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
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这是蔡锷死后,康有为所写的挽联。我取首联的前四个字做题目,也有为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作祭奠的意思。这四个字单放在一起,有些不太好理解,但是在上面的挽联中,微君之躬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你的辛劳。用它做题目,其实是在对所有会在文中出现或者没有在文中出现的所有历史人物的一个致敬。这四个字,最早的出处,在诗经,但是,这里取得意思,不是诗经中的意思。
当然,不得不说,这四个字,有些文艺。我的语言,也有些文艺,尤其是万法归一那一卷。我理解所有在网上看文的读者的心思,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也理解所有操办网站的人的心思,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商业社会。但是,怎么说呢,我读了几年的网文之后,便觉得,值得细细品读的文字,是好文字。如果只是为了快感,看视频要比看文字爽很多。文字的好,在于让人联想。
我用些半文不白的语言,说起来,是觉得,这样错落有致,比较好看,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好看。情节好看,语言也要好看。这个好看,不是读者说的好看,而是作者觉得好看,因为所有的作者,最先满足的,是自己。
至于主角的问题,或者说视角的问题,这个倒没什么说的。小说小说,在于故事,故事讲清楚了,看的人觉得不错,就行了。没有那么多的要求。网文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果还是一味的要求第一视角,要求代入感,势必会千篇一律,纵然有些闪光的词句,也不能掩盖住内容和叙述的苍白。
虽然我觉得,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些地方还是十分的差劲,比如万法归一那一卷,实验的风格过于强烈,太先锋了。每个章节都切换视角,虽然每一章节写的都很完整,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品文,但是整体来看,如果不看到最后几节,可能这个故事就看不明白。这需要读者有很强的好奇心,或者,如果是一个所谓的大神这么写,会有人有足够的好奇,看下去,但是一个新人这么写,无疑是找死。
找死就找死吧,这一本,我就是想这么写,因为我就是这么构思的。或许下一本,再考虑商业和金钱吧。
看来,17看也不会容纳我这个异端的存在,我更新完小国寡民一卷,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应该不会再在17看更新。
最后,谢谢点评,谢谢你付出的时间。
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这是蔡锷死后,康有为所写的挽联。我取首联的前四个字做题目,也有为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作祭奠的意思。这四个字单放在一起,有些不太好理解,但是在上面的挽联中,微君之躬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你的辛劳。用它做题目,其实是在对所有会在文中出现或者没有在文中出现的所有历史人物的一个致敬。这四个字,最早的出处,在诗经,但是,这里取得意思,不是诗经中的意思。
当然,不得不说,这四个字,有些文艺。我的语言,也有些文艺,尤其是万法归一那一卷。我理解所有在网上看文的读者的心思,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也理解所有操办网站的人的心思,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商业社会。但是,怎么说呢,我读了几年的网文之后,便觉得,值得细细品读的文字,是好文字。如果只是为了快感,看视频要比看文字爽很多。文字的好,在于让人联想。
我用些半文不白的语言,说起来,是觉得,这样错落有致,比较好看,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好看。情节好看,语言也要好看。这个好看,不是读者说的好看,而是作者觉得好看,因为所有的作者,最先满足的,是自己。
至于主角的问题,或者说视角的问题,这个倒没什么说的。小说小说,在于故事,故事讲清楚了,看的人觉得不错,就行了。没有那么多的要求。网文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果还是一味的要求第一视角,要求代入感,势必会千篇一律,纵然有些闪光的词句,也不能掩盖住内容和叙述的苍白。
虽然我觉得,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些地方还是十分的差劲,比如万法归一那一卷,实验的风格过于强烈,太先锋了。每个章节都切换视角,虽然每一章节写的都很完整,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品文,但是整体来看,如果不看到最后几节,可能这个故事就看不明白。这需要读者有很强的好奇心,或者,如果是一个所谓的大神这么写,会有人有足够的好奇,看下去,但是一个新人这么写,无疑是找死。
找死就找死吧,这一本,我就是想这么写,因为我就是这么构思的。或许下一本,再考虑商业和金钱吧。
看来,17看也不会容纳我这个异端的存在,我更新完小国寡民一卷,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应该不会再在17看更新。
最后,谢谢点评,谢谢你付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