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完了楚汉旧事这一卷。先跟一直跟读的列位看官,说一声“谢谢”!
这一卷写的很累,也是我真正知道写作辛苦的一卷。其中经历了很多波折,断断续续的更,也出现过好多偏离,但好在,还是按照大纲,完成了,虽然并不是很满意——貌似只要写出来就不会满意——但完成了。
按照情节,这一卷结束之后,这部书的上部,就应该算是完结了。但是,计划中的第三卷,朱崇祯初到夏威夷,与第三卷日俄大战与同盟会建立,这两卷还没有动笔,所以即使楚汉完结了,从情节上说上部结束了,但从气势上来说,才不过刚刚开始,这也算是我因为商业而作出的妥协吧。我会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同时更新前后两卷,只是若是中间插进去两卷vip,会有些不伦不类,所以还在考虑,构思已经基本完成,再酝酿一些日子,想必便可以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书归正传,楚汉旧事这一卷的开头,考据的比较充分,仿得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不但可以说无一字没有根据,而且几乎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精确到日子的。但是这样的确很累。我在网络上看小说的时候,看到许多喜欢考据的读者,给作者挑错。但是这一卷写到近一半的时候,便知道这样太难,所以到了后来,便将日子隐去。在这里也提前打个预防针,因为小说继续往后写,势必会有更多的事件和人物无法考据的十分准确,到时候若是出现什么软硬伤,欢迎各位指出,但是一笑而过就可以了,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
本来的野心,是这一卷楚汉旧事一出,十年之内,对辛亥革命的记录,将无出其右。可小说毕竟不是史书,也不是如今流行的白话历史,小说需要留白,需要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再补充,以此来将小说浑然一体。所以这一卷有很多原本打算写的,但相对不是重要的,都会在以后的情节中展现。但是仅凭现在写出的,我也可以很骄傲的说,这一卷楚汉旧事,足可以在描述辛亥革命的著作中,占得一席之地。
是的,我写这部小说,有些以史入文的意思,在“谈局”一节中,我借乌目山僧之口,说过这样一番话:“这中华自古以来,看世观局,便有四种,所谓僧道儒史是也。”其后乌目山僧虽然说的是僧眼,但其实是用的史家眼光。
各位若是一直在跟读,便会发现,这一卷中提到了很多的史家传统,而且单为国史馆写了一节。其中的意义,小说中也大都说了(这么多的对话,倒是我写的时候没料想到的,列位看官辛苦了!),中华史家传统,自春秋便有记载,所谓秉笔直书是也,重德与行,事与制,得与失,而不是什么“军】政”“皇帝”“独【裁”之类的名目。
因此,这一卷与整部小说也尽量保持史家的视角。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就像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必然会有与史书出入的地方,最明显的,三国演义尊刘贬曹,而三国志则尊曹贬刘。看到这里,列为看官大概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或许在跟读时已经觉得不爽了。因为我一直在尊袁贬孙。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所以虽然有些野心,但是总是需要经历磨练才能写的更好。我设想的,列为看官读罢我的小说,能感受到“堂堂正正”四个字,就可以了。
再次抱歉,请假两天,整理思路,周六恢复更新,将这两天的欠稿,一并补上。并将参考书目一并奉上。
这一卷写的很累,也是我真正知道写作辛苦的一卷。其中经历了很多波折,断断续续的更,也出现过好多偏离,但好在,还是按照大纲,完成了,虽然并不是很满意——貌似只要写出来就不会满意——但完成了。
按照情节,这一卷结束之后,这部书的上部,就应该算是完结了。但是,计划中的第三卷,朱崇祯初到夏威夷,与第三卷日俄大战与同盟会建立,这两卷还没有动笔,所以即使楚汉完结了,从情节上说上部结束了,但从气势上来说,才不过刚刚开始,这也算是我因为商业而作出的妥协吧。我会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同时更新前后两卷,只是若是中间插进去两卷vip,会有些不伦不类,所以还在考虑,构思已经基本完成,再酝酿一些日子,想必便可以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书归正传,楚汉旧事这一卷的开头,考据的比较充分,仿得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不但可以说无一字没有根据,而且几乎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精确到日子的。但是这样的确很累。我在网络上看小说的时候,看到许多喜欢考据的读者,给作者挑错。但是这一卷写到近一半的时候,便知道这样太难,所以到了后来,便将日子隐去。在这里也提前打个预防针,因为小说继续往后写,势必会有更多的事件和人物无法考据的十分准确,到时候若是出现什么软硬伤,欢迎各位指出,但是一笑而过就可以了,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
本来的野心,是这一卷楚汉旧事一出,十年之内,对辛亥革命的记录,将无出其右。可小说毕竟不是史书,也不是如今流行的白话历史,小说需要留白,需要在以后的情节发展中再补充,以此来将小说浑然一体。所以这一卷有很多原本打算写的,但相对不是重要的,都会在以后的情节中展现。但是仅凭现在写出的,我也可以很骄傲的说,这一卷楚汉旧事,足可以在描述辛亥革命的著作中,占得一席之地。
是的,我写这部小说,有些以史入文的意思,在“谈局”一节中,我借乌目山僧之口,说过这样一番话:“这中华自古以来,看世观局,便有四种,所谓僧道儒史是也。”其后乌目山僧虽然说的是僧眼,但其实是用的史家眼光。
各位若是一直在跟读,便会发现,这一卷中提到了很多的史家传统,而且单为国史馆写了一节。其中的意义,小说中也大都说了(这么多的对话,倒是我写的时候没料想到的,列位看官辛苦了!),中华史家传统,自春秋便有记载,所谓秉笔直书是也,重德与行,事与制,得与失,而不是什么“军】政”“皇帝”“独【裁”之类的名目。
因此,这一卷与整部小说也尽量保持史家的视角。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就像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必然会有与史书出入的地方,最明显的,三国演义尊刘贬曹,而三国志则尊曹贬刘。看到这里,列为看官大概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或许在跟读时已经觉得不爽了。因为我一直在尊袁贬孙。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所以虽然有些野心,但是总是需要经历磨练才能写的更好。我设想的,列为看官读罢我的小说,能感受到“堂堂正正”四个字,就可以了。
再次抱歉,请假两天,整理思路,周六恢复更新,将这两天的欠稿,一并补上。并将参考书目一并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