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公开宣布的消息,从我们宣布到传到花旗的怀特厅,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花旗佬的电子侦听又不是吃干饭的,而且这种绝对会在国际广播电台中播放的消息,甚至都不需要电子侦听那么高级别的监听手段,直接派个人守着收音机就完事儿。

  如果是几十年后,魔幻之极的草台班子有可能连派个人守着收音机都不见得安排,但是这是冷战方兴的60年代,正是各方豪杰战斗力爆表的时候,自然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甚至随着这个情报的到来,还有一张图,上面清晰的展示了理论上按照3500公里的射程,从我们的国土上出发所能覆盖的最大范围。

  战鼓三的射程是公开的,对于花旗佬来说并不难搞。

  这个情报以最快的速度从兰利中心直转怀特厅,对于花旗来说,一个曾经多次打疼自己的老对手拥有了聚变弹,这无疑是一个再紧急不过的消息。

  花旗统领在接到这个情报的时候,虽然面色难看,但是心里甚至有些欣慰:“嗯,兰利中心的小伙子们干得不错!这一次的情报非常及时。”

  他抬手看了看表,距离情报上注明的发布时间,到现在也不过半小时,兰利中心出息了啊。

  兰利中心的人听着这话,脸上有些抽搐,现在已经沦落到想要拿到东方的情报,要么是二手货,要么是人家主动昭告天下的程度,他有些把握不住统领的话是在夸奖还是在讽刺。

  统领欣慰归欣慰,但是脸色那是真难看。

  如果说按照他们实弹,不对,实战测试,2万吨左右的裂变弹杀伤范围还能说是相对有限的话,那根据实弹测试,300万吨的氢弹杀伤范围可就要大得多。

  直观来说就是,2万吨连大苹果城的一个区的1/10都没法覆盖,但是300万吨只需要几枚就能完成对大苹果城的覆盖。

  “东方人的速度简直惊人!”看着这个情报,他嘴里喃喃自语,然后抬起头来:“这个情报得到证实没有?”

  也许这是东方人在虚张声势,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是他心里还是带着一丝希望问道。

  然而现实和希望背道而驰是常有的事:“证实了,我们在他们周边的监测装置监测到了来自他们方向的地震波,电子侦察单位也监测到了异常电磁波动,根据强度和时间分析,和他们公布的非常一致,没有别的可能。”

  飞机根本进不去,除了地震波和电磁波这种间接证据,他们暂时几乎没有任何办法获得相关佐证,哪怕是卫星刚好掠过上空,照片也要等卫星返回之后才能获取。

  不过对方除了没公布地点之外,时间和威力倒是都说得很清楚,而这个地点的大致范围还是能猜得到的,结合监测数据和公布信息,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花旗统领颓然后靠在椅子上,他想起了自己还是副统领的时候,时任统领的那句话,“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不可能造出聚变弹来”。

  这句话是他在“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不可能造出裂变弹来”破产之后说的,没想到这次是真的一语成谶。

  也许他是真的用自己的生命阻挡了东方人的聚变武器问世?等到他一死,这件事情就再也压不住了?

  要说迷信这事儿,其实西方国家不但不遑多让,甚至随着时间的发展还犹有过之。

  看来不能口嗨胡说八道了,花旗统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对自己的幕僚团道:“各位先生,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是个坏消息,统领先生,你看这里……”军事幕僚将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如果不是有意标注的话,在这张地图上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然而那里是他们在亚太第二岛链上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冠岛海军基地。

  “东方人这次不但彻底覆盖了东南亚、部分覆盖石油湾,而且也覆盖了我们第二岛链的重要支撑点,从理论上来说,现在受到威胁的,反而是这些地方,而且打击效率很高。”

  至于倭岛,早在我们有1700公里的战鼓二和裂变弹头的时候,就已经放弃考虑这件事,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容易打击。

  至于打击效率,自然说的是裂变和聚变的区别,虽然3500公里和裂变弹早就公布了,但是还是没有这次的完成体聚变中程导弹来得震撼。

  就好像世界第二高峰常常不被人记住一样,威力第二的武器在潜意识中也会被人们认为效果有限。

  而现在是彻底的击碎了这最后一点幻想。

  “我们要不要……”花旗统领的脸色阴晴不定。

  “不要,他们太大了,统领先生。我必须指出一点,人们总是在夸大原子武器的威力,实际上,对于这种超巨型国家,我们现有的原子武库根本做不到彻底摧毁。而这会带来巨大的道德、政治压力,而在完成这种没有效果的打击之后,空虚的原子武库和道德劣势,会助长我们主要对手铤而走险、趁虚而入的可能。”

  超巨型国家这个概念,越是在几个大国越感受不到,实际上我们、花旗等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都是超巨型国家,至于白熊就更不用说,这货拆了都还是,而且还是最大的那个。

  这种国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很难一下捶死,如果是一个小国面对这种国家,哪怕是小国再发达,也会陷入一种怪圈,那就是不停的在赢,但是却是在不停的走向输。当然,前提是这个大国愿意坚持抵抗。

  而高卢人之所以S2投得那么快,除了S1死人死怕了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S2起手的时候,汉斯就已经把他们首都以东的防线打穿,国土东北部分被彻底占领,而这一部分是高卢的精华,丢失这部分,高卢人几乎彻底丧失了对抗汉斯的资源条件。

  一个冷知识是,哪怕到了21世纪,高卢的中部地区那一条带状区域,人口密度其实都是比较低的。这就有点像他们的国旗,中间那条是白的。

  而面对超巨型国家,哪怕核弹都没那么好使,想要把一个超巨型国家彻底打瘫痪,几乎能轻易耗光花旗佬的核武库,这时候白熊的心思可就活泛起来了。而且,反过来也一样。

  不论哪一家,对我们只是讹诈而不动手,不是他们善,只是他们怕。

  听了幕僚的解释,花旗统领这才放下了心思,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那我们有没有一种可能,将东方人也拉入我们和白熊的军控接触中?”

  实际上,包括花旗、白熊两家,在不受控制增长的原子武库这件事情上,也都感受到吃不消,一是生产贵,二是维护贵,三是数量太大非常危险,他们也在寻求一种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控制核武规模的办法。

  两家在长期的试探接触之后,从1969年11月开始核武军控谈判。而当前,他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统领的问题很明确,是不是要把东方人也拉进来?

  毕竟这也是个超巨型国家,理论上来说和自身、白熊有着同样的底子和前景,虽然他们现在还很穷,很落后,可是从这十几年的发展来看,有人已经感觉到了拿皇的话的含金量——这头狮子终究是没控制住,开始醒来。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能直接打击花旗本土的能力,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有了?

  至于高卢和约翰牛,说实话,虽同为五善,但是花旗在核武这件事情上还真没怎么看得上这两老表,国土太小,不抗造。

  只算本土这个核心区的话,一个55万平方公里,一个24万平方公里,实在是不怎么样。

  “呃……统领先生,我们现在缺少和他们沟通的渠道。”政治幕僚的话让统领又想起了之前类似的对话,那个和自己差不多同样庞大的国家就在那里,但是在花旗的政治体系内,却仿佛不存在一样。

  这不禁让他觉得非常荒谬:“又是这样,又是这样,我们得做一点什么,改变这个现状!”

  “我们在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不太有效。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对方好像并不愿意和我们多接触。不过,这件事情,我想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情是件坏事,但是我却看见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影子。”

  “什么影子?”统领对于幕僚云山雾罩遮遮掩掩的话有些不满。

  幕僚将手指向了那副特殊的世界地图的北半部某片区域:“这里!为什么东方人的中程导弹要覆盖这里?”

  他虽然不搞军事,但是地图还是看得懂的,正是看懂了这幅地图,才让他有了一些特殊的想法。

  其他人听懂了他的话,毕竟他的手指的落点,指向性极强。但是对他的想法,并不是太赞同:“这里?他们覆盖这里应该不是故意的,仅仅是导弹射程达到3500之后的客观必然结果,主观上他们应该没有主动性。”

  这人摇了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对于东方人来说,3000公里的射程就足够完成覆盖第二岛链冠岛以及东南亚、南亚的需求,而石油湾对他们来说并不感兴趣,他们还没有能力坐到石油湾的桌上来,所以这个3500公里的射程,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在如此贫穷的现状下都要将中程导弹的射程确定在3500公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个射程是必须的……”

  不管他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但是至少这番分析的水平是在线的,纯纯从地缘的角度出发,不考虑阵营和路线的话,他的话听起来非常有道理。

  “你的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太过不可思议。”此时的其他人,包括花旗统领在内,处于“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的状态。

  “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在很多问题的上的意见并不见得一致。”这名幕僚结束了自己的话。

  “你的意思是……”

  “我的想法是,也许在未来某种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会有和我们接触的必要和需求。”

  “未来?那我们暂时就不用讨论了,未来太过遥远。”等到未来到来,他的任期都结束,管他这么多?

  幕僚的话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剖析的,而统领现在的想法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政客,两者区别非常大。

  “好吧,那么我的建议就简单很多,延续之前的无视传统,并低调保持寻求接触的可能性,并且不要过于刺激他们。”

  对于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的人来说,最便利之处在于,东方人两年前就获得了裂变弹,他们可以延续此前政府制定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方人获得裂变还是聚变,区别不是非常大。

  现在唯一要注意的是,在交趾的行动需要更加小心,仅此而已。

  ——

  相比花旗,白熊对于此事的感情要复杂得多,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昔年那个打仗都要靠借钱的贫弱国度,现在居然发展如此之快。

  甚至他们已经具备了对自家的首都发起导弹打击的能力,在这件事情上,白熊其实比花旗人更头疼。

  花旗毕竟离得远,而白熊可就不太一样。

  对于喜欢把核弹开路挂在嘴上的白熊来说,哪怕现在是在一个阵营,对这件事情的感受也并不那么好。

  一位光头男人正在会议桌上猛敲,只是他用来敲桌子的工具略显特殊,高纬度所必需的高热重油食物,让白熊家里光头不少。

  而此时这位光头正在大发雷霆,发火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我们的中程聚变弹头导弹的成功,这个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约是不会放到这种会议上来公开讨论的。

  他发怒的原因,是伴随着这枚导弹的消息同时传回来的其他消息,尤其是关于南方同志高技术产品展销会的内容,让在座的达瓦里氏们都有些心理上的不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