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离他藏身的沼泽并不算太远,就在他曾跳下的高崖瀑布附近,其实时间也只过去了一夜。长龄先生当然不能立刻带着瀚雄赶路,首先毕勋要稳定其伤势,便在附近找个地方为他紧急施救。瀚雄醒来后,便挣扎着告诉了长龄先生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长龄先生听完之后,面色凝重无比,轻声道:“为父已经知道了,你先好好休息吧,养伤要紧,无论什么事都等到以后再说。”然后施法让瀚雄再度陷入了沉眠,直到宝玉见到他时都没有醒来。
当确定瀚雄性命无碍之后,长龄先生才带着儿子离开山野回到了大路上,恰好出现在商队遇袭的位置,遇见了赶来调查的善川城城主辰南。辰南认识长龄先生,赶紧上前行礼并询问他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长龄先生随即出示了兵符,调动善川城的一支军阵护送瀚雄返回国都。听了瀚雄介绍的情况,长龄先生也知道凶手的来历非同小可,恐不是善川城能查出来的,而他先要将儿子安全的送回去,同时把消息禀报国君。
就在长龄先生调来军阵、车马刚要出发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公子会良在凉风顶宗主圆灯先生的陪同下,率领几名凉风顶弟子和他身边的亲随卫队,突然出现在善川城南境,将未及回城的辰南城主当场拿下。
长龄先生就在现场,而且身边还有一支军阵呢,当然不能让会良乱来,必须问明情由。公子会良则宣称,他在行游时得到消息,公子仲览勾结境外宗门修士、欲袭击少务归国所在的商队,主要目的就是刺杀少务。
他率众紧急赶来,并向师尊圆灯先生求助,很遗憾还是晚了一步,未能阻止惨剧发生,但总算有幸将公子仲览及时拿下,准备押往国都由国君处置。圆灯先生拿下仲览的时候,恰好辰南城主派人来给仲览报信、告知这边已经得手,可见仲览就是辰南的同党。
此事会良已派人禀报国君,事态紧急,所以立刻赶来也将辰南拿下,此人也要与仲览一起被押往国都。
长龄先生持兵符在手,只沉着脸问了一句:“公子仲览还活着吗?”
会良答道:“仲览当然还活着,我且能做死无对证之事!否则的话,岂不是让国人疑我另有居心?……先生若返回国都,正可与我们一同押送仲览。”
对于会良和圆灯先生的出现,长龄先生很惊讶,但既然已经救回了瀚雄,这位高人也就能沉得住气了。他只是对他们所说的话感到难以置信,公子仲览确实有可能想做这种事情,但他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瀚雄在清醒时也曾猜测过刺客的身份,首先是那名使用神器的高手。瀚雄虽用剑符伤了他,但并没有看清其面目,至于其余清楚也都蒙着面。他以前也根本不清楚,哪里有这样一位高手、又能拥有那样一件神器,却莫名有个怀疑对象——英竹先生。
英竹岭是郑室国的一派修行宗门,如果不算武夫丘的话,它也是郑室国境内最大的修炼宗门势力,与郑室国宗室关系极为密切。当今郑室国国君郑股之母,便出身英竹氏,郑股本人也娶了英竹氏部族的女子。
英竹氏同时也是郑室国境内除宗室之外最大的部族势力,而且出了一位英竹先生。其人就是国君郑股的亲舅舅,二十年前修为就突破了六境,在氏族祖地英竹岭建立了一派修炼宗门。近几年来,听说英竹先生一直闭关不出,甚至有传言,其人修为可能已突破了七境。
就算在郑室国中,也已有很多年没人亲眼见过英竹先生出手了,也没什么事需要劳动他亲自动手。可是瀚雄曾见过英竹岭弟子延丰欲袭杀宝玉的一幕,延丰当时所使用的法器是一根黑竹鞭,祭出之后能幻化成一截截断续相连的十丈鞭影。
当时延丰被宝玉打出高崖外,已经是在搏命,当然会毫无保留的施展出英竹岭的秘传神通。而商队遇袭时出现的那个巨大的光环法阵,让瀚雄隐约觉得有几分熟悉的感觉,因为的黄色光环是分节的。就像一根盘绕在一起、首尾相连的巨大竹鞭。
此光环法阵为神器所化,延丰手中当然没有神器,可是英竹岭宗主手中说不定会有。也只有英竹先生才有那等惊人的手段!
不仅如此,瀚雄回想起激斗的场面也感到心惊不已。那七十余名刺客中,不仅有法力高强的修士,看对方展开包围圈的阵势,竟然还是有精锐的军阵参与。他们九人一组结成小队阵势劈出剑光,赫然就是瀚雄在武夫丘上见到的剑阵配合,又稍加变化能用于战阵厮杀中。
瀚雄当然绝不可能怀疑此事与武夫丘有关,但武夫丘每年都有弟子下山,在巴原五**中。皆有武夫丘传人担任将领。他们将武夫丘上所学用于操演军士,往往能训练出最精锐的战阵。
刺客中不仅有一批高人修士,还有精锐的军阵配合。他们能够在商队与城郭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组织起这等规模的袭击,巴室国中没有什么针对少务的势力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能来自巴原五国中的另外四国。
瀚雄猜测对方那名持神器的高手是英竹先生,并没有任何证据,仅仅是凭一种感觉。像这样严重的指控,是绝不能开口乱说的。长龄先生当然比儿子更有见识,他也清楚不同的神器幻妙用神通各有特点。但有事也可刻意伪装,仅凭感觉不可能就认定是英竹先生出手。
但在长龄先生的内心中,他相信瀚雄的判断。这也能解释此前最大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商队是在回到巴室国只后才出的事。此事应该就是郑室国干的,目的再简单不过,就是不希望巴室国有少务这样一位国君。假如少务继位,将来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而少务在武夫丘上的经历,郑室国君应该已经知道了。
看刺客的来势,就是不想留下任何活口。这种事情无论是谁干的,都是与巴室国举国为敌,只要郑室国还不想立刻与巴室国开战。就必须做得干净,且最好不要发生在本国境内。而瀚雄能侥幸活下来。在刺客看来应是个意外中的意外。
长龄先生心中本已有了大概的判断,不料公子会良却蹦了出来。将这件事情栽到了公子仲览头上。而会良拿下仲览居然还会留活口,那就说明此时另有隐情,仲览很可能与之真有牵连,否则会良也不敢这么干。
仲览本人是没本事做出这种事情的,但他却有可能安排刺客入境并且事先不走漏风声。因为仲览的母亲就出身于善川城最大的部族,善川城的城主辰南也是这个部族的人。想让几十人以各种身份分批悄然入境,仲览应该能办到。
后廪有十几个儿子,大多安分守己只做自己的贵公子,如果说谁还有争位的心思,也只有仲览与会良了。但只要少务还在,他们谁都没有任何机会,国中也不可能有势力能跟随他们公然叛乱,就算叛乱也不可能成功。
少务归国在即,而后廪寿元将尽,若想最后一搏,只能利用国境外的力量。
如今看来,仲览可能是利用了郑室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郑室国利用了仲览。仲览以为少务已死,且谁也查不出来是他干的,那么身为其余诸子中最“出色”的长子,当然是最有可能继位新君的。
而在郑室国那边看来,假如仲览这种货色当了国君,他们也就不用太担心巴室国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位公子暗中参与了谋刺少务之事,都不希望被国中民众知晓。将来他成为国君之后,就等于有了把柄捏在郑室国手中,可能不得不答应郑室国的某些非分要求、在巴室国的利益上做出让步。这才是郑室国最大的图谋。
如果说公子仲览是被郑室国利用了,那么会良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怎么还请来了圆灯先生,“及时”拿下了仲览?
这恐怕只能说仲览看似精明,实则蠢到家了,谋事不秘竟被会良知晓。仅看他头脑一热居然干出这种事情,足见此人是够蠢的。也另外一种可能,是有人故意将消息泄露给了会良,要么是会良安插在仲览身边的亲信,要么就是真正在幕后利用仲览的人,而仲览恐怕都不清楚刺客的真正身份。
这对于会良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绝佳机会,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地完美。他不用做出任何谋逆之举,只需等仲览得手后,再出面将之拿下。凶手既抓到了、少务也死了,而他还能为国立功。
不得不说,会良想得很美,看似抓住了最好的机会。但长龄先生却很清楚,巴室国的形势被后廪牢牢地控制着,无论是仲览还是会良,都翻不起什么浪花。只要少务成功归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徒劳。
见到了公子会良,长龄先生转念间便推测出这么多情况。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在这个场合继续追问详情,只是看着身边昏迷不醒的瀚雄暗暗叹息。
后廪派出这支商队时,恐怕也没有想到会在国境内遭遇这等规模的袭击。但无论商队有没有办法将消息传出去,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因为与此事有牵连的幕后人物,自己都会蹦出来的,主动去扮演各种角色。
少务继位之前,要将国中所有不安定的隐患暴露出来,这是后廪为少务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假如不是因为儿子瀚雄也在这支商队中,长龄先生都不会赶到这个地方来,国君也不必特意派什么人来处置,让这些人自己在这里折腾罢,而国中大局已定。可怜仲览会良等人机关算尽之时,还不知少务已回到了国都。
长龄先生看着身受重伤的瀚雄,心中也有一股难言的恨意,却很平静地对会良说道:“公子不必自责,其实你并没有来晚。少务并不在这支商队中,他早已返回了国都。”
会良的神情原本是在遗憾中压抑着狂喜,可是听见这句话,瞬间就傻了,变成了掩饰不住的震惊中竭力压抑着失望,哑声道:“这,这,这太好了!……是真的吗?”
长龄先生冷冷地微笑道:“当然是真的,是我亲自送少务进入了王宫、见到了国君,然后才飞天赶来此地。……总算来得及时,救下了我儿瀚雄。“”
圆灯先生也是一脸震惊之色,却赶紧说道:“如此甚幸!……如今仲览已被擒下,少务平安归国,会良公子也算为新君继位立下头功。”
会良等人押送着辰南,随长龄先生率领的军阵一起返回国都,前行不远,便有人押送着仲览也与他们汇合。仲览果然还活着,已有些神志不清,坐在车上披头散发,不时地喃喃自语:“我不该一时糊涂……”
长龄先生只是冷冷的扫了仲览一眼,甚至没有问他什么,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瀚雄平安送回去。有圆灯先生这位高人在侧,并不让长龄先生感到更放心,他守在瀚雄身边寸步未离。
在路上,圆灯先生几次试探性的建议,欲出手施法为瀚雄调理神气,并将他唤醒问明当日发生的事情。长龄先生皆直接拒绝了,有他在不需要别人为瀚雄疗伤。也幸亏有长龄先生亲自护送,否则圆灯一定有办法将瀚雄唤醒询问,是否会再出什么意外谁都难说。
宝玉路遇长龄先生与瀚雄,在登车后的一道神念中,便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长龄先生显然并不信任圆灯等人,但对宝玉却毫无保留,将自己所听说、所经历、包括所猜测的情况都告诉了他。
宝玉刚才听说瀚雄在这辆车中,便没有太留意队伍后面的情况。其实这支队伍还挺长,分成两个部分,军阵后面是公子会良的亲随卫队、圆灯先生以及五名凉风顶的精锐弟子,还有几辆囚车、车上押送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被公子会良以及圆灯先生拿下的,包括仲览身边的亲信,大多被反绑,并被圆灯先生的法术制住。只有两个人没有被绑起来,因为其身份特殊,便是公子仲览与城主辰南,他们每人都单独坐了一辆车、由专人看押。
长龄先生在车上喊出了彭铿氏大人的名号,后面的圆灯与会良等人当然也听见了,立即赶到来相见。宝玉插着红节的空车就停在整支队伍的前方,所有人也都停了下来。
圆灯先生已年近七旬,但看上去也就四十岁左右的形容。他的打扮很朴素,穿着布衣带着头巾,配饰着几块很简单的玉,行走间衣袂飘飞、足不沾尘,颇有当世高人的风范。但在宝玉眼中,却能看出许多常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圆灯虽身著素色布衣,但衣料之精致绝非寻常人所能织就,不仅是用最精心的御物之功编织而成,且经过了反复的法力炼化,却特意显得非常朴素平常的样子。他身上佩戴的玉饰看似简单,但每一件的物性都纯净至极,也不知祭炼了多少年,其中就应有他的随身法器。
也没有见圆灯先生快步疾行。他只从队伍后面迈出几步,身形便飘然出现在长龄的马车边,微微点首行礼道:“原来是彭铿氏大人到了。我在凉风顶已久闻彭铿氏小先生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年轻有为。巴室国将来的国运,都要依靠你们这些年轻才俊了!
小先生持节而来,必是奉了国君之命,查问公子仲览某刺公子少务之事。而国君想必已接到会良公子的秘报、得知仲览的图谋。如今公子仲览以及相关人等已被拿下,便押在后面。”
初次见面打招呼,圆灯先生一开口就说了这么多,且语气不紧不慢,把什么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他居然也称呼宝玉为“小先生”。但在这种场合,这种称呼恐怕另有含义,就在强调年纪和辈分。圆灯先生身为一派宗主、六境高人,主动过来见宝玉,已很给面子了。
宝玉倒也不好站在车上居高临下,跳下马车行了一礼道:“我亦久闻圆灯先生大名,还曾见识过你亲手炼制的符石,对你的修为十分佩服,没想到会在此地相见。我确实是奉君命而来,而国君也确实接到了会良公子的秘报。不仅是国君获悉。朝中群臣也全都知道了。”
这时公子会良才从后面穿过军阵来到马车边,他可不像其师尊那样能沉得住气,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向宝玉行了一礼道:“君使大人,我们又见面了!听说您在武夫丘上已成为剑煞先生的亲传弟子,可喜可贺!”
宝玉眯起眼睛道:“你是怎么听说的呢?”
会良微微一怔随即答道:“武夫丘曾封山一月,但如今距少务与彭铿氏大人下山已过了两个月,有些消息当然早就传开了。我一直非常关心巴原各地的情况,有所听闻也不意外。”
长龄先生听完之后,面色凝重无比,轻声道:“为父已经知道了,你先好好休息吧,养伤要紧,无论什么事都等到以后再说。”然后施法让瀚雄再度陷入了沉眠,直到宝玉见到他时都没有醒来。
当确定瀚雄性命无碍之后,长龄先生才带着儿子离开山野回到了大路上,恰好出现在商队遇袭的位置,遇见了赶来调查的善川城城主辰南。辰南认识长龄先生,赶紧上前行礼并询问他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长龄先生随即出示了兵符,调动善川城的一支军阵护送瀚雄返回国都。听了瀚雄介绍的情况,长龄先生也知道凶手的来历非同小可,恐不是善川城能查出来的,而他先要将儿子安全的送回去,同时把消息禀报国君。
就在长龄先生调来军阵、车马刚要出发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公子会良在凉风顶宗主圆灯先生的陪同下,率领几名凉风顶弟子和他身边的亲随卫队,突然出现在善川城南境,将未及回城的辰南城主当场拿下。
长龄先生就在现场,而且身边还有一支军阵呢,当然不能让会良乱来,必须问明情由。公子会良则宣称,他在行游时得到消息,公子仲览勾结境外宗门修士、欲袭击少务归国所在的商队,主要目的就是刺杀少务。
他率众紧急赶来,并向师尊圆灯先生求助,很遗憾还是晚了一步,未能阻止惨剧发生,但总算有幸将公子仲览及时拿下,准备押往国都由国君处置。圆灯先生拿下仲览的时候,恰好辰南城主派人来给仲览报信、告知这边已经得手,可见仲览就是辰南的同党。
此事会良已派人禀报国君,事态紧急,所以立刻赶来也将辰南拿下,此人也要与仲览一起被押往国都。
长龄先生持兵符在手,只沉着脸问了一句:“公子仲览还活着吗?”
会良答道:“仲览当然还活着,我且能做死无对证之事!否则的话,岂不是让国人疑我另有居心?……先生若返回国都,正可与我们一同押送仲览。”
对于会良和圆灯先生的出现,长龄先生很惊讶,但既然已经救回了瀚雄,这位高人也就能沉得住气了。他只是对他们所说的话感到难以置信,公子仲览确实有可能想做这种事情,但他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瀚雄在清醒时也曾猜测过刺客的身份,首先是那名使用神器的高手。瀚雄虽用剑符伤了他,但并没有看清其面目,至于其余清楚也都蒙着面。他以前也根本不清楚,哪里有这样一位高手、又能拥有那样一件神器,却莫名有个怀疑对象——英竹先生。
英竹岭是郑室国的一派修行宗门,如果不算武夫丘的话,它也是郑室国境内最大的修炼宗门势力,与郑室国宗室关系极为密切。当今郑室国国君郑股之母,便出身英竹氏,郑股本人也娶了英竹氏部族的女子。
英竹氏同时也是郑室国境内除宗室之外最大的部族势力,而且出了一位英竹先生。其人就是国君郑股的亲舅舅,二十年前修为就突破了六境,在氏族祖地英竹岭建立了一派修炼宗门。近几年来,听说英竹先生一直闭关不出,甚至有传言,其人修为可能已突破了七境。
就算在郑室国中,也已有很多年没人亲眼见过英竹先生出手了,也没什么事需要劳动他亲自动手。可是瀚雄曾见过英竹岭弟子延丰欲袭杀宝玉的一幕,延丰当时所使用的法器是一根黑竹鞭,祭出之后能幻化成一截截断续相连的十丈鞭影。
当时延丰被宝玉打出高崖外,已经是在搏命,当然会毫无保留的施展出英竹岭的秘传神通。而商队遇袭时出现的那个巨大的光环法阵,让瀚雄隐约觉得有几分熟悉的感觉,因为的黄色光环是分节的。就像一根盘绕在一起、首尾相连的巨大竹鞭。
此光环法阵为神器所化,延丰手中当然没有神器,可是英竹岭宗主手中说不定会有。也只有英竹先生才有那等惊人的手段!
不仅如此,瀚雄回想起激斗的场面也感到心惊不已。那七十余名刺客中,不仅有法力高强的修士,看对方展开包围圈的阵势,竟然还是有精锐的军阵参与。他们九人一组结成小队阵势劈出剑光,赫然就是瀚雄在武夫丘上见到的剑阵配合,又稍加变化能用于战阵厮杀中。
瀚雄当然绝不可能怀疑此事与武夫丘有关,但武夫丘每年都有弟子下山,在巴原五**中。皆有武夫丘传人担任将领。他们将武夫丘上所学用于操演军士,往往能训练出最精锐的战阵。
刺客中不仅有一批高人修士,还有精锐的军阵配合。他们能够在商队与城郭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组织起这等规模的袭击,巴室国中没有什么针对少务的势力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能来自巴原五国中的另外四国。
瀚雄猜测对方那名持神器的高手是英竹先生,并没有任何证据,仅仅是凭一种感觉。像这样严重的指控,是绝不能开口乱说的。长龄先生当然比儿子更有见识,他也清楚不同的神器幻妙用神通各有特点。但有事也可刻意伪装,仅凭感觉不可能就认定是英竹先生出手。
但在长龄先生的内心中,他相信瀚雄的判断。这也能解释此前最大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商队是在回到巴室国只后才出的事。此事应该就是郑室国干的,目的再简单不过,就是不希望巴室国有少务这样一位国君。假如少务继位,将来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而少务在武夫丘上的经历,郑室国君应该已经知道了。
看刺客的来势,就是不想留下任何活口。这种事情无论是谁干的,都是与巴室国举国为敌,只要郑室国还不想立刻与巴室国开战。就必须做得干净,且最好不要发生在本国境内。而瀚雄能侥幸活下来。在刺客看来应是个意外中的意外。
长龄先生心中本已有了大概的判断,不料公子会良却蹦了出来。将这件事情栽到了公子仲览头上。而会良拿下仲览居然还会留活口,那就说明此时另有隐情,仲览很可能与之真有牵连,否则会良也不敢这么干。
仲览本人是没本事做出这种事情的,但他却有可能安排刺客入境并且事先不走漏风声。因为仲览的母亲就出身于善川城最大的部族,善川城的城主辰南也是这个部族的人。想让几十人以各种身份分批悄然入境,仲览应该能办到。
后廪有十几个儿子,大多安分守己只做自己的贵公子,如果说谁还有争位的心思,也只有仲览与会良了。但只要少务还在,他们谁都没有任何机会,国中也不可能有势力能跟随他们公然叛乱,就算叛乱也不可能成功。
少务归国在即,而后廪寿元将尽,若想最后一搏,只能利用国境外的力量。
如今看来,仲览可能是利用了郑室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郑室国利用了仲览。仲览以为少务已死,且谁也查不出来是他干的,那么身为其余诸子中最“出色”的长子,当然是最有可能继位新君的。
而在郑室国那边看来,假如仲览这种货色当了国君,他们也就不用太担心巴室国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位公子暗中参与了谋刺少务之事,都不希望被国中民众知晓。将来他成为国君之后,就等于有了把柄捏在郑室国手中,可能不得不答应郑室国的某些非分要求、在巴室国的利益上做出让步。这才是郑室国最大的图谋。
如果说公子仲览是被郑室国利用了,那么会良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怎么还请来了圆灯先生,“及时”拿下了仲览?
这恐怕只能说仲览看似精明,实则蠢到家了,谋事不秘竟被会良知晓。仅看他头脑一热居然干出这种事情,足见此人是够蠢的。也另外一种可能,是有人故意将消息泄露给了会良,要么是会良安插在仲览身边的亲信,要么就是真正在幕后利用仲览的人,而仲览恐怕都不清楚刺客的真正身份。
这对于会良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绝佳机会,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地完美。他不用做出任何谋逆之举,只需等仲览得手后,再出面将之拿下。凶手既抓到了、少务也死了,而他还能为国立功。
不得不说,会良想得很美,看似抓住了最好的机会。但长龄先生却很清楚,巴室国的形势被后廪牢牢地控制着,无论是仲览还是会良,都翻不起什么浪花。只要少务成功归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徒劳。
见到了公子会良,长龄先生转念间便推测出这么多情况。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在这个场合继续追问详情,只是看着身边昏迷不醒的瀚雄暗暗叹息。
后廪派出这支商队时,恐怕也没有想到会在国境内遭遇这等规模的袭击。但无论商队有没有办法将消息传出去,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因为与此事有牵连的幕后人物,自己都会蹦出来的,主动去扮演各种角色。
少务继位之前,要将国中所有不安定的隐患暴露出来,这是后廪为少务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假如不是因为儿子瀚雄也在这支商队中,长龄先生都不会赶到这个地方来,国君也不必特意派什么人来处置,让这些人自己在这里折腾罢,而国中大局已定。可怜仲览会良等人机关算尽之时,还不知少务已回到了国都。
长龄先生看着身受重伤的瀚雄,心中也有一股难言的恨意,却很平静地对会良说道:“公子不必自责,其实你并没有来晚。少务并不在这支商队中,他早已返回了国都。”
会良的神情原本是在遗憾中压抑着狂喜,可是听见这句话,瞬间就傻了,变成了掩饰不住的震惊中竭力压抑着失望,哑声道:“这,这,这太好了!……是真的吗?”
长龄先生冷冷地微笑道:“当然是真的,是我亲自送少务进入了王宫、见到了国君,然后才飞天赶来此地。……总算来得及时,救下了我儿瀚雄。“”
圆灯先生也是一脸震惊之色,却赶紧说道:“如此甚幸!……如今仲览已被擒下,少务平安归国,会良公子也算为新君继位立下头功。”
会良等人押送着辰南,随长龄先生率领的军阵一起返回国都,前行不远,便有人押送着仲览也与他们汇合。仲览果然还活着,已有些神志不清,坐在车上披头散发,不时地喃喃自语:“我不该一时糊涂……”
长龄先生只是冷冷的扫了仲览一眼,甚至没有问他什么,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瀚雄平安送回去。有圆灯先生这位高人在侧,并不让长龄先生感到更放心,他守在瀚雄身边寸步未离。
在路上,圆灯先生几次试探性的建议,欲出手施法为瀚雄调理神气,并将他唤醒问明当日发生的事情。长龄先生皆直接拒绝了,有他在不需要别人为瀚雄疗伤。也幸亏有长龄先生亲自护送,否则圆灯一定有办法将瀚雄唤醒询问,是否会再出什么意外谁都难说。
宝玉路遇长龄先生与瀚雄,在登车后的一道神念中,便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长龄先生显然并不信任圆灯等人,但对宝玉却毫无保留,将自己所听说、所经历、包括所猜测的情况都告诉了他。
宝玉刚才听说瀚雄在这辆车中,便没有太留意队伍后面的情况。其实这支队伍还挺长,分成两个部分,军阵后面是公子会良的亲随卫队、圆灯先生以及五名凉风顶的精锐弟子,还有几辆囚车、车上押送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被公子会良以及圆灯先生拿下的,包括仲览身边的亲信,大多被反绑,并被圆灯先生的法术制住。只有两个人没有被绑起来,因为其身份特殊,便是公子仲览与城主辰南,他们每人都单独坐了一辆车、由专人看押。
长龄先生在车上喊出了彭铿氏大人的名号,后面的圆灯与会良等人当然也听见了,立即赶到来相见。宝玉插着红节的空车就停在整支队伍的前方,所有人也都停了下来。
圆灯先生已年近七旬,但看上去也就四十岁左右的形容。他的打扮很朴素,穿着布衣带着头巾,配饰着几块很简单的玉,行走间衣袂飘飞、足不沾尘,颇有当世高人的风范。但在宝玉眼中,却能看出许多常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圆灯虽身著素色布衣,但衣料之精致绝非寻常人所能织就,不仅是用最精心的御物之功编织而成,且经过了反复的法力炼化,却特意显得非常朴素平常的样子。他身上佩戴的玉饰看似简单,但每一件的物性都纯净至极,也不知祭炼了多少年,其中就应有他的随身法器。
也没有见圆灯先生快步疾行。他只从队伍后面迈出几步,身形便飘然出现在长龄的马车边,微微点首行礼道:“原来是彭铿氏大人到了。我在凉风顶已久闻彭铿氏小先生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年轻有为。巴室国将来的国运,都要依靠你们这些年轻才俊了!
小先生持节而来,必是奉了国君之命,查问公子仲览某刺公子少务之事。而国君想必已接到会良公子的秘报、得知仲览的图谋。如今公子仲览以及相关人等已被拿下,便押在后面。”
初次见面打招呼,圆灯先生一开口就说了这么多,且语气不紧不慢,把什么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他居然也称呼宝玉为“小先生”。但在这种场合,这种称呼恐怕另有含义,就在强调年纪和辈分。圆灯先生身为一派宗主、六境高人,主动过来见宝玉,已很给面子了。
宝玉倒也不好站在车上居高临下,跳下马车行了一礼道:“我亦久闻圆灯先生大名,还曾见识过你亲手炼制的符石,对你的修为十分佩服,没想到会在此地相见。我确实是奉君命而来,而国君也确实接到了会良公子的秘报。不仅是国君获悉。朝中群臣也全都知道了。”
这时公子会良才从后面穿过军阵来到马车边,他可不像其师尊那样能沉得住气,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向宝玉行了一礼道:“君使大人,我们又见面了!听说您在武夫丘上已成为剑煞先生的亲传弟子,可喜可贺!”
宝玉眯起眼睛道:“你是怎么听说的呢?”
会良微微一怔随即答道:“武夫丘曾封山一月,但如今距少务与彭铿氏大人下山已过了两个月,有些消息当然早就传开了。我一直非常关心巴原各地的情况,有所听闻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