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韩宁在纳粹的档案室里发现了关于郑和的而一些简介,其中有一本破旧的手抄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郑和出海的目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问了寻找建文帝,因为靖难之役后,朱棣并没有确信建文帝已死,更有传言说建文帝乘船南下,逃离神州,《明史》写道:成祖(指朱棣)以武力夺权,入正大统,而建文帝去向则为国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郑和、李挺等众曾奉旨,查访建文于内陆,积数年不遇,成祖遂命郑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寻诸海上。不管永乐皇帝朱棣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另有所求,下西洋的意图势在必行,
传言郑和当选领军人物绝非偶然,其中,相貌因素在有一大部分,朱棣听术士称:“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朱棣于是选择了郑和,这句话也成为了郑和惟一一段关于形象的记载。相貌堂堂,是朱棣选择郑和担负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
我将继续翻阅手中的笔记,上面写着‘郑和七次航海日期’,可看了后面的内容,同样令人失望,日志内容字数不多,只有不到几千字,大概内容是:
1403年到1405年,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2000艘以上的船只,与造船同时,水手的招募与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405年7月,郑和船队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600海里,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带领船队穿越南中国海。据称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郑和前3次下西洋,都是以印度西南的大国古里为终点,他们一边等待季风,一边进行贸易。
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印度洋上航行了1个多月,郑和船队接近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
1421年的5月9日,郑和奉命启程,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航行。
1425年3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的守备使,那一年,郑和已经54岁。
1430年,六月初九,宣德皇帝颁布《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诏》,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1432年1月12日,郑和从长乐出发,开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1432年
3月7日,船队抵达爪哇。
7月24日,船队抵达旧港。
8月3日,船队到达满剌加。
11月28日,船队抵达锡兰山。
12月10日,船队到达古里。
1433年
1月17日,抵达忽鲁谟斯。分舟宗船队不仅抵达了西亚和非洲东岸,甚至可能超越以往任何一次航行,抵达中国人从未到达过的“际天极地”
1433年3月,船队在忽鲁谟斯等待季风返航,但此次郑和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1435年,36岁的朱瞻基突然驾崩,大明王朝的航海史诗,彻底划上了句号。
文章里面还有一些各地风俗以及郑和见闻的介绍,大多都是一些贸易见闻,接送各国使臣,还有展示明朝大国国富民强的词语,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
韩宁在门口探风,见我俩满脸失望,问道:“怎么回事?有没有发现?”
我将手抄本扔了过去,“读读历史吧!”
韩宁一脸的无奈,“老李啊!这次咱们来红山宫殿,该做的事情看似都做完了,经历的也够多了,可我怎么觉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一样?”我心里有些失落,不过眼下也只能安慰,毕竟,我们从这里出去都是问题。
韩宁接着说道:“老李,我觉得你对赵欣的态度好像有些变化。”
我心里一沉,韩宁的话没错,自从知道赵欣的身世后,我就产生了怀疑,从一开始说出赵氏家族大墓,到发现陆家村,赵欣一直没有表现出她知道陆家村的事情,可她是护法的女儿,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陆家村人一说,另外,在小艇上漂流时,她在巨脑的干扰下,做出了祈祷的动作,而这个动作就是陆家村护法跟寨主一同祭祀时的动作,如果说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又怎么会做出这个动作来?
有一种可能性,赵欣可能一早就知道陆家村这个地方,在我父亲留下来的地图上找到陆家村时,赵欣已经萌生了让我帮她找到这个地方的想法。可转念一想,赵欣这一路并没有害过自己,如果说单纯的想利用我找到陆家村这个地方,倒也没什么,可不管怎么样,我心里还是有些忌惮,但我暂时还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心里正琢磨,忽然发现,韩宁已经好长时间没说过话了,扭头一看,他正抓着手抄本,皱着眉头,看起来很专注的样子。如果是一般人,我不会觉得奇怪,可韩宁不一样,我知道他的性子,这种历史书他不会感兴趣,最多看几眼,然后给我扔回来,难不成是放风实在无聊,看着个打发时间?
可是接下来韩宁的举动却引起了我极大注意,只见他前后翻动书页,之后又将手抄本反复颠倒,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要掉出来一样。
我忍不住问道:“你咋了,犯病了?”
韩宁也不理我,依旧摆弄着手里的手抄本,我被韩宁的举动吓了一跳,不会是鬼上身吧!
“阿宁,你到底在看什么?”
韩宁嗯了一声,奇道:“我好像看到了‘郑和航海日志’几个字!”
“郑和航海日志?”我差点喊了出来。
我心里也是一惊,心说郑和航海日志不是已经被销毁了吗!?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几个关于郑和的不解之谜,首先就是郑和的航海日志是不是被销毁了?中国近代文献记录的郑和的航海记录并不多,明朝的历史档案,卷帙浩繁,但郑和船队的第一手资料《航海日志》却至今没有找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是一团迷雾,甚至是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销毁了这批档案,也说不清楚。
正史中没有记载,几种明人笔记上提到是刘大夏销毁了这批档案,但似乎还是证据不足,“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还不能定案。
比较流行的说法有这么几种。
首先是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一说,刘大夏“取而焚之,意所载必多恢诡谲怪”,烧毁的动机难以服人。陆树声《长水日抄》却是另一种说法,说刘大夏“已先检得,匿其籍”。但注意,这里只说是“匿”,未说是“毁”。再晚些时候,焦竑在《玉堂丛语》卷五中说:“刘先检得之,匿他处。”也是只说是藏匿,没有说是销毁。
文献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库中案卷,安得失去?”刘大夏微笑说:“三保下西洋时,所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亦以万计,纵得珍宝,于国何益?此大臣所当切谏。旧案虽在,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足追究有无邪?”如果这个记载是可信的,只能说明刘大夏知道这批档案的去处,不能肯定是他销毁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说郑和远航的档案被销毁,毕竟找到了一个嫌疑人刘大夏,但郑和的那支庞大的“特混舰队”的下落呢?是谁藏匿起来了,还是被谁销毁了?是焚烧,凿沉还是拆解?那么多的庞然大物,藏匿或销毁都比档案资料更难掩人耳目。
另外一个不解之谜是,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有多大?
如果根据文献记载并折算成今天的公制,最大的船长约150米,宽约61米,排水量约在2万吨以上,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宝船的主桅杆高达72米,相当于24层楼房那么高(按每层高3米计算)。这些数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木材能否制造成这么大的帆船?木质帆船能否承受洋面上的狂风巨浪?仅以风帆为动力能否推进这样的庞然大物?这需要多大的风帆?9桅12帆需要多少人来操作?这样大的船如何入港靠岸?有的学者则用他们的船舶专业知识结合历史文献肯定地说,9桅万吨级木质帆船,不仅在明代,即使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都是建造不出来的。以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造不出来,要完成下西洋的各项任务也不需要这么大的船舶,古今中外也没有过那么大的木帆船。另一部分学者则用船舶专业知识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水下考古资料肯定地说,考古出土船舶文物、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木帆船建造工艺的调查研究可以证明,肯定可以造出44丈长、18丈宽的郑和宝船,并预言水下考古还会进一步给以直接的确证。
还有一个谜题是,郑和最远究竟到哪里也说不清楚,有人说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比哥伦比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还有唐人街是郑和下西洋时形成的,另外,郑和所下的西洋,究竟是哪里?
郑和出海的目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问了寻找建文帝,因为靖难之役后,朱棣并没有确信建文帝已死,更有传言说建文帝乘船南下,逃离神州,《明史》写道:成祖(指朱棣)以武力夺权,入正大统,而建文帝去向则为国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郑和、李挺等众曾奉旨,查访建文于内陆,积数年不遇,成祖遂命郑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寻诸海上。不管永乐皇帝朱棣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另有所求,下西洋的意图势在必行,
传言郑和当选领军人物绝非偶然,其中,相貌因素在有一大部分,朱棣听术士称:“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朱棣于是选择了郑和,这句话也成为了郑和惟一一段关于形象的记载。相貌堂堂,是朱棣选择郑和担负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
我将继续翻阅手中的笔记,上面写着‘郑和七次航海日期’,可看了后面的内容,同样令人失望,日志内容字数不多,只有不到几千字,大概内容是:
1403年到1405年,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2000艘以上的船只,与造船同时,水手的招募与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405年7月,郑和船队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600海里,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带领船队穿越南中国海。据称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郑和前3次下西洋,都是以印度西南的大国古里为终点,他们一边等待季风,一边进行贸易。
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印度洋上航行了1个多月,郑和船队接近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
1421年的5月9日,郑和奉命启程,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航行。
1425年3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的守备使,那一年,郑和已经54岁。
1430年,六月初九,宣德皇帝颁布《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诏》,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1432年1月12日,郑和从长乐出发,开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1432年
3月7日,船队抵达爪哇。
7月24日,船队抵达旧港。
8月3日,船队到达满剌加。
11月28日,船队抵达锡兰山。
12月10日,船队到达古里。
1433年
1月17日,抵达忽鲁谟斯。分舟宗船队不仅抵达了西亚和非洲东岸,甚至可能超越以往任何一次航行,抵达中国人从未到达过的“际天极地”
1433年3月,船队在忽鲁谟斯等待季风返航,但此次郑和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1435年,36岁的朱瞻基突然驾崩,大明王朝的航海史诗,彻底划上了句号。
文章里面还有一些各地风俗以及郑和见闻的介绍,大多都是一些贸易见闻,接送各国使臣,还有展示明朝大国国富民强的词语,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
韩宁在门口探风,见我俩满脸失望,问道:“怎么回事?有没有发现?”
我将手抄本扔了过去,“读读历史吧!”
韩宁一脸的无奈,“老李啊!这次咱们来红山宫殿,该做的事情看似都做完了,经历的也够多了,可我怎么觉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一样?”我心里有些失落,不过眼下也只能安慰,毕竟,我们从这里出去都是问题。
韩宁接着说道:“老李,我觉得你对赵欣的态度好像有些变化。”
我心里一沉,韩宁的话没错,自从知道赵欣的身世后,我就产生了怀疑,从一开始说出赵氏家族大墓,到发现陆家村,赵欣一直没有表现出她知道陆家村的事情,可她是护法的女儿,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陆家村人一说,另外,在小艇上漂流时,她在巨脑的干扰下,做出了祈祷的动作,而这个动作就是陆家村护法跟寨主一同祭祀时的动作,如果说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又怎么会做出这个动作来?
有一种可能性,赵欣可能一早就知道陆家村这个地方,在我父亲留下来的地图上找到陆家村时,赵欣已经萌生了让我帮她找到这个地方的想法。可转念一想,赵欣这一路并没有害过自己,如果说单纯的想利用我找到陆家村这个地方,倒也没什么,可不管怎么样,我心里还是有些忌惮,但我暂时还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心里正琢磨,忽然发现,韩宁已经好长时间没说过话了,扭头一看,他正抓着手抄本,皱着眉头,看起来很专注的样子。如果是一般人,我不会觉得奇怪,可韩宁不一样,我知道他的性子,这种历史书他不会感兴趣,最多看几眼,然后给我扔回来,难不成是放风实在无聊,看着个打发时间?
可是接下来韩宁的举动却引起了我极大注意,只见他前后翻动书页,之后又将手抄本反复颠倒,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要掉出来一样。
我忍不住问道:“你咋了,犯病了?”
韩宁也不理我,依旧摆弄着手里的手抄本,我被韩宁的举动吓了一跳,不会是鬼上身吧!
“阿宁,你到底在看什么?”
韩宁嗯了一声,奇道:“我好像看到了‘郑和航海日志’几个字!”
“郑和航海日志?”我差点喊了出来。
我心里也是一惊,心说郑和航海日志不是已经被销毁了吗!?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几个关于郑和的不解之谜,首先就是郑和的航海日志是不是被销毁了?中国近代文献记录的郑和的航海记录并不多,明朝的历史档案,卷帙浩繁,但郑和船队的第一手资料《航海日志》却至今没有找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是一团迷雾,甚至是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销毁了这批档案,也说不清楚。
正史中没有记载,几种明人笔记上提到是刘大夏销毁了这批档案,但似乎还是证据不足,“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还不能定案。
比较流行的说法有这么几种。
首先是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一说,刘大夏“取而焚之,意所载必多恢诡谲怪”,烧毁的动机难以服人。陆树声《长水日抄》却是另一种说法,说刘大夏“已先检得,匿其籍”。但注意,这里只说是“匿”,未说是“毁”。再晚些时候,焦竑在《玉堂丛语》卷五中说:“刘先检得之,匿他处。”也是只说是藏匿,没有说是销毁。
文献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库中案卷,安得失去?”刘大夏微笑说:“三保下西洋时,所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亦以万计,纵得珍宝,于国何益?此大臣所当切谏。旧案虽在,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足追究有无邪?”如果这个记载是可信的,只能说明刘大夏知道这批档案的去处,不能肯定是他销毁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说郑和远航的档案被销毁,毕竟找到了一个嫌疑人刘大夏,但郑和的那支庞大的“特混舰队”的下落呢?是谁藏匿起来了,还是被谁销毁了?是焚烧,凿沉还是拆解?那么多的庞然大物,藏匿或销毁都比档案资料更难掩人耳目。
另外一个不解之谜是,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有多大?
如果根据文献记载并折算成今天的公制,最大的船长约150米,宽约61米,排水量约在2万吨以上,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宝船的主桅杆高达72米,相当于24层楼房那么高(按每层高3米计算)。这些数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木材能否制造成这么大的帆船?木质帆船能否承受洋面上的狂风巨浪?仅以风帆为动力能否推进这样的庞然大物?这需要多大的风帆?9桅12帆需要多少人来操作?这样大的船如何入港靠岸?有的学者则用他们的船舶专业知识结合历史文献肯定地说,9桅万吨级木质帆船,不仅在明代,即使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都是建造不出来的。以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造不出来,要完成下西洋的各项任务也不需要这么大的船舶,古今中外也没有过那么大的木帆船。另一部分学者则用船舶专业知识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水下考古资料肯定地说,考古出土船舶文物、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木帆船建造工艺的调查研究可以证明,肯定可以造出44丈长、18丈宽的郑和宝船,并预言水下考古还会进一步给以直接的确证。
还有一个谜题是,郑和最远究竟到哪里也说不清楚,有人说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比哥伦比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还有唐人街是郑和下西洋时形成的,另外,郑和所下的西洋,究竟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