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东林的应援
等徐光启回到府邸,已经是下午了,简单用过饭,回到书房,便开始思考想着如何办好这个差事。
本来练兵之事他已经心灰意冷,但现在新皇突然重视,让他重燃雄心。
现在不仅练兵之事,还要负责火炮引进与铸造之事。
火器明朝本来就普及并广泛应用了,在中央,火器是由军器局与兵仗局来负责生产的。
其中军器局由工部管辖,兵杖局由内府管辖,成化年间开始由工部郎中代管。
现在他来负责,责任重大,虽然他对于火炮是了解的,但只有他一个人不行,还需要帮手,不过徐光启早已有了人选。
此人就是他的学生,历史上著名的火器专家孙元化。
万历时期孙元化考举人不中,就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制作火器,对科举并不上心,徐光启在通州练兵,缺乏人手,把他叫了帮忙。一共协助练兵。
于是他便嘱咐仆人叫来孙元化,等他到来简单拜见后,徐光启略略胡须,对他道:
“陛下今日召我入宫,详细询问了我练兵之事并且也听说我派人去澳门买红夷铁铳一事,十分上心。
从内帑拨款十万两,让多购置火炮,引入火炮技师在京城大量制造,为此又命为师为工部郎中监军器局,主管火器与火炮制作。”
孙元化一听大喜,连忙道:“恭喜恩师,西方火炮确实威力强大,之前利玛窦老师在时,便曾讨论过火器制造之法。
您也颇有心得,现在您执掌军器局,陛下真是慧眼识珠。只是陛下这样做,恐怕首辅不喜吧.”
徐光启也有这一疑虑,方存哲为首的浙齐楚党,对这些西方技术知识特别排斥。
南京教案就是在浙党领袖之一沈灌主持的,导致天主教被禁止传播,至今仍未解封。
“是的,今日在御前,也把方存哲叫来,他虽对购置火炮较为赞成,但是仍向陛下再次南京教案之事。
不过陛下似乎对于西教并不排斥。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只要把此事做好,推翻教案不是没有可能。
“老师说的是,火器正是西洋所强,练兵与铸炮一事不难。
但我也怕浙党会从中作梗。如今方存哲为首辅,沈灌也是阁臣,我们势单力孤,他们如从中作梗,如通州那般,我们怕难以应对。”
徐光启点点头,站起还回踱步道:
“此事倒不担心,现在东林势力不同以往,万年三十五年,我曾在东林讲学,与叶向高、邹应标、杨涟等人相交甚厚,我待会便与杨涟前往杨涟府上,看能否寻求支持。
另外澳门之事也要加紧,李之藻现在应该还在澳门,并未出。
我待会给李之藻写一份信,你派心腹之人快马加鞭送到澳门。让他先不要走,联系炮师与工匠,等待朝廷旨意。”
“明白,我这就下去安排”孙元化也是高兴,自己老师担当大任,作为学生的自己,未来也未尝不能发达。
交代完毕后,徐光启简单收拾一下便让仆人备下马车,前往杨涟府上。
等到了杨涟府上,杨涟办公仍未归来,于是便在客厅等候,等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便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客厅门前传来。
“哈哈哈,子先(徐光启的字)你怎么来了,可来之前便通报一声,让你久等了。
自东林听教,已经十余年了吧”
徐光启闻言,便站起来笑着说道:“文儒(杨涟的字)别来无恙,东林一别,已有十三年了。”
“是啊,东林一别已有十三年了,我刚从刘一燝大人那边过来,听闻陛下已经封伱为工部郎中,主管军器局,还让你兼通州练兵的差事。真是可喜可贺。
我真想看看那时候方从哲的神情,肯定很难受,哈哈哈”
杨涟示意徐光启坐下,然后坐在主座抿了一口茶道。
徐光启也拿起茶杯,吹了吹茶气,说道:
“也多亏陛下重视,通州练兵本来诸事不顺,无粮无械,连兵饷都没,我练了一年早就心灰意冷,现在特意召见,对练兵也特意重视,特意嘱咐兵部予以配合。
原本就只有此事,没想到陛下对我建言购买红夷大炮之事格外上心,特意拨款内帑十万两白银,让多置买火炮,最好请西洋铸炮师来京,大量仿制。”
杨涟闻言,不禁感慨道:
“天子年未弱冠,刚刚继位,却如此心有国事,英明果决,实乃我朝之幸事,真的没有辜负先皇的栽培。”
提起光宗,两人特别是杨涟不由的黯然神伤,神宗朝,齐楚浙党屡屡打压东林党,东林只能寄希望于太子朱常洛。
朱常洛也顺利登基,继位以后革旧鼎新,东林党人纷纷官复原职,正准备大展宏图,一展抱负的时候。
朱常洛居然暴毙而亡,这让东林党乃至朝臣们万万没有想到。
不过现在看来,这位少年天子,看起来比光宗还靠谱,但问题是朱由校并没有对东林党释放明确喜欢的信号。
这是杨涟的忧虑所在,也是他刚刚去刘一燝府上的原因。
“是啊,不过如果要除旧革新,整顿朝政,东林人才济济,众贤临朝,必然是陛下的重要倚仗。”
徐光启也认同杨涟所说,满怀信心给杨涟说道。这话确实让杨涟比较受用。
现在东林党也确实是人才济济。对于政治充满抱负与热情,能人辈出,远没有崇祯、南明时期拉跨。
“子先说的是,原先朝臣对东林打压颇多,特别是齐楚浙党之流,频频打压朝中贤能。
原先我与惠世扬便筹划弹劾方从哲,没想到被陛下驳回。
没想到方从哲自红丸案发后,也担心自己过失。
刚才在刘一燝府上,刘一燝告知我,方从哲跟他商谈,准备再次上表告老还乡,并且举荐刘一燝为内阁首辅。”
徐光启听到后不由一惊,
“方从哲要退!如果刘一燝担任首辅,那东林势力必将大增,恭喜杨兄”
他连忙站起来给杨涟恭贺道。
“今天在御前,方从哲便向陛下提醒,如果向西洋购买火炮,但不要向西洋聘请铸炮师与炮手,并且重提南京教案之事。
虽然陛下明确表态支持我等,我还担忧他会以首辅名义会在这过程中从中阻挠,所以今天过来杨兄这里,原本是想让东林相助呢。
但他既然要退,那我做此事的阻碍便会大为减少。”
杨涟一听此言,也明白了徐光启的担忧,郑重说道:
“徐兄切勿担忧,为国练兵与铸炮一事于国有益,再说邹元标兄先前常与西教利玛窦师傅有书信往来。
每次与我聊起西教,都说有我大明借鉴之处。所以此事浙党等人如果从中阻挠,我会尽力帮你。
方从哲虽然要告老还乡,但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内阁中还有沈灌,他可是南京教案的主导者。我想过几日朝中定会有波澜,你早做应对,我定会助你。”
有了杨涟的承诺,徐光启不由大定,他这种西学派一直不喜欢朝廷攻讦,现在有了东林的帮助,相信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了。
求推荐、收藏
(本章完)
等徐光启回到府邸,已经是下午了,简单用过饭,回到书房,便开始思考想着如何办好这个差事。
本来练兵之事他已经心灰意冷,但现在新皇突然重视,让他重燃雄心。
现在不仅练兵之事,还要负责火炮引进与铸造之事。
火器明朝本来就普及并广泛应用了,在中央,火器是由军器局与兵仗局来负责生产的。
其中军器局由工部管辖,兵杖局由内府管辖,成化年间开始由工部郎中代管。
现在他来负责,责任重大,虽然他对于火炮是了解的,但只有他一个人不行,还需要帮手,不过徐光启早已有了人选。
此人就是他的学生,历史上著名的火器专家孙元化。
万历时期孙元化考举人不中,就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制作火器,对科举并不上心,徐光启在通州练兵,缺乏人手,把他叫了帮忙。一共协助练兵。
于是他便嘱咐仆人叫来孙元化,等他到来简单拜见后,徐光启略略胡须,对他道:
“陛下今日召我入宫,详细询问了我练兵之事并且也听说我派人去澳门买红夷铁铳一事,十分上心。
从内帑拨款十万两,让多购置火炮,引入火炮技师在京城大量制造,为此又命为师为工部郎中监军器局,主管火器与火炮制作。”
孙元化一听大喜,连忙道:“恭喜恩师,西方火炮确实威力强大,之前利玛窦老师在时,便曾讨论过火器制造之法。
您也颇有心得,现在您执掌军器局,陛下真是慧眼识珠。只是陛下这样做,恐怕首辅不喜吧.”
徐光启也有这一疑虑,方存哲为首的浙齐楚党,对这些西方技术知识特别排斥。
南京教案就是在浙党领袖之一沈灌主持的,导致天主教被禁止传播,至今仍未解封。
“是的,今日在御前,也把方存哲叫来,他虽对购置火炮较为赞成,但是仍向陛下再次南京教案之事。
不过陛下似乎对于西教并不排斥。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只要把此事做好,推翻教案不是没有可能。
“老师说的是,火器正是西洋所强,练兵与铸炮一事不难。
但我也怕浙党会从中作梗。如今方存哲为首辅,沈灌也是阁臣,我们势单力孤,他们如从中作梗,如通州那般,我们怕难以应对。”
徐光启点点头,站起还回踱步道:
“此事倒不担心,现在东林势力不同以往,万年三十五年,我曾在东林讲学,与叶向高、邹应标、杨涟等人相交甚厚,我待会便与杨涟前往杨涟府上,看能否寻求支持。
另外澳门之事也要加紧,李之藻现在应该还在澳门,并未出。
我待会给李之藻写一份信,你派心腹之人快马加鞭送到澳门。让他先不要走,联系炮师与工匠,等待朝廷旨意。”
“明白,我这就下去安排”孙元化也是高兴,自己老师担当大任,作为学生的自己,未来也未尝不能发达。
交代完毕后,徐光启简单收拾一下便让仆人备下马车,前往杨涟府上。
等到了杨涟府上,杨涟办公仍未归来,于是便在客厅等候,等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便听见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客厅门前传来。
“哈哈哈,子先(徐光启的字)你怎么来了,可来之前便通报一声,让你久等了。
自东林听教,已经十余年了吧”
徐光启闻言,便站起来笑着说道:“文儒(杨涟的字)别来无恙,东林一别,已有十三年了。”
“是啊,东林一别已有十三年了,我刚从刘一燝大人那边过来,听闻陛下已经封伱为工部郎中,主管军器局,还让你兼通州练兵的差事。真是可喜可贺。
我真想看看那时候方从哲的神情,肯定很难受,哈哈哈”
杨涟示意徐光启坐下,然后坐在主座抿了一口茶道。
徐光启也拿起茶杯,吹了吹茶气,说道:
“也多亏陛下重视,通州练兵本来诸事不顺,无粮无械,连兵饷都没,我练了一年早就心灰意冷,现在特意召见,对练兵也特意重视,特意嘱咐兵部予以配合。
原本就只有此事,没想到陛下对我建言购买红夷大炮之事格外上心,特意拨款内帑十万两白银,让多置买火炮,最好请西洋铸炮师来京,大量仿制。”
杨涟闻言,不禁感慨道:
“天子年未弱冠,刚刚继位,却如此心有国事,英明果决,实乃我朝之幸事,真的没有辜负先皇的栽培。”
提起光宗,两人特别是杨涟不由的黯然神伤,神宗朝,齐楚浙党屡屡打压东林党,东林只能寄希望于太子朱常洛。
朱常洛也顺利登基,继位以后革旧鼎新,东林党人纷纷官复原职,正准备大展宏图,一展抱负的时候。
朱常洛居然暴毙而亡,这让东林党乃至朝臣们万万没有想到。
不过现在看来,这位少年天子,看起来比光宗还靠谱,但问题是朱由校并没有对东林党释放明确喜欢的信号。
这是杨涟的忧虑所在,也是他刚刚去刘一燝府上的原因。
“是啊,不过如果要除旧革新,整顿朝政,东林人才济济,众贤临朝,必然是陛下的重要倚仗。”
徐光启也认同杨涟所说,满怀信心给杨涟说道。这话确实让杨涟比较受用。
现在东林党也确实是人才济济。对于政治充满抱负与热情,能人辈出,远没有崇祯、南明时期拉跨。
“子先说的是,原先朝臣对东林打压颇多,特别是齐楚浙党之流,频频打压朝中贤能。
原先我与惠世扬便筹划弹劾方从哲,没想到被陛下驳回。
没想到方从哲自红丸案发后,也担心自己过失。
刚才在刘一燝府上,刘一燝告知我,方从哲跟他商谈,准备再次上表告老还乡,并且举荐刘一燝为内阁首辅。”
徐光启听到后不由一惊,
“方从哲要退!如果刘一燝担任首辅,那东林势力必将大增,恭喜杨兄”
他连忙站起来给杨涟恭贺道。
“今天在御前,方从哲便向陛下提醒,如果向西洋购买火炮,但不要向西洋聘请铸炮师与炮手,并且重提南京教案之事。
虽然陛下明确表态支持我等,我还担忧他会以首辅名义会在这过程中从中阻挠,所以今天过来杨兄这里,原本是想让东林相助呢。
但他既然要退,那我做此事的阻碍便会大为减少。”
杨涟一听此言,也明白了徐光启的担忧,郑重说道:
“徐兄切勿担忧,为国练兵与铸炮一事于国有益,再说邹元标兄先前常与西教利玛窦师傅有书信往来。
每次与我聊起西教,都说有我大明借鉴之处。所以此事浙党等人如果从中阻挠,我会尽力帮你。
方从哲虽然要告老还乡,但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内阁中还有沈灌,他可是南京教案的主导者。我想过几日朝中定会有波澜,你早做应对,我定会助你。”
有了杨涟的承诺,徐光启不由大定,他这种西学派一直不喜欢朝廷攻讦,现在有了东林的帮助,相信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了。
求推荐、收藏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