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深的遗诏里,说的清楚,无所出的妃嫔在他梓棺入葬后便遣返还家,按着品级可带若干财物离开,当然想将历年赏赐积累都拿走……有点不太可能,尤其对于如牧碧微这样积年的宠妃,看着五六株两三尺高的毫无瑕疵的珊瑚树被撇在角落,饶是牧碧微等这么一天多少年了,也不禁觉得惋惜,吩咐道:“分三份,送到含光殿和凤阳宫去罢。”
既然带不走,牧碧微也不想还库,索性一股脑儿的分送各处,圣旨里只给众人三日收拾的辰光,忙得简直是昏天地暗——出宫的时候,却还碰见了曲氏,她是无事一身轻,包裹都没拿,两人相视而笑,夏日烈阳,可照在身上,却丝毫不觉得炎热,竟是说不出的轻松畅快。
牧家极为仓促的拆了丹园的门封,沈老太君亲自拄着杖过去盯着打扫,又嫌丹园到底封存多年,不宜居住,索性在松园里收拾出屋子,预备先叫几个干净的使女住几日丹园散了阴湿之气。
牧碧微听着辘轳车声,看着细密的竹帘不住晃荡,恍惚之间又想起了自己进宫的情形——那时候正飞雪漫天前路一片茫茫,如今值盛夏骄阳当空路旁百木葳蕤张扬……
从太宁五年,到清平元年,七年的辰光,仿佛一辈子都过去一样。
只是吸一口气再松一口气,另一个一辈子却是嫣然盛放在跟前。
…………………………………………………………………………………………
入宫七年,一朝返家。
不仅牧碧微恍惚如隔世,牧齐、牧碧川这两个少见她的亲人更是激动得泪如雨下,不及向因为年幼还没进过宫的牧屹、牧峰介绍姑母,一家子在松园正堂先抱头痛哭了一回。
絮絮叨叨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年幼的牧屹站得累极了,哭了起来,才让长辈们留意到还有一干晚辈等着见礼。
手忙脚乱的给了见面礼,连经常进宫的牧鸢娘也有一份,虽然能够带出宫的东西大大缩水,但牧碧微究竟是遣散妃嫔里位份最高的,内司又都是熟悉之人,她带出的东西固然只是宫里身家的一小半,也是一笔巨资了。
沈太老君看着牧屹抓着当弹珠的夜明珠,一个劲的让她留着自己用——到底牧碧微才回来,老太君不敢也没精神多说,在沈老太君看来牧碧微当年就是为了父兄进宫的,如今好歹出了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不可能就这么守寡终身——当年她守是为了牧齐——老太君端庄淑贤却并不苛刻,她琢磨着牧碧微带出宫的是一笔,自己私房再贴一贴,嫁妆丰盛些,即使年纪长了又是做过妃嫔,料想在邺都远些的地方寻个可靠的郎君……
女子再嫁主要是年长……但西北不是因为女子少,许多人成婚都极晚吗?便是门楣低点,人好知道心疼自己孙女也是成的……牧碧微与牧碧川说话的时候,沈老太君已经在考虑到如何说服牧齐和牧碧川同意接纳某个门楣不高但人极好的郎君了……
牧碧微在松园住到可以回自己的丹园时,苏家到底上了请求册何氏为太后的奏本,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劈头就提到因为原本的贵姬牧碧微离宫受遣,西平、新泰两位公主没了母妃教导,坊间素有母丧者长女不娶,惧其无人管教无妇德,因此宜为两位公主另择良母教导。
借着为公主择母抚养的引子,又提到了名不正则言不顺——皇长子姬恢亦在何氏身边养着,虽然开蒙了,但“据说”姬恢还是更愿意在何氏身边住着,理由为姬恢连失祖母、父皇,因为年幼的关系,心中惊惧难平,到底奴婢不能和母妃比,他的生母小何世妇又不够资格亲自抚养他,才六岁的皇长子,难道就这么没名没份的让何氏养吗?
即使何氏这么养了,却又怎么教导?
毕竟何氏一日不是正经的母妃一日无法名正言顺的管教——所以如今宫里足有三位皇嗣没有正经的长辈教导,有何氏这些太妃在,别说朝臣了,广陵王、高阳王两位王叔也不方便随意进入宫闱……再说两王教导姬恢和姬恒还能说过去,公主呢?
所以苏家建议,莫如迎立太后,方可正经教导皇嗣。
这份具本写的是如此的不甘心,前面看似正经的提出了种种理由,最后却草草收尾,荣昌郡公等人自然是一力辩驳……朝野上下几乎就没有一个人赞同的!
但抵不住一向沉默不语的清平帝这次居然坚持要过奏章——清平帝没到启蒙的年纪,登基后,认的几个字还是何氏教的,他看不懂,只是握着奏章,忽然就泪流满面。
即使是幼帝,见这情况,众臣也只得住了驳斥,问他缘故。
清平帝依着新泰教导,手捧奏章就开始追忆太后……追忆生母孙氏……连新泰的养母牧碧微也被提了一番……最后总算到了何氏,这时候清平帝哭得累了,新泰教导的话也忘记得七七八八,只是意思大概还记得——意思非常坚定,命苦的清平帝襁褓中便失了生母,虽然由祖母抚养长大,却一直盼望着能有母亲的疼爱,既然何氏生前与他的生母孙氏十分投契,这些日子他也觉得在何氏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咳,总之他同意尊何氏为太后。
满朝哗然!
奈何无论他们怎么反对,清平帝虽然被迫得不知所措,却仍然坚持奉太后——如此拉锯了两日,到底聂元生出面说了话:“陛下年幼,却已有此孝心,臣等远不能及!”说着郑重大礼——他抬出了孝道,自诩知礼的世家心头大恨,只是如今朝局极难打破,聂元生固然出身寒族,又没了太上皇这个靠山,但手段过人,世家也不想和他结仇,却仍旧坚持不允。
聂元生便道:“诸位觉得端明皇后如何?”
端明皇后虽然是追封,但因为是姬深唯一封过的皇后,就成了元后,人也去了,苏家也有人在朝上,就算没有,诸臣也丢不起脸背后说个死人——好歹也是皇后,虽然知道聂元生此话不善,也只能咬牙赞了端明皇后一番。
果然聂元生淡笑着道:“当初端明皇后生汝南王时难产,因此汝南王诞而皇后力竭,临终将汝南王托付何人?”
诸臣无言以对。
借着端明皇后的名头,加上清平帝的坚持,何氏终于如愿以偿,被清平帝尊为端慧太后,择吉日移居甘泉宫。
何氏成为太后的三日后,柔然的使者一路游山玩水,终于星夜驰骋赶到了邺都。
朝中对柔然使者的拖延早就不耐烦了,毕竟姬深驾崩没几天,柔然使者就进了关,结果姬深葬完妃嫔散完太后都又奉了一位,他们才到。
若非沿途的飞鹤卫看得死,大梁怕要当这些使者都是来刺探消息的。
到了邺都,宾馆中更衣沐浴,礼部教礼熟练,才于庆麟殿觐见。
使者一直对出使的目的绝口不谈,一直到清平帝跟前,才说了出来,目的极简单——和亲。
只不过这次不是大梁嫁公主,而是柔然有意将可汗最疼爱的同母妹妹嫁到大梁来。
那位译作中土语言是柔柔的柔然公主如今不过四岁,算起来和清平帝年纪倒是正好,使者将这位公主夸奖得天上有地上无,只是荣昌郡公等人越听脸色越是难看——他们如何看不出来,这柔然忽然提出的和亲,根本就是何氏搞的鬼?
不然,这些柔然使者死拖活拖着路程,何氏一做太后,便立刻快马加鞭奔赴邺都做什么?
清平帝年幼,柔柔公主也不大,柔然使者的意思是将公主随后就送过来,就在邺都皇宫里抚养,与清平帝一起长大,彼此感情也好些……最主要的是在柔然没什么人可以教导柔柔公主中土的语言和文字……
要知道何氏虽然被尊为太后了,却没有临朝摄政之权,毕竟她不但不是清平帝的生母,甚至这个养母也有点名不顺。
清平帝接下来正经拜了师,那么师父和叔父才是名正言顺辅政的人……何氏这个太后也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届时她想见清平帝都未必自由。
但柔柔公主来了之后,哪怕是打着柔柔公主的名义三不五时的叫了清平帝过去,也足以联络感情了。
再说柔柔公主方四岁,到了邺都自然是太后养,四岁的小女孩子还养不出来感情,何氏就是白在宫里混了这些年了……这柔柔公主,柔然如今的意思是给清平帝做正宫……这是生生占去了邺都世家膝下女郎的机会啊!
还有将来的储君之位……
荣昌郡公这些人都是心头滴血!
这件婚事邺都上下没有一个世家会同意——然而柔然使者根本懒得听臣子们的意见,直接要求见太后,并且振振有辞——这是他来前特意学的大梁风俗,婚姻大事,父母做主!
………………………………………………………………………………………………
下章结局。
两分钟后就出现。
既然带不走,牧碧微也不想还库,索性一股脑儿的分送各处,圣旨里只给众人三日收拾的辰光,忙得简直是昏天地暗——出宫的时候,却还碰见了曲氏,她是无事一身轻,包裹都没拿,两人相视而笑,夏日烈阳,可照在身上,却丝毫不觉得炎热,竟是说不出的轻松畅快。
牧家极为仓促的拆了丹园的门封,沈老太君亲自拄着杖过去盯着打扫,又嫌丹园到底封存多年,不宜居住,索性在松园里收拾出屋子,预备先叫几个干净的使女住几日丹园散了阴湿之气。
牧碧微听着辘轳车声,看着细密的竹帘不住晃荡,恍惚之间又想起了自己进宫的情形——那时候正飞雪漫天前路一片茫茫,如今值盛夏骄阳当空路旁百木葳蕤张扬……
从太宁五年,到清平元年,七年的辰光,仿佛一辈子都过去一样。
只是吸一口气再松一口气,另一个一辈子却是嫣然盛放在跟前。
…………………………………………………………………………………………
入宫七年,一朝返家。
不仅牧碧微恍惚如隔世,牧齐、牧碧川这两个少见她的亲人更是激动得泪如雨下,不及向因为年幼还没进过宫的牧屹、牧峰介绍姑母,一家子在松园正堂先抱头痛哭了一回。
絮絮叨叨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年幼的牧屹站得累极了,哭了起来,才让长辈们留意到还有一干晚辈等着见礼。
手忙脚乱的给了见面礼,连经常进宫的牧鸢娘也有一份,虽然能够带出宫的东西大大缩水,但牧碧微究竟是遣散妃嫔里位份最高的,内司又都是熟悉之人,她带出的东西固然只是宫里身家的一小半,也是一笔巨资了。
沈太老君看着牧屹抓着当弹珠的夜明珠,一个劲的让她留着自己用——到底牧碧微才回来,老太君不敢也没精神多说,在沈老太君看来牧碧微当年就是为了父兄进宫的,如今好歹出了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不可能就这么守寡终身——当年她守是为了牧齐——老太君端庄淑贤却并不苛刻,她琢磨着牧碧微带出宫的是一笔,自己私房再贴一贴,嫁妆丰盛些,即使年纪长了又是做过妃嫔,料想在邺都远些的地方寻个可靠的郎君……
女子再嫁主要是年长……但西北不是因为女子少,许多人成婚都极晚吗?便是门楣低点,人好知道心疼自己孙女也是成的……牧碧微与牧碧川说话的时候,沈老太君已经在考虑到如何说服牧齐和牧碧川同意接纳某个门楣不高但人极好的郎君了……
牧碧微在松园住到可以回自己的丹园时,苏家到底上了请求册何氏为太后的奏本,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劈头就提到因为原本的贵姬牧碧微离宫受遣,西平、新泰两位公主没了母妃教导,坊间素有母丧者长女不娶,惧其无人管教无妇德,因此宜为两位公主另择良母教导。
借着为公主择母抚养的引子,又提到了名不正则言不顺——皇长子姬恢亦在何氏身边养着,虽然开蒙了,但“据说”姬恢还是更愿意在何氏身边住着,理由为姬恢连失祖母、父皇,因为年幼的关系,心中惊惧难平,到底奴婢不能和母妃比,他的生母小何世妇又不够资格亲自抚养他,才六岁的皇长子,难道就这么没名没份的让何氏养吗?
即使何氏这么养了,却又怎么教导?
毕竟何氏一日不是正经的母妃一日无法名正言顺的管教——所以如今宫里足有三位皇嗣没有正经的长辈教导,有何氏这些太妃在,别说朝臣了,广陵王、高阳王两位王叔也不方便随意进入宫闱……再说两王教导姬恢和姬恒还能说过去,公主呢?
所以苏家建议,莫如迎立太后,方可正经教导皇嗣。
这份具本写的是如此的不甘心,前面看似正经的提出了种种理由,最后却草草收尾,荣昌郡公等人自然是一力辩驳……朝野上下几乎就没有一个人赞同的!
但抵不住一向沉默不语的清平帝这次居然坚持要过奏章——清平帝没到启蒙的年纪,登基后,认的几个字还是何氏教的,他看不懂,只是握着奏章,忽然就泪流满面。
即使是幼帝,见这情况,众臣也只得住了驳斥,问他缘故。
清平帝依着新泰教导,手捧奏章就开始追忆太后……追忆生母孙氏……连新泰的养母牧碧微也被提了一番……最后总算到了何氏,这时候清平帝哭得累了,新泰教导的话也忘记得七七八八,只是意思大概还记得——意思非常坚定,命苦的清平帝襁褓中便失了生母,虽然由祖母抚养长大,却一直盼望着能有母亲的疼爱,既然何氏生前与他的生母孙氏十分投契,这些日子他也觉得在何氏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咳,总之他同意尊何氏为太后。
满朝哗然!
奈何无论他们怎么反对,清平帝虽然被迫得不知所措,却仍然坚持奉太后——如此拉锯了两日,到底聂元生出面说了话:“陛下年幼,却已有此孝心,臣等远不能及!”说着郑重大礼——他抬出了孝道,自诩知礼的世家心头大恨,只是如今朝局极难打破,聂元生固然出身寒族,又没了太上皇这个靠山,但手段过人,世家也不想和他结仇,却仍旧坚持不允。
聂元生便道:“诸位觉得端明皇后如何?”
端明皇后虽然是追封,但因为是姬深唯一封过的皇后,就成了元后,人也去了,苏家也有人在朝上,就算没有,诸臣也丢不起脸背后说个死人——好歹也是皇后,虽然知道聂元生此话不善,也只能咬牙赞了端明皇后一番。
果然聂元生淡笑着道:“当初端明皇后生汝南王时难产,因此汝南王诞而皇后力竭,临终将汝南王托付何人?”
诸臣无言以对。
借着端明皇后的名头,加上清平帝的坚持,何氏终于如愿以偿,被清平帝尊为端慧太后,择吉日移居甘泉宫。
何氏成为太后的三日后,柔然的使者一路游山玩水,终于星夜驰骋赶到了邺都。
朝中对柔然使者的拖延早就不耐烦了,毕竟姬深驾崩没几天,柔然使者就进了关,结果姬深葬完妃嫔散完太后都又奉了一位,他们才到。
若非沿途的飞鹤卫看得死,大梁怕要当这些使者都是来刺探消息的。
到了邺都,宾馆中更衣沐浴,礼部教礼熟练,才于庆麟殿觐见。
使者一直对出使的目的绝口不谈,一直到清平帝跟前,才说了出来,目的极简单——和亲。
只不过这次不是大梁嫁公主,而是柔然有意将可汗最疼爱的同母妹妹嫁到大梁来。
那位译作中土语言是柔柔的柔然公主如今不过四岁,算起来和清平帝年纪倒是正好,使者将这位公主夸奖得天上有地上无,只是荣昌郡公等人越听脸色越是难看——他们如何看不出来,这柔然忽然提出的和亲,根本就是何氏搞的鬼?
不然,这些柔然使者死拖活拖着路程,何氏一做太后,便立刻快马加鞭奔赴邺都做什么?
清平帝年幼,柔柔公主也不大,柔然使者的意思是将公主随后就送过来,就在邺都皇宫里抚养,与清平帝一起长大,彼此感情也好些……最主要的是在柔然没什么人可以教导柔柔公主中土的语言和文字……
要知道何氏虽然被尊为太后了,却没有临朝摄政之权,毕竟她不但不是清平帝的生母,甚至这个养母也有点名不顺。
清平帝接下来正经拜了师,那么师父和叔父才是名正言顺辅政的人……何氏这个太后也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届时她想见清平帝都未必自由。
但柔柔公主来了之后,哪怕是打着柔柔公主的名义三不五时的叫了清平帝过去,也足以联络感情了。
再说柔柔公主方四岁,到了邺都自然是太后养,四岁的小女孩子还养不出来感情,何氏就是白在宫里混了这些年了……这柔柔公主,柔然如今的意思是给清平帝做正宫……这是生生占去了邺都世家膝下女郎的机会啊!
还有将来的储君之位……
荣昌郡公这些人都是心头滴血!
这件婚事邺都上下没有一个世家会同意——然而柔然使者根本懒得听臣子们的意见,直接要求见太后,并且振振有辞——这是他来前特意学的大梁风俗,婚姻大事,父母做主!
………………………………………………………………………………………………
下章结局。
两分钟后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