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这一路辛苦了。”
屋内,我们围着一张四方桌而坐,那人把煤油灯放在桌上,继而我才看清他整个样貌。
看上去他比陈三定的年龄还要大上不少,像是七十多岁的模样,形如枯柴,眼窝深陷。身上萦绕着一种气息。
怎么形容呢?就是行将就木的死气!
陈三定摆了摆手,说道:“老戚头,你这行的规矩是不承人恩情,你这般嘘寒问暖是何意?”
老戚头也不答话,只是从一个橱柜中拿出一碗烧饼放到桌上,拿起一块递到我面前,微笑着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鞋底儿烧饼,饿了吧?吃。”
说实话,这一路上我的确饿了,但看着老戚头的样子,我实在对那烧饼没有多大兴趣。
为啥?因为老戚头笑起来的时候,皮笑肉不笑,配合他的样貌,显得有几分阴森鬼气。
老戚头见我迟迟不动手,这才把烧饼放回碗里,然后坐了下来,叹了口气后对陈三定说道:“老陈,你知道我的,即便没有这捞尸人的行规,我也不愿承人恩情,特别是你老陈的恩情!”
老戚头顿了顿,继续说道:“可这么多年了,我承你老陈的恩情,还少吗?我的这条命,也承你救了两次,这恩情啊,我怕是还不完了……”
老戚头说到这抬手擦了擦眼泪,而陈三定再次摆了摆手,阻止他说下去:“事情都过去了,我也没想着要你还劳什子恩情。”
“你不想着,这恩情就不还了吗?我老戚头是忘恩负义之人?老陈你说话好没意思。”老戚头似乎有些生气了。
陈三定的神情终于软了下来,拍了拍老戚头的肩膀,说道:“老戚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老朋友,老战友,不说恩情不恩情的,太生分了。”
看着陈三定的眼神,老戚头的气消了下去,他心里清楚得很,陈三定若不是真当他是老朋友,也不会单单凭一封信,便大老远跑来膛这趟浑水。
“你在信里说,你遇到不照福的花点儿?到底咋回事?”陈三定似乎不想再继续谈论这么尴尬的话题,只好转移一下话题。
所谓的不照福的花点儿,是唇典里指不好的客人的意思。捞尸人对尸体称“客”,这里是指老戚头遇到了麻烦的尸体。
老戚头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不打紧,他是我‘义孙’——陈老九,也是我这门的传人。是时候带他出来长长见识了。”陈三定拿起一块烧饼,吃得嘎嘣脆。
而我在这个时候也恍然大明白。
我说怎么一路上问陈三定他都不回答呢,感情他也不知道来这里是为啥啊?这陈三定果然是个念攒子!
我轻蔑地瞥了一眼陈三定。
陈三定倒是淡定地咬了口烧饼,对我说道:“老九,叫人。嗯……就叫老戚头。”
反观老戚头,神情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不知道是听到陈三定说我是他的义孙,还是听到我的名字,反正是一副想笑又憋着笑的模样。
老戚头对着陈三定“啐”了一声,然后宠溺地摸了摸我的头,说道:“你爷爷老不正经,你可不兴学他。看你年龄和我孙儿相仿,你就喊我戚爷爷吧。”
“戚爷爷!”我唯唯诺诺地喊了一声。
老戚头捏了捏我的脸蛋,再次递给我一块烧饼,这次我接着了。
还别说,鞋底儿烧饼上撒着白芝麻,又香又脆,我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见着陈三定这样说了,老戚头还是犹豫着,过了会儿,才说道:“老陈,我捞到了个斗花子。”
老戚头说这话的时候,陈三定正嚼着嘴里的烧饼。
听闻此话,陈三定一口气没有提上来,忽然“噗”的一声喷出了嘴里的烧饼屑。
我坐在他对面,好死不死的被他喷了一脸。
陈三定脸色古怪,不相信似的反问了一句:“斗花子?”
老戚头郑重地点了点头。
陈三定继续说道:“老戚头,就这个?”
老戚头自然明白陈三定的意思,随即惨然一笑,说道:“要是这么简单还需喊你过来?你且听我说。”
在老戚头的述说之下,我才逐渐了解到,这个华夏自古以来的神秘职业——捞尸人的行业内幕……
泱泱华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为了生计,人们便开创了无数个职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等。
其中,有极少数人从事着不为人知,却又无比神秘的职业,比如:出马仙、捞尸人、赶尸匠、问米婆、赊刀人等等。
老戚头就是一名捞尸人。
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虽然孕育了无数生灵,却也吞噬了无数生命。
而华夏自古便有“入土为安”的观念,捞尸人便存在了,他们打捞尸体上岸,交给亲人,使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原本这是一个善良的职业,可偏偏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利用,“挟尸要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这个行业背负上了前所未有的骂名!
再加上捞尸人常年与尸体打交道,身上总会有一些奇怪的味道,人们觉得他们晦气,不愿来往。
给死者尊重,自己却遭受歧视,这就是捞尸人的可悲的现状。
可心术不正的人始终在少数,不管如何,这个行业还是有人坚持了下来。
他们本着一颗让死者入土为安的信念,不顾自己安危与名声,维持逝者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从事着这份工作,确实让人敬佩!
普通的捞尸人会收到死者家属的请求,撑船入江河,然后潜水把尸体打捞上岸。
可在捞尸期间,时常会发生一些诡异之事,所以就催生了捞尸人中的老河头。
老河头是唇典里内行人的意思,也是行业内俗称的“河凫子”,他们也是捞尸人其中一员,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懂得处理捞尸时的怪异事件。
河凫子属于民间法脉,大多是家传法脉。
传闻,河凫子一脉,是与管理该流域的神秘存在签订契约,这才有了能解决捞尸时的诡异事件的能力。
所以,他们的法子只对自己负责的流域地区,捞尸时的灵异事情有效,若上了岸,或者用在其他地方,则没有任何作用。
而陈三定与老戚头之间的渊源,则来自陈三定年轻时遇到的一件事,需要黄河捞尸人配合。也是因为那件事,害得老戚头差点丢了性命,好在陈三定两番搭救才幸免于难。
话扯远了,回过头来说老戚头遇到的这件事。
老戚头是在一个月前接到的这个单子。
来人是一对夫妻,因和女儿吵架,导致女儿离家出走,之后便失踪了整月。
他们最后得到的线索是有人看见,他们的女儿在河畔出现过。所以他们怀疑自己的女儿跳河身亡了,这才请其他捞尸人打捞尸体。
这种捞尸,原本在行业内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当那个捞尸人找到尸体的时候,他放弃了。
原因就是捞尸人行业的四大忌讳:一、雷雨不捞尸,晚上不背尸;二、同具尸体捞三次无果,不可再捞;三、水中站立之尸不捞;四、祭尸不捞。
当捞尸人找到女孩的尸体时,尸体诡异异常,吓得捞尸人不敢动手,只得作罢。
可那对夫妻不知行业忌讳,这个捞尸人不肯,那就找过一个。一连找了好几个捞尸人,都不肯接下这个单子。
最后那对夫妻便找到了老戚头,并且隐瞒了他们知道尸体情况的信息。
于是老戚头在第二天便下了河找尸。
按理说,这样的尸体,即便身为河凫子的老戚头,也是绝不敢动手捞尸的。
但没想到,那对夫妻狗急跳墙,趁着老戚头潜水找尸之时,将老戚头年仅九岁的孙子给绑了起来!他们竟然以老戚头孙子的安危要挟,逼迫老戚头捞尸!
早些年,老戚头的儿子和儿媳,在一次山泥倾斜的意外中去世,唯独留下个孙儿和自己相依为命。平日里老戚头就特别疼爱这唯一的亲人。
捞尸人很苦,不受人待见,老戚头心里是知道的。
即便干了一辈子捞尸人的老戚头,宁愿自己的手艺断了传承,也不愿意自己的孙儿继承,就连工作时都不会带孙儿在身边,可见他有多疼爱自己的孙儿。
可待到老戚头上岸,看到自己的孙儿在那对夫妻手里,其丈夫更是用一把竹刀抵住孙儿的喉咙,老戚头便怒不可遏地骂起娘来。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看到那对夫妻歇斯底里的模样,老戚头更怕他们伤害到自己的孙儿。只得答应了他们!
可哪知,这一答应,却酿成了大祸,继而还牵扯出了一件惊天秘密!
屋内,我们围着一张四方桌而坐,那人把煤油灯放在桌上,继而我才看清他整个样貌。
看上去他比陈三定的年龄还要大上不少,像是七十多岁的模样,形如枯柴,眼窝深陷。身上萦绕着一种气息。
怎么形容呢?就是行将就木的死气!
陈三定摆了摆手,说道:“老戚头,你这行的规矩是不承人恩情,你这般嘘寒问暖是何意?”
老戚头也不答话,只是从一个橱柜中拿出一碗烧饼放到桌上,拿起一块递到我面前,微笑着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鞋底儿烧饼,饿了吧?吃。”
说实话,这一路上我的确饿了,但看着老戚头的样子,我实在对那烧饼没有多大兴趣。
为啥?因为老戚头笑起来的时候,皮笑肉不笑,配合他的样貌,显得有几分阴森鬼气。
老戚头见我迟迟不动手,这才把烧饼放回碗里,然后坐了下来,叹了口气后对陈三定说道:“老陈,你知道我的,即便没有这捞尸人的行规,我也不愿承人恩情,特别是你老陈的恩情!”
老戚头顿了顿,继续说道:“可这么多年了,我承你老陈的恩情,还少吗?我的这条命,也承你救了两次,这恩情啊,我怕是还不完了……”
老戚头说到这抬手擦了擦眼泪,而陈三定再次摆了摆手,阻止他说下去:“事情都过去了,我也没想着要你还劳什子恩情。”
“你不想着,这恩情就不还了吗?我老戚头是忘恩负义之人?老陈你说话好没意思。”老戚头似乎有些生气了。
陈三定的神情终于软了下来,拍了拍老戚头的肩膀,说道:“老戚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老朋友,老战友,不说恩情不恩情的,太生分了。”
看着陈三定的眼神,老戚头的气消了下去,他心里清楚得很,陈三定若不是真当他是老朋友,也不会单单凭一封信,便大老远跑来膛这趟浑水。
“你在信里说,你遇到不照福的花点儿?到底咋回事?”陈三定似乎不想再继续谈论这么尴尬的话题,只好转移一下话题。
所谓的不照福的花点儿,是唇典里指不好的客人的意思。捞尸人对尸体称“客”,这里是指老戚头遇到了麻烦的尸体。
老戚头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不打紧,他是我‘义孙’——陈老九,也是我这门的传人。是时候带他出来长长见识了。”陈三定拿起一块烧饼,吃得嘎嘣脆。
而我在这个时候也恍然大明白。
我说怎么一路上问陈三定他都不回答呢,感情他也不知道来这里是为啥啊?这陈三定果然是个念攒子!
我轻蔑地瞥了一眼陈三定。
陈三定倒是淡定地咬了口烧饼,对我说道:“老九,叫人。嗯……就叫老戚头。”
反观老戚头,神情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不知道是听到陈三定说我是他的义孙,还是听到我的名字,反正是一副想笑又憋着笑的模样。
老戚头对着陈三定“啐”了一声,然后宠溺地摸了摸我的头,说道:“你爷爷老不正经,你可不兴学他。看你年龄和我孙儿相仿,你就喊我戚爷爷吧。”
“戚爷爷!”我唯唯诺诺地喊了一声。
老戚头捏了捏我的脸蛋,再次递给我一块烧饼,这次我接着了。
还别说,鞋底儿烧饼上撒着白芝麻,又香又脆,我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见着陈三定这样说了,老戚头还是犹豫着,过了会儿,才说道:“老陈,我捞到了个斗花子。”
老戚头说这话的时候,陈三定正嚼着嘴里的烧饼。
听闻此话,陈三定一口气没有提上来,忽然“噗”的一声喷出了嘴里的烧饼屑。
我坐在他对面,好死不死的被他喷了一脸。
陈三定脸色古怪,不相信似的反问了一句:“斗花子?”
老戚头郑重地点了点头。
陈三定继续说道:“老戚头,就这个?”
老戚头自然明白陈三定的意思,随即惨然一笑,说道:“要是这么简单还需喊你过来?你且听我说。”
在老戚头的述说之下,我才逐渐了解到,这个华夏自古以来的神秘职业——捞尸人的行业内幕……
泱泱华夏,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为了生计,人们便开创了无数个职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等等。
其中,有极少数人从事着不为人知,却又无比神秘的职业,比如:出马仙、捞尸人、赶尸匠、问米婆、赊刀人等等。
老戚头就是一名捞尸人。
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虽然孕育了无数生灵,却也吞噬了无数生命。
而华夏自古便有“入土为安”的观念,捞尸人便存在了,他们打捞尸体上岸,交给亲人,使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原本这是一个善良的职业,可偏偏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利用,“挟尸要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这个行业背负上了前所未有的骂名!
再加上捞尸人常年与尸体打交道,身上总会有一些奇怪的味道,人们觉得他们晦气,不愿来往。
给死者尊重,自己却遭受歧视,这就是捞尸人的可悲的现状。
可心术不正的人始终在少数,不管如何,这个行业还是有人坚持了下来。
他们本着一颗让死者入土为安的信念,不顾自己安危与名声,维持逝者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从事着这份工作,确实让人敬佩!
普通的捞尸人会收到死者家属的请求,撑船入江河,然后潜水把尸体打捞上岸。
可在捞尸期间,时常会发生一些诡异之事,所以就催生了捞尸人中的老河头。
老河头是唇典里内行人的意思,也是行业内俗称的“河凫子”,他们也是捞尸人其中一员,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懂得处理捞尸时的怪异事件。
河凫子属于民间法脉,大多是家传法脉。
传闻,河凫子一脉,是与管理该流域的神秘存在签订契约,这才有了能解决捞尸时的诡异事件的能力。
所以,他们的法子只对自己负责的流域地区,捞尸时的灵异事情有效,若上了岸,或者用在其他地方,则没有任何作用。
而陈三定与老戚头之间的渊源,则来自陈三定年轻时遇到的一件事,需要黄河捞尸人配合。也是因为那件事,害得老戚头差点丢了性命,好在陈三定两番搭救才幸免于难。
话扯远了,回过头来说老戚头遇到的这件事。
老戚头是在一个月前接到的这个单子。
来人是一对夫妻,因和女儿吵架,导致女儿离家出走,之后便失踪了整月。
他们最后得到的线索是有人看见,他们的女儿在河畔出现过。所以他们怀疑自己的女儿跳河身亡了,这才请其他捞尸人打捞尸体。
这种捞尸,原本在行业内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当那个捞尸人找到尸体的时候,他放弃了。
原因就是捞尸人行业的四大忌讳:一、雷雨不捞尸,晚上不背尸;二、同具尸体捞三次无果,不可再捞;三、水中站立之尸不捞;四、祭尸不捞。
当捞尸人找到女孩的尸体时,尸体诡异异常,吓得捞尸人不敢动手,只得作罢。
可那对夫妻不知行业忌讳,这个捞尸人不肯,那就找过一个。一连找了好几个捞尸人,都不肯接下这个单子。
最后那对夫妻便找到了老戚头,并且隐瞒了他们知道尸体情况的信息。
于是老戚头在第二天便下了河找尸。
按理说,这样的尸体,即便身为河凫子的老戚头,也是绝不敢动手捞尸的。
但没想到,那对夫妻狗急跳墙,趁着老戚头潜水找尸之时,将老戚头年仅九岁的孙子给绑了起来!他们竟然以老戚头孙子的安危要挟,逼迫老戚头捞尸!
早些年,老戚头的儿子和儿媳,在一次山泥倾斜的意外中去世,唯独留下个孙儿和自己相依为命。平日里老戚头就特别疼爱这唯一的亲人。
捞尸人很苦,不受人待见,老戚头心里是知道的。
即便干了一辈子捞尸人的老戚头,宁愿自己的手艺断了传承,也不愿意自己的孙儿继承,就连工作时都不会带孙儿在身边,可见他有多疼爱自己的孙儿。
可待到老戚头上岸,看到自己的孙儿在那对夫妻手里,其丈夫更是用一把竹刀抵住孙儿的喉咙,老戚头便怒不可遏地骂起娘来。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看到那对夫妻歇斯底里的模样,老戚头更怕他们伤害到自己的孙儿。只得答应了他们!
可哪知,这一答应,却酿成了大祸,继而还牵扯出了一件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