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淖齿谋反弑齐王,田单避乱奔即墨
话说那莒城中本就有齐军数万人,又兼收了各处败逃来的兵马,阵势已自不小,再加上淖齿带来的楚军援兵,隐约已有二十多万大军驻扎于此。齐王见了,心中渐定,有意反击燕军,收复城池。因那乐毅之前五路大军齐出,纷纷受降,虽风卷残云般地夺取了大片齐国领土,兵马却未增添一人。
兵马是差不多了,但仍缺一良将。触子那种碌碌之辈是绝不敢再用的,之前小将军达子还算凑合,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而齐国各地守将大多已降了燕军,也召集不来。齐王反复思量后,得了个主意:拜淖齿为齐相,让他指挥齐、楚联军与燕军作战。
——淖齿身为楚国上将,战绩颇著,可说是眼下齐军阵营中最优秀的将才。他虽是楚国人,但我拜他为相国,再赏赐他金银无数,总能笼络得来吧?楚王待他再好,也绝到不了这个份上。
有道是: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头挖不倒?齐王很快便轻易的“挖墙脚”得手。然而,就在他暗自庆幸得一良将时,淖齿却在他身后也挥起了锄头:倒打一耙。
这淖齿实在不是个东西。按理说,齐王行事如此大方,又是权又是钱的砸下来,你就卖力干活便是了。然而,他得了齐国相位后,仗着又有兵权在手,竟然预备谋反。
淖齿胆敢独立,有他自己的想法:楚国这时正忙着与苦主秦国交战,分身不暇,更何况留作应付东线战事的十万楚国还在自己手上;齐国已被燕军打得方寸皆乱,自己又身为齐国相国,兼掌相权、军权于一身,因此这块也不难应付;唯有燕军势头凶猛,上将军乐毅又有大才,不可不防。为了保险起见,他暗中派人找到乐毅,商议两家共同瓜分齐国一事。乐毅虽不喜欢淖齿这种小人,但对齐国“又树一敌”也是求之不得,于是答应下来。
淖齿见乐毅答应的爽快,彻底放心下来,不久后他就找了一良机,将那齐闵王活活勒死,然后又趁乱兼并了莒城中的齐国军马,斩杀、驱逐不肯附从自己的齐国官员,脱离齐、楚两国宣布独立——史称“淖齿之乱。”
淖齿谋反时,乐毅趁着齐王死后齐国大乱,督促五路大军继续征进,将有大城七十余座的齐国打得只剩下三座城池:莒城、即墨、以及聊城(不久后聊城也被乐毅收得)——乐毅、淖齿二人一个注重仁义,一个迷信暴力,本不能相容,此前结盟一事,不过相互利用而已。
在乐毅与淖齿一外一内的双重打击下,昔日强极一时的齐国眼看将亡。这时,一人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齐国的救星出场了。
就在淖齿谋反不久后,他勒杀齐王的暴行终于激怒了齐国臣民:齐王封你为相,你却恩将仇报,如何肯服你管治?加上淖齿自以为有大军在手,骄奢至极,比先前齐闵王还要残暴十倍。齐国大臣王孙贾拼着玉石俱碎的决心,于莒城市集上振臂高呼,号召齐人共同起来反抗楚人淖齿,一时群情激涌,四百壮士随即响应,将得意洋洋正视察莒城状况的淖齿成功诛杀。
淖齿伏诛后,随他前来的楚军士兵害怕遭受牵连,奔逃殆尽。王孙贾又与其他齐国官员联手,推举齐闵王之子继位——是为齐襄王。
全凭王孙贾,莒城的局势总算稳住了。但这时的燕国已近乎控制住了齐国全境,想要不被亡国,光靠忠臣还是不够,还得有一能臣才行。
田单,便是那位能臣。
田单,齐国人,原先是临淄城中的一名小官,极有智谋。早在乐毅攻打临淄时,城中官民人心惶惶,争相逃命。田单与众人不同,他一不惊慌,二不逃命,只是每日在家中埋头苦干改造车辆。等燕军即将攻进城时,他的车子也已改造完毕,才不慌不忙地逃去。由于临淄是大都,人口稠密且官员与富人极多,一路上逃亡者不计其数,许多人由于马车不够坚固,轮子一旦相撞就行走不便,要么被赶来的燕军擒获,要么自相践踏而死,唯有田单这车,四个木轮以及车轴都用铁皮特意加固过,因此走得又快又稳,还经得起撞击。
田单靠着这辆“改装车”,终于躲开了燕军的追击。当时,大多数齐国难民因齐王在莒城,且莒城中守军最多,都往南逃;田单却又和他人不同,带着家人一路逃往齐国最东南的即墨。
再后来,因乐毅亲率最精锐的燕国铁骑南下开往莒城,因此逃往莒城的难民又被燕军擒获去了不少,余下的好不容易逃入莒城中,又碰上了“淖齿之乱”这等倒霉事,死的死,伤的伤,被擒的被擒,惨不堪言;田单以及随他赶往即墨的众人却由于该地位置偏僻,燕军攻势较弱,较好的幸存了下来。
田单等人逃入即墨后不久,一支二万人左右的燕军偏师随后赶来。即墨守将见城中守军人数有好几万人,便要率军出城迎战。田单又上去劝谏他道:“燕军连战连胜,势不可挡。不如坚守不出,等他锐气消耗殆尽后,自然退走。”那守将欺燕军兵少,执意要出战。结果真被田单说中了:齐军士气低落一触即溃,即墨守将战死,几万大军出城,只剩下七千人侥幸逃回。
这一下,田单的大名传遍了即墨城,城中的军士以及百姓钦佩他的智慧,共推他继任守将一职。
紧要关头容不得惺惺作态,因此田单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守将重任。他亲率仅存不多的七千将士奋力死守,总算保存住了摇摇欲坠的即墨城。过了十日,燕军见即墨短时间内攻克不下,只好绕开了此城,攻打别处城邑去了。
田单得了喘息之机,不敢懈怠。他亲自安置四处逃来的难民,从中选拔军士,卖力操练;又亲自监督匠人加固城池,大量制作铠甲、兵器,将守城器械一一备足;然后,他又亲自拿起锄头、刀剪,站着就种地,坐着休息时就编制草席,忙了个没完。经他这么一整顿,即墨城中守军渐多,粮草、器械也恢复了生产,士气复振。
即墨城的防备日益完善,但其他齐国城邑同时一一被燕军收服。数月之后,乐毅将五路大军收拢,重新分作二部,一部攻莒城,一部攻即墨——齐国的其他城邑已经全部投降了。
第五十六回:齐将初施“反间计”,燕王大怒杀谗臣
乐毅军令一下,近十万燕军立即分作两处,一起卖力攻打,结果因莒、即墨二城事先做足了防备,燕军一时攻克不下。乐毅向来不喜欢蛮干,见这两城守备严密,便又下令燕军改强攻为围困,在那两城外围深挖壕沟,多建营垒,意欲逼迫这二城主动投降。城内的田单见燕军只攻了十几日便改了战法,直皱眉头,他本是大智大勇的人,区区五万燕军自然吓不倒他,只不过,乐毅在围住这两座城池时,在后方又做了许多工作,让他听了又惊又怕。
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近期正忙于祭祀齐桓公、管仲二人。这二人乃是齐国上下最为尊崇的贤王、名相,一时间夸赞乐毅者甚众。
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下令,齐国各处守将还是各就各职,不作更换。各处军士,有愿为燕国效劳者,粮饷按照先前待遇发放,不愿为燕国效劳者,加发饷银任其回乡,一时间夸赞乐毅者不绝于耳。
又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已下令,所有投降的齐国城邑赋税减半,且将齐闵王时所定下的若干苛政一并废除,一时间夸赞乐毅者遍布齐国。
田单守着即墨,燕军虽攻不进来,但他也攻不出去,对乐毅的“攻心之策”毫无办法,所以他万分着急,怕齐国民心尽数被燕人收去。
想来想去,他寻思到一计。他将整日守卫在即墨城头的几万守军撤下许多,显出一副疏于防备的样子,引诱燕军前来攻城。只要燕军久攻不下,他便能反守为攻,一举击败包围即墨的燕军,冲出城去,晓谕各处齐国城邑纷纷改旗易帜,重新听命于齐王。
率军围住即墨的燕国将领见了田单这一举动后,果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去乐大将军那请示是否立即下令攻城。
乐毅正驻军于莒、即墨二城之间。他听了这事后,连忙赶到即墨城下去看。一看,果真如此,于是他微笑道:“不必强攻,既然即墨守将支持不住了,你等速速派人前去劝降。”
田单当然不肯降,任由城下的燕军将领把嘴皮子说破了,他才放出话来:“你等想要即墨,只管发兵来攻就是了。”
乐毅听后,下令道:“众军听令!各处军士加紧提防,防备齐军突然杀出,切不可擅自攻城!违令者,斩!”
燕军这时无人不服乐毅,见他有令,一齐断绝了强攻即墨的念头。
田单见燕军齐刷刷地守在城外,就是不肯攻城,急了。恰好这时有军士来报说城中粮草、装备虽积备足了,但取火用的柴禾却无处砍得,越来越少,请田将军尽快拿个主意。
田单急中生智,下令将城门大开,让城中樵夫去附近山上砍柴。樵夫出城时,他已在城内一左一右安排下两支伏兵,只要燕军趁势攻进来,就可一齐杀出。
城外的乐毅见即墨城门打开,有数十人樵夫装扮,缓慢的出了城后向附近有山的地方走去,下令道:“若只有樵夫,尽管放他们过去,若有军士杀出,方可应战。”
连续好几日,出城砍柴的樵夫都能安然无恙的回来,田单的计策再次失败——非但没能将燕军引进城来,反倒搞得自己军中人心浮动。有人就对田单提议道:“那燕军如此仁义,田将军……不如我等也降了吧。”
田单听后大怒,严惩了这些胆敢说投降的人。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冥思苦想,最终想到了一招狠计:齐国的命运,全凭这一计了!
——反间计。
燕国都城:蓟都。
朝堂上,燕国臣子已闹得不可开交,分成了两派。一派说那乐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能攻下齐国七十二城,为何仅存的两座城池迟迟不能攻克?——这必然是乐毅压根就不想全灭齐国,而是想割地自立。
一听这话,另一边许多燕臣也跳出来了,说乐毅忠心耿耿,怎会谋反?你等休要胡说!至于这两城为何攻克不下,其中自有缘故。
这边又有人冷笑道:据我等查知,这段时间内乐毅压根就没想去攻城,而是四处广结齐国民心,又擅自减去齐国各地的赋税……这等所作所为,不是想自立又是什么?
那边又有大臣要站出来说话时,坐于上首的燕昭王怒了。
“即刻起,谁敢妄议说乐毅要自立者,一律斩首示众!”
燕王此言一出,朝堂上刹那间鸦雀无声,那些之前刚说乐毅要自立的臣子们面面相窥,大多都不敢再吭声。过了片刻后,终于有人又上前说道:“大王,乐毅在齐国广收民心,不肯卖力攻城,这事千真万确,不可不防啊!”
燕王冷冷看他一眼,下令侍卫道:“将此人拖出午门,立即斩了!”
那臣子一听说燕王真的要杀自己,惊得魂飞魄散,连忙四处观望寻人相助。这时,与他平日交情甚好的数位大臣连忙上前帮他劝道:“大王,乐毅确实反心已现,趁其眼下在齐国扎根未稳,及时收缴他兵权还来得及。若不然,淖齿之祸便要降临到我大燕国头上了!”
燕王听后拍案而起道:“淖齿何等人也?无才无德且又性格贪婪,如何可与上将军相提并论?寡人与乐将军二人肝胆相照,情同兄弟,此中的情谊又岂是那齐国昏君与淖齿二人能比?”说到这里,他叹息一声又道:“本王号令在前,你等非要违抗才肯甘心,那就怪不得寡人了……来人,将这些佞臣一个不留,全部杀尽。”
见燕王如此大怒,一时无人再敢说乐毅不是。燕王处置完那几人后,当众召来使者,手书一封交给他,吩咐道:“立即带书信去见乐将军,告知他:即日起,寡人正式拜他为齐王。”
使者领命去了,径直将该书信送到了乐毅手中。乐毅听说是燕王亲笔书信,连忙恭敬接过来看,上面写道:若非爱卿才智高远,寡人的亡国之仇,杀父之恨怎能报得?上将军对寡人之恩,不可谓不重。眼下,齐国虽被讨平,但人心未附,且有莒、即墨二城尚自顽抗。爱卿可立即就任齐王,追剿残敌,安抚百姓,寡人之燕国愿与爱卿之齐国永结盟好……
乐毅看到这里时,汗如雨下,连忙放下书信朝北拜道:“蒙大王如此信任,末将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称王一事,乐毅万万不敢受!”尔后,他又对那使者说道:“请回报大王,在下早晚为他收得齐国全境。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容末将徐徐图之。”
使者走后,剧辛等人好心提醒乐毅道:“上将军,大王这番举动,定是有人在国内进谗言了。您何不寻思个计策尽快拿下这二城,这样也好堵他人之口。”
乐毅凛然道:“非我不愿得此二城。只是齐国易下,民心难得,若是攻之过急,杀戮过重,只怕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人心失尽。到那时,齐国百万民众群情汹涌,只凭我等十万燕军,如何弹压得住?”剧辛等人听后,方才叹服。
而燕昭王之所以不怕乐毅学那淖齿,是因为他不仅有“用人不疑”的肚量,还有“疑人不用”的眼光——他素知乐毅忠心,因而放心专任。尔后又听使者回报,说乐毅想要“徐徐图之”,燕王随即下令:任由其“徐徐图齐国”,燕国一干大臣不可再妄议这事,再有违令者,之前那几人便是前车之鉴。
因乐毅有了燕王这块坚强的后盾,田单的“反间计”不幸再次失败。
话说那莒城中本就有齐军数万人,又兼收了各处败逃来的兵马,阵势已自不小,再加上淖齿带来的楚军援兵,隐约已有二十多万大军驻扎于此。齐王见了,心中渐定,有意反击燕军,收复城池。因那乐毅之前五路大军齐出,纷纷受降,虽风卷残云般地夺取了大片齐国领土,兵马却未增添一人。
兵马是差不多了,但仍缺一良将。触子那种碌碌之辈是绝不敢再用的,之前小将军达子还算凑合,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而齐国各地守将大多已降了燕军,也召集不来。齐王反复思量后,得了个主意:拜淖齿为齐相,让他指挥齐、楚联军与燕军作战。
——淖齿身为楚国上将,战绩颇著,可说是眼下齐军阵营中最优秀的将才。他虽是楚国人,但我拜他为相国,再赏赐他金银无数,总能笼络得来吧?楚王待他再好,也绝到不了这个份上。
有道是: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头挖不倒?齐王很快便轻易的“挖墙脚”得手。然而,就在他暗自庆幸得一良将时,淖齿却在他身后也挥起了锄头:倒打一耙。
这淖齿实在不是个东西。按理说,齐王行事如此大方,又是权又是钱的砸下来,你就卖力干活便是了。然而,他得了齐国相位后,仗着又有兵权在手,竟然预备谋反。
淖齿胆敢独立,有他自己的想法:楚国这时正忙着与苦主秦国交战,分身不暇,更何况留作应付东线战事的十万楚国还在自己手上;齐国已被燕军打得方寸皆乱,自己又身为齐国相国,兼掌相权、军权于一身,因此这块也不难应付;唯有燕军势头凶猛,上将军乐毅又有大才,不可不防。为了保险起见,他暗中派人找到乐毅,商议两家共同瓜分齐国一事。乐毅虽不喜欢淖齿这种小人,但对齐国“又树一敌”也是求之不得,于是答应下来。
淖齿见乐毅答应的爽快,彻底放心下来,不久后他就找了一良机,将那齐闵王活活勒死,然后又趁乱兼并了莒城中的齐国军马,斩杀、驱逐不肯附从自己的齐国官员,脱离齐、楚两国宣布独立——史称“淖齿之乱。”
淖齿谋反时,乐毅趁着齐王死后齐国大乱,督促五路大军继续征进,将有大城七十余座的齐国打得只剩下三座城池:莒城、即墨、以及聊城(不久后聊城也被乐毅收得)——乐毅、淖齿二人一个注重仁义,一个迷信暴力,本不能相容,此前结盟一事,不过相互利用而已。
在乐毅与淖齿一外一内的双重打击下,昔日强极一时的齐国眼看将亡。这时,一人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齐国的救星出场了。
就在淖齿谋反不久后,他勒杀齐王的暴行终于激怒了齐国臣民:齐王封你为相,你却恩将仇报,如何肯服你管治?加上淖齿自以为有大军在手,骄奢至极,比先前齐闵王还要残暴十倍。齐国大臣王孙贾拼着玉石俱碎的决心,于莒城市集上振臂高呼,号召齐人共同起来反抗楚人淖齿,一时群情激涌,四百壮士随即响应,将得意洋洋正视察莒城状况的淖齿成功诛杀。
淖齿伏诛后,随他前来的楚军士兵害怕遭受牵连,奔逃殆尽。王孙贾又与其他齐国官员联手,推举齐闵王之子继位——是为齐襄王。
全凭王孙贾,莒城的局势总算稳住了。但这时的燕国已近乎控制住了齐国全境,想要不被亡国,光靠忠臣还是不够,还得有一能臣才行。
田单,便是那位能臣。
田单,齐国人,原先是临淄城中的一名小官,极有智谋。早在乐毅攻打临淄时,城中官民人心惶惶,争相逃命。田单与众人不同,他一不惊慌,二不逃命,只是每日在家中埋头苦干改造车辆。等燕军即将攻进城时,他的车子也已改造完毕,才不慌不忙地逃去。由于临淄是大都,人口稠密且官员与富人极多,一路上逃亡者不计其数,许多人由于马车不够坚固,轮子一旦相撞就行走不便,要么被赶来的燕军擒获,要么自相践踏而死,唯有田单这车,四个木轮以及车轴都用铁皮特意加固过,因此走得又快又稳,还经得起撞击。
田单靠着这辆“改装车”,终于躲开了燕军的追击。当时,大多数齐国难民因齐王在莒城,且莒城中守军最多,都往南逃;田单却又和他人不同,带着家人一路逃往齐国最东南的即墨。
再后来,因乐毅亲率最精锐的燕国铁骑南下开往莒城,因此逃往莒城的难民又被燕军擒获去了不少,余下的好不容易逃入莒城中,又碰上了“淖齿之乱”这等倒霉事,死的死,伤的伤,被擒的被擒,惨不堪言;田单以及随他赶往即墨的众人却由于该地位置偏僻,燕军攻势较弱,较好的幸存了下来。
田单等人逃入即墨后不久,一支二万人左右的燕军偏师随后赶来。即墨守将见城中守军人数有好几万人,便要率军出城迎战。田单又上去劝谏他道:“燕军连战连胜,势不可挡。不如坚守不出,等他锐气消耗殆尽后,自然退走。”那守将欺燕军兵少,执意要出战。结果真被田单说中了:齐军士气低落一触即溃,即墨守将战死,几万大军出城,只剩下七千人侥幸逃回。
这一下,田单的大名传遍了即墨城,城中的军士以及百姓钦佩他的智慧,共推他继任守将一职。
紧要关头容不得惺惺作态,因此田单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守将重任。他亲率仅存不多的七千将士奋力死守,总算保存住了摇摇欲坠的即墨城。过了十日,燕军见即墨短时间内攻克不下,只好绕开了此城,攻打别处城邑去了。
田单得了喘息之机,不敢懈怠。他亲自安置四处逃来的难民,从中选拔军士,卖力操练;又亲自监督匠人加固城池,大量制作铠甲、兵器,将守城器械一一备足;然后,他又亲自拿起锄头、刀剪,站着就种地,坐着休息时就编制草席,忙了个没完。经他这么一整顿,即墨城中守军渐多,粮草、器械也恢复了生产,士气复振。
即墨城的防备日益完善,但其他齐国城邑同时一一被燕军收服。数月之后,乐毅将五路大军收拢,重新分作二部,一部攻莒城,一部攻即墨——齐国的其他城邑已经全部投降了。
第五十六回:齐将初施“反间计”,燕王大怒杀谗臣
乐毅军令一下,近十万燕军立即分作两处,一起卖力攻打,结果因莒、即墨二城事先做足了防备,燕军一时攻克不下。乐毅向来不喜欢蛮干,见这两城守备严密,便又下令燕军改强攻为围困,在那两城外围深挖壕沟,多建营垒,意欲逼迫这二城主动投降。城内的田单见燕军只攻了十几日便改了战法,直皱眉头,他本是大智大勇的人,区区五万燕军自然吓不倒他,只不过,乐毅在围住这两座城池时,在后方又做了许多工作,让他听了又惊又怕。
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近期正忙于祭祀齐桓公、管仲二人。这二人乃是齐国上下最为尊崇的贤王、名相,一时间夸赞乐毅者甚众。
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下令,齐国各处守将还是各就各职,不作更换。各处军士,有愿为燕国效劳者,粮饷按照先前待遇发放,不愿为燕国效劳者,加发饷银任其回乡,一时间夸赞乐毅者不绝于耳。
又有暗探来报他说:乐毅已下令,所有投降的齐国城邑赋税减半,且将齐闵王时所定下的若干苛政一并废除,一时间夸赞乐毅者遍布齐国。
田单守着即墨,燕军虽攻不进来,但他也攻不出去,对乐毅的“攻心之策”毫无办法,所以他万分着急,怕齐国民心尽数被燕人收去。
想来想去,他寻思到一计。他将整日守卫在即墨城头的几万守军撤下许多,显出一副疏于防备的样子,引诱燕军前来攻城。只要燕军久攻不下,他便能反守为攻,一举击败包围即墨的燕军,冲出城去,晓谕各处齐国城邑纷纷改旗易帜,重新听命于齐王。
率军围住即墨的燕国将领见了田单这一举动后,果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去乐大将军那请示是否立即下令攻城。
乐毅正驻军于莒、即墨二城之间。他听了这事后,连忙赶到即墨城下去看。一看,果真如此,于是他微笑道:“不必强攻,既然即墨守将支持不住了,你等速速派人前去劝降。”
田单当然不肯降,任由城下的燕军将领把嘴皮子说破了,他才放出话来:“你等想要即墨,只管发兵来攻就是了。”
乐毅听后,下令道:“众军听令!各处军士加紧提防,防备齐军突然杀出,切不可擅自攻城!违令者,斩!”
燕军这时无人不服乐毅,见他有令,一齐断绝了强攻即墨的念头。
田单见燕军齐刷刷地守在城外,就是不肯攻城,急了。恰好这时有军士来报说城中粮草、装备虽积备足了,但取火用的柴禾却无处砍得,越来越少,请田将军尽快拿个主意。
田单急中生智,下令将城门大开,让城中樵夫去附近山上砍柴。樵夫出城时,他已在城内一左一右安排下两支伏兵,只要燕军趁势攻进来,就可一齐杀出。
城外的乐毅见即墨城门打开,有数十人樵夫装扮,缓慢的出了城后向附近有山的地方走去,下令道:“若只有樵夫,尽管放他们过去,若有军士杀出,方可应战。”
连续好几日,出城砍柴的樵夫都能安然无恙的回来,田单的计策再次失败——非但没能将燕军引进城来,反倒搞得自己军中人心浮动。有人就对田单提议道:“那燕军如此仁义,田将军……不如我等也降了吧。”
田单听后大怒,严惩了这些胆敢说投降的人。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冥思苦想,最终想到了一招狠计:齐国的命运,全凭这一计了!
——反间计。
燕国都城:蓟都。
朝堂上,燕国臣子已闹得不可开交,分成了两派。一派说那乐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能攻下齐国七十二城,为何仅存的两座城池迟迟不能攻克?——这必然是乐毅压根就不想全灭齐国,而是想割地自立。
一听这话,另一边许多燕臣也跳出来了,说乐毅忠心耿耿,怎会谋反?你等休要胡说!至于这两城为何攻克不下,其中自有缘故。
这边又有人冷笑道:据我等查知,这段时间内乐毅压根就没想去攻城,而是四处广结齐国民心,又擅自减去齐国各地的赋税……这等所作所为,不是想自立又是什么?
那边又有大臣要站出来说话时,坐于上首的燕昭王怒了。
“即刻起,谁敢妄议说乐毅要自立者,一律斩首示众!”
燕王此言一出,朝堂上刹那间鸦雀无声,那些之前刚说乐毅要自立的臣子们面面相窥,大多都不敢再吭声。过了片刻后,终于有人又上前说道:“大王,乐毅在齐国广收民心,不肯卖力攻城,这事千真万确,不可不防啊!”
燕王冷冷看他一眼,下令侍卫道:“将此人拖出午门,立即斩了!”
那臣子一听说燕王真的要杀自己,惊得魂飞魄散,连忙四处观望寻人相助。这时,与他平日交情甚好的数位大臣连忙上前帮他劝道:“大王,乐毅确实反心已现,趁其眼下在齐国扎根未稳,及时收缴他兵权还来得及。若不然,淖齿之祸便要降临到我大燕国头上了!”
燕王听后拍案而起道:“淖齿何等人也?无才无德且又性格贪婪,如何可与上将军相提并论?寡人与乐将军二人肝胆相照,情同兄弟,此中的情谊又岂是那齐国昏君与淖齿二人能比?”说到这里,他叹息一声又道:“本王号令在前,你等非要违抗才肯甘心,那就怪不得寡人了……来人,将这些佞臣一个不留,全部杀尽。”
见燕王如此大怒,一时无人再敢说乐毅不是。燕王处置完那几人后,当众召来使者,手书一封交给他,吩咐道:“立即带书信去见乐将军,告知他:即日起,寡人正式拜他为齐王。”
使者领命去了,径直将该书信送到了乐毅手中。乐毅听说是燕王亲笔书信,连忙恭敬接过来看,上面写道:若非爱卿才智高远,寡人的亡国之仇,杀父之恨怎能报得?上将军对寡人之恩,不可谓不重。眼下,齐国虽被讨平,但人心未附,且有莒、即墨二城尚自顽抗。爱卿可立即就任齐王,追剿残敌,安抚百姓,寡人之燕国愿与爱卿之齐国永结盟好……
乐毅看到这里时,汗如雨下,连忙放下书信朝北拜道:“蒙大王如此信任,末将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称王一事,乐毅万万不敢受!”尔后,他又对那使者说道:“请回报大王,在下早晚为他收得齐国全境。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容末将徐徐图之。”
使者走后,剧辛等人好心提醒乐毅道:“上将军,大王这番举动,定是有人在国内进谗言了。您何不寻思个计策尽快拿下这二城,这样也好堵他人之口。”
乐毅凛然道:“非我不愿得此二城。只是齐国易下,民心难得,若是攻之过急,杀戮过重,只怕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人心失尽。到那时,齐国百万民众群情汹涌,只凭我等十万燕军,如何弹压得住?”剧辛等人听后,方才叹服。
而燕昭王之所以不怕乐毅学那淖齿,是因为他不仅有“用人不疑”的肚量,还有“疑人不用”的眼光——他素知乐毅忠心,因而放心专任。尔后又听使者回报,说乐毅想要“徐徐图之”,燕王随即下令:任由其“徐徐图齐国”,燕国一干大臣不可再妄议这事,再有违令者,之前那几人便是前车之鉴。
因乐毅有了燕王这块坚强的后盾,田单的“反间计”不幸再次失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最新章节,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最新章节,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