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代另起头绪,让终末换个来由。让已发生的历史宕开一笔,让另一种可能性得以书写。
这里是,变了模样的,故乡。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勤国(即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启川城,凭霖县高级中学。
“虽然DNA复制的错误率约为10^-9……但是在含有10^9个细胞的培养物中,由于DNA复制的差错就可能发生几百万个突变,可能包含大肠杆菌基因的上千种变异形式。”
2019版课本已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但启川城里用的还是2004版课本。无论哪一版生物课本,其中的重点知识用的都是黑体字。“虽然DNA复制……变异形式”没有用黑体,算不上重要,几乎不是考试内容,老师照本宣科念一遍就翻过去了。
慕正光盯着课本走神了片刻,老师讲到下一个重点知识“基因重组”,但他的目光还停留在书的左边,过去的一页。
DNA复制出错、基因突变、变异形式,看似随机、无序,不可预测,其实都是确定的,必定存在一种或多种力量在指引、规划、约束着这一切,尽管没有人亲眼见到过这些力量的源头。想到这里,他心中蓦然闪过一丝畏惧:在“源头”面前,所有人都不特殊。
慕正光说不清这时的“畏惧”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硬要形容的话,这种感觉或许有点像初中生熟练掌握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自以为已经学有所成,可以对“化学反应”这一概念进行划分了。
后来,这个人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了解到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成肽反应、加成聚合反应、缩合聚合反应,“他”又一次觉得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在《大学无机化学》里,“他”会学到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共轭碱、质子转移反应、酸碱电子理论、配位反应。于是,此人恍然大悟,终于能发自内心地承认学海无涯,门开了,这不假,但自己还没有入门,只是在远远地观望。
慕正光撕下一张绿色便利贴,他把课本上的原话完完整整地抄下来,而后向有粘胶的那一面对折,折成方形。
11:45,高一、高二放学。
高一教学楼旁边的架空走廊连接的是一栋废弃的实验楼,实验楼不对外开放,此路不通,所以在放学期间这段路上几乎没人。
架空走廊宽阔明亮,采光极好,适合看风景,适合吹风。
徐萦则穿着明显偏大的深蓝色校服外套,在此处稍作停留。
凭霖高级中学的校服男女有别。男生外套的配色是深蓝色上半部分、灰白色条带、紫黑色下半部分。女生外套则是把上半部分的深蓝色换成鲜红色。
徐萦则半个身子都倚在栏杆上,双臂摊开,慵懒地和慕正光打招呼:“同学,好久不见。”
四天前,慕正光在徐萦则家吃到了一种与鸡腿颇为相似的猪骨,他感到好奇,想知道这种猪骨的名字。他把这一疑问说给同学听,同学拿着他的疑问询问阿姨,阿姨说那是猪寸骨。
由此可见,“好久不见”不成立。
慕正光走近,抛出纸条:“哪有那么久,上周周末我还在你家吃过饭。嗯……你为什么也在?”
慕正光的疑惑是有原因的:你所在的教室靠近楼梯道,那里离走廊更远,按理说应该是我先到,你出教室后会看见我,朝我这边走,然后我们相遇,这样才通顺。
徐萦则接住纸条后并未立刻打开,而是饶有兴趣地捏住方形纸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角放在眼前缓缓转动:“因为直觉。”
慕正光靠在那人对面的栏杆上,两人保持着友好的距离。
宽阔繁茂的树枝伸进走廊,路过的行人一抬手就能采到。日光从叶片的缝隙中穿过,投到地上,像一张张明亮的碎纸片。他顺手拽了两片叶子,折叠,但不至于碾碎:“你不好奇里面写了什么?”
“猜一下?生物必修二第82页第25行,DNA复制的错误率。”
慕正光的脸色变了又变,略带点无奈地说:“呃……好强悍的直觉。”
穿校服的人打开纸条,一眼扫过,按照原来的折痕叠好还给他:“我猜对了。不全是直觉,还有默契。生物老师带三个班,我和你恰好是同一个生物老师。轮到我提问了。请问,第83页图5-4,图里有几只猫?”
图5-4,猫由于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毛色变异。
慕正光深深感到默契和直觉或许都是很可怕的东西:我想告诉你的,你已知道。你问我的问题,我也想过。
他说:“我和卢浩讨论过,应该是五只。一只大猫,两只能看见头的小猫,还有两个身子,也是两只。”
徐萦则离开栏杆,走到水泥柱挡出的阴影里,轻声言道:“我也觉得是五只。”
2020年5月5日,立夏,星期二。这是很不同寻常的一天,任何亲历者都会记住这一天。
星球昼面,黎明破晓时分,人们迟迟未见朝霞。星球夜面,星月迷失,光彩不照。
大地被浓雾遮盖,似如一团混沌,模糊不清。无数道黑色的圆虹高悬天际,像是长在空中的密林。所有水域都结了极暗的薄冰,恍如无底深渊。更惊悚的是,这时万物无光,世界黑暗。
日、月、星、电、火、萤、极光、流星、岩浆……乃至于路灯的光、手电筒的光,都消失不见。
谜团一般的黑暗,让生命的走向愈发离奇。它引导世人心意流转,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字:“暗”。
从5:05开始,“暗”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有人说,如果“暗”更长久一些,长达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半年,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暗”消退之后,慕正光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系徐萦则。志同道合的挚友在他心目中占据首要地位,其他人都被排在后面,包括父母。
慕正光和徐萦则几乎同时发出消息。
“到我家吃饭,一起去学校。”徐萦则发出聚餐的邀请,并非无缘无故。在“暗”的世界中,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弄清楚。
“你看见什么了?”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这个,在这件事上,慕正光的直觉不比徐萦则差。
“来了再说,带上手机。”
“好。”
慕正光并未立刻出发去同学家吃饭。他给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都报了平安,并询问他们是否平安。他得到的消息既有平安,也有不平安。一位亲戚家的老人摔倒受伤,因天黑无法送往医院,好在无大碍。
他去到徐萦则家里的时候,饭还没好。
徐萦则带他走进卧室:“我们看到的应该差不多,都是……往事?”
慕正光愣了一下:“确实是往事。”
“具体细节我就不问了,我们记住的往事不一样。”
从厨房里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沉思。
慕正光听到阿姨喊“萦萦,吃饭了”,他下意识地看向萦同学。
徐萦则起身回应道:“知道,我来了。”
他目送同学去往厨房,犹豫了片刻,跟了上去。
徐萦则端着一个大盘子,盘里装西红柿炒蛋。慕正光看到灶台上有一大盆面条,连忙端起往外走。徐萦则的妈妈王虹予从橱柜里取了碗筷分给他们。
三人围着方桌坐下。慕正光挨着同学坐,离门最近。同学的妈妈坐在最左边,离厨房最近。
吃饭前王虹予和他简单客套了几句便没说了。她话没说多少,但心里的想法可不少:你们认识十年,你也不是头一次到我家吃饭。但你是第一次到我家吃早饭,早饭不值钱,没什么可夸口的。
慕正光对早餐很满意。过了凉水的面条配上西红柿炒蛋,两者充分搅拌,口感香浓,温度刚好。
饭后,两人同行去学校。校园空荡荡的,像放假了一样。
慕正光透过窗户看见教室里的景象,稍有不安:天亮了,可以出门上学了,但来的人是不是太少了?屈指可数啊!
还未进教室,徐萦则先行提议:“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他们还没来,看来今天上午没课,我们回去吧。”
慕正光脚步未停。今天上午没课?你这话真惊人啊!大部分同学没来,不代表上午没课。万一老师来了怎么办?
他轻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急,再等一会儿。”
“好吧,听你的。”
“嗯。先进教室。”
“可以。你的位置给我坐。”
“乐意之至。”靠过道的位置给萦同学了,慕正光坐在卢浩的座位上,靠窗靠墙。
徐萦则随口感慨了一句:“你的座位还是这么偏远啊。”
高一(19)班的座位是按照学习成绩和特殊背景排的,慕正光的位置靠窗靠过道。在班主任眼中,他的学习成绩不算优秀。在全班八十几人里,他只能排进前二十,勉强进前十五。往年,他这个排名的人高考时大约能拿570~580分,能考上末流211。
慕正光深知萦同学的成绩比他好,总是居于教室中心。与中心位置相比,他的座位确实偏远,但他并不为此而气馁。他承认了座位偏远的事实:“座位左右对称互换,从左边换到右边,是有点偏。”
徐萦则拿出手机,戴上耳机:“不打扰别人学习了。我去看看新闻。”
“好。”慕正光也带手机到学校了。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况很特殊,若是出门不带手机,他总觉得缺了点安全感,像是在汪洋大海里迷失了方向一般。
几分钟后,徐萦则把手机推到他面前:“刚出的新闻。视频不长,你看一下。耳机给你。”
慕正光接过耳机,徐萦则把音量调大了一些。
一个青年男子站在鸽群里,发出鸽子一般的叫声。漫天飞舞的白鸽听从人类的号令,在空中聚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视频末尾,那人声称他得到了“与自然有关的语言能力”,能与动物交流。
弹幕里有人说常常看见此人到公园喂鸽子,鸽群形成图案极有可能是动物表演,呼吁大家不要轻信莫名其妙的语言能力。
慕正光看着视频,心生疑虑:“暗”才刚退不久,看视频里的天色,大约是清晨,应该和我们在同一个时区。是今天拍的?刚拍的吗?视频传得这么快?能驱使上千只鸽子,“语言能力”未必是假的。世间本就存在极少数超能力者,或者说异于常人的人,这些人正式走进人们的视线了?与自然有关的语言能力从何而来?从“暗”而来?见到“暗”的人太多了,得到力量的人是不是也有很多?
新闻放完,徐萦则把手机拿到一边:“有什么感想?”
慕正光看向同学,颇费心思地遣词造句:“故事已经开始了。今后,人们的本能可能会不同吧。”
徐萦则轻轻拍了拍掌,也说了句与年龄不符的话:“这大概是个能改变人们的生死存亡的故事。”
徐萦则的定论完全符合事实,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刻画了诸多死者。在不久的将来,必有更多生死未卜的情节上演。
故事开始,故事发展,故事结束,一切早已记录在案。
9:05,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响起,老师没来,同学也不多,两人出校,谈论,分别。
这天上午,慕正光看了许多条新闻。
哪家医院病人死亡,哪条路上出了车祸,某种发光鱼数量锐减,某地候鸟群羽毛遍地……与人有关的、与人无关的、水里的、天上的……范围极广,影响极深,一眼望去让人惊觉“无边无际”。
此外,各种各样的“超能力”也不在少数。控火能力、计算能力、沟通能力……种类繁多,妙不可言。
这里是,变了模样的,故乡。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勤国(即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启川城,凭霖县高级中学。
“虽然DNA复制的错误率约为10^-9……但是在含有10^9个细胞的培养物中,由于DNA复制的差错就可能发生几百万个突变,可能包含大肠杆菌基因的上千种变异形式。”
2019版课本已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但启川城里用的还是2004版课本。无论哪一版生物课本,其中的重点知识用的都是黑体字。“虽然DNA复制……变异形式”没有用黑体,算不上重要,几乎不是考试内容,老师照本宣科念一遍就翻过去了。
慕正光盯着课本走神了片刻,老师讲到下一个重点知识“基因重组”,但他的目光还停留在书的左边,过去的一页。
DNA复制出错、基因突变、变异形式,看似随机、无序,不可预测,其实都是确定的,必定存在一种或多种力量在指引、规划、约束着这一切,尽管没有人亲眼见到过这些力量的源头。想到这里,他心中蓦然闪过一丝畏惧:在“源头”面前,所有人都不特殊。
慕正光说不清这时的“畏惧”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硬要形容的话,这种感觉或许有点像初中生熟练掌握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自以为已经学有所成,可以对“化学反应”这一概念进行划分了。
后来,这个人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了解到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成肽反应、加成聚合反应、缩合聚合反应,“他”又一次觉得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在《大学无机化学》里,“他”会学到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共轭碱、质子转移反应、酸碱电子理论、配位反应。于是,此人恍然大悟,终于能发自内心地承认学海无涯,门开了,这不假,但自己还没有入门,只是在远远地观望。
慕正光撕下一张绿色便利贴,他把课本上的原话完完整整地抄下来,而后向有粘胶的那一面对折,折成方形。
11:45,高一、高二放学。
高一教学楼旁边的架空走廊连接的是一栋废弃的实验楼,实验楼不对外开放,此路不通,所以在放学期间这段路上几乎没人。
架空走廊宽阔明亮,采光极好,适合看风景,适合吹风。
徐萦则穿着明显偏大的深蓝色校服外套,在此处稍作停留。
凭霖高级中学的校服男女有别。男生外套的配色是深蓝色上半部分、灰白色条带、紫黑色下半部分。女生外套则是把上半部分的深蓝色换成鲜红色。
徐萦则半个身子都倚在栏杆上,双臂摊开,慵懒地和慕正光打招呼:“同学,好久不见。”
四天前,慕正光在徐萦则家吃到了一种与鸡腿颇为相似的猪骨,他感到好奇,想知道这种猪骨的名字。他把这一疑问说给同学听,同学拿着他的疑问询问阿姨,阿姨说那是猪寸骨。
由此可见,“好久不见”不成立。
慕正光走近,抛出纸条:“哪有那么久,上周周末我还在你家吃过饭。嗯……你为什么也在?”
慕正光的疑惑是有原因的:你所在的教室靠近楼梯道,那里离走廊更远,按理说应该是我先到,你出教室后会看见我,朝我这边走,然后我们相遇,这样才通顺。
徐萦则接住纸条后并未立刻打开,而是饶有兴趣地捏住方形纸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角放在眼前缓缓转动:“因为直觉。”
慕正光靠在那人对面的栏杆上,两人保持着友好的距离。
宽阔繁茂的树枝伸进走廊,路过的行人一抬手就能采到。日光从叶片的缝隙中穿过,投到地上,像一张张明亮的碎纸片。他顺手拽了两片叶子,折叠,但不至于碾碎:“你不好奇里面写了什么?”
“猜一下?生物必修二第82页第25行,DNA复制的错误率。”
慕正光的脸色变了又变,略带点无奈地说:“呃……好强悍的直觉。”
穿校服的人打开纸条,一眼扫过,按照原来的折痕叠好还给他:“我猜对了。不全是直觉,还有默契。生物老师带三个班,我和你恰好是同一个生物老师。轮到我提问了。请问,第83页图5-4,图里有几只猫?”
图5-4,猫由于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毛色变异。
慕正光深深感到默契和直觉或许都是很可怕的东西:我想告诉你的,你已知道。你问我的问题,我也想过。
他说:“我和卢浩讨论过,应该是五只。一只大猫,两只能看见头的小猫,还有两个身子,也是两只。”
徐萦则离开栏杆,走到水泥柱挡出的阴影里,轻声言道:“我也觉得是五只。”
2020年5月5日,立夏,星期二。这是很不同寻常的一天,任何亲历者都会记住这一天。
星球昼面,黎明破晓时分,人们迟迟未见朝霞。星球夜面,星月迷失,光彩不照。
大地被浓雾遮盖,似如一团混沌,模糊不清。无数道黑色的圆虹高悬天际,像是长在空中的密林。所有水域都结了极暗的薄冰,恍如无底深渊。更惊悚的是,这时万物无光,世界黑暗。
日、月、星、电、火、萤、极光、流星、岩浆……乃至于路灯的光、手电筒的光,都消失不见。
谜团一般的黑暗,让生命的走向愈发离奇。它引导世人心意流转,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字:“暗”。
从5:05开始,“暗”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有人说,如果“暗”更长久一些,长达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半年,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暗”消退之后,慕正光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系徐萦则。志同道合的挚友在他心目中占据首要地位,其他人都被排在后面,包括父母。
慕正光和徐萦则几乎同时发出消息。
“到我家吃饭,一起去学校。”徐萦则发出聚餐的邀请,并非无缘无故。在“暗”的世界中,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弄清楚。
“你看见什么了?”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这个,在这件事上,慕正光的直觉不比徐萦则差。
“来了再说,带上手机。”
“好。”
慕正光并未立刻出发去同学家吃饭。他给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都报了平安,并询问他们是否平安。他得到的消息既有平安,也有不平安。一位亲戚家的老人摔倒受伤,因天黑无法送往医院,好在无大碍。
他去到徐萦则家里的时候,饭还没好。
徐萦则带他走进卧室:“我们看到的应该差不多,都是……往事?”
慕正光愣了一下:“确实是往事。”
“具体细节我就不问了,我们记住的往事不一样。”
从厨房里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沉思。
慕正光听到阿姨喊“萦萦,吃饭了”,他下意识地看向萦同学。
徐萦则起身回应道:“知道,我来了。”
他目送同学去往厨房,犹豫了片刻,跟了上去。
徐萦则端着一个大盘子,盘里装西红柿炒蛋。慕正光看到灶台上有一大盆面条,连忙端起往外走。徐萦则的妈妈王虹予从橱柜里取了碗筷分给他们。
三人围着方桌坐下。慕正光挨着同学坐,离门最近。同学的妈妈坐在最左边,离厨房最近。
吃饭前王虹予和他简单客套了几句便没说了。她话没说多少,但心里的想法可不少:你们认识十年,你也不是头一次到我家吃饭。但你是第一次到我家吃早饭,早饭不值钱,没什么可夸口的。
慕正光对早餐很满意。过了凉水的面条配上西红柿炒蛋,两者充分搅拌,口感香浓,温度刚好。
饭后,两人同行去学校。校园空荡荡的,像放假了一样。
慕正光透过窗户看见教室里的景象,稍有不安:天亮了,可以出门上学了,但来的人是不是太少了?屈指可数啊!
还未进教室,徐萦则先行提议:“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他们还没来,看来今天上午没课,我们回去吧。”
慕正光脚步未停。今天上午没课?你这话真惊人啊!大部分同学没来,不代表上午没课。万一老师来了怎么办?
他轻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急,再等一会儿。”
“好吧,听你的。”
“嗯。先进教室。”
“可以。你的位置给我坐。”
“乐意之至。”靠过道的位置给萦同学了,慕正光坐在卢浩的座位上,靠窗靠墙。
徐萦则随口感慨了一句:“你的座位还是这么偏远啊。”
高一(19)班的座位是按照学习成绩和特殊背景排的,慕正光的位置靠窗靠过道。在班主任眼中,他的学习成绩不算优秀。在全班八十几人里,他只能排进前二十,勉强进前十五。往年,他这个排名的人高考时大约能拿570~580分,能考上末流211。
慕正光深知萦同学的成绩比他好,总是居于教室中心。与中心位置相比,他的座位确实偏远,但他并不为此而气馁。他承认了座位偏远的事实:“座位左右对称互换,从左边换到右边,是有点偏。”
徐萦则拿出手机,戴上耳机:“不打扰别人学习了。我去看看新闻。”
“好。”慕正光也带手机到学校了。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况很特殊,若是出门不带手机,他总觉得缺了点安全感,像是在汪洋大海里迷失了方向一般。
几分钟后,徐萦则把手机推到他面前:“刚出的新闻。视频不长,你看一下。耳机给你。”
慕正光接过耳机,徐萦则把音量调大了一些。
一个青年男子站在鸽群里,发出鸽子一般的叫声。漫天飞舞的白鸽听从人类的号令,在空中聚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视频末尾,那人声称他得到了“与自然有关的语言能力”,能与动物交流。
弹幕里有人说常常看见此人到公园喂鸽子,鸽群形成图案极有可能是动物表演,呼吁大家不要轻信莫名其妙的语言能力。
慕正光看着视频,心生疑虑:“暗”才刚退不久,看视频里的天色,大约是清晨,应该和我们在同一个时区。是今天拍的?刚拍的吗?视频传得这么快?能驱使上千只鸽子,“语言能力”未必是假的。世间本就存在极少数超能力者,或者说异于常人的人,这些人正式走进人们的视线了?与自然有关的语言能力从何而来?从“暗”而来?见到“暗”的人太多了,得到力量的人是不是也有很多?
新闻放完,徐萦则把手机拿到一边:“有什么感想?”
慕正光看向同学,颇费心思地遣词造句:“故事已经开始了。今后,人们的本能可能会不同吧。”
徐萦则轻轻拍了拍掌,也说了句与年龄不符的话:“这大概是个能改变人们的生死存亡的故事。”
徐萦则的定论完全符合事实,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刻画了诸多死者。在不久的将来,必有更多生死未卜的情节上演。
故事开始,故事发展,故事结束,一切早已记录在案。
9:05,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响起,老师没来,同学也不多,两人出校,谈论,分别。
这天上午,慕正光看了许多条新闻。
哪家医院病人死亡,哪条路上出了车祸,某种发光鱼数量锐减,某地候鸟群羽毛遍地……与人有关的、与人无关的、水里的、天上的……范围极广,影响极深,一眼望去让人惊觉“无边无际”。
此外,各种各样的“超能力”也不在少数。控火能力、计算能力、沟通能力……种类繁多,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