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即建文四年,南军节节败退,二月燕王率军直抵金陵城下,僵持四月有余,终无力回天,应天府金陵城破。
六月的南方已经略显酷热,行人已是汗衫,却也难抵炽热,豆大的汗水在一行人的脸上滚落在大地上。当然不仅是汗珠还有鲜血,殷红的血如同火热的太阳,洒在大地上,却无人喊疼,或是显得疲惫,个个都像是逃亡的野兽,连日奔波后,布满血丝的眼神里满是警惕。
大地似乎也已经看尽了人世的沧桑,饱受了人世的苦难对此却无动于衷。
看这行人,三十来号人,个个衣衫湿透,有的身上的刀口还没有愈合,在太阳的炙烤下已经结了痂,却有一顶轿子平稳地被四个人抬着,不慌不乱。轿子虽在此荒野中却不减其尊贵之气,轿身皆用上等楠木所造,局部处纹以金龙图案,虽已用寻常布衫遮挡,但是微风过处,轿身金龙戏珠图却是隐约可见,一看就是皇家之物,正逢燕军攻破皇城不免令人生疑。抬轿的四个人身体健壮有力,步伐稳健,在这种崎岖的山路上轿子却显得很稳当。即使常人走着也难免趔趄,他们四个仿佛与轿子本是一体,或是他们就是这个轿子的腿脚。
微风吹过,众人感觉到了难得的清凉,这种久违的舒适却给了他们疲惫的感觉。似乎再清凉一点,他们就会躺下进入死一般的沉睡,连生命都可以不要,来享受这片刻憩息。
众人却也来不及的享受,走在最前面的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向大家做了一个停下的手势,大家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只见这时,一个二十五十六岁模样佩刀的年轻人向书生问道:“老三,有何不妥?”
书生神情紧张,快速对众人说道:“前面树林或有埋伏,大家护好轿子。”
发问的年轻人继续问道:“老三,何以见得?前面虫鸟不惊,你是不是有点草木皆兵了。”
众人也觉得有理,一路的逃亡让所有人的神经已经绷到极致了,即使在他们心里所佩服的书生说出这句话,众人此刻也犯了嘀咕。
书生冷静地说道:“我们已经进入这片树林,但是丝毫不见有飞鸟被惊起,是有人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人将它们惊飞了。还有他们既然能在王家店设伏,看来我们的行踪已经被发现了,在此处埋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众人回想之前王家店一役的惨烈,兄弟身死都不及安葬,只能任其埋骨他乡,此时才觉得眼前安静的树林满是预谋的杀戮还有死亡的气息。
一路走来,两个日夜之间就,已经死了很多人了,自己的兄弟还有那些陌生的暴徒。死亡在这片土地上放佛已经成了本应有的事情,平时温顺的大地在贪婪地索取生命和鲜血的祭祀。
只见这时,人群中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青年说道:“三哥,按照脚程计算,再往前面一百多里就是大禹山了,要到大禹山也只有眼前一条路了,敌人在暗我们在明,躲不了,只有一战了。”
书生心知大禹山地处东南和西南三省交界处,也是自己一行人的目的地所在。过了大禹山再向西而行便可到了云南,届时也就安全了。可即使到了大禹山也许本身却是最大的凶险所在。
本想说些什么,可是张口又止,或许在心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青年接着说道:“为今之计,我带数人打前,诱使敌人出击,以避免中了敌人的埋伏而有过多的伤亡。”
书生沉吟片刻,眼神示意只能如此,无奈地说道:“龙且,诱敌现身即可,不可恋战,突围要紧。”
叫龙且的青年闻听此言,回道:“得令”。说完眼神放光,这是天生对于战斗的欲望和激情。再看这少年,右手短枪,左手短棍,剑眉英姿,尽有少年豪侠之态。再看时短棍和短枪已经结合,变成了丈二长枪,一身金鳞甲,却活脱脱一个威武将军。
传闻当年只有百胜将军常遇春用过的兵器叫做‘锁骨霸王枪’,马下使短棍、短枪迎敌,皆用上等精铁所铸,马上合二为一变为长枪。当年常遇春纵横沙场,凭借此神兵相助,如虎添翼,驱除鞑靼,不负万人不挡之勇。
青年此时剑眉一竖,猿臂轻舒,右手握弓,左手自箭壶中取来三支箭,信手一搭,对着充满着阴谋和杀戮的林中射去,弓似满月,只是一射,其箭去势却倏忽如电,迅疾无比。众人眼见一箭神威如此,皆是一愣,只有书生脸上略有喜色,那个被唤作二哥的人,不想龙且竟有如此功力,脸上却满是诧异。箭没入林中不久便听传来两声哀呼,极是痛苦。
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少年对叫龙且的青年说道:“老五,前面凶险,保重。”其人看似内向阴郁,说话声音极慢,如同他的人一般,眼神中有股浓郁的的哀伤,不知是落寞还是对前方未知的无助,简单的四个字,落落寡欢眼神之中却是对这个弟弟道出了一种深切的关怀。
此时其余旁人方知这满是英气和活力的孩子叫做龙且,立于马上,阳光下,金鳞甲金光闪闪,神采之间更显豪气干云,大有立马横枪,万军之中舍我其谁之态。
龙且双目放光,眼神轻扬,完全对前方的危险不以为意,不似众人一般紧张或惆怅,说道:“四哥,请放心,不消片刻,我当杀敌而还。”说罢,笑了起来,这股豪侠之势也顿时增长了众人的气势,众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迎敌。
书生模样的青年说道:“此去诱敌为主,切记切记,我派铁血十三卫随你同去,待敌人出动,我等合力击之,万不可恋战,事关重大,突围要紧。”
书生说罢,人群中十个人应声而出,只见这十人佩刀俱是大内宫廷刀坊打造,刀鞘都有宫廷制印鉴。据闻铁血十三卫为皇帝近身侍卫,比大内带刀侍卫品衔还高,武功身手俱是一流,只负责保卫皇帝,不知今日所为何事竟流落至此,而且只剩十人,而且十人都有伤在身,轿中人的身份更令人好奇了。
一般江湖或官场中人听闻铁血十三卫的名声,难免会有惊讶之色,这行三十余人听闻表情却丝毫没有惊惧之色,更甚这个二十二三岁书生模样的少年竟然可以直接命令皇帝亲军,更让人费解。
再看时,龙且已经跨马直冲向前,马蹄的声音打破了死一般的宁静,后面十人紧紧跟随,刀已出鞘,横立胸前,透过树叶的阳光洒在刀上,反射出去,放佛想要穿透树叶背后偷窥的眼还有那死亡笼罩下的黑暗亦或是自身内心的恐惧。
书生再次抬手,余下众人已经紧紧围在轿子左右,仿佛在轿子面前,突如其来的死亡都不算什么,轿子也远比众人的性命更重要。
片刻,前面的林子传来呼和之声,咕咕渣渣,如同鹧鸪鸟的鸣叫,众人一听,心里明白,这是遇险的暗号。细听声音,三长两短,咕音两声,较长;喳音三声,则较短。
如若平时,不论遇险的同伴生死,势必众人绕道而行,只是今日,退路没有,进路只有一条,有死无退。按照事先的约定,诱敌而出,合力击之。余下众人开始疾步前行,个个手握兵器,凝神戒备。
书生口中的二哥在前,手拿一口刀,形状较为怪异,似扶桑的长刀,刃又宽出几寸,却又比常见的单刀短些,又似少林梅花刀。身后五人紧紧围在左右,其余众人则是环绕在轿子左右。
那四名轿夫还是一般坚毅冷静的神情,如同与轿子同体一般。轿帘垂下,始终不曾打开透过气,不论炙热的还是压抑的气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似乎不论生死还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那平静。
前面的树林已经隐约听到兵刃相交的喊杀之声,待一行人走近看时,龙且长枪挥动,被十余骑兵围在中间。铁血十三卫仅余的十人亦被众马分开,厮斗缠杀。龙且长枪所及,势大力沉,骑士纷纷被刺中或打落马下。
只在那一群人中,有一个病恹恹的人在那里,就那么站着,仿佛所有的打斗都与他无关也不在意。看到众人行至,他也只是轻轻地一摆手,所有的骑兵都住手了,死生之斗便停了下来,放佛充满着死亡气息的空气也在瞬间凝滞。
只听他语气舒缓,似微笑一般说道:“书生还有少爷,还有这位人称‘小元霸’的龙且,青衣这次看来是倾巢而出了。”
书生,少年还有龙且听闻此言俱是惊讶不已,心想,此人为何得知青衣卫之事,这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自当朝太祖朱元璋开始,知晓此事的人绝不上十人。
病恹恹的人继续说道:“当然还有那位当朝‘亲军都尉府’指挥使,号称断门刀的纪刚纪大人。”说罢懒懒的看看太阳,放佛全身都很冷一样,他的神情间也使众人觉得疲惫,放佛想卸下连日绷紧的神经,在这太阳之下一睡不起。
其实被称作二哥的人,脸上所露出的神情惊讶远甚于别人。
青衣卫本是元末战乱之时,由天机军师刘伯温号召众江湖侠士所建,追随太祖皇帝征战四方,驱除鞑虏,恢复我汉人江山,因多是热血的寻常江湖侠士,因此被称为‘青衣卫’。至大明开国之初,青衣卫死伤甚巨,大明建国之后,由太祖钦封,托庇朝廷,伺看江湖,笼络人心,必要时也会***湖怀有异心对抗朝廷之辈。这件事本身就是皇朝机密,所知者甚少,至于自己更是在太祖晚年,由青衣征召,唯一一个入仕的,负责监视朝廷百官,不想如此机密之事自此人口中说出,却全是轻描淡写,似家长里短一般。
纪刚心下疑惑,问道:“阁下既然知道我等是朝廷命官,于此率众埋伏,置王法何顾?”
那人却说道:“当今燕王率兵勤王,以清君侧,天下众生只道燕王篡上作乱,时至今日圣上流落在外,天下人皆道圣上已遇不测,燕王也是百口莫辩。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小人在此恭候,奉请圣上还朝,已正朝纲,安天下民心。”
纪纲满怀愤懑,破口大骂道:“燕贼忤逆作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尔等宵小纵巧舌如簧,也遮不过天下人的耳目。”说罢,抽刀在手,杀气毕现。
那人还是不紧不慢说道:“当今圣上受谗言蛊惑,罔顾太祖遗训,罢黜诸王,事关大明社稷安危。燕王不忍祖宗基业危厦将倾,背负千古骂名,实在用心良苦。”说罢,叹息一声,满怀忧色。
纪纲正欲发作,书生却不紧不慢的说道:“想不到今日连朵顔三卫也出动了,事难善了啊。”
众人心中都是一惊,朵顔三卫是燕王麾下铁血骑兵,汉蒙不一,个个都是嗜杀骁勇的亡命之徒,只认钱不认人,后被大明王室所雇用。原属宁王管辖,后燕王擒宁王,得其师。朵顔三卫骁勇无比,蒙古骑兵也忌它三分,燕王能够长驱南下朵顔三卫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那看似病恹恹的人,却略有惊讶,说道:“人言书生得青田祖师真传,博览群书,知天下事,智计无双,有当年青田祖师之风,看来江湖中人,所言不虚啊。”
书生虽心中诸多疑问,还是说道:“过奖,过奖。”
青田一派本不见名于江湖,乃是助太祖皇帝开国称霸第一智者刘伯温的门人弟子,伯温祖师穷周易奥义,上知三百年,下知三百年,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所不精。却不尚武,由于精通医道脉络,更善道家吐纳之术,于行气之类的内功法门独辟蹊径,自创了一套内功心法并传授于众门人弟子,所以门人弟子私下自称青田一派,对于此事江湖之中却是无人知晓,不想连如此秘不外传的事此人也知道,心中疑窦一时难以开解。
再看龙且,长枪翻飞,已将数名骑兵刺于马下,铁血十三卫本就剩十人,如今只余七人奋战。一人咽喉处被蒙古弯刀割破咽喉,身上衣衫尽是血迹,横尸于地。另外一人,身中数枪,一枪自腹部没入树中,挺立不倒,临死前怒目圆睁,横刀怒砍,将敌人头颅砍飞,尸身兀自握着枪柄,两人尸身便那么立着。其中最惨的就是醉刀老久,名何太久,浸淫刀术二十年,已是江湖上难得的高手,更为厉害之处在于饮酒三千杯,借着酒力使将出来,极癫狂之至,刀法更甚。连日逃亡,饮水都是问题,何况喝酒,今日在此却是被人看去双手,握刀的手已被砍至别处,马蹄四下践踏,近乎肉泥,在那笑着大骂:“爷爷杀了五个赚足本了,你们这些逆贼。”话未说完已被一名蒙古武士刀锋自头上划过,眼珠爆出,倒地而亡,死状极是惨烈。
朵颜三卫多为铁骑,征战沙场战力十足,和铁血十三卫相比,后者本就是江湖好手,如此混战打斗却是强于朵顔三卫。那批朵顔三卫的汉蒙武士,也只剩得三四人奋战,其余人或被开膛剖肚,或少手少脚,死在地上。这边看得铁血十三卫浴血而战,伤亡惨烈,却似无动于衷,静静地围在轿子左右,放佛在他们的世界里谁死了都无关紧要,只是护着轿子。
那个病恹恹的年轻人,看着部下伤亡惨重却也不以为意,只是看着轿子,他关心的也只有轿子。不多时,朵顔三卫也尽数亡故,这边铁血十三卫里的老六“钝刀”余无锋也战死,当年一把钝刀力克太湖水盗,十八悍匪尽死于其手,受伤之余更凭借其娴熟的水性,两个时辰泅渡太湖,大胜而还,回京之后才卧床半月,经太医悉心调理保得。自太湖到京师,八百余里,非心志坚韧者绝难做到,不想今日战士终须阵上亡,非命于此。
铁血十三卫余下六人身上也全是伤口,眼中满是疲惫。龙且却是横枪立于马上,血腥的照映下,却多了几分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豪迈之气,也是悲壮。
病恹恹的年轻人眼见手下死亡殆尽,却不以为意,拍手叫道:“家师曾言道,小赵王得常遇春和徐达真传,勇猛不亚于元霸,将才不可多得。只是却做了青衣,如在两军阵前,南下当是一劲敌,可惜却作为青衣卫,终究是才不得用,亦是我军及燕王之福。”
书生听得此处,不禁问道:“不知尊师却是何人?”
病恹恹的年轻人说道:“家师是燕王帐下三军督师道衍大师。”
众人心下一惊,燕王能力克皇师,挥军南下,攻破金陵,全凭此妖僧智谋,传闻此人武功更是得佛道两家真传,深不可测。
那忧郁的少年听闻此处,眉头微蹙,回想两年前自己潜入燕王府,刺探军情,与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交手只三招,便被他所伤,所使武功怪异非常,三招之后伤于其掌,五内皆似焚烧般灼痛,后侥幸保住性命,逃脱而还。后经查证,疑为天目山白眉道人席必真的‘五雷轰心掌’,白眉道人久不出江湖,江湖传闻多已作古,更不曾听说有门人弟子,后也无从查证,便不了了之。
书生说道:“久闻大师座下生、老、病、死四大弟子,得大师真传,各个深不可测,想必阁下就是‘久病不医自好毒’的余去病了,今日见面,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刚才病兄出手无声无息。”
纪刚和众人此时才惊觉,此人面露病态,疲乏之色,无声无息已经将众人感染,本身众人已经多感疲惫,此刻更是疲态倍露。正所谓两军对战,士气为先,此时再看众人,战力已不如从前。
余去病听闻此言,不以为意,说道:“诸位日夜奔波,何不放下,随我护驾回朝,重振大明江山,当是万世之功。再说圣上奔波在外,倘若有何不测,诸位也是愧对天下万民。”此人不以武显,句句如刀,却是智大于力,若是用强,激起众人血气和杀性,却不如现在这般有效。
书生说道:“今日之势,已成水火,燕王若能放下,何至今日,兵临城下,叔侄相残,生灵涂炭,太祖泉下有知,亦不得瞑目。”语气之中却不余去病似病一般步步紧逼,多是无奈之感。
六月的南方已经略显酷热,行人已是汗衫,却也难抵炽热,豆大的汗水在一行人的脸上滚落在大地上。当然不仅是汗珠还有鲜血,殷红的血如同火热的太阳,洒在大地上,却无人喊疼,或是显得疲惫,个个都像是逃亡的野兽,连日奔波后,布满血丝的眼神里满是警惕。
大地似乎也已经看尽了人世的沧桑,饱受了人世的苦难对此却无动于衷。
看这行人,三十来号人,个个衣衫湿透,有的身上的刀口还没有愈合,在太阳的炙烤下已经结了痂,却有一顶轿子平稳地被四个人抬着,不慌不乱。轿子虽在此荒野中却不减其尊贵之气,轿身皆用上等楠木所造,局部处纹以金龙图案,虽已用寻常布衫遮挡,但是微风过处,轿身金龙戏珠图却是隐约可见,一看就是皇家之物,正逢燕军攻破皇城不免令人生疑。抬轿的四个人身体健壮有力,步伐稳健,在这种崎岖的山路上轿子却显得很稳当。即使常人走着也难免趔趄,他们四个仿佛与轿子本是一体,或是他们就是这个轿子的腿脚。
微风吹过,众人感觉到了难得的清凉,这种久违的舒适却给了他们疲惫的感觉。似乎再清凉一点,他们就会躺下进入死一般的沉睡,连生命都可以不要,来享受这片刻憩息。
众人却也来不及的享受,走在最前面的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向大家做了一个停下的手势,大家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只见这时,一个二十五十六岁模样佩刀的年轻人向书生问道:“老三,有何不妥?”
书生神情紧张,快速对众人说道:“前面树林或有埋伏,大家护好轿子。”
发问的年轻人继续问道:“老三,何以见得?前面虫鸟不惊,你是不是有点草木皆兵了。”
众人也觉得有理,一路的逃亡让所有人的神经已经绷到极致了,即使在他们心里所佩服的书生说出这句话,众人此刻也犯了嘀咕。
书生冷静地说道:“我们已经进入这片树林,但是丝毫不见有飞鸟被惊起,是有人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人将它们惊飞了。还有他们既然能在王家店设伏,看来我们的行踪已经被发现了,在此处埋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众人回想之前王家店一役的惨烈,兄弟身死都不及安葬,只能任其埋骨他乡,此时才觉得眼前安静的树林满是预谋的杀戮还有死亡的气息。
一路走来,两个日夜之间就,已经死了很多人了,自己的兄弟还有那些陌生的暴徒。死亡在这片土地上放佛已经成了本应有的事情,平时温顺的大地在贪婪地索取生命和鲜血的祭祀。
只见这时,人群中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青年说道:“三哥,按照脚程计算,再往前面一百多里就是大禹山了,要到大禹山也只有眼前一条路了,敌人在暗我们在明,躲不了,只有一战了。”
书生心知大禹山地处东南和西南三省交界处,也是自己一行人的目的地所在。过了大禹山再向西而行便可到了云南,届时也就安全了。可即使到了大禹山也许本身却是最大的凶险所在。
本想说些什么,可是张口又止,或许在心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青年接着说道:“为今之计,我带数人打前,诱使敌人出击,以避免中了敌人的埋伏而有过多的伤亡。”
书生沉吟片刻,眼神示意只能如此,无奈地说道:“龙且,诱敌现身即可,不可恋战,突围要紧。”
叫龙且的青年闻听此言,回道:“得令”。说完眼神放光,这是天生对于战斗的欲望和激情。再看这少年,右手短枪,左手短棍,剑眉英姿,尽有少年豪侠之态。再看时短棍和短枪已经结合,变成了丈二长枪,一身金鳞甲,却活脱脱一个威武将军。
传闻当年只有百胜将军常遇春用过的兵器叫做‘锁骨霸王枪’,马下使短棍、短枪迎敌,皆用上等精铁所铸,马上合二为一变为长枪。当年常遇春纵横沙场,凭借此神兵相助,如虎添翼,驱除鞑靼,不负万人不挡之勇。
青年此时剑眉一竖,猿臂轻舒,右手握弓,左手自箭壶中取来三支箭,信手一搭,对着充满着阴谋和杀戮的林中射去,弓似满月,只是一射,其箭去势却倏忽如电,迅疾无比。众人眼见一箭神威如此,皆是一愣,只有书生脸上略有喜色,那个被唤作二哥的人,不想龙且竟有如此功力,脸上却满是诧异。箭没入林中不久便听传来两声哀呼,极是痛苦。
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少年对叫龙且的青年说道:“老五,前面凶险,保重。”其人看似内向阴郁,说话声音极慢,如同他的人一般,眼神中有股浓郁的的哀伤,不知是落寞还是对前方未知的无助,简单的四个字,落落寡欢眼神之中却是对这个弟弟道出了一种深切的关怀。
此时其余旁人方知这满是英气和活力的孩子叫做龙且,立于马上,阳光下,金鳞甲金光闪闪,神采之间更显豪气干云,大有立马横枪,万军之中舍我其谁之态。
龙且双目放光,眼神轻扬,完全对前方的危险不以为意,不似众人一般紧张或惆怅,说道:“四哥,请放心,不消片刻,我当杀敌而还。”说罢,笑了起来,这股豪侠之势也顿时增长了众人的气势,众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迎敌。
书生模样的青年说道:“此去诱敌为主,切记切记,我派铁血十三卫随你同去,待敌人出动,我等合力击之,万不可恋战,事关重大,突围要紧。”
书生说罢,人群中十个人应声而出,只见这十人佩刀俱是大内宫廷刀坊打造,刀鞘都有宫廷制印鉴。据闻铁血十三卫为皇帝近身侍卫,比大内带刀侍卫品衔还高,武功身手俱是一流,只负责保卫皇帝,不知今日所为何事竟流落至此,而且只剩十人,而且十人都有伤在身,轿中人的身份更令人好奇了。
一般江湖或官场中人听闻铁血十三卫的名声,难免会有惊讶之色,这行三十余人听闻表情却丝毫没有惊惧之色,更甚这个二十二三岁书生模样的少年竟然可以直接命令皇帝亲军,更让人费解。
再看时,龙且已经跨马直冲向前,马蹄的声音打破了死一般的宁静,后面十人紧紧跟随,刀已出鞘,横立胸前,透过树叶的阳光洒在刀上,反射出去,放佛想要穿透树叶背后偷窥的眼还有那死亡笼罩下的黑暗亦或是自身内心的恐惧。
书生再次抬手,余下众人已经紧紧围在轿子左右,仿佛在轿子面前,突如其来的死亡都不算什么,轿子也远比众人的性命更重要。
片刻,前面的林子传来呼和之声,咕咕渣渣,如同鹧鸪鸟的鸣叫,众人一听,心里明白,这是遇险的暗号。细听声音,三长两短,咕音两声,较长;喳音三声,则较短。
如若平时,不论遇险的同伴生死,势必众人绕道而行,只是今日,退路没有,进路只有一条,有死无退。按照事先的约定,诱敌而出,合力击之。余下众人开始疾步前行,个个手握兵器,凝神戒备。
书生口中的二哥在前,手拿一口刀,形状较为怪异,似扶桑的长刀,刃又宽出几寸,却又比常见的单刀短些,又似少林梅花刀。身后五人紧紧围在左右,其余众人则是环绕在轿子左右。
那四名轿夫还是一般坚毅冷静的神情,如同与轿子同体一般。轿帘垂下,始终不曾打开透过气,不论炙热的还是压抑的气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似乎不论生死还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那平静。
前面的树林已经隐约听到兵刃相交的喊杀之声,待一行人走近看时,龙且长枪挥动,被十余骑兵围在中间。铁血十三卫仅余的十人亦被众马分开,厮斗缠杀。龙且长枪所及,势大力沉,骑士纷纷被刺中或打落马下。
只在那一群人中,有一个病恹恹的人在那里,就那么站着,仿佛所有的打斗都与他无关也不在意。看到众人行至,他也只是轻轻地一摆手,所有的骑兵都住手了,死生之斗便停了下来,放佛充满着死亡气息的空气也在瞬间凝滞。
只听他语气舒缓,似微笑一般说道:“书生还有少爷,还有这位人称‘小元霸’的龙且,青衣这次看来是倾巢而出了。”
书生,少年还有龙且听闻此言俱是惊讶不已,心想,此人为何得知青衣卫之事,这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自当朝太祖朱元璋开始,知晓此事的人绝不上十人。
病恹恹的人继续说道:“当然还有那位当朝‘亲军都尉府’指挥使,号称断门刀的纪刚纪大人。”说罢懒懒的看看太阳,放佛全身都很冷一样,他的神情间也使众人觉得疲惫,放佛想卸下连日绷紧的神经,在这太阳之下一睡不起。
其实被称作二哥的人,脸上所露出的神情惊讶远甚于别人。
青衣卫本是元末战乱之时,由天机军师刘伯温号召众江湖侠士所建,追随太祖皇帝征战四方,驱除鞑虏,恢复我汉人江山,因多是热血的寻常江湖侠士,因此被称为‘青衣卫’。至大明开国之初,青衣卫死伤甚巨,大明建国之后,由太祖钦封,托庇朝廷,伺看江湖,笼络人心,必要时也会***湖怀有异心对抗朝廷之辈。这件事本身就是皇朝机密,所知者甚少,至于自己更是在太祖晚年,由青衣征召,唯一一个入仕的,负责监视朝廷百官,不想如此机密之事自此人口中说出,却全是轻描淡写,似家长里短一般。
纪刚心下疑惑,问道:“阁下既然知道我等是朝廷命官,于此率众埋伏,置王法何顾?”
那人却说道:“当今燕王率兵勤王,以清君侧,天下众生只道燕王篡上作乱,时至今日圣上流落在外,天下人皆道圣上已遇不测,燕王也是百口莫辩。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小人在此恭候,奉请圣上还朝,已正朝纲,安天下民心。”
纪纲满怀愤懑,破口大骂道:“燕贼忤逆作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尔等宵小纵巧舌如簧,也遮不过天下人的耳目。”说罢,抽刀在手,杀气毕现。
那人还是不紧不慢说道:“当今圣上受谗言蛊惑,罔顾太祖遗训,罢黜诸王,事关大明社稷安危。燕王不忍祖宗基业危厦将倾,背负千古骂名,实在用心良苦。”说罢,叹息一声,满怀忧色。
纪纲正欲发作,书生却不紧不慢的说道:“想不到今日连朵顔三卫也出动了,事难善了啊。”
众人心中都是一惊,朵顔三卫是燕王麾下铁血骑兵,汉蒙不一,个个都是嗜杀骁勇的亡命之徒,只认钱不认人,后被大明王室所雇用。原属宁王管辖,后燕王擒宁王,得其师。朵顔三卫骁勇无比,蒙古骑兵也忌它三分,燕王能够长驱南下朵顔三卫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那看似病恹恹的人,却略有惊讶,说道:“人言书生得青田祖师真传,博览群书,知天下事,智计无双,有当年青田祖师之风,看来江湖中人,所言不虚啊。”
书生虽心中诸多疑问,还是说道:“过奖,过奖。”
青田一派本不见名于江湖,乃是助太祖皇帝开国称霸第一智者刘伯温的门人弟子,伯温祖师穷周易奥义,上知三百年,下知三百年,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所不精。却不尚武,由于精通医道脉络,更善道家吐纳之术,于行气之类的内功法门独辟蹊径,自创了一套内功心法并传授于众门人弟子,所以门人弟子私下自称青田一派,对于此事江湖之中却是无人知晓,不想连如此秘不外传的事此人也知道,心中疑窦一时难以开解。
再看龙且,长枪翻飞,已将数名骑兵刺于马下,铁血十三卫本就剩十人,如今只余七人奋战。一人咽喉处被蒙古弯刀割破咽喉,身上衣衫尽是血迹,横尸于地。另外一人,身中数枪,一枪自腹部没入树中,挺立不倒,临死前怒目圆睁,横刀怒砍,将敌人头颅砍飞,尸身兀自握着枪柄,两人尸身便那么立着。其中最惨的就是醉刀老久,名何太久,浸淫刀术二十年,已是江湖上难得的高手,更为厉害之处在于饮酒三千杯,借着酒力使将出来,极癫狂之至,刀法更甚。连日逃亡,饮水都是问题,何况喝酒,今日在此却是被人看去双手,握刀的手已被砍至别处,马蹄四下践踏,近乎肉泥,在那笑着大骂:“爷爷杀了五个赚足本了,你们这些逆贼。”话未说完已被一名蒙古武士刀锋自头上划过,眼珠爆出,倒地而亡,死状极是惨烈。
朵颜三卫多为铁骑,征战沙场战力十足,和铁血十三卫相比,后者本就是江湖好手,如此混战打斗却是强于朵顔三卫。那批朵顔三卫的汉蒙武士,也只剩得三四人奋战,其余人或被开膛剖肚,或少手少脚,死在地上。这边看得铁血十三卫浴血而战,伤亡惨烈,却似无动于衷,静静地围在轿子左右,放佛在他们的世界里谁死了都无关紧要,只是护着轿子。
那个病恹恹的年轻人,看着部下伤亡惨重却也不以为意,只是看着轿子,他关心的也只有轿子。不多时,朵顔三卫也尽数亡故,这边铁血十三卫里的老六“钝刀”余无锋也战死,当年一把钝刀力克太湖水盗,十八悍匪尽死于其手,受伤之余更凭借其娴熟的水性,两个时辰泅渡太湖,大胜而还,回京之后才卧床半月,经太医悉心调理保得。自太湖到京师,八百余里,非心志坚韧者绝难做到,不想今日战士终须阵上亡,非命于此。
铁血十三卫余下六人身上也全是伤口,眼中满是疲惫。龙且却是横枪立于马上,血腥的照映下,却多了几分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豪迈之气,也是悲壮。
病恹恹的年轻人眼见手下死亡殆尽,却不以为意,拍手叫道:“家师曾言道,小赵王得常遇春和徐达真传,勇猛不亚于元霸,将才不可多得。只是却做了青衣,如在两军阵前,南下当是一劲敌,可惜却作为青衣卫,终究是才不得用,亦是我军及燕王之福。”
书生听得此处,不禁问道:“不知尊师却是何人?”
病恹恹的年轻人说道:“家师是燕王帐下三军督师道衍大师。”
众人心下一惊,燕王能力克皇师,挥军南下,攻破金陵,全凭此妖僧智谋,传闻此人武功更是得佛道两家真传,深不可测。
那忧郁的少年听闻此处,眉头微蹙,回想两年前自己潜入燕王府,刺探军情,与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交手只三招,便被他所伤,所使武功怪异非常,三招之后伤于其掌,五内皆似焚烧般灼痛,后侥幸保住性命,逃脱而还。后经查证,疑为天目山白眉道人席必真的‘五雷轰心掌’,白眉道人久不出江湖,江湖传闻多已作古,更不曾听说有门人弟子,后也无从查证,便不了了之。
书生说道:“久闻大师座下生、老、病、死四大弟子,得大师真传,各个深不可测,想必阁下就是‘久病不医自好毒’的余去病了,今日见面,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刚才病兄出手无声无息。”
纪刚和众人此时才惊觉,此人面露病态,疲乏之色,无声无息已经将众人感染,本身众人已经多感疲惫,此刻更是疲态倍露。正所谓两军对战,士气为先,此时再看众人,战力已不如从前。
余去病听闻此言,不以为意,说道:“诸位日夜奔波,何不放下,随我护驾回朝,重振大明江山,当是万世之功。再说圣上奔波在外,倘若有何不测,诸位也是愧对天下万民。”此人不以武显,句句如刀,却是智大于力,若是用强,激起众人血气和杀性,却不如现在这般有效。
书生说道:“今日之势,已成水火,燕王若能放下,何至今日,兵临城下,叔侄相残,生灵涂炭,太祖泉下有知,亦不得瞑目。”语气之中却不余去病似病一般步步紧逼,多是无奈之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最新章节,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最新章节,永乐江湖儿女之杀青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