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实的李庆躺在床上大口呼吸着香甜的空气,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感觉身下的硬板床是如此可爱,如此令人感到踏实。
脑袋还在隐隐作痛,那是一种胀痛,像是有什么环状的东西在脑袋内部往外顶,给人以天地颠倒的错觉。
缓了一阵,李庆坐起身,将右手举到自己眼前。
看着掌心中那依旧存在的绯月,他沉默了半晌,而后重重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脸上火辣辣的疼还没消退,李庆的目光再次汇聚在了掌心,得到的依然是相同的答案,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此时此刻的绯月,与“穿越”之前的状态并不完全相同。
李庆清楚的记得,在“穿越”事件发生之前,月轮周围浮现出了一圈蝌蚪般的黑色秘文,而现在,那一圈黑色秘文只剩下了右上角的一小块,如果将绯月比作一轮时钟,那现在仅剩下的一小块秘文所在的位置就是介于十二点钟于一点钟之间。
就在这时,李庆突然发现,黑色秘文似乎“变多”了一些,像是藤蔓一般,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出了一截,蔓延至了一点钟的位置。
这个发现,让李庆几乎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李庆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当黑色秘文再次首尾相接达到圆满时,他会再一次“穿越”,再经历一次刚才的种种诡异。
刚才发生的一切绝对不是梦,危机是真实的,死亡的迫近也是真实的,但他却似乎没得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有些不甘心,他想自救,想寻求帮助,但自从父母离世以后,李庆便已是举目无亲,是无依无靠如游魂般的存在了。
他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宁浦,是南联盟边陲的一个小县城,隶属福永市。
宁浦的“浦”字,本就有江河与支流汇合处之意,从县城出发再往西二百余里,便是浩瀚无际的寒食海,宁浦县海事局连同宁浦县警局一起出具的报告说李庆的父母都是在此海中溺水而亡,尸骨难寻。
时间不待人,窗外透进束束光亮,昭示着新一天的到来。
掌心的黑色秘文又有增长,李庆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秘文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圆环大概需要72个小时。
这或许是李庆生命中最后的72小时,准确的说,他还剩下大约69个小时。
李庆从床上爬起来,晃了晃脑袋,朝盥洗室走去。
家徒四壁,这个成语是对李庆住所最形象的概括,这间空壳般的房屋是父母辛苦一辈子才换回来的安身立命的居所,同时也是二老留给李庆唯一的遗产,在父母离世后不久,清算债务的那群人便找上门来,将这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搜罗走了一切能换成钱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洗漱台上方的镜子也能称的上是一件家具,镜子上有不少苍白色的水渍,李庆拿毛巾一抹,镜中倒映出的影像顿时清晰了不少。
自一个月前掌心那轮绯月出现开始,李庆就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睡眠不良导致的疲惫与物质生活拮据带来的压抑让他整个人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两样东西,无时无刻不再挑动着李庆脆弱的神经,让他消瘦的脸庞透出一股病态的苍白。
李庆摸了摸自己的脸,骨头的轮廓清晰可辨,乐观的想一想,这一个月下来,好像又瘦了不少。
现在是早上7点,对于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的底层百姓来说,这个时间点已经不算早了,窗户外人声渐起,汇成了老胡同里的众生百相。
李庆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他喜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这命运现在看起来是如此的风雨飘摇。
关于穿越后所处的那个时间点与那辆列车,基于人人都有的常识,李庆心中隐隐有一些猜测,但受眼界与知识的限制,这一些猜测也极其有限,对于破局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李庆要去一个这二十年来都不曾踏足过的地方——宁浦县图书馆查阅资料。
收拾好之后,李庆就拿着伞出了门。
雨还在下,在水凼中惊起无数细碎的涟漪,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世道,没有人想出门,但生活所迫,有些事不是不想就能不做的。
李庆住的这栋楼紧邻着一道围栏,在那围栏之外,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听说这块地七年前就被某个地产公司买了下来,本来是打算搞房地产的,但因为第五座方尖塔被北联邦得到,南联盟计划放弃部分地区以收缩防线,宁浦这样的边陲小县随时都有沦陷的风险,盖楼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时下是新历203年,自南联盟在第五座方尖塔的争夺中失利,这件古代圣器落入北联邦之手已经有足足七年了。
这块荒废的土地,想来也是宁浦乃至于整个南联盟临边之地的缩影吧?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阵风,如今已经是吹进了南联盟边境每一户人的家里了。
灰黑的云片如同被撕碎的破布,散乱排布在这座南联盟边陲临海小县城的头顶,县城的大街小巷,地面都被雨水沁成了黑色。
图书馆要9点才开门,李庆赶到时,这栋建成于商王朝时期一直沿用至今三层楼建筑大门紧闭。
除了李庆之外,还有一位身着灰色大衣的中年男人在门前等待。
如此时局,知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品,逐权逐利,都比追逐真知高效许多。
事实是,南联盟高层的注意力也都在与北联盟的战争与自身政权的巩固上,根本没有心思去发展民生,譬如眼前这座图书馆,在早些年就有人提议要将其改建成军火库,但随着第五座方尖碑归属的落定,放弃部分边境的疆域几乎已成定局,改建的事也随之搁置。
阴差阳错,这座图书馆才得以保存下来。
顶着熊猫眼的图书管理员姗姗来迟,在他的带领下,李庆与灰衣男人先后入馆,灰衣男人似是这里的熟客,目标明确,一进门就直接上了二楼。
看着灰衣男人的背影,图书管理员嘴唇动了动,李庆耳力见长,隔了两三个身位,竟听清楚了他嘟囔的内容。
“怪人。”
待管理员收拾好了工位,李庆立刻上前,说:“你好,请问有没有讲厚照十二年的书?”
管理员看了李庆一眼,有气无力地答道:“去历史区找找吧,上二楼左转,应该就在那一片。”又补充提醒道:“书籍不能损坏,不能私自带走,如果有损坏,必须赔偿,要带离,也必须到我这里来办理手续。”
李庆应了一声,快步上楼到了管理员所说的位置,花纹古朴的书架上大多数位置都空着,只东倒西歪地摆了几本书,一千两百年的统治,让商王朝的文化事业达到了顶峰,只可惜后人对此却不慎珍惜,架上生尘,空气中不闻书香,只剩下了淡淡的潮霉气味。
没得选就不用选,李庆也不是学者,只能在几本大部头中挑出一本看上去最权威的。
二楼的阅览区,灰衣男人果然也在,对于李庆的到来,他连头都没有抬,也不知道是根本不关心还是丝毫没有察觉。
从桌上的凹槽投入一枚硬币,轻轻一转灯座上的开关,淡蓝色的火焰立时跃出,驱散了黑暗,也稍稍净除了一些霉味,图书馆里安静极了,无论是李庆翻书的响动还是灰衣男人刷刷刷记录的声响,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依照目录索引,厚照十二年的记载指向第784页。
书页翻动,当真正翻到那一页时,像是被施了定身术,李庆整个人猛地僵住。
平放在桌上的大部头史传,自784页起,书页被掏出了一个矩形的凹槽,凹槽内则被嵌入了一本铜书,铜书的封面刻着作者名与出版方,唯独缺了书名:
“江寒离著,商王朝古遗迹开发与保护委员会出版社出版”
李庆盯着这本严丝合缝镶嵌在内的铜书看了一阵,随即不动声色关上了书册,拿起大部头朝楼下走去。
“借阅时间为七天,到时如果没有归还,就要开始扣押金,一天扣5元,直到扣完为止。”
在管理员诧异的眼神中,李庆办理了借阅手续,并用身上为数不多的钱缴纳了30元的押金,他却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拿上书就匆匆往回赶。
老胡同口,穿着保安制服守门的老大爷正躲在亭子下看报纸,在当下,拥有能通读报纸的学识与订购报纸的财力,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通常都代表着这个人有着不俗的家境。
但这位葛姓的老头就是万千“通常”当中的不寻常,靠着自学的文字能读通报纸不假,不过他读的,都是数周乃至于数月之前的报纸,是那些富人阶层看完即弃的,早已失去了各大报纸出版商赖以为生的时效性。
“小李啊,诶,你今天脸色怎么差?”葛老头听到动静,立马把头抬了起来,戴的那副眼镜往下一垮就搭在了鼻梁上,眼睛却在往上翻着,标准的老年人打量年轻人的架势。
暂时没有心思闲聊的李庆与老葛打了个招呼,问明了暂时没有寄给自己的信,离开前,他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这次的报纸又说了什么?”
闻言,老葛立刻低下头,扶了扶眼镜,拿手指着头版头条的大标题,一字一顿地大声念道:
“新时代?北联邦的又一个弥天大谎:会自己转向的小磁针!”
末了,葛老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说:“对了,刚才有两个人向我打听你住哪里,一男一女,是你的亲戚吗?”
脑袋还在隐隐作痛,那是一种胀痛,像是有什么环状的东西在脑袋内部往外顶,给人以天地颠倒的错觉。
缓了一阵,李庆坐起身,将右手举到自己眼前。
看着掌心中那依旧存在的绯月,他沉默了半晌,而后重重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脸上火辣辣的疼还没消退,李庆的目光再次汇聚在了掌心,得到的依然是相同的答案,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此时此刻的绯月,与“穿越”之前的状态并不完全相同。
李庆清楚的记得,在“穿越”事件发生之前,月轮周围浮现出了一圈蝌蚪般的黑色秘文,而现在,那一圈黑色秘文只剩下了右上角的一小块,如果将绯月比作一轮时钟,那现在仅剩下的一小块秘文所在的位置就是介于十二点钟于一点钟之间。
就在这时,李庆突然发现,黑色秘文似乎“变多”了一些,像是藤蔓一般,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出了一截,蔓延至了一点钟的位置。
这个发现,让李庆几乎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李庆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当黑色秘文再次首尾相接达到圆满时,他会再一次“穿越”,再经历一次刚才的种种诡异。
刚才发生的一切绝对不是梦,危机是真实的,死亡的迫近也是真实的,但他却似乎没得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有些不甘心,他想自救,想寻求帮助,但自从父母离世以后,李庆便已是举目无亲,是无依无靠如游魂般的存在了。
他所在的地方被称为宁浦,是南联盟边陲的一个小县城,隶属福永市。
宁浦的“浦”字,本就有江河与支流汇合处之意,从县城出发再往西二百余里,便是浩瀚无际的寒食海,宁浦县海事局连同宁浦县警局一起出具的报告说李庆的父母都是在此海中溺水而亡,尸骨难寻。
时间不待人,窗外透进束束光亮,昭示着新一天的到来。
掌心的黑色秘文又有增长,李庆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秘文首尾相接连成一个圆环大概需要72个小时。
这或许是李庆生命中最后的72小时,准确的说,他还剩下大约69个小时。
李庆从床上爬起来,晃了晃脑袋,朝盥洗室走去。
家徒四壁,这个成语是对李庆住所最形象的概括,这间空壳般的房屋是父母辛苦一辈子才换回来的安身立命的居所,同时也是二老留给李庆唯一的遗产,在父母离世后不久,清算债务的那群人便找上门来,将这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搜罗走了一切能换成钱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洗漱台上方的镜子也能称的上是一件家具,镜子上有不少苍白色的水渍,李庆拿毛巾一抹,镜中倒映出的影像顿时清晰了不少。
自一个月前掌心那轮绯月出现开始,李庆就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睡眠不良导致的疲惫与物质生活拮据带来的压抑让他整个人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两样东西,无时无刻不再挑动着李庆脆弱的神经,让他消瘦的脸庞透出一股病态的苍白。
李庆摸了摸自己的脸,骨头的轮廓清晰可辨,乐观的想一想,这一个月下来,好像又瘦了不少。
现在是早上7点,对于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的底层百姓来说,这个时间点已经不算早了,窗户外人声渐起,汇成了老胡同里的众生百相。
李庆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他喜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这命运现在看起来是如此的风雨飘摇。
关于穿越后所处的那个时间点与那辆列车,基于人人都有的常识,李庆心中隐隐有一些猜测,但受眼界与知识的限制,这一些猜测也极其有限,对于破局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李庆要去一个这二十年来都不曾踏足过的地方——宁浦县图书馆查阅资料。
收拾好之后,李庆就拿着伞出了门。
雨还在下,在水凼中惊起无数细碎的涟漪,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世道,没有人想出门,但生活所迫,有些事不是不想就能不做的。
李庆住的这栋楼紧邻着一道围栏,在那围栏之外,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听说这块地七年前就被某个地产公司买了下来,本来是打算搞房地产的,但因为第五座方尖塔被北联邦得到,南联盟计划放弃部分地区以收缩防线,宁浦这样的边陲小县随时都有沦陷的风险,盖楼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时下是新历203年,自南联盟在第五座方尖塔的争夺中失利,这件古代圣器落入北联邦之手已经有足足七年了。
这块荒废的土地,想来也是宁浦乃至于整个南联盟临边之地的缩影吧?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阵风,如今已经是吹进了南联盟边境每一户人的家里了。
灰黑的云片如同被撕碎的破布,散乱排布在这座南联盟边陲临海小县城的头顶,县城的大街小巷,地面都被雨水沁成了黑色。
图书馆要9点才开门,李庆赶到时,这栋建成于商王朝时期一直沿用至今三层楼建筑大门紧闭。
除了李庆之外,还有一位身着灰色大衣的中年男人在门前等待。
如此时局,知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品,逐权逐利,都比追逐真知高效许多。
事实是,南联盟高层的注意力也都在与北联盟的战争与自身政权的巩固上,根本没有心思去发展民生,譬如眼前这座图书馆,在早些年就有人提议要将其改建成军火库,但随着第五座方尖碑归属的落定,放弃部分边境的疆域几乎已成定局,改建的事也随之搁置。
阴差阳错,这座图书馆才得以保存下来。
顶着熊猫眼的图书管理员姗姗来迟,在他的带领下,李庆与灰衣男人先后入馆,灰衣男人似是这里的熟客,目标明确,一进门就直接上了二楼。
看着灰衣男人的背影,图书管理员嘴唇动了动,李庆耳力见长,隔了两三个身位,竟听清楚了他嘟囔的内容。
“怪人。”
待管理员收拾好了工位,李庆立刻上前,说:“你好,请问有没有讲厚照十二年的书?”
管理员看了李庆一眼,有气无力地答道:“去历史区找找吧,上二楼左转,应该就在那一片。”又补充提醒道:“书籍不能损坏,不能私自带走,如果有损坏,必须赔偿,要带离,也必须到我这里来办理手续。”
李庆应了一声,快步上楼到了管理员所说的位置,花纹古朴的书架上大多数位置都空着,只东倒西歪地摆了几本书,一千两百年的统治,让商王朝的文化事业达到了顶峰,只可惜后人对此却不慎珍惜,架上生尘,空气中不闻书香,只剩下了淡淡的潮霉气味。
没得选就不用选,李庆也不是学者,只能在几本大部头中挑出一本看上去最权威的。
二楼的阅览区,灰衣男人果然也在,对于李庆的到来,他连头都没有抬,也不知道是根本不关心还是丝毫没有察觉。
从桌上的凹槽投入一枚硬币,轻轻一转灯座上的开关,淡蓝色的火焰立时跃出,驱散了黑暗,也稍稍净除了一些霉味,图书馆里安静极了,无论是李庆翻书的响动还是灰衣男人刷刷刷记录的声响,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依照目录索引,厚照十二年的记载指向第784页。
书页翻动,当真正翻到那一页时,像是被施了定身术,李庆整个人猛地僵住。
平放在桌上的大部头史传,自784页起,书页被掏出了一个矩形的凹槽,凹槽内则被嵌入了一本铜书,铜书的封面刻着作者名与出版方,唯独缺了书名:
“江寒离著,商王朝古遗迹开发与保护委员会出版社出版”
李庆盯着这本严丝合缝镶嵌在内的铜书看了一阵,随即不动声色关上了书册,拿起大部头朝楼下走去。
“借阅时间为七天,到时如果没有归还,就要开始扣押金,一天扣5元,直到扣完为止。”
在管理员诧异的眼神中,李庆办理了借阅手续,并用身上为数不多的钱缴纳了30元的押金,他却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拿上书就匆匆往回赶。
老胡同口,穿着保安制服守门的老大爷正躲在亭子下看报纸,在当下,拥有能通读报纸的学识与订购报纸的财力,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通常都代表着这个人有着不俗的家境。
但这位葛姓的老头就是万千“通常”当中的不寻常,靠着自学的文字能读通报纸不假,不过他读的,都是数周乃至于数月之前的报纸,是那些富人阶层看完即弃的,早已失去了各大报纸出版商赖以为生的时效性。
“小李啊,诶,你今天脸色怎么差?”葛老头听到动静,立马把头抬了起来,戴的那副眼镜往下一垮就搭在了鼻梁上,眼睛却在往上翻着,标准的老年人打量年轻人的架势。
暂时没有心思闲聊的李庆与老葛打了个招呼,问明了暂时没有寄给自己的信,离开前,他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这次的报纸又说了什么?”
闻言,老葛立刻低下头,扶了扶眼镜,拿手指着头版头条的大标题,一字一顿地大声念道:
“新时代?北联邦的又一个弥天大谎:会自己转向的小磁针!”
末了,葛老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说:“对了,刚才有两个人向我打听你住哪里,一男一女,是你的亲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