定下来。

  之后的商谈很顺利,另外两个村子的搬迁也谈了下来。

  三个村子共八十九户人家,有七十四户选择住宁氏修建的青砖瓦房,十五户选择完全折成银子,去其他地方重新安家置地。

  这七十四户人家除了房子不折钱,其他都是按照市价来折算,另外十五户则全部按市价的1.5倍折算。

  签好契约之后,各家各户立刻开始动身离开。

  走之前,这十五户人家还将家里的鸡鸭还有蔬菜全部带走了,堆了满满一小推车。

  李家小媳妇儿十分看不起,“他们怎么这样啊?都是赔了钱的,属于工坊,他们凭什么带走?”

  那边李大雷满脸喜气走了过来,“媳妇儿,我可以去工坊做工了。管事说我有泥瓦匠的手艺,现在可以帮着修建工坊,等以后修好了,就在坊里做工。”

  “太好了!”李家媳妇儿高兴不已,他们已经打听清楚了,宁氏的工钱不低呢!

  “那工坊什么时候动工啊?”小媳妇儿问道。

  “管事说,本地的工程队修咱们的安置房,等船队带着工程队来了,就可以去工坊了。”李大雷解释道。

  “工程队是什么?安置房又是什么?”小媳妇儿听不懂这些新词语。

  “工程队就是专门修建房屋、桥梁的队伍,听管事说京都的工坊也都是他们修建的。安置房就是给咱们这种搬迁户修的房子。”

  “我看镇里的工程队来了不少,咱们的安置房应该很快就能修好吧?”小媳妇儿问道。

  “好像说月底就能修好,让咱们村里的人也去帮忙,拿工钱的。”

  “那我能去做小工吗?给几文钱一天就行。”

  “那我问问吧!管事人挺好说话的。”

  因为宁兮的到来,村子忽然间闲下来,每户人家手里至少都握着几十两银子,极少数人家甚至上百两。

  一夜暴富,村民们坐在当初谈判的空地上,看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

  那里正在给他们修建新屋,一排排全都是带院子的青砖大瓦房。

  “真是没想到,我李老汉这辈子还有发财的一天。”

  “是啊!就跟做梦一样。”

  “下半辈子总算是有着落了。”

  几人正说着,之前宁兮搭话的李福山扛着锄头,向地里走去。

  “福山,地都没了,你扛着锄头干啥去啊?”

  “地里的菜就快长好了,就这么不管太可惜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侍弄一下,食堂那边也能少买菜,节约点银子。”李福山笑道。

  几人一听有道理,“是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宁氏花了那么多钱,肯定银子有些紧张,咱们能帮就帮一点吧!”

  说着几人也回家扛起锄头,往日里走。

  于是,修房工人就看见村里闲着的老老少少,都跑到地里干活儿,脸上还笑呵呵地。

  因为没有了压力,大伙儿反而觉得轻松,累了就歇一会儿。

  宁兮带着任命的盐坊大管事岳翰山,将海边晒盐场的规划,再实地复核一边。

  “这边挖一条沟渠,将海水引来。在沟渠两侧,全部用水泥打造两丈见方的晒盐坝,不用石板,太麻烦了。”

  “是。”岳翰山在图纸上,做下记号,“等工程队到了,我让他们尽快动工。”

  两人边走边说,看到地里正在在忙活的村民们,宁兮笑道:“老翁,这么热的天,还下地呢?”

  “这些菜长得很好,被铲掉可惜了,我们简单侍弄一下,长得快些,过几日就能摘了。”

  “你们一车一车从镇里运粮食蔬菜过来,太贵了。”

  “我们地里也能产些蔬菜,到时候给食堂送去,你们也能少花点钱。”

  “那行啊!让岳大管事给你们算工钱。”宁兮笑道。

  “不敢不敢!拿了那么多银子,可不敢再拿了,心里会不安的。”

  “宁氏给了那么多银子,还给修房子,哪里还能再要钱。”

  “那就谢谢大家了,天气太热就别做了,怪辛苦的。大家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

  “好嘞!郡主慢走。”

  宁兮跟岳翰山继续往前走,“后边这一块,用水泥做一个堆盐场,盐坊距离盐场不能太远,否则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损耗。

  如果有余力,就打一条通往河山镇的水泥路,走海运会快一些,陆路太慢了。

  以后盐坊的盐不仅会销往大兴,甚至还会通过河运海运,销往南蛮、北齐、武颂,甚至更遥远的国度。

  一定要有足够的存货量,现在整块大陆,只有咱们能生产白如雪的细盐,不怕卖不出去。”

  两人走着走着,来到正在修建的工地。

  为了加快修建速度,安置房全部都是模式化生产。

  三个村子分了三块区域,一排排带院子的青砖大瓦房全都一模一样,两座房子中间有容两人通过的间隙。

  同时动工的有六个工程队,都是从附近县镇请来的泥瓦匠,要求是月底必须完工。

  村民要能入住新房,等村民都搬迁了,宁氏的工程队基本也到了。

  他们和船队比宁兮晚些时日出发,再加上带的东西多,就随着船队一起过来。

  因为不知道海路,工程队会在九曲河沿岸的楚林州下船,经陆路赶过来。

  而船队则沿着九曲河进入大海,再沿着海岸线到达河山镇,在那里建港口,并为出海做准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古代搞科技,我在古代搞科技最新章节,我在古代搞科技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