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0确实可以在超音速条件下发射Kh15超音速反舰导弹,但问题也不在这里……”
面对这个问题,蒋建军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
“如果安装了旋转发射架,被投掷弹药实际上位于一个相当浅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发射架结构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导致弹舱内部并不是传统的矩形或者类矩形结构……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静压流动情况反而相对简单,武器投放过程类似常规的外挂模式……”
“但在拆除了旋转发射架之后,图160的弹舱就会变回传统的内埋式矩形结构……我们过去有弹舱的轰5和轰6都是亚音速飞机,也只会在弹舱里装备自由落体炸弹,所以倒是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到了超音速条件下,弹舱结构就会影响底面的流动压力分布,对待投掷弹药产生气动影响。”
这一段内容,就相对有些复杂了。
“哪怕是重量很大的弹药也会受到影响么?”
说话间的功夫,众人已经离开停机坪,来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间厂房里面——
一直以来,41175号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各项测试和改装。
“就300吨飞机所引发的流场来说,6吨的弹药和600公斤的弹药恐怕不会有什么区别。”
蒋建军一边解释,一边示意刚才那两名取到数据的技术人员走上前来。
二人手中几个颜色各异的金属盒,实际分别对应不同类别参数的储存设备。
蒋建军从中取出橙色的那个,连接到了旁边的一台电脑。
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数字,乍一看甚至让人有些发晕。
但在轻点过几下鼠标之后,抽象的表格数据变成了直观可视的图像内容。
直到这时,蒋建军才继续开口道:
“图160的整个弹舱深度有近两米,那相当于长宽比L/D只有不到6,整个结构会成为一个深腔,从而形成超音速幵式弹舱流动。”
“这种情况下,自由流从弹舱前缘分离,剪切层将远场自由流与内部流动分幵,弹舱底面压力分布大致均匀,只在尾缘处稍高,对载机本身相对安全,但横跨整个空间结构的剪切层会撞击弹舱后壁,引起高强度气动噪声,导致载弹在投掷过程中发生振动……”
乔晨青并非空气动力学专家,但简明扼要的示意图总归还是能够看懂。
导弹普遍采用薄壳结构,相对于皮糙肉厚的铁炸弹来说经不起太多折腾,过于剧烈的振动很可能导致内部精密元器件的损坏。
况且验证弹采用氢氧低温推进剂,更是需要多加小心。
思索片刻之后,他又接着问道:
“我看过常院士给出的大致参数……验证弹直径略微小于一米,能不能在弹舱中间设置一个隔板,只用到下半部分空间?”
“首长的想法很对,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考虑采用的方案。”
蒋建军稍稍拍了下领导的马屁。
但马上又变了语气:
“不过……浅腔结构形成的闭式弹舱流动同样存在隐患。”
他说着调出了另一张流动状况示意图:
“这种情况下,来流从弹舱前缘分离,却没有足够的能量横跨弹舱,导致流动撞击到弹舱底部,并在到达弹舱后壁前再次分离。分离流重新附着在弹舱后壁,形成前壁面附近的低压区与后壁面附近的高压区。”
“这两个明显的流动分离区域一个向前壁面的下游运动,另一个向后壁面的上游运动,从而产生一对相反的静压梯度,反应在挂载上,就是产生一个非常大的抬头力矩……”
“我们目前还没有验证弹的详细气动外形,所以不好评估这个力矩具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即便按照最好的情况来估计,也会明显破坏导弹的点火姿态,导致发射后消耗大量燃料进行调整,影响射程和最终达到的最大速度……”
乔晨青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凝视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那最坏的情况呢?”
蒋建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如果载弹的重心本来就相对靠后,而且流动强度又比较大的话,那有可能导致完全失去平衡,甚至是让已经离开弹舱的投掷物重新被气流推回去,然后撞到飞机本身……”
“……”
一时间,周围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我记得,美军好像就有很多飞机,是因为这个原因损失掉的?”
眼见气氛有些过于沉重,乔晨青稍稍转移了一下话题。
“没错。”
蒋建军回答道: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飞机即便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弹舱,但仍然会在翼下或者机身下方形成类似浅腔结构的闭式流动,导致武器在投放后反而上升,结果对飞机本身造成破坏。”
“不过,机外挂载所形成的闭式流动规模普遍比较小,只要通过弹射式挂架给投掷物一个初速度,让它在释放时离开危险位置就好,而物理上真实存在的弹舱,尤其图160这种大尺寸弹舱形成的下洗区规模很大,不是单单靠一个弹射式挂架就能完全避免的……”
而乔晨青此时想的,其实是另一个更加长远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战术飞机的弹舱……就是像F22那样的,是不是也会面对一样的问题?”
用图160扔空射巡航导弹毕竟是一锤子买卖,大概率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但未来的第四代战斗机可是要批量装备的。
蒋建军点点头:
“所以,在这个课题上面,我们是在跟601所还有611所等几个兄弟单位合作进行……”
话才说到一半,他也看到了乔晨青愈发铁青起来的脸色。
于是赶紧话锋一转:
“不过,战术飞机的体量毕竟小,所以开启弹舱之后的流场影响也相对弱一些,没有我们面对的情况这么严重……另外,我们之所以选择用浅腔弹舱,也是因为已经有了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控制弹舱门的开度,还有给载弹提供一个初始的负迎角……”
“……”
就在气氛逐渐陷入僵持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从门外匆匆走来,接着凑近到蒋建军和乔晨青旁边:
“首长,蒋总,我们刚收到了常院士和航天一院那边发过来的文件。”
蒋建军稍稍抬起视线:
“是验证弹的具体设计参数?”
那名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就此离开。
反而把手中的一个文件夹放在了桌上:
“另外……常总还一并附了封信,说是给镐发集团的设计负责同志。”
蒋建军听罢一愣,有些迟疑地翻开了面前的文件。
除了抬头以外,整张A4纸上只写了一句话:
“图160飞机的大尺寸弹舱可能导致流场紊乱,对于此问题,可以考虑在弹舱前缘设置扰流板,并在后缘设置一特定倾角进行缓解。”
面对这个问题,蒋建军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
“如果安装了旋转发射架,被投掷弹药实际上位于一个相当浅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发射架结构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导致弹舱内部并不是传统的矩形或者类矩形结构……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静压流动情况反而相对简单,武器投放过程类似常规的外挂模式……”
“但在拆除了旋转发射架之后,图160的弹舱就会变回传统的内埋式矩形结构……我们过去有弹舱的轰5和轰6都是亚音速飞机,也只会在弹舱里装备自由落体炸弹,所以倒是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到了超音速条件下,弹舱结构就会影响底面的流动压力分布,对待投掷弹药产生气动影响。”
这一段内容,就相对有些复杂了。
“哪怕是重量很大的弹药也会受到影响么?”
说话间的功夫,众人已经离开停机坪,来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间厂房里面——
一直以来,41175号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各项测试和改装。
“就300吨飞机所引发的流场来说,6吨的弹药和600公斤的弹药恐怕不会有什么区别。”
蒋建军一边解释,一边示意刚才那两名取到数据的技术人员走上前来。
二人手中几个颜色各异的金属盒,实际分别对应不同类别参数的储存设备。
蒋建军从中取出橙色的那个,连接到了旁边的一台电脑。
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数字,乍一看甚至让人有些发晕。
但在轻点过几下鼠标之后,抽象的表格数据变成了直观可视的图像内容。
直到这时,蒋建军才继续开口道:
“图160的整个弹舱深度有近两米,那相当于长宽比L/D只有不到6,整个结构会成为一个深腔,从而形成超音速幵式弹舱流动。”
“这种情况下,自由流从弹舱前缘分离,剪切层将远场自由流与内部流动分幵,弹舱底面压力分布大致均匀,只在尾缘处稍高,对载机本身相对安全,但横跨整个空间结构的剪切层会撞击弹舱后壁,引起高强度气动噪声,导致载弹在投掷过程中发生振动……”
乔晨青并非空气动力学专家,但简明扼要的示意图总归还是能够看懂。
导弹普遍采用薄壳结构,相对于皮糙肉厚的铁炸弹来说经不起太多折腾,过于剧烈的振动很可能导致内部精密元器件的损坏。
况且验证弹采用氢氧低温推进剂,更是需要多加小心。
思索片刻之后,他又接着问道:
“我看过常院士给出的大致参数……验证弹直径略微小于一米,能不能在弹舱中间设置一个隔板,只用到下半部分空间?”
“首长的想法很对,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考虑采用的方案。”
蒋建军稍稍拍了下领导的马屁。
但马上又变了语气:
“不过……浅腔结构形成的闭式弹舱流动同样存在隐患。”
他说着调出了另一张流动状况示意图:
“这种情况下,来流从弹舱前缘分离,却没有足够的能量横跨弹舱,导致流动撞击到弹舱底部,并在到达弹舱后壁前再次分离。分离流重新附着在弹舱后壁,形成前壁面附近的低压区与后壁面附近的高压区。”
“这两个明显的流动分离区域一个向前壁面的下游运动,另一个向后壁面的上游运动,从而产生一对相反的静压梯度,反应在挂载上,就是产生一个非常大的抬头力矩……”
“我们目前还没有验证弹的详细气动外形,所以不好评估这个力矩具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即便按照最好的情况来估计,也会明显破坏导弹的点火姿态,导致发射后消耗大量燃料进行调整,影响射程和最终达到的最大速度……”
乔晨青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凝视许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那最坏的情况呢?”
蒋建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如果载弹的重心本来就相对靠后,而且流动强度又比较大的话,那有可能导致完全失去平衡,甚至是让已经离开弹舱的投掷物重新被气流推回去,然后撞到飞机本身……”
“……”
一时间,周围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我记得,美军好像就有很多飞机,是因为这个原因损失掉的?”
眼见气氛有些过于沉重,乔晨青稍稍转移了一下话题。
“没错。”
蒋建军回答道: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飞机即便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弹舱,但仍然会在翼下或者机身下方形成类似浅腔结构的闭式流动,导致武器在投放后反而上升,结果对飞机本身造成破坏。”
“不过,机外挂载所形成的闭式流动规模普遍比较小,只要通过弹射式挂架给投掷物一个初速度,让它在释放时离开危险位置就好,而物理上真实存在的弹舱,尤其图160这种大尺寸弹舱形成的下洗区规模很大,不是单单靠一个弹射式挂架就能完全避免的……”
而乔晨青此时想的,其实是另一个更加长远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战术飞机的弹舱……就是像F22那样的,是不是也会面对一样的问题?”
用图160扔空射巡航导弹毕竟是一锤子买卖,大概率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但未来的第四代战斗机可是要批量装备的。
蒋建军点点头:
“所以,在这个课题上面,我们是在跟601所还有611所等几个兄弟单位合作进行……”
话才说到一半,他也看到了乔晨青愈发铁青起来的脸色。
于是赶紧话锋一转:
“不过,战术飞机的体量毕竟小,所以开启弹舱之后的流场影响也相对弱一些,没有我们面对的情况这么严重……另外,我们之所以选择用浅腔弹舱,也是因为已经有了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控制弹舱门的开度,还有给载弹提供一个初始的负迎角……”
“……”
就在气氛逐渐陷入僵持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从门外匆匆走来,接着凑近到蒋建军和乔晨青旁边:
“首长,蒋总,我们刚收到了常院士和航天一院那边发过来的文件。”
蒋建军稍稍抬起视线:
“是验证弹的具体设计参数?”
那名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就此离开。
反而把手中的一个文件夹放在了桌上:
“另外……常总还一并附了封信,说是给镐发集团的设计负责同志。”
蒋建军听罢一愣,有些迟疑地翻开了面前的文件。
除了抬头以外,整张A4纸上只写了一句话:
“图160飞机的大尺寸弹舱可能导致流场紊乱,对于此问题,可以考虑在弹舱前缘设置扰流板,并在后缘设置一特定倾角进行缓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