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大嫂,你在吗?”
“哎,来啦来啦!”杨氏边大声应着,边快步走过去开门。
很快就把一个年轻妇人领进院子。
“这是我女儿霍惜,这是咱斜对门的关家婶婶。”
“关婶婶早上好。”
“这是女娃啊?”那年轻小妇人长得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觉,见着一身小子打扮的霍惜,很是惊讶。
霍惜朝她笑笑:“这样方便。”
“她平时跟我们在水上打渔,卖货,做小子打扮方便行走。”杨氏笑着解释。
这关氏还没孩子,便很是稀罕地盯着霍惜打量。
得知关氏是来看皮货的,霍惜忙一溜烟跑屋里搬皮货。
一边朝厢房扬声:“舅舅,快起来了!”
“你这院里还有男子啊?”
关氏脸一下子涨红了,掩面转身欲走。
杨氏忙伸手拉她:“我弟弟,还小着呢,十岁都不到。还是小屁娃一个,前两年还在尿床呢!”
关氏半信半疑,见一半大男娃揉着眼睛走出屋子,嘟着嘴拿眼瞪杨氏,轻轻吁出一口气,朝杨氏尴尬地笑了笑。
杨氏心里也是暗自吁出一口气,这读书人家真是讲究。
关氏对着一众皮货挑挑拣拣,对着一堆麻布兴趣缺缺。
一般家里能供养个书生,还能送上京师来求学考学的,家里不说大富小富,但比一般百姓家里强些,是肯定的。书生都穿长衫,你见谁穿麻布做的长衫?
嗯,不能想,穿一身麻布做的长衫,都不够招摇的。
掉面。
见那关氏挑了七八匹皮货,霍惜便往她身上打量了一番,见她头上还簪着一根玉簪,手上也有玉镯,便朝杨福使了一个眼色。
等杨福把几包红糖,大枣蜜饯拿出来,便对着关氏说道:“关婶婶再看一下这南边来的蔗糖,还有这北边来的大枣蜜饯,也都很不错呢。”
杨氏一看,便很是热情地让关氏试吃,把昨天卖货的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
“红糖煮酒糟鸡蛋?效果真这般好?”
“好,好着呢。你试过一回就知道了,要是吃不惯酒糟,只用红糖煮鸡蛋也是可以的。”
关氏便把皮货放下,用手指拈了一些红糖送进嘴里,轻轻抿了抿,点头。
“这个,红糖酒糟煮鸡蛋,男人可以吃吗?”关氏很是小声地问了句。
杨氏愣了愣,看向霍惜。
霍惜便点头:“能的。男人吃了,也是可以补气养血,还能提神解乏呢。”
补气养血关氏没什么反应,一听提神解乏,立刻上手要了好几包一斤装的:“你这,没有酒糟?”
“我家里没有,但咱京师酿酒坊多,酒糟不难买。”
关氏抿了抿嘴。
霍惜见状眼珠子转了转:“婶婶家里的叔叔是不喝酒的吗?”
关氏笑着摇头:“从不喝。”
霍惜表示了解。家里男人不喝,关氏这样谨守礼教的女子,怕是不会往男人扎堆的酒肆去寻酒糟买。
“关婶婶如果想要,我家可以帮忙进一些,我家还要帮巷里的一些人家买菜蔬,柴禾,若是婶婶还需要鸡蛋,我家也可以帮着到村里给你收一些。”
关氏眼睛一亮,若真的有人送货上门,不用她出门,可太好了。
“真的?你们能帮我们买,送上门?”
杨氏看了霍惜一眼,点头:“能呢能呢。咱一个巷子的,你买货,我赚钱,我高兴都来不及,哪有往外推辞的。我家能卖布卖糖,也能帮着你们寻其他东西来。”
“那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关氏说完,看了看手上的红糖:“方才霍家嫂子说的方子,我也准备吃上一些试试,我家夫君也跟着一起吃。就请你们帮我买些酒糟,鸡蛋。哦,对了,柴禾,菜蔬我也要。”
听说霍家还在水上卖一些杂货,又把一些日常要用的东西也提了提,杨氏点头,记在心里。
“我家原本只在水上卖货,主要是方便水上渔民的,大家进城一趟不容易,耽误活计。而且外城的渡口也没人看着船,我家就帮大伙带一些货。若是咱琼花巷的邻居,有需要,只需到我家来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也就是顺手的事。”
“那可太好了。”关氏被杨氏的热情感染到,便与杨氏说起自家的事来。
她刚新婚一年,夫君乡试后,便陪着夫君入京准备明年的春闱。若考中便跟着一起外放,若不中也准备在京里求学几年。
往常她只在家里做些家事,等闲也不爱出门。
这要是有人把菜蔬,日常所需都帮着送上门,就好像请了一个外雇的仆妇一样,这岂不是太好了?日常吃用要是解决了,都不用买书童和丫鬟了呢。
她和夫君才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并不想中间掺了外人。
夫妻读书交际哪哪都需要钱,考上了要银钱打点,考不上还要备着三年的花用求学所需。能省一点是一点。
听说杨氏还往织户家里收布贩布,便又订下几匹棉布。
把杨氏高兴坏了。
霍惜也高兴,这不经意间,娘这是又给家里拉了一桩生意?
这是团购吧?把琼花巷各家的需求记下来,打包一起采购,再进行分发?送货上门?
嘶……
看来时下百姓的购物习惯跟她那一世大为不同啊。她那一世,大家都愿意出门选购,放飞出门浪,但时下男人都爱当甩手掌柜,不理家中庶务。女人则不爱抛头露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而且交通也不方便。
要不怎么那么多货郎呢。
嘶,这生意好像可以做啊,不说比打鱼强,但多揽一桩生意,多赚点钱,为什么不呢?
这做生意不就是一点点做大,顾客从无到有,慢慢变多,生客变熟客,熟客变回头客,然后越来越有粘性?
嘶……
杨氏把关氏送走,回来就看到霍惜在拧着两根弯弯的小细眉毛在那里托着腮思考,而杨福则站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杨氏噗嗤一声就笑了。
“在琢磨什么呢?”
“娘,你今天给家里揽了不少生意啊!”
杨氏没怎么听明白,还以为说的是方才关氏买货的事。好家伙,以为对方只是来买皮货,最后不止买了八件皮货,还要了三斤红糖,四斤蜜饯,五斤大红枣。
这是多少银子?得数数。
------题外话------
感谢大家打赏,投月票,推荐票,及各种支持,非常感谢
“哎,来啦来啦!”杨氏边大声应着,边快步走过去开门。
很快就把一个年轻妇人领进院子。
“这是我女儿霍惜,这是咱斜对门的关家婶婶。”
“关婶婶早上好。”
“这是女娃啊?”那年轻小妇人长得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觉,见着一身小子打扮的霍惜,很是惊讶。
霍惜朝她笑笑:“这样方便。”
“她平时跟我们在水上打渔,卖货,做小子打扮方便行走。”杨氏笑着解释。
这关氏还没孩子,便很是稀罕地盯着霍惜打量。
得知关氏是来看皮货的,霍惜忙一溜烟跑屋里搬皮货。
一边朝厢房扬声:“舅舅,快起来了!”
“你这院里还有男子啊?”
关氏脸一下子涨红了,掩面转身欲走。
杨氏忙伸手拉她:“我弟弟,还小着呢,十岁都不到。还是小屁娃一个,前两年还在尿床呢!”
关氏半信半疑,见一半大男娃揉着眼睛走出屋子,嘟着嘴拿眼瞪杨氏,轻轻吁出一口气,朝杨氏尴尬地笑了笑。
杨氏心里也是暗自吁出一口气,这读书人家真是讲究。
关氏对着一众皮货挑挑拣拣,对着一堆麻布兴趣缺缺。
一般家里能供养个书生,还能送上京师来求学考学的,家里不说大富小富,但比一般百姓家里强些,是肯定的。书生都穿长衫,你见谁穿麻布做的长衫?
嗯,不能想,穿一身麻布做的长衫,都不够招摇的。
掉面。
见那关氏挑了七八匹皮货,霍惜便往她身上打量了一番,见她头上还簪着一根玉簪,手上也有玉镯,便朝杨福使了一个眼色。
等杨福把几包红糖,大枣蜜饯拿出来,便对着关氏说道:“关婶婶再看一下这南边来的蔗糖,还有这北边来的大枣蜜饯,也都很不错呢。”
杨氏一看,便很是热情地让关氏试吃,把昨天卖货的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
“红糖煮酒糟鸡蛋?效果真这般好?”
“好,好着呢。你试过一回就知道了,要是吃不惯酒糟,只用红糖煮鸡蛋也是可以的。”
关氏便把皮货放下,用手指拈了一些红糖送进嘴里,轻轻抿了抿,点头。
“这个,红糖酒糟煮鸡蛋,男人可以吃吗?”关氏很是小声地问了句。
杨氏愣了愣,看向霍惜。
霍惜便点头:“能的。男人吃了,也是可以补气养血,还能提神解乏呢。”
补气养血关氏没什么反应,一听提神解乏,立刻上手要了好几包一斤装的:“你这,没有酒糟?”
“我家里没有,但咱京师酿酒坊多,酒糟不难买。”
关氏抿了抿嘴。
霍惜见状眼珠子转了转:“婶婶家里的叔叔是不喝酒的吗?”
关氏笑着摇头:“从不喝。”
霍惜表示了解。家里男人不喝,关氏这样谨守礼教的女子,怕是不会往男人扎堆的酒肆去寻酒糟买。
“关婶婶如果想要,我家可以帮忙进一些,我家还要帮巷里的一些人家买菜蔬,柴禾,若是婶婶还需要鸡蛋,我家也可以帮着到村里给你收一些。”
关氏眼睛一亮,若真的有人送货上门,不用她出门,可太好了。
“真的?你们能帮我们买,送上门?”
杨氏看了霍惜一眼,点头:“能呢能呢。咱一个巷子的,你买货,我赚钱,我高兴都来不及,哪有往外推辞的。我家能卖布卖糖,也能帮着你们寻其他东西来。”
“那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关氏说完,看了看手上的红糖:“方才霍家嫂子说的方子,我也准备吃上一些试试,我家夫君也跟着一起吃。就请你们帮我买些酒糟,鸡蛋。哦,对了,柴禾,菜蔬我也要。”
听说霍家还在水上卖一些杂货,又把一些日常要用的东西也提了提,杨氏点头,记在心里。
“我家原本只在水上卖货,主要是方便水上渔民的,大家进城一趟不容易,耽误活计。而且外城的渡口也没人看着船,我家就帮大伙带一些货。若是咱琼花巷的邻居,有需要,只需到我家来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也就是顺手的事。”
“那可太好了。”关氏被杨氏的热情感染到,便与杨氏说起自家的事来。
她刚新婚一年,夫君乡试后,便陪着夫君入京准备明年的春闱。若考中便跟着一起外放,若不中也准备在京里求学几年。
往常她只在家里做些家事,等闲也不爱出门。
这要是有人把菜蔬,日常所需都帮着送上门,就好像请了一个外雇的仆妇一样,这岂不是太好了?日常吃用要是解决了,都不用买书童和丫鬟了呢。
她和夫君才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并不想中间掺了外人。
夫妻读书交际哪哪都需要钱,考上了要银钱打点,考不上还要备着三年的花用求学所需。能省一点是一点。
听说杨氏还往织户家里收布贩布,便又订下几匹棉布。
把杨氏高兴坏了。
霍惜也高兴,这不经意间,娘这是又给家里拉了一桩生意?
这是团购吧?把琼花巷各家的需求记下来,打包一起采购,再进行分发?送货上门?
嘶……
看来时下百姓的购物习惯跟她那一世大为不同啊。她那一世,大家都愿意出门选购,放飞出门浪,但时下男人都爱当甩手掌柜,不理家中庶务。女人则不爱抛头露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而且交通也不方便。
要不怎么那么多货郎呢。
嘶,这生意好像可以做啊,不说比打鱼强,但多揽一桩生意,多赚点钱,为什么不呢?
这做生意不就是一点点做大,顾客从无到有,慢慢变多,生客变熟客,熟客变回头客,然后越来越有粘性?
嘶……
杨氏把关氏送走,回来就看到霍惜在拧着两根弯弯的小细眉毛在那里托着腮思考,而杨福则站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杨氏噗嗤一声就笑了。
“在琢磨什么呢?”
“娘,你今天给家里揽了不少生意啊!”
杨氏没怎么听明白,还以为说的是方才关氏买货的事。好家伙,以为对方只是来买皮货,最后不止买了八件皮货,还要了三斤红糖,四斤蜜饯,五斤大红枣。
这是多少银子?得数数。
------题外话------
感谢大家打赏,投月票,推荐票,及各种支持,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