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阳春三月。

  随着都堂一纸公文,汴京城,瞬间热闹起来。

  因为这纸公文叫‘奉圣旨,准开今年金明池与民游乐’。

  按照都堂命令,包括金明池、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在内的诸多皇室游乐设施,自本年三月癸亥(十六)至五月辛酉(十六),面向所有大宋市民工商开放。

  其中,金明池,为免费开放,但每日至多允许五万人进入游玩,且皇家宫阙及皇家龙舟所在区域,为禁入区域。

  而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则为收费开放。

  其中,玉津园门票最贵,一张就要两贯钱。

  宜春苑最便宜,两百文就可以进去参观、游览。

  瑞圣园则是要五百文的票价。

  票价之所以如此悬殊,除了因为这些设施的功能不同外——玉津园是动物园,里面养了虎豹、骆驼、孔雀、翡翠、熊猫(如今叫食铁兽)以及本土不可能有的鸵鸟、大象、狮子。

  随着交趾重新臣服,交趾人开始贡象。

  元祐元年贡了三头,元祐二年又进贡了五头。

  大理国也在元祐二年,进贡来孔雀。

  至于鸵鸟和狮子,则是广州市舶司买来的。

  这么多的珍奇异兽,汇聚汴京。

  光是养着,就很费钱。

  赵煦那里肯吃亏?

  就借着这个与民同乐的机会,索性开放了。

  若是可以的话,等时间一到就宣布——朕实在是太亲民了!

  每天晚上只要想到,百姓们居然看不到珍奇异兽,朕的心就痛啊!

  所以——开放了!统统开放了!

  只要交钱就可以游览、参观。

  这就是打算将之当成现代的动物园运营。

  简单的说,就是叫玉津园自负盈亏。

  当然了,收费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经济嘛,就是这样。

  而宜春苑和瑞圣园,严格意义上,都是皇家园林。

  这从它们的俗称就知道——宜春苑坊间唤作东园,瑞圣园坊间唤作北园。

  其中,宜春苑以奇花异草著称,是每年春日,赵官家和妃嫔、皇子、公主们赏花游玩之地。

  瑞圣园则是园林景观,多有假山奇石著称,是赵官家们往日里出宫垂钓、休假、疗养之地。

  而宜春苑之所以那么便宜,是因为宜春苑在民间传说里,多少有些邪门。

  因为宜春苑,本是涪陵悼王(赵廷美)所建,故此又被人称作庶人园。

  传说,涪陵悼王死后,这地方就有些邪门。

  故此历代赵官家们,除了春夏阳气鼎盛的时节外,是不愿来此的。

  至于瑞圣园,乃是真庙所建。

  最初是用来奉安那传说从天而降的‘天书’的。

  园中至今还有着当年奉安天书的殿阁。

  只不过,现在这个事情,大宋朝廷是能不提就不提。

  太尴尬了!太丢人了!

  于是,那个昔日奉安天书的殿阁,除了日常养护外,压根没有人去。

  而赵煦觉得,这种园林应该没什么人会喜欢逛,能赚一点是一点,才订下的票价。

  然而,都堂公文一张榜。

  整个汴京,立刻轰动!

  开封府在各个抵当所开的预售窗口,瞬间就被蜂拥而来的人群挤爆。

  没办法!

  皇家动物园和皇家园林啊!

  谁不想去看一看?

  尤其是宜春苑,票价实在是太便宜了!

  每日两万张的限额门票,瞬间就被抢光。

  而且很快就出现黄牛党!

  赵煦在听说后,是目瞪口呆。

  他立刻醒悟,自己把票卖便宜了!

  两百文?

  也就相当于汴京一个苦力一天多的工钱!

  对于汴京城中,如今渐渐富裕起来的百姓,真的算不得什么!

  稍微有点产业,或者在汴京城里做小买卖的商贾,都能清算拿出这样一笔钱,带全家人一起去参观、浏览一番赵官家的园林。

  便是底层的家庭,其实咬咬牙,也能进去看一看。

  可是,赵煦话都放出去了,食言而肥,他拉不下那个脸皮。

  怎么办?

  简单!

  赵煦直接下令到开封府,让开封府每天卡死销售的门票数量。

  然后将大头丢给探事司,让探事司去卖溢价,得来的钱,正好拿来当探事司的经费。

  这种手段,是现代的演唱会基操。

  你以为是你手速不够,所以没抢到票?

  其实是内鬼把你的票,拿去卖溢价了!

  做完这个事情,贡院那边,也将重新拟好的科举题目,送到了赵煦手里。

  赵煦随手翻了翻,在看到章衡等人所拟的科举题目,确若当日静室会议上所确定的原则一般后,他就笑了起来。

  “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虽然说,今年的科举(正奏名)考试,依旧沿用的是老的考试办法。

  所出的题目,也基本围绕着儒家思想的主干。

  只是在时务策中,增加了务实的部分。

  所出的五道时务策,都是从大理寺上报的基层官府实际案例中出的基层治理问题。

  但这依旧是个非常好的开头。

  因为,这次科举过后,士大夫们就再也没办法,宅在家里,死读圣人经书了。

  他们将被倒逼着,去观察、接触现实世界。

  当然了,这肯定会带来动荡和不适。

  士人们也肯定不习惯。

  但没关系!

  当年,改诗赋为经义,他们也不习惯,州郡地方也动荡过。

  事实已经证明了,对士大夫们来说,用什么东西科举无所谓!

  只要朝廷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当官的通道!

  况且……

  “有人利益受损,自然也就有人吃到红利!”

  今年科举,开始重视士人的‘全面素质’。

  不止经义要好,策论和实务,也都得能上。

  这固然会淘汰掉,一大批平日里死读书的书呆子。

  却也能筛出一大批,平日里见多识广,灵活通变的人才!

  搞不好,今年的龙飞榜,将会和嘉佑二年的龙虎榜一样,涌现出大量人才!

  这样想着,赵煦就提起笔来。

  “若真是这样,朕就得好好出一道殿试的策问题了!”

  殿试题,在大宋一直就是政治题。

  皇帝想改革,题目一定和改革有关,皇帝想保守,题目一定和祖宗相关。

  故此,想知道大宋朝廷的风向,直接看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题就能知道了。

  而赵煦打算玩次大的。

  他提着笔在纸上,写下三道不同的策问题。

  他看着这三道题目,目光灼灼:“且看今年科举放榜之后的情形吧!”

  “若是没什么风波……”赵煦舔了舔嘴唇:“那我自然会选最激进的这一道题目!”

  恩……

  你们都任由皇权搓揉了,那也就不要怪皇帝欺负人,得寸进尺。

  “若只是稍有风波……”

  “便选这道调和的题目!”

  所谓调和,其实就是温和的激进。

  毕竟,他们都只是嘴上说几句,那随便给个枣子安抚一下就可以了。

  “若群情激愤……”

  “便只能用这道中庸之题了!”

  但所谓中庸,孔子都说过了——君子和而不流。

  简单的说就是假意改变,实则立场依旧不变,而且随时随地都准备反攻倒算。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智慧。

  领导们,总是做着不同的预案。

  但基本上所有预案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实现最开始的战略意图。

  这就叫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成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