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楼一口气蒸了十二盏面灯,摆成一排,挨个看里面有没有水,兴致勃勃。
至于元宵,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吃元宵的习俗,事先她也没准备糯米粉和馅料……算了,就不吃了。那东西也就吃个应景,一两个还行,超过三个就腻了。
天刚刚擦黑,沈小楼就把十二盏面灯都点上了,每间屋子都放一盏或两盏。厨房更是奢侈地放了三盏,每个灶台上都有一盏。
过节了,给灶王爷多点几盏灯,亮亮堂堂的,方便他看清楚路。也不知道灶王爷跟财神爷关系怎么样,要是他们能一起来就更好了。
院门左右各挂着一盏灯笼,院子里晒衣裳的绳上也悬挂了许多,佃户扎的十来盏灯笼一个都没浪费。它们在微微的晚风里起伏着,散发出温暖的光晕,整座院子都亮了。
沈小楼手上提着一盏灯笼,每间屋子转,各个角落照。她虽没念叨那套词儿,但照得可仔细了,每一处地方都不放过。
木盒子里的青菜也照了照,“照了亮,争气点,好好长。”
最后她站在院子里,想:如此良辰美景不可虚度,她应该找书生一起过个节。
“大人?”年轻属下面露不解,不知他家大人怎么停下了。
“今日上元节?!”被称为大人的男人十分年轻,身着一身读书人惯常穿的青衫,身姿却十分挺拔,容貌俊美,但因为他脸上神色冷漠,给他的俊美平添了三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硬。眉目间略带一些憔悴,哪怕身处闹市,整个人也犹如高高在上的皎月,令人不由产生敬畏。
“对呀,今日是上元节,属下整整找了您一个月。”想起过去一个月的磨难,年轻属下险些虎目含泪。
大人重伤下落不明,他们的人中又出了叛徒,他谁也不敢相信,只敢悄悄寻找,期间他也被追杀了好几回。太难了,有好几次他都以为自己会死……幸好找到了大人。
男人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突然走向路旁店铺,买下了一盏灯笼,道:“把这盏灯笼送到我住的院子。”
年轻属下一愣,随后才明白大人说的院子是他养伤的那个院子,连忙接过灯笼,恭敬回道:“是,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男人点点头,“快去快回,我在前头客栈等你。”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的眼底闪过暖意。
沈小楼提着灯笼出了门,一路上她都在想着见到书生该说什么,今天元宵节,她要让书生背应景的诗给她听,最好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美的诗句啊,沈小楼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然啦,如果能再学一首她指定的诗就更好啦!
沈小楼兴致冲冲,“书生。”
没人回应。
“秀才。”沈小楼又喊了一声,仍是没人回应,整座院子静悄悄的。
“这么早就睡下了?”沈小楼小声嘀咕着,抬手拍打院门,手刚放上去,院门就开了,“咦,怎么没锁?”沈小楼狐疑。
堂屋的门紧闭着,但亮着灯,黄色的灯光,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这不是没睡吗?难道是没听见?
“书生!”沈小楼推门进去。
屋里空无一人,三个房间遍寻不到书生的身影。
人不在,去哪儿了?
沈小楼站了站,看向桌上那盏灯笼。这是一盏精致的兔子灯,长耳朵,圆身子,两只眼睛又红又亮像红宝石。柔和的灯光,像孤夜中花的蓓蕾在做着盛开的美梦……
沈小楼忍不住上前,这才看见桌上还放着一样东西,压在镇石底下。沈小楼拿起一看,是一张盖着官府印章的地契。
莫名的沈小楼就知道这是给她的,书生给她的,连那盏灯笼一起,都是书生给她的。
唉,真没意思,书生怎么就不告而别了?沈小楼很失望。
他的伤还没好透,难道是有什么急事?连庄子都送给他了,以后怕是不会再回来了吧?不过算他还有点良心,知道今天是元宵节,送了一盏兔子灯。
本就萍水相逢,沈小楼也是见色起意,伤心倒谈不上,就是有些可惜了,可惜她的爱情诗还没学完呢。
那么美的爱情诗,不能和书生共读,太遗憾了!
既然书生送给她了,那她就不客气地笑纳了。沈小楼抄起地契,提着灯笼,随手把房门和院门都锁上了。
以后这院子也是她的了。
隔天沈小楼就把杨庄头喊过来了,把地契递给他。
杨庄头并不识字,但地契还是知道的,那么大的官府印章,他又不瞎,怎么可能看不到?
“姑娘,您把隔壁庄子买了?”他很是惊喜。
沈小楼点头,虽然没花钱,但庄子实打实是她的了,“对,这玩意是不是还要到官府办个手续,过个户什么的?”
杨庄头道:“小人没经手过,也不懂这里头的规矩,小人这就去打听。”
沈小楼想了想,道:“青菜能卖了,顺道一起吧。”
这么好一庄子,不落在自己名下,心里不踏实啊!
“哎,小人这就去让他们收青菜装筐。”杨庄头喜气洋洋,一想到又能分到银子了,他浑身都是干劲。
这一到衙门办手续,沈小楼才发现户籍册上没她名字,她是黑户!黑户!她居然是黑户!
长平侯府真他妈的不做人!这是要抹杀她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黑户,她现在住的小青庄是在谁名下的?搞了半天这个小庄子还不属于她!
沈小楼气坏了,杨庄头却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原来乡下生了女娃娃大多都不报户籍,又不是男丁能拥有土地,费那个事干什么?长大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有没有户籍一点都不重要。
可沈小楼不一样啊,没户口她名下什么财产都不能有。了解了大昭朝的户籍政策后,沈小楼特别想立女户,像男人一样顶门立户。
但她立不了,一个家庭中的男人去世后,儿子还年幼,不得已只能由妻子担起户主的职责,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女户。而且户籍对女户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是寡妇带幼子的女户家庭,只要幼子成年之后,就会被取消女户资格,然后转为正常户籍。
算了,女户先不想了,还是赶紧把户籍报上吧!
沈小楼不认识衙门的人,只好银子开路了,最后足足花了十两银子才报上了户籍,沈小楼的心终于安了。
小青庄先不说了,但隔壁那个庄子却是实实在在落在她名下了。
注意了,是落在沈小楼这个名字下的!
至于元宵,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吃元宵的习俗,事先她也没准备糯米粉和馅料……算了,就不吃了。那东西也就吃个应景,一两个还行,超过三个就腻了。
天刚刚擦黑,沈小楼就把十二盏面灯都点上了,每间屋子都放一盏或两盏。厨房更是奢侈地放了三盏,每个灶台上都有一盏。
过节了,给灶王爷多点几盏灯,亮亮堂堂的,方便他看清楚路。也不知道灶王爷跟财神爷关系怎么样,要是他们能一起来就更好了。
院门左右各挂着一盏灯笼,院子里晒衣裳的绳上也悬挂了许多,佃户扎的十来盏灯笼一个都没浪费。它们在微微的晚风里起伏着,散发出温暖的光晕,整座院子都亮了。
沈小楼手上提着一盏灯笼,每间屋子转,各个角落照。她虽没念叨那套词儿,但照得可仔细了,每一处地方都不放过。
木盒子里的青菜也照了照,“照了亮,争气点,好好长。”
最后她站在院子里,想:如此良辰美景不可虚度,她应该找书生一起过个节。
“大人?”年轻属下面露不解,不知他家大人怎么停下了。
“今日上元节?!”被称为大人的男人十分年轻,身着一身读书人惯常穿的青衫,身姿却十分挺拔,容貌俊美,但因为他脸上神色冷漠,给他的俊美平添了三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硬。眉目间略带一些憔悴,哪怕身处闹市,整个人也犹如高高在上的皎月,令人不由产生敬畏。
“对呀,今日是上元节,属下整整找了您一个月。”想起过去一个月的磨难,年轻属下险些虎目含泪。
大人重伤下落不明,他们的人中又出了叛徒,他谁也不敢相信,只敢悄悄寻找,期间他也被追杀了好几回。太难了,有好几次他都以为自己会死……幸好找到了大人。
男人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突然走向路旁店铺,买下了一盏灯笼,道:“把这盏灯笼送到我住的院子。”
年轻属下一愣,随后才明白大人说的院子是他养伤的那个院子,连忙接过灯笼,恭敬回道:“是,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男人点点头,“快去快回,我在前头客栈等你。”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的眼底闪过暖意。
沈小楼提着灯笼出了门,一路上她都在想着见到书生该说什么,今天元宵节,她要让书生背应景的诗给她听,最好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美的诗句啊,沈小楼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然啦,如果能再学一首她指定的诗就更好啦!
沈小楼兴致冲冲,“书生。”
没人回应。
“秀才。”沈小楼又喊了一声,仍是没人回应,整座院子静悄悄的。
“这么早就睡下了?”沈小楼小声嘀咕着,抬手拍打院门,手刚放上去,院门就开了,“咦,怎么没锁?”沈小楼狐疑。
堂屋的门紧闭着,但亮着灯,黄色的灯光,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这不是没睡吗?难道是没听见?
“书生!”沈小楼推门进去。
屋里空无一人,三个房间遍寻不到书生的身影。
人不在,去哪儿了?
沈小楼站了站,看向桌上那盏灯笼。这是一盏精致的兔子灯,长耳朵,圆身子,两只眼睛又红又亮像红宝石。柔和的灯光,像孤夜中花的蓓蕾在做着盛开的美梦……
沈小楼忍不住上前,这才看见桌上还放着一样东西,压在镇石底下。沈小楼拿起一看,是一张盖着官府印章的地契。
莫名的沈小楼就知道这是给她的,书生给她的,连那盏灯笼一起,都是书生给她的。
唉,真没意思,书生怎么就不告而别了?沈小楼很失望。
他的伤还没好透,难道是有什么急事?连庄子都送给他了,以后怕是不会再回来了吧?不过算他还有点良心,知道今天是元宵节,送了一盏兔子灯。
本就萍水相逢,沈小楼也是见色起意,伤心倒谈不上,就是有些可惜了,可惜她的爱情诗还没学完呢。
那么美的爱情诗,不能和书生共读,太遗憾了!
既然书生送给她了,那她就不客气地笑纳了。沈小楼抄起地契,提着灯笼,随手把房门和院门都锁上了。
以后这院子也是她的了。
隔天沈小楼就把杨庄头喊过来了,把地契递给他。
杨庄头并不识字,但地契还是知道的,那么大的官府印章,他又不瞎,怎么可能看不到?
“姑娘,您把隔壁庄子买了?”他很是惊喜。
沈小楼点头,虽然没花钱,但庄子实打实是她的了,“对,这玩意是不是还要到官府办个手续,过个户什么的?”
杨庄头道:“小人没经手过,也不懂这里头的规矩,小人这就去打听。”
沈小楼想了想,道:“青菜能卖了,顺道一起吧。”
这么好一庄子,不落在自己名下,心里不踏实啊!
“哎,小人这就去让他们收青菜装筐。”杨庄头喜气洋洋,一想到又能分到银子了,他浑身都是干劲。
这一到衙门办手续,沈小楼才发现户籍册上没她名字,她是黑户!黑户!她居然是黑户!
长平侯府真他妈的不做人!这是要抹杀她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黑户,她现在住的小青庄是在谁名下的?搞了半天这个小庄子还不属于她!
沈小楼气坏了,杨庄头却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原来乡下生了女娃娃大多都不报户籍,又不是男丁能拥有土地,费那个事干什么?长大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有没有户籍一点都不重要。
可沈小楼不一样啊,没户口她名下什么财产都不能有。了解了大昭朝的户籍政策后,沈小楼特别想立女户,像男人一样顶门立户。
但她立不了,一个家庭中的男人去世后,儿子还年幼,不得已只能由妻子担起户主的职责,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女户。而且户籍对女户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是寡妇带幼子的女户家庭,只要幼子成年之后,就会被取消女户资格,然后转为正常户籍。
算了,女户先不想了,还是赶紧把户籍报上吧!
沈小楼不认识衙门的人,只好银子开路了,最后足足花了十两银子才报上了户籍,沈小楼的心终于安了。
小青庄先不说了,但隔壁那个庄子却是实实在在落在她名下了。
注意了,是落在沈小楼这个名字下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吾妻体弱多病,吾妻体弱多病最新章节,吾妻体弱多病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吾妻体弱多病,吾妻体弱多病最新章节,吾妻体弱多病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