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章地图)

  “哞哞哞~”

  湟州城门内,原本安静的三十多头牦牛,忽然开始不安的吼叫。

  它们甩动着厚重的长毛,蹄子不安地刨着地面,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紧闭的城门,像是感受到某种无形的威胁。

  看到这一幕的李本忠,赶忙的让手下人安抚牦牛。

  同时一脸惊骇的看向城门外的方向,虽然因为城门阻挡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但出于对危险的本能,李本忠似乎感觉到有某种恐怖的大凶之物在迅速逼近。

  “难道是那群北疆蛮子的骑兵?”

  李本忠神情紧绷,不由想到了老农说的话。

  北疆蛮子的军队占领了河西走廊,出现在了大河以西,虽然还不知道与西夏军的战况如何。

  但此刻能威胁到河湟谷地的,也只有北疆蛮子了。

  “快,找个地方躲起来。”李本忠大声吼道。

  轰鸣声越来越近,原本湛蓝如洗的高原天际线,此刻被一道白色线条撕裂。

  数十面白底红边日月战旗如浪涛般翻涌,日月图腾在阳光下流转,似要将整片苍穹都割裂。

  当先的骑兵皆是精壮汉子,他们身着白底红边棉甲裹着铁甲片,

  奔腾的同时,口中还不断发出野兽般的吼叫,用以恐吓敌人。

  “驾驾驾~”

  “吼吼吼吼~”

  马蹄声如雷,大地在震颤。

  率领这支骑兵的,正是大虎。

  黄河浮桥被烧,大河以西的土地只剩下了西宁府还游离在北疆铁骑控制之外。

  于是,大虎向李骁主动请缨,征讨西宁府。

  只不过河湟谷地距离凉州城太远,北疆军很难彻底占领此地。

  因为一旦西夏军队重返河西,将会直接掐断河西走廊与河湟谷地之间的联系。

  所以,河湟谷地虽然富饶,但还不到真正占领此地的时候。

  李骁真正的目标乃是位于河湟谷地的人口。

  他们大都世代生活于此,已经初步适应了高原的环境。

  李骁准备将这些百姓劫掠回去,以他们为基础,组建训练一支适应高原山地战的部队,为日后征讨吐蕃做准备。

  “传令各千户,包围湟州四门,不许放走一个人。”大虎沉声喝道。

  “遵命。”

  “吼吼吼吼~”

  上千骑兵齐声怒吼,声浪直冲云霄,向着湟州城四门合围过去,惊得高原上的雄鹰都急速盘旋,不敢靠近。

  湟州城只是一座大型的堡寨罢了,规模不大,城墙也只是用石头和泥土垒铸而成,高不过一丈有余。

  此时,湟州城的守将正站在城墙上,望着这铺天盖地而来的白色铁流,握紧腰间长刀,面色惨白,喉咙发紧。

  日月战旗越来越近,仿佛已经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

  “北疆蛮子,是北疆蛮子没错。”

  “该死的,他们竟然真的杀到湟州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副将忽然大声喊道:“指挥使大人,快躲开。”

  说着,便将守将扑倒在了城墙上。

  这个时候,最前排的北疆骑兵已经搭箭拉弓,箭矢如蝗,破空之声尖锐刺耳,直直朝着城头射来。

  接连不断的惨叫声响起,一些位于城头上的士兵倒霉中箭。

  就在城头守军陷入慌乱之时,北疆的虎尊炮发出了怒吼。

  “轰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大地剧烈颤抖。

  巴掌大的铁弹如同黑色的流星,呼啸着砸向城头。

  一炮正中东南角的瞭望塔,塔身瞬间崩塌,木屑与砖石四溅,塔内的三名士兵发出惊惶的叫声,瞬间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其他炮弹也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一段城墙上,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轰塌城墙,但也对墙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火炮的洗礼,这段城墙上的士兵疯狂的逃窜,甚至直接向里跳到了城墙下面。

  一丈多高,死不了。

  但北疆的火炮是真的能要人性命。

  等到三轮炮击结束,这段四十多米长的城墙上,已经看不到一个守军的人影了。

  烟尘尚未散尽,一名叫刘福的北疆都尉便挥刀怒吼:“杀。”

  身后三十多名精骑在同袍箭矢的掩护下,立刻向着城墙脚下冲了过去。

  来自城墙上的箭矢反击,射在他们的棉甲上却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守军反倒是暴露了位置,遭到了城外北疆军的集火射杀。

  “架索!”

  在刘福的嘶吼声中,三十余名骑兵甩出铁钩绳索,尖锐的倒刺深深扎进城墙裂缝。

  士兵们踩着马镫借力腾空,双臂青筋暴起猛地一拽绳索,短短两次倒脚,便冲上了城头。

  “冲上去,杀!”

  “蛮子登上来了,快,快拦住他们。”

  湟州守将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沙哑的声音大声呼喊道。

  更是亲自带人向着这段空白的城墙杀过来。

  若是无法将这群北疆蛮子赶下去,湟州城就完蛋了。

  而此时的刘福最先登上城头,还未等双脚落地,他便抽出腰间链锤横扫。

  “喝!”

  湟州城守将带着两名亲兵举着弯刀扑来,但下一秒却被链锤的铁蒺藜瞬间缠住了脖颈,狠狠一甩,鲜血如泼墨般溅在女墙上。

  紧接着,身后又有两名士兵跟上,一人拔刀迅速砍下,另一人持枪便捅,短短几个呼吸间,三名敌军便倒在了城墙上。

  越来越多的北疆士兵冲上了城头,他们以三人小组为单位迅速结阵。

  在极短的时间内杀出了一道通道,跳下城墙,杀散了城门口的守军,直接打开了城门。

  北疆军有着丰富的攻城经验。

  大城就由火炮狂轰,步兵攻城,破城后骑兵冲杀。

  而对于湟州这种小型城墙,在火炮和箭矢的掩护下,身穿甲胄的骑兵用绳索跳上城头,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多次的战争中,这两套方式无往不利,拿下小小的湟州城不在话下。

  “噶啧啧啧~”

  看着木质城门被缓缓打开,大虎拔出骑兵刀,脸色冷厉,沉声喝道:“中军千户,杀。”

  大虎命令自己麾下的本部千户,向着城内杀了进去。

  而其他两个左右千户,则是继续劫掠湟州城周边的地方。

  重点就是人丁、粮食以及河湟马,牦牛等。

  李骁准备引用河湟马进行杂交配种,看能否繁衍出一种适应高原环境,且体力充沛、不易生病又兼顾速度的战马。

  随着城头防线彻底崩溃,北疆军如白色潮水般涌入湟州城,百姓们惊恐地尖叫着四散奔逃。

  老妇人们攥着孙儿的手,跌跌撞撞地躲进狭窄的巷弄;年轻男子慌乱中打翻路边的货摊,年轻的妇人抱着吃奶的孩子藏进家中,关紧房门。

  一队身穿白甲的北疆士兵纵马奔驰在主街道上,红色的缨盔在风中扬起,马蹄无情地践踏着地面,发出“哒哒”的轰鸣。

  为首的百户名叫冯长胜,手持长枪,枪尖挑着滴血的头颅,追逐着逃散的人群,用汉语大声喝道:“所有人全部蹲在地上,不许乱跑。”

  “乱跑乱动者,杀无赦。”

  湟州城在被西夏占领之后,虽然又迁移过来了部分党项人,但是宋国的努力没有白费,城中的人口还是汉人居多。

  听着百户带着浓烈燕云口音的话,这些从关陇等地迁移过来的汉民们,在反应了片刻之后,终于明白了什么意思。

  纷纷蹲在了地上,生怕晚了一步,便落得枪尖上脑袋主人一样的下场。

  “大人,蛮子杀来了!”

  大街上,一名属下对着李本忠惊声喊道。

  谁也没有想到,北疆骑兵竟然如此迅速的攻破了湟州城,原本以为怎么也应该拉锯几天呢。

  如今看来,北疆蛮子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不仅是野战骁勇,更是善于攻城。

  “稳住,去那条巷子里。”李本忠面作镇定,大声命令道。

  话音未落,一阵低沉的战马轰鸣声在街道尽头骤然响起。

  百米开外的街角,十几匹战马踏碎满地狼藉,狂飙突进般冲了过来。

  李本忠看清了,他们身上穿着一种从未见过的灰白色甲胄。

  没有铁甲的冷厉金属质感,反而像是麻布般粗糙。

  表面上满是脏兮兮的泥土,掩盖了原本的颜色,有些人的甲胄上还浸染着鲜血,马背上还挂着几颗新鲜的头颅。

  这幅场面十分骇人。

  即便是李本忠出身于南宋军队,在军中多有战功,但是面对这幅场面的时候,也是顿感满满的压力扑面而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北疆骑兵的样子,全副武装,煞气腾腾,宛若地狱中杀来的魔鬼。

  大半张脸庞全部藏在面甲之中,唯有眼睛中透出凶狠的光泽,如同饿狼锁定猎物般死死盯着李本忠一行人。

  “杀!”

  “抓住那些吐蕃人。”

  冯长胜神色冷厉,挥舞着钩镰枪大声喝道。

  李本忠等人的衣服穿着明显就是吐蕃人,而且还带着三十多头牦牛。

  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只肥羊,冯长胜怎么愿意放过他们?

  要知道湟州这个地方,富裕也只是相对的。

  虽然适合种植粮食,但大部分的粮草早就被调去了苑川仓。

  除了一些党项贵族,普通百姓都是家无余财,穷的叮当响。

  所以,此次劫掠河湟谷地,单从财物方面说,北疆军肯定是入不敷出的。

  甚至还需要李骁专门拿出一部分钱财,来激励这支万户军。

  不过李骁也不亏,毕竟河湟谷地的人丁和战马,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当此时遇见了这支‘吐蕃商队’,冯长胜自然更是兴奋。

  仅仅是那三十多头牦牛就能值不少钱,更何况还有很多货物呢。

  “吼吼吼吼~”

  “杀!”

  一声低沉的呼喝,骑兵们突然夹紧了马腹,战马四蹄翻飞,如离弦之箭冲来。

  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空气中传来甲胄碰撞的“哗啦”声与粗重的喘息,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李本忠握着刀柄的手沁出冷汗,他从未想过北疆骑兵竟如此恐怖,这短短一瞬,仿佛连时间都被他们身上的肃杀之气凝固。

  “撤,快撤进巷子里。”

  他准备利用巷子里的地形,减缓北疆骑兵的冲锋速度。

  但冯长胜可没给他太多撤退的时间,李本忠虽然带着部分人撤进了小巷中,但还有一部分人留在外面。

  面对汹涌杀来的北疆骑兵,这些南宋军中出身的皇城司探子,下意识的便想要进行反击。

  “放箭。”

  冯长胜弯刀一挥,冲在前面的北疆士兵同时弯弓搭箭。

  破空声骤响,留在外面的皇城司探子还未来得及躲避,数支三棱箭矢便穿透胸膛,将人钉在街边土墙上。

  几名骑兵策马疾冲,枪尖寒光一闪,直接将骑在牦牛上挥枪格挡的几名探子挑飞了出去。

  随后,又追上一名准备逃进巷子中的探子,北疆骑兵俯身用长枪贯穿其咽喉,高高挑起时,喷溅的鲜血染红了灰白色甲胄。

  片刻间,街道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北疆军勒马转身,朝着小巷方向露出森然笑意。

  “小小的吐蕃贱奴,也敢持武行凶,当我北疆军的兵甲是摆设吗?”

  冯长胜手握弯刀,冷声说道。

  若是这些‘吐蕃人’放弃抵抗,他或许还能看着这些货物的面上,饶他们一条小命,带回北疆做打杂的奴隶就是了。

  可是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还敢反抗?

  冯长胜不能忍。

  “放箭,把他们统统射死。”冯长胜大声喝道。

  小巷路窄,只容两马并行,一旦进入,将无法发挥北疆骑兵的优势。

  对骑兵来说,弓箭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冷兵器。

  而另一边的巷子里,李本忠贴在潮湿的砖墙下,指甲深深抠进墙缝,眼前的惨状让他瞳孔不断收缩。

  那些留在外面的弟兄,不过眨眼间就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

  往日里自认见过不少厮杀场面的他,此刻却被北疆军的狠辣和强悍所震惊。

  即便是宋军中最精锐的士兵,也不过如此啊。

  “大人,怎么办?老三他们都死了。”有人惊恐说道。

  他们从兴州出发,经过了吐蕃人的地盘都安然过来了,没想到这么倒霉的遇见了北疆蛮子。

  难道真的要死在这里?

  不过皇城司的人干的就是掉脑袋的买卖,深入敌后打探消息,十个人里面有五个能活着回去就不错了。

  所以,也不乏有彪悍血性之人。

  “怕个鸟!血债血偿,跟他们拼了!”

  “对,杀出去。”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了呢。”

  其他探子也跟着红了眼,参差不齐的怒吼声在狭窄巷子里响起。

  “住口。”

  李本忠沉声怒喝,阴沉的目光扫过了仅剩的十几个人。

  又看向巷子外面搭弓拉箭的北疆骑兵,原本只想暗中查探北疆蛮子的情报,没想暴露身份。

  但没想到却因为自己等人身上的吐蕃人衣服,惹了大麻烦。

  “我们都是大宋的兵丁,都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但我们即便是要死,也要死的有价值。”

  “我们大宋当前的心腹大患是金国人,是夏国人。”

  “北疆蛮子是夏国的敌人,那便是我们大宋的朋友。”

  “老三他们的仇,日后再报,当前我们必须相忍为国。”

  李本忠对着众人喝道,用冰冷的话语浇灭了这些探子心中的怒火和死战的意志。

  皇城司的探子,都是从南宋军中挑选出来的翘楚,单兵战斗力自然没得说。

  可当前他们没有战马,没有趁手的兵器,身上更没有甲胄。

  面对大量全副武装的北疆骑兵,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

  李本忠不怕死,但不想让兄弟们做无畏的牺牲。

  更何况,若是能和北疆人联络上,说动其加大对夏国的攻势,甚至一起夹击关中的金军。

  那么老三等人的血就没有白流。

  李本忠在这群探子中,有着绝对的威望,他的话瞬间压服了其他人的不满。

  没有人再叫嚣着杀出去了,能活着谁也不想死,只是不甘心而已。

  “不要射箭,我们投降。”

  “我们不是吐蕃人,我们是宋国人。”

  “我们要见你们的将军,有重要事情商量。”

  听到巷子里面传来的关陇话,冯长胜愣了一下,立马抬手阻止了准备射箭的北疆士兵。

  “宋国人?”

  虽然搞不清楚李本忠的话是真是假,但这件事情的确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全部举起武器,慢慢的走出来。”

  ……

  卓罗城头,金色的日月战旗在夕阳下飘荡。

  和南军司残部献城投降后,这里便成了李骁经略河西的临时帅帐。

  虎皮交椅上,李骁摩挲着鎏金酒盏,听着坐在下首的原和南军统军使野利斡介低声表忠心。

  这个党项将领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在城破之前便主动投降。

  李骁自然也没有为难他。

  反而还准备千金买马骨,告诉所有人。

  汉人也好,党项人也罢,只要老老实实的投降,那么李骁不仅不会屠城,而且还会予以宽待。

  “野利将军深明大义,我北疆也愿意广纳天下英豪,最是需要野利将军这样的人才啊。”

  “过些时日,大都护府会增添一些职位,野利将军可愿来府中听宣。”

  听到李骁的话,野利斡介连忙点头,声音发颤:“愿意,愿意,末将愿为大都护效犬马之劳!”

  他心里清楚,西夏故土再难容身,唯有抱紧北疆大腿才能谋条生路。

  但一直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最好还是在北疆先谋个差事。

  李骁自然不可能让他继续统兵,但安排一些杂事还是没问题的。

  而就在野利斡介说完之后,帐外传来甲胄碰撞声,一名武卫军亲兵走进殿中,看了一眼野利斡介,沉声说道:“启禀大都护,十七万户急报!”

  “让他进来。”

  李骁抬手示意,而野利斡介自然识趣抚胸告退。

  很快,一名浑身沾满泥浆的骑兵大步而入,身上的白色甲胄都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缝隙间还凝着暗红血痂。

  右拳重重抚胸:“拜见大都护!”

  李骁已经认出此人,乃是大虎麾下的亲兵。

  “西宁府战事如何?”

  李骁凝声问道,目光如鹰隼般落在对方肩头撕裂的甲胄上。

  看得出来,攻克西宁府的难度更大,毕竟河湟谷地的高原环境,对北疆军来说是一个考验。

  但若是连高原边缘位置的河湟都攻不破,未来又如何将吐蕃高原收归华夏疆域?

  “回禀大都护!”

  亲兵声音铿锵:“就在三日前,我军已经攻克西宁府,整个河湟谷地已尽入我军手中。”

  “此战共俘军民两万,战马三万余匹、牦牛两千头,缴获粮草一万多石……”

  听着士兵的汇报,李骁微微点头。

  河湟谷地历经吐蕃、宋、党项轮番争夺,人口凋敝开发不足,却因高原良马闻名。

  当地的河湟马虽然远不止三万,但想要将其完全捕捉却非常的困难,三万已是意外之喜。

  “传令第十七万户,尽快收拢缴获,北上与我大军主力会师。”

  “途经苑川仓,押运余粮。”

  “我们,该回去了。”李骁沉声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搬运,已经有二十多万石粮食从苑川仓运往了凉州。

  而且大虎又缴获了这么多战马和牦牛、人口,在路过苑川仓的时候,正好可以押送着剩下的十万石粮食离开。

  至此,北疆军完成了在河西的所有目标,将会逐渐的撤回河西走廊。

  在汇报完这些事情之后,亲兵又掏出一封封密信递给李骁。

  确认封印完好后撕开,信件正是大虎用简体字亲笔所写。

  只说了一件事情,第十七万户在攻破湟州城的时候,抓捕了一队宋国的探子。

  据其交代,他们是准备前往西夏打探军情的,凑巧遇见了北疆军进攻河湟谷地,倒霉的被杀了一些人之后,剩下的被俘虏。

  而且领头的探子还想求见李骁,传达宋国对北疆的敬意。

  若是有可能的话,对方想要返回宋国,向宋国的皇帝和丞相汇报,促成北疆和宋国的联盟。

  共同对抗金国和夏国。

  而李骁在看完这些消息之后,瞬间联想到了一件事情。

  “开禧北伐……”李骁低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信纸边缘。

  未来的这几年里,中原大地上将会发生一件大事。

  时隔四十多年后,宋国又一次发动了北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