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的宣德楼钟鼓齐鸣,城门大开官员们陆续走进皇城,今天的早朝让王旁感觉到气氛和以往不同,虽然自己很久沒有上朝了,但朝中的变化也着实让他内心暗自惊异。
和以往一样,皇上沒來之前大臣们忍不住窃窃私语,一些元老级德高望重的则装着一副高深的样子闭目养身等着皇上出现,王旁站在队列靠前端,身边左右都是一些老面孔,而这些面孔虽然熟悉,但王旁知道朝廷中的格局已经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了。
“王爷,您一向可好。”说话的是蔡京,不知道什么时候蔡京來到王旁身边。
“元长,你什么时候回來的。”王旁见到蔡京,多少有些惊讶,比起之前所见蔡京似乎又瘦了一圈,虽然历史中对蔡京的描述是jiān臣,但这么多年下來,王旁不但沒有厌恶,反而对蔡京有几分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比起今天看到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更为亲切。
“昨天刚刚到京城,还沒來及去探望王爷,这不是洛口河水患已经解除,回京來复旨,刚好工部尚书请了皇上的旨意,今i让我也上殿。”蔡京低声恭敬的说道。
“好事,我也听说了你这次洛口水患治理的不错,而且还严查了一批官员。”说到这事,王旁赞许的看着蔡京。
“承蒙王爷惦记了,我也不过是谨遵王爷的教诲,这次抓治水工程比较彻底,相信一段时间之内洛口河的堤坝都不会再出问題。”
“这就对了,既不给人留下话柄,同时也能为百姓造福,更何况洛口位置事关京城,要是搞不搞别说你的乌纱,就是乌纱下面这个脑袋我看都不好保住啊。”
“王爷说的是,这次总算做了一件踏实的事,一会我就奏明圣上,此次打算上奏皇上奖赏厢兵,再给大家庆功一下,奖罚分明才是。”
“奖是要奖励的,不过我看这庆祝就免了吧。”王旁淡淡的说道。
“王爷的意思是。”
“水火无情,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呢,虽然官兵尽力,你事情做的也不错,但把丧事搞的喜事似的还庆祝一下,未免有些过了吧,。”
蔡京一阵脸红,心想王爷说话也真够尖锐,这点倒是自己不曾想到的,忙愧疚的说道:“王爷提醒的在理。”
“沒事。”王旁拍拍蔡京的肩头:“你治水方面是个人才,做的好就是百姓的好官,将來必会名流千史,我看好你,加油。”
给蔡京鼓起的同时,王旁忽然觉得自己也够有才的,看到蔡京陈恳的使劲的点点头,王旁呵呵的笑笑。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殿内立刻安静了下來,大臣们各自归位,恭恭敬敬的迎接皇上的驾临,咕噜噜的声音从殿后传來,四名身材魁梧的侍卫推着御座轮椅从殿后走了上來,多么熟悉的场景,当年这把王旁亲自设计让工匠打造的龙椅之上坐着宋英宗赵曙,而如今上面却是焦黄枯瘦的赵顼,他瘦骨嶙峋的手扶在轮椅已经无数次抚摸而格外光亮的扶手上,赵顼的目光在大殿上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王旁的身上,直到行礼之后众人平身,王旁和赵顼的目光对视的时候,赵顼微微的朝王旁点点头。
这才几个月沒见,赵顼怎么成了这样了,王旁心里也是一沉,虽然他心里埋怨赵顼,但比不上对于当年赵曙的怨恨,赵曙临终之事将邕州的改革大计交给王旁去做,那是赵曙留下的最后的希望,但赵顼呢,当年的小伙伴,那个革新的支持者,最后不能说和王旁反目成仇,但他所做的一切绝对让王旁不齿,但是,看到轮椅上枯瘦的赵顼和对自己微微点头疑似致意的神情,王旁还是难免有点凄凉。
比起眼下的赵顼,王旁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沒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命运,面对生老病死,生离死别,帝王无非是称号上的驾崩与百姓的死有所不同,但相同的都是一捧黄土一把尘,最后魂归不知处。
耳边听的事拖沓乏味以及冗长的奏章,偶尔有一两句赵顼的批示,王旁的脑海中却是天马行空,似乎大殿上一切都和他沒什么关系,接下來是宣旨,一长串的加封任命,看來王旁推测的沒错,今天來上殿的一些人是來受封的。
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shè,司马光上前谢旨。
当内臣念到这里,朝廷上一阵小小的sāo动,秦、汉有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为帝王近侍,南北朝时地位逐渐提高,参与朝廷大政,唐门下侍郎,本正四品上,大历时升为正三品,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仆shè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与尚书右仆shè兼中书侍郎同为宰相。
“哇,司马相公一回來直接封相啊。”
“这……司马相公一向反对新法,我看皇上是下决心彻底废了新法了。”
“那岂不是很好,咱们这些人有司马相公领导,那可是大好事,司马相公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司马封相当之无愧啊。”
这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高兴有人忧,更别说吕公著等人已经抑制不住喜悦,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恐怕已经冲过了欢呼,甚至几个人把司马光架起來扔上几下。
当然古人要矜持的多,扔几下不可能但笑的心花怒放也是在所难免的,更有一些人拽拽同僚的衣袖朝王旁所站的位置呶呶嘴:“这下有瞧得了。”
可不是有瞧的吗,王旁听到了也看到了,但他想的事,既然所有的事都提前了,那怎么才能彻底打破规律,也许上帝要他灭亡之前,先会让他疯狂,时间进程的疯狂,难道不是这个磁场要彻底打破的前兆吗,所以,面对朝廷上的变化,王旁却半眯着眼,似乎入定一样不为所动。
赵顼看也看了看王旁,这小子到底怎么想的,面对朝廷的变化难道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吗,怎么竟然如此无动于衷。
任命的事已经接近尾声,听到太监替赵顼说道:“有本奏來,无本退朝。”
“臣有一本。”御史张汝贤从队列中站了出來。
“奏來。”赵顼说道。
“臣要弹劾一人。”
御史就是闲的话,要是不弹劾别人那就他失职,所以对于御史要弹劾谁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只是不知道今天谁倒霉罢了。
“张汝贤你要弹劾谁。”
“臣要弹劾尚书左丞,开封府府尹王安礼。”
这么快就來了,王旁一直半眯的眼睛撩起了眼皮,并非去看御史张汝贤,而是看了看错愕茫然的三叔王安礼,有点意思,三叔接招吧,接着王旁又当作沒事人一样,接着半闭眼睛养起神來,这一切全都看在赵顼的眼里,赵顼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一眼司马光,难道司马光这么快就开始动手了,难道他们早有联系。
司马光摇摇头,似乎再说,这事跟我沒关系啊,心里却早暗骂,不开眼的张汝贤,要弹劾也不看个时候,这不是把老夫逼上前线吗。
御史张汝贤也沒想到,今天封赏是大事,要弹劾也不看看时候,他自顾自的说道:“尚书左丞王安礼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把自己的儿子王枋差遣为监泗州(今江苏盱眙)粮料院,不符合法律程序,臣还听说王安礼私下诋毁皇上……”
“嗯。”宋神宗看向王安礼,按说王安礼平时做事挺是尽忠尽力的啊,这话傻子也知道有水份,况且诋毁皇上这事,既然是私下怎么会有别人知道呢。
王安礼可站不住了,当下说了声冤枉,接着辩解道:“圣上,王枋任职乃是圣上钦点,至于说什么我诋毁皇上,下臣可是万万不敢啊,。”
“怎么不敢,皇上多次说发兵西夏都被你谏阻,你私下还说,皇上自不量力。”
“你,信口开河。”王安礼气的指着张汝贤的手直哆嗦,“你这是公报私仇,我不可能诋毁宋神宗,皇上,凭我的一贯对朝廷忠心苍天可见啊。”
“官家相信你,好了,这事就这样吧。”赵顼摆摆手,本想平息这件事。
张汝贤似乎还不服气,又上书道:“皇上,王安礼所到之处,与当地ji女往來密切,其行为污秽不堪;王安礼对父母极不孝顺,在守丧期间即与妻妾寻欢作乐,有损执政大臣的形象等等;王安礼这样的大臣不能正己,焉能作为士大夫学习的榜样、充当执政大臣呢。”
王安礼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被人这么说,脸都涨的通红,又听到大殿之上有人哧哧的笑,知道只笑自己为老不尊,别的事好解释,这件事不是直接泼脏水嘛,,而且张汝贤还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生生的拿出作风问題來说事,这套活在王旁眼中看來太小儿科了,凡是官员问題最后都归到作风问題,有问題的不用说,沒问題的污蔑起來也是沒有对症。
赵顼也是有点为难,他枯瘦的手撑着御座龙椅微微欠欠身子:“嗯,这个嘛,尚书左丞,你可有什么要辩解的。”
和以往一样,皇上沒來之前大臣们忍不住窃窃私语,一些元老级德高望重的则装着一副高深的样子闭目养身等着皇上出现,王旁站在队列靠前端,身边左右都是一些老面孔,而这些面孔虽然熟悉,但王旁知道朝廷中的格局已经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了。
“王爷,您一向可好。”说话的是蔡京,不知道什么时候蔡京來到王旁身边。
“元长,你什么时候回來的。”王旁见到蔡京,多少有些惊讶,比起之前所见蔡京似乎又瘦了一圈,虽然历史中对蔡京的描述是jiān臣,但这么多年下來,王旁不但沒有厌恶,反而对蔡京有几分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比起今天看到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更为亲切。
“昨天刚刚到京城,还沒來及去探望王爷,这不是洛口河水患已经解除,回京來复旨,刚好工部尚书请了皇上的旨意,今i让我也上殿。”蔡京低声恭敬的说道。
“好事,我也听说了你这次洛口水患治理的不错,而且还严查了一批官员。”说到这事,王旁赞许的看着蔡京。
“承蒙王爷惦记了,我也不过是谨遵王爷的教诲,这次抓治水工程比较彻底,相信一段时间之内洛口河的堤坝都不会再出问題。”
“这就对了,既不给人留下话柄,同时也能为百姓造福,更何况洛口位置事关京城,要是搞不搞别说你的乌纱,就是乌纱下面这个脑袋我看都不好保住啊。”
“王爷说的是,这次总算做了一件踏实的事,一会我就奏明圣上,此次打算上奏皇上奖赏厢兵,再给大家庆功一下,奖罚分明才是。”
“奖是要奖励的,不过我看这庆祝就免了吧。”王旁淡淡的说道。
“王爷的意思是。”
“水火无情,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呢,虽然官兵尽力,你事情做的也不错,但把丧事搞的喜事似的还庆祝一下,未免有些过了吧,。”
蔡京一阵脸红,心想王爷说话也真够尖锐,这点倒是自己不曾想到的,忙愧疚的说道:“王爷提醒的在理。”
“沒事。”王旁拍拍蔡京的肩头:“你治水方面是个人才,做的好就是百姓的好官,将來必会名流千史,我看好你,加油。”
给蔡京鼓起的同时,王旁忽然觉得自己也够有才的,看到蔡京陈恳的使劲的点点头,王旁呵呵的笑笑。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殿内立刻安静了下來,大臣们各自归位,恭恭敬敬的迎接皇上的驾临,咕噜噜的声音从殿后传來,四名身材魁梧的侍卫推着御座轮椅从殿后走了上來,多么熟悉的场景,当年这把王旁亲自设计让工匠打造的龙椅之上坐着宋英宗赵曙,而如今上面却是焦黄枯瘦的赵顼,他瘦骨嶙峋的手扶在轮椅已经无数次抚摸而格外光亮的扶手上,赵顼的目光在大殿上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王旁的身上,直到行礼之后众人平身,王旁和赵顼的目光对视的时候,赵顼微微的朝王旁点点头。
这才几个月沒见,赵顼怎么成了这样了,王旁心里也是一沉,虽然他心里埋怨赵顼,但比不上对于当年赵曙的怨恨,赵曙临终之事将邕州的改革大计交给王旁去做,那是赵曙留下的最后的希望,但赵顼呢,当年的小伙伴,那个革新的支持者,最后不能说和王旁反目成仇,但他所做的一切绝对让王旁不齿,但是,看到轮椅上枯瘦的赵顼和对自己微微点头疑似致意的神情,王旁还是难免有点凄凉。
比起眼下的赵顼,王旁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沒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命运,面对生老病死,生离死别,帝王无非是称号上的驾崩与百姓的死有所不同,但相同的都是一捧黄土一把尘,最后魂归不知处。
耳边听的事拖沓乏味以及冗长的奏章,偶尔有一两句赵顼的批示,王旁的脑海中却是天马行空,似乎大殿上一切都和他沒什么关系,接下來是宣旨,一长串的加封任命,看來王旁推测的沒错,今天來上殿的一些人是來受封的。
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shè,司马光上前谢旨。
当内臣念到这里,朝廷上一阵小小的sāo动,秦、汉有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为帝王近侍,南北朝时地位逐渐提高,参与朝廷大政,唐门下侍郎,本正四品上,大历时升为正三品,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仆shè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与尚书右仆shè兼中书侍郎同为宰相。
“哇,司马相公一回來直接封相啊。”
“这……司马相公一向反对新法,我看皇上是下决心彻底废了新法了。”
“那岂不是很好,咱们这些人有司马相公领导,那可是大好事,司马相公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司马封相当之无愧啊。”
这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高兴有人忧,更别说吕公著等人已经抑制不住喜悦,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恐怕已经冲过了欢呼,甚至几个人把司马光架起來扔上几下。
当然古人要矜持的多,扔几下不可能但笑的心花怒放也是在所难免的,更有一些人拽拽同僚的衣袖朝王旁所站的位置呶呶嘴:“这下有瞧得了。”
可不是有瞧的吗,王旁听到了也看到了,但他想的事,既然所有的事都提前了,那怎么才能彻底打破规律,也许上帝要他灭亡之前,先会让他疯狂,时间进程的疯狂,难道不是这个磁场要彻底打破的前兆吗,所以,面对朝廷上的变化,王旁却半眯着眼,似乎入定一样不为所动。
赵顼看也看了看王旁,这小子到底怎么想的,面对朝廷的变化难道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吗,怎么竟然如此无动于衷。
任命的事已经接近尾声,听到太监替赵顼说道:“有本奏來,无本退朝。”
“臣有一本。”御史张汝贤从队列中站了出來。
“奏來。”赵顼说道。
“臣要弹劾一人。”
御史就是闲的话,要是不弹劾别人那就他失职,所以对于御史要弹劾谁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只是不知道今天谁倒霉罢了。
“张汝贤你要弹劾谁。”
“臣要弹劾尚书左丞,开封府府尹王安礼。”
这么快就來了,王旁一直半眯的眼睛撩起了眼皮,并非去看御史张汝贤,而是看了看错愕茫然的三叔王安礼,有点意思,三叔接招吧,接着王旁又当作沒事人一样,接着半闭眼睛养起神來,这一切全都看在赵顼的眼里,赵顼微微皱了下眉头看了一眼司马光,难道司马光这么快就开始动手了,难道他们早有联系。
司马光摇摇头,似乎再说,这事跟我沒关系啊,心里却早暗骂,不开眼的张汝贤,要弹劾也不看个时候,这不是把老夫逼上前线吗。
御史张汝贤也沒想到,今天封赏是大事,要弹劾也不看看时候,他自顾自的说道:“尚书左丞王安礼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把自己的儿子王枋差遣为监泗州(今江苏盱眙)粮料院,不符合法律程序,臣还听说王安礼私下诋毁皇上……”
“嗯。”宋神宗看向王安礼,按说王安礼平时做事挺是尽忠尽力的啊,这话傻子也知道有水份,况且诋毁皇上这事,既然是私下怎么会有别人知道呢。
王安礼可站不住了,当下说了声冤枉,接着辩解道:“圣上,王枋任职乃是圣上钦点,至于说什么我诋毁皇上,下臣可是万万不敢啊,。”
“怎么不敢,皇上多次说发兵西夏都被你谏阻,你私下还说,皇上自不量力。”
“你,信口开河。”王安礼气的指着张汝贤的手直哆嗦,“你这是公报私仇,我不可能诋毁宋神宗,皇上,凭我的一贯对朝廷忠心苍天可见啊。”
“官家相信你,好了,这事就这样吧。”赵顼摆摆手,本想平息这件事。
张汝贤似乎还不服气,又上书道:“皇上,王安礼所到之处,与当地ji女往來密切,其行为污秽不堪;王安礼对父母极不孝顺,在守丧期间即与妻妾寻欢作乐,有损执政大臣的形象等等;王安礼这样的大臣不能正己,焉能作为士大夫学习的榜样、充当执政大臣呢。”
王安礼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被人这么说,脸都涨的通红,又听到大殿之上有人哧哧的笑,知道只笑自己为老不尊,别的事好解释,这件事不是直接泼脏水嘛,,而且张汝贤还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生生的拿出作风问題來说事,这套活在王旁眼中看來太小儿科了,凡是官员问題最后都归到作风问題,有问題的不用说,沒问題的污蔑起來也是沒有对症。
赵顼也是有点为难,他枯瘦的手撑着御座龙椅微微欠欠身子:“嗯,这个嘛,尚书左丞,你可有什么要辩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