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来自于这些消息让他们想起了5年前那次著名的“厨房辩论”,虽然在理论体系上自家这边处于高地,但是在实际民生发展现状上,因为S2创伤和恢复时间并不久的原因,现状上是有些尴尬的。
正因为这种尴尬,59年之后的白熊并非没有在民生上发力,不过独木难支的队友现状和自身本就不够丰富的国力,让他们的努力成效不如预期。
而现在,眼看着当年贫弱的小老弟都赶了上来,那种曾经的心理不适感自然浮现。
“我们必须扭转这种情况!”眼见卢比扬卡的报告里,自家的出国访问人员像是商贩一样,大包小包的往国内带货的情形,他觉得自己的脸上很烫,火辣辣的。
“好的,我们一定严查类似行为……”卢比扬卡的人对此颇有心得,立马跟上。
“不不不,不要为难同志们,毕竟这件事情上,错误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做好同志们期盼的一切。对于这类行为,不要去管。我们要扭转的,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在民生领域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一定要尽快满足同志们的需要!”
能坐到这里的人,果然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作为一名经常好心办坏事的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为难基层同志们的想法。
“你们一定要在新一轮的五年工业计划中,调整重心,增加类似行业领域技术的比重,从国家、从制度的层面,去提升这些关乎同志们生存生活的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规模。”
必须承认,“五年计划”是个好东西,它能形成长久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执行,同时又能较为及时的根据执行的反馈结果和环境及需求发展进行调整。
同志们手忙脚乱的记下他的话,有一位却举起了手。
“你说!”这回没有“咣咣咣”的敲桌子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在这方面让南方同志分担一些压力,毕竟他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情。我们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将战线拉这么开,我认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可能对我们的军备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要是白熊真的具备这种在短时间内多线出击、全面发展各领域技术的能力,那他们最终的结果不说扭转,至少估计能来得更晚一些。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而这位同志的发言,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而他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后世的人都说北半岛是讲究“先军”,实际上此时的白熊也是如此,毕竟它要面对的,是国联另外三大善人花旗、高卢、约翰带着一票发达国家组成的联盟,而白熊这边因为意识路线原因周围都是一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
这让白熊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国家实力,更加雪上加霜。
众多小老弟不能不管,对面实力雄厚咄咄逼人,而在殖民时代战果并不辉煌的白熊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实际掌控力相比对面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白熊的“穷兵黩武”,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能打的现在就剩它一个。
这位同志的话,让其他人若有所思。
“嗯,这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线。南方同志在这方面仿佛有着过人的天赋,不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功能性能,都非常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但是这样一来,从公开的角度打破了经助会的体系,会不会引起经助会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对,如果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实施的话,会在经助会体系里引进来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我行我素的庞然大物,对其他国家不公平,而且也会影响经助会体系的运行。”经助会说穿了就是按照规定生产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之间的计划经济,而一个不受约束的庞然大物进入,对于这个体系的影响很难预估。
“可是现在事实上他们已经闯进来了,而且他们还是经助会的观察员国,从身份上并没有太过违反规则的地方。”
“是的,而且……”这位同志话说到这里,仿佛有些不太好出口,但是想了想还是继续道:“而且南方人作为强者,应该有强者的特权,不是么?”
如果南方人的表现都还不足以称之为强者的话,那世界上就没多少强者了。毕竟和白熊争斗角力五五开的另外一个强者,都被他们打得灰头土脸。
“我是负责经济的,我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我认为这个建议有合理的地方,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仅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的确不足以拖动整个庞大而弱势的经助会兄弟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南方同志哪怕仅仅是在民生方面的助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
“不只是经济,在军事上,他们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出了实际行动、付出了牺牲并获得胜利的阵营伙伴,他们的行为值得尊重。”这一点,连白熊自己都没做到。
“我同意……”
“我同意……”
“我觉得要考虑考虑。”
“可以先试着和南方同志们沟通一下这件事情嘛。”
“……”
如此重大的决策,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甚至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决定的。
当白熊的脑洞大开,开始灵活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有一家脑洞更大,思考更灵活。
高卢,香榭丽舍大街,那个男人的官邸里,他看着一群手下,开起了比那位花旗统领还大的脑洞。
“先生们,有没有可能,我们在聚变技术上,向东方人要求一些帮助?”不能怪他太过异想天开,主要是自家的聚变技术长期停滞不前,让他有些急躁。
60年就引爆了裂变弹,但是聚变弹迄今为止已经4年,却依然遥遥无期,眼看着又穷又困的东方人都后来居上,在聚变弹和导弹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由得让他产生了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想法。
实际上,在21世纪早期的互联网上,的确是有一种传说,高卢人在聚变弹久久不能成功的困境下,向我们求助,并且用众多的武器技术换取了聚变弹技术,才在68年8月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种传说基本上应该是不真实的,别的不说,只看高卢聚变弹成功的时间,与我们获得高卢技术的时间先后和跨度,就能知道这种说法不靠谱。
“先生,我认为完全没有可能,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正常技术交流的极限。”
此时的其他人,已经顾不上他是不是“唯一的男人”了,直接的、毫不掩饰的表示了反对。
开什么玩笑,你以为那是什么?那是聚变弹,那是实际上最为神秘、威力最大的武器。就算你是东方人的亲儿子,对方也不可能提供这种技术。
花旗等国:这件事情吧,也不好说。
所有人都表示了否定,哪怕是最忠心的人,都否定了这个男人的想法,他只好耸了耸肩,摇摇头:“好吧,是我贪心了,我只是想有没有可能而已。那么先生们,我们评估一下这件事情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吧。”这个想法的确是不可能。
诶,这个议题就现实和友好得多,在座的高卢精英们这才觉得事情走上了正轨。
“我认为,这对我们是件好事,这会加强东方人面对花旗乃至白熊时的抵抗之力,极大的吸引花旗人的注意力,减轻我们的压力,并且提高花旗主动付出更大代价拉拢我们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
他们的交流仍在继续,正所谓一声巨响,全球振动,这个重大事件带来的余波,远远不止于此,只是这些影响的显现,还需要长久的时间。
——
而侧面促成这件事情提前发生的高振东,最近上班走路都是飘的。
看着面前的京钢厂的同志,他的心情就更飘。
转炉这事儿,看来是成了,也许效果达不到材料中的极致,毕竟技术环境都不一样,但从京钢厂报过来的资料推断的话,一步到位领先世界应该是问题不大。
“……说起来也巧,本来我们早就该来的,但是最近事情太凑巧了,拖到现在才成行。”对于拖了不少时间才来这个事情,范厂长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主要原因还是敌人使坏嘛,而且事情的发生地点又在三轧厂,自己这帮人来不了,一大半原因是被防工委给压住了,也不是自己不想来。
他们早就想来了,一是汇报好消息,二来是学习新技术。
从炉龄延寿这个高总工顺手为之的事情效果来看,高总工真正想搞的事情,还不知道有多惊人呢,同志们心里已经痒了很多天。
“哈哈,说起这个事情,怪敌人,怪敌人。”高振东说起这话的时候,虽然他满脸笑容,牙齿都露出来好多瓣,同志们却依然不由得想起了坊间的传言。
高总工口中的敌人,就是被他亲手就地正法的。
至于击毙敌人的手段,越传越邪乎,现在已经传言到了高总工单手抵住汽车让汽车动弹不得,另一只手同时拔枪击毙敌人的程度。
没办法,流言这种东西怎么夸张怎么来,层层加码这件事,自古有之。
看着高振东和善开朗的笑容,同志们一时间觉得有些不真实。
就是这么个阳光大男人,三枪就把敌人给毙了?
不过事情真假,同志们也没法求证,这件事情在官方层面上,是禁止讨论和传播的,同志们私下流传倒是管不着。
驻三分厂内保的同志们也没法去捂同志们的嘴,这年头娱乐相对匮乏,同志们可就指着这点儿精神文化生活呢。
为了消除这些流言给高振东带来的可能威胁,内保的同志反其道而行之,用魔法打败魔法,往流言里掺水。
他们掺的水,内容可就多了,有掺人物的,你说是高振东,我说是谢建业,他说是陈厂长,还有人说是傻柱,不一而足。
还有掺事迹的,像是类似“高总工单手挡汽车”这种,最早就是他们添的油加的醋。
还别说,效果还挺好,现在除了当时在场的同志,谁都说不清楚当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甚至连在场的同志,都有点儿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了差错。
范厂长收拾收拾心情:“高总工,您帮我们解决了炉龄这个大问题,可是您自己要做的事情可还没着落呢,我们都替您着急,这不,刚一解禁,我们就连忙过来了。”
京钢厂的总工看着范厂长心里嘀咕,笑死,你替高总工着急最多只占三分之一,最着急的还是学新技术吧?什么?我也急?那没事儿了。
高振东大概知道同志们的想法,笑道:“嗯,这不是都回到正常了嘛,不用急不用急。其实我的事情啊,也是你们的事情,没区别,我接下来要做的这两件事啊,还是转炉的事情,要不然也不好意思请你们来了,你们专业对口嘛。”
范厂长闻言大喜,转炉好啊,再多来几项新技术,他脑海里甚至出现了一副画面,一座全新的转炉熠熠生辉,炉身上书“天下第一炉”五个红光闪闪的大字。
这一点都不夸张,根据高总工过往的习惯来看,再在这个炉子上投几项技术,称之为天下第一炉可能夸张,但是称之为天下第二炉,那估计没哪个炉子敢称第一。
京钢厂的总工比范厂长还高兴,他是管技术的,在这方面比起搞行政和管理的范厂长,收获自然更多:“高总工,您准备在转炉的哪方面再出出手?”
高振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觉得现在这个炉子,除了炉龄之外,还有什么最显著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同志们把不准高振东到底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只能放开思路,有什么说什么。
“最显著的……”京钢厂的总工最熟悉情况:“最显著的应该是熔池搅拌不均!”
正因为这种尴尬,59年之后的白熊并非没有在民生上发力,不过独木难支的队友现状和自身本就不够丰富的国力,让他们的努力成效不如预期。
而现在,眼看着当年贫弱的小老弟都赶了上来,那种曾经的心理不适感自然浮现。
“我们必须扭转这种情况!”眼见卢比扬卡的报告里,自家的出国访问人员像是商贩一样,大包小包的往国内带货的情形,他觉得自己的脸上很烫,火辣辣的。
“好的,我们一定严查类似行为……”卢比扬卡的人对此颇有心得,立马跟上。
“不不不,不要为难同志们,毕竟这件事情上,错误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做好同志们期盼的一切。对于这类行为,不要去管。我们要扭转的,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在民生领域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一定要尽快满足同志们的需要!”
能坐到这里的人,果然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作为一名经常好心办坏事的理想主义者,他并没有为难基层同志们的想法。
“你们一定要在新一轮的五年工业计划中,调整重心,增加类似行业领域技术的比重,从国家、从制度的层面,去提升这些关乎同志们生存生活的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规模。”
必须承认,“五年计划”是个好东西,它能形成长久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执行,同时又能较为及时的根据执行的反馈结果和环境及需求发展进行调整。
同志们手忙脚乱的记下他的话,有一位却举起了手。
“你说!”这回没有“咣咣咣”的敲桌子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在这方面让南方同志分担一些压力,毕竟他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情。我们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将战线拉这么开,我认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可能对我们的军备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要是白熊真的具备这种在短时间内多线出击、全面发展各领域技术的能力,那他们最终的结果不说扭转,至少估计能来得更晚一些。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而这位同志的发言,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而他们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后世的人都说北半岛是讲究“先军”,实际上此时的白熊也是如此,毕竟它要面对的,是国联另外三大善人花旗、高卢、约翰带着一票发达国家组成的联盟,而白熊这边因为意识路线原因周围都是一票不那么发达的国家。
这让白熊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国家实力,更加雪上加霜。
众多小老弟不能不管,对面实力雄厚咄咄逼人,而在殖民时代战果并不辉煌的白熊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实际掌控力相比对面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白熊的“穷兵黩武”,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能打的现在就剩它一个。
这位同志的话,让其他人若有所思。
“嗯,这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线。南方同志在这方面仿佛有着过人的天赋,不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功能性能,都非常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但是这样一来,从公开的角度打破了经助会的体系,会不会引起经助会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对,如果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实施的话,会在经助会体系里引进来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我行我素的庞然大物,对其他国家不公平,而且也会影响经助会体系的运行。”经助会说穿了就是按照规定生产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之间的计划经济,而一个不受约束的庞然大物进入,对于这个体系的影响很难预估。
“可是现在事实上他们已经闯进来了,而且他们还是经助会的观察员国,从身份上并没有太过违反规则的地方。”
“是的,而且……”这位同志话说到这里,仿佛有些不太好出口,但是想了想还是继续道:“而且南方人作为强者,应该有强者的特权,不是么?”
如果南方人的表现都还不足以称之为强者的话,那世界上就没多少强者了。毕竟和白熊争斗角力五五开的另外一个强者,都被他们打得灰头土脸。
“我是负责经济的,我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我认为这个建议有合理的地方,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仅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的确不足以拖动整个庞大而弱势的经助会兄弟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南方同志哪怕仅仅是在民生方面的助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
“不只是经济,在军事上,他们是唯一一个真正做出了实际行动、付出了牺牲并获得胜利的阵营伙伴,他们的行为值得尊重。”这一点,连白熊自己都没做到。
“我同意……”
“我同意……”
“我觉得要考虑考虑。”
“可以先试着和南方同志们沟通一下这件事情嘛。”
“……”
如此重大的决策,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甚至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决定的。
当白熊的脑洞大开,开始灵活思考问题的时候,还有一家脑洞更大,思考更灵活。
高卢,香榭丽舍大街,那个男人的官邸里,他看着一群手下,开起了比那位花旗统领还大的脑洞。
“先生们,有没有可能,我们在聚变技术上,向东方人要求一些帮助?”不能怪他太过异想天开,主要是自家的聚变技术长期停滞不前,让他有些急躁。
60年就引爆了裂变弹,但是聚变弹迄今为止已经4年,却依然遥遥无期,眼看着又穷又困的东方人都后来居上,在聚变弹和导弹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由得让他产生了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想法。
实际上,在21世纪早期的互联网上,的确是有一种传说,高卢人在聚变弹久久不能成功的困境下,向我们求助,并且用众多的武器技术换取了聚变弹技术,才在68年8月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种传说基本上应该是不真实的,别的不说,只看高卢聚变弹成功的时间,与我们获得高卢技术的时间先后和跨度,就能知道这种说法不靠谱。
“先生,我认为完全没有可能,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正常技术交流的极限。”
此时的其他人,已经顾不上他是不是“唯一的男人”了,直接的、毫不掩饰的表示了反对。
开什么玩笑,你以为那是什么?那是聚变弹,那是实际上最为神秘、威力最大的武器。就算你是东方人的亲儿子,对方也不可能提供这种技术。
花旗等国:这件事情吧,也不好说。
所有人都表示了否定,哪怕是最忠心的人,都否定了这个男人的想法,他只好耸了耸肩,摇摇头:“好吧,是我贪心了,我只是想有没有可能而已。那么先生们,我们评估一下这件事情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吧。”这个想法的确是不可能。
诶,这个议题就现实和友好得多,在座的高卢精英们这才觉得事情走上了正轨。
“我认为,这对我们是件好事,这会加强东方人面对花旗乃至白熊时的抵抗之力,极大的吸引花旗人的注意力,减轻我们的压力,并且提高花旗主动付出更大代价拉拢我们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
他们的交流仍在继续,正所谓一声巨响,全球振动,这个重大事件带来的余波,远远不止于此,只是这些影响的显现,还需要长久的时间。
——
而侧面促成这件事情提前发生的高振东,最近上班走路都是飘的。
看着面前的京钢厂的同志,他的心情就更飘。
转炉这事儿,看来是成了,也许效果达不到材料中的极致,毕竟技术环境都不一样,但从京钢厂报过来的资料推断的话,一步到位领先世界应该是问题不大。
“……说起来也巧,本来我们早就该来的,但是最近事情太凑巧了,拖到现在才成行。”对于拖了不少时间才来这个事情,范厂长倒是没什么心理压力,主要原因还是敌人使坏嘛,而且事情的发生地点又在三轧厂,自己这帮人来不了,一大半原因是被防工委给压住了,也不是自己不想来。
他们早就想来了,一是汇报好消息,二来是学习新技术。
从炉龄延寿这个高总工顺手为之的事情效果来看,高总工真正想搞的事情,还不知道有多惊人呢,同志们心里已经痒了很多天。
“哈哈,说起这个事情,怪敌人,怪敌人。”高振东说起这话的时候,虽然他满脸笑容,牙齿都露出来好多瓣,同志们却依然不由得想起了坊间的传言。
高总工口中的敌人,就是被他亲手就地正法的。
至于击毙敌人的手段,越传越邪乎,现在已经传言到了高总工单手抵住汽车让汽车动弹不得,另一只手同时拔枪击毙敌人的程度。
没办法,流言这种东西怎么夸张怎么来,层层加码这件事,自古有之。
看着高振东和善开朗的笑容,同志们一时间觉得有些不真实。
就是这么个阳光大男人,三枪就把敌人给毙了?
不过事情真假,同志们也没法求证,这件事情在官方层面上,是禁止讨论和传播的,同志们私下流传倒是管不着。
驻三分厂内保的同志们也没法去捂同志们的嘴,这年头娱乐相对匮乏,同志们可就指着这点儿精神文化生活呢。
为了消除这些流言给高振东带来的可能威胁,内保的同志反其道而行之,用魔法打败魔法,往流言里掺水。
他们掺的水,内容可就多了,有掺人物的,你说是高振东,我说是谢建业,他说是陈厂长,还有人说是傻柱,不一而足。
还有掺事迹的,像是类似“高总工单手挡汽车”这种,最早就是他们添的油加的醋。
还别说,效果还挺好,现在除了当时在场的同志,谁都说不清楚当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甚至连在场的同志,都有点儿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了差错。
范厂长收拾收拾心情:“高总工,您帮我们解决了炉龄这个大问题,可是您自己要做的事情可还没着落呢,我们都替您着急,这不,刚一解禁,我们就连忙过来了。”
京钢厂的总工看着范厂长心里嘀咕,笑死,你替高总工着急最多只占三分之一,最着急的还是学新技术吧?什么?我也急?那没事儿了。
高振东大概知道同志们的想法,笑道:“嗯,这不是都回到正常了嘛,不用急不用急。其实我的事情啊,也是你们的事情,没区别,我接下来要做的这两件事啊,还是转炉的事情,要不然也不好意思请你们来了,你们专业对口嘛。”
范厂长闻言大喜,转炉好啊,再多来几项新技术,他脑海里甚至出现了一副画面,一座全新的转炉熠熠生辉,炉身上书“天下第一炉”五个红光闪闪的大字。
这一点都不夸张,根据高总工过往的习惯来看,再在这个炉子上投几项技术,称之为天下第一炉可能夸张,但是称之为天下第二炉,那估计没哪个炉子敢称第一。
京钢厂的总工比范厂长还高兴,他是管技术的,在这方面比起搞行政和管理的范厂长,收获自然更多:“高总工,您准备在转炉的哪方面再出出手?”
高振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觉得现在这个炉子,除了炉龄之外,还有什么最显著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同志们把不准高振东到底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只能放开思路,有什么说什么。
“最显著的……”京钢厂的总工最熟悉情况:“最显著的应该是熔池搅拌不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