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落榜而归
祝振国满脑子都是二伯那快如闪电都不足以形容的劈砍,就拿一招,简单的一下,长刀划过空中,只有残影,这在上辈子完全就不是人力可以做出来的动作,就算强如李小龙,拳脚的轨迹人眼都是能清楚看到的。长刀到得身后又立马停住,这种控制能力不是简单的力量强大就能做到。
脑子里都是那个画面,手中的竹刀却是怎么劈砍都没有那种效果,力气用得太大,竹刀划过前方却是带着自己的身体转了起来。祝文仲那惊人的一刀此时不是挫折,而是更加激起了祝振国的武道之心,比起这冰冷的无什么用处的四书五经,这身体上的强大更让祝振国这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有兴趣。
过了几天,祝文仲又带祝振国来到河边,拿起祝振国手中的竹刀单手握住,随着一根粗壮的芦苇,这次祝文仲出刀却是慢了许多,慢到轨迹清晰可见,慢到祝振国也觉得自己能劈出来的速度,当竹刀碰上粗壮芦苇杆子的时候,芦苇应声而断。
祝文仲把刀交给了祝振国道:“这一刀,不在力量,不在速度,只在角度。就像樵夫砍柴,虽是劣刀,却是能把小树一刀而断,这就是角度。这竹刀断芦苇也是这个道理。”
比起之前看到那无影一刀的迷茫,这一刀才是给祝振国下的任务,也是祝振国现在能做到的事情。
祝文仲到一旁河岸放下拐子坐下,祝振国已经在一刀一刀劈砍起芦苇丛。qiuyelou芦苇不是硬木,祝振国此时也力气太小,大多只是把芦苇打偏,芦苇杆子却依旧是直挺挺的回到原位。偶尔运气好一刀下去,芦苇杆子也只是轻微折了一点,却还是坚挺。
第二日再来到芦苇丛中砍芦苇杆子的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是云书桓连带着十几二十个小童,河岸芦苇却是遭了殃。
又过得半月,文广文远兄弟回来了,两人风尘仆仆垂头丧气,显然是没有考中。秋闱要考帖经,墨义,还要考策问。帖经墨义大多是照本宣科,就算墨义要自我领会也是有一个范围的,还是要解释圣人之言,就看谁的文章漂亮,而策问才是难点。
这“策问”问的是政治与朝政,是要针砭时弊,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叫策问。帖经墨义想来文广文远是能勉强过关的,这是这策问两人是真不擅长,这也与眼界有关,乡下地方每天能见到最长不过知县,每天能遇到的事情最大也不过地里收成多了少了,家国大事在这乡下地方确实是影响不大,除了最近战争,几十上百年来青山都是和谐地方,一家一族,一田一水。朝廷邸报也就到知县手上,知县都不太细看,哪里能见识什么朝政时弊,更不谈家国大事。
所以与大城市的学子比起来,祝文广祝文远兄弟的见识实在还是有些短浅的,这眼界问题不是凭借四书五经能弥补的。所以举人不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祝振国倒是慢慢也想通了些关窍,但是想得明白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个世界不像上辈子,每天都有新闻联播,每天都有报纸电视,连网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名家评论。学子们想真正接触朝政就要靠交流,不论是风花雪月还是桌边闲谈,这些才是接受新的消息事物唯一的办法。
祝文广与祝文远兄弟二人心中也大致是明白自己的短板,这次去了郡城,见到的差距也让他们兄弟俩自惭形秽。特意置办的穿着虽和城里人一样,城里的学子虽然诗词文章不一定有自己写得好,但是一个个高谈阔论,有是小道消息聊以自娱,也有家国大事个个有一番见地,这个说朝中首辅大臣朱廷长改革的税法狗屁不通,那个说陈阁老致仕回乡必是某某奸人所逼。
祝家两兄弟在一旁却是一句话也接不上,甚至都不知道首辅朱廷长改革了什么样子的税法。
兄弟二人回了家乡显得忧心忡忡,这样下去想中举人那是天方夜谈,老夫人祝蔡氏倒是无所谓,她心中已经是对现在的生活知足满意了,苦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是拨开云雾见了太阳,大儿子与小儿子中了秀才,二儿子虽然经历战阵也是安然回乡,三儿子读书大概是不中了,但是打理家族事物也是井井有条,媳妇也是贤惠孝顺,生了个孙儿更是文曲星下凡,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每天感谢满天神佛保佑,感谢祝家列祖列宗显灵。
但是老夫人还有几件大任务还没有完成,自己还有三个儿子没有成婚,最近更是成天忙着这个事情,大儿祝文广已经二十六七了,这次考完的试便是要与青山县吴家的女儿去定亲,前期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吴家女儿也是多有贤明,吴家也算是县城里的豪族,这回定了亲事就准备结婚了。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约,祝老夫人自己一手操办也不在乎儿子同不同意,这祝文广是读圣贤书之人,不可能会去反抗,婚姻大事自古就是如此,大多也是见都没有见过两人就要成婚的。
老夫人一等儿子归来便忙去请媒人,三媒六聘,准备各式礼品就要去定亲了。祝文广本来打定了主意要去郡城游学几年,这个事情一来暂时也是走不了了。
老夫人接着又开始物色小儿子婚事,至于二儿子文仲,母子交流多次,文仲亦是不肯娶妻。
过得两月,祝文广便骑着大马,绸缎一身,胸前戴着大红花把妻子吴氏娶了回来,祝文广虽然生得一般,也是有担当有抱负有毅力的大男儿,吴氏嫁进来也是良,两人恩恩爱爱一番不到两月便有了身孕。
又是一年,祝家庄又添了个千金小姐,取名叫做祝彩凤,张灯结彩一番热闹。已经是大华承平二十一年,祝振国已经八岁多接近九岁了。
祝文广喜得千金不久就出发去了郡城游学,祝文远死活也要跟去了,气得正在给祝文远寻亲事的老夫人大骂不孝之子,祝文远吓得练练磕头认罪,但还是跟了大哥而去。
祝振国满脑子都是二伯那快如闪电都不足以形容的劈砍,就拿一招,简单的一下,长刀划过空中,只有残影,这在上辈子完全就不是人力可以做出来的动作,就算强如李小龙,拳脚的轨迹人眼都是能清楚看到的。长刀到得身后又立马停住,这种控制能力不是简单的力量强大就能做到。
脑子里都是那个画面,手中的竹刀却是怎么劈砍都没有那种效果,力气用得太大,竹刀划过前方却是带着自己的身体转了起来。祝文仲那惊人的一刀此时不是挫折,而是更加激起了祝振国的武道之心,比起这冰冷的无什么用处的四书五经,这身体上的强大更让祝振国这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有兴趣。
过了几天,祝文仲又带祝振国来到河边,拿起祝振国手中的竹刀单手握住,随着一根粗壮的芦苇,这次祝文仲出刀却是慢了许多,慢到轨迹清晰可见,慢到祝振国也觉得自己能劈出来的速度,当竹刀碰上粗壮芦苇杆子的时候,芦苇应声而断。
祝文仲把刀交给了祝振国道:“这一刀,不在力量,不在速度,只在角度。就像樵夫砍柴,虽是劣刀,却是能把小树一刀而断,这就是角度。这竹刀断芦苇也是这个道理。”
比起之前看到那无影一刀的迷茫,这一刀才是给祝振国下的任务,也是祝振国现在能做到的事情。
祝文仲到一旁河岸放下拐子坐下,祝振国已经在一刀一刀劈砍起芦苇丛。qiuyelou芦苇不是硬木,祝振国此时也力气太小,大多只是把芦苇打偏,芦苇杆子却依旧是直挺挺的回到原位。偶尔运气好一刀下去,芦苇杆子也只是轻微折了一点,却还是坚挺。
第二日再来到芦苇丛中砍芦苇杆子的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是云书桓连带着十几二十个小童,河岸芦苇却是遭了殃。
又过得半月,文广文远兄弟回来了,两人风尘仆仆垂头丧气,显然是没有考中。秋闱要考帖经,墨义,还要考策问。帖经墨义大多是照本宣科,就算墨义要自我领会也是有一个范围的,还是要解释圣人之言,就看谁的文章漂亮,而策问才是难点。
这“策问”问的是政治与朝政,是要针砭时弊,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叫策问。帖经墨义想来文广文远是能勉强过关的,这是这策问两人是真不擅长,这也与眼界有关,乡下地方每天能见到最长不过知县,每天能遇到的事情最大也不过地里收成多了少了,家国大事在这乡下地方确实是影响不大,除了最近战争,几十上百年来青山都是和谐地方,一家一族,一田一水。朝廷邸报也就到知县手上,知县都不太细看,哪里能见识什么朝政时弊,更不谈家国大事。
所以与大城市的学子比起来,祝文广祝文远兄弟的见识实在还是有些短浅的,这眼界问题不是凭借四书五经能弥补的。所以举人不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祝振国倒是慢慢也想通了些关窍,但是想得明白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个世界不像上辈子,每天都有新闻联播,每天都有报纸电视,连网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名家评论。学子们想真正接触朝政就要靠交流,不论是风花雪月还是桌边闲谈,这些才是接受新的消息事物唯一的办法。
祝文广与祝文远兄弟二人心中也大致是明白自己的短板,这次去了郡城,见到的差距也让他们兄弟俩自惭形秽。特意置办的穿着虽和城里人一样,城里的学子虽然诗词文章不一定有自己写得好,但是一个个高谈阔论,有是小道消息聊以自娱,也有家国大事个个有一番见地,这个说朝中首辅大臣朱廷长改革的税法狗屁不通,那个说陈阁老致仕回乡必是某某奸人所逼。
祝家两兄弟在一旁却是一句话也接不上,甚至都不知道首辅朱廷长改革了什么样子的税法。
兄弟二人回了家乡显得忧心忡忡,这样下去想中举人那是天方夜谈,老夫人祝蔡氏倒是无所谓,她心中已经是对现在的生活知足满意了,苦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是拨开云雾见了太阳,大儿子与小儿子中了秀才,二儿子虽然经历战阵也是安然回乡,三儿子读书大概是不中了,但是打理家族事物也是井井有条,媳妇也是贤惠孝顺,生了个孙儿更是文曲星下凡,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每天感谢满天神佛保佑,感谢祝家列祖列宗显灵。
但是老夫人还有几件大任务还没有完成,自己还有三个儿子没有成婚,最近更是成天忙着这个事情,大儿祝文广已经二十六七了,这次考完的试便是要与青山县吴家的女儿去定亲,前期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吴家女儿也是多有贤明,吴家也算是县城里的豪族,这回定了亲事就准备结婚了。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约,祝老夫人自己一手操办也不在乎儿子同不同意,这祝文广是读圣贤书之人,不可能会去反抗,婚姻大事自古就是如此,大多也是见都没有见过两人就要成婚的。
老夫人一等儿子归来便忙去请媒人,三媒六聘,准备各式礼品就要去定亲了。祝文广本来打定了主意要去郡城游学几年,这个事情一来暂时也是走不了了。
老夫人接着又开始物色小儿子婚事,至于二儿子文仲,母子交流多次,文仲亦是不肯娶妻。
过得两月,祝文广便骑着大马,绸缎一身,胸前戴着大红花把妻子吴氏娶了回来,祝文广虽然生得一般,也是有担当有抱负有毅力的大男儿,吴氏嫁进来也是良,两人恩恩爱爱一番不到两月便有了身孕。
又是一年,祝家庄又添了个千金小姐,取名叫做祝彩凤,张灯结彩一番热闹。已经是大华承平二十一年,祝振国已经八岁多接近九岁了。
祝文广喜得千金不久就出发去了郡城游学,祝文远死活也要跟去了,气得正在给祝文远寻亲事的老夫人大骂不孝之子,祝文远吓得练练磕头认罪,但还是跟了大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