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怀疑什么?”欧阳翌晨突然说道:“刚才发现的尸体让你面色忧然,还提到炼尸。”
“那具尸体胸口腐烂,我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但若是有太极八卦,再结合埋葬的地点,的确符合炼尸的条件,埋下的尸体必须命格属阴,而且要在破日或阴时而死。”
“阴时我懂,破日是什么?”欧阳翌晨问道。
“旧历书中的不吉利的日子。每年有二十一天为破日。一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还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
“你后面说的我倒是知道,四绝四离日。”欧阳翌晨说道。
“没错,死者必须满足破日与阴日,选好的尸体要停放五到七天,以定尸体的好坏,之后便要浴尸,清洗身体,我之所以怀疑是炼尸,也与接下来的步骤有关。”
“要选一处四阴之地,最好是破败之局,八门中属于死地,我刚才拿着杨公盘看过,那一处的确位于死地,鬼门线上,选址后,烧动土符,念咒,再掘一个三尺深坑,尸体放入,杀一公鸡,杀之,将血淋在尸体上,再在尸体的心口放一阴阳八封,一般以血画之。”
“掩埋后的土面不能超出地面,你刚才也看到了,要不是发现土的颜色不对,我们也无从判断,这一点,同样符合炼尸条件。”宁小惜露出一丝狐疑的神色:“若是炼尸,为何虚月没有见过埋尸之人,尤其埋尸之后,那人也会常来,刚才的泥里和着芭蕉叶。”
“姐,你一口气说完好不好?”刚才还吐得死去活来的兄弟俩,此时已然恢复,一人手里抱着个苹果,试图以水果的芬芳之气消除胃里的污浊之气,
“埋尸之后,那人还得再来,每天分早、午、晚三次,在埋尸处烧炼尸符及念咒。由于正午是阳气最重的时分,因此,每天正午都要杀鸡血洒在上面,再用用新鲜的芭蕉叶将埋尸的地方掩盖,上面的确有血,但不是鸡血,而是尸鳖血,升级了。”
宁小惜说道:“这完全是一个升级版的炼尸,要每天处理,直至七七之期或是九九之日,便是完成了整个炼尸过程,炼尸期满后,将尸体起出,炼尸人,放自己的血,将通灵符化于血中,念咒将血通过竹筒灌与尸体,黎明时分取东方初阳之气三口,通过竹筒,吹入尸口,以激起其体内聚集的阴气,达到通灵受控的作用。”
“但是,方位对了,血也对了,就连芭蕉也看到了,但是,为何尸体是散的。”宁小惜皱着眉头:“除非将尸体缝合起来,还是,另有它用?”
见宁小惜想得痛苦不已,欧阳翌晨抱住她的头,温柔地说道:“不要多想。”
欧阳翌晨的温柔与平时截然不同,多了几分霸气,宁小惜抬头,欧阳翌晨说道:“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还有,我不碰你,只是想尊重自己最喜欢的女人,小惜,在你身边出现其他男人以前,先爱上我吧。”
宁家兄弟面面相觑,欧阳翌晨的表白毫无征兆,宁小惜有些错愕,欧阳翌晨按住她的肩膀:“不要挣扎,小惜,你老实地问自己,这些年,你对我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你胡说什么呢,我们从小一起大长,只是最好的朋友。”宁小惜的舌头有些打结:“我正烦竹林的事情,你偏要说东说西,我……”
“既然如此,别的女生让你转达的情书,为什么我一封也没有收到?”欧阳翌晨嘴角含笑,这哪里还是那个平时憨厚沉稳的欧阳翌晨,突然间爆发的男友力让她的舌头打结,心虚更是让她喉咙干枯,无言以对:“什么情书?”
“如果我没有算错,一共被你没收了十三封,还外加礼物。”欧阳翌晨说道:“情书好说,礼物你怎么处理的?”
宁家兄弟面面相觑,宁一羽扶着额头转身:“我的天,姐,你做人真够厚道的,那些东西不是你买的吗?原来全是……全是那些小姑娘送给翌晨哥的?你?!”
欧阳翌晨噗嗤笑了,宁一羽与宁一博面面相觑,宁一博吐槽道:“翌晨哥,你傻了?”
“是真的,小惜,你果然是在乎我的。”欧阳翌晨说道:“其实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可是,我和你不一样,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宁小惜迅速说道:“我爸和我妈不同,他们是同道中人,接触的世界也一样,都能见鬼,可抓鬼,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你呢,你是****,我从小就与鬼神为伍,不管我走到哪里,这些事件都将跟着我,你可以应对吗?”
原来如此,欧阳翌晨早有准备:“妈说我不主动,太被动,其实我早知道你这些顾虑,你看看现在的我,我真的介意这些事吗?不管你到哪,我就到哪,我不怕。”
宁一羽与宁一博对视一眼,默默地步出去,轻轻地带上门,两人似门神蹲在门口,一左一右……
“小惜,你听说我,现在时机到了。一直到现在,虽然你经常遇到一些不一般的事件,但都能迎刃而解,没有任何难度,但这次不一样。”欧阳翌晨说道:“你困惑了,说明对手比你想象得更强,既然如此,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同甘共苦,考验我的机会,我是个普通人不假,但内心的强大也是你不能无视的。”
“哼,冠冕堂皇的家伙,就算是夫妻,大难来时,也要各顾自己,这家伙话说得如此圆满,简直可笑,人类的理由总是荒唐,背叛和背离才是人的本性,有福可同享,有难,各自散!”巡海夜叉冷笑道:“宁小惜,不信我们走着瞧。”
本书来自
“你在怀疑什么?”欧阳翌晨突然说道:“刚才发现的尸体让你面色忧然,还提到炼尸。”
“那具尸体胸口腐烂,我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但若是有太极八卦,再结合埋葬的地点,的确符合炼尸的条件,埋下的尸体必须命格属阴,而且要在破日或阴时而死。”
“阴时我懂,破日是什么?”欧阳翌晨问道。
“旧历书中的不吉利的日子。每年有二十一天为破日。一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和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还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
“你后面说的我倒是知道,四绝四离日。”欧阳翌晨说道。
“没错,死者必须满足破日与阴日,选好的尸体要停放五到七天,以定尸体的好坏,之后便要浴尸,清洗身体,我之所以怀疑是炼尸,也与接下来的步骤有关。”
“要选一处四阴之地,最好是破败之局,八门中属于死地,我刚才拿着杨公盘看过,那一处的确位于死地,鬼门线上,选址后,烧动土符,念咒,再掘一个三尺深坑,尸体放入,杀一公鸡,杀之,将血淋在尸体上,再在尸体的心口放一阴阳八封,一般以血画之。”
“掩埋后的土面不能超出地面,你刚才也看到了,要不是发现土的颜色不对,我们也无从判断,这一点,同样符合炼尸条件。”宁小惜露出一丝狐疑的神色:“若是炼尸,为何虚月没有见过埋尸之人,尤其埋尸之后,那人也会常来,刚才的泥里和着芭蕉叶。”
“姐,你一口气说完好不好?”刚才还吐得死去活来的兄弟俩,此时已然恢复,一人手里抱着个苹果,试图以水果的芬芳之气消除胃里的污浊之气,
“埋尸之后,那人还得再来,每天分早、午、晚三次,在埋尸处烧炼尸符及念咒。由于正午是阳气最重的时分,因此,每天正午都要杀鸡血洒在上面,再用用新鲜的芭蕉叶将埋尸的地方掩盖,上面的确有血,但不是鸡血,而是尸鳖血,升级了。”
宁小惜说道:“这完全是一个升级版的炼尸,要每天处理,直至七七之期或是九九之日,便是完成了整个炼尸过程,炼尸期满后,将尸体起出,炼尸人,放自己的血,将通灵符化于血中,念咒将血通过竹筒灌与尸体,黎明时分取东方初阳之气三口,通过竹筒,吹入尸口,以激起其体内聚集的阴气,达到通灵受控的作用。”
“但是,方位对了,血也对了,就连芭蕉也看到了,但是,为何尸体是散的。”宁小惜皱着眉头:“除非将尸体缝合起来,还是,另有它用?”
见宁小惜想得痛苦不已,欧阳翌晨抱住她的头,温柔地说道:“不要多想。”
欧阳翌晨的温柔与平时截然不同,多了几分霸气,宁小惜抬头,欧阳翌晨说道:“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还有,我不碰你,只是想尊重自己最喜欢的女人,小惜,在你身边出现其他男人以前,先爱上我吧。”
宁家兄弟面面相觑,欧阳翌晨的表白毫无征兆,宁小惜有些错愕,欧阳翌晨按住她的肩膀:“不要挣扎,小惜,你老实地问自己,这些年,你对我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你胡说什么呢,我们从小一起大长,只是最好的朋友。”宁小惜的舌头有些打结:“我正烦竹林的事情,你偏要说东说西,我……”
“既然如此,别的女生让你转达的情书,为什么我一封也没有收到?”欧阳翌晨嘴角含笑,这哪里还是那个平时憨厚沉稳的欧阳翌晨,突然间爆发的男友力让她的舌头打结,心虚更是让她喉咙干枯,无言以对:“什么情书?”
“如果我没有算错,一共被你没收了十三封,还外加礼物。”欧阳翌晨说道:“情书好说,礼物你怎么处理的?”
宁家兄弟面面相觑,宁一羽扶着额头转身:“我的天,姐,你做人真够厚道的,那些东西不是你买的吗?原来全是……全是那些小姑娘送给翌晨哥的?你?!”
欧阳翌晨噗嗤笑了,宁一羽与宁一博面面相觑,宁一博吐槽道:“翌晨哥,你傻了?”
“是真的,小惜,你果然是在乎我的。”欧阳翌晨说道:“其实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可是,我和你不一样,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宁小惜迅速说道:“我爸和我妈不同,他们是同道中人,接触的世界也一样,都能见鬼,可抓鬼,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你呢,你是****,我从小就与鬼神为伍,不管我走到哪里,这些事件都将跟着我,你可以应对吗?”
原来如此,欧阳翌晨早有准备:“妈说我不主动,太被动,其实我早知道你这些顾虑,你看看现在的我,我真的介意这些事吗?不管你到哪,我就到哪,我不怕。”
宁一羽与宁一博对视一眼,默默地步出去,轻轻地带上门,两人似门神蹲在门口,一左一右……
“小惜,你听说我,现在时机到了。一直到现在,虽然你经常遇到一些不一般的事件,但都能迎刃而解,没有任何难度,但这次不一样。”欧阳翌晨说道:“你困惑了,说明对手比你想象得更强,既然如此,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同甘共苦,考验我的机会,我是个普通人不假,但内心的强大也是你不能无视的。”
“哼,冠冕堂皇的家伙,就算是夫妻,大难来时,也要各顾自己,这家伙话说得如此圆满,简直可笑,人类的理由总是荒唐,背叛和背离才是人的本性,有福可同享,有难,各自散!”巡海夜叉冷笑道:“宁小惜,不信我们走着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