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敌走了,飞升而去,永远离开了!
这让太平心碎了!
她紧紧咬着丰唇,任泪珠成双成对滚落,宁愿丰唇滴血,也不愿让扬州知道。
太平皇帝转身就走,速度太快了,让李敏一路小跑方才勉强追上。
她径直跑回了寝宫,一头扑倒在龙床上,方才撕毁了伪装,放声大哭。
李敏气喘吁吁,一颗心剧烈地跳动,可眼前的情势容不得她休息,只好挥手将满屋子的宫娥、内侍和女卫等人全都给赶走。
宽大巍峨的寝宫里,只剩下她和皇帝二人,李敏上前坐在龙床旁,用平缓的语气劝解:“陛下,老安王就不是一般人,以奴婢想来该来自于天上,恐怕是一时玩心大起,故此来人世间一游,如今时辰已到,自然是该回到天上去。”
太平皇帝猛地抬头,嘶声道:“他的确是精彩绝艳了万古,堪比天人,若是他一个人离去,我也能接受。可如今却不是这样,窈娘、韦团儿她们都随着一起飞升了,分明是他带她们一起走的,可为什么却偏偏丢下我?”
李敏叹道:“陛下,奴婢知晓老安王心中有陛下,而陛下心中也放不下他,可……一切都是造化弄人,陛下并没有错。
您是李唐的公主,如今更是李唐的皇帝,这是您的责任,也是您的宿命,奴婢知晓这些年您心里很苦,可老安王他并不一定知道,陛下,您为什么不对他讲清楚呢?”
太平美目扑闪,滚落大滴的泪珠,凄然道:“我知道他不喜欢看见我干预朝政,更加不喜欢我做皇帝,可正如你所说,这都是我的宿命。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离开了我……”
太平皇帝病了,据待诏李敏所言,皇帝是因为昨儿夜里赏月偶感风寒,故此卧床不起。
翌日,女官李敏出现在大朝会上,对百官宣读皇帝的诏书,直言以后将有皇太女临朝监国,一应大小事务均由皇太女决断,而她将静卧养病,直到完全康复。
对此,不说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就连皇太女扬州都疑虑重重。阿母昨儿还好好的,精神头比她还要旺盛,可怎么一转眼就卧床不起呢?
至于文武百官,对太平皇帝的诏书虽心中疑惑不解,可却也无人该叽叽歪歪,提出异议。
面对不输于则天女帝、同样强势的皇帝陛下,如其说些不起作用的废话,不如顺应大势,人云亦云。
说到底,这些反正都是皇家内部的事务,只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海臣服,天下太平,那就行了。
至于是谁当皇帝,真的并不重要。文武百官态度的转变,也是一种无奈。
既然有则天女帝开了先河,并以文治武功让人们见证了女子一样可以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皇朝,从而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世人,让人们对女子称帝不再那么抗拒。
有了则天女帝,有了太平女皇,那么将来多一个扬州皇帝又算得了什么?
扬州皇太女成了监国,在皇帝“养病”期间,将代替皇帝行使诸般权利。文武百官、包括各地州县,但凡有事启奏,都将由各部商议,政事堂共议,最后交到扬州面前做决断。
对此,文武百官全都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天下太平,不再有刀兵之祸。
大唐终究走上了一条权利平稳过度了路,小扬州提前以监国之名,掌控天下权柄,假以时日,登基称帝将没有丝毫的悬念。
自从皇太女监国以来,一连三个月,文武百官都没有见到皇帝的身影,就连扬州都一样,累次要去阿母寝宫探望,却都被拒绝。
三月不见人,文武百官不免疑惑,私下里议论纷纷,猜什么的都有。
此时的确太诡异了,文武百官中曾有人家中有亲朋好友在皇宫里当差,于是纷纷走门路,塞些钱财,企图套出口风,可最后都失望了!
这让文武百官和长安勋贵越发不安,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韦后一事,莫非是皇宫里有变?
就在人心惶惶之际,太平皇帝出现在大朝会上,面色如常,丝毫模样半点病容,且行动自如,与皇太女亲热无比,从而打消了人们心里的顾虑。
可当文武百官准备奏事之际,皇帝开口了,决定退位,将大唐皇帝宝座传给皇太女,而她将隐退,再也不问朝政。
文武百官纷纷开口,挽留皇帝留下,可在皇帝再三坚持下,只能无奈地接受,并对新皇帝舞拜。
大唐又换了皇帝,可此番于此前并不相似,属于老皇帝主动退位,且退得干干净净,那意思并非矫情。
大唐太平八年夏九月,大唐太平皇帝退位,将中土江山交付给她的第三女,也就是被钦封的皇太女扬州,并拜托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共议,然后终究世代收阻住址变报平安。
扬州登基称帝,大唐皇权进行了和平交接,接下来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年号依然定为“太平”,以此纪念她的母亲。
而作为扬州的夫君,赵昊的称谓变得尴尬,让人们全都陷入为难中。
扬州已经从公主成了皇帝,驸马这个头衔并不适用,而总不能称之为“皇后”吧?
最后,经政事堂诸位宰相共议,决定称呼皇帝为天帝,而称呼赵昊为东皇,对他们两口子全都尊称陛下。
这可是开了前所未有的先河,一帝一皇共存与世间,就连则天女帝都不曾干过。
想当初高宗朝二圣并立,也只是一个天帝,一个天后,强如则天女帝当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皇。
对于扬州当皇帝,文武百官之所以无人反对,其中与赵昊的身份也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则天女帝生前透露,老安王赵无敌的生母就是太宗幼女安公主,那么作为江都公主赵鸢儿的长子,赵昊体内同样流淌着太宗皇帝的血脉。
这样一来,扬州皇帝同东皇的子嗣,也算是太宗皇帝的后人,血脉也比较近,以后登基称帝,大唐依然是大唐,而没有改朝换代的危机。
对此,皇帝和东皇都表态,长子将姓李,继承李唐的香火,并且,在将来也将继承大唐江山和社稷,从而打消了文武百官心里的担忧。
这让太平心碎了!
她紧紧咬着丰唇,任泪珠成双成对滚落,宁愿丰唇滴血,也不愿让扬州知道。
太平皇帝转身就走,速度太快了,让李敏一路小跑方才勉强追上。
她径直跑回了寝宫,一头扑倒在龙床上,方才撕毁了伪装,放声大哭。
李敏气喘吁吁,一颗心剧烈地跳动,可眼前的情势容不得她休息,只好挥手将满屋子的宫娥、内侍和女卫等人全都给赶走。
宽大巍峨的寝宫里,只剩下她和皇帝二人,李敏上前坐在龙床旁,用平缓的语气劝解:“陛下,老安王就不是一般人,以奴婢想来该来自于天上,恐怕是一时玩心大起,故此来人世间一游,如今时辰已到,自然是该回到天上去。”
太平皇帝猛地抬头,嘶声道:“他的确是精彩绝艳了万古,堪比天人,若是他一个人离去,我也能接受。可如今却不是这样,窈娘、韦团儿她们都随着一起飞升了,分明是他带她们一起走的,可为什么却偏偏丢下我?”
李敏叹道:“陛下,奴婢知晓老安王心中有陛下,而陛下心中也放不下他,可……一切都是造化弄人,陛下并没有错。
您是李唐的公主,如今更是李唐的皇帝,这是您的责任,也是您的宿命,奴婢知晓这些年您心里很苦,可老安王他并不一定知道,陛下,您为什么不对他讲清楚呢?”
太平美目扑闪,滚落大滴的泪珠,凄然道:“我知道他不喜欢看见我干预朝政,更加不喜欢我做皇帝,可正如你所说,这都是我的宿命。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离开了我……”
太平皇帝病了,据待诏李敏所言,皇帝是因为昨儿夜里赏月偶感风寒,故此卧床不起。
翌日,女官李敏出现在大朝会上,对百官宣读皇帝的诏书,直言以后将有皇太女临朝监国,一应大小事务均由皇太女决断,而她将静卧养病,直到完全康复。
对此,不说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就连皇太女扬州都疑虑重重。阿母昨儿还好好的,精神头比她还要旺盛,可怎么一转眼就卧床不起呢?
至于文武百官,对太平皇帝的诏书虽心中疑惑不解,可却也无人该叽叽歪歪,提出异议。
面对不输于则天女帝、同样强势的皇帝陛下,如其说些不起作用的废话,不如顺应大势,人云亦云。
说到底,这些反正都是皇家内部的事务,只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海臣服,天下太平,那就行了。
至于是谁当皇帝,真的并不重要。文武百官态度的转变,也是一种无奈。
既然有则天女帝开了先河,并以文治武功让人们见证了女子一样可以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皇朝,从而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世人,让人们对女子称帝不再那么抗拒。
有了则天女帝,有了太平女皇,那么将来多一个扬州皇帝又算得了什么?
扬州皇太女成了监国,在皇帝“养病”期间,将代替皇帝行使诸般权利。文武百官、包括各地州县,但凡有事启奏,都将由各部商议,政事堂共议,最后交到扬州面前做决断。
对此,文武百官全都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天下太平,不再有刀兵之祸。
大唐终究走上了一条权利平稳过度了路,小扬州提前以监国之名,掌控天下权柄,假以时日,登基称帝将没有丝毫的悬念。
自从皇太女监国以来,一连三个月,文武百官都没有见到皇帝的身影,就连扬州都一样,累次要去阿母寝宫探望,却都被拒绝。
三月不见人,文武百官不免疑惑,私下里议论纷纷,猜什么的都有。
此时的确太诡异了,文武百官中曾有人家中有亲朋好友在皇宫里当差,于是纷纷走门路,塞些钱财,企图套出口风,可最后都失望了!
这让文武百官和长安勋贵越发不安,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韦后一事,莫非是皇宫里有变?
就在人心惶惶之际,太平皇帝出现在大朝会上,面色如常,丝毫模样半点病容,且行动自如,与皇太女亲热无比,从而打消了人们心里的顾虑。
可当文武百官准备奏事之际,皇帝开口了,决定退位,将大唐皇帝宝座传给皇太女,而她将隐退,再也不问朝政。
文武百官纷纷开口,挽留皇帝留下,可在皇帝再三坚持下,只能无奈地接受,并对新皇帝舞拜。
大唐又换了皇帝,可此番于此前并不相似,属于老皇帝主动退位,且退得干干净净,那意思并非矫情。
大唐太平八年夏九月,大唐太平皇帝退位,将中土江山交付给她的第三女,也就是被钦封的皇太女扬州,并拜托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共议,然后终究世代收阻住址变报平安。
扬州登基称帝,大唐皇权进行了和平交接,接下来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年号依然定为“太平”,以此纪念她的母亲。
而作为扬州的夫君,赵昊的称谓变得尴尬,让人们全都陷入为难中。
扬州已经从公主成了皇帝,驸马这个头衔并不适用,而总不能称之为“皇后”吧?
最后,经政事堂诸位宰相共议,决定称呼皇帝为天帝,而称呼赵昊为东皇,对他们两口子全都尊称陛下。
这可是开了前所未有的先河,一帝一皇共存与世间,就连则天女帝都不曾干过。
想当初高宗朝二圣并立,也只是一个天帝,一个天后,强如则天女帝当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皇。
对于扬州当皇帝,文武百官之所以无人反对,其中与赵昊的身份也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则天女帝生前透露,老安王赵无敌的生母就是太宗幼女安公主,那么作为江都公主赵鸢儿的长子,赵昊体内同样流淌着太宗皇帝的血脉。
这样一来,扬州皇帝同东皇的子嗣,也算是太宗皇帝的后人,血脉也比较近,以后登基称帝,大唐依然是大唐,而没有改朝换代的危机。
对此,皇帝和东皇都表态,长子将姓李,继承李唐的香火,并且,在将来也将继承大唐江山和社稷,从而打消了文武百官心里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