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天子。
一个国家权力最大,掌控着无数人生死的存在。
在最初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宋言也曾经想过,若是有朝一日有机会见到这个世界的皇帝,他会是怎样的心情……或许会很激动吧。但又觉得应该会很平静,毕竟已经不是自己原本存在的时空,见着的皇帝也不是秦始皇啊,汉武帝啊,李二凤这样的老祖宗,心里许是也不会有太多期待。
再加上早有推测,以至于忽然见着龙椅上那中年男子,宋言表现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平静。
只是印证了心中某个想法,仅此而已。
宋言甚至歪了歪头,眼神中略微有那么一丁点的狐疑,毕竟是洛玉衡的亲哥哥,继承了同样优秀的基因,所以宁和帝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相貌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在他身上完全感受不到身为帝王该有的贵气,霸气,若是没了头上的皇冠,身上的龙袍,约摸也就只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大叔。
不过想一想,宁和帝这皇帝当的也是憋屈。
被文官集团压制,被世家门阀威胁……
一个不小心风寒感冒,太医院那么多优秀的大夫愣是治不好,就算是想要从外面寻找医者进宫都做不到。若不是那老太监,从宋言这里拿走一些特效药,消炎药,怕是五七都过了。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纵然是霸气,也要被消磨的干干净净,剩下的唯有谨小慎微。
宋言便这样看着宁和帝,宁和帝也看着宋言,四目相对,于宁和帝的眼神中宋言居然感觉到了些微的笑意,还有一丁点的不满。
不满?
你有啥不满的?
要不是咱,你闺女早就没了。
要不是咱,你也没了。
莫不是这宁和帝到现在还觉得咱的身份配不上他闺女?
这样想着,宋言便撇了撇嘴巴,然后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在古代,直视天子好像是一种罪吧,多会被视为意图刺王杀驾?欸,皇宫中乱七八糟的规矩就是太多,哪儿比得上宁平县平阳府逍遥自在。心中嘟哝着,宋言便垂下眼睛,还好宁国的规矩还没有明清时期那么严苛,面见天子不用跪拜,弯弯腰就行了。
龙椅上,宁和帝也一直盯着宋言,本以为能在宋言脸上欣赏到震惊,惊恐,难以置信的表情,说不定这小子会被吓得跳起来,他的嘴角都等不及要笑了……可结果呢,这小子自始至终都是一片淡漠,别说震惊了,甚至还感觉到了嫌弃,就好像他这个宁国的皇帝不过如此。
不是,嫌弃?
他可是皇帝啊。
堂堂宁国的天子,居然被自己的女婿给嫌弃了?
这合理吗?
这正常吗?
就算是心里嫌弃,好歹也稍微遮掩一下吧,如此露骨,生怕自己瞧不出来是吧?
本来想装一下的,结果什么都没装到还被人瞧不起了,宁和帝心情便有些不爽。再想到这小子有了白糖,茶叶这样日进斗金的生意,不想着他这个岳父,居然交给了房德那个老匹夫,心情就更加郁闷。
算了,算了,谁让自己是老丈人呢,怎能跟一个还没有加冠的毛头小子计较……此时此刻,宁和帝也只能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抿了抿唇调整好心态,一句众卿平身,拉开了朝会的序幕。
所谓的大朝会,大抵就是对去年一年的总结,各个部门,各级官员,都要依次展示一下去年一年的政绩和过失,一般来说都会稍加粉饰,但也不会太过分,毕竟朝廷会安排人下去调查,若是汇报的政绩和事实出入严重,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只是,宁国去年当真是算不上有多好。
楚国入侵,丢失两座城池。
女真铁蹄,平阳沦陷。
天降暴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凛冬暴雪,冻死饿死不计其数。
宋言只是听着就感觉牙酸,仿佛中,宁国已经距离亡国不远了。
房德的这一番总结,听的人心头压抑,接下来便是杨和同,然后是两位侍中,六部尚书,不知从哪个文官开始,奏表就变了样,上来先是一串花团锦簇的文章,从三皇五帝说到春秋战国,老子曰完孔子曰,孔子曰完孟子曰,抑扬顿挫的声音,堪比效果最好的安眠药,再加上昨天晚上本就没睡好,没多长时间宋言就感觉魂游天外。然后身子忽地一个激灵,眼睛瞪大,便发现龙椅上宁和帝正狠狠地瞪着自己,宋言便立马重新站直身体,垂下的脑袋偷偷摸摸的打量着武将这一列,很轻易的就找到好几个摇摇欲坠的伙伴。
看来受不了文官长篇大论的不止自己一个,这些文官也真他娘的蛋疼,直接说事儿不行吗,铺垫那么长干啥啊?宋言也终于明白,房海为何会提前准备好蒸饼,就这曰来曰去的,别说两三个时辰,便是四五个时辰都是极有可能的,早上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还真是扛不住。
太阳,不知不觉已经挂在东边的天际,已经快午时了吧。
在宋言感觉两条腿都已经完全僵硬下来的时候,终于轮到他了。
在外放的刺史中,宋言仅排在房海之后,抿了抿唇,宋言离开队列,开始讲述平阳府中发生的一切,从主动出击,覆灭乌古论部落,到处刑钱耀祖,稳定民心,避免叛乱,这些内容朝堂百官基本上都已经知晓,可再听一遍,依旧有不少官员义愤填膺。
钱耀祖那可是标准的士大夫,怎能被人如此对待?
宋言可不在意这些敌视的目光,声音依旧在大殿内回荡:
“因女真劫掠,平阳府户口减半,死亡者甚众。又因钱耀祖协同一百三十二官员侵吞官仓,贪墨粮饷,导致平阳府饿死,冻死百姓七万有余,尸骨堆积如山。现如今,平阳府人口数量不足原本四成,被毁坏房屋田产无算,虽有心想要恢复生产,然天降大雪,无法动工,只能等待开春。”
“宁和十九年年末,得知消息,女真王庭大极烈汗完颜广智征调各大部族精锐,意欲围剿安车骨,下官说服定州刺史焦俊泽,率领定州,平阳府兵三万于腊月二十五出边关,大雪封山,步履维艰,于新后县西北方百里之外,寻得女真踪迹。”
“腊月二十七,率军突袭女真号室部,将士奋勇争先,鏖战一日一夜,号室部灭族。”
“号室部极烈汗乌伦,及十八位王子,被尽数诛杀。”
“此战,共斩首女真蛮人两万两千一百七十四人,斩其首,收其头,待来年开春,以筑京观,彰我大宁国威。”
“缴获战马三百,粮食,兽皮等辎重无数。”
“我军共战死骑兵,六十七人,步兵一千两百九十六人,伤者数千,万望朝廷垂怜。”
嘶。
此言一出,四周顿时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不少人面色都变了。
不是,这宋言莫不是魔主降世?怎地如此喜欢打仗?
平阳府刚遭受劫掠,正常来说应该是招抚流民,休养生息,可这位倒好,居然还要报复回去。
最重要的是,居然还真让他成功了。
女真大大小小部落,总共有二十多个,现如今被灭族的便有两个。
而且,这家伙居然还专门将脑袋给砍下来带回去,就这么喜欢筑京观吗?该不会真有什么大病吧?
一些人怀疑这封战报的真实性,总觉得宋言所说的实在是太过离谱,宁国军队什么素质,他们最是清楚不过,士兵的军饷,制造盔甲武器的银钱都被他们贪光了,士兵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夸张的战斗力。
然而,对朝堂百官来说,真正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宋言的声音还在继续:
“宁和十九年,腊月二十七日夜,宁国联军兵分两路,一路为下官率领,骑兵四千,一路为定州刺史焦俊泽率领,步兵两万余。”
“宁和十九年,除夕夜,四千骑兵突袭女真王庭,火烧联营三十里,女真王庭所有帐篷,粮食被焚烧干净,被烧死女真蛮人数以万计,余者尽皆四散逃窜,下官率领骑兵衔尾追杀,又斩获头颅数千。”
龙椅上,宁和帝身子忽地一颤,眼睛瞪大,目光灼灼搭在扶手上的手指都不由紧握,呼吸也变的急促。
马踏王庭。
这是何等的荣耀。
宁国什么时候这般扬眉吐气了?
“女真大极烈汗完颜广智亲弟弟完颜广翰被杀,头颅被带回平阳,以做京观之用。”
“此战共俘获战马数万,驽马数万,然数量太多,无法完全带回,遂将战马,驽马射杀,以火焚之。”
这一番话说出来,四周明显能听到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小子心肠着实是毒辣了一些。
烧了人家的帐篷,杀了完颜广智的亲弟弟就算了,还把战马都给杀了……杀就杀了,还给烧了,这是连尸体都不想给对方留下的节奏啊,莫非这小子是准备活生生冻死,饿死那些女真蛮子?
一些文官那边悉悉索索,大多数目光都满是狐疑。
却也有人面色沉凝,比如房德,比如杨和同,这两人显然已经透过某些渠道,知晓了真正的情况。
而武将这边,一个个则是挺起胸膛,面上满是得意。
没办法,武将这边实在是被欺压了太长时间,现如今虽然只是一个弱冠少年,可这般功勋也着实给武将一脉争回了几分颜面。
“宁和二十年,初一。”
“于女真王庭撤退。”
“路遇完颜广智亲卫,护送其王妃逃离。”
“战之,王妃俘获。”
“宁和二十年,初六,返回新后县,同定州刺史焦俊泽会合,焦俊泽率领部族两万五,突袭女真术虎,疏族,屠单,盆奴里四大部落,斩首级四万七千余,斩杀极烈汗两人,王子二十七人,焚毁营地四座,俘获战马三千余,驽马五千余。”
“数万首级,堆于新后县外。”
“此战,我军共死亡骑兵三百八十四人,死亡步兵五千五百九十九人,伤者无算。”
“此乃有功者以及战死者名单,还望朝廷拨付抚恤,以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另,恳请朝廷,拨款十万以筑京观。”
“下官准备于开春之后,在新后县城之外,铸造京观十座,每座京观,七千头颅,以作震慑。”
这是之前商量好的,宋言奏报的时候将焦俊泽的功劳一并带上,若是分开便有些不太显眼。
当宋言声音落下,偌大的朝堂宛若冰晶一般寂静。
一双双眸子,看看宋言,又看看宋言身后的焦俊泽。
好家伙,这宋言是个狠人,四千骑兵就敢趁着夜晚偷袭女真王庭。
这焦俊泽也是个狠的,两万五千步兵,居然愣生生屠了对方四个部落。
有这两个狠人坐镇辽东,怕是再也不用担心女真的威胁了,相反,这时候该害怕的,应是那些女真蛮子才是。而且,还有一点可以确认了,这宋言对筑京观当真是有着一种别样的爱好,看看,天太冷,都宁愿把脑袋割下来,等到暖和之后再堆;钱不够,哪怕恳请朝廷拨款,也要堆京观。
太执着了。
龙椅之上,饶是宁和帝也算是有些城府,可听到这样的战报,还是压抑不住的笑了。
这可能是这一次大朝会,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了。
只是在听到抚恤金和拨款十万筑京观的时候,嘴唇还是忍不住抽抽了一下,该死,现在朝廷的国库,都他娘的能饿死老鼠了。
不少文官跃跃欲试,想要站出来弹劾宋言虚报战功,只是眼见杨和同那一个派系的文官全都一动不动,终究还是压下了这样的心思。
杨家的探子遍布宁国各地,连杨和同都没有针对宋言马踏王庭,焦俊泽屠戮四个部落的战果表示质疑,足以证明这是真的。能登上朝堂的那都是老油条子,纵然是看宋言不顺眼,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找不痛快。
龙椅上,宁和帝心怀大悦,抚掌大笑:“好,很好,非常好。”
“谁说我宁国军备疲糜?”
“我宁国,仍有可战之兵,仍有可领兵之将。”
宁和帝的声音,于朝堂中散开,回荡在每一人的耳中:“诸位爱卿,如此大功,当如何封赏?”
霎时间原本悉悉索索的动静,消失的干干净净,一个个文官将脑袋垂下,让他们开口说封赏一个丘八,还是一个杀了许多文官的丘八,那是万万不愿意的。
便在这时,房德忽然上前一步:
“当……封侯!”
人虽老,然声音中气十足!
一时间,封侯二字,于朝堂百官耳畔回荡,武将一列,虽有人心中羡慕,却是无一人表示不满。
文臣那边,却是炸开了锅。
宁和帝便笑语吟吟的坐在龙椅上,对这般喧嚣不管不问,似是想要等他们吵出来一个结果。
过了一会儿,便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臣弹劾宋言。”
“钱耀祖乃朝廷刺史,三品大员,便是犯了过错,也唯有大理寺方能处置,宋言不过区区一个县令,居然擅杀上官,以及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滥杀成性,视国法如无物,如此残虐之人,怎配居于朝堂之上?”
对这样的弹劾,宁和帝颇感无趣,便将视线投向宋言:“你有何话说?”
宋言先是行了一礼,然后走到这名官员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四十来岁的年纪,面色怪异的潮红,应是已被掏空了身子:“敢问阁下是……”
那官员挺起胸膛:“都察院监察御史,刘轩!”
“这么说,监察百官,便是你的工作了?”
刘轩面色肃穆:“正是,不知宋刺史……啊不,现在是宋县令了,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宋言笑笑:“辩解?怎么会,你说的我都承认,我的确是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杀了钱耀祖和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连带着他们的亲眷,总计一千八百余人。”
刘轩心中一喜,身为御史,最擅长的便是各种弹劾,宋言身上问题不少,然而于刘轩看来,擅杀上官是最无解的罪过,毕竟朝廷真的没有下发处置钱耀祖的圣旨,这件事说破天宋言都是没道理的一方。
只是宋言这般痛痛快快承认,终究还是让刘轩有些意外。不过现在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纵然心头疑惑,却也来不及思考太多,刘轩忙朝向龙椅方向,弯腰奏请:“启禀陛下,宋言已经伏法,还请陛下裁决。”
一时间,现场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房德老神在在,仿佛已经睡着,根本没听到朝堂上的动静。
房海,焦俊泽则是眉头微皱,宋言轻易认罪,两人也是有些错愕,总觉得宋言应是憋着什么坏。宁和帝略有狐疑的扫了一眼宋言,旋即缓缓开口:“刘爱卿,不知以宋言罪行,当如何处置?”
刘轩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线:“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宋言瞥了一眼刘轩,他奶奶的,以为老子好欺负是吧,笑吧,马上你就笑不出来了:“启禀陛下,微臣弹劾都察院所有官员。”
嗡。
朝堂再次炸开锅。
好家伙,平日里弹劾一个人已经够可以的了,这小子够狠,一下子便要弹劾整个都察院。要知道,都察院有左都御史一人,左副都御史三人,十二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六科给事中十二人。
这一下,便是要弹劾一百二十六人,这宋言,莫非是疯了不成。
那刘轩更是瞪大眼珠子死死盯着宋言,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便是快要睡着的房德都忽然睁开眼睛,似是被吓了一跳。
尤其是都察院那一批官员,虽然有资格上朝的不是全部,可出现在这里的也有七八人,一时间,这七八个御史对着宋言便是一顿口诛笔伐。
狂妄之类的声音,接连不断。
“肃静。”
“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便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厉喝骤然间在朝堂上响起。
那是宁和帝身旁老太监的声音,赫然正是曾经观赏过宋言闪电五连鞭的那一位。仿佛中,半空中似是能看到声波划过,众多官员耳朵里都是嗡嗡作响,只是这一手,便展现出了相当惊人的武道修为。
尤其是都察院那一批御史,一个个更是面色苍白,抖如筛糠。
宁和帝也是愈发好奇,不知宋言葫芦里卖的都是什么药:“理由。”
“都察院监察百官,敢问都察院诸位大人,钱耀祖私开官仓,吞没米粮三十万石,尔等可知晓?”宋言面向都察院众人,沉声问道。
刹那间,八名御史面色一僵。
“钱耀祖私自同女真议和,往女真送钱送粮送女人,你们可知?”
“我曾杀入女真王庭,我见过那些女人的下场,他们被做成了肉干,用作果腹的粮食,你们可知?”宋言再次质问,声音已然变的严厉。
八名御史面色发白,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宋言的问题。
还是那刘轩硬着头皮:“当时,钱耀祖已经封城,女真铁骑还在平阳府,是以……是以平阳府的情况,我们并不知晓。”
“那为什么我就能知晓?”宋言冷笑:“莫非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还比不上我一个小小县令?既然如此,要你们都察院还有什么用处?浪费粮食吗?”
这话便有些胡搅蛮缠了,你以为谁都跟你宋言那样能打啊。可偏生这话又没办法直说,毕竟现在宋言名义上还真的只是一个小小县令,并无其他官职在身。
眼见众人一时间哑口无言,宋言步步紧逼:“朝廷设置都察院,目的便是监察百官,可你们如何监察的?”
“钱耀祖私下同女真议和,私开官仓你们不知道,钱耀祖和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以及数千名胥吏,为凑出给女真的赔款,挨家挨户搜刮钱粮,抓捕女子,你们不知道,因着钱耀祖作恶,导致七万百姓冻死,饿死,病死……”
“七万百姓啊。”说到此处,宋言已经是声色俱厉:“平阳城外,尸骨堆积如山,你们还是不知道?”
“平阳城内数十万百姓,已经快要聚众造反,你们还是不知道。”
“告诉我,你们都察院究竟有何用?负责地方的十二道监察御史难道只是摆设?”骤然间,一声爆喝,只让八个御史身子都是忽地一颤。
该死,十二道监察御史虽说是监察地方官的,可也没几个真的会往地方上去,风闻奏事就行了,往地方上去未免也太过辛苦。
可这种事,真真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而宋言的进攻依旧未曾结束,声音冷幽阴沉,还带着一种让人难以形容的压力:“那可是几十万百姓啊,几十万……一旦这么多人造反,会是怎样的后果,你们这些御史难道不知道?那可不是六塘李二那两三万兵马可比,便是直接杀入东陵也未可知,这后果你们承担的起吗?”
那左都御史眉头紧皱,这一连串的逼问,着实是让都察院颜面尽失:“宋言,你莫要得理不饶人,我都察院虽有失察之责,却也只是小事,现在是在追究你的责任,休得转移话题。”
“小事?你们居然觉得这是小事?”宋言咧嘴一笑,再次看向宁和帝:“启禀陛下,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尸位素餐,懈怠政务,致使七万百姓身亡;臣还怀疑都察院是故意放纵钱耀祖为非作歹,好激起民变,他们这是在阴谋造反。”
好嘛,七万条人命直接扣在都察院头上了,嗯,还加了一条阴谋造反的罪名。
“臣,宋言,请求陛下,诛杀都察院一百二十六人,以及其九族亲眷,唯有如此,方能告慰七万百姓在天之灵。”
嘶。
四周便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无一人站出来帮都察院说话,能在朝堂上混的,都是人精。就拿都察院这件事情来说,可大可小,往小了说,那就是渎职呗,罚俸几年,官降一级也就过去了。可要是真抓着不放,那七万百姓的死,当真还跟都察院脱不了关系,民众快要造反也和都察院怠政有关,被砍了脑袋,那也活该。
到现在,他们已经看清了宋言的手段,很简单,你们说啥他都认,但他被千刀万剐,也要拖着弹劾他的人,以及其同僚,乃至九族亲眷下地狱。
一时间,都察院八名御史解释脸色铁青,身子也微微发抖,眼神中稍带惧意。
毕竟,都察院可不是保皇派。
他们多是世家门阀和白鹭书院出身。
若是能用宋言一条命,兑掉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怕是宁和帝能高兴死。
眼看着宁和帝眼睛微眯,似是在认真思索着,几个御史便觉得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杨和同略显无奈的叹了口气,终究还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老臣以为,非常时,当用非常事。彼时,平阳府已经快要激发民变,宋言斩首钱耀祖,也是为了平息民怨,虽有擅权妄上之嫌,却也可以接受。”
“更何况,钱耀祖诸人,罪行罄竹难书,杀之并无不妥。”
“是以,不应以此事问罪宋言。”
“至于都察院,虽有失察之罪,然彼时平阳情况特殊,钱耀祖封锁城池,都察院御史也不得进出,纵然是有了消息也传达不到朝堂,倒也不适宜过分追究。”
宁和帝微不可查的啧了一声,这老狐狸,和稀泥的高手啊。
“如此,那宋言擅杀钱耀祖的事情便就此定性,从今日起,若是再有人提起此事,以忤逆君上论处;至于都察院,所有成员官降一级,罚俸三年。”宁和帝如是说道。
大抵还是要恶心一下这些人的。
都察院一行人则是全都松了一口气,命还在就好。
官降一级影响不大,手中权力并无太多变化。
罚俸三年更是儿戏,那点儿年俸,对他们来说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哂。
短暂的沉吟之后,宁和帝再次开口:“刚刚尚书令有言,以宋言功勋,当封侯?”
“诸君,可还有异议?”
这一下,朝堂之上安静如鸡。
纵然是看宋言再不爽的文官这个时候也是老老实实耷拉着脑袋。
开什么玩笑,宋言这家伙一言不合就要拖着对手九族下地狱的狠人啊。
谁会嫌弃九族太多啊。
看来以后要对付宋言,只能用其他一些手段了。
房海嘴角勾起弧线,微微颔首,看来宋言是将他的叮嘱记在心上了。
就是要愣头青,就是不要命,唯有如此那些人才不敢轻易针对你。
眼见再无人提出任何异议,宁和帝嘴角微笑,看了一眼老太监,那老太监便上前一步,自怀中取出圣旨,尖哑的嗓音,开始在朝堂之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褒德纪功,帝王之宏典;输忠荩武,臣子之笃诚。尔新后县令宋言,谋猷克慎,义勇兼资。扫北蛮烟尘而民安衽席,定女真逆乱而国固金汤。
执锐披坚,血战则风云变色;摧锋陷阵,勋猷则日月争光。
忠勤茂著,勇冠三军。
兹特封尔为冠军侯,锡之诰券,岁禄一千石,子孙世袭。
尔其永荷天宠,光昭前烈。钦哉毋怠!”
宋言瞳孔忽然收缩,身子亦是微微一颤,圣旨用词古朴,晦涩难懂,然冠军侯三个字,宋言却是听的清清楚楚。一瞬间,宋言感觉身子激灵灵的哆嗦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细小疙瘩在皮肤上涌现。
冠军侯啊。
他何德何能,能和霍去病获得同样的封号?
眼见宋言震惊的表情,宁和帝忽地感觉身心都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终于也有你小子惊讶的时候了,之前心中那些微的不满,也在这个时候消失的干干净净。
清了清嗓子,宁和帝朗声说道:“宋言,还不接旨。”
“切记,毋骄毋怠,永保禄位。若恃功干纪,国有常刑,尔其慎之!”
“臣,接旨!”宋言叩拜,圣旨入手。
眼看宋言,杨和同眸子眯成一条缝,本以为宋言到了东陵会更容易对付一些,可现在看来,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再想要对付宋言,用一般的手段已是不行。
对了,王妃?
刚刚宋言似是有说过,他俘获了完颜广智的王妃?
或许,可以在这个王妃身上做一点文章。
天子。
一个国家权力最大,掌控着无数人生死的存在。
在最初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宋言也曾经想过,若是有朝一日有机会见到这个世界的皇帝,他会是怎样的心情……或许会很激动吧。但又觉得应该会很平静,毕竟已经不是自己原本存在的时空,见着的皇帝也不是秦始皇啊,汉武帝啊,李二凤这样的老祖宗,心里许是也不会有太多期待。
再加上早有推测,以至于忽然见着龙椅上那中年男子,宋言表现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平静。
只是印证了心中某个想法,仅此而已。
宋言甚至歪了歪头,眼神中略微有那么一丁点的狐疑,毕竟是洛玉衡的亲哥哥,继承了同样优秀的基因,所以宁和帝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相貌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在他身上完全感受不到身为帝王该有的贵气,霸气,若是没了头上的皇冠,身上的龙袍,约摸也就只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大叔。
不过想一想,宁和帝这皇帝当的也是憋屈。
被文官集团压制,被世家门阀威胁……
一个不小心风寒感冒,太医院那么多优秀的大夫愣是治不好,就算是想要从外面寻找医者进宫都做不到。若不是那老太监,从宋言这里拿走一些特效药,消炎药,怕是五七都过了。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纵然是霸气,也要被消磨的干干净净,剩下的唯有谨小慎微。
宋言便这样看着宁和帝,宁和帝也看着宋言,四目相对,于宁和帝的眼神中宋言居然感觉到了些微的笑意,还有一丁点的不满。
不满?
你有啥不满的?
要不是咱,你闺女早就没了。
要不是咱,你也没了。
莫不是这宁和帝到现在还觉得咱的身份配不上他闺女?
这样想着,宋言便撇了撇嘴巴,然后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在古代,直视天子好像是一种罪吧,多会被视为意图刺王杀驾?欸,皇宫中乱七八糟的规矩就是太多,哪儿比得上宁平县平阳府逍遥自在。心中嘟哝着,宋言便垂下眼睛,还好宁国的规矩还没有明清时期那么严苛,面见天子不用跪拜,弯弯腰就行了。
龙椅上,宁和帝也一直盯着宋言,本以为能在宋言脸上欣赏到震惊,惊恐,难以置信的表情,说不定这小子会被吓得跳起来,他的嘴角都等不及要笑了……可结果呢,这小子自始至终都是一片淡漠,别说震惊了,甚至还感觉到了嫌弃,就好像他这个宁国的皇帝不过如此。
不是,嫌弃?
他可是皇帝啊。
堂堂宁国的天子,居然被自己的女婿给嫌弃了?
这合理吗?
这正常吗?
就算是心里嫌弃,好歹也稍微遮掩一下吧,如此露骨,生怕自己瞧不出来是吧?
本来想装一下的,结果什么都没装到还被人瞧不起了,宁和帝心情便有些不爽。再想到这小子有了白糖,茶叶这样日进斗金的生意,不想着他这个岳父,居然交给了房德那个老匹夫,心情就更加郁闷。
算了,算了,谁让自己是老丈人呢,怎能跟一个还没有加冠的毛头小子计较……此时此刻,宁和帝也只能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抿了抿唇调整好心态,一句众卿平身,拉开了朝会的序幕。
所谓的大朝会,大抵就是对去年一年的总结,各个部门,各级官员,都要依次展示一下去年一年的政绩和过失,一般来说都会稍加粉饰,但也不会太过分,毕竟朝廷会安排人下去调查,若是汇报的政绩和事实出入严重,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只是,宁国去年当真是算不上有多好。
楚国入侵,丢失两座城池。
女真铁蹄,平阳沦陷。
天降暴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凛冬暴雪,冻死饿死不计其数。
宋言只是听着就感觉牙酸,仿佛中,宁国已经距离亡国不远了。
房德的这一番总结,听的人心头压抑,接下来便是杨和同,然后是两位侍中,六部尚书,不知从哪个文官开始,奏表就变了样,上来先是一串花团锦簇的文章,从三皇五帝说到春秋战国,老子曰完孔子曰,孔子曰完孟子曰,抑扬顿挫的声音,堪比效果最好的安眠药,再加上昨天晚上本就没睡好,没多长时间宋言就感觉魂游天外。然后身子忽地一个激灵,眼睛瞪大,便发现龙椅上宁和帝正狠狠地瞪着自己,宋言便立马重新站直身体,垂下的脑袋偷偷摸摸的打量着武将这一列,很轻易的就找到好几个摇摇欲坠的伙伴。
看来受不了文官长篇大论的不止自己一个,这些文官也真他娘的蛋疼,直接说事儿不行吗,铺垫那么长干啥啊?宋言也终于明白,房海为何会提前准备好蒸饼,就这曰来曰去的,别说两三个时辰,便是四五个时辰都是极有可能的,早上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还真是扛不住。
太阳,不知不觉已经挂在东边的天际,已经快午时了吧。
在宋言感觉两条腿都已经完全僵硬下来的时候,终于轮到他了。
在外放的刺史中,宋言仅排在房海之后,抿了抿唇,宋言离开队列,开始讲述平阳府中发生的一切,从主动出击,覆灭乌古论部落,到处刑钱耀祖,稳定民心,避免叛乱,这些内容朝堂百官基本上都已经知晓,可再听一遍,依旧有不少官员义愤填膺。
钱耀祖那可是标准的士大夫,怎能被人如此对待?
宋言可不在意这些敌视的目光,声音依旧在大殿内回荡:
“因女真劫掠,平阳府户口减半,死亡者甚众。又因钱耀祖协同一百三十二官员侵吞官仓,贪墨粮饷,导致平阳府饿死,冻死百姓七万有余,尸骨堆积如山。现如今,平阳府人口数量不足原本四成,被毁坏房屋田产无算,虽有心想要恢复生产,然天降大雪,无法动工,只能等待开春。”
“宁和十九年年末,得知消息,女真王庭大极烈汗完颜广智征调各大部族精锐,意欲围剿安车骨,下官说服定州刺史焦俊泽,率领定州,平阳府兵三万于腊月二十五出边关,大雪封山,步履维艰,于新后县西北方百里之外,寻得女真踪迹。”
“腊月二十七,率军突袭女真号室部,将士奋勇争先,鏖战一日一夜,号室部灭族。”
“号室部极烈汗乌伦,及十八位王子,被尽数诛杀。”
“此战,共斩首女真蛮人两万两千一百七十四人,斩其首,收其头,待来年开春,以筑京观,彰我大宁国威。”
“缴获战马三百,粮食,兽皮等辎重无数。”
“我军共战死骑兵,六十七人,步兵一千两百九十六人,伤者数千,万望朝廷垂怜。”
嘶。
此言一出,四周顿时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不少人面色都变了。
不是,这宋言莫不是魔主降世?怎地如此喜欢打仗?
平阳府刚遭受劫掠,正常来说应该是招抚流民,休养生息,可这位倒好,居然还要报复回去。
最重要的是,居然还真让他成功了。
女真大大小小部落,总共有二十多个,现如今被灭族的便有两个。
而且,这家伙居然还专门将脑袋给砍下来带回去,就这么喜欢筑京观吗?该不会真有什么大病吧?
一些人怀疑这封战报的真实性,总觉得宋言所说的实在是太过离谱,宁国军队什么素质,他们最是清楚不过,士兵的军饷,制造盔甲武器的银钱都被他们贪光了,士兵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夸张的战斗力。
然而,对朝堂百官来说,真正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宋言的声音还在继续:
“宁和十九年,腊月二十七日夜,宁国联军兵分两路,一路为下官率领,骑兵四千,一路为定州刺史焦俊泽率领,步兵两万余。”
“宁和十九年,除夕夜,四千骑兵突袭女真王庭,火烧联营三十里,女真王庭所有帐篷,粮食被焚烧干净,被烧死女真蛮人数以万计,余者尽皆四散逃窜,下官率领骑兵衔尾追杀,又斩获头颅数千。”
龙椅上,宁和帝身子忽地一颤,眼睛瞪大,目光灼灼搭在扶手上的手指都不由紧握,呼吸也变的急促。
马踏王庭。
这是何等的荣耀。
宁国什么时候这般扬眉吐气了?
“女真大极烈汗完颜广智亲弟弟完颜广翰被杀,头颅被带回平阳,以做京观之用。”
“此战共俘获战马数万,驽马数万,然数量太多,无法完全带回,遂将战马,驽马射杀,以火焚之。”
这一番话说出来,四周明显能听到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小子心肠着实是毒辣了一些。
烧了人家的帐篷,杀了完颜广智的亲弟弟就算了,还把战马都给杀了……杀就杀了,还给烧了,这是连尸体都不想给对方留下的节奏啊,莫非这小子是准备活生生冻死,饿死那些女真蛮子?
一些文官那边悉悉索索,大多数目光都满是狐疑。
却也有人面色沉凝,比如房德,比如杨和同,这两人显然已经透过某些渠道,知晓了真正的情况。
而武将这边,一个个则是挺起胸膛,面上满是得意。
没办法,武将这边实在是被欺压了太长时间,现如今虽然只是一个弱冠少年,可这般功勋也着实给武将一脉争回了几分颜面。
“宁和二十年,初一。”
“于女真王庭撤退。”
“路遇完颜广智亲卫,护送其王妃逃离。”
“战之,王妃俘获。”
“宁和二十年,初六,返回新后县,同定州刺史焦俊泽会合,焦俊泽率领部族两万五,突袭女真术虎,疏族,屠单,盆奴里四大部落,斩首级四万七千余,斩杀极烈汗两人,王子二十七人,焚毁营地四座,俘获战马三千余,驽马五千余。”
“数万首级,堆于新后县外。”
“此战,我军共死亡骑兵三百八十四人,死亡步兵五千五百九十九人,伤者无算。”
“此乃有功者以及战死者名单,还望朝廷拨付抚恤,以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另,恳请朝廷,拨款十万以筑京观。”
“下官准备于开春之后,在新后县城之外,铸造京观十座,每座京观,七千头颅,以作震慑。”
这是之前商量好的,宋言奏报的时候将焦俊泽的功劳一并带上,若是分开便有些不太显眼。
当宋言声音落下,偌大的朝堂宛若冰晶一般寂静。
一双双眸子,看看宋言,又看看宋言身后的焦俊泽。
好家伙,这宋言是个狠人,四千骑兵就敢趁着夜晚偷袭女真王庭。
这焦俊泽也是个狠的,两万五千步兵,居然愣生生屠了对方四个部落。
有这两个狠人坐镇辽东,怕是再也不用担心女真的威胁了,相反,这时候该害怕的,应是那些女真蛮子才是。而且,还有一点可以确认了,这宋言对筑京观当真是有着一种别样的爱好,看看,天太冷,都宁愿把脑袋割下来,等到暖和之后再堆;钱不够,哪怕恳请朝廷拨款,也要堆京观。
太执着了。
龙椅之上,饶是宁和帝也算是有些城府,可听到这样的战报,还是压抑不住的笑了。
这可能是这一次大朝会,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了。
只是在听到抚恤金和拨款十万筑京观的时候,嘴唇还是忍不住抽抽了一下,该死,现在朝廷的国库,都他娘的能饿死老鼠了。
不少文官跃跃欲试,想要站出来弹劾宋言虚报战功,只是眼见杨和同那一个派系的文官全都一动不动,终究还是压下了这样的心思。
杨家的探子遍布宁国各地,连杨和同都没有针对宋言马踏王庭,焦俊泽屠戮四个部落的战果表示质疑,足以证明这是真的。能登上朝堂的那都是老油条子,纵然是看宋言不顺眼,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找不痛快。
龙椅上,宁和帝心怀大悦,抚掌大笑:“好,很好,非常好。”
“谁说我宁国军备疲糜?”
“我宁国,仍有可战之兵,仍有可领兵之将。”
宁和帝的声音,于朝堂中散开,回荡在每一人的耳中:“诸位爱卿,如此大功,当如何封赏?”
霎时间原本悉悉索索的动静,消失的干干净净,一个个文官将脑袋垂下,让他们开口说封赏一个丘八,还是一个杀了许多文官的丘八,那是万万不愿意的。
便在这时,房德忽然上前一步:
“当……封侯!”
人虽老,然声音中气十足!
一时间,封侯二字,于朝堂百官耳畔回荡,武将一列,虽有人心中羡慕,却是无一人表示不满。
文臣那边,却是炸开了锅。
宁和帝便笑语吟吟的坐在龙椅上,对这般喧嚣不管不问,似是想要等他们吵出来一个结果。
过了一会儿,便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臣弹劾宋言。”
“钱耀祖乃朝廷刺史,三品大员,便是犯了过错,也唯有大理寺方能处置,宋言不过区区一个县令,居然擅杀上官,以及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滥杀成性,视国法如无物,如此残虐之人,怎配居于朝堂之上?”
对这样的弹劾,宁和帝颇感无趣,便将视线投向宋言:“你有何话说?”
宋言先是行了一礼,然后走到这名官员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四十来岁的年纪,面色怪异的潮红,应是已被掏空了身子:“敢问阁下是……”
那官员挺起胸膛:“都察院监察御史,刘轩!”
“这么说,监察百官,便是你的工作了?”
刘轩面色肃穆:“正是,不知宋刺史……啊不,现在是宋县令了,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宋言笑笑:“辩解?怎么会,你说的我都承认,我的确是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杀了钱耀祖和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连带着他们的亲眷,总计一千八百余人。”
刘轩心中一喜,身为御史,最擅长的便是各种弹劾,宋言身上问题不少,然而于刘轩看来,擅杀上官是最无解的罪过,毕竟朝廷真的没有下发处置钱耀祖的圣旨,这件事说破天宋言都是没道理的一方。
只是宋言这般痛痛快快承认,终究还是让刘轩有些意外。不过现在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纵然心头疑惑,却也来不及思考太多,刘轩忙朝向龙椅方向,弯腰奏请:“启禀陛下,宋言已经伏法,还请陛下裁决。”
一时间,现场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房德老神在在,仿佛已经睡着,根本没听到朝堂上的动静。
房海,焦俊泽则是眉头微皱,宋言轻易认罪,两人也是有些错愕,总觉得宋言应是憋着什么坏。宁和帝略有狐疑的扫了一眼宋言,旋即缓缓开口:“刘爱卿,不知以宋言罪行,当如何处置?”
刘轩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线:“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宋言瞥了一眼刘轩,他奶奶的,以为老子好欺负是吧,笑吧,马上你就笑不出来了:“启禀陛下,微臣弹劾都察院所有官员。”
嗡。
朝堂再次炸开锅。
好家伙,平日里弹劾一个人已经够可以的了,这小子够狠,一下子便要弹劾整个都察院。要知道,都察院有左都御史一人,左副都御史三人,十二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六科给事中十二人。
这一下,便是要弹劾一百二十六人,这宋言,莫非是疯了不成。
那刘轩更是瞪大眼珠子死死盯着宋言,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便是快要睡着的房德都忽然睁开眼睛,似是被吓了一跳。
尤其是都察院那一批官员,虽然有资格上朝的不是全部,可出现在这里的也有七八人,一时间,这七八个御史对着宋言便是一顿口诛笔伐。
狂妄之类的声音,接连不断。
“肃静。”
“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便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厉喝骤然间在朝堂上响起。
那是宁和帝身旁老太监的声音,赫然正是曾经观赏过宋言闪电五连鞭的那一位。仿佛中,半空中似是能看到声波划过,众多官员耳朵里都是嗡嗡作响,只是这一手,便展现出了相当惊人的武道修为。
尤其是都察院那一批御史,一个个更是面色苍白,抖如筛糠。
宁和帝也是愈发好奇,不知宋言葫芦里卖的都是什么药:“理由。”
“都察院监察百官,敢问都察院诸位大人,钱耀祖私开官仓,吞没米粮三十万石,尔等可知晓?”宋言面向都察院众人,沉声问道。
刹那间,八名御史面色一僵。
“钱耀祖私自同女真议和,往女真送钱送粮送女人,你们可知?”
“我曾杀入女真王庭,我见过那些女人的下场,他们被做成了肉干,用作果腹的粮食,你们可知?”宋言再次质问,声音已然变的严厉。
八名御史面色发白,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宋言的问题。
还是那刘轩硬着头皮:“当时,钱耀祖已经封城,女真铁骑还在平阳府,是以……是以平阳府的情况,我们并不知晓。”
“那为什么我就能知晓?”宋言冷笑:“莫非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还比不上我一个小小县令?既然如此,要你们都察院还有什么用处?浪费粮食吗?”
这话便有些胡搅蛮缠了,你以为谁都跟你宋言那样能打啊。可偏生这话又没办法直说,毕竟现在宋言名义上还真的只是一个小小县令,并无其他官职在身。
眼见众人一时间哑口无言,宋言步步紧逼:“朝廷设置都察院,目的便是监察百官,可你们如何监察的?”
“钱耀祖私下同女真议和,私开官仓你们不知道,钱耀祖和平阳府一百三十二名官员,以及数千名胥吏,为凑出给女真的赔款,挨家挨户搜刮钱粮,抓捕女子,你们不知道,因着钱耀祖作恶,导致七万百姓冻死,饿死,病死……”
“七万百姓啊。”说到此处,宋言已经是声色俱厉:“平阳城外,尸骨堆积如山,你们还是不知道?”
“平阳城内数十万百姓,已经快要聚众造反,你们还是不知道。”
“告诉我,你们都察院究竟有何用?负责地方的十二道监察御史难道只是摆设?”骤然间,一声爆喝,只让八个御史身子都是忽地一颤。
该死,十二道监察御史虽说是监察地方官的,可也没几个真的会往地方上去,风闻奏事就行了,往地方上去未免也太过辛苦。
可这种事,真真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而宋言的进攻依旧未曾结束,声音冷幽阴沉,还带着一种让人难以形容的压力:“那可是几十万百姓啊,几十万……一旦这么多人造反,会是怎样的后果,你们这些御史难道不知道?那可不是六塘李二那两三万兵马可比,便是直接杀入东陵也未可知,这后果你们承担的起吗?”
那左都御史眉头紧皱,这一连串的逼问,着实是让都察院颜面尽失:“宋言,你莫要得理不饶人,我都察院虽有失察之责,却也只是小事,现在是在追究你的责任,休得转移话题。”
“小事?你们居然觉得这是小事?”宋言咧嘴一笑,再次看向宁和帝:“启禀陛下,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尸位素餐,懈怠政务,致使七万百姓身亡;臣还怀疑都察院是故意放纵钱耀祖为非作歹,好激起民变,他们这是在阴谋造反。”
好嘛,七万条人命直接扣在都察院头上了,嗯,还加了一条阴谋造反的罪名。
“臣,宋言,请求陛下,诛杀都察院一百二十六人,以及其九族亲眷,唯有如此,方能告慰七万百姓在天之灵。”
嘶。
四周便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无一人站出来帮都察院说话,能在朝堂上混的,都是人精。就拿都察院这件事情来说,可大可小,往小了说,那就是渎职呗,罚俸几年,官降一级也就过去了。可要是真抓着不放,那七万百姓的死,当真还跟都察院脱不了关系,民众快要造反也和都察院怠政有关,被砍了脑袋,那也活该。
到现在,他们已经看清了宋言的手段,很简单,你们说啥他都认,但他被千刀万剐,也要拖着弹劾他的人,以及其同僚,乃至九族亲眷下地狱。
一时间,都察院八名御史解释脸色铁青,身子也微微发抖,眼神中稍带惧意。
毕竟,都察院可不是保皇派。
他们多是世家门阀和白鹭书院出身。
若是能用宋言一条命,兑掉都察院一百二十六名官员,怕是宁和帝能高兴死。
眼看着宁和帝眼睛微眯,似是在认真思索着,几个御史便觉得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杨和同略显无奈的叹了口气,终究还是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老臣以为,非常时,当用非常事。彼时,平阳府已经快要激发民变,宋言斩首钱耀祖,也是为了平息民怨,虽有擅权妄上之嫌,却也可以接受。”
“更何况,钱耀祖诸人,罪行罄竹难书,杀之并无不妥。”
“是以,不应以此事问罪宋言。”
“至于都察院,虽有失察之罪,然彼时平阳情况特殊,钱耀祖封锁城池,都察院御史也不得进出,纵然是有了消息也传达不到朝堂,倒也不适宜过分追究。”
宁和帝微不可查的啧了一声,这老狐狸,和稀泥的高手啊。
“如此,那宋言擅杀钱耀祖的事情便就此定性,从今日起,若是再有人提起此事,以忤逆君上论处;至于都察院,所有成员官降一级,罚俸三年。”宁和帝如是说道。
大抵还是要恶心一下这些人的。
都察院一行人则是全都松了一口气,命还在就好。
官降一级影响不大,手中权力并无太多变化。
罚俸三年更是儿戏,那点儿年俸,对他们来说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哂。
短暂的沉吟之后,宁和帝再次开口:“刚刚尚书令有言,以宋言功勋,当封侯?”
“诸君,可还有异议?”
这一下,朝堂之上安静如鸡。
纵然是看宋言再不爽的文官这个时候也是老老实实耷拉着脑袋。
开什么玩笑,宋言这家伙一言不合就要拖着对手九族下地狱的狠人啊。
谁会嫌弃九族太多啊。
看来以后要对付宋言,只能用其他一些手段了。
房海嘴角勾起弧线,微微颔首,看来宋言是将他的叮嘱记在心上了。
就是要愣头青,就是不要命,唯有如此那些人才不敢轻易针对你。
眼见再无人提出任何异议,宁和帝嘴角微笑,看了一眼老太监,那老太监便上前一步,自怀中取出圣旨,尖哑的嗓音,开始在朝堂之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褒德纪功,帝王之宏典;输忠荩武,臣子之笃诚。尔新后县令宋言,谋猷克慎,义勇兼资。扫北蛮烟尘而民安衽席,定女真逆乱而国固金汤。
执锐披坚,血战则风云变色;摧锋陷阵,勋猷则日月争光。
忠勤茂著,勇冠三军。
兹特封尔为冠军侯,锡之诰券,岁禄一千石,子孙世袭。
尔其永荷天宠,光昭前烈。钦哉毋怠!”
宋言瞳孔忽然收缩,身子亦是微微一颤,圣旨用词古朴,晦涩难懂,然冠军侯三个字,宋言却是听的清清楚楚。一瞬间,宋言感觉身子激灵灵的哆嗦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细小疙瘩在皮肤上涌现。
冠军侯啊。
他何德何能,能和霍去病获得同样的封号?
眼见宋言震惊的表情,宁和帝忽地感觉身心都获得了巨大的满足,终于也有你小子惊讶的时候了,之前心中那些微的不满,也在这个时候消失的干干净净。
清了清嗓子,宁和帝朗声说道:“宋言,还不接旨。”
“切记,毋骄毋怠,永保禄位。若恃功干纪,国有常刑,尔其慎之!”
“臣,接旨!”宋言叩拜,圣旨入手。
眼看宋言,杨和同眸子眯成一条缝,本以为宋言到了东陵会更容易对付一些,可现在看来,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再想要对付宋言,用一般的手段已是不行。
对了,王妃?
刚刚宋言似是有说过,他俘获了完颜广智的王妃?
或许,可以在这个王妃身上做一点文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