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上,凉风拂面,吹去了几分暑意,远处是无边的微黄麦浪,路边有不知名的野花,在文人骚客眼中这是田园诗意,在乡下农民眼中这却最平常不过。
今天张老夫子提到的清渊书院,作为前后两世都是临清人的张籍,对其知之甚详。
清渊书院始建于明宣德五年,位于鳌头矶以西,建院之时,首任山长光谦先生杨益与学子一起在书院西侧的池塘中栽莲花、荷花以示“为官廉洁清正,为民泽披乡里”,至今日每逢夏天池内莲叶相接,荷香四溢,现已成为临清州十景之一“书院荷香”。
成立之日起清渊书院就是临清州学所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悠久,科举一途人才辈出,有杨益、李锡、赵缮、刘涟、刘玑、李宪、郑端、陈玑、黄堂、王淞、金鲤等四十几位进士,官位最高的当属宣德七年戊戌科二甲三十五名进士程輌,曾任三边总制,陕西总督。
书院声名远播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大儒名士前来,或讲学、或题诗。成化年间,心学创始人大儒阳明子及其弟子曾多次来此讲学;正德年间,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过临清州时,曾与清渊书院内赋诗赞曰“天涯故旧还青眼,清渊门下总俊才”;隆庆年间,曾在清渊学习的“后七子”布衣诗豪谢臻与书院墙壁题诗,回忆求学生活,曰“当时儿曹今老大,垂髫旧识我独”。
清渊文风之鼎盛一时无两,比东昌府府学启文书院名气都要响亮。
这次去清渊书院交流的机会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表现好了,对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正想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家门口,虽然夏日的白天有些长,但是因为在夫子那谈话耽搁了时间,所以到家时天已擦黑。
就要推门而入,突然传来一阵惊喜的叫喊声:“大哥,你可回来,我盼得好苦!你都不知道,我今天在村口说书,可把茶铺老板张五叔给比下去了,大家听腻了《三国》,都愿意听我讲的《封神》,来来去去讲了四五遍,不过只有五回,听得不甚过瘾……”原来是自己的二弟张卫,看来他今天说书收获不小,很受欢迎。
“今天你可得多给我讲一些,我可是答应他们明天继续讲新篇的。”
看着弟弟兴奋不已,喋喋不休的样子,张籍正要搭话。突然又传来清脆的女声,“哥,你别管二哥,他今天嚷嚷了一下午了,说自己如何如何风光。今天你回来的晚,我们都吃过了,灶上还有些饭,我热热,你先吃饭。”妹妹张姝从厨房冒出头来,身上还系着件围裙。
“二郎,我先吃饭,吃过饭再和你讲,不要急,时间长着呢,你先把书放到我桌子上。”边说着边把夹着的书递给了张卫,又转向张姝,“妹妹,我先见过爹娘,这就过去。”说罢就走向正屋。
“爹、娘,我回来了。”
“今天在社学怎么样,功课有没有落下,可把东西给了夫子。”这是张父一贯的说话方式,三句不离学业。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代社会家长聊起来,也是没几句就牵扯到孩子身上,上学的聊学业,上班的聊工作,没结婚的聊亲事,有了孙子孙女重心又到了下一代身上,父母的关注点永远在子女身上。现代的父母自己无法已是尽孝了,对这一世的亲人自己要尽全力让他们过得更好,想起前世的父母,张籍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爹,学业不曾落下,还有精进,今天先生夸奖了我,散学后单独和我谈话,说大约半月后带我去州学清渊书院交流。”张籍稍微撇了撇头,掩饰了下眼角的潮湿,回应道。
“哦?真的?清渊书院?咱家阿籍真出息了!你祖爷爷曾在那里求学,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我对读书一窍不通,二郎又贪玩无心进学,咱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张父听到张老夫子要带张籍去清渊书院长长见识,面露惊喜之色,看来乡里人也知道清渊书院的声名。“你要是能到清渊书院读书就好了……”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先别聊了。他爹,快让阿籍去吃饭吧,要不然三妮刚热好饭又要凉了。”眼看张父还要说下去,张母屋外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打断父子二人的谈话。
“快让大哥吃,吃完我还有事问呢。”张卫这时走进了屋里,一旁凑趣道。
“爹,我一定努力。”张籍端过饭回复道。
“好,你先吃饭吧,二郎不要耽误你哥做功课,小心板子。你平时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刚刚面色和缓的和张籍说完,张父脸色一变转向张卫训斥道。张卫见状老老实实的坐到一个小木凳上挨训。
结束了谈话后,张籍赶忙吃了起来。
一日两餐,早晚间隔的时间有些长,张籍可真是饿了。饭菜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野菜小米粥,高粱小麦混合制成的饼子,一个鸡蛋,一小碟咸疙瘩丝。第一次张籍觉得这么好吃,难道自己已经适应了明朝的生活。其实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个饭菜是家中专门为自己做的,不说那个鸡蛋,就单单饼子咸菜粥在当今已算是好的了,有多少人饥肠辘辘,每天野菜度日;有多少人衣食无着倒毙与路!
封建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就是吃饭。前几日话里话外向家人问过,都不曾听说过类似玉米、土豆、地瓜的东西,看来现如今这些高产作物都还没传入中国,也或许是没传到北方,以后要重点关注这几项作物,有机会托人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听打听,张籍暗暗想到。
吃过饭,自己刚想动手收拾,碗筷就被二弟抢了过去,“大哥,我来收拾,你给我讲讲《封神》。”
“难得一见,难得一见,有求于人果然不一样!”张籍打趣道。“你快去收拾吧,打扫完,我就讲。”
“好,看我的,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张卫连忙拿着碗筷去厨房收拾了。
张卫收拾完,到张籍书桌前坐定时,已近戌时,也就是大约现代上起点左右的样子。听众由一个也变成了两个,三妹张姝也凑了过来,古代娱乐项目甚少,听书是难得的活动了。
“二郎,你先和我说说今天的说书时情况,大家有什么反应。”张籍先问道。
“哥,本来我一个小孩子要说书,那些大人,尤其是张五叔都不信我有什么没听过的好故事。待我讲完,张五叔都说我讲的好,说明天还要我去……”张卫心急听下几回故事,三言两语就把下午茶铺的经历,说了出来。
自己这个二弟常在村里走动,机灵活泼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越热闹越有精神。平时他人长得又高大,在一众顽童中厮混久了,口才锻炼的不错,人也颇有威信,下午说书还带了一众小童前去捧场,很是热闹。
张五叔的茶铺主要照应前去临清州的客商等,说书只不过是他一个小爱好或者是招揽生意的幌子,对于自己这个二弟在那说书,也是乐见其成,况且的确讲的不错,下午歇脚的人为了多听一会儿,很是多喝了几碗茶,让张五叔笑得合不拢嘴。
了解了情况后,张籍看着自己这个二弟说道:“这几日你先在茶铺练一练,等有暇了我和你一起去州城见识见识,推广一下,到时就是我们赚钱的时候了。”
“那能行吗,我只是在小茶铺讲了讲,去州城人多的话……”张卫听了一时迟疑,但还有跃跃欲试的兴奋之意。
“你一定行,今天就是个好的开头,听你说书的加上你的伙伴怕不是有三十几人吧,人再多你能看到的也就是那几个,况且今天效果不是很好吗,都愿意来听……你看三国中赵云为什么能七进七出,因为他面对数万大军,毫无惧色;诸葛亮为什么能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也是因为他视东吴群臣如无物,一点也不怯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为了加强二弟的信心,让他不怯场,张籍给张卫灌了后世的几碗心灵鸡汤,连太祖的名言都说了出来。
“战略上是藐视指在气势上不怕人围观,战胜他们;战术上重视指咱多练几遍打好基础,说书时不卡壳,不断片……”一时之间自己的弟弟被忽悠迷迷糊糊,信心十足。
“好接下来你仔细听,我给你讲下几回的内容。”看到打气打的火候差不多了,张籍讲起了《封神》。
“诗曰:
纣王无道乐温柔,日夜宣淫兴未休。
月色已西重进酒,清歌才罢奏箜篌。
养成暴虐三纲绝,酿就酗戕万姓愁。
讽谏难回流下性,至今余恨锁西楼。
话说姜皇后听得音乐之声……此是哪吒二次出世于陈塘关。后子牙下山,正应文王羑里七载之事。不知后节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张籍这次一直从第七回费仲计废姜皇后说道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听得张卫一会儿咬牙切齿恨纣王的荒淫妲己的恶毒,一会儿为比干誓死力谏的忠义感动,一会儿为哪吒的二次现世的神奇惊叹。
夏夜已深,月朗星稀,树枝梭梭,蛙鸣几声,灯光如豆,西配房窗上映出三个人影,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今天张老夫子提到的清渊书院,作为前后两世都是临清人的张籍,对其知之甚详。
清渊书院始建于明宣德五年,位于鳌头矶以西,建院之时,首任山长光谦先生杨益与学子一起在书院西侧的池塘中栽莲花、荷花以示“为官廉洁清正,为民泽披乡里”,至今日每逢夏天池内莲叶相接,荷香四溢,现已成为临清州十景之一“书院荷香”。
成立之日起清渊书院就是临清州学所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悠久,科举一途人才辈出,有杨益、李锡、赵缮、刘涟、刘玑、李宪、郑端、陈玑、黄堂、王淞、金鲤等四十几位进士,官位最高的当属宣德七年戊戌科二甲三十五名进士程輌,曾任三边总制,陕西总督。
书院声名远播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大儒名士前来,或讲学、或题诗。成化年间,心学创始人大儒阳明子及其弟子曾多次来此讲学;正德年间,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过临清州时,曾与清渊书院内赋诗赞曰“天涯故旧还青眼,清渊门下总俊才”;隆庆年间,曾在清渊学习的“后七子”布衣诗豪谢臻与书院墙壁题诗,回忆求学生活,曰“当时儿曹今老大,垂髫旧识我独”。
清渊文风之鼎盛一时无两,比东昌府府学启文书院名气都要响亮。
这次去清渊书院交流的机会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表现好了,对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正想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家门口,虽然夏日的白天有些长,但是因为在夫子那谈话耽搁了时间,所以到家时天已擦黑。
就要推门而入,突然传来一阵惊喜的叫喊声:“大哥,你可回来,我盼得好苦!你都不知道,我今天在村口说书,可把茶铺老板张五叔给比下去了,大家听腻了《三国》,都愿意听我讲的《封神》,来来去去讲了四五遍,不过只有五回,听得不甚过瘾……”原来是自己的二弟张卫,看来他今天说书收获不小,很受欢迎。
“今天你可得多给我讲一些,我可是答应他们明天继续讲新篇的。”
看着弟弟兴奋不已,喋喋不休的样子,张籍正要搭话。突然又传来清脆的女声,“哥,你别管二哥,他今天嚷嚷了一下午了,说自己如何如何风光。今天你回来的晚,我们都吃过了,灶上还有些饭,我热热,你先吃饭。”妹妹张姝从厨房冒出头来,身上还系着件围裙。
“二郎,我先吃饭,吃过饭再和你讲,不要急,时间长着呢,你先把书放到我桌子上。”边说着边把夹着的书递给了张卫,又转向张姝,“妹妹,我先见过爹娘,这就过去。”说罢就走向正屋。
“爹、娘,我回来了。”
“今天在社学怎么样,功课有没有落下,可把东西给了夫子。”这是张父一贯的说话方式,三句不离学业。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代社会家长聊起来,也是没几句就牵扯到孩子身上,上学的聊学业,上班的聊工作,没结婚的聊亲事,有了孙子孙女重心又到了下一代身上,父母的关注点永远在子女身上。现代的父母自己无法已是尽孝了,对这一世的亲人自己要尽全力让他们过得更好,想起前世的父母,张籍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爹,学业不曾落下,还有精进,今天先生夸奖了我,散学后单独和我谈话,说大约半月后带我去州学清渊书院交流。”张籍稍微撇了撇头,掩饰了下眼角的潮湿,回应道。
“哦?真的?清渊书院?咱家阿籍真出息了!你祖爷爷曾在那里求学,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我对读书一窍不通,二郎又贪玩无心进学,咱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张父听到张老夫子要带张籍去清渊书院长长见识,面露惊喜之色,看来乡里人也知道清渊书院的声名。“你要是能到清渊书院读书就好了……”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先别聊了。他爹,快让阿籍去吃饭吧,要不然三妮刚热好饭又要凉了。”眼看张父还要说下去,张母屋外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打断父子二人的谈话。
“快让大哥吃,吃完我还有事问呢。”张卫这时走进了屋里,一旁凑趣道。
“爹,我一定努力。”张籍端过饭回复道。
“好,你先吃饭吧,二郎不要耽误你哥做功课,小心板子。你平时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刚刚面色和缓的和张籍说完,张父脸色一变转向张卫训斥道。张卫见状老老实实的坐到一个小木凳上挨训。
结束了谈话后,张籍赶忙吃了起来。
一日两餐,早晚间隔的时间有些长,张籍可真是饿了。饭菜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野菜小米粥,高粱小麦混合制成的饼子,一个鸡蛋,一小碟咸疙瘩丝。第一次张籍觉得这么好吃,难道自己已经适应了明朝的生活。其实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个饭菜是家中专门为自己做的,不说那个鸡蛋,就单单饼子咸菜粥在当今已算是好的了,有多少人饥肠辘辘,每天野菜度日;有多少人衣食无着倒毙与路!
封建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就是吃饭。前几日话里话外向家人问过,都不曾听说过类似玉米、土豆、地瓜的东西,看来现如今这些高产作物都还没传入中国,也或许是没传到北方,以后要重点关注这几项作物,有机会托人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听打听,张籍暗暗想到。
吃过饭,自己刚想动手收拾,碗筷就被二弟抢了过去,“大哥,我来收拾,你给我讲讲《封神》。”
“难得一见,难得一见,有求于人果然不一样!”张籍打趣道。“你快去收拾吧,打扫完,我就讲。”
“好,看我的,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张卫连忙拿着碗筷去厨房收拾了。
张卫收拾完,到张籍书桌前坐定时,已近戌时,也就是大约现代上起点左右的样子。听众由一个也变成了两个,三妹张姝也凑了过来,古代娱乐项目甚少,听书是难得的活动了。
“二郎,你先和我说说今天的说书时情况,大家有什么反应。”张籍先问道。
“哥,本来我一个小孩子要说书,那些大人,尤其是张五叔都不信我有什么没听过的好故事。待我讲完,张五叔都说我讲的好,说明天还要我去……”张卫心急听下几回故事,三言两语就把下午茶铺的经历,说了出来。
自己这个二弟常在村里走动,机灵活泼是个“人来疯”,人越多、越热闹越有精神。平时他人长得又高大,在一众顽童中厮混久了,口才锻炼的不错,人也颇有威信,下午说书还带了一众小童前去捧场,很是热闹。
张五叔的茶铺主要照应前去临清州的客商等,说书只不过是他一个小爱好或者是招揽生意的幌子,对于自己这个二弟在那说书,也是乐见其成,况且的确讲的不错,下午歇脚的人为了多听一会儿,很是多喝了几碗茶,让张五叔笑得合不拢嘴。
了解了情况后,张籍看着自己这个二弟说道:“这几日你先在茶铺练一练,等有暇了我和你一起去州城见识见识,推广一下,到时就是我们赚钱的时候了。”
“那能行吗,我只是在小茶铺讲了讲,去州城人多的话……”张卫听了一时迟疑,但还有跃跃欲试的兴奋之意。
“你一定行,今天就是个好的开头,听你说书的加上你的伙伴怕不是有三十几人吧,人再多你能看到的也就是那几个,况且今天效果不是很好吗,都愿意来听……你看三国中赵云为什么能七进七出,因为他面对数万大军,毫无惧色;诸葛亮为什么能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也是因为他视东吴群臣如无物,一点也不怯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为了加强二弟的信心,让他不怯场,张籍给张卫灌了后世的几碗心灵鸡汤,连太祖的名言都说了出来。
“战略上是藐视指在气势上不怕人围观,战胜他们;战术上重视指咱多练几遍打好基础,说书时不卡壳,不断片……”一时之间自己的弟弟被忽悠迷迷糊糊,信心十足。
“好接下来你仔细听,我给你讲下几回的内容。”看到打气打的火候差不多了,张籍讲起了《封神》。
“诗曰:
纣王无道乐温柔,日夜宣淫兴未休。
月色已西重进酒,清歌才罢奏箜篌。
养成暴虐三纲绝,酿就酗戕万姓愁。
讽谏难回流下性,至今余恨锁西楼。
话说姜皇后听得音乐之声……此是哪吒二次出世于陈塘关。后子牙下山,正应文王羑里七载之事。不知后节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张籍这次一直从第七回费仲计废姜皇后说道第十四回哪吒现莲花化身,听得张卫一会儿咬牙切齿恨纣王的荒淫妲己的恶毒,一会儿为比干誓死力谏的忠义感动,一会儿为哪吒的二次现世的神奇惊叹。
夏夜已深,月朗星稀,树枝梭梭,蛙鸣几声,灯光如豆,西配房窗上映出三个人影,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小学教师在大明,小学教师在大明最新章节,小学教师在大明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小学教师在大明,小学教师在大明最新章节,小学教师在大明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