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衣街东边,有一座老宅,里外三进院落,面积不大却十分雅致。
这两日,门口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门口匾额上那个斗大的房字,宣告这里正是新科丞相房源府邸。
天色渐晚,一波达官贵人从府内鱼贯而出,纷纷坐轿上马离去。
管家房耀直直腰板,用手捶捶后背。
这一天,迎来送往,客人非富即贵,腰差点弯折。
扶正头上的白色丧帽,皇帝驾崩,尚在国丧期间,这丧服可得穿好。
不然被别有用心之徒看见,去礼部衙门告密,那可是谋逆之罪,几颗脑袋也不够砍。
眼见夜色降临,房耀指挥家人把正门关好。
让人搬出一把藤椅,放在角门旁边。房耀有个习惯,一到夏天,每晚总爱在门口纳凉。
坐到藤椅上,有家人把他茶壶端来。
茶香悠悠,房耀不禁回想起许多往事。
当年家中饥寒交迫,父亲托人把自己送进房府,只为求一条活路。
未曾想,自己在房府一呆就是几十年。刚来时,现在家主当时还是公子,年龄和自己相仿。
一晃过来,老爷年过半百,自己也已鬓角斑白。
未曾想老爷时来运转,突然间成为相爷。这宅子作侍郎府足够,拿来作相府,太小太小。
房耀正在胡思乱想,夜幕中过来一人,扑通摔倒在他面前。
房耀差点从藤椅上掉下来,连忙叫人过来。
两个家人把昏迷者抬进院内,房耀接过灯笼,到近前一看。
是个青年,刚及弱冠。青年衣着褴褛,满面尘土,双目紧闭,呼吸还在。
房耀多少懂点医术,一看便知青年是饥饿所致。
叫人端来一碗温热米汤,小心撬开青年牙关,一点点喂进去。
不到半个时辰,青年悠悠醒来。在青年狼吞虎咽喝下四碗米粥后,青年终于放下粥碗。
“老伯救命之恩,在下无以为报,请受尉迟涛一拜。”
青年双膝跪地,冲房耀叩首。
“听你口音,莫非是偃师人氏?”房耀拉起尉迟涛,试探问道。
“在下祖居偃师,莫非老伯也是偃师人?”尉迟涛点头答道。
“呵呵,那样说来大家算是同乡。尉迟公子,看你气度应是饱学之人,怎地落入这步田地?”
见房耀发问,尉迟涛眼圈一红,刚要开口。
忽听背后有人说话:“房耀,这是何人?”
说话者正是房源,吃过晚饭在院中散步,恰好看到他们。
“回禀老爷,这位尉迟涛公子乃是偃师人氏,因饥饿昏倒在府门口。老奴擅自做主,把他搬进来救治。”
房耀连忙解释。“哦!房耀,你做事深得我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我门前,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这是你应得奖赏。
这位尉迟公子,你我相见即是有缘,请公子移步书房一叙。”
尉迟涛并不知这位和蔼老爷是何方神圣,唯唯诺诺跟随房源来到书房。
落座之后,有书童奉上香茶。
“请问老爷尊姓大名,在下日后也好报答相救之恩。”尉迟涛说话十分客气。
“老夫房源字清流,曾在兵部任职。尉迟公子不必拘谨,你我俱是读书之人,随意就好。”
房源故意隐去当今身份,是不想横生枝节。
“在下尉迟涛见过房大人。在下乃是偃师之人,家父尉迟策,曾任扬州刺史。
四年前,家父病死任上,家母伤心过度,竟然随同家父而去。
在下与家姐变卖家产,将父母灵柩运回偃师安葬。
在下与家姐守孝三年,前些日来洛阳。
听闻洛阳设有崇文馆,接待有志报国之士。
无奈在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那崇文馆主事马帅,
竟然向在下索贿纹银五十两,在下家徒四壁,到洛阳已是身无分文,哪里有银两贿赂与他?
想不到那马帅竟然将在下赶出崇文馆,在下与家姐无奈前去城隍庙栖身。
三日前,家姐瞒着在下卖身怡红院,怡红院老鸨派人给在下送来纹银六十两和家姐书信一封。
信中家姐让在下去给那马帅送银,在下万般无奈前去崇文馆。
未曾想在路上,银两被人偷窃。在下走投无路,这三日在街上流浪。
走到贵府门前,因饥饿昏倒。”尉迟涛说到伤心处,忍不住落泪。
房源震惊莫名,半晌才说道:“令尊尉迟策与老夫有过几面之缘,令尊为官清廉,乃是清流首屈一指人物。
当年听闻令尊病逝,老夫着实伤悼。令尊久居刺史之位,只算朝廷俸禄,也不至落入这等田地?”
尉迟涛长叹一声:“大人有所不知,家父为官清廉,从未收过一笔贿赂。
然家父乐善好施,每月俸禄都拿去扶危济贫,还因此欠下不少债务。
家父病逝时,再三叮嘱在下,切不可接受百姓馈赠,不然家父死不瞑目。
扶灵离城之时,扬州百姓数万人相送。
那些债主全数自行撕毁借据,还要给在下路费川资。
在下谨遵家父遗命,分毫未敢收取。
这是家父临终遗书,请大人过目便知。”
尉迟涛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呈与房源。
房源接过展开,内中书写:扶波吾儿,吾半生清廉,常以清流自诩。
如今寿数将尽,吾儿切记,不可以吾之名取百姓一分一厘。
吾为百姓操劳半生,却从未顾家,惭愧惭愧。吾儿谨记,切不可因一己之私,前去拜求吾昔日旧友,给他人增扰。
暂借昭烈帝遗言以赠吾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切记,切记。
房源将帛书还给尉迟涛,心中剧震。
扬州刺史乃是封疆大吏,民间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未曾想尉迟涛一任扬州刺史,身居那等繁荣之地,却恪守清流,廉洁如斯。
“贤侄,老夫与令尊相比,深感惭愧。老夫字清流,然在清流一途,难望令尊项背。
老夫这就安排厨房摆酒,派人去怡红院接回令姐。今晚老夫小设家宴,为故人子女接风。”
这两日,门口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门口匾额上那个斗大的房字,宣告这里正是新科丞相房源府邸。
天色渐晚,一波达官贵人从府内鱼贯而出,纷纷坐轿上马离去。
管家房耀直直腰板,用手捶捶后背。
这一天,迎来送往,客人非富即贵,腰差点弯折。
扶正头上的白色丧帽,皇帝驾崩,尚在国丧期间,这丧服可得穿好。
不然被别有用心之徒看见,去礼部衙门告密,那可是谋逆之罪,几颗脑袋也不够砍。
眼见夜色降临,房耀指挥家人把正门关好。
让人搬出一把藤椅,放在角门旁边。房耀有个习惯,一到夏天,每晚总爱在门口纳凉。
坐到藤椅上,有家人把他茶壶端来。
茶香悠悠,房耀不禁回想起许多往事。
当年家中饥寒交迫,父亲托人把自己送进房府,只为求一条活路。
未曾想,自己在房府一呆就是几十年。刚来时,现在家主当时还是公子,年龄和自己相仿。
一晃过来,老爷年过半百,自己也已鬓角斑白。
未曾想老爷时来运转,突然间成为相爷。这宅子作侍郎府足够,拿来作相府,太小太小。
房耀正在胡思乱想,夜幕中过来一人,扑通摔倒在他面前。
房耀差点从藤椅上掉下来,连忙叫人过来。
两个家人把昏迷者抬进院内,房耀接过灯笼,到近前一看。
是个青年,刚及弱冠。青年衣着褴褛,满面尘土,双目紧闭,呼吸还在。
房耀多少懂点医术,一看便知青年是饥饿所致。
叫人端来一碗温热米汤,小心撬开青年牙关,一点点喂进去。
不到半个时辰,青年悠悠醒来。在青年狼吞虎咽喝下四碗米粥后,青年终于放下粥碗。
“老伯救命之恩,在下无以为报,请受尉迟涛一拜。”
青年双膝跪地,冲房耀叩首。
“听你口音,莫非是偃师人氏?”房耀拉起尉迟涛,试探问道。
“在下祖居偃师,莫非老伯也是偃师人?”尉迟涛点头答道。
“呵呵,那样说来大家算是同乡。尉迟公子,看你气度应是饱学之人,怎地落入这步田地?”
见房耀发问,尉迟涛眼圈一红,刚要开口。
忽听背后有人说话:“房耀,这是何人?”
说话者正是房源,吃过晚饭在院中散步,恰好看到他们。
“回禀老爷,这位尉迟涛公子乃是偃师人氏,因饥饿昏倒在府门口。老奴擅自做主,把他搬进来救治。”
房耀连忙解释。“哦!房耀,你做事深得我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我门前,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这是你应得奖赏。
这位尉迟公子,你我相见即是有缘,请公子移步书房一叙。”
尉迟涛并不知这位和蔼老爷是何方神圣,唯唯诺诺跟随房源来到书房。
落座之后,有书童奉上香茶。
“请问老爷尊姓大名,在下日后也好报答相救之恩。”尉迟涛说话十分客气。
“老夫房源字清流,曾在兵部任职。尉迟公子不必拘谨,你我俱是读书之人,随意就好。”
房源故意隐去当今身份,是不想横生枝节。
“在下尉迟涛见过房大人。在下乃是偃师之人,家父尉迟策,曾任扬州刺史。
四年前,家父病死任上,家母伤心过度,竟然随同家父而去。
在下与家姐变卖家产,将父母灵柩运回偃师安葬。
在下与家姐守孝三年,前些日来洛阳。
听闻洛阳设有崇文馆,接待有志报国之士。
无奈在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那崇文馆主事马帅,
竟然向在下索贿纹银五十两,在下家徒四壁,到洛阳已是身无分文,哪里有银两贿赂与他?
想不到那马帅竟然将在下赶出崇文馆,在下与家姐无奈前去城隍庙栖身。
三日前,家姐瞒着在下卖身怡红院,怡红院老鸨派人给在下送来纹银六十两和家姐书信一封。
信中家姐让在下去给那马帅送银,在下万般无奈前去崇文馆。
未曾想在路上,银两被人偷窃。在下走投无路,这三日在街上流浪。
走到贵府门前,因饥饿昏倒。”尉迟涛说到伤心处,忍不住落泪。
房源震惊莫名,半晌才说道:“令尊尉迟策与老夫有过几面之缘,令尊为官清廉,乃是清流首屈一指人物。
当年听闻令尊病逝,老夫着实伤悼。令尊久居刺史之位,只算朝廷俸禄,也不至落入这等田地?”
尉迟涛长叹一声:“大人有所不知,家父为官清廉,从未收过一笔贿赂。
然家父乐善好施,每月俸禄都拿去扶危济贫,还因此欠下不少债务。
家父病逝时,再三叮嘱在下,切不可接受百姓馈赠,不然家父死不瞑目。
扶灵离城之时,扬州百姓数万人相送。
那些债主全数自行撕毁借据,还要给在下路费川资。
在下谨遵家父遗命,分毫未敢收取。
这是家父临终遗书,请大人过目便知。”
尉迟涛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呈与房源。
房源接过展开,内中书写:扶波吾儿,吾半生清廉,常以清流自诩。
如今寿数将尽,吾儿切记,不可以吾之名取百姓一分一厘。
吾为百姓操劳半生,却从未顾家,惭愧惭愧。吾儿谨记,切不可因一己之私,前去拜求吾昔日旧友,给他人增扰。
暂借昭烈帝遗言以赠吾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切记,切记。
房源将帛书还给尉迟涛,心中剧震。
扬州刺史乃是封疆大吏,民间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未曾想尉迟涛一任扬州刺史,身居那等繁荣之地,却恪守清流,廉洁如斯。
“贤侄,老夫与令尊相比,深感惭愧。老夫字清流,然在清流一途,难望令尊项背。
老夫这就安排厨房摆酒,派人去怡红院接回令姐。今晚老夫小设家宴,为故人子女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