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大起兵五国伐齐,济西战燕军初胜
何为不可战胜?这便是不可战胜!
看着这几国个个被齐国收拾得服服帖帖,燕昭王心惊胆战,对“上将军”乐毅感叹道:“寡人继位时,曾立誓要扫平齐国,可如今齐国这等强盛,看来寡人昔日之志,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末将不才,愿为大王讨伐齐国。”
燕昭王听后疑惑道:“之前寡人数次想委任将军率军伐齐,将军都说不可,怎的这时却主动请缨?”
“之前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至。”
燕王再问道:“先前,尚有秦、宋等国掣齐国之肘;如今,齐国四方皆平,怎的将军反说时机到了?”
“那时,魏、韩等国只知惧怕秦国,未曾想过若齐国强势崛起,也是一害,因此那时若请他们出兵相助,必不肯相从;这时非但魏、韩个个心惊胆战,秦、楚等国谁不惧怕齐国,若大王请他们出兵相助,必一呼即应——举天下而攻之,岂能不胜?”
燕王听后大喜道:“原来如此!寡人这就修书送到各国国君处,商议合纵伐齐一事。”
果然不出乐毅所料,各国国君听闻燕国有意担当伐齐主力后,一起响应。赵、魏、韩三国态度最积极,行动最神速,很快各派出数万兵马赶赴燕国助阵;不久后,秦国为报函谷关之仇,也出动大军向东北赶来;只有楚国那边稍有顾虑,和孟尝君当日筹划的一样:口头承诺出兵,实则按兵不动,意图坐收渔翁之利。
乐毅见有四国军队陆续抵达燕国境内,恭喜燕王道:“有这几路兵马相助,战胜齐国易如反掌,大王可下令出兵了。”
燕王犹豫道:“楚国兵士尚未赶到,将军是否再等等?”
乐毅毅然道:“时至今日楚军仍未到达,可见其非真心相助我大燕。此前齐国曾二次合纵伐秦,先败而后胜,为何?只为齐军首次出兵时,欲赖他国之力,不肯尽力一战之缘故。眼下,四路军马既已到达,我方就该立即主持伐齐一事,且开战时,我燕军将作为绝对主力,责无旁贷。若是指望他国军队奋勇厮杀,我燕军尾随其后坐等好处,则大王昔日之志,再无实现的可能。”
燕王听后恍然大悟道:“将军可立即点兵选将,速速出兵。即日起,全燕境内的所有兵马,任由将军调用。”
乐毅得了燕王旨意,迅速集齐早已操练成型的十万燕军,与其他各国兵马相会。由于此次“合纵伐齐”是燕国主谋,且燕国出兵最多,因而各国公推乐毅担任联军总主帅。乐毅推辞不过,便纠合了各路兵马,总计有三十万之众,浩浩荡荡杀奔齐国而去。
此时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伐齐战役正式打响。
就在大军开拔不久后,乐毅又对各国主将答礼道:“乐毅已入燕国有十余年,未曾建过大功,如今虽冒昧受了上将军一职,其实心中有愧。为答谢诸位将军盛情,乐某愿独领燕军担当先锋,先行攻入齐境,诸位可随后赶来。”其他各国将军大多畏惧齐军声势,见乐毅有此提议,毫无异议。于是,乐毅提起本部十万燕军,一马当先攻入了齐国境内,屯兵于济水(今山东省济南西北附近)以西。
初时,齐闵王自攻灭宋国之后,辟地无数,逐渐志得意满,自以为齐军天下无敌。孟尝君等人屡次劝齐闵王勤修仁政,减少征伐,齐王不肯听从,反而将孟尝君逐走。而后,又听说数十万联军合纵伐齐一事,齐王不禁大怒。怒完后没过多久,他阅罢边境传来的急报,又转怒为喜道:“区区十万燕军,也敢孤军深入么。”
他立即下令齐军主动迎战。这时齐国颇能用兵的大将匡章已过世(率军攻入秦国函谷关的那位),因此只得另行卓拔他人,最终,由大夫触子统兵二十万前去迎敌。
济水距离临淄只有数百里,没几日,燕、齐两军便对峙于此地。
齐军经过孙膑、田婴、匡章几代名将锤炼,又有济水辅助防备,本该无战败之理。偏偏齐闵王想想不对劲,又让下人赶去前线给触子送去书信一封,结果坏了大事。
书信中写道:将军此行,务必要主动进击,切不可拖延时日,否则,燕军后援一到,齐军要胜定是极难。
到这里时,该书信还说得过去,毕竟百战百胜的二十万齐军单挑十万燕军赢面极大,坏就坏在后面还有一段要人命的恐吓言词:那五国妄想图谋齐国,不痛击之,难消寡人心头之恨……齐军此战若不能胜,大小将官全部处死,且受连坐之罪,将军可好自为之!
这下触子将军算是明白了:齐军非但要主动进攻,而且只能胜不能败。万一不幸战败,非但自己的性命不保,其他将领以及大伙的家人也得一并完蛋。
那就没得选择了。触子阅完书信后,传示其他将军一起看了,然后大伙胆战心惊地率领二十万齐军竞相过河。
齐军强渡济水的消息很快传到燕军主将营中,副将剧辛等人见状向乐毅提议道:“齐军历来强盛,我军后援又尚未赶到,不如趁此机会半渡而击之,方能无虞。”
乐毅摆摆手道:“齐军装备精良,经验丰富,若是一味死守,我方反而进攻不便。如今他们想背水列阵反守为攻,正合我意。”
言罢,他命令燕军紧守营寨,胆敢出营作战者定斩不饶,任由大批大批的齐军陆续渡过河来。燕军十万,齐军二十万,三十万大军于济水以西摆开了规模宏大的战场。
二十万齐军渡河完毕后,仗着人多,对燕军展开了势头凌厉的冲击。尤其是触子等人,明知不胜便是一死,一齐卖力向前。乐毅见了毫不动摇,以“亡国之耻”鼓舞手下军士,并亲自位于营寨前端指挥防守。
一边是“不胜便死”,一边是“亡国之恨”,两边卖力争斗。一番大战下来,最终还是守方凭着营寨坚固之利获了优势——齐军猛攻数日,取胜不得。
这便是乐毅的高明处了。前些日子,他独率十万燕军抢先赶到济西,只为抛砖引玉——齐闵王妄自尊大,果真没将之前屡战屡败的燕军看在眼里,因此才有那封威逼触子的书信,齐军也才敢稀里哗啦的抢着过河。其实这些年里,燕军韬光养晦,又兼乐毅*得当,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莫说才守了几日,就是守个几十日,也绰绰有余。
齐军连续好多日拿不下燕军营寨,很快处境堪舆,因为燕军后援不日将至,这等形势下,背水列阵的不利之处便显现了出来。乐毅熟知兵法韬略,哪能不知其中奥秘,他也不派大军出营挑战,只是每日挑选轻骑兵数十人在紧贴着济水西岸的齐军营外四处巡逻,明确告知齐军将领:您等来得,却去不得了。
触子虽有些才干(不然齐王也不会独独选他为大将),却无以寡击众的勇气,因此能经得起乐毅这番考验,直急的整日抓头挠腮。想来想去实在无计可施,也只得和当日田忌一样用起一招“走为上”——他抛下二十万齐军,自顾逃命去了。
若比作下棋,齐军的处境已是死局,总而言之是胜不得了。可齐王事先又说了,不胜就得丢脑袋。触子为了活命,只好出此下策,也属无奈之举。
触子这一逃不要紧,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齐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效仿,独独把二十万苦大兵给扔在了济水河边。
一般每逢有战事时,出现“逃兵”并不稀奇,但出现“逃将”倒是个稀罕事,而且是将军们集体大逃亡,这一仗齐军堪称打得稀里糊涂。就在这一日,齐军大营不出意外的发生了大乱,蚂蚁般四处乱窜的齐军把对面的燕军大营都给震惊了。
齐军大乱时,其他四国军队已赶到了离济西战场不远处,乐毅本就有心在众盟军前展示燕军的实力,见齐军那边出现变故,当机立断,不再等三十万大军集齐就率先出战。齐军只顾逃命要紧,战意全无,在一位名叫达子的小将率领下,散乱地摆开来时的渡船争先恐后地过河。一场“船只争渡战”打下来,燕军大胜,斩杀齐军过半,缴获的物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其他各国军队姗姗来迟,只能尽逮些漏网之鱼略试身手了。众将军见燕军战绩辉煌,顿时对乐毅以及十万燕军肃然起敬——好一个“上将军”,果然能力非凡!无人敢再小觑当惯了“七雄老幺”的燕国。
战局大定后,五国大军重新合兵一处,耀武扬威于济水西岸。乐毅见众军集齐,毫不仗功逞强,当即下令将斩获的战利品与那四国平分。在众人的啧啧称赞下,乐毅光芒万丈,似乎弹指之间,刚刚遭受惨败的齐国便可轻易灭去。然而,在一片饮宴庆贺的欢快声中,他却整日忙碌于军务,出奇的冷静。
何为不可战胜?这便是不可战胜!
看着这几国个个被齐国收拾得服服帖帖,燕昭王心惊胆战,对“上将军”乐毅感叹道:“寡人继位时,曾立誓要扫平齐国,可如今齐国这等强盛,看来寡人昔日之志,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末将不才,愿为大王讨伐齐国。”
燕昭王听后疑惑道:“之前寡人数次想委任将军率军伐齐,将军都说不可,怎的这时却主动请缨?”
“之前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至。”
燕王再问道:“先前,尚有秦、宋等国掣齐国之肘;如今,齐国四方皆平,怎的将军反说时机到了?”
“那时,魏、韩等国只知惧怕秦国,未曾想过若齐国强势崛起,也是一害,因此那时若请他们出兵相助,必不肯相从;这时非但魏、韩个个心惊胆战,秦、楚等国谁不惧怕齐国,若大王请他们出兵相助,必一呼即应——举天下而攻之,岂能不胜?”
燕王听后大喜道:“原来如此!寡人这就修书送到各国国君处,商议合纵伐齐一事。”
果然不出乐毅所料,各国国君听闻燕国有意担当伐齐主力后,一起响应。赵、魏、韩三国态度最积极,行动最神速,很快各派出数万兵马赶赴燕国助阵;不久后,秦国为报函谷关之仇,也出动大军向东北赶来;只有楚国那边稍有顾虑,和孟尝君当日筹划的一样:口头承诺出兵,实则按兵不动,意图坐收渔翁之利。
乐毅见有四国军队陆续抵达燕国境内,恭喜燕王道:“有这几路兵马相助,战胜齐国易如反掌,大王可下令出兵了。”
燕王犹豫道:“楚国兵士尚未赶到,将军是否再等等?”
乐毅毅然道:“时至今日楚军仍未到达,可见其非真心相助我大燕。此前齐国曾二次合纵伐秦,先败而后胜,为何?只为齐军首次出兵时,欲赖他国之力,不肯尽力一战之缘故。眼下,四路军马既已到达,我方就该立即主持伐齐一事,且开战时,我燕军将作为绝对主力,责无旁贷。若是指望他国军队奋勇厮杀,我燕军尾随其后坐等好处,则大王昔日之志,再无实现的可能。”
燕王听后恍然大悟道:“将军可立即点兵选将,速速出兵。即日起,全燕境内的所有兵马,任由将军调用。”
乐毅得了燕王旨意,迅速集齐早已操练成型的十万燕军,与其他各国兵马相会。由于此次“合纵伐齐”是燕国主谋,且燕国出兵最多,因而各国公推乐毅担任联军总主帅。乐毅推辞不过,便纠合了各路兵马,总计有三十万之众,浩浩荡荡杀奔齐国而去。
此时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伐齐战役正式打响。
就在大军开拔不久后,乐毅又对各国主将答礼道:“乐毅已入燕国有十余年,未曾建过大功,如今虽冒昧受了上将军一职,其实心中有愧。为答谢诸位将军盛情,乐某愿独领燕军担当先锋,先行攻入齐境,诸位可随后赶来。”其他各国将军大多畏惧齐军声势,见乐毅有此提议,毫无异议。于是,乐毅提起本部十万燕军,一马当先攻入了齐国境内,屯兵于济水(今山东省济南西北附近)以西。
初时,齐闵王自攻灭宋国之后,辟地无数,逐渐志得意满,自以为齐军天下无敌。孟尝君等人屡次劝齐闵王勤修仁政,减少征伐,齐王不肯听从,反而将孟尝君逐走。而后,又听说数十万联军合纵伐齐一事,齐王不禁大怒。怒完后没过多久,他阅罢边境传来的急报,又转怒为喜道:“区区十万燕军,也敢孤军深入么。”
他立即下令齐军主动迎战。这时齐国颇能用兵的大将匡章已过世(率军攻入秦国函谷关的那位),因此只得另行卓拔他人,最终,由大夫触子统兵二十万前去迎敌。
济水距离临淄只有数百里,没几日,燕、齐两军便对峙于此地。
齐军经过孙膑、田婴、匡章几代名将锤炼,又有济水辅助防备,本该无战败之理。偏偏齐闵王想想不对劲,又让下人赶去前线给触子送去书信一封,结果坏了大事。
书信中写道:将军此行,务必要主动进击,切不可拖延时日,否则,燕军后援一到,齐军要胜定是极难。
到这里时,该书信还说得过去,毕竟百战百胜的二十万齐军单挑十万燕军赢面极大,坏就坏在后面还有一段要人命的恐吓言词:那五国妄想图谋齐国,不痛击之,难消寡人心头之恨……齐军此战若不能胜,大小将官全部处死,且受连坐之罪,将军可好自为之!
这下触子将军算是明白了:齐军非但要主动进攻,而且只能胜不能败。万一不幸战败,非但自己的性命不保,其他将领以及大伙的家人也得一并完蛋。
那就没得选择了。触子阅完书信后,传示其他将军一起看了,然后大伙胆战心惊地率领二十万齐军竞相过河。
齐军强渡济水的消息很快传到燕军主将营中,副将剧辛等人见状向乐毅提议道:“齐军历来强盛,我军后援又尚未赶到,不如趁此机会半渡而击之,方能无虞。”
乐毅摆摆手道:“齐军装备精良,经验丰富,若是一味死守,我方反而进攻不便。如今他们想背水列阵反守为攻,正合我意。”
言罢,他命令燕军紧守营寨,胆敢出营作战者定斩不饶,任由大批大批的齐军陆续渡过河来。燕军十万,齐军二十万,三十万大军于济水以西摆开了规模宏大的战场。
二十万齐军渡河完毕后,仗着人多,对燕军展开了势头凌厉的冲击。尤其是触子等人,明知不胜便是一死,一齐卖力向前。乐毅见了毫不动摇,以“亡国之耻”鼓舞手下军士,并亲自位于营寨前端指挥防守。
一边是“不胜便死”,一边是“亡国之恨”,两边卖力争斗。一番大战下来,最终还是守方凭着营寨坚固之利获了优势——齐军猛攻数日,取胜不得。
这便是乐毅的高明处了。前些日子,他独率十万燕军抢先赶到济西,只为抛砖引玉——齐闵王妄自尊大,果真没将之前屡战屡败的燕军看在眼里,因此才有那封威逼触子的书信,齐军也才敢稀里哗啦的抢着过河。其实这些年里,燕军韬光养晦,又兼乐毅*得当,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莫说才守了几日,就是守个几十日,也绰绰有余。
齐军连续好多日拿不下燕军营寨,很快处境堪舆,因为燕军后援不日将至,这等形势下,背水列阵的不利之处便显现了出来。乐毅熟知兵法韬略,哪能不知其中奥秘,他也不派大军出营挑战,只是每日挑选轻骑兵数十人在紧贴着济水西岸的齐军营外四处巡逻,明确告知齐军将领:您等来得,却去不得了。
触子虽有些才干(不然齐王也不会独独选他为大将),却无以寡击众的勇气,因此能经得起乐毅这番考验,直急的整日抓头挠腮。想来想去实在无计可施,也只得和当日田忌一样用起一招“走为上”——他抛下二十万齐军,自顾逃命去了。
若比作下棋,齐军的处境已是死局,总而言之是胜不得了。可齐王事先又说了,不胜就得丢脑袋。触子为了活命,只好出此下策,也属无奈之举。
触子这一逃不要紧,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齐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效仿,独独把二十万苦大兵给扔在了济水河边。
一般每逢有战事时,出现“逃兵”并不稀奇,但出现“逃将”倒是个稀罕事,而且是将军们集体大逃亡,这一仗齐军堪称打得稀里糊涂。就在这一日,齐军大营不出意外的发生了大乱,蚂蚁般四处乱窜的齐军把对面的燕军大营都给震惊了。
齐军大乱时,其他四国军队已赶到了离济西战场不远处,乐毅本就有心在众盟军前展示燕军的实力,见齐军那边出现变故,当机立断,不再等三十万大军集齐就率先出战。齐军只顾逃命要紧,战意全无,在一位名叫达子的小将率领下,散乱地摆开来时的渡船争先恐后地过河。一场“船只争渡战”打下来,燕军大胜,斩杀齐军过半,缴获的物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其他各国军队姗姗来迟,只能尽逮些漏网之鱼略试身手了。众将军见燕军战绩辉煌,顿时对乐毅以及十万燕军肃然起敬——好一个“上将军”,果然能力非凡!无人敢再小觑当惯了“七雄老幺”的燕国。
战局大定后,五国大军重新合兵一处,耀武扬威于济水西岸。乐毅见众军集齐,毫不仗功逞强,当即下令将斩获的战利品与那四国平分。在众人的啧啧称赞下,乐毅光芒万丈,似乎弹指之间,刚刚遭受惨败的齐国便可轻易灭去。然而,在一片饮宴庆贺的欢快声中,他却整日忙碌于军务,出奇的冷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最新章节,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最新章节,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