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结婚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新娘子回娘家的日子。燕子买了一些礼品和爱民一起回娘家。那个年代礼品也很简单,两瓶水果罐头,两包槽子糕,两瓶玉泉白,两盒午餐肉罐头。那时候没有水果,就是买鸡蛋大小的国光苹果也要去城里买。临走时婆婆还是不忘叮嘱一句:“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回来。”
爱民和燕子都没有说话,提着买好的东西骑着单车回娘家。燕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两个人感觉都没有什么话可说。燕子知道,爱民是真心不想去,他只是走过场,燕子现在才真正明白“门当户对”的意义。过去有电许多影和小说里讲两个相爱的人,因为门不当户不对生生被父母棒打鸳鸯,当时燕子很不理解,为什么非要拆散两个相爱的人呢?现在才刚刚结婚就明显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来之于金钱和权势,而是两个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差异。生活习惯、为人处事、思维方式都不在一条线上。往大了说,三观都不一样,所以导致生活中的小事情也会出现分歧,这是后话。
今天的天气不错,东北的冬天没有风就是好天。上了公路是笔直的南北走向的砂石路国道,国道可以并列行驶两辆车,路两边是高大挺拔的钻天杨,西北风吹过,干枯的杨树枝“嘎嘎”作响,所以单车骑起来比较轻松。这时迎面过来一个同样骑单车的男人,后面也同样带个女的。因为是右侧通行,所以迎面过来的人在燕子他们左侧,也就是燕子的对面。
一直默不作声的爱民突然转头对燕子说:“你看,你看,你看人家。”
因为燕子长的瘦小,又坐在后面,根本看不见前面的情况:“看什么?”
“看对面。”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人身后也带着一个女人,在和燕子面对面错过的时候,燕子看见了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女人。
“你认识啊?”在和对方一擦肩的时候,燕子问爱民。
“不认识。”
“不认识你让我看他们干嘛?”
“我是让你看那个女的。”
“我又看不见她脸,好像也不认识,看她干嘛?”
“我是让你看那个女的手。”
“她手怎么了?”
“......”爱民无语。
燕子和对面自行车错过的一瞬间,燕子忽然明白了:那个女人的脸紧紧地贴在男人背上,把自己的手插男人的上衣口袋里,两个人亲昵的样子很是温馨。原来如此,这时燕子觉得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不是一般的低。随后,燕子东施效颦似的也把手放在了爱民的呢子大衣口袋,头就自然贴在了爱民的背上。
二十分钟的路程很快到了家,家人都在,还有一些随了礼份却没有参加婚礼的人。燕子进门就和所有人打着招呼。
饭菜上桌,一共两桌,燕子家人一桌,客人一桌。燕子和爱民起来给大家敬酒,大家都不喝酒,所以用餐比较快。饭后燕子和爱民陪妈妈玩了几把纸牌,纸牌的图案各异,叫法和麻将一样,条丙万。家里没有麻将,妈妈平时喜欢玩小牌,所以燕子就陪妈妈玩一会。因为害怕婆婆不高兴,不到三点燕子和爱民就往回走了。
燕子刚进院门,就鸡飞狗叫的。爱民把自行车靠在仓房上就出去了。燕子躲过鸭却撞上了狗,想直接进屋。手刚搭到门把上,就听见屋里传出大小姑子小华的声音:
“就我哥还想找什么样的啊?我嫂子工作多好啊?每个月都有工资,如果是种地多辛苦,一个人种地,全家人都跟着忙活。这多好,不累,还不用操心。”
“就是呗。像我姐种地多累,又操心。我嫂子一年还有两个月假期呢,我哥想啥呢?”二小姑子小红的声音高挑。
“我也没看好,都说老姑娘不能要。就是有个工作呗,结婚第一天就不起床,是想让我伺候她啊?门都没有。”婆婆南北方混杂的口音。
“结婚那天累够呛,第二天人家又不上班,不起就不起呗,妈,你咋这样呢?”小华不同意妈妈的说法。“我哥这个年龄找个有工作就不错了,他还不同意,我当时都担心我嫂子不同意,人家条件比咱家好多了。”小华觉得自己结婚时妈妈什么都没有给,嫂子家给了多少东西啊?她都羡慕死了呢。
“就是就是。你才给人家多少钱?人家都没有挑理,你打的家具还是人家买的涂料、玻璃和镜子呢。再说了,老姑娘怎么了?我也是老姑娘是不是嫁不出去啊?”小红实在气不过地说。
“彩电、录音机、自行车都是人家给的,你还想怎么样?我结婚你给什么了?”大小姑子小华宣泄着说。
什么?爱民对她还不满意?燕子惊讶地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如果不是自己年龄大了,找他?我还不同意呢。从第一次来他家相亲就没有看好,因为两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怎么会和谐?难怪那天早上接亲的车去的那么晚,难怪晚上又那么晚回来,难怪新婚之夜动手打了她,联想起来,现在燕子完全明白了。
燕子听不下去了,拉开门进屋。三人惊讶地你看我,我看你。燕子没有说话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嫂子回来啦?我哥呢?”小红打破了尴尬的局面问了一句。
“不知道,放下车子就走了。怎么感觉我好像不太招人待见。”燕子没有出屋甩出一句话,一语双关。
门开了,公公和爱民一起进来的,大家都没有说话。
公公看见小华和小红都在,就对两个姑娘说:“快做饭吧,小华你把林响也叫过来吧,在这里一起吃吧。”
为了缓和气氛,小华答应着起身去厨房了,小红也跟了过去,燕子还是没有出来。
公公来到燕子房间门口敲了敲门,浓重的广东口音听起来就像口齿不灵一样:“秋叶(燕),你会(睡)觉了吗?区(出)来说说话。”
燕子不好意思拒绝就走了出来,拿了一个结婚前打的方凳,靠墙坐在门口。
“那个秋叶(燕),你细不细(是不是)有点拘束?细不细(是不是)有点不喜欢(不习惯)?不要紧啦噢,慢慢就好了噢。”公公来东北也有三十年了,可还是这样的儿科语言。东北管这叫“大舌头”。
燕子没有丝毫表情:“哦,没有。挺好的,就是一下子离开家有点不适应。”
“进了这个门,就是这个家的人。慢慢适应吧。”爱民不冷不热地从屋里出来对上一句。
燕子什么都没有说转身回屋,她准备明天上班,本来是一周的婚假,她不想休了,这里哪有家的样子。燕子实在不想呆在这个家里,在这个家里她找不到共同话题,好像也没有话语权。
大家在客厅聊天,燕子和小红去厨房做饭了,因为小华已经怀孕七个月了,燕子不忍心让她在厨房做饭,就过来把小华换回了屋里。
“开饭喽!”小红端着两盘菜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
燕子赶紧把餐桌放好,然后去厨房拿碗筷。刚刚摆好碗筷,林响就来了,林响是小华的丈夫。178的身高,瘦瘦的,弱弱的,像文弱书生,因为常年在外作业,所以肤色有点黑。
“来的正好,快过来坐吧。”公公朝林响招了招手说道。
大家入座,六个菜,燕子给所有人都盛了饭。因为燕子和大家都不是很熟,爱民和燕子也只认识四个月,和林响就更不熟了。算结婚那天这是第二次见面。所以,在饭桌上燕子和
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燕子觉得互相不是很熟悉,生怕那句话说错了,让人家不高兴怎么办?所以燕子自我禁言。
林响可能也是因为和燕子不熟吧,坐下后先和燕子打招呼:“大嫂,从娘家回来了?”
燕子点头:“嗯,早就回来了。”
“大嫂应该有几天婚假吧?”林响声音略低和善、温柔地问。
“是的,授课期间有七天婚假。不过我不想休,我想明天就上班,快放假了课程挺紧张的。”燕子故意在这里之夜说。
“为什么不休了,反正也不扣工资,不休白不休。”小华端着一盘菜从厨房里出来。
“好了,吃饭吧。”公公打断大家的聊天。
大家都不说话了,燕子也不夹菜,只吃自己面前的菜。喜欢吃的就夹一口,不喜欢的就不吃。一顿饭下来没有太多话语,燕子第一个吃完碗里的饭,然后放下碗站起来说: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先下了。”
一顿饭下来燕子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燕子下了桌回到了屋里,她在想明天和校长说说,在学校水房的里面小屋住一阵子吧。
燕子趴在炕上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客厅里的情况她一概不知。醒来的时候,屋里一片漆黑,客厅里有电视的声音,她摸索着打开灯,爱民不在。客厅里,公公和婆婆在看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小红也不在,大概去她姐姐家了吧。
这里怎么没有一点家的样子呢?每个人之间为什么那么冷漠呢?
爱民和燕子都没有说话,提着买好的东西骑着单车回娘家。燕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两个人感觉都没有什么话可说。燕子知道,爱民是真心不想去,他只是走过场,燕子现在才真正明白“门当户对”的意义。过去有电许多影和小说里讲两个相爱的人,因为门不当户不对生生被父母棒打鸳鸯,当时燕子很不理解,为什么非要拆散两个相爱的人呢?现在才刚刚结婚就明显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来之于金钱和权势,而是两个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差异。生活习惯、为人处事、思维方式都不在一条线上。往大了说,三观都不一样,所以导致生活中的小事情也会出现分歧,这是后话。
今天的天气不错,东北的冬天没有风就是好天。上了公路是笔直的南北走向的砂石路国道,国道可以并列行驶两辆车,路两边是高大挺拔的钻天杨,西北风吹过,干枯的杨树枝“嘎嘎”作响,所以单车骑起来比较轻松。这时迎面过来一个同样骑单车的男人,后面也同样带个女的。因为是右侧通行,所以迎面过来的人在燕子他们左侧,也就是燕子的对面。
一直默不作声的爱民突然转头对燕子说:“你看,你看,你看人家。”
因为燕子长的瘦小,又坐在后面,根本看不见前面的情况:“看什么?”
“看对面。”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人身后也带着一个女人,在和燕子面对面错过的时候,燕子看见了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女人。
“你认识啊?”在和对方一擦肩的时候,燕子问爱民。
“不认识。”
“不认识你让我看他们干嘛?”
“我是让你看那个女的。”
“我又看不见她脸,好像也不认识,看她干嘛?”
“我是让你看那个女的手。”
“她手怎么了?”
“......”爱民无语。
燕子和对面自行车错过的一瞬间,燕子忽然明白了:那个女人的脸紧紧地贴在男人背上,把自己的手插男人的上衣口袋里,两个人亲昵的样子很是温馨。原来如此,这时燕子觉得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不是一般的低。随后,燕子东施效颦似的也把手放在了爱民的呢子大衣口袋,头就自然贴在了爱民的背上。
二十分钟的路程很快到了家,家人都在,还有一些随了礼份却没有参加婚礼的人。燕子进门就和所有人打着招呼。
饭菜上桌,一共两桌,燕子家人一桌,客人一桌。燕子和爱民起来给大家敬酒,大家都不喝酒,所以用餐比较快。饭后燕子和爱民陪妈妈玩了几把纸牌,纸牌的图案各异,叫法和麻将一样,条丙万。家里没有麻将,妈妈平时喜欢玩小牌,所以燕子就陪妈妈玩一会。因为害怕婆婆不高兴,不到三点燕子和爱民就往回走了。
燕子刚进院门,就鸡飞狗叫的。爱民把自行车靠在仓房上就出去了。燕子躲过鸭却撞上了狗,想直接进屋。手刚搭到门把上,就听见屋里传出大小姑子小华的声音:
“就我哥还想找什么样的啊?我嫂子工作多好啊?每个月都有工资,如果是种地多辛苦,一个人种地,全家人都跟着忙活。这多好,不累,还不用操心。”
“就是呗。像我姐种地多累,又操心。我嫂子一年还有两个月假期呢,我哥想啥呢?”二小姑子小红的声音高挑。
“我也没看好,都说老姑娘不能要。就是有个工作呗,结婚第一天就不起床,是想让我伺候她啊?门都没有。”婆婆南北方混杂的口音。
“结婚那天累够呛,第二天人家又不上班,不起就不起呗,妈,你咋这样呢?”小华不同意妈妈的说法。“我哥这个年龄找个有工作就不错了,他还不同意,我当时都担心我嫂子不同意,人家条件比咱家好多了。”小华觉得自己结婚时妈妈什么都没有给,嫂子家给了多少东西啊?她都羡慕死了呢。
“就是就是。你才给人家多少钱?人家都没有挑理,你打的家具还是人家买的涂料、玻璃和镜子呢。再说了,老姑娘怎么了?我也是老姑娘是不是嫁不出去啊?”小红实在气不过地说。
“彩电、录音机、自行车都是人家给的,你还想怎么样?我结婚你给什么了?”大小姑子小华宣泄着说。
什么?爱民对她还不满意?燕子惊讶地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如果不是自己年龄大了,找他?我还不同意呢。从第一次来他家相亲就没有看好,因为两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怎么会和谐?难怪那天早上接亲的车去的那么晚,难怪晚上又那么晚回来,难怪新婚之夜动手打了她,联想起来,现在燕子完全明白了。
燕子听不下去了,拉开门进屋。三人惊讶地你看我,我看你。燕子没有说话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嫂子回来啦?我哥呢?”小红打破了尴尬的局面问了一句。
“不知道,放下车子就走了。怎么感觉我好像不太招人待见。”燕子没有出屋甩出一句话,一语双关。
门开了,公公和爱民一起进来的,大家都没有说话。
公公看见小华和小红都在,就对两个姑娘说:“快做饭吧,小华你把林响也叫过来吧,在这里一起吃吧。”
为了缓和气氛,小华答应着起身去厨房了,小红也跟了过去,燕子还是没有出来。
公公来到燕子房间门口敲了敲门,浓重的广东口音听起来就像口齿不灵一样:“秋叶(燕),你会(睡)觉了吗?区(出)来说说话。”
燕子不好意思拒绝就走了出来,拿了一个结婚前打的方凳,靠墙坐在门口。
“那个秋叶(燕),你细不细(是不是)有点拘束?细不细(是不是)有点不喜欢(不习惯)?不要紧啦噢,慢慢就好了噢。”公公来东北也有三十年了,可还是这样的儿科语言。东北管这叫“大舌头”。
燕子没有丝毫表情:“哦,没有。挺好的,就是一下子离开家有点不适应。”
“进了这个门,就是这个家的人。慢慢适应吧。”爱民不冷不热地从屋里出来对上一句。
燕子什么都没有说转身回屋,她准备明天上班,本来是一周的婚假,她不想休了,这里哪有家的样子。燕子实在不想呆在这个家里,在这个家里她找不到共同话题,好像也没有话语权。
大家在客厅聊天,燕子和小红去厨房做饭了,因为小华已经怀孕七个月了,燕子不忍心让她在厨房做饭,就过来把小华换回了屋里。
“开饭喽!”小红端着两盘菜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
燕子赶紧把餐桌放好,然后去厨房拿碗筷。刚刚摆好碗筷,林响就来了,林响是小华的丈夫。178的身高,瘦瘦的,弱弱的,像文弱书生,因为常年在外作业,所以肤色有点黑。
“来的正好,快过来坐吧。”公公朝林响招了招手说道。
大家入座,六个菜,燕子给所有人都盛了饭。因为燕子和大家都不是很熟,爱民和燕子也只认识四个月,和林响就更不熟了。算结婚那天这是第二次见面。所以,在饭桌上燕子和
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燕子觉得互相不是很熟悉,生怕那句话说错了,让人家不高兴怎么办?所以燕子自我禁言。
林响可能也是因为和燕子不熟吧,坐下后先和燕子打招呼:“大嫂,从娘家回来了?”
燕子点头:“嗯,早就回来了。”
“大嫂应该有几天婚假吧?”林响声音略低和善、温柔地问。
“是的,授课期间有七天婚假。不过我不想休,我想明天就上班,快放假了课程挺紧张的。”燕子故意在这里之夜说。
“为什么不休了,反正也不扣工资,不休白不休。”小华端着一盘菜从厨房里出来。
“好了,吃饭吧。”公公打断大家的聊天。
大家都不说话了,燕子也不夹菜,只吃自己面前的菜。喜欢吃的就夹一口,不喜欢的就不吃。一顿饭下来没有太多话语,燕子第一个吃完碗里的饭,然后放下碗站起来说: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先下了。”
一顿饭下来燕子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燕子下了桌回到了屋里,她在想明天和校长说说,在学校水房的里面小屋住一阵子吧。
燕子趴在炕上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客厅里的情况她一概不知。醒来的时候,屋里一片漆黑,客厅里有电视的声音,她摸索着打开灯,爱民不在。客厅里,公公和婆婆在看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小红也不在,大概去她姐姐家了吧。
这里怎么没有一点家的样子呢?每个人之间为什么那么冷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