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中药的种类繁多,《中药大辞典》里面收录了12000多种中药,《中华本草》收录了8980种中药材。但是日常使用的中药也就是500种左右,临床中医常用的也就200多种。有些中医说:他们用的多的,比较得心应手的中药,也就100来种。
有一个说法,越是闻名遐迩的老中医,如果你把他的处方用药统计一下,居然会发现他处方的用药往往就是那么几十种,并且处方的区别不大。
原因是老中医治病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患者患病,往往病在基础上。所以老中医会调整患者的身体基础,首先“补脾益肾”、强基固本,然后针对病人的患处,适当加减,一副针对性强的处方就开出来了。
根据这些知识,宋卫星让沈艳在宋晓勤以前加工100种中药的基础上,最多分析300种中药药材在全息信息图形中的位置和性质。
由于中医基本上是用处方治病的,很少用单方。所以沈艳下一步的工作是把历史上常用经方在全息信息圆形图像中的位置和性质测试出来。当然也不是测试所有的经方,当前主要测试宋卫星交给她的三十多种处方的位置和性质。
宋卫星手里哪来的三十多种处方?虽然宋卫星没有学过中医,也没有学过中药,但是架不住人家好学。所以一有空,就逮住夏道涵老爷子问东问西,夏老当然会倾囊相助。就连赵国庆也经常被宋老师抓住提问。
这三十多种处方中,除了《彭祖金方》中的两个治疗癌症的处方,还有夏道涵治疗肝癌和肺癌的两个处方外,大多数是夏道涵和赵国庆从中医古籍和民间验方中搜集到,又经过师生二人研讨认为有价值的方子。
你别说,如果是一个中医学院的硕士生,问出来的问题基本上都难不住夏老。反而宋卫星这种门外汉,盲拳打死老师傅,有时候问的问题,稀奇古怪,连夏老也一下子答不上来。
但是,有时候宋卫星问的问题,又太简单了,完全是幼儿园级的,只要学过中医,是断然不会问出这种低级的问题来的。
现在,宋卫星利用有限的处方数据,去匹配全息信息系统中的病患数据,就发现处方的图形和病患的图形很难完全匹配得上。要么偏左一点,要么偏右一点,位置很难完全重合。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在开方时要在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全息信息系统现在还没有学习模块,所以不会自动加减处方中的药材,使处方的位置和药性图形完全和病患部位的图形重合。怎么办?只能人来调整了。
怎么调整?宋卫星埋头看了很多书?想了好久,还是完全不得要领。外行就是外行,不是说你手里有个神奇的处方和外挂的神器,你就什么都懂了。
宋卫星只好把夏道涵老爷子和赵国庆恭恭敬敬地请来,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两位有真材实料的中医泰斗和新锐。
宋卫星费力地把问题表达出来了,觉得困难的不得了。赵国庆把宋卫星的问题用中医习惯表达的用语和词汇转告给夏道涵老爷子。没想到,宋卫星从夏老那里看到的是一种轻蔑的眼神,好像夏老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那么辛苦的研究。”
夏老和宋卫星一直相处的非常融洽。宋卫星非常尊重夏道涵,时时处处都照顾着这个老爷子。夏道涵虽然对宋卫星这个学地质的老师感到不可捉摸,但宋卫星人品好,把夏道涵当祖师爷一样供着,也让夏道涵反过来对宋卫星青眼有加。
这次这个眼神,也是太难得了一次了,“哼哼!鲁班门前耍大斧。”
宋卫星马上做出毕恭毕敬洗耳恭听的样子,让夏道涵和赵国庆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在宋卫星设计的人体全息信息系统里,人体的12条经络在全息圆形图形里是有规律分布的。这倒不是宋卫星在技术上要求这样处理的,而是人体经络分布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的。
病患的位置发生在哪条经络上,是根据病因和发病的部位决定的。中药中有不少药材,会引导药性偏向某条经络。这个我们前面讲过,这个叫药引子。
除了药引子,还有一些可以通十二经络的中药,如人参、附子、良姜,都可以强化温通调补经络;还有调和药性寒温的中药,比如黄芪和西洋参;还有一些可以调和众药的中药,比如甘草,可以调和诸药和解毒,行走全身上下经络,为众药之主,经方中少有不用的。甘草也可以通过调和使处方的药性发生微小的偏移。这在夏道涵和赵国庆行医时都是经常用到的。
现在有了全息信息系统,图形界面,所见即所得,只要根据这种理论,找出会让药性在该经络发生偏移的药物,多试验几次,肯定能找到让处方药性位置和病患位置完全重合的加减药物。
宋卫星一听大喜,不顾夏道涵老爷子连声反对,一定要拖着夏老和赵国庆去吃大餐。宋卫星让尹科军找了一家高档的西餐厅,把辛辛苦苦在药厂工地的宋晓勤和沈艳叫过来,要请大家大家开开心心地撮一顿。
这个困扰了宋卫星很久的问题,居然就被夏道涵老爷子和赵国庆三言两语就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家是正牌的中医医生,你是学地质的,你凭什么不多向人家学习,搞得自己很牛一样。宋卫星,你不要像有些当官的人一样,当上了官,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比别人都高明,到哪里都指手画脚,惹人嫌。
宋卫星今天虽然被打了脸,但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自作主张,开了一瓶法国勃艮第罗曼尼康帝酒庄的高档红酒,不停地敬夏道涵和赵国庆,自己也喝得满脸通红。那份快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洋溢出来的。
宋晓勤看到老哥出丑,连忙把酒瓶抢过来,不让老哥喝太多了发酒疯,你没酒量还充什么大头。
有一个说法,越是闻名遐迩的老中医,如果你把他的处方用药统计一下,居然会发现他处方的用药往往就是那么几十种,并且处方的区别不大。
原因是老中医治病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患者患病,往往病在基础上。所以老中医会调整患者的身体基础,首先“补脾益肾”、强基固本,然后针对病人的患处,适当加减,一副针对性强的处方就开出来了。
根据这些知识,宋卫星让沈艳在宋晓勤以前加工100种中药的基础上,最多分析300种中药药材在全息信息图形中的位置和性质。
由于中医基本上是用处方治病的,很少用单方。所以沈艳下一步的工作是把历史上常用经方在全息信息圆形图像中的位置和性质测试出来。当然也不是测试所有的经方,当前主要测试宋卫星交给她的三十多种处方的位置和性质。
宋卫星手里哪来的三十多种处方?虽然宋卫星没有学过中医,也没有学过中药,但是架不住人家好学。所以一有空,就逮住夏道涵老爷子问东问西,夏老当然会倾囊相助。就连赵国庆也经常被宋老师抓住提问。
这三十多种处方中,除了《彭祖金方》中的两个治疗癌症的处方,还有夏道涵治疗肝癌和肺癌的两个处方外,大多数是夏道涵和赵国庆从中医古籍和民间验方中搜集到,又经过师生二人研讨认为有价值的方子。
你别说,如果是一个中医学院的硕士生,问出来的问题基本上都难不住夏老。反而宋卫星这种门外汉,盲拳打死老师傅,有时候问的问题,稀奇古怪,连夏老也一下子答不上来。
但是,有时候宋卫星问的问题,又太简单了,完全是幼儿园级的,只要学过中医,是断然不会问出这种低级的问题来的。
现在,宋卫星利用有限的处方数据,去匹配全息信息系统中的病患数据,就发现处方的图形和病患的图形很难完全匹配得上。要么偏左一点,要么偏右一点,位置很难完全重合。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在开方时要在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全息信息系统现在还没有学习模块,所以不会自动加减处方中的药材,使处方的位置和药性图形完全和病患部位的图形重合。怎么办?只能人来调整了。
怎么调整?宋卫星埋头看了很多书?想了好久,还是完全不得要领。外行就是外行,不是说你手里有个神奇的处方和外挂的神器,你就什么都懂了。
宋卫星只好把夏道涵老爷子和赵国庆恭恭敬敬地请来,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两位有真材实料的中医泰斗和新锐。
宋卫星费力地把问题表达出来了,觉得困难的不得了。赵国庆把宋卫星的问题用中医习惯表达的用语和词汇转告给夏道涵老爷子。没想到,宋卫星从夏老那里看到的是一种轻蔑的眼神,好像夏老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那么辛苦的研究。”
夏老和宋卫星一直相处的非常融洽。宋卫星非常尊重夏道涵,时时处处都照顾着这个老爷子。夏道涵虽然对宋卫星这个学地质的老师感到不可捉摸,但宋卫星人品好,把夏道涵当祖师爷一样供着,也让夏道涵反过来对宋卫星青眼有加。
这次这个眼神,也是太难得了一次了,“哼哼!鲁班门前耍大斧。”
宋卫星马上做出毕恭毕敬洗耳恭听的样子,让夏道涵和赵国庆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在宋卫星设计的人体全息信息系统里,人体的12条经络在全息圆形图形里是有规律分布的。这倒不是宋卫星在技术上要求这样处理的,而是人体经络分布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的。
病患的位置发生在哪条经络上,是根据病因和发病的部位决定的。中药中有不少药材,会引导药性偏向某条经络。这个我们前面讲过,这个叫药引子。
除了药引子,还有一些可以通十二经络的中药,如人参、附子、良姜,都可以强化温通调补经络;还有调和药性寒温的中药,比如黄芪和西洋参;还有一些可以调和众药的中药,比如甘草,可以调和诸药和解毒,行走全身上下经络,为众药之主,经方中少有不用的。甘草也可以通过调和使处方的药性发生微小的偏移。这在夏道涵和赵国庆行医时都是经常用到的。
现在有了全息信息系统,图形界面,所见即所得,只要根据这种理论,找出会让药性在该经络发生偏移的药物,多试验几次,肯定能找到让处方药性位置和病患位置完全重合的加减药物。
宋卫星一听大喜,不顾夏道涵老爷子连声反对,一定要拖着夏老和赵国庆去吃大餐。宋卫星让尹科军找了一家高档的西餐厅,把辛辛苦苦在药厂工地的宋晓勤和沈艳叫过来,要请大家大家开开心心地撮一顿。
这个困扰了宋卫星很久的问题,居然就被夏道涵老爷子和赵国庆三言两语就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家是正牌的中医医生,你是学地质的,你凭什么不多向人家学习,搞得自己很牛一样。宋卫星,你不要像有些当官的人一样,当上了官,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比别人都高明,到哪里都指手画脚,惹人嫌。
宋卫星今天虽然被打了脸,但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自作主张,开了一瓶法国勃艮第罗曼尼康帝酒庄的高档红酒,不停地敬夏道涵和赵国庆,自己也喝得满脸通红。那份快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洋溢出来的。
宋晓勤看到老哥出丑,连忙把酒瓶抢过来,不让老哥喝太多了发酒疯,你没酒量还充什么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