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元年,赵祯登基的第一年,走至尾声了。
自从秦慕儒执掌九州酒楼以来,这半年扩张极快。福建路六州两军四十七县,除了州治外,其余的县基本上是一县一家。
如今九州酒楼共有近六十家分楼,当然全部都在福建路境内,还没有扩张到外路。所以,在福建路,九州酒楼的名声极大,是无人不知,但在外路,依然是声名不显。但随着外地商旅往来,九州酒楼的名声已经开始向外路传播了。
东京七十二家正店的人从四月份就陆陆续续到了泉州,但九州酒楼自从铁锅失窃后,已经提高了警惕,所以七十二家正店的人一时没有寻到机会,想效仿潘楼也做不到。只能苦苦等待,寻觅机会。
仅仅三个月后,他们就发现九州酒楼开始了疯狂扩张,之后是一发不可收拾。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着实让他们震怒。因为九州酒楼竟然成立九州厨师学院,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炒菜技术。他们最怕的不就是炒菜传遍天下吗?可是九州酒楼偏偏做了他们最担心的事。
其实九州酒楼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招徒,不过当时只是兑现承诺,为酒楼行的成员培养炒菜厨子。外界不知而已。
现在不过是公开罢了。
这也是逼不得已,因为九州酒楼扩张太迅速了,之前培养的那些厨子供不应求,只能扩大规模。选择人员也不再是局限九州酒楼名下厨子伙计的亲朋好友。
这毕竟有弊端,容易出现抱团,甚至相互勾结的现象。
在杨汉还没有构建完成监督机制,缺少制衡的情况下,这简直是**的天然温床。
杨汉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招徒对象就面向了所有人,只要符合九州酒楼的要求,谁都可以。所以,东京七十二家的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这激怒了他们所有人。
但到了年底,九州酒楼已经达到了六十家的规模,遍布福建路各州县。
这着实震惊了他们所有人,之前暗藏的阴暗心思,是再无踪影。如今的九州酒楼已然是庞然大物,哪怕他们来自东京,称霸天下饮食酒楼行业多年,也不敢贸然对抗。
他们只能一边暗自潜伏,一边寻找机会。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漏洞,九州酒楼厨院的性质,注定有很多空子可以钻。来硬的不行,软的还不行吗?所以,他们就打算派出自己人拜入九州厨院门下,学习其炒菜技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比单单偷一本菜谱要好太多了。
但还不等他们窃喜,就迎来当头一棒。九州酒楼岂是傻的?怎会白白的为他人培养厨子,为他人做嫁衣。
九州厨院是公开招徒了,但主要目的是为自家培养厨子。所以,看似公开,实则有要求。第一就是福建路籍贯,这就断了外路之人的念想。你拿如今人口流动如此之大,客户如此之多?也许是寓居福建路几十年,只是没有本地主户户籍罢了做借口。理由当然可以,那就找相邻担保吧,只要你能证明自己在本地生活了几十年,九州厨院也收。
所谓伪造凭证,只能说很难,九州酒楼在福建路每个县都有分楼,稍稍打听就一目了然,哪是那么容易就糊弄过去的。
籍贯限制是一重保障,算是杜绝了浑水摸鱼。二就是,要签契约的,从九州厨院学成后,服从分配,优先供应九州酒楼。再说以九州酒楼的待遇,也少有人可以比,想挖墙角也要衡量一下实力。
九州酒楼扩张是快,但罕见的炒菜,成熟的九州菜系,谁人可以竞争?所谓开张就能营业,且现金流庞大无比。这不光维持了九州酒楼的扩张,也让九州酒楼的实力雄厚无比,别家怎么比?
当然这也许能难倒很多人,但也只是让七十二家正店感到棘手而已。像潘楼就凭借着在泉州多年采购经营下的人脉,只花费少许钱财,轻易的就找到了担保之人,让自家的几位年轻仆人,成了“本地人”,成功进入了九州厨院。
七十二家也不遑多让,凭借各种手段,大多达成了目的。以他们的财力,用钱砸也能砸进去一个呀。
当然,像七十二家正店这样的只是少数。
伴随着九州酒楼的扩张,九州厨院的火爆,每个学徒毕业后都能有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供不应求。就算这样,厨师学徒的毕业数量也完全赶不上九州酒楼的扩张速度。
而九州厨师学院,教授方式也很特别,不像后世那么系统,完全是为了教会学徒做菜而设置。先是练刀工,然后是掂锅,再然后是就是各种固定菜式的练习,九州厨师学院供应大量的食材,材料,全凭借大量的练习,学员才能很快掌握一个个菜式的制作。
可以说,这完全是催肥,半年就毕业。
如果放在后世,肯定会被人骂做骗子,被人喷死。一个误人子弟的罪名是逃不掉的。但没办法,时间紧急,没办法系统的学习。
而这些练习消耗的食材,厨院人数少消化不了,则送去那些孤寡院等一些官府设置的福利场所。这些没有卫生问题,而且菜肉油脂都有,可以说营养均衡。这个年代浪费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事情杨汉不允许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无意之举,没想到大大减少了官府的供应,不光赢得了民众的赞扬,也让蔡知县闻听之后,多次视察,赞许不已。听说蔡知县已经上奏知州,要为九州酒楼请一座牌匾回来,但不知真假。
不光泉州城,所有九州酒楼的分楼全都施行一样的措施,所有厨子伙计都知道,这是那位从不露面的东家定下的。
所以每日清晨,九州酒楼的伙计都会将前一天积攒的剩饭菜,送去孤寡院,或者放在门口,供乞丐取用。如果是夏天,就改在晚间。
这为九州酒楼赢得了大量好名声。
虽然在民间九州酒楼名声很好,九州菜系更是声誉日隆。但在读书人中就不一样了,听到九州厨师学院的名字后,都有点不屑,庖厨小道,也敢称学?在读书人眼里,唯儒学才是正统,其余皆是下流。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亘古皆然。
杨汉当然知道厨院里混进了心怀不轨的人,虽不知是谁,但脱不出同行业竞争者的范畴。多半是他们派来的探子。但他却丝毫不担心,那些人不知道的是,厨院的关键在于两项,一是铁锅,二是炒菜技术。以大宋如今的冶铁技术,还无法支撑铁锅的大量量产,单是铁锅一项就能难倒大多数人。
倒是可以铸铁锅,但技术不过关,很厚,一个十几斤,谁能掂的起来?这样炒菜的魅力就大打折扣了。
杨汉又不是七十二家正店,他丝毫不担心铁锅,甚至炒菜的外传。因为这是历史趋势,就算没有他,没有九州酒楼,再过几十年,铁锅的生产技术就会成熟,届时铁锅大量出现,甚至会远销海外。炒菜更是会随着大宋南迁,从东京传遍全天下。
再说铁锅不能量产,不光限制了九州酒楼,也限制了全天下。换个角度来看,甚至对九州酒楼有利。因为遍观全天下,有谁能有九州酒楼这样庞大的财力与完备的体系,能大规模的扩张?
唯九州酒楼一家!
再者,半年能学会什么?厨院充其量教的只是初级的炒菜技术与菜式。就算学徒有少部分外流,但他们也只是学个皮毛,真正的九州菜系要到九州分楼里去学。由老厨师带新厨师,没有几年时间下来,根本就学不会。
这就是杨汉的考量。
这点目前还没人看到,等半年后,那些“间谍学徒”毕了业。凭借那些半年学成的厨子,如何跟九州酒楼竞争。
所以,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到,遇急机制也被计算在内的情况下,厨院的事情杨汉根本就不担心。以李豁的能力他完全能应对。
九州酒楼的扩张问题他更不担心,实际上,秦慕儒完全出乎他预料了。他知道秦慕儒有才能,但却没想到他能半年就扩张到六十家。
这已经不是人才,而是大才了。
所以,此刻杨汉坐在书房内,面前就摆着一封信。是秦慕儒所写,托大郎转交给他。除了汇报情况外,还将明年的计划都已做好。事无巨细,悉数禀明,这说明秦慕儒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他知道如何对得起杨汉的全权放权。
但在杨汉看来,其末尾的一句话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求见杨汉。
杨汉笑了笑,回信点评他的年终总结与明年计划,但对他的求见,杨汉不予回复。不予回复,也就是拒绝。以秦慕儒的聪明程度,他自会明白。
现在还不是见面的时候。
杨汉松了口气,回顾着这一年来的事情。
厨院上了正轨,不需他担心;九州酒楼走上了大步扩张的道路,秦慕儒完全能够胜任,他也无需费心;学院弟子们进境很快,只要再有几年时间他就能完全放心了;工院正有条不紊的生产累积初级工业品,看似不显山不漏水,但这才是他撬动大宋的起点;铸造院正在收拢铁匠,支撑着九州酒楼的扩张,目前还没被人注意到。
只有九州商会了,才成立几个月,第一支商队就去了南方。
这已是年底了,那位应该已经逝去了,杨汉不知道商队有没有及时赶到。
唉,回过神来,杨汉叹了口气。
让杨汉担心的事还有马千军,他去执行自己的计划了,已经离开了半年,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除夕到了,今年的年夜饭一如既往的丰盛,比去年多了一口人,但也少了一口人。
马千军不在,林幼薇这几月都有些闷闷不乐,担忧不已。尤其是青竹有了身孕,虽然整个家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但不免勾起了她的伤心事,联想到己身,她有些哀伤。
林幼薇不知道马千军去了哪里,她有分寸,也从来不问。杨汉考虑一番后,告诉了她再有半年,马千军就会回来。
这让她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总之,这个元日,氛围很好。
元日过去了,迎来了天圣二年。
上元节后,杨汉就带着芽儿与小石头回了学院。弟子们元日跟去年一样是跟着张瞎子与翠红一起过的。
如今的学院生活,无论是弟子们,还是张瞎子夫妇都已经完全适应了。但却少了一人,杨旦不在。
杨汉的牙全换完了,芽儿也开始换牙了,一同换牙的还有好多个孩子。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杨汉,时间从来没有停过脚步,他必须珍惜时间。
他的身体依然是不好不坏的样子,日日咳血,偶尔大病一场,身体一段时间的异常虚弱。但过后又会恢复一些。
至于还能撑多久,杨汉也不知道。
马千军不在,杨汉身边只有大郎,他正在大量招人,组建商队。杨汉默默思量一番后,觉得马千军回来,商队的事情就交给他去管。
未来九州商会的商品能不能行销天下,就看商队的数量多少了。遍观古代,大商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商队。
杨汉以为万般无事,能平静一段时间,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事情往往出乎他预料。
九州酒楼又遇到麻烦了,自从进入二月后,就不断有人找事。性质类似之前的泼皮,但分量可比泼皮要重多了。
重到了打断秦慕儒扩张的脚步,不得不返回泉州亲自坐镇处理,也让杨汉棘手的地步。
......
这日晚间,晋江县主簿柳谓的马车进了张县丞的府邸。
柳谓神情隐隐激动,被张府仆人引进了张县丞的书房。
张县丞正在临摹碑帖,柳谓行礼,他也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想起张县丞素日的城府,柳谓热切的心情突然冷却了一分,到嗓子眼的话也压下了。
良久,只听张县丞道:“九州酒楼的事你参与进去了?”
柳谓心中一突,偷偷看了眼张县丞,只见他头都没抬,表情全神贯注,心神似全都在笔下。
柳谓心思急转,小声道:“禀县丞,是刘公子找的在下,说务必帮忙,下官推却不过,才......”
“他许诺了你什么好处?”张县丞淡淡的问了一句。
“......”柳谓有些忐忑,小心翼翼道:“刘公子说,事成之后五座九州酒楼会归入下官名下。还说如果县丞如果能相帮一番,他愿意拿八座九州酒楼相酬。”
“啧。”张县丞冷笑一声,放下了毛笔,看向柳谓的目光意味莫名。
柳谓心中惴惴,猜测着张县丞的心思。
多半是以为九州酒楼如今有六十家分楼,那刘公子想借助他们的手来达成目的,却只给这么点报酬,难道是嫌少?
虽然这正中他下怀,但这话他哪敢说,只能讪讪而笑。
“罢了,谁让人家是知州公子,你去吧。”张县丞陷入沉吟中,过了一会,他挥了挥手。
柳谓疑惑了,他不断观察张县丞,但结果让他失望不已,他什么也没能从张县丞脸上看出来。
他纵然不甘,但也只能遗憾离去。
柳谓走后,张县丞露出嘲讽之色。那柳谓多半是自己嫌少,才来到他这里,手段低劣的挑拨,妄图让他出面多争夺一些利益。
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是知州公子,柳谓不敢得罪,他就会不知轻重吗?
要说不甘,他当然也有。谁能想到那九州酒楼如此厉害,短短半年就扩张到了六十家。以九州酒楼的蓄财能力,这该是如何大的一份产业。
别说他了,天下谁能不动心?
可恨他被骗了这么久,他一直以为九州酒楼有东京的背景,才没有冒然出手。可是他派去东京打探的人回来了,告诉他九州酒楼根本就没有什么背景,不光如此,还从秘密渠道得知了,九州酒楼似乎得罪了七十二家正店。
他得知消息后,着实愣了好久。在泉州他是地头蛇,很容易就打探到泉州果然出现了很多东京七十二家正店的人。
这让他恼怒不已,自己竟然被九州酒楼蒙骗了这么久。
对方这一手扯虎皮做大旗好生了得,骗了他一年多时间。
但还不等他动手,知州公子却插手了,这让他不得不停手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嘴边的肥肉被人夺走。
天知道知州公子发了什么疯,自从去年从福州州学回来后,就一直没有离去。但想到九州酒楼如此大的产业,不引起人注意才反而不正常。听说福州开了好几家九州酒楼,那知州公子多半是在福州就看上了这份产业。
九州酒楼的主楼在泉州,而泉州知州是他父亲,这简直是送到嘴边的膏肉,谋夺者随众,但优势再没有比他更大的了。
不得不说张县丞心思很恐怖,他短短时间就将知州公子的心思猜透了,唯一让他不确定的事,此事刘知州知晓不知晓?是全然不知,被蒙在鼓里,还是暗中指使,装作不知。
这也是他收手的原因,知州不是他能惹得起的。退避三舍方才明智。
与知州公子虎口夺食,他办不到,也不能做。但此事也让他看到这是一个攀附上知州的机会,正是基于此,他才默认了柳谓的行为。
至于九州酒楼,已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一家如此之大而又没有什么背景的产业,迟早是他人囊中之物。
他人吃肉,他顺便跟着喝些汤罢了。
自从秦慕儒执掌九州酒楼以来,这半年扩张极快。福建路六州两军四十七县,除了州治外,其余的县基本上是一县一家。
如今九州酒楼共有近六十家分楼,当然全部都在福建路境内,还没有扩张到外路。所以,在福建路,九州酒楼的名声极大,是无人不知,但在外路,依然是声名不显。但随着外地商旅往来,九州酒楼的名声已经开始向外路传播了。
东京七十二家正店的人从四月份就陆陆续续到了泉州,但九州酒楼自从铁锅失窃后,已经提高了警惕,所以七十二家正店的人一时没有寻到机会,想效仿潘楼也做不到。只能苦苦等待,寻觅机会。
仅仅三个月后,他们就发现九州酒楼开始了疯狂扩张,之后是一发不可收拾。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着实让他们震怒。因为九州酒楼竟然成立九州厨师学院,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炒菜技术。他们最怕的不就是炒菜传遍天下吗?可是九州酒楼偏偏做了他们最担心的事。
其实九州酒楼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招徒,不过当时只是兑现承诺,为酒楼行的成员培养炒菜厨子。外界不知而已。
现在不过是公开罢了。
这也是逼不得已,因为九州酒楼扩张太迅速了,之前培养的那些厨子供不应求,只能扩大规模。选择人员也不再是局限九州酒楼名下厨子伙计的亲朋好友。
这毕竟有弊端,容易出现抱团,甚至相互勾结的现象。
在杨汉还没有构建完成监督机制,缺少制衡的情况下,这简直是**的天然温床。
杨汉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招徒对象就面向了所有人,只要符合九州酒楼的要求,谁都可以。所以,东京七十二家的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这激怒了他们所有人。
但到了年底,九州酒楼已经达到了六十家的规模,遍布福建路各州县。
这着实震惊了他们所有人,之前暗藏的阴暗心思,是再无踪影。如今的九州酒楼已然是庞然大物,哪怕他们来自东京,称霸天下饮食酒楼行业多年,也不敢贸然对抗。
他们只能一边暗自潜伏,一边寻找机会。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漏洞,九州酒楼厨院的性质,注定有很多空子可以钻。来硬的不行,软的还不行吗?所以,他们就打算派出自己人拜入九州厨院门下,学习其炒菜技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比单单偷一本菜谱要好太多了。
但还不等他们窃喜,就迎来当头一棒。九州酒楼岂是傻的?怎会白白的为他人培养厨子,为他人做嫁衣。
九州厨院是公开招徒了,但主要目的是为自家培养厨子。所以,看似公开,实则有要求。第一就是福建路籍贯,这就断了外路之人的念想。你拿如今人口流动如此之大,客户如此之多?也许是寓居福建路几十年,只是没有本地主户户籍罢了做借口。理由当然可以,那就找相邻担保吧,只要你能证明自己在本地生活了几十年,九州厨院也收。
所谓伪造凭证,只能说很难,九州酒楼在福建路每个县都有分楼,稍稍打听就一目了然,哪是那么容易就糊弄过去的。
籍贯限制是一重保障,算是杜绝了浑水摸鱼。二就是,要签契约的,从九州厨院学成后,服从分配,优先供应九州酒楼。再说以九州酒楼的待遇,也少有人可以比,想挖墙角也要衡量一下实力。
九州酒楼扩张是快,但罕见的炒菜,成熟的九州菜系,谁人可以竞争?所谓开张就能营业,且现金流庞大无比。这不光维持了九州酒楼的扩张,也让九州酒楼的实力雄厚无比,别家怎么比?
当然这也许能难倒很多人,但也只是让七十二家正店感到棘手而已。像潘楼就凭借着在泉州多年采购经营下的人脉,只花费少许钱财,轻易的就找到了担保之人,让自家的几位年轻仆人,成了“本地人”,成功进入了九州厨院。
七十二家也不遑多让,凭借各种手段,大多达成了目的。以他们的财力,用钱砸也能砸进去一个呀。
当然,像七十二家正店这样的只是少数。
伴随着九州酒楼的扩张,九州厨院的火爆,每个学徒毕业后都能有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供不应求。就算这样,厨师学徒的毕业数量也完全赶不上九州酒楼的扩张速度。
而九州厨师学院,教授方式也很特别,不像后世那么系统,完全是为了教会学徒做菜而设置。先是练刀工,然后是掂锅,再然后是就是各种固定菜式的练习,九州厨师学院供应大量的食材,材料,全凭借大量的练习,学员才能很快掌握一个个菜式的制作。
可以说,这完全是催肥,半年就毕业。
如果放在后世,肯定会被人骂做骗子,被人喷死。一个误人子弟的罪名是逃不掉的。但没办法,时间紧急,没办法系统的学习。
而这些练习消耗的食材,厨院人数少消化不了,则送去那些孤寡院等一些官府设置的福利场所。这些没有卫生问题,而且菜肉油脂都有,可以说营养均衡。这个年代浪费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事情杨汉不允许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无意之举,没想到大大减少了官府的供应,不光赢得了民众的赞扬,也让蔡知县闻听之后,多次视察,赞许不已。听说蔡知县已经上奏知州,要为九州酒楼请一座牌匾回来,但不知真假。
不光泉州城,所有九州酒楼的分楼全都施行一样的措施,所有厨子伙计都知道,这是那位从不露面的东家定下的。
所以每日清晨,九州酒楼的伙计都会将前一天积攒的剩饭菜,送去孤寡院,或者放在门口,供乞丐取用。如果是夏天,就改在晚间。
这为九州酒楼赢得了大量好名声。
虽然在民间九州酒楼名声很好,九州菜系更是声誉日隆。但在读书人中就不一样了,听到九州厨师学院的名字后,都有点不屑,庖厨小道,也敢称学?在读书人眼里,唯儒学才是正统,其余皆是下流。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亘古皆然。
杨汉当然知道厨院里混进了心怀不轨的人,虽不知是谁,但脱不出同行业竞争者的范畴。多半是他们派来的探子。但他却丝毫不担心,那些人不知道的是,厨院的关键在于两项,一是铁锅,二是炒菜技术。以大宋如今的冶铁技术,还无法支撑铁锅的大量量产,单是铁锅一项就能难倒大多数人。
倒是可以铸铁锅,但技术不过关,很厚,一个十几斤,谁能掂的起来?这样炒菜的魅力就大打折扣了。
杨汉又不是七十二家正店,他丝毫不担心铁锅,甚至炒菜的外传。因为这是历史趋势,就算没有他,没有九州酒楼,再过几十年,铁锅的生产技术就会成熟,届时铁锅大量出现,甚至会远销海外。炒菜更是会随着大宋南迁,从东京传遍全天下。
再说铁锅不能量产,不光限制了九州酒楼,也限制了全天下。换个角度来看,甚至对九州酒楼有利。因为遍观全天下,有谁能有九州酒楼这样庞大的财力与完备的体系,能大规模的扩张?
唯九州酒楼一家!
再者,半年能学会什么?厨院充其量教的只是初级的炒菜技术与菜式。就算学徒有少部分外流,但他们也只是学个皮毛,真正的九州菜系要到九州分楼里去学。由老厨师带新厨师,没有几年时间下来,根本就学不会。
这就是杨汉的考量。
这点目前还没人看到,等半年后,那些“间谍学徒”毕了业。凭借那些半年学成的厨子,如何跟九州酒楼竞争。
所以,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到,遇急机制也被计算在内的情况下,厨院的事情杨汉根本就不担心。以李豁的能力他完全能应对。
九州酒楼的扩张问题他更不担心,实际上,秦慕儒完全出乎他预料了。他知道秦慕儒有才能,但却没想到他能半年就扩张到六十家。
这已经不是人才,而是大才了。
所以,此刻杨汉坐在书房内,面前就摆着一封信。是秦慕儒所写,托大郎转交给他。除了汇报情况外,还将明年的计划都已做好。事无巨细,悉数禀明,这说明秦慕儒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他知道如何对得起杨汉的全权放权。
但在杨汉看来,其末尾的一句话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求见杨汉。
杨汉笑了笑,回信点评他的年终总结与明年计划,但对他的求见,杨汉不予回复。不予回复,也就是拒绝。以秦慕儒的聪明程度,他自会明白。
现在还不是见面的时候。
杨汉松了口气,回顾着这一年来的事情。
厨院上了正轨,不需他担心;九州酒楼走上了大步扩张的道路,秦慕儒完全能够胜任,他也无需费心;学院弟子们进境很快,只要再有几年时间他就能完全放心了;工院正有条不紊的生产累积初级工业品,看似不显山不漏水,但这才是他撬动大宋的起点;铸造院正在收拢铁匠,支撑着九州酒楼的扩张,目前还没被人注意到。
只有九州商会了,才成立几个月,第一支商队就去了南方。
这已是年底了,那位应该已经逝去了,杨汉不知道商队有没有及时赶到。
唉,回过神来,杨汉叹了口气。
让杨汉担心的事还有马千军,他去执行自己的计划了,已经离开了半年,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除夕到了,今年的年夜饭一如既往的丰盛,比去年多了一口人,但也少了一口人。
马千军不在,林幼薇这几月都有些闷闷不乐,担忧不已。尤其是青竹有了身孕,虽然整个家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但不免勾起了她的伤心事,联想到己身,她有些哀伤。
林幼薇不知道马千军去了哪里,她有分寸,也从来不问。杨汉考虑一番后,告诉了她再有半年,马千军就会回来。
这让她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总之,这个元日,氛围很好。
元日过去了,迎来了天圣二年。
上元节后,杨汉就带着芽儿与小石头回了学院。弟子们元日跟去年一样是跟着张瞎子与翠红一起过的。
如今的学院生活,无论是弟子们,还是张瞎子夫妇都已经完全适应了。但却少了一人,杨旦不在。
杨汉的牙全换完了,芽儿也开始换牙了,一同换牙的还有好多个孩子。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杨汉,时间从来没有停过脚步,他必须珍惜时间。
他的身体依然是不好不坏的样子,日日咳血,偶尔大病一场,身体一段时间的异常虚弱。但过后又会恢复一些。
至于还能撑多久,杨汉也不知道。
马千军不在,杨汉身边只有大郎,他正在大量招人,组建商队。杨汉默默思量一番后,觉得马千军回来,商队的事情就交给他去管。
未来九州商会的商品能不能行销天下,就看商队的数量多少了。遍观古代,大商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商队。
杨汉以为万般无事,能平静一段时间,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事情往往出乎他预料。
九州酒楼又遇到麻烦了,自从进入二月后,就不断有人找事。性质类似之前的泼皮,但分量可比泼皮要重多了。
重到了打断秦慕儒扩张的脚步,不得不返回泉州亲自坐镇处理,也让杨汉棘手的地步。
......
这日晚间,晋江县主簿柳谓的马车进了张县丞的府邸。
柳谓神情隐隐激动,被张府仆人引进了张县丞的书房。
张县丞正在临摹碑帖,柳谓行礼,他也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想起张县丞素日的城府,柳谓热切的心情突然冷却了一分,到嗓子眼的话也压下了。
良久,只听张县丞道:“九州酒楼的事你参与进去了?”
柳谓心中一突,偷偷看了眼张县丞,只见他头都没抬,表情全神贯注,心神似全都在笔下。
柳谓心思急转,小声道:“禀县丞,是刘公子找的在下,说务必帮忙,下官推却不过,才......”
“他许诺了你什么好处?”张县丞淡淡的问了一句。
“......”柳谓有些忐忑,小心翼翼道:“刘公子说,事成之后五座九州酒楼会归入下官名下。还说如果县丞如果能相帮一番,他愿意拿八座九州酒楼相酬。”
“啧。”张县丞冷笑一声,放下了毛笔,看向柳谓的目光意味莫名。
柳谓心中惴惴,猜测着张县丞的心思。
多半是以为九州酒楼如今有六十家分楼,那刘公子想借助他们的手来达成目的,却只给这么点报酬,难道是嫌少?
虽然这正中他下怀,但这话他哪敢说,只能讪讪而笑。
“罢了,谁让人家是知州公子,你去吧。”张县丞陷入沉吟中,过了一会,他挥了挥手。
柳谓疑惑了,他不断观察张县丞,但结果让他失望不已,他什么也没能从张县丞脸上看出来。
他纵然不甘,但也只能遗憾离去。
柳谓走后,张县丞露出嘲讽之色。那柳谓多半是自己嫌少,才来到他这里,手段低劣的挑拨,妄图让他出面多争夺一些利益。
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是知州公子,柳谓不敢得罪,他就会不知轻重吗?
要说不甘,他当然也有。谁能想到那九州酒楼如此厉害,短短半年就扩张到了六十家。以九州酒楼的蓄财能力,这该是如何大的一份产业。
别说他了,天下谁能不动心?
可恨他被骗了这么久,他一直以为九州酒楼有东京的背景,才没有冒然出手。可是他派去东京打探的人回来了,告诉他九州酒楼根本就没有什么背景,不光如此,还从秘密渠道得知了,九州酒楼似乎得罪了七十二家正店。
他得知消息后,着实愣了好久。在泉州他是地头蛇,很容易就打探到泉州果然出现了很多东京七十二家正店的人。
这让他恼怒不已,自己竟然被九州酒楼蒙骗了这么久。
对方这一手扯虎皮做大旗好生了得,骗了他一年多时间。
但还不等他动手,知州公子却插手了,这让他不得不停手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嘴边的肥肉被人夺走。
天知道知州公子发了什么疯,自从去年从福州州学回来后,就一直没有离去。但想到九州酒楼如此大的产业,不引起人注意才反而不正常。听说福州开了好几家九州酒楼,那知州公子多半是在福州就看上了这份产业。
九州酒楼的主楼在泉州,而泉州知州是他父亲,这简直是送到嘴边的膏肉,谋夺者随众,但优势再没有比他更大的了。
不得不说张县丞心思很恐怖,他短短时间就将知州公子的心思猜透了,唯一让他不确定的事,此事刘知州知晓不知晓?是全然不知,被蒙在鼓里,还是暗中指使,装作不知。
这也是他收手的原因,知州不是他能惹得起的。退避三舍方才明智。
与知州公子虎口夺食,他办不到,也不能做。但此事也让他看到这是一个攀附上知州的机会,正是基于此,他才默认了柳谓的行为。
至于九州酒楼,已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一家如此之大而又没有什么背景的产业,迟早是他人囊中之物。
他人吃肉,他顺便跟着喝些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