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建立之初,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兰陵宋家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世家,只因那几年得罪了当朝权贵,又欠了一屁股的债,过得很是撂倒,生下幺子后甚至连养育都难,无奈只能舍了孩子,最终由一对姜家夫妇抱养。
这孩子也出息,年仅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前途想来不错。压在宋家头上的权贵倒台后,这时候的宋家也渐渐恢复了元气,就想要将送去姜家的那孩子认祖归宗。
但是姜家夫妇没有孩子,且在两年前就已亡故,所以不可能通过协商完成孩子族谱的更换,姜家也有些势利和能耐,宗族当中对于此事十分重视,并不同意让孩子认回宋家。
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京兆尹府闹到了金殿之上,最终还是当年在位的惠文帝亲自判定了此事。
惠文帝本着死者为大的原则,想着宋家已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而姜家无后,最终依然让那孩子留在姜家族谱。
这事也算了结。
只是一样,这桩旧事当中的宋家和姜家只能说是旗鼓相当,不管是宋家还是姜家都在京中颇有人脉,能为这位公子的日后铺路,所以不管他选择留在哪里,家中都会有不小的助力。
而到了桃笙这里,生身父亲身居文远侯之位,沈家也是世代勋贵之家,已故的养父从前只是当地县城的小小教谕,家中也没什么财力,在众人看来,只要拥有基本的正常人思维,都不会选择留在洛家。
如此一来,大家最终还是认定桃笙是在赌气,或者说为了争取到更大的好处和利益才会如此。
面对着各怀心思的几人,洛昕微微皱眉:“外面戏已经开了,我先带着桃笙过去,余下的话等宴席过后再说不迟。”
桃笙目的已经达到,话也说明白了,不想继续留下来看沈裕脸色:“许是方才路上有点受凉了,我这会儿有些头晕,胸口也不舒服。这也都是冬日里的老毛病了,家里还有大夫给配的丸药,我回去用两颗便好。今日已经打扰多时,就不给侯爷府上添麻烦了。”
说罢,径直起身要走。
洛昕起身想要相劝,看到桃笙决绝的眼神,一时有些恍惚,隔了许久才道:“外面人多,侯府的路你又不熟,我送你出去。”
洛昕对今日很是重视,一早就下了帖子,把府上所有相熟的亲戚朋友都请了过来,给两个女孩过生辰。
此时戏已开锣,客人们不见主家出来待客,在外头三三两两闲聊起来。
二房的掌家夫人钱氏嗑着瓜子闲闲开口:“今日侯府排场着实不小,当真只是为了给家里姑娘过生辰,不是为着若锦入选的事?”
三房的夫人楚氏道:“为着这事不是贺了好几日了?还有什么好贺的?依着我说,老夫人就是太宠这个孙女了,人家卫家和顾家姑娘也一样入选了,也没有他家这么大的阵势。”
“那不一样。”钱氏道,“顾大人和卫大人家中女儿不少,家中出过宫妃也有过王妃,此次中选后看着倒也低调,并不似咱们侯府这般行事。”
说话之间,两人看到洛氏带着一位青衣姑娘出门,生得眉目如画,明艳动人,模样和侯夫人洛氏年轻时候很是相像。
楚氏眼前一亮:“这位是谁家的姑娘?这些年在侯府倒是未曾见过。”
钱氏仔细端详了桃笙一会儿,出声评论道:“这姑娘虽然年轻貌美,但是衣装甚是简朴,身上也没什么像样的首饰,难不成是侯夫人的远房亲戚,为着投奔家里而来?
“看样子倒是不错。”楚氏对钱氏的观点表示认同,“侯夫人能亲自过来送她出门,大抵对这姑娘也是很喜欢的。”
“是啊,生得这样好看,又是自己娘家姑娘,哪里会不喜欢。”钱氏道,“能得了侯夫人青眼,想来也是个有造化的孩子。”
与此同时,席上的沈樾也看到母亲带着桃笙出门,轻轻拉了一旁伸着脖子和表兄侃侃而谈的沈辞一把。
沈辞顺着沈樾的目光看过去,也一样对着兄长抱以茫然的目光。
自从听说长辈们要下决定认回桃笙之后,兄弟两人都十分担心若锦的状态,生怕她再像从前一样大病一场,整个人都没了生气。
两人这段时间都是高度关注这件事情,这会儿眼见着母亲母亲带了桃笙出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一起过来德寿堂祖母这边看看情况。
看着洛昕带着桃笙离开,沈若锦当即就落下泪来:“之前还是我的缘故,让妹妹伤心了。如今我还占了嫡长女的名分,只能让她做了嫡次女,桃笙怕是心中还有介怀,既如此,不如父亲和母亲商量商量,让我们姐妹两个各归各位,也好让她心里气顺一些,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家也不肯回……”
跟在若锦身后的乳母杨嬷嬷听得此话连忙劝道:“姑娘,这可使不得!您那家中父母早已多年不见,更不知身在何处,家境几何,若是您出了这侯府,怕是连个容身之地都不见。您不能心里只念着妹妹,也要为自己和长辈们想一想才是。”
杨嬷嬷跟了若锦这么些年也算了解她,觉得自家姑娘应该只是嘴上清高,这番说辞大概也是给屋里其他几人来听的。
但杨嬷嬷也知道,若锦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劲儿,一旦认定了一个目标就绝不回头,说什么也要达成目的。
杨嬷嬷怕她一时想不开,故而便有了这一番说劝。
若锦梨花带雨地摇了摇头:”嬷嬷莫要这么说,今天过错原就在我。”
她已被选为惠安郡主伴读,府上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放弃了她,如今对上桃笙已是胜券在握,自然不介意在父母长辈面前展现自己的大度。
沈老夫人当即将若锦搂在自己身边,打断道:“是她自己冥顽不灵,不干你的事。你父亲都说了年后要给她上族谱,你母亲也邀了族人叫了戏班过来,就为了给她好好过个生辰,她倒好,眼里从来没有长辈,也没有这个文远侯府。就算她日后反悔了,没有我的允准谁也不许接回来,我可没有这样的孙女。”
沈辞撇着嘴对大哥道:“我就知道,她和咱们家八字不合,这么大阵仗给人家过生辰,该不稀罕还是不稀罕。”
沈樾也觉得若锦实在委屈,而桃笙就这么负了长辈的一片好心,扬长而去,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从前没看出来,二妹妹倒是个有性子的人。”
= =
洛昕将桃笙一路送出门来,临到离别之际,忍不住开口道:“阿笙,这里没有别人,我只问你最后一次,你是真的不想回来了吗?”
桃笙垂眸:“抱歉。”
今日德寿堂里面的其他人她都可以横眉冷对,但是唯独对着这位真心关怀自己的生母洛昕,说不出伤人之语。
洛昕也有些不太懂桃笙的想法。
文远侯府在京城权贵当中虽然算不得是一流的人家,但相比桃笙现如今居住的苏家明显好得太多。
桃笙眼看着就要到及笄的年纪,马上就要开始议亲了,这会儿认回侯府之后,不光有了侯府嫡出姑娘的身份,选一门较好的亲事;还能学一些管事理家,得到有丰厚的嫁妆……这些在洛昕看来都是好事。
而经过这段时间几次时不时的短暂的相处,洛昕也感觉到,她的这个女儿和平日里见到的姑娘都不一样,不想留下来的原因也不会只是赌气这般肤浅。
她们侯府这么多年都没有照顾她、养育她,也没给过她什么,洛昕也觉得让她认亲留下来会更好,但却并不想强迫她做什么决定。
“既然你身上不舒服,就先回去歇着吧,日后再有什么想法……只管找人转告于我便是。”
桃笙冲着洛昕微笑点头:“多谢,夫人保重。”
= =
桃笙从生辰宴离开后,文远侯府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但众人心中就是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对。
桃笙刚刚离开的几天,大家都觉得她是不识好歹,不知侯府富贵,才做出如此糊涂的选择,且因为若锦那天一直哭着说要各归各位,宁可把嫡长女的身份让出来,以求得桃笙能够回来,所以大家也都把重心放在安慰若锦上面。
可是又过了几日,桃笙依然没有动作,甚是就连府上送过去的年礼也尽数退了回来,沈裕等人反而有些不是滋味。
可每当想起桃笙这两次入府的行径,沈裕心中就是一阵窝火。
他一个堂堂侯爷,坐拥整个文远侯府,逢上大年节入宫领宴,就是皇帝太后也是见得的,在亲生女儿这里竟然还比不过一对已经亡故的乡绅夫妇,桃笙宁愿做洛家的姑娘也不愿做侯府的千金,这简直就是在打整个侯府和他这个父亲的脸。
想到这里,哪怕是快过年了,沈裕还是有些兴致缺缺,做什么都没兴趣,明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桃笙在他看来又是最最无关紧要的人,但却会总也忍不住去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心中也总觉得莫名的烦躁。
而这份烦郁,在桃笙拒接年礼,将侯府送去的年礼悉数退回后达到了顶峰。
沈裕当即去正院找到了妻子:“我看桃笙还算听你的,你也该去劝劝,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都已经在外过了十几个年头还不够,难道你还要看着她今年在外头过不成?”
洛昕淡淡扫了沈裕一眼:“孩子高兴就行。她又不是没地方去,明年就要及笄,成大姑娘了,你又操什么心?”
洛昕没有搬去庄子,而是在侯府住了下来。
桃笙离开的这几日,洛昕看着家里人的表现,又想通了一些事。
在这次的事件当中,明明受委屈得是桃笙,可不论婆母、丈夫还是孩子们都在安慰若锦,甚至不断贬低桃笙的行事不妥来衬托若锦的懂事。
的确荒唐。
依着她说,这样的家,就算不回来也不是坏事。
桃笙的人如今已不在侯府当中,影响力却超乎了众人想象,不光是沈裕觉得没面子,老夫人也觉得心里不舒坦。
他们坐拥侯府,家里其他几房对着她和沈裕从来都是高看和奉迎,为着子孙前程想尽办法挤到他们身边来,送男孩子进家塾读数,送女孩儿来闺学学规矩……只有桃笙一个,丝毫不把这个家放在眼里。
而沈辞也心中愤慨,总也忍不住跟兄长沈樾说起桃笙的不识抬举,惹得父母长辈心忧,兄弟二人对桃笙的关注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沈若锦很快发现,事情开始朝着自己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桃笙这次的离开和之前那次不同,自打这次她离开后,父亲、祖母和沈家兄弟思及此事便心中不忿,说起桃笙更是没了好话,但一颗心却是实实在在地念着桃笙,都挂在了她的身上,甚至连对自己的关注都少了许多。
到了年二十八这日,沈裕最终还是忍不住,带着沈樾一起过来苏宅接桃笙回家。
桃笙正和青杏和柳绵两个丫头一起剪窗花,听乳母周妈妈说起外头文远侯和世子已到了苏宅门外,说是为着接姑娘回家过年,可要将那二位请进来说话?
桃笙搁下剪刀,忍不住蹙起了眉头:“不必叫他们进来了,替我更衣,我出去看看。”
她那日在德寿堂中已经做好了决定,也把话和那家人说得十分明了,自是不能回去过年的,此时见到这两个男人只觉得实在有些多此一举。
沈裕态度倒是比起那日生辰宴上好了一些,口吻之中也没了往日的强势:“你是我和你母亲好容易得来的孩子,我们自是盼着你回去。如今你还只是个一个尚未定亲的姑娘,你姨母这里都是女眷,连个男丁也无,终归不是长居之地,为父也是为了你的平安考量,今日才带着樾儿过来接你回去。”
话里话外都是这家没个靠谱的男人不安全。
桃笙忍不住撇嘴,跟你们这些人相处起来更不安全的吧。
如果沈裕这会儿当真只是觉得家里没有男子缺乏安全感,这话倒也不难回应。
“姨母昨儿同我说了,家里表兄年前就能回来,一直在京城住上好一段时间,直到秋闱开考,侯爷和世子贵人事忙,莫要为我的事情担忧了。”
沈裕听得直皱眉:“你的表兄要回来?”
在他们之前对桃笙的一番调查中,得知她的这位姨家表兄一直在外,和洛家素来鲜有往来,故而并没有可以调查,也没有多做注意。
沈裕对于桃笙表兄的了解可以说近乎于空白。
“正是。”桃笙回忆了一番汤妈妈对于表兄季白的描述,自信道,“我这位表兄可是个实打实的人才。”
说罢,桃笙将那日汤妈妈描述季白的话语进行了艺术加工,将季家表兄狠狠夸赞了一番。
在桃笙的描述当中,她的这位表兄是人间理想,国之栋梁;文曲下凡,大周之光。
季晏明求学归来,凭着幼年时候的记忆找到了同光巷,最终在滔滔不绝夸赞自己的桃笙身后停住了脚步。
母亲苏嘉在信中提到,姨母家的表妹桃笙守孝结束,如今住到了自己家中,对于这个外甥女的到来,母亲表示极为欢喜。
从前时候来信之时,还会象征性地问一问自己的很多事,在学堂里能不能吃好休息好,先生和同学好不好相处云云,现在几乎一颗心都挂在了表妹身上,信里全是表妹。
他和桃笙一别多年不见,没想到再次相见之时,会是这种场景。
这个只在年幼之时见过几面的表妹,竟然是如此这般的崇拜自己,能够一口气把自己的好处对着外人夸上整整一刻钟功夫,丝毫不见半分的重复和词穷。
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兰陵宋家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世家,只因那几年得罪了当朝权贵,又欠了一屁股的债,过得很是撂倒,生下幺子后甚至连养育都难,无奈只能舍了孩子,最终由一对姜家夫妇抱养。
这孩子也出息,年仅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前途想来不错。压在宋家头上的权贵倒台后,这时候的宋家也渐渐恢复了元气,就想要将送去姜家的那孩子认祖归宗。
但是姜家夫妇没有孩子,且在两年前就已亡故,所以不可能通过协商完成孩子族谱的更换,姜家也有些势利和能耐,宗族当中对于此事十分重视,并不同意让孩子认回宋家。
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京兆尹府闹到了金殿之上,最终还是当年在位的惠文帝亲自判定了此事。
惠文帝本着死者为大的原则,想着宋家已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而姜家无后,最终依然让那孩子留在姜家族谱。
这事也算了结。
只是一样,这桩旧事当中的宋家和姜家只能说是旗鼓相当,不管是宋家还是姜家都在京中颇有人脉,能为这位公子的日后铺路,所以不管他选择留在哪里,家中都会有不小的助力。
而到了桃笙这里,生身父亲身居文远侯之位,沈家也是世代勋贵之家,已故的养父从前只是当地县城的小小教谕,家中也没什么财力,在众人看来,只要拥有基本的正常人思维,都不会选择留在洛家。
如此一来,大家最终还是认定桃笙是在赌气,或者说为了争取到更大的好处和利益才会如此。
面对着各怀心思的几人,洛昕微微皱眉:“外面戏已经开了,我先带着桃笙过去,余下的话等宴席过后再说不迟。”
桃笙目的已经达到,话也说明白了,不想继续留下来看沈裕脸色:“许是方才路上有点受凉了,我这会儿有些头晕,胸口也不舒服。这也都是冬日里的老毛病了,家里还有大夫给配的丸药,我回去用两颗便好。今日已经打扰多时,就不给侯爷府上添麻烦了。”
说罢,径直起身要走。
洛昕起身想要相劝,看到桃笙决绝的眼神,一时有些恍惚,隔了许久才道:“外面人多,侯府的路你又不熟,我送你出去。”
洛昕对今日很是重视,一早就下了帖子,把府上所有相熟的亲戚朋友都请了过来,给两个女孩过生辰。
此时戏已开锣,客人们不见主家出来待客,在外头三三两两闲聊起来。
二房的掌家夫人钱氏嗑着瓜子闲闲开口:“今日侯府排场着实不小,当真只是为了给家里姑娘过生辰,不是为着若锦入选的事?”
三房的夫人楚氏道:“为着这事不是贺了好几日了?还有什么好贺的?依着我说,老夫人就是太宠这个孙女了,人家卫家和顾家姑娘也一样入选了,也没有他家这么大的阵势。”
“那不一样。”钱氏道,“顾大人和卫大人家中女儿不少,家中出过宫妃也有过王妃,此次中选后看着倒也低调,并不似咱们侯府这般行事。”
说话之间,两人看到洛氏带着一位青衣姑娘出门,生得眉目如画,明艳动人,模样和侯夫人洛氏年轻时候很是相像。
楚氏眼前一亮:“这位是谁家的姑娘?这些年在侯府倒是未曾见过。”
钱氏仔细端详了桃笙一会儿,出声评论道:“这姑娘虽然年轻貌美,但是衣装甚是简朴,身上也没什么像样的首饰,难不成是侯夫人的远房亲戚,为着投奔家里而来?
“看样子倒是不错。”楚氏对钱氏的观点表示认同,“侯夫人能亲自过来送她出门,大抵对这姑娘也是很喜欢的。”
“是啊,生得这样好看,又是自己娘家姑娘,哪里会不喜欢。”钱氏道,“能得了侯夫人青眼,想来也是个有造化的孩子。”
与此同时,席上的沈樾也看到母亲带着桃笙出门,轻轻拉了一旁伸着脖子和表兄侃侃而谈的沈辞一把。
沈辞顺着沈樾的目光看过去,也一样对着兄长抱以茫然的目光。
自从听说长辈们要下决定认回桃笙之后,兄弟两人都十分担心若锦的状态,生怕她再像从前一样大病一场,整个人都没了生气。
两人这段时间都是高度关注这件事情,这会儿眼见着母亲母亲带了桃笙出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一起过来德寿堂祖母这边看看情况。
看着洛昕带着桃笙离开,沈若锦当即就落下泪来:“之前还是我的缘故,让妹妹伤心了。如今我还占了嫡长女的名分,只能让她做了嫡次女,桃笙怕是心中还有介怀,既如此,不如父亲和母亲商量商量,让我们姐妹两个各归各位,也好让她心里气顺一些,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家也不肯回……”
跟在若锦身后的乳母杨嬷嬷听得此话连忙劝道:“姑娘,这可使不得!您那家中父母早已多年不见,更不知身在何处,家境几何,若是您出了这侯府,怕是连个容身之地都不见。您不能心里只念着妹妹,也要为自己和长辈们想一想才是。”
杨嬷嬷跟了若锦这么些年也算了解她,觉得自家姑娘应该只是嘴上清高,这番说辞大概也是给屋里其他几人来听的。
但杨嬷嬷也知道,若锦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劲儿,一旦认定了一个目标就绝不回头,说什么也要达成目的。
杨嬷嬷怕她一时想不开,故而便有了这一番说劝。
若锦梨花带雨地摇了摇头:”嬷嬷莫要这么说,今天过错原就在我。”
她已被选为惠安郡主伴读,府上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放弃了她,如今对上桃笙已是胜券在握,自然不介意在父母长辈面前展现自己的大度。
沈老夫人当即将若锦搂在自己身边,打断道:“是她自己冥顽不灵,不干你的事。你父亲都说了年后要给她上族谱,你母亲也邀了族人叫了戏班过来,就为了给她好好过个生辰,她倒好,眼里从来没有长辈,也没有这个文远侯府。就算她日后反悔了,没有我的允准谁也不许接回来,我可没有这样的孙女。”
沈辞撇着嘴对大哥道:“我就知道,她和咱们家八字不合,这么大阵仗给人家过生辰,该不稀罕还是不稀罕。”
沈樾也觉得若锦实在委屈,而桃笙就这么负了长辈的一片好心,扬长而去,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从前没看出来,二妹妹倒是个有性子的人。”
= =
洛昕将桃笙一路送出门来,临到离别之际,忍不住开口道:“阿笙,这里没有别人,我只问你最后一次,你是真的不想回来了吗?”
桃笙垂眸:“抱歉。”
今日德寿堂里面的其他人她都可以横眉冷对,但是唯独对着这位真心关怀自己的生母洛昕,说不出伤人之语。
洛昕也有些不太懂桃笙的想法。
文远侯府在京城权贵当中虽然算不得是一流的人家,但相比桃笙现如今居住的苏家明显好得太多。
桃笙眼看着就要到及笄的年纪,马上就要开始议亲了,这会儿认回侯府之后,不光有了侯府嫡出姑娘的身份,选一门较好的亲事;还能学一些管事理家,得到有丰厚的嫁妆……这些在洛昕看来都是好事。
而经过这段时间几次时不时的短暂的相处,洛昕也感觉到,她的这个女儿和平日里见到的姑娘都不一样,不想留下来的原因也不会只是赌气这般肤浅。
她们侯府这么多年都没有照顾她、养育她,也没给过她什么,洛昕也觉得让她认亲留下来会更好,但却并不想强迫她做什么决定。
“既然你身上不舒服,就先回去歇着吧,日后再有什么想法……只管找人转告于我便是。”
桃笙冲着洛昕微笑点头:“多谢,夫人保重。”
= =
桃笙从生辰宴离开后,文远侯府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但众人心中就是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对。
桃笙刚刚离开的几天,大家都觉得她是不识好歹,不知侯府富贵,才做出如此糊涂的选择,且因为若锦那天一直哭着说要各归各位,宁可把嫡长女的身份让出来,以求得桃笙能够回来,所以大家也都把重心放在安慰若锦上面。
可是又过了几日,桃笙依然没有动作,甚是就连府上送过去的年礼也尽数退了回来,沈裕等人反而有些不是滋味。
可每当想起桃笙这两次入府的行径,沈裕心中就是一阵窝火。
他一个堂堂侯爷,坐拥整个文远侯府,逢上大年节入宫领宴,就是皇帝太后也是见得的,在亲生女儿这里竟然还比不过一对已经亡故的乡绅夫妇,桃笙宁愿做洛家的姑娘也不愿做侯府的千金,这简直就是在打整个侯府和他这个父亲的脸。
想到这里,哪怕是快过年了,沈裕还是有些兴致缺缺,做什么都没兴趣,明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桃笙在他看来又是最最无关紧要的人,但却会总也忍不住去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心中也总觉得莫名的烦躁。
而这份烦郁,在桃笙拒接年礼,将侯府送去的年礼悉数退回后达到了顶峰。
沈裕当即去正院找到了妻子:“我看桃笙还算听你的,你也该去劝劝,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都已经在外过了十几个年头还不够,难道你还要看着她今年在外头过不成?”
洛昕淡淡扫了沈裕一眼:“孩子高兴就行。她又不是没地方去,明年就要及笄,成大姑娘了,你又操什么心?”
洛昕没有搬去庄子,而是在侯府住了下来。
桃笙离开的这几日,洛昕看着家里人的表现,又想通了一些事。
在这次的事件当中,明明受委屈得是桃笙,可不论婆母、丈夫还是孩子们都在安慰若锦,甚至不断贬低桃笙的行事不妥来衬托若锦的懂事。
的确荒唐。
依着她说,这样的家,就算不回来也不是坏事。
桃笙的人如今已不在侯府当中,影响力却超乎了众人想象,不光是沈裕觉得没面子,老夫人也觉得心里不舒坦。
他们坐拥侯府,家里其他几房对着她和沈裕从来都是高看和奉迎,为着子孙前程想尽办法挤到他们身边来,送男孩子进家塾读数,送女孩儿来闺学学规矩……只有桃笙一个,丝毫不把这个家放在眼里。
而沈辞也心中愤慨,总也忍不住跟兄长沈樾说起桃笙的不识抬举,惹得父母长辈心忧,兄弟二人对桃笙的关注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沈若锦很快发现,事情开始朝着自己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桃笙这次的离开和之前那次不同,自打这次她离开后,父亲、祖母和沈家兄弟思及此事便心中不忿,说起桃笙更是没了好话,但一颗心却是实实在在地念着桃笙,都挂在了她的身上,甚至连对自己的关注都少了许多。
到了年二十八这日,沈裕最终还是忍不住,带着沈樾一起过来苏宅接桃笙回家。
桃笙正和青杏和柳绵两个丫头一起剪窗花,听乳母周妈妈说起外头文远侯和世子已到了苏宅门外,说是为着接姑娘回家过年,可要将那二位请进来说话?
桃笙搁下剪刀,忍不住蹙起了眉头:“不必叫他们进来了,替我更衣,我出去看看。”
她那日在德寿堂中已经做好了决定,也把话和那家人说得十分明了,自是不能回去过年的,此时见到这两个男人只觉得实在有些多此一举。
沈裕态度倒是比起那日生辰宴上好了一些,口吻之中也没了往日的强势:“你是我和你母亲好容易得来的孩子,我们自是盼着你回去。如今你还只是个一个尚未定亲的姑娘,你姨母这里都是女眷,连个男丁也无,终归不是长居之地,为父也是为了你的平安考量,今日才带着樾儿过来接你回去。”
话里话外都是这家没个靠谱的男人不安全。
桃笙忍不住撇嘴,跟你们这些人相处起来更不安全的吧。
如果沈裕这会儿当真只是觉得家里没有男子缺乏安全感,这话倒也不难回应。
“姨母昨儿同我说了,家里表兄年前就能回来,一直在京城住上好一段时间,直到秋闱开考,侯爷和世子贵人事忙,莫要为我的事情担忧了。”
沈裕听得直皱眉:“你的表兄要回来?”
在他们之前对桃笙的一番调查中,得知她的这位姨家表兄一直在外,和洛家素来鲜有往来,故而并没有可以调查,也没有多做注意。
沈裕对于桃笙表兄的了解可以说近乎于空白。
“正是。”桃笙回忆了一番汤妈妈对于表兄季白的描述,自信道,“我这位表兄可是个实打实的人才。”
说罢,桃笙将那日汤妈妈描述季白的话语进行了艺术加工,将季家表兄狠狠夸赞了一番。
在桃笙的描述当中,她的这位表兄是人间理想,国之栋梁;文曲下凡,大周之光。
季晏明求学归来,凭着幼年时候的记忆找到了同光巷,最终在滔滔不绝夸赞自己的桃笙身后停住了脚步。
母亲苏嘉在信中提到,姨母家的表妹桃笙守孝结束,如今住到了自己家中,对于这个外甥女的到来,母亲表示极为欢喜。
从前时候来信之时,还会象征性地问一问自己的很多事,在学堂里能不能吃好休息好,先生和同学好不好相处云云,现在几乎一颗心都挂在了表妹身上,信里全是表妹。
他和桃笙一别多年不见,没想到再次相见之时,会是这种场景。
这个只在年幼之时见过几面的表妹,竟然是如此这般的崇拜自己,能够一口气把自己的好处对着外人夸上整整一刻钟功夫,丝毫不见半分的重复和词穷。
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真千金拒绝走剧情,真千金拒绝走剧情最新章节,真千金拒绝走剧情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真千金拒绝走剧情,真千金拒绝走剧情最新章节,真千金拒绝走剧情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