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东宫。
太子丹与荆轲的头颅相对。
琴姬蹒跚错步,来认领自己的丈夫。
她一步一步走近人头,一点一点确认人世可笑。
她用断臂把那颗头捧进怀里,笑:“我没了手,你只剩个头,倒是天造地设呢。我还怕你会嫌弃我残了,现在该换我嫌弃你了。今后,谁也不用嫌弃谁了,是不是啊?”
荆轲的嘴角竟残存一抹苍白的笑,仿佛在答:是。
血水冰凉,凉意穿透衣衫,像刀子一样刺进她的心。
砰——她忽然将头颅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
“要死了还假惺惺娶我!骗我一夜身子用不着费这么大周章!禽兽!”
太子丹眉微皱,抬眸看她,三分癫狂七分楚楚合成十分魅惑。
这本是他的女人,被他亲手送上荆轲的床,最后得了一场空。
女人在离开他之后,从温顺的羊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敢于发出人的嘶吼:“他是禽兽,你——禽兽不如!懦夫!你恨秦王,为什么不自己去?!要他替你送死?!求他也可以!凭自己的能耐啊!用我来买他的命算什么本事?!”
燕丹本在崩溃边缘,被这咒骂摧毁理智,转瞬由优雅的王子变作躁怒的暴徒。
“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就是我赏他一个玩意。一条母狗,还以为自己能值一条人命?你全身上下,买他一根手指头都不够!”
“是啊,我不过一只母狗,也不是知道是哪条发情的公狗栓了我这只母狗整整七年!”
燕丹抬手一掌,琴姬撞上宫柱,发出一声闷响。
柱子上拴着铁链,铁链上拴着清河。
铁链滋滋作响,清河怒火中烧:“你以为你是谁?生在王侯家就当自己是个人了?!你不过就是一条阉过的公狗!只敢在自家窝里吠!有本事出去咬人啊!没种的下等货色,你全身上下买大哥哥一个指甲盖都不够!”
燕丹气得呕血:“你也有脸在这上蹿下跳?!”
他取鞭狠狠抽打,清河被锁着躲不掉,疼得打滚嗷嗷直叫。
琴姬倚柱冷笑:“真替你害臊,找不了秦王算账,就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呸!”
“无辜?!你男人就是被她害死的,你长点脑子好吗?!”燕丹拽着琴姬拖到清河面前,抓起头发让她细看:“看清楚了吗?她是秦王的长女!她的养父是秦王,她的养母是秦王妃,她的兄长是秦国将军!荆轲和秦王,你问问她,她选谁活?!”
琴姬满是疑惑的眼神对上清河天真无邪的眸光。琴姬眼里的清河聪明伶俐,读得了诗书文章,下得了厅堂厨房,痛人之所痛,乐人之所乐,哀人之所哀……
琴姬不知,清河这么美好,是因为琴姬自己善良纯美。清河是一面镜子,人怎样待她,她便怎样待人。面对琴姬真诚的眼,清河丧失所有骗人的本领,泪眼朦胧地垂下头去。
“哈哈哈哈……”琴姬复又癫笑,转头直视燕丹:“你以为我傻。她选谁,跟荆轲的死有什么关系?从你找上荆轲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必死无疑了!”
“他本来可以死得有价值!”
“价值?带上秦王一起死就是价值?”
“是!他这一命本可以翻天覆地!”
“这是你要的价值!不是他的!”
“这是他的使命!他却……却没有完成……”燕丹语声渐弱,似在深思:“我要的价值?我要的价值……不是他要的价值?”
从始至终,荆轲都在推脱。易水之别,更是走得心不甘情不愿。
“他故意败的,对不对?他不想……遂了我的心愿,不想……成全我要的价值。”
这话问得很温柔,温柔得可怕,琴姬失望到极点:“你真龌龊!他比你高贵一千倍。”
燕丹忽又抓住琴姬衣领,喝问:“我把什么都给他了!他却背叛了我!为什么?”
这个推理缺乏证据,琴姬苦笑,笑燕丹太过多疑,荆轲的头,难道不是效忠的证明?
“哼!”清河两个鼻子一起呼哧以示最强烈的嘲讽:“你这个脑子吧,它不好使!好比我要一块炭取暖,你却非得给我一块冰消暑,你说我是恨你还是感激你?请山鸡洗澡,自以为是!”
不能给山鸡洗澡,是清河被山鸡啄得抱头鼠窜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燕丹若是肯多多总结,也不会总是做南辕北辙的事情。
他决定请清河这只他眼里的山鸡洗个热水澡,准确地说,是沸水澡。
他最珍爱的雪妹在赵国投身沸鼎而死,回送秦王一锅汤再合适不过。
燕丹就面无表情地开始炖汤,用卢生的炼药炉,炖一锅大补参汤。
配料是燕国特有的珍奇,辽东野山参,往年也会象征性给秦王进供几支。
炉高一丈,楼下送火,楼上下料。
燕丹扔了几只山参进去,问卢生:“这点配料是不是太清淡了?”
卢生面带愁色,答曰:“臣不知道秦王的口味。”
燕丹回忆一番童年:“他喜欢口味重的,还喜欢煮熟了再拿刀切。”
清河哽哽喉头,锅里的水渐渐温热冒出气泡,眼见就要沸腾。
“太子……呃……卢先生,就这么把我煮了,是不是太浪费了?”
卢生回头看她,笑:“现在才来服软,是不是有点晚了?”
“现在就煮了我,是不是有点早了?”
“是。”
“那你们还煮?”
“这怪你自己管不住嘴。留着你,太子会折寿。”
“我混,让太子折寿,你保他延年益寿,扯平!”
卢生转过头去看太子丹,道:“有点意思。”
燕丹冷哼一声:“这么快就着了她的道了?”
“是。”卢生笑,笑完正色道:“太子殿下,您现在,不应该在这里。”
燕丹一拳捶上栏杆:“那我还能去哪里?!”
“秦国国使已经到了。”
燕丹沉默,鼎已滚沸。
秦舞阳拎起清河往鼎里扔,清河死命拽着栏杆不放。
舞阳拔刀斩向她双手,她松手反将链子缠上栏杆。
一命铁索悬,半空荡秋千,水溅素布裙,气蒸白鱼干。
燕丹抽剑便砍,剑刚出鞘,内侍奏报:“太傅求见!”
“让他等一等!”
一剑下去锁链未断,栏杆却在微颤,清河吓得惊叫连连。
卢生忙跑出去将太傅鞠武放进来,一同来的还有宋意、高渐离并一位玉山丽秀的公子。
那公子见状,赶忙抢到太傅之前与燕丹见礼:“韩人张良,代楚王向太子致意。良有一言敬上,望太子不嫌粗鄙。”
燕丹没回话只是继续砍,宋意补得一句:“张良先生,正是荆卿所等之人。”
燕丹这才顿住,转身,不由得疑窦丛生:如此玉人怎能做得腥风血雨之事?!
张良看透他的疑惑,微微一笑:“太子不信荆轲的眼光,良正好为故人正言。”
“舞阳千里挑一他都看不上,独独要等你,我倒是当真有点好奇。”
“若我凭一人之力,从太子手中救下那个孩子,是否可以算得有勇有谋?”
“算!”燕丹冷笑:“但我已经决定煮了她。”
“现在煮,还不到时候。”
“这番话,她自己已经说过了!”
“哦?那太子容我讲一个故事。”
荆轲与卫国公主定得终身,秦王横刀夺爱,破卫国濮阳,强纳公主为夫人。荆轲百般辗转广交豪杰,意图报亡国之仇夺妻之恨。得知燕太子丹设黄金台招贤纳士,便拜入燕廷,借燕王和太子的信任谋报私仇。燕王被荆轲所蒙蔽,并非蓄意图谋不轨。
“太子殿下,这个故事如何?”
这个故事,实在是——无耻至极!
“是很无耻,但是太子应当也知道,秦国现在攻燕不是明智之举,只要一个肯说,一个肯信,这个故事就是真的。”
“我怎能陷荆轲于不忠不义?!”
“一人清名与百万人性命,孰轻孰重?太子殿下贵为一国储君,难道要置臣民于不顾?”
张良戳到燕丹的痛处,舞阳载着荆轲尸体归来,太子迟迟不敢将消息上奏。
他龟缩在东宫折磨清河辱骂琴姬,是在泄愤,也是在逃避,逃避父王的呵斥,逃避朝臣的追问,他们一定都恨死他了。
燕丹不知道怎样向父王和朝臣交代,张良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高渐离暴怒:“你们!你们!你们让他去死,却连个名也不敢给他吗?!”
张良微微一笑:“高先生无需动怒,我想明睿仁德如太子殿下,一定会在风波过去之后为荆轲先生正名。权宜之计,忍一时,才可图万世。”
“忍一时,图万世”。
这六个字几乎击溃燕丹的道德防线,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何故拘小节?
如前所想,荆轲也非全然忠心,留高渐离和宋意在此,燕丹也拿不定该赏还是该杀。
既如此,他燕丹与荆轲,两相辜负,也算公平。
“或许,只能暂时委屈荆卿?度过这一劫,再说其他。”
“那么,太子殿下,这孩子的命,是否也暂时保住了?”
“这与她有什么关系?”
“这个故事,不能我们自己讲,需得一个燕国没有利益瓜葛的局外人讲给秦王听。”
若清河一封书就能让秦王相信燕使有诈,那么同样也能让她写一封信替燕丹脱罪。
原来坑在这里,燕丹想得入神都忘了最初约定,片刻后苦笑:“先生,果然计谋深远。荆卿没有看错人。终是怪我,太过鲁莽。”
张良这套说辞也只不过把清河的用处具体化,明确地让燕丹看到,留下她的收益大于虐杀她的快感。救了一个人,伤了两个人。莫说高渐离和宋意,就连太傅鞠武都在寒心。
鞠武特来宣太子到正殿,他已经听完秦使对荆轲的描述。
荆轲凭一人之力已经做到极致,唯一的不足大概就是临死前出卖了主顾。
聂政白虹贯日之前自毁面目以免牵连家人,荆轲却将燕太子丹和盘托出。
本以为是他行事不密,如今看来,若不把幕后之人公诸于众,史书上的荆轲就可能是另一副不堪的模样。
荆轲已经讲完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圆满。
鞠武颤抖着年迈的身体,问:“太子当真要如此吗?”
燕丹没有回答,转头问张良:“张良先生,你说呢?”
张良也没有立即回答,待秦舞阳把清河吊上来,待他近前确认这个十分讨厌的小师妹不会死以后,才敢道出本意。
方才临时凑话,只为救清河一命,他真正的意图,是激起燕丹的仇恨。
“敢问太子,是想像狗一样活着,向秦王摇尾乞怜?还是拔刀一战?”
这当头一问,终结燕丹内心所有混乱。
他站到窗前眺望山河,风云忽开一线,金光泄地,照亮宫台路上一抹残红。
那是琴姬抱着荆轲的头颅,走在回家的路。
“你的事,已经了了,咱们回家。”
这是琴姬临去时,与荆轲的私语。
燕丹顿悟,刺秦已是往事,他也无需对荆轲是否变节而耿耿于怀。
荆轲的剑,是燕国向秦国宣战的书。
战书既下,何来退却?
当用这身,这血,拼一个粉身碎骨,战一个天崩地裂。
“荆轲是英雄,是燕国的,大英雄!”
这是燕丹的对荆轲的最终评定,也是朝堂之上,燕国回复秦使的应答之词。
这一次燕国大朝,燕国太子一改往日阴郁,凌厉果断地回击了秦使的斥责。
秦使入燕下战书,嚣张跋扈地将燕王与朝臣都骂了一遍,索要燕丹。
燕王喜最是欺软怕硬,震惊错愕之余,忙令太傅宣燕丹对质。
燕丹许久不来,秦使继续骂,左一个狼心狗肺,右一个忘恩负义!
骂得正起劲时,燕丹持剑上殿,身后随了二十余位勇士,个个佩剑。
众臣回头注视,秦使仍沉醉于煌煌斥词,燕丹扬声将其喝止。
“什么时候,我燕国朝堂,也容得狗彘狂吠?!”
秦使转身,被汹汹气势所震,须臾镇定,怒而回斥:“燕国朝堂,也容得太子带甲上殿?且置燕王于何地?”
“大燕国政,岂容你来横加挑唆?”
燕丹挥手,舞阳抽刀,秦使大感不妙,急忙动步跑向燕王:“太子不臣,燕王救我!”
舞阳箭步追上,一刀砍下正中后背,然后提起颈袖将他拖回燕丹身边。
此时太子身后另几位壮士将副使制住,眨眼间燕国朝堂已在燕丹控制之下。
“百余年来,我燕国受尽你秦国侮辱!今日,做个了结吧!”
燕丹举起重剑,一剑斩断秦使的头颅,也一并斩断求和的希望。
燕王喜嘴巴大张看着发生的一切,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竟有如此血性。
斩落秦使,燕丹才跪地禀奏:“刺秦之谋,是我所为。于身于国,九死不悔。”
燕王喜良久才清醒,威而不怒地发问:“你知不知道,你把燕国送上绝路了?”
“把燕国逼上绝路的,不是我,是秦王。”
“原本还有路可图,现在没有了。”
“剜肉饲虎,与自杀何异?何不趁血气俱在,与猛虎一战!”
“你在替寡人做决定?”
“不。”燕丹捧着血剑,抬眼望着父亲:“父亲若想多做几日傀儡之主,就请砍下儿子的头,送予秦王,结他欢心。”
志在心头,泪在眼角,情在眉梢。
终是父与子,怎下这一刀,又如何下这一刀?
燕王喜扶儿子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你和雪,都比我强。”
这又勾起一桩伤心事,当日赵国危急,雪姬向燕国求救,燕国最终没有发兵。
倘若那时的燕丹已有此刻决心,或许还可上演一次窃符救赵。
此次已然捅破了天,就只好捅到底,连燕王的权威也一并挑战。
燕丹赫然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他唯唯诺诺的时候,父亲就当他是个不成器的窝囊废。
他果敢决断的时候,父亲就敬他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
燕王喜就是个弹簧,燕丹竟然领悟得比秦王还晚。
燕丹挺身而出,中枢达成一致:上下一心戮力抗秦,燕国军队由太子节制。
内政既定,再图外交。
燕丹已与代王赵嘉结盟,代军与燕军合兵易水。
此番张良又带来楚王盟书,燕楚之盟也即刻敲定。
危局萌出生机,燕丹振奋不已:“若再能合纵齐魏二国,更有胜算!”
白衣卢生挥袖请命:“臣曾求学稷下,愿入齐国,酬太子千金之诺。”
“若能成功,。”
至于魏国朝堂,张良曾有领教。
“魏王假有抗秦之心无抗秦之胆,建议燕国再派人一试,不用说动他们动兵,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秦国就会发兵提防。”
燕丹不禁抚掌,如此抽丝剥茧,想来燕国何曾在绝境?!
“楚国若能入战,魏国又牵制部分兵力,兵力三分意味着,燕代战场的秦国兵力比预计中要少得多。秦兵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补给线又长,并不占多少优势。相反,燕代联军以逸待劳且熟悉地形,也并非全在劣势。”
此战,大有可为!
张良莞尔一笑,凝视悬挂的宏图,从一尺远,后退,后退,再后退,最后退到一丈外。
远观,视线就不会只集中在易水一线,他想象身为秦太尉的大师兄会如何看这一张图。
东有魏,南有楚,西有流沙天堑,东北与燕代血战,北……北……正北?!
“太子殿下,咱们是不是还忘记一个很重要的盟友?”
燕丹顺着张良的目光看过去,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空旷地写着匈奴二字。
“秦国对匈奴没有威胁,而且匈奴人不打没好处的仗,他们没有理由来救——”
“不!不需要他们来救,只需要告诉他们秦国有多富裕,秦国北方边防有多空虚!”
“你的意思是——”
张良倏然拔剑步至图前,剑尖从龙城直线南下抵在咸阳,最后一剑刺破关中。
燕丹茅塞顿开:“他们不喜欢救火,可他们喜欢趁火打劫!”
太傅鞠武也惊叹了,他也曾构想过“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构于单于”,可是没有想过以这种形式。他想的是循着以前合纵的法子,把各国兵力合在一起,再选派合纵长率兵杀进秦国。这需先联系各国,还得推选合纵长,若非有大声望者,很难将各国兵力统一调度,闹到最后不攻自溃,反倒让秦国捡了便宜。
如张良之法,各国自为利益而战,谁肯不尽力?
此局若成,到时十面埋伏,且要看秦王如何破解!
若要成局绝非易事,北境凶险,当派谁为使者?
燕丹看向舞阳,舞阳长于胡地习于胡俗,既然入秦廷不合适,去胡地应当正好。
张良不认同他的想法:“舞阳须得留在太子身边,保护太子安全。”
“你是说,秦国刺客,已经到蓟城了?”
“太子知道秦国有刺客?”
“曾在邯郸城外见识过。”
“恰好我有两位朋友也见识过。”
“你的朋友,我可能认识。”
“那发书请他二位相助,如何?”
“我怕你请不动。”
“我自有请法。”
“那便再好不过。”
“与秦国决战之前,蓟城之中,还有两场战要打。”
“多谢先生提醒,是须得先将间者,斩草除根。”
“蓟城若是风云迭起,咸阳城又岂可安享太平?”
“丹,正好还有二十死士。”
张良向燕丹投去欣慰的笑容,燕丹也报以嘴角微翘。
燕丹不知,这位韩国贵族还有更深的盘算,只道天赐麒麟燕国有望。
蓟城城楼,号角吹响。
城上,一只信鸽展翅;城下,一驾车马出城。
信鸽掠过易水,越过太行,停在剑阁孤寂的门廊。束发轻装的女子拆开密信,尔后携剑辞家,只身赴燕。
车马走过邯郸道,驶入函谷关,将烹得熟透的秦使连同断头,一并送到秦王面前。
此外,为了体贴幼时的伙伴,燕丹还格外多送了一罐咸盐。
秦王举起盐罐摔得稀烂,气得浑身噼里啪啦放闪电。
“他小小燕国,啊?!国穷兵弱他还敢杀我秦使!反了天了!”
“你!发书给王翦,给我打,狠狠地打!给王翦增兵!羌瘣、李信、辛胜全都去!”
“对了!告诉影,我要燕丹的头!他的头!头!头!头!”
……
诸御史没敢反驳,全都“诺诺诺”……一片干答应着。
李斯悄悄跟赵高附耳:“去请太尉来!”
“唉!”
待赵高请来尉缭,秦王已经骂完,歪在座前拿袖子扇风——散气!
缭来,他瞟了一眼转头哼了一鼻子,以示非常不开心。
尉缭也不做声,踏着满地盐,捡起秦王摔掉的燕国国书。
他一字字看过去,国书历数秦国造的孽,事例丰富风采斐然。
国书末尾还有讨秦王檄,把秦王的身世流言也写得荡气回肠。
“好文采!”
缭不禁一叹,秦王摔砚就砸。
缭闪身躲过,笑道:“别恼别恼,笑一笑。这可是他们的送命书。”
秦王见他满脸神秘莫测的笑意,气散一半,也噗嗤一声笑了。
想来灭燕之策,太尉已经了然。
缭并不知道,此一战,他并非唯一的控局人。
在他看不见的蓟城,未曾谋面的小师弟已经单独为他另设一个毒局。
——————————
有一种痛,叫欲写主角而不得
清河就还是一小丫头片子,写她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以她的年龄和资历没法参与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大事里,所以还是写她的哥哥们比较好玩……
比较崩溃的是,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早在去年年初这文开篇第六还是第七章的时候,我就给忌安了一个比较中二的名字——影将军。当时的情境是,秦王发现忌儿在自己的影子里,于是就把这个小表弟叫影将军。我当时的设定,就是忌儿是秦王的一个阴影,代表不能为外人道的暗黑成分,正好他干的也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光明背后就是阴影嘛,对吧;越是伟岸,阴影也越大对吧……那时候已经想好他隐名埋姓之后的代号,就是影。
我完全没想到,今年,张国师竟然出了一部电影,名字就是影……电影里的“影”是主人的替身……
虽然内涵各有不同但是重名还是蛮尴尬的,导致我在文里再打出“影”这个字的时候,特别像是抄袭或者借鉴电影的→_→
天地良心,这真的是我的原创啊艹
我不想拾人牙慧,写东西是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还是很介意跟人撞梗的。所以我思考过再改个名儿吧,然而改不动了,设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后续忌儿非常多的情节会跟影这个概念有关,所以我没法改,还是就这样吧,我还是叫他“影”,秦王也还是叫他“影”……
但是,此影非彼影。
亲爱的们,这是我的影,不是我抄的影
你们要帮我作证啊,大哭
太子丹与荆轲的头颅相对。
琴姬蹒跚错步,来认领自己的丈夫。
她一步一步走近人头,一点一点确认人世可笑。
她用断臂把那颗头捧进怀里,笑:“我没了手,你只剩个头,倒是天造地设呢。我还怕你会嫌弃我残了,现在该换我嫌弃你了。今后,谁也不用嫌弃谁了,是不是啊?”
荆轲的嘴角竟残存一抹苍白的笑,仿佛在答:是。
血水冰凉,凉意穿透衣衫,像刀子一样刺进她的心。
砰——她忽然将头颅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
“要死了还假惺惺娶我!骗我一夜身子用不着费这么大周章!禽兽!”
太子丹眉微皱,抬眸看她,三分癫狂七分楚楚合成十分魅惑。
这本是他的女人,被他亲手送上荆轲的床,最后得了一场空。
女人在离开他之后,从温顺的羊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敢于发出人的嘶吼:“他是禽兽,你——禽兽不如!懦夫!你恨秦王,为什么不自己去?!要他替你送死?!求他也可以!凭自己的能耐啊!用我来买他的命算什么本事?!”
燕丹本在崩溃边缘,被这咒骂摧毁理智,转瞬由优雅的王子变作躁怒的暴徒。
“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就是我赏他一个玩意。一条母狗,还以为自己能值一条人命?你全身上下,买他一根手指头都不够!”
“是啊,我不过一只母狗,也不是知道是哪条发情的公狗栓了我这只母狗整整七年!”
燕丹抬手一掌,琴姬撞上宫柱,发出一声闷响。
柱子上拴着铁链,铁链上拴着清河。
铁链滋滋作响,清河怒火中烧:“你以为你是谁?生在王侯家就当自己是个人了?!你不过就是一条阉过的公狗!只敢在自家窝里吠!有本事出去咬人啊!没种的下等货色,你全身上下买大哥哥一个指甲盖都不够!”
燕丹气得呕血:“你也有脸在这上蹿下跳?!”
他取鞭狠狠抽打,清河被锁着躲不掉,疼得打滚嗷嗷直叫。
琴姬倚柱冷笑:“真替你害臊,找不了秦王算账,就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呸!”
“无辜?!你男人就是被她害死的,你长点脑子好吗?!”燕丹拽着琴姬拖到清河面前,抓起头发让她细看:“看清楚了吗?她是秦王的长女!她的养父是秦王,她的养母是秦王妃,她的兄长是秦国将军!荆轲和秦王,你问问她,她选谁活?!”
琴姬满是疑惑的眼神对上清河天真无邪的眸光。琴姬眼里的清河聪明伶俐,读得了诗书文章,下得了厅堂厨房,痛人之所痛,乐人之所乐,哀人之所哀……
琴姬不知,清河这么美好,是因为琴姬自己善良纯美。清河是一面镜子,人怎样待她,她便怎样待人。面对琴姬真诚的眼,清河丧失所有骗人的本领,泪眼朦胧地垂下头去。
“哈哈哈哈……”琴姬复又癫笑,转头直视燕丹:“你以为我傻。她选谁,跟荆轲的死有什么关系?从你找上荆轲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必死无疑了!”
“他本来可以死得有价值!”
“价值?带上秦王一起死就是价值?”
“是!他这一命本可以翻天覆地!”
“这是你要的价值!不是他的!”
“这是他的使命!他却……却没有完成……”燕丹语声渐弱,似在深思:“我要的价值?我要的价值……不是他要的价值?”
从始至终,荆轲都在推脱。易水之别,更是走得心不甘情不愿。
“他故意败的,对不对?他不想……遂了我的心愿,不想……成全我要的价值。”
这话问得很温柔,温柔得可怕,琴姬失望到极点:“你真龌龊!他比你高贵一千倍。”
燕丹忽又抓住琴姬衣领,喝问:“我把什么都给他了!他却背叛了我!为什么?”
这个推理缺乏证据,琴姬苦笑,笑燕丹太过多疑,荆轲的头,难道不是效忠的证明?
“哼!”清河两个鼻子一起呼哧以示最强烈的嘲讽:“你这个脑子吧,它不好使!好比我要一块炭取暖,你却非得给我一块冰消暑,你说我是恨你还是感激你?请山鸡洗澡,自以为是!”
不能给山鸡洗澡,是清河被山鸡啄得抱头鼠窜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燕丹若是肯多多总结,也不会总是做南辕北辙的事情。
他决定请清河这只他眼里的山鸡洗个热水澡,准确地说,是沸水澡。
他最珍爱的雪妹在赵国投身沸鼎而死,回送秦王一锅汤再合适不过。
燕丹就面无表情地开始炖汤,用卢生的炼药炉,炖一锅大补参汤。
配料是燕国特有的珍奇,辽东野山参,往年也会象征性给秦王进供几支。
炉高一丈,楼下送火,楼上下料。
燕丹扔了几只山参进去,问卢生:“这点配料是不是太清淡了?”
卢生面带愁色,答曰:“臣不知道秦王的口味。”
燕丹回忆一番童年:“他喜欢口味重的,还喜欢煮熟了再拿刀切。”
清河哽哽喉头,锅里的水渐渐温热冒出气泡,眼见就要沸腾。
“太子……呃……卢先生,就这么把我煮了,是不是太浪费了?”
卢生回头看她,笑:“现在才来服软,是不是有点晚了?”
“现在就煮了我,是不是有点早了?”
“是。”
“那你们还煮?”
“这怪你自己管不住嘴。留着你,太子会折寿。”
“我混,让太子折寿,你保他延年益寿,扯平!”
卢生转过头去看太子丹,道:“有点意思。”
燕丹冷哼一声:“这么快就着了她的道了?”
“是。”卢生笑,笑完正色道:“太子殿下,您现在,不应该在这里。”
燕丹一拳捶上栏杆:“那我还能去哪里?!”
“秦国国使已经到了。”
燕丹沉默,鼎已滚沸。
秦舞阳拎起清河往鼎里扔,清河死命拽着栏杆不放。
舞阳拔刀斩向她双手,她松手反将链子缠上栏杆。
一命铁索悬,半空荡秋千,水溅素布裙,气蒸白鱼干。
燕丹抽剑便砍,剑刚出鞘,内侍奏报:“太傅求见!”
“让他等一等!”
一剑下去锁链未断,栏杆却在微颤,清河吓得惊叫连连。
卢生忙跑出去将太傅鞠武放进来,一同来的还有宋意、高渐离并一位玉山丽秀的公子。
那公子见状,赶忙抢到太傅之前与燕丹见礼:“韩人张良,代楚王向太子致意。良有一言敬上,望太子不嫌粗鄙。”
燕丹没回话只是继续砍,宋意补得一句:“张良先生,正是荆卿所等之人。”
燕丹这才顿住,转身,不由得疑窦丛生:如此玉人怎能做得腥风血雨之事?!
张良看透他的疑惑,微微一笑:“太子不信荆轲的眼光,良正好为故人正言。”
“舞阳千里挑一他都看不上,独独要等你,我倒是当真有点好奇。”
“若我凭一人之力,从太子手中救下那个孩子,是否可以算得有勇有谋?”
“算!”燕丹冷笑:“但我已经决定煮了她。”
“现在煮,还不到时候。”
“这番话,她自己已经说过了!”
“哦?那太子容我讲一个故事。”
荆轲与卫国公主定得终身,秦王横刀夺爱,破卫国濮阳,强纳公主为夫人。荆轲百般辗转广交豪杰,意图报亡国之仇夺妻之恨。得知燕太子丹设黄金台招贤纳士,便拜入燕廷,借燕王和太子的信任谋报私仇。燕王被荆轲所蒙蔽,并非蓄意图谋不轨。
“太子殿下,这个故事如何?”
这个故事,实在是——无耻至极!
“是很无耻,但是太子应当也知道,秦国现在攻燕不是明智之举,只要一个肯说,一个肯信,这个故事就是真的。”
“我怎能陷荆轲于不忠不义?!”
“一人清名与百万人性命,孰轻孰重?太子殿下贵为一国储君,难道要置臣民于不顾?”
张良戳到燕丹的痛处,舞阳载着荆轲尸体归来,太子迟迟不敢将消息上奏。
他龟缩在东宫折磨清河辱骂琴姬,是在泄愤,也是在逃避,逃避父王的呵斥,逃避朝臣的追问,他们一定都恨死他了。
燕丹不知道怎样向父王和朝臣交代,张良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高渐离暴怒:“你们!你们!你们让他去死,却连个名也不敢给他吗?!”
张良微微一笑:“高先生无需动怒,我想明睿仁德如太子殿下,一定会在风波过去之后为荆轲先生正名。权宜之计,忍一时,才可图万世。”
“忍一时,图万世”。
这六个字几乎击溃燕丹的道德防线,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何故拘小节?
如前所想,荆轲也非全然忠心,留高渐离和宋意在此,燕丹也拿不定该赏还是该杀。
既如此,他燕丹与荆轲,两相辜负,也算公平。
“或许,只能暂时委屈荆卿?度过这一劫,再说其他。”
“那么,太子殿下,这孩子的命,是否也暂时保住了?”
“这与她有什么关系?”
“这个故事,不能我们自己讲,需得一个燕国没有利益瓜葛的局外人讲给秦王听。”
若清河一封书就能让秦王相信燕使有诈,那么同样也能让她写一封信替燕丹脱罪。
原来坑在这里,燕丹想得入神都忘了最初约定,片刻后苦笑:“先生,果然计谋深远。荆卿没有看错人。终是怪我,太过鲁莽。”
张良这套说辞也只不过把清河的用处具体化,明确地让燕丹看到,留下她的收益大于虐杀她的快感。救了一个人,伤了两个人。莫说高渐离和宋意,就连太傅鞠武都在寒心。
鞠武特来宣太子到正殿,他已经听完秦使对荆轲的描述。
荆轲凭一人之力已经做到极致,唯一的不足大概就是临死前出卖了主顾。
聂政白虹贯日之前自毁面目以免牵连家人,荆轲却将燕太子丹和盘托出。
本以为是他行事不密,如今看来,若不把幕后之人公诸于众,史书上的荆轲就可能是另一副不堪的模样。
荆轲已经讲完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圆满。
鞠武颤抖着年迈的身体,问:“太子当真要如此吗?”
燕丹没有回答,转头问张良:“张良先生,你说呢?”
张良也没有立即回答,待秦舞阳把清河吊上来,待他近前确认这个十分讨厌的小师妹不会死以后,才敢道出本意。
方才临时凑话,只为救清河一命,他真正的意图,是激起燕丹的仇恨。
“敢问太子,是想像狗一样活着,向秦王摇尾乞怜?还是拔刀一战?”
这当头一问,终结燕丹内心所有混乱。
他站到窗前眺望山河,风云忽开一线,金光泄地,照亮宫台路上一抹残红。
那是琴姬抱着荆轲的头颅,走在回家的路。
“你的事,已经了了,咱们回家。”
这是琴姬临去时,与荆轲的私语。
燕丹顿悟,刺秦已是往事,他也无需对荆轲是否变节而耿耿于怀。
荆轲的剑,是燕国向秦国宣战的书。
战书既下,何来退却?
当用这身,这血,拼一个粉身碎骨,战一个天崩地裂。
“荆轲是英雄,是燕国的,大英雄!”
这是燕丹的对荆轲的最终评定,也是朝堂之上,燕国回复秦使的应答之词。
这一次燕国大朝,燕国太子一改往日阴郁,凌厉果断地回击了秦使的斥责。
秦使入燕下战书,嚣张跋扈地将燕王与朝臣都骂了一遍,索要燕丹。
燕王喜最是欺软怕硬,震惊错愕之余,忙令太傅宣燕丹对质。
燕丹许久不来,秦使继续骂,左一个狼心狗肺,右一个忘恩负义!
骂得正起劲时,燕丹持剑上殿,身后随了二十余位勇士,个个佩剑。
众臣回头注视,秦使仍沉醉于煌煌斥词,燕丹扬声将其喝止。
“什么时候,我燕国朝堂,也容得狗彘狂吠?!”
秦使转身,被汹汹气势所震,须臾镇定,怒而回斥:“燕国朝堂,也容得太子带甲上殿?且置燕王于何地?”
“大燕国政,岂容你来横加挑唆?”
燕丹挥手,舞阳抽刀,秦使大感不妙,急忙动步跑向燕王:“太子不臣,燕王救我!”
舞阳箭步追上,一刀砍下正中后背,然后提起颈袖将他拖回燕丹身边。
此时太子身后另几位壮士将副使制住,眨眼间燕国朝堂已在燕丹控制之下。
“百余年来,我燕国受尽你秦国侮辱!今日,做个了结吧!”
燕丹举起重剑,一剑斩断秦使的头颅,也一并斩断求和的希望。
燕王喜嘴巴大张看着发生的一切,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竟有如此血性。
斩落秦使,燕丹才跪地禀奏:“刺秦之谋,是我所为。于身于国,九死不悔。”
燕王喜良久才清醒,威而不怒地发问:“你知不知道,你把燕国送上绝路了?”
“把燕国逼上绝路的,不是我,是秦王。”
“原本还有路可图,现在没有了。”
“剜肉饲虎,与自杀何异?何不趁血气俱在,与猛虎一战!”
“你在替寡人做决定?”
“不。”燕丹捧着血剑,抬眼望着父亲:“父亲若想多做几日傀儡之主,就请砍下儿子的头,送予秦王,结他欢心。”
志在心头,泪在眼角,情在眉梢。
终是父与子,怎下这一刀,又如何下这一刀?
燕王喜扶儿子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你和雪,都比我强。”
这又勾起一桩伤心事,当日赵国危急,雪姬向燕国求救,燕国最终没有发兵。
倘若那时的燕丹已有此刻决心,或许还可上演一次窃符救赵。
此次已然捅破了天,就只好捅到底,连燕王的权威也一并挑战。
燕丹赫然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他唯唯诺诺的时候,父亲就当他是个不成器的窝囊废。
他果敢决断的时候,父亲就敬他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
燕王喜就是个弹簧,燕丹竟然领悟得比秦王还晚。
燕丹挺身而出,中枢达成一致:上下一心戮力抗秦,燕国军队由太子节制。
内政既定,再图外交。
燕丹已与代王赵嘉结盟,代军与燕军合兵易水。
此番张良又带来楚王盟书,燕楚之盟也即刻敲定。
危局萌出生机,燕丹振奋不已:“若再能合纵齐魏二国,更有胜算!”
白衣卢生挥袖请命:“臣曾求学稷下,愿入齐国,酬太子千金之诺。”
“若能成功,。”
至于魏国朝堂,张良曾有领教。
“魏王假有抗秦之心无抗秦之胆,建议燕国再派人一试,不用说动他们动兵,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秦国就会发兵提防。”
燕丹不禁抚掌,如此抽丝剥茧,想来燕国何曾在绝境?!
“楚国若能入战,魏国又牵制部分兵力,兵力三分意味着,燕代战场的秦国兵力比预计中要少得多。秦兵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补给线又长,并不占多少优势。相反,燕代联军以逸待劳且熟悉地形,也并非全在劣势。”
此战,大有可为!
张良莞尔一笑,凝视悬挂的宏图,从一尺远,后退,后退,再后退,最后退到一丈外。
远观,视线就不会只集中在易水一线,他想象身为秦太尉的大师兄会如何看这一张图。
东有魏,南有楚,西有流沙天堑,东北与燕代血战,北……北……正北?!
“太子殿下,咱们是不是还忘记一个很重要的盟友?”
燕丹顺着张良的目光看过去,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空旷地写着匈奴二字。
“秦国对匈奴没有威胁,而且匈奴人不打没好处的仗,他们没有理由来救——”
“不!不需要他们来救,只需要告诉他们秦国有多富裕,秦国北方边防有多空虚!”
“你的意思是——”
张良倏然拔剑步至图前,剑尖从龙城直线南下抵在咸阳,最后一剑刺破关中。
燕丹茅塞顿开:“他们不喜欢救火,可他们喜欢趁火打劫!”
太傅鞠武也惊叹了,他也曾构想过“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构于单于”,可是没有想过以这种形式。他想的是循着以前合纵的法子,把各国兵力合在一起,再选派合纵长率兵杀进秦国。这需先联系各国,还得推选合纵长,若非有大声望者,很难将各国兵力统一调度,闹到最后不攻自溃,反倒让秦国捡了便宜。
如张良之法,各国自为利益而战,谁肯不尽力?
此局若成,到时十面埋伏,且要看秦王如何破解!
若要成局绝非易事,北境凶险,当派谁为使者?
燕丹看向舞阳,舞阳长于胡地习于胡俗,既然入秦廷不合适,去胡地应当正好。
张良不认同他的想法:“舞阳须得留在太子身边,保护太子安全。”
“你是说,秦国刺客,已经到蓟城了?”
“太子知道秦国有刺客?”
“曾在邯郸城外见识过。”
“恰好我有两位朋友也见识过。”
“你的朋友,我可能认识。”
“那发书请他二位相助,如何?”
“我怕你请不动。”
“我自有请法。”
“那便再好不过。”
“与秦国决战之前,蓟城之中,还有两场战要打。”
“多谢先生提醒,是须得先将间者,斩草除根。”
“蓟城若是风云迭起,咸阳城又岂可安享太平?”
“丹,正好还有二十死士。”
张良向燕丹投去欣慰的笑容,燕丹也报以嘴角微翘。
燕丹不知,这位韩国贵族还有更深的盘算,只道天赐麒麟燕国有望。
蓟城城楼,号角吹响。
城上,一只信鸽展翅;城下,一驾车马出城。
信鸽掠过易水,越过太行,停在剑阁孤寂的门廊。束发轻装的女子拆开密信,尔后携剑辞家,只身赴燕。
车马走过邯郸道,驶入函谷关,将烹得熟透的秦使连同断头,一并送到秦王面前。
此外,为了体贴幼时的伙伴,燕丹还格外多送了一罐咸盐。
秦王举起盐罐摔得稀烂,气得浑身噼里啪啦放闪电。
“他小小燕国,啊?!国穷兵弱他还敢杀我秦使!反了天了!”
“你!发书给王翦,给我打,狠狠地打!给王翦增兵!羌瘣、李信、辛胜全都去!”
“对了!告诉影,我要燕丹的头!他的头!头!头!头!”
……
诸御史没敢反驳,全都“诺诺诺”……一片干答应着。
李斯悄悄跟赵高附耳:“去请太尉来!”
“唉!”
待赵高请来尉缭,秦王已经骂完,歪在座前拿袖子扇风——散气!
缭来,他瞟了一眼转头哼了一鼻子,以示非常不开心。
尉缭也不做声,踏着满地盐,捡起秦王摔掉的燕国国书。
他一字字看过去,国书历数秦国造的孽,事例丰富风采斐然。
国书末尾还有讨秦王檄,把秦王的身世流言也写得荡气回肠。
“好文采!”
缭不禁一叹,秦王摔砚就砸。
缭闪身躲过,笑道:“别恼别恼,笑一笑。这可是他们的送命书。”
秦王见他满脸神秘莫测的笑意,气散一半,也噗嗤一声笑了。
想来灭燕之策,太尉已经了然。
缭并不知道,此一战,他并非唯一的控局人。
在他看不见的蓟城,未曾谋面的小师弟已经单独为他另设一个毒局。
——————————
有一种痛,叫欲写主角而不得
清河就还是一小丫头片子,写她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以她的年龄和资历没法参与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大事里,所以还是写她的哥哥们比较好玩……
比较崩溃的是,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早在去年年初这文开篇第六还是第七章的时候,我就给忌安了一个比较中二的名字——影将军。当时的情境是,秦王发现忌儿在自己的影子里,于是就把这个小表弟叫影将军。我当时的设定,就是忌儿是秦王的一个阴影,代表不能为外人道的暗黑成分,正好他干的也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光明背后就是阴影嘛,对吧;越是伟岸,阴影也越大对吧……那时候已经想好他隐名埋姓之后的代号,就是影。
我完全没想到,今年,张国师竟然出了一部电影,名字就是影……电影里的“影”是主人的替身……
虽然内涵各有不同但是重名还是蛮尴尬的,导致我在文里再打出“影”这个字的时候,特别像是抄袭或者借鉴电影的→_→
天地良心,这真的是我的原创啊艹
我不想拾人牙慧,写东西是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还是很介意跟人撞梗的。所以我思考过再改个名儿吧,然而改不动了,设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后续忌儿非常多的情节会跟影这个概念有关,所以我没法改,还是就这样吧,我还是叫他“影”,秦王也还是叫他“影”……
但是,此影非彼影。
亲爱的们,这是我的影,不是我抄的影
你们要帮我作证啊,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