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弃卒(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沈贵妃似乎在无意识地将话反复说来,这趟话分明先前已经交代,却又絮絮起来,沈漳连忙安抚她道:

“母妃放心,绮儿与表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绮儿现在——也沉静下来,此事倒不难办。七女那里,着实要费些功夫,不过儿也有些眉目了。”

沈贵妃也不多言,随意应了一声。

这时,沈贵妃的话都说完了,沈漳已经斟酌许久,还是将心中块垒吐出:“母妃——听说,许、王二人,正在斟酌逆案罪人定案表奏,究竟如何定罪,不久就有结果……”

他小心观望着母亲的反应。

只见沈贵妃面色一寒,眼眸里是沉沉黑雾,道:“漳儿,为娘何尝不知!……”

言有滞碍,沈贵妃不再继续说话,她脸色变幻莫定,忽然面色一定,突然咽泪含悲道:

“谁叫他们犯的,是十恶不赦之罪!!!谁要与这班恶人张目,就是与陛下为敌!!!漳儿——”

沈贵妃注视次子的目光,闪现着鹰隼瞵视猎物的凌厉。

后宫一人之下的沈贵妃,她似乎是要任深陷囹圄的亲戚,独自面临没有出路的无间地狱。

沈漳悚然一惊,轻声道:“母妃,姜氏枝族遍布九州,姓望之家任哪家也有姜姓的妇人,怎么——”

“住口!!——”沈贵妃骤然厉喝一声,因暴怒陡生,目眦欲裂,她长伸手臂狠狠聒了沈漳一巴掌,眼中隐现戾色道:

“你若还是我的儿子,休再替那些蛇鼠两端的小人张目!”

脸上热辣辣地挨了一掌,看着怒不可遏的母妃,沈漳冷冷地沉下脸来,退后两步,疾侧过身去,借以掩饰脸上浅浅的受伤之色。

这时,沈贵妃的乳母邢尚宫,赶紧前来安抚在亲子面前过分失态的贵妃。

待沈贵妃被刑尚宫安抚得冷静下来,看着次子远远站着,只是默不作声,显然也动了气了。她方觉得心中失悔。

她向来不对三个子女动手,但这一二年来,他们一家时乖运拙,总为一些不测之事生出龃龉。

心中的怒焰消失迨尽,沈贵妃心中懊悔不迭,又却下不下来脸面对这幼子赔情道歉。

但她还是有心缓和母子间的气氛,便走向侧身而对的沈漳身前,软语温言说道:

“……你要为为娘分忧,只该多学你四兄,一切都深思熟虑,成竹在胸,轻易不出什么纰漏……

“你父皇为国事殚精竭虑,那起子蠢人死到临头还敢胡来。

“可知你父皇是什么人?怎容得下有人玷污他的文治武功?怎容得下有人愚弄他!……

“你四兄只因做了个燕北都察使,为了脱命,那起子混帐竟敢胡乱攀咬,——还有你大表兄、二表兄,他们在顺国境上对付那蕞尔小国,何曾出卖军情、倒卖军需……可笑!”

随着贵妃话意深入,沈漳愈来愈觉得心口横了一块恶臭的巨石,心里咕嘟嘟的恶气向上涌。

此时此刻,他说不清到底厌恶别人多些,还是厌恶自己多些。

他从来是个有棱有角、性子傲慢的人。心里恶气蔓延,他再没耐心听母妃为兄长歌功颂德下去。

虽然气极,他也不会从母妃跟前扬长而去,只是当她自说自话完了,恭恭敬敬地敷衍两句,立刻找个恰切的借口,向他母妃告辞而去。

沈贵妃望着次子的身影消失在帘帷之间,脸上阴晴变幻,心里巨浪翻涌。

她强自克制着,勒令自己镇静,气得简直浑身发抖了,约过了一刻多钟,忽对侍立身侧的邢尚官如此这般吩咐一阵。

交代完这一件事,沈贵妃抚着胸口气促声喘,约过了盏茶功夫,又问邢尚宫:“九儿与九娘成婚几时了?”

邢尚宫一边抚摩她背上,帮着给她顺气,一边小心答道:“也有四载了。”

沈贵妃听言,更是冷笑连连:“他连个庶长子也弄不出来,摆这个风月阵仗给谁看?!九娘是韩家最尊贵的女郎,才貌性情,哪一点委屈他了?!”

邢尚宫好说歹说,好歹劝抚着她制住怒气,方才说道:“九娘出身高贵,生得花容月貌,又知书识礼,端庄娴淑,九殿下还是小人儿家,等到他省事,那小儿女还不知怎样地亲热起腻呢?”

沈贵妃却心不在焉了,良久忽压着声气郑重道:“嬷嬷,你必得再替我办好一事。”

“殿下有何吩咐?”

沈贵妃低声问她:“薛娘子如今还在长辛局吗?”

邢尚宫笃定答道:“正是。一直有人护着薛娘子。”

沈贵妃笑得冷诮:“本宫养下的皇子公主,一个赛一个的痴情,也不知随了谁了。”

说完敛起笑容,寒声说道:“使我儿女夫妇不和者,本该刈除,只是——如今李郎君再动不得。嬷嬷,本宫要薛娘子消失——”邢尚宫会意地凝住表情,微微颔首。

见她应了,沈贵妃略滞片刻:“薛娘子自幼跟着我,是你一手□□出来的,她行事也是老练。嬷嬷务必十二分上心,别让她再离间我家母子兄弟之情。”

邢尚宫沉稳应下,既无多余的神情,也无累赘的疑虑。

沈贵妃能在贵妃位上□□至今,固然缘于她家世煊赫,又有十分的心机。

然则皇帝自有帝王心术,难道内宫妇人便无自处之道?

不论别人如何,沈贵妃自是有的。

皇帝如今正对姜氏、李氏深恶痛绝,此番以心腹卫属作审判官,杜绝其余省部阁台参与侦查审讯,似乎非要尽绝姜、李逆族以正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雷厉风行得叫人心胆欲裂。

皇帝在姜李逆案中的种种部署,沈贵妃不见得都能谙察其间深意。

但她知道,原本养在姜云妃膝下的十二皇子,已被记到杨昭仪名下,宗正将谍谱都已换过。

姜云妃如今虽还居于本宫,但她与宫中下人却再不能出入宫门,宫墙四围皆由禁军把守严密,连日常待遇亦只比采女,实与打入冷宫的废妃无异。

宫中妃子的处境正是一种明白的昭示。

想当年晋王之乱,战事起伏迭转之时,宫中嫔御宫妃侍驾,因小事见罪陛下而被戮杀者,不知凡几,更不必说江南几大世族从此灰飞烟灭。

今时今日,近十年前那一幕幕血腥场景仿佛犹在眼前,想起来还叫人不寒而栗。

沈贵妃不敢赌这一场。

她已经下了狠心——也在时时告诫自己:姜氏、李氏这等国蠹搅得地方乌烟瘴气,圣德帝早已厌恨他们。

他们如今惨淡收场,自然是天理昭昭,罪有应得,怨不得别人。

她的娘家献国公府,还有她尚在燕地的大儿,绝不可陷入姜、李的烂泥潭中——她绝对不能容忍。

她的家族也绝不能重蹈江南世族的覆辙。

因此,她绝不能妇人之仁,致使皇帝迁怒甚至猜疑她与四儿,还有献国公府。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