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子,挺,倔。
毕竟她结婚这么多年,却一直也没有生过孩子,就好比一块沤了很多年农家肥,但又一直没种过庄稼的黑土地。
润的很.
而且自打上次和韩晓康切磋了几次之后,她现在已经变的越来越馋,越来越能吃了。
在韩晓康进山去了这段时间,三嫂子家的男人也曾回来过一次,对方倒是尝试过要想发动进攻。
却被三嫂子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宁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不愿意让这个男人碰她了。
就像一个吃惯了罗汉甘蔗的人,如今对甜玉米杆再也提不起兴趣差不多。
今天中午饿的心慌慌的三嫂子,终于又如愿以偿的饱吃了一顿.毕竟韩晓康从餐饮服务社给她打回来的这一碗红烧肉,用料确实很扎实。
事后,韩晓康掏出10块钱递给她。
这是因为考虑到三嫂子家的男人,那家伙总是不给家里留生活费,害得毫无经济来源的三嫂子,平常手头上实在是拮据的不行。
甚至有些时候,
可怜的三嫂子,连去代销店里买上5分钱的豆瓣酱,都还得舍下脸去赊账。
搞的看代销点的戴幺妹儿,一看到三嫂子拿着个空碗过来的时候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
说起话来,总是带着一股尖酸味。
三嫂子一边忙着穿背心,一边瞟一眼韩晓康手中的钞票,不由沉下了一张俏脸,“晓康,你这是在侮辱我?”
韩晓康摇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当是先借给你,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吧。”
三嫂子转身,拿起她的裤衩就准备往身上套。
“要不,以后你来找我的时候,还是走后门吧,稳当一些..毕竟咱们这么熟了,不能让你老是吃亏。”
“呃”
此时韩晓康的脑海里,忽的忍不住浮现出几句词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等到韩晓康忙活完毕,又跑到猪圈那边去,用凉水冲了一下身上的热汗。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了
回到家,正准备给自己的老娘说上两句话,没成想韩张氏缺已经出门去了。
据说她是和别人家约好了,要去别人家捉三只鸭崽回来喂。
自己老娘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养上几只鸡,几只鸭。
不过知道一些历史进程的韩晓康明白:自家老娘去捉回来的鸭子,这次恐怕得白养了。
毕竟等到下个月,整个振兴区改名为振兴人民公社的时候,那时就不会允许私人养鸡,养鸭了。
社员们手中所有的小家禽家畜,都必须集中交到生产队的饲养室去统一喂养、管理。
不过仅仅是几只鸡鸭而已,韩晓康倒也不放在心上:就当自个儿老娘白忙活一场,替集体做了一点点贡献了呗。
反正所有的社员家里的鸡鸭鹅,一个不漏的都得交出去。
大家都上交了,所以也就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了。
反正到了困难时期,这些鸡鸭鹅全都得被饿的眼红眼绿的社员们吃进肚子。
人人为集体养鸡鸭鹅,最后集体的鸡鸭鹅也全部喂了社员那就抹平了。
家里没有人,韩晓康稍微休息了一下,找出家里的水桶,到院子里替老娘把水缸给灌满。
随后又在自家老娘的枕头底下压了20块钱,韩晓康这才带上门,把钥匙交回三嫂子那边,让她替自己保管。
忙完这一切,伸手拍了三嫂子一巴掌!
这娘们儿,抓住别人的短处一个劲儿的不松手,实在是让人有点招架不住。
顶住烈日,韩晓康急急忙忙的又回到振兴区街道。
此时才下午3点多,时间还有点早,在路过区公所的时候,韩晓康顺势一拐,来到区公所里的广播室。
此时广播站早就停止广播了,而晚上的第三次播音还早着呢,敲门,里面传来袁海棠慵懒的声音,“谁啊?”
“是我.韩晓康。”
“门没栓,进来吧。”
推门而入,屋子里一股略带阴冷的风变吹了过来。
刚从区公所考虑到广播站里面有很多金贵的设备,所以在划拨给广播站播音室的时候,上级领导才精心挑选了这一间比较阴凉一些的房间,来作为广播站的播音室使用。
而且由于扩音器,功放器这些东西,它里面都有散热设备。
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区公所还专门给广播室里配备了一把大吊扇。
此时的袁海棠正穿着一条很时髦的碎裙,斜躺在播音专用的椅子上小憩。
而她的一双腿,则搭在写字台上,露出膝盖。
小腿白嫩,皮肤下的血管清晰可见。
“大中午的,你怎么不去午休?怎么跑到满头大汗?”
袁海棠一双丹凤眼微抬,看了韩晓康一眼,嘴角上扬,“哟,你还舍得穿新衣服呀?怎么不把你那身乞丐装套在身上,不是说要穿出一种正经穷人的气质来嘛?”
韩晓康嘿嘿一笑,“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人民公社了,如果还是穿的那么破烂的话,这不是给公社在脸上抹黑吗?”
“就你会说,总是有理。”
袁海棠嗔怪一声,“坐下吹吹风吧.你看你身上的汗,都快赶上清溪河里面的水了”
袁海棠所在的位置,正在正好位于吊扇下方,韩晓康往她旁边一坐,闻着远海棠身上特有的那股少女清香,和雪膏混合起来的香味儿,然后吹着凉风。
这滋味儿说实话,给个神仙也不换。
“干嘛,你干嘛这样盯着我看?”
“不干嘛,我能干嘛?你是个公家人,我是个没身份,没地位也没钱途的农村人,咱们就不是一个石槽里的驴!”
“那,那你这样看着我干嘛?哎,问你呢!你眼光往哪放呀?”
“咦,今天中午我突然发现,如果你不是那么势利眼,不是那么喜欢秀你的优越感的话,你这妞看起来还不错啊。”
袁海棠脸一红,“说什么呢我本来就不差!小时候上学,我一直都是三道杠。等到我考上了中专,家里特意把我安排进播音专业.别看那时候我还在上学,可我的身份已经是委培生、相当于准干部了,一个月的工资足足有27块5呢!”
“牛皮。”
韩晓康微微一笑,“刚才我进院子的时候,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区公所里,怎么今天这么安静?”
袁海棠莞尔一笑,“干事们都下放到各个生产大队去,忙活着成立人民公社之前的各种事宜。
上级严令要求,各个生产大队,务必要在人民公社成立那一天换上新的牌匾,而且还要组织社员们载歌载舞表演节目,以示庆祝
一大堆事情,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的。那些干事们这些日子都不会回来,全部都得出去驻村监督。”
以前,各个生产大队队部门口挂的牌匾,都是“振兴区某某生产大队”。
而如今所有的扁额,都得把它换成“振兴公社某某生产大队”。
另外还有就是生产队的公章,包括生产小队的公章,都得换。
再加上各个生产大队,还得忙着组织社员们排演节目、购置一些必要的演出器材以及准备红绸子啊,各种条幅、小锦旗呀之类的东西。
事情繁杂,千头万绪的,确实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
只因为在这个时期,要想弄出一张条幅来,必须要靠手写,包括公章,这些东西都是手工雕刻出来的。
哪有什么电脑刻章、喷绘这些东西?
尤其是各个大队门口挂的那个牌匾,这真的得靠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它写出来。
光是黑油漆都最少得涂写两遍,可真还不是一天两天能整完的事情。
“区领导们呢?”韩晓康问。
“都去县里开动员大会去了,关起门来开,最少得三天三夜。”
袁海棠柔柔一笑,“你也知道的,关人民公社成立的事情,目前是属于保密状态.至少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这样的。怎么,你找区领导有什么事吗?”
韩晓康笑笑,“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只不过想去拜访区领导的时候,我打算和他们闲聊之际,看能不能打问出来,咱们区酿酒厂那位厂长,他到底是什么个状况?”
“李平?”
袁海棠有点诧异,一双狐媚眼里充满了好奇,“你打问他干嘛?”
“我手上有点新粮,我想用这个粮食,从酒厂里面换点陈粮出来,当饲料粮用。”
“你韩晓康,该不会在山里面,还养了一大堆鸡鸭鹅吧?”
韩晓康偏着脑袋问,“怎么,不可以吗?”
“不可以!”
袁海棠忽地将她的一双大长腿从办公桌上缩回来,捎带急切的伸手拉着韩晓康的手臂,“你是不懂政策!
据我所知,等到人民公社成立之际,全体生产队社员,包括城镇居民在后院里养的鸡鸭鹅,统统都得改姓!你现在养那么多鸡鸭鹅,到时候,全部就是一个哦豁.”
咦?
眼前这娘们儿,怎么突然变得会关心起人来了呢?
按照以前袁海棠为人做事的风格,她就相当于一块冷冰,袁海棠是不会轻易去关心别人的。
似乎在她的眼里,那些生产队的社员们,和袁海棠之间的层次相隔太大。
双方根本就是一条平行线,哪会不值得袁海棠正眼去看他们一眼?
而至于区上那些单位领导,比如说供销社,粮站,邮电局,畜牧站,农机站什么的。
袁海棠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她在这些单位领导面前,地位有点超然。
相互之间是一种见了面,互相夸奖、使劲吹捧的关系。
根本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
连区上这些单位的头头,他们在袁海塘面前都是个平起平坐、各取所需。
就更不用说那些单位的普通职工了他们?
袁海棠能够正眼看他们一眼,都不错、多多少少都是带有点恩赐的意味在里面了。
今天这个袁海棠却突然变/性子了,突然变得会关心人了?
“别这样看着我。”
袁海棠显然从韩晓康的神色当中,猜出来了点什么。
只见她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其实,你要从我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工作的经历上去分析,就能看得出来,在我的身边汇集的都是一些比较优秀、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
可我呢,即便是面对这些.用一句旧时期流行、但现在说出来有点不太合适的话来说吧,我打小就混迹富顺县境内,那个算得上是精英群体的阶层里面打滚。
但即便是在这些高端一点的人当中,我也是环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走到哪里都是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时间长了,韩晓康同志,您觉得我会不变的骄傲、能不骄傲吗?”
韩晓康不语。
袁海棠生活的有点不够接地气,自有她的道理和养成环境。
对方该如何为人处世,真还轮不到自己置喙。
“其实.小小的一个富顺县,方方面面的事务,转来转去就是那么几个家庭中的成员说了算。”
袁海棠微微一笑,“如果非得要搬着指头算一下的话,无论是哪方面的事情,在这个小小的富顺县里,总共也就是那百儿80号人,才能算得上是一方人物.而我家很幸运,正好就挤身在这个圈子里。”
袁海棠此时像个人生规划师,说起话来都带着一些哲学意味,“韩晓康同学,你觉得我能低调起来吗?明明放着那么好的人脉资源不用,我不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往上爬,我干嘛偏偏要放下身段,去俯就下面的小杂鱼呢?”
她嘴里所说的这些东西,虽然说听起来可能不是那么顺耳,但确实是实情。
就像在旧时期。
一个乡,一个镇,甚至是一个村,什么保长、什么乡绅,什么里长,包括团练头子他们就不可能出身于最底层的破门寒户。
——真要用那种人的话,他们要人脉没人脉,要文化没文化,要本钱没本钱
又凭什么让乡亲们信服他,听从他的命令?
而若是要让大户人家的子弟,同时有担当一地的保长,遇到上面什么征粮筹款的任务,一时半会儿之间筹集不够的话,至少人家大户人家的保长还能自己拿出来一点钱粮,先垫吧垫吧,把眼前给应付过去。
若是让那种穷的啥都没有的人来干这个差事,这不就相当于请一只饿的瘦骨嶙峋的老鼠,帮忙看粮仓么!
现实情况,决定一个乡一个村的管理人员选拔机制。
任何一个地方,不管他是处于什么时期,最终还是得靠当地的精英团体来帮助管理才行。
否则的话,那还是会出大问题的
(本章完)
毕竟她结婚这么多年,却一直也没有生过孩子,就好比一块沤了很多年农家肥,但又一直没种过庄稼的黑土地。
润的很.
而且自打上次和韩晓康切磋了几次之后,她现在已经变的越来越馋,越来越能吃了。
在韩晓康进山去了这段时间,三嫂子家的男人也曾回来过一次,对方倒是尝试过要想发动进攻。
却被三嫂子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宁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不愿意让这个男人碰她了。
就像一个吃惯了罗汉甘蔗的人,如今对甜玉米杆再也提不起兴趣差不多。
今天中午饿的心慌慌的三嫂子,终于又如愿以偿的饱吃了一顿.毕竟韩晓康从餐饮服务社给她打回来的这一碗红烧肉,用料确实很扎实。
事后,韩晓康掏出10块钱递给她。
这是因为考虑到三嫂子家的男人,那家伙总是不给家里留生活费,害得毫无经济来源的三嫂子,平常手头上实在是拮据的不行。
甚至有些时候,
可怜的三嫂子,连去代销店里买上5分钱的豆瓣酱,都还得舍下脸去赊账。
搞的看代销点的戴幺妹儿,一看到三嫂子拿着个空碗过来的时候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
说起话来,总是带着一股尖酸味。
三嫂子一边忙着穿背心,一边瞟一眼韩晓康手中的钞票,不由沉下了一张俏脸,“晓康,你这是在侮辱我?”
韩晓康摇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当是先借给你,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吧。”
三嫂子转身,拿起她的裤衩就准备往身上套。
“要不,以后你来找我的时候,还是走后门吧,稳当一些..毕竟咱们这么熟了,不能让你老是吃亏。”
“呃”
此时韩晓康的脑海里,忽的忍不住浮现出几句词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等到韩晓康忙活完毕,又跑到猪圈那边去,用凉水冲了一下身上的热汗。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了
回到家,正准备给自己的老娘说上两句话,没成想韩张氏缺已经出门去了。
据说她是和别人家约好了,要去别人家捉三只鸭崽回来喂。
自己老娘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养上几只鸡,几只鸭。
不过知道一些历史进程的韩晓康明白:自家老娘去捉回来的鸭子,这次恐怕得白养了。
毕竟等到下个月,整个振兴区改名为振兴人民公社的时候,那时就不会允许私人养鸡,养鸭了。
社员们手中所有的小家禽家畜,都必须集中交到生产队的饲养室去统一喂养、管理。
不过仅仅是几只鸡鸭而已,韩晓康倒也不放在心上:就当自个儿老娘白忙活一场,替集体做了一点点贡献了呗。
反正所有的社员家里的鸡鸭鹅,一个不漏的都得交出去。
大家都上交了,所以也就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了。
反正到了困难时期,这些鸡鸭鹅全都得被饿的眼红眼绿的社员们吃进肚子。
人人为集体养鸡鸭鹅,最后集体的鸡鸭鹅也全部喂了社员那就抹平了。
家里没有人,韩晓康稍微休息了一下,找出家里的水桶,到院子里替老娘把水缸给灌满。
随后又在自家老娘的枕头底下压了20块钱,韩晓康这才带上门,把钥匙交回三嫂子那边,让她替自己保管。
忙完这一切,伸手拍了三嫂子一巴掌!
这娘们儿,抓住别人的短处一个劲儿的不松手,实在是让人有点招架不住。
顶住烈日,韩晓康急急忙忙的又回到振兴区街道。
此时才下午3点多,时间还有点早,在路过区公所的时候,韩晓康顺势一拐,来到区公所里的广播室。
此时广播站早就停止广播了,而晚上的第三次播音还早着呢,敲门,里面传来袁海棠慵懒的声音,“谁啊?”
“是我.韩晓康。”
“门没栓,进来吧。”
推门而入,屋子里一股略带阴冷的风变吹了过来。
刚从区公所考虑到广播站里面有很多金贵的设备,所以在划拨给广播站播音室的时候,上级领导才精心挑选了这一间比较阴凉一些的房间,来作为广播站的播音室使用。
而且由于扩音器,功放器这些东西,它里面都有散热设备。
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区公所还专门给广播室里配备了一把大吊扇。
此时的袁海棠正穿着一条很时髦的碎裙,斜躺在播音专用的椅子上小憩。
而她的一双腿,则搭在写字台上,露出膝盖。
小腿白嫩,皮肤下的血管清晰可见。
“大中午的,你怎么不去午休?怎么跑到满头大汗?”
袁海棠一双丹凤眼微抬,看了韩晓康一眼,嘴角上扬,“哟,你还舍得穿新衣服呀?怎么不把你那身乞丐装套在身上,不是说要穿出一种正经穷人的气质来嘛?”
韩晓康嘿嘿一笑,“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人民公社了,如果还是穿的那么破烂的话,这不是给公社在脸上抹黑吗?”
“就你会说,总是有理。”
袁海棠嗔怪一声,“坐下吹吹风吧.你看你身上的汗,都快赶上清溪河里面的水了”
袁海棠所在的位置,正在正好位于吊扇下方,韩晓康往她旁边一坐,闻着远海棠身上特有的那股少女清香,和雪膏混合起来的香味儿,然后吹着凉风。
这滋味儿说实话,给个神仙也不换。
“干嘛,你干嘛这样盯着我看?”
“不干嘛,我能干嘛?你是个公家人,我是个没身份,没地位也没钱途的农村人,咱们就不是一个石槽里的驴!”
“那,那你这样看着我干嘛?哎,问你呢!你眼光往哪放呀?”
“咦,今天中午我突然发现,如果你不是那么势利眼,不是那么喜欢秀你的优越感的话,你这妞看起来还不错啊。”
袁海棠脸一红,“说什么呢我本来就不差!小时候上学,我一直都是三道杠。等到我考上了中专,家里特意把我安排进播音专业.别看那时候我还在上学,可我的身份已经是委培生、相当于准干部了,一个月的工资足足有27块5呢!”
“牛皮。”
韩晓康微微一笑,“刚才我进院子的时候,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区公所里,怎么今天这么安静?”
袁海棠莞尔一笑,“干事们都下放到各个生产大队去,忙活着成立人民公社之前的各种事宜。
上级严令要求,各个生产大队,务必要在人民公社成立那一天换上新的牌匾,而且还要组织社员们载歌载舞表演节目,以示庆祝
一大堆事情,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的。那些干事们这些日子都不会回来,全部都得出去驻村监督。”
以前,各个生产大队队部门口挂的牌匾,都是“振兴区某某生产大队”。
而如今所有的扁额,都得把它换成“振兴公社某某生产大队”。
另外还有就是生产队的公章,包括生产小队的公章,都得换。
再加上各个生产大队,还得忙着组织社员们排演节目、购置一些必要的演出器材以及准备红绸子啊,各种条幅、小锦旗呀之类的东西。
事情繁杂,千头万绪的,确实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
只因为在这个时期,要想弄出一张条幅来,必须要靠手写,包括公章,这些东西都是手工雕刻出来的。
哪有什么电脑刻章、喷绘这些东西?
尤其是各个大队门口挂的那个牌匾,这真的得靠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它写出来。
光是黑油漆都最少得涂写两遍,可真还不是一天两天能整完的事情。
“区领导们呢?”韩晓康问。
“都去县里开动员大会去了,关起门来开,最少得三天三夜。”
袁海棠柔柔一笑,“你也知道的,关人民公社成立的事情,目前是属于保密状态.至少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这样的。怎么,你找区领导有什么事吗?”
韩晓康笑笑,“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只不过想去拜访区领导的时候,我打算和他们闲聊之际,看能不能打问出来,咱们区酿酒厂那位厂长,他到底是什么个状况?”
“李平?”
袁海棠有点诧异,一双狐媚眼里充满了好奇,“你打问他干嘛?”
“我手上有点新粮,我想用这个粮食,从酒厂里面换点陈粮出来,当饲料粮用。”
“你韩晓康,该不会在山里面,还养了一大堆鸡鸭鹅吧?”
韩晓康偏着脑袋问,“怎么,不可以吗?”
“不可以!”
袁海棠忽地将她的一双大长腿从办公桌上缩回来,捎带急切的伸手拉着韩晓康的手臂,“你是不懂政策!
据我所知,等到人民公社成立之际,全体生产队社员,包括城镇居民在后院里养的鸡鸭鹅,统统都得改姓!你现在养那么多鸡鸭鹅,到时候,全部就是一个哦豁.”
咦?
眼前这娘们儿,怎么突然变得会关心起人来了呢?
按照以前袁海棠为人做事的风格,她就相当于一块冷冰,袁海棠是不会轻易去关心别人的。
似乎在她的眼里,那些生产队的社员们,和袁海棠之间的层次相隔太大。
双方根本就是一条平行线,哪会不值得袁海棠正眼去看他们一眼?
而至于区上那些单位领导,比如说供销社,粮站,邮电局,畜牧站,农机站什么的。
袁海棠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她在这些单位领导面前,地位有点超然。
相互之间是一种见了面,互相夸奖、使劲吹捧的关系。
根本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
连区上这些单位的头头,他们在袁海塘面前都是个平起平坐、各取所需。
就更不用说那些单位的普通职工了他们?
袁海棠能够正眼看他们一眼,都不错、多多少少都是带有点恩赐的意味在里面了。
今天这个袁海棠却突然变/性子了,突然变得会关心人了?
“别这样看着我。”
袁海棠显然从韩晓康的神色当中,猜出来了点什么。
只见她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其实,你要从我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工作的经历上去分析,就能看得出来,在我的身边汇集的都是一些比较优秀、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
可我呢,即便是面对这些.用一句旧时期流行、但现在说出来有点不太合适的话来说吧,我打小就混迹富顺县境内,那个算得上是精英群体的阶层里面打滚。
但即便是在这些高端一点的人当中,我也是环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走到哪里都是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时间长了,韩晓康同志,您觉得我会不变的骄傲、能不骄傲吗?”
韩晓康不语。
袁海棠生活的有点不够接地气,自有她的道理和养成环境。
对方该如何为人处世,真还轮不到自己置喙。
“其实.小小的一个富顺县,方方面面的事务,转来转去就是那么几个家庭中的成员说了算。”
袁海棠微微一笑,“如果非得要搬着指头算一下的话,无论是哪方面的事情,在这个小小的富顺县里,总共也就是那百儿80号人,才能算得上是一方人物.而我家很幸运,正好就挤身在这个圈子里。”
袁海棠此时像个人生规划师,说起话来都带着一些哲学意味,“韩晓康同学,你觉得我能低调起来吗?明明放着那么好的人脉资源不用,我不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往上爬,我干嘛偏偏要放下身段,去俯就下面的小杂鱼呢?”
她嘴里所说的这些东西,虽然说听起来可能不是那么顺耳,但确实是实情。
就像在旧时期。
一个乡,一个镇,甚至是一个村,什么保长、什么乡绅,什么里长,包括团练头子他们就不可能出身于最底层的破门寒户。
——真要用那种人的话,他们要人脉没人脉,要文化没文化,要本钱没本钱
又凭什么让乡亲们信服他,听从他的命令?
而若是要让大户人家的子弟,同时有担当一地的保长,遇到上面什么征粮筹款的任务,一时半会儿之间筹集不够的话,至少人家大户人家的保长还能自己拿出来一点钱粮,先垫吧垫吧,把眼前给应付过去。
若是让那种穷的啥都没有的人来干这个差事,这不就相当于请一只饿的瘦骨嶙峋的老鼠,帮忙看粮仓么!
现实情况,决定一个乡一个村的管理人员选拔机制。
任何一个地方,不管他是处于什么时期,最终还是得靠当地的精英团体来帮助管理才行。
否则的话,那还是会出大问题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最新章节,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最新章节,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