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年轻的连长,此时错愕的看着唐孟潇。
唐孟潇则又喘了几口气后,眉头微皱。
“还愣着做什么?”
“敌军随时都有可能会攻过来,还不快去布防……我麾下的警卫连也交给你指挥!不用顾及我……”
“在和那群鬼子决一死战之前,我要去祭拜“载之先生”!”
戴振邦的瞳孔猛地收缩,他下意识地并拢脚跟,军靴后跟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是!”
不知是他的吼声还是吹来的风,让石阶周围的松树,微微颤动。
他扭头看向身后的通讯兵!
“去,传令给各排!“
“一排占领东侧制高点!二排控制碑亭!三排把机枪架在祭堂月台!”
“其余的警卫连的弟兄,在陵墓前架好枪,守护好总司令!”
所有的士兵,都开始行动。
士兵们奔跑时掀起的气流,搅动了石阶两侧,百年古松上的积雪。
唐孟潇,则拽着宋清辉的武装带往上攀爬时,两人的血在台阶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两人身后。
两个全副武装的士兵,紧紧跟着,是从富贵山出来的老兵——栾永兴和葛宁,两个人的身上也都沾着血,但眼神仍旧明亮。
唐孟潇,知道两人是负责监视自己的……他也没有在意,只是默不作声的,带着宋清辉,踩着石阶往上爬。
宋清辉的腹部伤口随着攀登不断涌血,染得汉白玉台阶像抹了层胭脂。
他的军裤被血浸透后冻硬,摩擦时发出“咔咔”的冰碴声。
唐孟潇的左手死死攥着老友的皮带,右手抓着石栏上的浮雕——那些雕刻着松鹤延年的纹路,此刻嵌进他掌心的伤口里,把浮雕染成了红色。
当他们终于踉跄着踏上最后一级台阶,踏进祭堂时,朝阳正穿透祭堂的蓝色琉璃瓦。
无数道棱镜般的光柱里,浮尘与硝烟交织成金色的纱幔。
唐孟潇的眼镜只剩半边镜片,折射出的碎光在他脸上划出诡谲的裂痕。
他拉着宋清辉,继续往前走,终于望见,祭堂里,穹顶下,那位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载之先生的汉白玉坐像!
他看着那尊坐像,喉结不自觉的滚动了几下。
他看见雕像的眉弓上落着灰,却依然目光如炬,仿佛正凝视着这两个血人。
唐孟潇的军靴在门槛前迟疑了三秒。他下意识想整理军容,手指碰到被血糊住的领章时,才发现整件呢子大衣已经看不出原本的藏青色。他最终只是摘下破碎的眼镜,用衬衫唯一干净的衣角擦了擦——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像个即将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向着眼前的汉白玉坐像,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
“罪人,唐孟潇,来看您啦!”
“先生……”
“你离世之后。”
“国府就变了……全都变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于成了侵略者刀下的亡魂……”
“先生……这好好的国,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先生……”
唐孟潇的嘴唇颤抖着,他呜咽着,沧桑的脸上,此刻竟然满是无助……
可很快,他的哭声,被祭堂外,突然爆发的枪声掩盖。
枪声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震得祭堂的琉璃瓦簌簌作响。
最初是零星的三八式步枪声——“啪勾,啪勾,啪勾”的脆响,像有人在远处敲打铁皮桶。紧接着九二式重机枪的“哒哒哒”连射声撕破空气,子弹打在汉白玉栏杆上迸出连串火星。
轰!
一发七十毫米步兵炮在祭堂近处炸开,冲击波震得祭堂的彩色玻璃窗嗡嗡颤动。
随后是掷弹筒抛射的榴弹划破空气的尖啸!
咚……咻……
尾音未落,便化作震耳欲聋的爆炸。
枪声越来越密,越来越近。
马克沁机枪的怒吼与日军歪把子机枪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子弹如冰雹般砸在祭堂外墙。
偶尔一发子弹“嗖”地穿透琉璃瓦,在穹顶上留下透光的弹孔。
爆炸声此起彼伏。教导总队的M24手榴弹闷响与日军九七式手雷的尖锐爆鸣相互呼应。
有时是单发的“轰”,有时是连续的“轰轰轰”,震得祭堂内的浮尘簌簌落下。
枪炮声密集到分不清单发的地步,化作一片连绵不绝的轰鸣。
祭堂仿佛置身于钢铁风暴的中心,每一秒都有数十发子弹和炮弹在四周炸开。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燃烧后的刺鼻气味,混合着木头焦糊的味道。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往祭堂外张望,看见密集的子弹打在汉白玉栏杆上迸出的石屑,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琉璃瓦上。
不知过了多久……
枪声终于暂歇,山脚下传来蹩脚的,通过喇叭放大的喊话声……
“唐将军!邪倭台的皇帝陛下敬重勇士!”
蹩脚的中文在山谷间回荡,惊起松林间的寒鸦!
“您如果愿意投降可享受将官待遇……”
“我们邪倭台,绝不亏待朋友。”
唐孟潇突然笑出声。
只是他的眼神幽怨,笑容冷冽。
他转身望向山下,看见膏药旗已经漫过第三道牌坊。
“让这帮小鬼子,在载之先生的陵墓前大放厥词?”
“在别的地方也就算了。”
“你们想让我在国父面前当汉奸!?”
“外头的大夏军人呢?”
“都死光了?”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捂着自己的伤口。
“敌军,至少来了一个联队!一千多人!”
“教导总队的加强连和只剩下六十来人的警卫连,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百人。”
“就算还有活着的士兵,应该也没剩下几个了。”
“孟潇……”
唐孟潇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还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载之先生说!”
“老宋……”
“你还有几颗手雷。”
宋清辉,已经无力的坐在地上!
“两颗!”
“你呢?”
唐孟潇咧嘴笑了笑。
“六颗……”
随后唐孟潇,又扭头看向栾永兴和葛宁。
“两位!”
“一会儿唐某,会以手雷和敌军同归于尽,在见证唐某死亡之后,两位可趁这个机会从祭堂北侧的小道突围……”
“但是唐某还有一事相托……”
“唐某思来想去,总觉得唐某的绝笔书,不应由他人代写,所以唐某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再书一份绝笔书……”
唐孟潇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他盘膝坐在地上,一边书写,一边低声喃喃。
“介公总裁钧鉴,并告诸袍泽同志:金陵王气,今已黯收;钟阜寒云,如压城垒。孟潇受命危城,本欲与石头同碎,然辗转中宵,披衣长思——夫田横五百,非徒效死海岛,盖留忠义之种于天地间也!今强寇如钱塘狂潮,其锋不可遏,唯十万健儿尽填此壑,方守金陵!孟潇则率卫队残卒百余人,据守中山陵前,愿以颈血溅敌寇,使天下知神州有不屈之魂!”
“陵前苍松翠柏,肃穆如仪。想我载之先生,于此长眠,其遗训,犹在耳际铮铮作鸣。孟潇不才,愿步武前贤。昔屈子怀沙,非惜一死,乃痛郢都之不复;文山殉国,岂恋残躯?实欲以正气励千秋!今紫金山头,吾刃将折,吾枪已热,然此心澄澈,如对青天白日。当此乾坤倒悬之际,惟有一死报之,庶几无愧载之先生在天之灵,无愧头上朗朗青天。”
“倭寇铁蹄踏破六朝烟水,秦淮呜咽,实不忍闻。然吾大夏岂乏荆卿之胆、张巡之齿?吾等虽仅百人,皆抱必死之志。待敌近陵前石阶,吾当振臂一呼,挺刃而前。剑戟相交时迸出之火星,即是我等不屈之宣言;热血浸染处每一寸焦土,皆作他日胜利之基石!愿此战如精卫所衔微木,纵沉东海,其志不没;似啼血杜鹃,声声唤彻,惊醒河山!”
“诸公!东南半壁虽陷,然巴蜀雄关犹在,黄河怒吼未息。望我袍泽,勿以金陵之弃为馁,勿以孟潇之殉为哀。当记取此间血泪,淬砺复仇之剑。他日驱尽胡尘,重光禹甸,若过钟山,乞以一杯清酒酹此高台——其中自有剑气盘桓,精魄长存!吾魂亦当化长风,逐铁马,助阵前!”
“孟潇此去,非赴黄泉,实归道山。临颍涕泣,神驰万里。惟愿:金瓯无缺日,再祭新曦满陵台。”
“金陵卫戍司令长官!”
“唐孟潇,绝笔!”
就在这时,祭堂外传来整齐的军靴踏地声,那声音由远及近,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人心上。唐孟潇缓缓抬头,透过破碎的琉璃窗,看见几十个土黄色的身影正踏过染血的石阶,刺刀在朝阳下泛着刺目的寒光。
他没有丝毫犹豫,“啪”地一声,合上笔记本,随后站起身,将它塞进栾永兴颤抖的手中。那笔记本的封皮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
“如果可以的话,把这本笔记带出去,这才是唐某的绝笔!”
唐孟潇冲着胡子拉碴的栾永兴,又笑了笑,随后,他猛地拔出腰间刺刀,那刀刃上还残留着之前,和那支鬼子大队,战斗时沾染的的血渍。
宋清辉见状,挣扎着从地上爬起,腹部的伤口再度崩裂,鲜血顺着裤管滴落在地砖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唐兄……等等我……一起啊!”
宋清辉喘着粗气,脸上却挂着释然的笑容。
两个年过半百的将军,就这样一前一后冲出了祭堂。阳光洒在他们染血的军装上,仿佛给这两个佝偻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祭堂前的鬼子们显然没料到会遭遇这样的场景。
为首的军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狂喜的神色,用生硬的中文嘶喊。
“投降!优待!”
慢一步冲出的宋清辉,此刻却率先扑向一个鬼子,和那个鬼子,一起向着石阶下滚落了下去。
而唐孟潇,则嘶吼着冲向那个军曹,手中的刺刀直取对方胸口。
那军曹显然受过严格训练,一个侧身便躲过了这笨拙的一击。唐孟潇踉跄几步,重重摔倒在石阶上,眼镜飞出去老远。
十几个鬼子立刻围了上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
领头的军官再次用蹩脚的中文嘶喊!
“投降!否则死啦死啦地!”
唐孟潇趴在地上,忽然咧嘴笑了。
他听见石阶下,响起一声轰鸣。
他知道,是宋清辉,拉开了绑在自己身上的手雷,那家伙,快自己一步殉国!
他的脸上,不知是哭,还是在笑,他只是,缓缓撑起身子,在鬼子们惊愕的目光中,猛地扯开了染血的军大衣!
六颗手雷的保险栓不知何时已被尽数拉开,白烟正“嗤嗤”地从引信处冒出。
“倭寇汝等可碎我山河,岂能碎我脊梁?可断我头颅,岂能断我魂魄?”
“我大夏,绝不会亡!”
“后死诸君多努力!杀敌,杀敌,杀敌……”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团炽热的火球腾空而起,吞噬了方圆十几米内的一切。气浪将祭堂的彩色玻璃全部震碎,碎片如雨般洒落。
而那位金陵卫戍司令,也在炸弹的轰鸣声,化为血色的齑粉,死无全尸……
世间再无唐孟潇……
但他战死时,燃起的星星之火,将会把整个金陵,彻底点燃!!!
唐孟潇则又喘了几口气后,眉头微皱。
“还愣着做什么?”
“敌军随时都有可能会攻过来,还不快去布防……我麾下的警卫连也交给你指挥!不用顾及我……”
“在和那群鬼子决一死战之前,我要去祭拜“载之先生”!”
戴振邦的瞳孔猛地收缩,他下意识地并拢脚跟,军靴后跟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是!”
不知是他的吼声还是吹来的风,让石阶周围的松树,微微颤动。
他扭头看向身后的通讯兵!
“去,传令给各排!“
“一排占领东侧制高点!二排控制碑亭!三排把机枪架在祭堂月台!”
“其余的警卫连的弟兄,在陵墓前架好枪,守护好总司令!”
所有的士兵,都开始行动。
士兵们奔跑时掀起的气流,搅动了石阶两侧,百年古松上的积雪。
唐孟潇,则拽着宋清辉的武装带往上攀爬时,两人的血在台阶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两人身后。
两个全副武装的士兵,紧紧跟着,是从富贵山出来的老兵——栾永兴和葛宁,两个人的身上也都沾着血,但眼神仍旧明亮。
唐孟潇,知道两人是负责监视自己的……他也没有在意,只是默不作声的,带着宋清辉,踩着石阶往上爬。
宋清辉的腹部伤口随着攀登不断涌血,染得汉白玉台阶像抹了层胭脂。
他的军裤被血浸透后冻硬,摩擦时发出“咔咔”的冰碴声。
唐孟潇的左手死死攥着老友的皮带,右手抓着石栏上的浮雕——那些雕刻着松鹤延年的纹路,此刻嵌进他掌心的伤口里,把浮雕染成了红色。
当他们终于踉跄着踏上最后一级台阶,踏进祭堂时,朝阳正穿透祭堂的蓝色琉璃瓦。
无数道棱镜般的光柱里,浮尘与硝烟交织成金色的纱幔。
唐孟潇的眼镜只剩半边镜片,折射出的碎光在他脸上划出诡谲的裂痕。
他拉着宋清辉,继续往前走,终于望见,祭堂里,穹顶下,那位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载之先生的汉白玉坐像!
他看着那尊坐像,喉结不自觉的滚动了几下。
他看见雕像的眉弓上落着灰,却依然目光如炬,仿佛正凝视着这两个血人。
唐孟潇的军靴在门槛前迟疑了三秒。他下意识想整理军容,手指碰到被血糊住的领章时,才发现整件呢子大衣已经看不出原本的藏青色。他最终只是摘下破碎的眼镜,用衬衫唯一干净的衣角擦了擦——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像个即将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向着眼前的汉白玉坐像,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
“罪人,唐孟潇,来看您啦!”
“先生……”
“你离世之后。”
“国府就变了……全都变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于成了侵略者刀下的亡魂……”
“先生……这好好的国,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先生……”
唐孟潇的嘴唇颤抖着,他呜咽着,沧桑的脸上,此刻竟然满是无助……
可很快,他的哭声,被祭堂外,突然爆发的枪声掩盖。
枪声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震得祭堂的琉璃瓦簌簌作响。
最初是零星的三八式步枪声——“啪勾,啪勾,啪勾”的脆响,像有人在远处敲打铁皮桶。紧接着九二式重机枪的“哒哒哒”连射声撕破空气,子弹打在汉白玉栏杆上迸出连串火星。
轰!
一发七十毫米步兵炮在祭堂近处炸开,冲击波震得祭堂的彩色玻璃窗嗡嗡颤动。
随后是掷弹筒抛射的榴弹划破空气的尖啸!
咚……咻……
尾音未落,便化作震耳欲聋的爆炸。
枪声越来越密,越来越近。
马克沁机枪的怒吼与日军歪把子机枪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子弹如冰雹般砸在祭堂外墙。
偶尔一发子弹“嗖”地穿透琉璃瓦,在穹顶上留下透光的弹孔。
爆炸声此起彼伏。教导总队的M24手榴弹闷响与日军九七式手雷的尖锐爆鸣相互呼应。
有时是单发的“轰”,有时是连续的“轰轰轰”,震得祭堂内的浮尘簌簌落下。
枪炮声密集到分不清单发的地步,化作一片连绵不绝的轰鸣。
祭堂仿佛置身于钢铁风暴的中心,每一秒都有数十发子弹和炮弹在四周炸开。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燃烧后的刺鼻气味,混合着木头焦糊的味道。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往祭堂外张望,看见密集的子弹打在汉白玉栏杆上迸出的石屑,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琉璃瓦上。
不知过了多久……
枪声终于暂歇,山脚下传来蹩脚的,通过喇叭放大的喊话声……
“唐将军!邪倭台的皇帝陛下敬重勇士!”
蹩脚的中文在山谷间回荡,惊起松林间的寒鸦!
“您如果愿意投降可享受将官待遇……”
“我们邪倭台,绝不亏待朋友。”
唐孟潇突然笑出声。
只是他的眼神幽怨,笑容冷冽。
他转身望向山下,看见膏药旗已经漫过第三道牌坊。
“让这帮小鬼子,在载之先生的陵墓前大放厥词?”
“在别的地方也就算了。”
“你们想让我在国父面前当汉奸!?”
“外头的大夏军人呢?”
“都死光了?”
面色惨白的宋清辉捂着自己的伤口。
“敌军,至少来了一个联队!一千多人!”
“教导总队的加强连和只剩下六十来人的警卫连,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百人。”
“就算还有活着的士兵,应该也没剩下几个了。”
“孟潇……”
唐孟潇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还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载之先生说!”
“老宋……”
“你还有几颗手雷。”
宋清辉,已经无力的坐在地上!
“两颗!”
“你呢?”
唐孟潇咧嘴笑了笑。
“六颗……”
随后唐孟潇,又扭头看向栾永兴和葛宁。
“两位!”
“一会儿唐某,会以手雷和敌军同归于尽,在见证唐某死亡之后,两位可趁这个机会从祭堂北侧的小道突围……”
“但是唐某还有一事相托……”
“唐某思来想去,总觉得唐某的绝笔书,不应由他人代写,所以唐某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再书一份绝笔书……”
唐孟潇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他盘膝坐在地上,一边书写,一边低声喃喃。
“介公总裁钧鉴,并告诸袍泽同志:金陵王气,今已黯收;钟阜寒云,如压城垒。孟潇受命危城,本欲与石头同碎,然辗转中宵,披衣长思——夫田横五百,非徒效死海岛,盖留忠义之种于天地间也!今强寇如钱塘狂潮,其锋不可遏,唯十万健儿尽填此壑,方守金陵!孟潇则率卫队残卒百余人,据守中山陵前,愿以颈血溅敌寇,使天下知神州有不屈之魂!”
“陵前苍松翠柏,肃穆如仪。想我载之先生,于此长眠,其遗训,犹在耳际铮铮作鸣。孟潇不才,愿步武前贤。昔屈子怀沙,非惜一死,乃痛郢都之不复;文山殉国,岂恋残躯?实欲以正气励千秋!今紫金山头,吾刃将折,吾枪已热,然此心澄澈,如对青天白日。当此乾坤倒悬之际,惟有一死报之,庶几无愧载之先生在天之灵,无愧头上朗朗青天。”
“倭寇铁蹄踏破六朝烟水,秦淮呜咽,实不忍闻。然吾大夏岂乏荆卿之胆、张巡之齿?吾等虽仅百人,皆抱必死之志。待敌近陵前石阶,吾当振臂一呼,挺刃而前。剑戟相交时迸出之火星,即是我等不屈之宣言;热血浸染处每一寸焦土,皆作他日胜利之基石!愿此战如精卫所衔微木,纵沉东海,其志不没;似啼血杜鹃,声声唤彻,惊醒河山!”
“诸公!东南半壁虽陷,然巴蜀雄关犹在,黄河怒吼未息。望我袍泽,勿以金陵之弃为馁,勿以孟潇之殉为哀。当记取此间血泪,淬砺复仇之剑。他日驱尽胡尘,重光禹甸,若过钟山,乞以一杯清酒酹此高台——其中自有剑气盘桓,精魄长存!吾魂亦当化长风,逐铁马,助阵前!”
“孟潇此去,非赴黄泉,实归道山。临颍涕泣,神驰万里。惟愿:金瓯无缺日,再祭新曦满陵台。”
“金陵卫戍司令长官!”
“唐孟潇,绝笔!”
就在这时,祭堂外传来整齐的军靴踏地声,那声音由远及近,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人心上。唐孟潇缓缓抬头,透过破碎的琉璃窗,看见几十个土黄色的身影正踏过染血的石阶,刺刀在朝阳下泛着刺目的寒光。
他没有丝毫犹豫,“啪”地一声,合上笔记本,随后站起身,将它塞进栾永兴颤抖的手中。那笔记本的封皮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
“如果可以的话,把这本笔记带出去,这才是唐某的绝笔!”
唐孟潇冲着胡子拉碴的栾永兴,又笑了笑,随后,他猛地拔出腰间刺刀,那刀刃上还残留着之前,和那支鬼子大队,战斗时沾染的的血渍。
宋清辉见状,挣扎着从地上爬起,腹部的伤口再度崩裂,鲜血顺着裤管滴落在地砖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唐兄……等等我……一起啊!”
宋清辉喘着粗气,脸上却挂着释然的笑容。
两个年过半百的将军,就这样一前一后冲出了祭堂。阳光洒在他们染血的军装上,仿佛给这两个佝偻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祭堂前的鬼子们显然没料到会遭遇这样的场景。
为首的军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狂喜的神色,用生硬的中文嘶喊。
“投降!优待!”
慢一步冲出的宋清辉,此刻却率先扑向一个鬼子,和那个鬼子,一起向着石阶下滚落了下去。
而唐孟潇,则嘶吼着冲向那个军曹,手中的刺刀直取对方胸口。
那军曹显然受过严格训练,一个侧身便躲过了这笨拙的一击。唐孟潇踉跄几步,重重摔倒在石阶上,眼镜飞出去老远。
十几个鬼子立刻围了上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
领头的军官再次用蹩脚的中文嘶喊!
“投降!否则死啦死啦地!”
唐孟潇趴在地上,忽然咧嘴笑了。
他听见石阶下,响起一声轰鸣。
他知道,是宋清辉,拉开了绑在自己身上的手雷,那家伙,快自己一步殉国!
他的脸上,不知是哭,还是在笑,他只是,缓缓撑起身子,在鬼子们惊愕的目光中,猛地扯开了染血的军大衣!
六颗手雷的保险栓不知何时已被尽数拉开,白烟正“嗤嗤”地从引信处冒出。
“倭寇汝等可碎我山河,岂能碎我脊梁?可断我头颅,岂能断我魂魄?”
“我大夏,绝不会亡!”
“后死诸君多努力!杀敌,杀敌,杀敌……”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团炽热的火球腾空而起,吞噬了方圆十几米内的一切。气浪将祭堂的彩色玻璃全部震碎,碎片如雨般洒落。
而那位金陵卫戍司令,也在炸弹的轰鸣声,化为血色的齑粉,死无全尸……
世间再无唐孟潇……
但他战死时,燃起的星星之火,将会把整个金陵,彻底点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最新章节,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最新章节,制作金陵保卫战,玩家边哭边冲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