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方俊杰等人在瑞祥典当行谈论陈文祺的时候,陈文祺主仆两人雇了一叶小舟,溯江而上,在日落之前赶到了湖广布政使司治所武昌城。
武昌城内,车水马龙、人头躜动。湖广布政使司下辖十六府的文武生员,陆陆续续会聚于此,赶赴久违的乡试。不仅如此,“秋闱”盛会,引得各地巨贾显贵、贩夫走卒、引车买浆甚至流浪乞讨者,也纷纷云集武昌城。一时间,武昌城内大小客栈旅馆家家爆满。
陈文祺带着小景星走遍武昌城大街小巷,都未找到投宿的地方。信步之间,二人来到城北长江岸边,此刻骄阳将坠,红霞漫天,江风吹来,掠走了一身的热汗,顿觉格外清凉。
从陈家庄辗转而来,又在武昌城转了很久,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抬头看见旁边一个名为“仙客来”的饭庄已经开始营业,陈文祺便对景星道:“时已黄昏,我们且先进去吃点东西再作道理。”
店小二正好出来,向他们招呼:“两位客官是要用饭么?请里边坐。”一伸手,将他们引至进门左首一张八仙桌上坐下。
吃晚饭的时间尚早,只左首边上稀稀落落地坐着几桌客人。
最里面临窗桌上坐着两位书生打扮的少年公子。面江而坐的那位身穿玉色云缎圆领生员衫、腰系皂绦软巾垂带,虽然身材不甚伟岸,却生得极为英俊,即便潘安再世,也要自愧不如;背向大门而坐的那位年纪稍小,身材也矮小一些,身着皂色直裰,亦是五官端正,唇红齿白,虽未成年,也隐有几分翩翩公子的模样。天气炎热,旁人都是短衣短裤衣着,偏这两人都穿着宽大的上衣和紧脚长袴,好在他们临窗而坐,江面习习凉风,自窗户钻进来,倒也未见他们出汗。两人没有喝酒,一人端着一小碗米饭,就着面前几样精致的小菜,心不在焉地一小口一小口地扒着。两人虽然临窗而坐,却对窗外的景色毫无兴趣,倒是对进店的客人特别在意,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刚进店的客人审视一番,似乎是找人的样子。
邻桌坐着一个三十五、六年纪的葛衣人,衣着齐整,只是长发密髭,似是久未修理。面前放着一只酒杯一壶酒一碟小菜,虽然浅斟低酌,却并不悠然自得,神色间甚至有些许烦躁,眼睛也是不时望向大门,似乎也在等人。
再往外,与陈文祺他们并排的桌子上,坐着四个中年壮汉,均穿白色对襟背心,足蹬芒鞋,一望便知是江中驾舟之人,此刻正在把酒对饮。
店小二提了一只蓝色绘画瓷壶,过来为陈文祺、景星二人斟上茶,习惯性地用手中抹布抹了抹桌子,问道:“客官,您要喝酒还是……”
“我们不喝酒,来一份红烧江鲢,一碟小菜,两碗米饭即可。”
“好嘞,红烧江鲢一份、小菜一碟、米饭两碗——”小二拖着长音,向后面厨房报出菜名。
正吃饭间,一个满面污垢的小乞丐出现在店门口,脏兮兮的脸上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容,然后伸出脏兮兮的手,逐桌乞讨。小乞丐似乎对人们的漠视习以为常,在每张桌前并未停留过久,及至走到陈文祺桌前,口中依然重复着那句话,“给几文钱吧”。
陈文祺掏出几个铜钱,正要放在小乞丐手上时,小乞丐已然走到葛衣人身旁。
陈文祺一怔,嘟哝了一句“这么心急”,正准备起身送给他时,旁边已经出现骚动。
原来小乞丐走到那葛衣人旁边伸手乞讨时,两人发生了冲突。
“去去去。”葛衣人甚是不耐烦,伸手将小乞丐推搡了一下。
那小乞丐勃然大怒,说道:“你这厮忒是无理,你不施舍小爷便也罢了,怎还推搡小爷?”说罢欺身朝葛衣人扑了过去,顿时两人扭作一团。
陈文祺心道,这人不愿施舍便也罢了,何必对小孩动手?不怕落个以大欺小的恶名?这小乞丐也真是,这么个小人儿竟敢主动招惹人家健壮大汉?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小乞丐好似有些功夫,葛衣人被他一拉一搡,竟踉踉跄跄地退了几步,眼看就要摔倒。百忙中探手一撑,扶住邻桌身穿皂色直裰的少年,才不至于跌倒。
陈文祺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表面却不动声色。
葛衣人一不留神,被小乞丐推倒,虽未受伤,却狼狈不堪,顿时大怒,迅速将上衣下摆往腰间一扎,抡圆双拳作势挥向小乞丐。小乞丐见状似乎有些胆怯,慌忙转身向外便逃。葛衣人哪容他逃遁,大喝一声,拔腿就追。
陈文祺冷哼一声,正准备起身阻拦,邻桌驾舟的中年壮汉已将葛衣人一把拉住,劝道:“这位大哥,人家小乞丐向你行乞,你爱打赏便打赏几文,不爱打赏不理睬就是。偏你不仅不给,反倒恶言相向。如今他既未乞得什么,你也未伤了哪里,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容他走吧。”
葛衣人见有人劝解,便大声骂了几句,极不情愿地回到刚才的桌子上喝酒去了。看他魂不守舍、如坐针毡的样子,陈文祺心里好笑,暗中留神不让他走脱。
天色渐暗,景星心急客栈还没有着落,亦如邻桌葛衣人,魂不守舍、如坐针毡。见陈文祺仍在不紧不慢地扒着饭,不由提醒他说:“文祺哥,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没有找到客栈呢。”
陈文祺伸手摸摸景星的头,低声说道:“不急,等看完一曲戏再走。”
“看戏?哪有戏看?”景星举目四顾,寻找唱戏之人。
“嘘。”陈文祺将食指竖在唇边,示意景星小声说话,笑道:“你看那临窗而坐的两位,他们准备结账了。只要他们一结账,好戏便要开锣。”
“小二,结账。” 话未说完,那位皂衣公子已经出声呼叫店家。
“好咧,客官,您俩的饭菜总共五十八文钱。”
“好。这就付……”,突然,皂衣公子伸到腰间的手僵硬了,神色也不太自然。
“怎么了?”身着玉衫的公子低声问道。
“钱……钱袋没……”皂衣公子嗫嚅道。
玉衫公子只道他没有带银两出来,便嗔怪地说道:“你呀,办事总不牢靠。”回头愧疚地对小二说:“小二哥,适才出门忘了带钱,可否暂且赊欠,回头再拿钱补上?”
“什么,没带钱?”店小二见他们演双簧一样,不禁生疑,伸手欲抓玉衫公子的前襟,“是忘记带钱还是根本不带钱?这样的事我可经历多了,想吃霸王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玉衫公子见小二向自己胸前抓来,不禁大羞,顿时满脸绯红。
“小二哥,请不要为难我家小……少爷。其实是……我的钱袋不知什么时候给丢了。” 皂衣少年见状,慌忙中去拉小二的衣袖,可一时哪里拉扯得开?店小二的手继续向玉衫公子胸前抓去。
邻桌葛衣人眼光朝四周一扫,趁满店客人看热闹之际,起身快步向门口走去。
与此同时,陈文祺站起身来,一步跨到玉衫公子与店小二两人中间,将玉衫公子拦在身后,抓住店小二伸出的手,说道:“小二哥,和气生财,何必动手动脚的?这两位公子跟你开开玩笑而已,他们的钱袋在这里哩,你跟我来拿。”
小二的手被陈文祺一扣,顿时酸软,整个人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陈文祺向门口滑去。
玉衫公子感激地看了陈文祺一眼,面上又是一红。
葛衣人堪堪走到门口,正欲抬脚迈过门槛时,突然眼前一暗,陈文祺与店小二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位仁兄,请把你拾到的东西留下再走。”陈文祺没打算揭穿他的行径,托言捡到失物为他准备了一个台阶。
葛衣人并不识趣,佯装糊涂地反问道:“什么东西?”
陈文祺用手指指皂衣公子他们,说道:“这位公子的钱袋刚才不是被你捡到了么?”
“原来是你偷了我的钱袋?好你个小偷。”未等葛衣人有何反应,皂衣公子恍然大悟,上前一步,伸手抓住葛衣人的胳臂。
葛衣人挥手一摔,把皂衣公子摔了个趔趄,陈文祺忙伸手扶住。
“什么小偷?别冤枉好人。凭什么说我偷了你们的钱袋?”葛衣人气愤地嚷道。
“是呀,说他偷了东西,可有什么证据?”食客中有人既像打抱不平、又似起哄地嚷道。
玉衫、皂衣两位这时也觉唐突,拿眼望着陈文祺。
葛衣人既不“就坡下驴”,陈文祺也不再为他遮掩。
“偷与未偷,一看便知。” 陈文祺右手“倏”地在那葛衣人刚才扎起衣摆的腰间一探,手里已然抓住了一个物件,只是拳心向里,众人均看不见他握住了什么东西。
“你……,那是我的钱袋。”葛衣人的脸此时涨得通红,大声说道。
“你说这是你的钱袋,有什么证据?”
“当然有。”葛衣人毫不犹豫地说,“我知道钱袋中有几个铜钱、几张银票。你说是他们的,他们可知道吗?”
“是啊,谁能说出钱袋中的铜钱、银票,谁就是这钱袋的主人。”众人响应。
玉衫公子连忙对皂衣公子说:“瑞……朱瑞,你快说呀,你钱袋中有多少银票,多少铜钱?”敢情这位皂衣公子名叫朱瑞。
“我只记得……好像……有七、八两银票,十……余文铜钱。”朱瑞结结巴巴地回忆着。
“众位客官,你们看他吞吞吐吐地样子,还‘好像,好像’的,难不成自己的银钱自己不清楚了?”那葛衣人此刻脸色已经恢复正常,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可是清楚地记得自己的银钱是多少。我那钱袋中,有三张银票、十七个铜钱。请众位客官验看一下,我若说得不对,这钱袋就不是我的。”
众位客人立即鼓噪起来,都说陈文祺诬赖好人。有打抱不平的走过来,要陈文祺交出钱袋,当着众人的面查看钱袋中的银钱。
这时,一时失措的玉衫公子“哼”了一声:“三张银票?好个对‘自己的银钱记得清楚’,你且说说看,那银票有几张二两的、几张一两的?三张银票共有多少银两?”
“这……这……”葛衣人似乎被玉衫公子一迭连声的发问难倒,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陈文祺明白玉衫公子话中之意,赞许地向玉衫公子点了点头。玉衫公子点头回礼之时,脸上竟是微微一红。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出门在外,钱袋里头的钱不时地花,谁还能记得清楚还剩多少?除非始终没有用过,大家说是不是?”有人出面帮葛衣人“解围”。
“那倒也是。”
“有多少钱我只有大概数,记不准正常。”
众人纷纷赞同。
葛衣人暗暗松了一口气,立时又理直气壮地说道:“是呀,今天一天用过不止一次的钱,有些记不清了。但起码还清楚地记得有三张银票吧,可他什么也不知道,大家评评,该是谁的钱袋?”
“哼,记得几张却记不得几两,不觉得有悖常理吗?除非是瞎子,眼睛不能‘看’才用‘手摸’。” 玉衫公子哂道,说完望了陈文祺一眼。
陈文祺心领神会,转头问那葛衣人:“请问这位仁兄,你认识你的钱袋吗?”
葛衣人一楞,旋即说道:“笑话,这钱袋我都用了十多年了,怎地不认识?”
“当真认识?”
“当……然……认识。” 葛衣人有些心虚。
陈文祺又转向朱瑞:“这位公子,你的钱袋你可认识?”
“认识。”
“那好。”陈文祺低头飞快地看了一眼手中的钱袋,对两人说道:
“我刚才看过这钱袋,上面绣有莲花图案。既然你们都认识自己的钱袋,那么我问你们,这钱袋上绣有几朵莲花?”
又对葛衣人说:“钱袋是从尊驾身上拿出来的,请尊驾先说,若你说对了,他也不用再说,这钱袋就是你的了。”
葛衣人沉默了一阵,然后说道:“这钱袋只是用来装钱的,我一个大男人,对花花朵朵的不感兴趣,平时谁去留意它绣有几朵莲花呢?”
“对呀,我这钱袋上绣着鸳鸯戏水,我从来就没有留意上面有几只鸳鸯,难道说这钱袋不是我的了?”众人中有人打抱不平,高高扬起手中的钱袋,嘲讽地对陈文祺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既然平时没留意莲花的数量,但是什么颜色的莲花总该有些印象吧?你说是白莲花还是红莲花?”陈文祺退让一步。
“这个……,”葛衣人犹豫了一下,说,“既有红莲花,也有白莲花。”他想,既然要绣花,自然是五颜六色比单色的好看。
陈文祺微微一笑,转身问朱瑞:“请问这位公子,你记得你的钱袋上有几朵莲花?是红莲花还是白莲花?”
“没有……。” 朱瑞嗫嚅着说。
“大家看看嘛,他什么都不知道。”葛衣人见状,感到胜利在望。
众人再次鼓噪,有的甚至开始指责陈文祺无事生非,诬陷好人。
陈文祺对众人的指责充耳不闻,只是盯住朱瑞,催促他说出答案。
朱瑞迟疑着不开口,站立一旁的玉衫公子也很疑惑,平时没见他用过什么红莲花、白莲花图案的钱袋呀,难道这位公子搞错了?遂向朱瑞问道:
“朱瑞,你有莲花图案的钱袋吗?平日未见你用过啊?”
朱瑞恢复了平静,对陈文祺说道:
“这位公子,谢谢您好心相助。可能您真的冤枉好人了,那不是我的钱袋。”
朱瑞断然否定是自己的钱袋,葛衣人顿时神气起来:“如何?他自己也承认不是他的,看你还敢诬赖你大爷?今日你不磕头谢罪,你大爷我决不饶你。还不拿过来?”
“你还没有看见钱袋,怎知不是你的?”陈文祺没有理睬葛衣人,一脸镇定地向朱瑞发问。
朱瑞摇摇头,说道:“我的钱袋只是一只纯青色的麻布小袋,用一根黄色的绸带扎住袋口,上面根本没有绣花。”
陈文祺将握住钱袋的手高举过顶,然后手掌一翻。
“啊——”这是众人发出的惊诧声。
“不错,这正是我的钱袋。”这是朱瑞雀跃的声音。
半空中,一只用黄色绸带扎着袋口的纯青色麻布小袋,正在陈文祺的两指下凌空摆动。
那葛衣人一见,顿时脸色煞白,一掌推开堵在门口的店小二,欲要夺路而逃。刚才手举鸳鸯戏水钱袋的食客,想到为葛衣人打抱不平、出言嘲讽陈文祺,此时面红过耳,哪容他遁去?高喊一声“不要让这个贼子跑了”,与几个好事者一齐围了上去,抓住葛衣人,拳脚相向。饶是葛衣人空有一些拳脚,此时亦不敢还手。
“请各位住手吧,”玉衫公子不忍心,大声喝止那几人,“念他不过一小偷,也许是生计所迫,不得已才干此勾当,算不得大奸大恶之人。既然钱袋已被追回,大伙且饶他去吧。”
当事人开了口,众人也没有理由继续施暴,便放开葛衣人。葛衣人撩起衣襟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恨恨地看了陈文祺一眼,鼠窜而去。
陈文祺自幼习文识礼,涵养甚高,最不喜睚眦必报的心胸狭窄之人。朱瑞不冒认钱袋在先、玉衫公子又为害己之人开脱在后,令陈文祺好生敬佩,不免对二人多看了一眼。恰巧这时玉衫公子也向他望来,四目相交,两人均有些尴尬,急忙将目光移向别处。陈文祺将钱袋还给朱瑞,向二人一抱拳,回桌用饭去了。
玉衫公子吩咐朱瑞付过账款,带着他走到陈文祺桌边,向陈文祺深施一礼,感激地说:“刚才多亏兄台识破那小偷,使我俩免受羞辱,在此谢过。”
“小事一桩,兄台不必介怀。而且若非兄台暗中提示,一时还不好揭穿那贼的伎俩呢。”陈文祺起身还礼。
识袋断袋,原本已在他的计划之中,玉衫公子的“提示”,不过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陈文祺将“功劳”算在玉衫公子身上,固然是“君子不掠人之美”,更是不欲让别人有“感恩”的负担。
“兄台过谦了。在下一时心急,才脱口而出,这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陈文祺笑了笑,没有作声。这种事越说人家就越在乎。
话已至此,该是结束的时候了。
但,玉衫公子与朱瑞两人,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
“嗯……呃……。”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玉衫公子受人恩惠,希望能有机会报答,但自己与陈文祺不过萍水相逢,今日一过又将是路人,如果错过今日报恩的机会,将是终身的愧疚。刚才隐隐约约听他们主仆二人说什么客栈,似乎遇到难处,欲要施以援手,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见玉衫公子欲言又止,陈文祺问道:“兄台还有何事?但讲无妨。”
玉衫公子面色一红,低声问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姓陈名文祺,黄州府人士。”指了指景星,“他叫景星,是陪我读书的小兄弟。”
“原来是陈兄,幸会,幸会。在下姓……杨……名山凌,”又指指朱瑞,“他名叫朱瑞,是我的……书僮。”
“是杨兄,失敬,失敬。”陈文祺放下筷子,抱拳行礼,“敢问杨兄,也是赴考来啦?”
“非也,非也。在下虽读了几句诗书,却不过是袜线之才、记问之学,若应试秋闱,定要曳白而归。”
“杨兄过谦,倒教在下惭愧。”
“陈兄前来武昌城,莫非就是参加今年科考来着?”
陈文祺点点头:“凑个热闹而已。”
“陈兄说笑了。”杨山凌瞥了一眼桌旁的书箧,问道:“陈兄是否尚未入住客栈?”
陈文祺尴尬一笑,窘迫地答道:“是呀,原以为很容易找到客栈的,哪知城中大大小小客栈,均已爆满。”
“陈兄有所不知,按说武昌城大小旅馆客栈不下百家,平日客房都不甚紧张,即便赴考的秀才再多,客房也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今年文武双科开考,除增加了赶考的武秀才外,还有那些卖弓贩马的“武”商人也全都过来凑热闹,故此武昌城已是一铺难求,陈兄想要找到旅店住宿只怕的确很难。”
“那可怎么办?”小景星听罢急切地说:“文祺哥,就怪你,老爷让你早点来你偏……”
“偏什么偏?”陈文祺笑着截住景星的话头,若无其事地说道:“大不了待会恳求饭庄老板发发慈悲,就在他这几张八仙桌上凑合一晚。要不然就在外面河边找个空地,我们江中洗澡岸边睡觉,正好乘凉呢。只是……”陈文祺皱皱眉,今晚一过,明日便要进入贡院,三天的考试吃住全在里面,这三天景星可怎么办呢?不禁沉思起来。
“在下知道望山门外金沙洲有一个客栈,那里略微偏僻了一点,或许尚有空房,只是路途稍远,不知陈兄意下如何?”杨山凌介绍说。
陈文祺、景星听罢大喜,连忙向杨山凌打听地址。
“城外小路曲折,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不如我们带你俩去,万一那里也客满的话还可以带你们转来。”
陈文祺知他对刚才的事心存感激,一心要投桃报李,若是推托,反使他心中愧疚。况且天色已晚,自己两人真不知到何处寻找旅馆,不如应允了他们,既成全了他们的心意,又或许更容易找到住宿的地方。想到此,便点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杨兄带路。”
杨山凌见陈文祺应允,心中大喜,忙令朱瑞拿上陈文祺的行李,待景星结清账目,领着两人向望山门走去。
武昌城内,车水马龙、人头躜动。湖广布政使司下辖十六府的文武生员,陆陆续续会聚于此,赶赴久违的乡试。不仅如此,“秋闱”盛会,引得各地巨贾显贵、贩夫走卒、引车买浆甚至流浪乞讨者,也纷纷云集武昌城。一时间,武昌城内大小客栈旅馆家家爆满。
陈文祺带着小景星走遍武昌城大街小巷,都未找到投宿的地方。信步之间,二人来到城北长江岸边,此刻骄阳将坠,红霞漫天,江风吹来,掠走了一身的热汗,顿觉格外清凉。
从陈家庄辗转而来,又在武昌城转了很久,此时已是饥肠辘辘。抬头看见旁边一个名为“仙客来”的饭庄已经开始营业,陈文祺便对景星道:“时已黄昏,我们且先进去吃点东西再作道理。”
店小二正好出来,向他们招呼:“两位客官是要用饭么?请里边坐。”一伸手,将他们引至进门左首一张八仙桌上坐下。
吃晚饭的时间尚早,只左首边上稀稀落落地坐着几桌客人。
最里面临窗桌上坐着两位书生打扮的少年公子。面江而坐的那位身穿玉色云缎圆领生员衫、腰系皂绦软巾垂带,虽然身材不甚伟岸,却生得极为英俊,即便潘安再世,也要自愧不如;背向大门而坐的那位年纪稍小,身材也矮小一些,身着皂色直裰,亦是五官端正,唇红齿白,虽未成年,也隐有几分翩翩公子的模样。天气炎热,旁人都是短衣短裤衣着,偏这两人都穿着宽大的上衣和紧脚长袴,好在他们临窗而坐,江面习习凉风,自窗户钻进来,倒也未见他们出汗。两人没有喝酒,一人端着一小碗米饭,就着面前几样精致的小菜,心不在焉地一小口一小口地扒着。两人虽然临窗而坐,却对窗外的景色毫无兴趣,倒是对进店的客人特别在意,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刚进店的客人审视一番,似乎是找人的样子。
邻桌坐着一个三十五、六年纪的葛衣人,衣着齐整,只是长发密髭,似是久未修理。面前放着一只酒杯一壶酒一碟小菜,虽然浅斟低酌,却并不悠然自得,神色间甚至有些许烦躁,眼睛也是不时望向大门,似乎也在等人。
再往外,与陈文祺他们并排的桌子上,坐着四个中年壮汉,均穿白色对襟背心,足蹬芒鞋,一望便知是江中驾舟之人,此刻正在把酒对饮。
店小二提了一只蓝色绘画瓷壶,过来为陈文祺、景星二人斟上茶,习惯性地用手中抹布抹了抹桌子,问道:“客官,您要喝酒还是……”
“我们不喝酒,来一份红烧江鲢,一碟小菜,两碗米饭即可。”
“好嘞,红烧江鲢一份、小菜一碟、米饭两碗——”小二拖着长音,向后面厨房报出菜名。
正吃饭间,一个满面污垢的小乞丐出现在店门口,脏兮兮的脸上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容,然后伸出脏兮兮的手,逐桌乞讨。小乞丐似乎对人们的漠视习以为常,在每张桌前并未停留过久,及至走到陈文祺桌前,口中依然重复着那句话,“给几文钱吧”。
陈文祺掏出几个铜钱,正要放在小乞丐手上时,小乞丐已然走到葛衣人身旁。
陈文祺一怔,嘟哝了一句“这么心急”,正准备起身送给他时,旁边已经出现骚动。
原来小乞丐走到那葛衣人旁边伸手乞讨时,两人发生了冲突。
“去去去。”葛衣人甚是不耐烦,伸手将小乞丐推搡了一下。
那小乞丐勃然大怒,说道:“你这厮忒是无理,你不施舍小爷便也罢了,怎还推搡小爷?”说罢欺身朝葛衣人扑了过去,顿时两人扭作一团。
陈文祺心道,这人不愿施舍便也罢了,何必对小孩动手?不怕落个以大欺小的恶名?这小乞丐也真是,这么个小人儿竟敢主动招惹人家健壮大汉?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小乞丐好似有些功夫,葛衣人被他一拉一搡,竟踉踉跄跄地退了几步,眼看就要摔倒。百忙中探手一撑,扶住邻桌身穿皂色直裰的少年,才不至于跌倒。
陈文祺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表面却不动声色。
葛衣人一不留神,被小乞丐推倒,虽未受伤,却狼狈不堪,顿时大怒,迅速将上衣下摆往腰间一扎,抡圆双拳作势挥向小乞丐。小乞丐见状似乎有些胆怯,慌忙转身向外便逃。葛衣人哪容他逃遁,大喝一声,拔腿就追。
陈文祺冷哼一声,正准备起身阻拦,邻桌驾舟的中年壮汉已将葛衣人一把拉住,劝道:“这位大哥,人家小乞丐向你行乞,你爱打赏便打赏几文,不爱打赏不理睬就是。偏你不仅不给,反倒恶言相向。如今他既未乞得什么,你也未伤了哪里,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容他走吧。”
葛衣人见有人劝解,便大声骂了几句,极不情愿地回到刚才的桌子上喝酒去了。看他魂不守舍、如坐针毡的样子,陈文祺心里好笑,暗中留神不让他走脱。
天色渐暗,景星心急客栈还没有着落,亦如邻桌葛衣人,魂不守舍、如坐针毡。见陈文祺仍在不紧不慢地扒着饭,不由提醒他说:“文祺哥,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没有找到客栈呢。”
陈文祺伸手摸摸景星的头,低声说道:“不急,等看完一曲戏再走。”
“看戏?哪有戏看?”景星举目四顾,寻找唱戏之人。
“嘘。”陈文祺将食指竖在唇边,示意景星小声说话,笑道:“你看那临窗而坐的两位,他们准备结账了。只要他们一结账,好戏便要开锣。”
“小二,结账。” 话未说完,那位皂衣公子已经出声呼叫店家。
“好咧,客官,您俩的饭菜总共五十八文钱。”
“好。这就付……”,突然,皂衣公子伸到腰间的手僵硬了,神色也不太自然。
“怎么了?”身着玉衫的公子低声问道。
“钱……钱袋没……”皂衣公子嗫嚅道。
玉衫公子只道他没有带银两出来,便嗔怪地说道:“你呀,办事总不牢靠。”回头愧疚地对小二说:“小二哥,适才出门忘了带钱,可否暂且赊欠,回头再拿钱补上?”
“什么,没带钱?”店小二见他们演双簧一样,不禁生疑,伸手欲抓玉衫公子的前襟,“是忘记带钱还是根本不带钱?这样的事我可经历多了,想吃霸王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玉衫公子见小二向自己胸前抓来,不禁大羞,顿时满脸绯红。
“小二哥,请不要为难我家小……少爷。其实是……我的钱袋不知什么时候给丢了。” 皂衣少年见状,慌忙中去拉小二的衣袖,可一时哪里拉扯得开?店小二的手继续向玉衫公子胸前抓去。
邻桌葛衣人眼光朝四周一扫,趁满店客人看热闹之际,起身快步向门口走去。
与此同时,陈文祺站起身来,一步跨到玉衫公子与店小二两人中间,将玉衫公子拦在身后,抓住店小二伸出的手,说道:“小二哥,和气生财,何必动手动脚的?这两位公子跟你开开玩笑而已,他们的钱袋在这里哩,你跟我来拿。”
小二的手被陈文祺一扣,顿时酸软,整个人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陈文祺向门口滑去。
玉衫公子感激地看了陈文祺一眼,面上又是一红。
葛衣人堪堪走到门口,正欲抬脚迈过门槛时,突然眼前一暗,陈文祺与店小二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位仁兄,请把你拾到的东西留下再走。”陈文祺没打算揭穿他的行径,托言捡到失物为他准备了一个台阶。
葛衣人并不识趣,佯装糊涂地反问道:“什么东西?”
陈文祺用手指指皂衣公子他们,说道:“这位公子的钱袋刚才不是被你捡到了么?”
“原来是你偷了我的钱袋?好你个小偷。”未等葛衣人有何反应,皂衣公子恍然大悟,上前一步,伸手抓住葛衣人的胳臂。
葛衣人挥手一摔,把皂衣公子摔了个趔趄,陈文祺忙伸手扶住。
“什么小偷?别冤枉好人。凭什么说我偷了你们的钱袋?”葛衣人气愤地嚷道。
“是呀,说他偷了东西,可有什么证据?”食客中有人既像打抱不平、又似起哄地嚷道。
玉衫、皂衣两位这时也觉唐突,拿眼望着陈文祺。
葛衣人既不“就坡下驴”,陈文祺也不再为他遮掩。
“偷与未偷,一看便知。” 陈文祺右手“倏”地在那葛衣人刚才扎起衣摆的腰间一探,手里已然抓住了一个物件,只是拳心向里,众人均看不见他握住了什么东西。
“你……,那是我的钱袋。”葛衣人的脸此时涨得通红,大声说道。
“你说这是你的钱袋,有什么证据?”
“当然有。”葛衣人毫不犹豫地说,“我知道钱袋中有几个铜钱、几张银票。你说是他们的,他们可知道吗?”
“是啊,谁能说出钱袋中的铜钱、银票,谁就是这钱袋的主人。”众人响应。
玉衫公子连忙对皂衣公子说:“瑞……朱瑞,你快说呀,你钱袋中有多少银票,多少铜钱?”敢情这位皂衣公子名叫朱瑞。
“我只记得……好像……有七、八两银票,十……余文铜钱。”朱瑞结结巴巴地回忆着。
“众位客官,你们看他吞吞吐吐地样子,还‘好像,好像’的,难不成自己的银钱自己不清楚了?”那葛衣人此刻脸色已经恢复正常,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可是清楚地记得自己的银钱是多少。我那钱袋中,有三张银票、十七个铜钱。请众位客官验看一下,我若说得不对,这钱袋就不是我的。”
众位客人立即鼓噪起来,都说陈文祺诬赖好人。有打抱不平的走过来,要陈文祺交出钱袋,当着众人的面查看钱袋中的银钱。
这时,一时失措的玉衫公子“哼”了一声:“三张银票?好个对‘自己的银钱记得清楚’,你且说说看,那银票有几张二两的、几张一两的?三张银票共有多少银两?”
“这……这……”葛衣人似乎被玉衫公子一迭连声的发问难倒,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陈文祺明白玉衫公子话中之意,赞许地向玉衫公子点了点头。玉衫公子点头回礼之时,脸上竟是微微一红。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出门在外,钱袋里头的钱不时地花,谁还能记得清楚还剩多少?除非始终没有用过,大家说是不是?”有人出面帮葛衣人“解围”。
“那倒也是。”
“有多少钱我只有大概数,记不准正常。”
众人纷纷赞同。
葛衣人暗暗松了一口气,立时又理直气壮地说道:“是呀,今天一天用过不止一次的钱,有些记不清了。但起码还清楚地记得有三张银票吧,可他什么也不知道,大家评评,该是谁的钱袋?”
“哼,记得几张却记不得几两,不觉得有悖常理吗?除非是瞎子,眼睛不能‘看’才用‘手摸’。” 玉衫公子哂道,说完望了陈文祺一眼。
陈文祺心领神会,转头问那葛衣人:“请问这位仁兄,你认识你的钱袋吗?”
葛衣人一楞,旋即说道:“笑话,这钱袋我都用了十多年了,怎地不认识?”
“当真认识?”
“当……然……认识。” 葛衣人有些心虚。
陈文祺又转向朱瑞:“这位公子,你的钱袋你可认识?”
“认识。”
“那好。”陈文祺低头飞快地看了一眼手中的钱袋,对两人说道:
“我刚才看过这钱袋,上面绣有莲花图案。既然你们都认识自己的钱袋,那么我问你们,这钱袋上绣有几朵莲花?”
又对葛衣人说:“钱袋是从尊驾身上拿出来的,请尊驾先说,若你说对了,他也不用再说,这钱袋就是你的了。”
葛衣人沉默了一阵,然后说道:“这钱袋只是用来装钱的,我一个大男人,对花花朵朵的不感兴趣,平时谁去留意它绣有几朵莲花呢?”
“对呀,我这钱袋上绣着鸳鸯戏水,我从来就没有留意上面有几只鸳鸯,难道说这钱袋不是我的了?”众人中有人打抱不平,高高扬起手中的钱袋,嘲讽地对陈文祺说道。
“这话也有道理。既然平时没留意莲花的数量,但是什么颜色的莲花总该有些印象吧?你说是白莲花还是红莲花?”陈文祺退让一步。
“这个……,”葛衣人犹豫了一下,说,“既有红莲花,也有白莲花。”他想,既然要绣花,自然是五颜六色比单色的好看。
陈文祺微微一笑,转身问朱瑞:“请问这位公子,你记得你的钱袋上有几朵莲花?是红莲花还是白莲花?”
“没有……。” 朱瑞嗫嚅着说。
“大家看看嘛,他什么都不知道。”葛衣人见状,感到胜利在望。
众人再次鼓噪,有的甚至开始指责陈文祺无事生非,诬陷好人。
陈文祺对众人的指责充耳不闻,只是盯住朱瑞,催促他说出答案。
朱瑞迟疑着不开口,站立一旁的玉衫公子也很疑惑,平时没见他用过什么红莲花、白莲花图案的钱袋呀,难道这位公子搞错了?遂向朱瑞问道:
“朱瑞,你有莲花图案的钱袋吗?平日未见你用过啊?”
朱瑞恢复了平静,对陈文祺说道:
“这位公子,谢谢您好心相助。可能您真的冤枉好人了,那不是我的钱袋。”
朱瑞断然否定是自己的钱袋,葛衣人顿时神气起来:“如何?他自己也承认不是他的,看你还敢诬赖你大爷?今日你不磕头谢罪,你大爷我决不饶你。还不拿过来?”
“你还没有看见钱袋,怎知不是你的?”陈文祺没有理睬葛衣人,一脸镇定地向朱瑞发问。
朱瑞摇摇头,说道:“我的钱袋只是一只纯青色的麻布小袋,用一根黄色的绸带扎住袋口,上面根本没有绣花。”
陈文祺将握住钱袋的手高举过顶,然后手掌一翻。
“啊——”这是众人发出的惊诧声。
“不错,这正是我的钱袋。”这是朱瑞雀跃的声音。
半空中,一只用黄色绸带扎着袋口的纯青色麻布小袋,正在陈文祺的两指下凌空摆动。
那葛衣人一见,顿时脸色煞白,一掌推开堵在门口的店小二,欲要夺路而逃。刚才手举鸳鸯戏水钱袋的食客,想到为葛衣人打抱不平、出言嘲讽陈文祺,此时面红过耳,哪容他遁去?高喊一声“不要让这个贼子跑了”,与几个好事者一齐围了上去,抓住葛衣人,拳脚相向。饶是葛衣人空有一些拳脚,此时亦不敢还手。
“请各位住手吧,”玉衫公子不忍心,大声喝止那几人,“念他不过一小偷,也许是生计所迫,不得已才干此勾当,算不得大奸大恶之人。既然钱袋已被追回,大伙且饶他去吧。”
当事人开了口,众人也没有理由继续施暴,便放开葛衣人。葛衣人撩起衣襟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恨恨地看了陈文祺一眼,鼠窜而去。
陈文祺自幼习文识礼,涵养甚高,最不喜睚眦必报的心胸狭窄之人。朱瑞不冒认钱袋在先、玉衫公子又为害己之人开脱在后,令陈文祺好生敬佩,不免对二人多看了一眼。恰巧这时玉衫公子也向他望来,四目相交,两人均有些尴尬,急忙将目光移向别处。陈文祺将钱袋还给朱瑞,向二人一抱拳,回桌用饭去了。
玉衫公子吩咐朱瑞付过账款,带着他走到陈文祺桌边,向陈文祺深施一礼,感激地说:“刚才多亏兄台识破那小偷,使我俩免受羞辱,在此谢过。”
“小事一桩,兄台不必介怀。而且若非兄台暗中提示,一时还不好揭穿那贼的伎俩呢。”陈文祺起身还礼。
识袋断袋,原本已在他的计划之中,玉衫公子的“提示”,不过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陈文祺将“功劳”算在玉衫公子身上,固然是“君子不掠人之美”,更是不欲让别人有“感恩”的负担。
“兄台过谦了。在下一时心急,才脱口而出,这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陈文祺笑了笑,没有作声。这种事越说人家就越在乎。
话已至此,该是结束的时候了。
但,玉衫公子与朱瑞两人,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
“嗯……呃……。”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玉衫公子受人恩惠,希望能有机会报答,但自己与陈文祺不过萍水相逢,今日一过又将是路人,如果错过今日报恩的机会,将是终身的愧疚。刚才隐隐约约听他们主仆二人说什么客栈,似乎遇到难处,欲要施以援手,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见玉衫公子欲言又止,陈文祺问道:“兄台还有何事?但讲无妨。”
玉衫公子面色一红,低声问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姓陈名文祺,黄州府人士。”指了指景星,“他叫景星,是陪我读书的小兄弟。”
“原来是陈兄,幸会,幸会。在下姓……杨……名山凌,”又指指朱瑞,“他名叫朱瑞,是我的……书僮。”
“是杨兄,失敬,失敬。”陈文祺放下筷子,抱拳行礼,“敢问杨兄,也是赴考来啦?”
“非也,非也。在下虽读了几句诗书,却不过是袜线之才、记问之学,若应试秋闱,定要曳白而归。”
“杨兄过谦,倒教在下惭愧。”
“陈兄前来武昌城,莫非就是参加今年科考来着?”
陈文祺点点头:“凑个热闹而已。”
“陈兄说笑了。”杨山凌瞥了一眼桌旁的书箧,问道:“陈兄是否尚未入住客栈?”
陈文祺尴尬一笑,窘迫地答道:“是呀,原以为很容易找到客栈的,哪知城中大大小小客栈,均已爆满。”
“陈兄有所不知,按说武昌城大小旅馆客栈不下百家,平日客房都不甚紧张,即便赴考的秀才再多,客房也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今年文武双科开考,除增加了赶考的武秀才外,还有那些卖弓贩马的“武”商人也全都过来凑热闹,故此武昌城已是一铺难求,陈兄想要找到旅店住宿只怕的确很难。”
“那可怎么办?”小景星听罢急切地说:“文祺哥,就怪你,老爷让你早点来你偏……”
“偏什么偏?”陈文祺笑着截住景星的话头,若无其事地说道:“大不了待会恳求饭庄老板发发慈悲,就在他这几张八仙桌上凑合一晚。要不然就在外面河边找个空地,我们江中洗澡岸边睡觉,正好乘凉呢。只是……”陈文祺皱皱眉,今晚一过,明日便要进入贡院,三天的考试吃住全在里面,这三天景星可怎么办呢?不禁沉思起来。
“在下知道望山门外金沙洲有一个客栈,那里略微偏僻了一点,或许尚有空房,只是路途稍远,不知陈兄意下如何?”杨山凌介绍说。
陈文祺、景星听罢大喜,连忙向杨山凌打听地址。
“城外小路曲折,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不如我们带你俩去,万一那里也客满的话还可以带你们转来。”
陈文祺知他对刚才的事心存感激,一心要投桃报李,若是推托,反使他心中愧疚。况且天色已晚,自己两人真不知到何处寻找旅馆,不如应允了他们,既成全了他们的心意,又或许更容易找到住宿的地方。想到此,便点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杨兄带路。”
杨山凌见陈文祺应允,心中大喜,忙令朱瑞拿上陈文祺的行李,待景星结清账目,领着两人向望山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