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监的事情整个帝国知道其另外一层身份的人并不多,但这不包括武媚,太宗身边前后侍奉十余年,可以说她对这个帝国的了解甚至比皇帝李治都要深刻。
正因为那种深入骨髓的深刻,她才能第一时间将李治所遇到的问题发散思维,另辟蹊径的寻找突破口,后世也早已证明,这就是一专门为权利和政治而生的女人,大多数谋略都是常年在深宫跟随太宗皇帝耳濡目染,再用自己独特的女子视角解读。
在她的眼中,整座大唐就是看着像一团乱麻却又脉络清晰的丝线,进入她眼中的所有人,只不过是一个个相交的节点,她总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其中的关键线路,然后抽丝剥茧,或者单刀直入!
朝堂上的事情距离李志还比较遥远,他和武媚之间的情况仍然是由慧能传达,不过已经变得隐晦了许多,书信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用上了拼音字母代替,这对于武媚来说不要太简单。
李志从容的诉说着他了解到的后宫中的情况,武媚也毫不避讳的传达了她的想法,以及需要李志在外面为她做的事情,而李志加入都水监算是一件意外之喜,因为这证明了他很快就将接触到帝国的核心机密,虽然他如今还算不得核心人员,不过在她的分析下,李志显然已经进入了都水监高层的注意,涉入其中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关键是,她对李志这位弟弟的信心非常强,从她的口中,李志也知道了一些都水监的情况,比如平灭东突厥、经营西域、布局东北,经略天竺,都有都水监的影子,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拢共三十余骑,利用大唐的威望和自身掌握的准确情报,合纵连横,拉拢打压,最终取得辉煌的外交神话!
这让李志也确认了自己的猜测,果然不是正规军!否则,又怎会让独孤谋这类人来统辖?独孤谋给他的感觉就一个词可以来形容,那就是阴暗,他没办法想象一个人需要经历怎样的事情才会让整个人的气质变得如此阴暗!
结合薛礼所说,这个人这么多年来,估计从来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可能和女人伦敦的时候,手中都随时攥着吧匕首,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杀己!
换做一个普通人过一遍他所经历的事情,最可能的状况,就是情绪崩溃然后走向自毁!这是一位内心强大到几乎刀枪不入的人,对于这种人,李志除了真心亲近不起来之外,唯一的情绪就是敬佩!
最起码,他能做的事情,李志认为自己绝不可能做到,对于比自己强的人,保持最起码的尊敬,是一个好习惯,所以,他准备好好走一走独孤伯父的路子,跟这位顶头上司搞好关系。
北门屯军外,李志和李庆之两人下马递交官牌,如今两人在整个北门屯军中已经算得上是名人了,毕竟是凭借一己之力,一举扭转了大家对陷阵营糟糕印象,而且据说其还得了自家将军的箭法真传,据说就连乙营(北门屯军内只称呼陷阵营甲营乙营)的强人刘崇仁也在其手下吃过大亏,今日也算是第一次会娘家。
守门士卒对两人很是恭敬,简单的检查一番就放行,没有去找薛礼,直接去独孤贤营帐,才被告知这人也已经离任,去了吏部当大官。
李志暗叹一声运气不好,不过既然来了,总得见见薛礼再走,没成想先遇到了马三马满堂还有刘崇仁两人结伴而来,两人见到李志也挺意外,尤其是刘崇仁,以他的家境,当然知道李志去的是什么地方,那也是他当初最想去的地方,不过造化弄人,对手还是比他领先一步。
李志笑着和马满堂打了声招呼,如今两人彻底是平级了,军中职位都比刘崇仁高了两级,刘崇仁倒也不马虎,郑重的抱拳行礼。
李志点了点头,对这人李庆之和高荨都说了很多,算是整座长安城中勋贵子弟中的佼佼者,虽然长相不怎么喜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们老刘家的人就这样,不是歪瓜裂枣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可这人无论谋略还是武艺,都是上上之选,最重要的是,这人从没有大家族子弟那种与生俱来的臭架子,三教九流交游广阔,按说这才应该是进入六扇门都水监一类组织的理想型人选,也不知道那冷面阎王独孤谋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还是马三当先开口:“在等薛将军?他去后营查看粮草,监军一走,新的还没到任,所有事情将军都必须亲自过目,免得出现差错!”
自从演武之后,这人对李志就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不好的成见,主要是李志的表现太过耀眼,在他的统领下,一群明明已经被认定为软脚虾的士卒,硬生生的过关斩将,尤其是在野外模拟遭遇战中,战法战术诡变多端,无所不用其极,往往对手还没有明白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拿了头领甚至一锅端......
他是亲手把陷阵营交到李志手中的,对于当初营中的情况当然最熟悉不过,所以,他心中的震撼比较其他人来的更加强烈,对李志这个人,除了佩服就是佩服,难怪将军和监军当初力排众议,将其直接安插进那支队伍。
李志对这人当然也有了解,双方既然都存了结交的心思,那么自然一句话便尽释前嫌,都是军中的汉子学不来那些弯弯绕绕,李志也直接发出了他拜师礼的邀请,马满堂欣然应许,心中也甚是高兴,李志毕竟是将军的弟子,以后成长的高度,自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营官能够仰望的。
既然如此,对方仍然亲口相邀参加其拜师礼,这无疑是从内心中对他这个人的认同,在旁边一支沉默不语的刘崇仁突然开口:
“不知某家是否也能有幸,到时前去观礼?”
李志那里听不出这是求和的信号,自然无不应许:“县子愿意屈尊前往,那李志自然欢迎之至,来日定当送上请柬,扫榻以待!”
正因为那种深入骨髓的深刻,她才能第一时间将李治所遇到的问题发散思维,另辟蹊径的寻找突破口,后世也早已证明,这就是一专门为权利和政治而生的女人,大多数谋略都是常年在深宫跟随太宗皇帝耳濡目染,再用自己独特的女子视角解读。
在她的眼中,整座大唐就是看着像一团乱麻却又脉络清晰的丝线,进入她眼中的所有人,只不过是一个个相交的节点,她总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其中的关键线路,然后抽丝剥茧,或者单刀直入!
朝堂上的事情距离李志还比较遥远,他和武媚之间的情况仍然是由慧能传达,不过已经变得隐晦了许多,书信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用上了拼音字母代替,这对于武媚来说不要太简单。
李志从容的诉说着他了解到的后宫中的情况,武媚也毫不避讳的传达了她的想法,以及需要李志在外面为她做的事情,而李志加入都水监算是一件意外之喜,因为这证明了他很快就将接触到帝国的核心机密,虽然他如今还算不得核心人员,不过在她的分析下,李志显然已经进入了都水监高层的注意,涉入其中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关键是,她对李志这位弟弟的信心非常强,从她的口中,李志也知道了一些都水监的情况,比如平灭东突厥、经营西域、布局东北,经略天竺,都有都水监的影子,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王玄策出使天竺,拢共三十余骑,利用大唐的威望和自身掌握的准确情报,合纵连横,拉拢打压,最终取得辉煌的外交神话!
这让李志也确认了自己的猜测,果然不是正规军!否则,又怎会让独孤谋这类人来统辖?独孤谋给他的感觉就一个词可以来形容,那就是阴暗,他没办法想象一个人需要经历怎样的事情才会让整个人的气质变得如此阴暗!
结合薛礼所说,这个人这么多年来,估计从来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可能和女人伦敦的时候,手中都随时攥着吧匕首,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杀己!
换做一个普通人过一遍他所经历的事情,最可能的状况,就是情绪崩溃然后走向自毁!这是一位内心强大到几乎刀枪不入的人,对于这种人,李志除了真心亲近不起来之外,唯一的情绪就是敬佩!
最起码,他能做的事情,李志认为自己绝不可能做到,对于比自己强的人,保持最起码的尊敬,是一个好习惯,所以,他准备好好走一走独孤伯父的路子,跟这位顶头上司搞好关系。
北门屯军外,李志和李庆之两人下马递交官牌,如今两人在整个北门屯军中已经算得上是名人了,毕竟是凭借一己之力,一举扭转了大家对陷阵营糟糕印象,而且据说其还得了自家将军的箭法真传,据说就连乙营(北门屯军内只称呼陷阵营甲营乙营)的强人刘崇仁也在其手下吃过大亏,今日也算是第一次会娘家。
守门士卒对两人很是恭敬,简单的检查一番就放行,没有去找薛礼,直接去独孤贤营帐,才被告知这人也已经离任,去了吏部当大官。
李志暗叹一声运气不好,不过既然来了,总得见见薛礼再走,没成想先遇到了马三马满堂还有刘崇仁两人结伴而来,两人见到李志也挺意外,尤其是刘崇仁,以他的家境,当然知道李志去的是什么地方,那也是他当初最想去的地方,不过造化弄人,对手还是比他领先一步。
李志笑着和马满堂打了声招呼,如今两人彻底是平级了,军中职位都比刘崇仁高了两级,刘崇仁倒也不马虎,郑重的抱拳行礼。
李志点了点头,对这人李庆之和高荨都说了很多,算是整座长安城中勋贵子弟中的佼佼者,虽然长相不怎么喜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们老刘家的人就这样,不是歪瓜裂枣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可这人无论谋略还是武艺,都是上上之选,最重要的是,这人从没有大家族子弟那种与生俱来的臭架子,三教九流交游广阔,按说这才应该是进入六扇门都水监一类组织的理想型人选,也不知道那冷面阎王独孤谋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还是马三当先开口:“在等薛将军?他去后营查看粮草,监军一走,新的还没到任,所有事情将军都必须亲自过目,免得出现差错!”
自从演武之后,这人对李志就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不好的成见,主要是李志的表现太过耀眼,在他的统领下,一群明明已经被认定为软脚虾的士卒,硬生生的过关斩将,尤其是在野外模拟遭遇战中,战法战术诡变多端,无所不用其极,往往对手还没有明白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拿了头领甚至一锅端......
他是亲手把陷阵营交到李志手中的,对于当初营中的情况当然最熟悉不过,所以,他心中的震撼比较其他人来的更加强烈,对李志这个人,除了佩服就是佩服,难怪将军和监军当初力排众议,将其直接安插进那支队伍。
李志对这人当然也有了解,双方既然都存了结交的心思,那么自然一句话便尽释前嫌,都是军中的汉子学不来那些弯弯绕绕,李志也直接发出了他拜师礼的邀请,马满堂欣然应许,心中也甚是高兴,李志毕竟是将军的弟子,以后成长的高度,自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营官能够仰望的。
既然如此,对方仍然亲口相邀参加其拜师礼,这无疑是从内心中对他这个人的认同,在旁边一支沉默不语的刘崇仁突然开口:
“不知某家是否也能有幸,到时前去观礼?”
李志那里听不出这是求和的信号,自然无不应许:“县子愿意屈尊前往,那李志自然欢迎之至,来日定当送上请柬,扫榻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