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师生畅谈(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杨林枫说完后,端坐在沙发上,低头看着自己放在膝盖上的双手。

吴庭石这时又点燃了一根烟,他抽了几口烟后,才慢慢说:

“嗯。说的很有条理性,也很客观。”

吴庭石显然是在夸奖杨林枫,但他还是表述的很克制,在用词上也尽可能的委婉。

吴庭石自然是知道夸奖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不能盲目夸奖,或者说是不能过分夸奖。因为这会助长被夸奖者的自负心理,而自负恰恰是很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

杨林枫听了吴庭石的话,也知道对方是在夸赞自己,但他也没有表示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反而是有些羞涩。

杨林枫从小就学习好,受过太多人的夸奖,他也已经对别人的夸赞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免疫。

吴庭石这时把手中抽了半支的烟在烟灰缸里掐灭了,然后说道:

“你刚才说的大体不错,但有一点我必须得给你强调一下,那就是关于历史事实概念的问题。”

吴庭石这时换了一副严肃的口吻对杨林枫说:

“关于对历史事实的定义,史学界有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的概念。所谓第一历史,就是真实发生的、并且无法还原的历史,而且它是不可考的。就是说,第一历史是当事人或者说参与者真实经历的历史,只有他们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第一历史可以看做是原始数据。”

吴庭石怕杨林枫听不懂,所以尽可能的去解释清楚这些概念:

“而第二历史,是人们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一些文物或考古发掘,来了解到的历史。

必须指出的是,第二历史只能无限接近第一历史,但却永远无法与第一历史重合,除非你能做一次时光旅行,回到过去去看。这就是说,第二历史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历史,我们现在学习的历史全部是第二历史。

第二历史又分为正史和野史,正史是指以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二十四史。

而野史则是与正史相对的、由民间编撰的历史书籍,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代表作如《开元天宝遗事》、《西京杂记》等。”

吴庭石这会儿说开了,就又像上课时一样,滔滔不绝地讲了这么多。

杨林枫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让他自己都感到兴奋的是,他不仅听懂而且是接受了吴庭石的话。

吴庭石的话解决了一个困扰了杨林枫很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历史真实性的问题。

以前杨林枫就和其他同学争论过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历史书上的内容都是真的,是无可置疑的。但有的人却认为历史记载都是假的,都是后人杜撰或改写了的。

对于这种真与假的辩论,杨林枫也一直很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做答。

听了吴庭石的话,杨林枫才知道史书并不是所谓的完全真实,而只是尽可能的接近真实。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