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分钟(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看到人们的神情,杨青云有些急了,如果他们再不说点什么,文修协会的面子就丢定了!

咬了咬牙,杨青云心思急转,突然眼前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大声说道:

“即便是弧度略微有些差别,也不能说这块瓷片,就不是细颈瓶上的啊!

也可能是因为宣朝的制瓷水平太低,做的不那么标准,对吧?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

毕竟古代都是手工制作,可没有标准的仪器。”

似乎有些道理,人们不由得点了点头,纷纷看向陈久。

陈久还没表示什么,杨青云就不禁感到老脸发烫,他说的看似有道理,其实是在强词夺理。

宣皇盛世时期,瓷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弧度有差是会影响器形的,这种残次品不可能出厂。

更别说细颈瓶这种为皇帝御制的了。

御制的瓷器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吹毛求疵,最后那种精品中的精品,才会敬献给皇帝。

如果是残次品,根本就到不了皇帝手里,更别说陪葬了!

陈久如何不明白?

但他们现在又到不了古代的御窑厂,这种无从考证的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能掰扯清楚?

杨青云这么说,怕就是存在这个心思。

苦笑了一声,陈久低头思索了片刻,这才一咬牙,说道:

“好吧,如果这还不能证明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还有别的办法?

人们不由得一怔,我去,这也能破解?

皆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人们目光灼灼的看着陈久,期待他的证明办法。

陈久没有直接说,而是扭头看向胡正匪,歉意的一笑,问道:

“胡会长,细颈瓶都出现了,细柳瓶应该在您那吧?”

细颈瓶跟细柳瓶向来是一对,只要不出意外,肯定是一起出现的。

而证明这一块不是细颈瓶上的,很简单,只要找到细颈瓶上原装的那块,装回去就可以了。

原装的那块,肯定在细柳瓶那里。

胡正匪一挑眉锋,瞬间明白陈久什么意思了,他对陈久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然后直接快速的吩咐道:

“小王,快点把8号袋拿过来!”

小王答应一声,向库房跑去。

他那两个老伙计的神情,胡正匪如何看不明白,这一块肯定不是细颈瓶上的!

但碍于他们两个的面子,胡正匪不好直说。

虽然陈久证明成功的话,文修协会要丢面子,但对于求贤若渴的胡正匪来说,在这丢面子,可没有在文修大会上丢面子,丢的大!

陈久这个人才要紧!

感激的对胡正匪点了点头,陈久稍稍松了口气,只要细柳瓶的瓷片在,那就好办了。

现场的都是明白人,陈久也没多做解释,示意大家稍等,便默默的闭目养神,调整状态。

很快小王就把8号袋拿了过来,放在桌上。

胡正匪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套工具,放在8号袋的旁边,然后拍了拍陈久的肩膀。

陈久睁开眼,对胡正匪打了声招呼,便打来了袋子,在里面挑挑拣拣起来,同时,对系统说道:

鉴定之眼,扫描这堆瓷片,并重塑3D图纸。

不到两分钟,陈久便按照图纸的显示,挑出那一块对的。

看到这一幕,杨青云跟郑一念的眼珠子差点凸出来,这还没有两分钟,就找到了?

可能是对的吗?

要知道,当初他们三个辛辛苦苦,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勉强把两堆碎瓷片分开,结果还出了错!

你两分钟就挑出来了,怎么可能?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