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儿,你乃仙体转世投胎,根基已注,方才大机缘下炼化魂魄,结成内丹水到渠成,也算一桩妙事儿。只是你可知九转成丹的妙处?”菩提道。
“徒儿不甚明了,请祖师告之。”刘谷沉吟片刻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菩提颔首笑道,“魂魄九转者,已非凡体,跳出‘天书下卷’所辖,入‘天书上卷’名列,生于五行反哺五行,天地五行之力,尽可用之。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祖师,何为天书下卷?何为天书上卷?”刘谷奇道。
“人族初立之时,神洲未成,洪荒万里,生存极艰。女娲耗费混沌元力做天书总纲及上下两卷,记载周天星河之变、阴阳五行气运之数。上下两卷遣巨龟送与人族,人族得天书上下两卷之助,方能在无边洪荒中打下立身之基,亿万年来,才能创下五大部洲之万古伟业。”菩提祖师感慨道。
“原来是河图、洛书。”刘谷恍然。
“不错,人族大兴之后,称天书上卷为河图,天书下卷为洛书,以示纪念。”
“既然如此,为何说魂魄九转者跳出天书下卷所辖?”刘谷不解道。
“人族大兴之时,洪荒各族纷争不休,战争连绵,生灵涂炭,游魂遍野,大伤天道。女娲感伤于此,又觉各族杀伐之意过重,其中身具大法力者无人管束行事无忌,遂以大神通开六道轮回,以天书两卷镇之。”菩提祖师神色转为肃穆。
刘谷缓缓点头,原来如此,心下对人类始祖女娲娘娘的敬意又增一层。
“天书下卷记载阴阳五行气运之数,渡化游魂最为有效,因此凡具魂魄者,归属天书下卷管理,此卷又名‘生死簿’。”
“生死簿?!”刘谷真真吃了一惊,半响才消化掉内心的震惊,怪不得“生死簿”威能那般巨大,原来是传说中的天书下卷---洛书!天书下卷已是如此,那么天书上卷……
“天书上卷记载周天星河之变,知天时地利,知斗转星移,可察天地玄机,因此凡脱魂魄入修行之道者,皆入其观察名录。此卷又称‘天地宝鉴’,只可惜遗失在封神之战中,数万年来不见踪影。”菩提祖师叹道。
“祖师您也不知吗?”
“哈哈,我又不是盘古,为何不能不知?”菩提大笑道。
“那么,天书总纲又在哪里呢?”刘谷沉吟道。
菩提祖师笑着看了刘谷一眼,道:“天书总纲存于盘古脊骨所化的天地支柱---不周山脚下。”见刘谷眉头微皱,菩提似笑非笑道:“牧童儿,你可知不周山在哪吗?”
“古老相传,不周山在天地八荒四极正中的位置。只是上古洪荒之时,水神共工与人争斗,怒触不周山【见注1】,不周山倒,其后……其后,不周山似乎不知所踪了。”刘谷沉吟良久,才道。
“又是古老相传?嘿,”菩提笑着摇了摇头,“不周山乃盘古脊骨所化,百川会处擎天之柱,万劫无移大地之根;可谓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见注2】。怎会如此容易被一撞而折?更不用说,共工那厮徒具天生蠢笨之力,连大罗金仙的境界都未达到。”
刘谷暗自惊讶,难道不周山倒另有隐情么?待听得“大罗金仙”,心有所惑,问道:“祖师,何为大罗金仙?”
“大罗者,大觉也,大道也,乃修行之端,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与魂魄九转者,一始一终,遥相呼应。
自魂魄九转成丹,又有五气朝元之元婴、三花聚顶之元神。元神出,大道方可初得,修道者可得仙神之体,修佛者可得罗汉之身,修魔者可得心魔之体,修妖者可得天妖之身,不一而足。一路行来,脱凡入圣,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谓之‘逆天’也。”菩提祖师言道。
“徒儿已知魂魄九转,敢问祖师五气朝元如何?三花聚顶又如何?”
“五气者,乃五行之气。凡万物生灵,皆为五行之气所化,人族亦然。但人族称万物灵长,自有独到之处,除身躯骨肉之外,内腑血脉又有周天五行之数:肝喜条达,木生有发,故以肝属木;心阳温馨,火有阳热,所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化生万物,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金有清肃,故以肺属金;肾主水藏精,按纳音五行有水有涧下水,故以肾属水。内外周天五行相辅相成,人族方能在修行之路上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利!
内丹蕴三魂七魄,吸收五行之气,龙虎相济,经‘人劫’始成元婴。谓之五气朝元。五气朝元者,心魂已定,可驻颜益寿达半千年也。
三花者,乃精、气、神,又称三华。凡万物生灵,精气神缺一不可。血肉生精,精化为气,气合成神,神摄三魂七魄五行之气,为大道之本。元婴之后,主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最后聚于泥丸宫,经‘地劫’始成元神,谓之三花聚顶。
三花聚顶者,其顶,又称鼎也,革故鼎新,脱胎换骨,则成圣明境界,骨体荣华焕发,光芒四射,大道初成也。”
菩提祖师详细道来,听得刘谷茅塞顿开,喜不自胜。
刘谷沉心听讲,思索良久,又道:“祖师妙音,徒儿诚心听讲,喜不自胜,奈何徒儿鲁钝,不知何为‘人劫’?何为‘地劫’?盼祖师解惑。”
“自盘古开辟,天地生万物,又有女娲所造人族领万物灵长后,谓‘天、地、人’三才定位。修行路本为逆天行事,丹成之后,妄动天地之力,鬼神难容,始有劫数降临,以正天威。按修行深浅,有‘天、地、人’三重劫数:
内丹化婴,为人劫。当其时,内腑周天有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鸹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元婴化神,为地劫。当其时,九幽有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元神化道,则为天劫。当其时,九天有天雷降世,这雷不是雷公之雷,亦不是法术之雷,唤做玄雷。自九天而降,闻元神气息而至,挟天地闪电雷鸣之威,挫骨为灰,魂飞魄散。
凡天地人三劫,均须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见注3】”菩提祖师侃侃而谈,却把刘谷听得毛骨悚然,逆天的代价果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刘谷叩头再拜道:“万望祖师垂悯,传徒儿躲避天地人三劫之法。”
菩提祖师将手一拂,却把刘谷双手手腕上的手链取了下来,似笑非笑道:“牧童儿妄自菲薄也,有此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在,何愁修行之道,何惧天地人三劫?”
========
【注1】出自《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2】出自《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判词。其实仔细研究西游记原著中的判词,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例如不为人知的细节、源头和小秘密等。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也均能在判词中找到相关的一鳞半爪,与《红楼梦》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花果山判词,其实就是在解释花果山的神秘来历。
【注3】部分修行理论改编自《西游记》第二回祖师论三灾。相关小说在描述突破修行关口的时候常有“天劫”之说,只是大都语焉不详,为何劫?如何劫?不甚明了,此处借祖师之口探讨一二。
“徒儿不甚明了,请祖师告之。”刘谷沉吟片刻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菩提颔首笑道,“魂魄九转者,已非凡体,跳出‘天书下卷’所辖,入‘天书上卷’名列,生于五行反哺五行,天地五行之力,尽可用之。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祖师,何为天书下卷?何为天书上卷?”刘谷奇道。
“人族初立之时,神洲未成,洪荒万里,生存极艰。女娲耗费混沌元力做天书总纲及上下两卷,记载周天星河之变、阴阳五行气运之数。上下两卷遣巨龟送与人族,人族得天书上下两卷之助,方能在无边洪荒中打下立身之基,亿万年来,才能创下五大部洲之万古伟业。”菩提祖师感慨道。
“原来是河图、洛书。”刘谷恍然。
“不错,人族大兴之后,称天书上卷为河图,天书下卷为洛书,以示纪念。”
“既然如此,为何说魂魄九转者跳出天书下卷所辖?”刘谷不解道。
“人族大兴之时,洪荒各族纷争不休,战争连绵,生灵涂炭,游魂遍野,大伤天道。女娲感伤于此,又觉各族杀伐之意过重,其中身具大法力者无人管束行事无忌,遂以大神通开六道轮回,以天书两卷镇之。”菩提祖师神色转为肃穆。
刘谷缓缓点头,原来如此,心下对人类始祖女娲娘娘的敬意又增一层。
“天书下卷记载阴阳五行气运之数,渡化游魂最为有效,因此凡具魂魄者,归属天书下卷管理,此卷又名‘生死簿’。”
“生死簿?!”刘谷真真吃了一惊,半响才消化掉内心的震惊,怪不得“生死簿”威能那般巨大,原来是传说中的天书下卷---洛书!天书下卷已是如此,那么天书上卷……
“天书上卷记载周天星河之变,知天时地利,知斗转星移,可察天地玄机,因此凡脱魂魄入修行之道者,皆入其观察名录。此卷又称‘天地宝鉴’,只可惜遗失在封神之战中,数万年来不见踪影。”菩提祖师叹道。
“祖师您也不知吗?”
“哈哈,我又不是盘古,为何不能不知?”菩提大笑道。
“那么,天书总纲又在哪里呢?”刘谷沉吟道。
菩提祖师笑着看了刘谷一眼,道:“天书总纲存于盘古脊骨所化的天地支柱---不周山脚下。”见刘谷眉头微皱,菩提似笑非笑道:“牧童儿,你可知不周山在哪吗?”
“古老相传,不周山在天地八荒四极正中的位置。只是上古洪荒之时,水神共工与人争斗,怒触不周山【见注1】,不周山倒,其后……其后,不周山似乎不知所踪了。”刘谷沉吟良久,才道。
“又是古老相传?嘿,”菩提笑着摇了摇头,“不周山乃盘古脊骨所化,百川会处擎天之柱,万劫无移大地之根;可谓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见注2】。怎会如此容易被一撞而折?更不用说,共工那厮徒具天生蠢笨之力,连大罗金仙的境界都未达到。”
刘谷暗自惊讶,难道不周山倒另有隐情么?待听得“大罗金仙”,心有所惑,问道:“祖师,何为大罗金仙?”
“大罗者,大觉也,大道也,乃修行之端,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与魂魄九转者,一始一终,遥相呼应。
自魂魄九转成丹,又有五气朝元之元婴、三花聚顶之元神。元神出,大道方可初得,修道者可得仙神之体,修佛者可得罗汉之身,修魔者可得心魔之体,修妖者可得天妖之身,不一而足。一路行来,脱凡入圣,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谓之‘逆天’也。”菩提祖师言道。
“徒儿已知魂魄九转,敢问祖师五气朝元如何?三花聚顶又如何?”
“五气者,乃五行之气。凡万物生灵,皆为五行之气所化,人族亦然。但人族称万物灵长,自有独到之处,除身躯骨肉之外,内腑血脉又有周天五行之数:肝喜条达,木生有发,故以肝属木;心阳温馨,火有阳热,所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化生万物,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金有清肃,故以肺属金;肾主水藏精,按纳音五行有水有涧下水,故以肾属水。内外周天五行相辅相成,人族方能在修行之路上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利!
内丹蕴三魂七魄,吸收五行之气,龙虎相济,经‘人劫’始成元婴。谓之五气朝元。五气朝元者,心魂已定,可驻颜益寿达半千年也。
三花者,乃精、气、神,又称三华。凡万物生灵,精气神缺一不可。血肉生精,精化为气,气合成神,神摄三魂七魄五行之气,为大道之本。元婴之后,主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最后聚于泥丸宫,经‘地劫’始成元神,谓之三花聚顶。
三花聚顶者,其顶,又称鼎也,革故鼎新,脱胎换骨,则成圣明境界,骨体荣华焕发,光芒四射,大道初成也。”
菩提祖师详细道来,听得刘谷茅塞顿开,喜不自胜。
刘谷沉心听讲,思索良久,又道:“祖师妙音,徒儿诚心听讲,喜不自胜,奈何徒儿鲁钝,不知何为‘人劫’?何为‘地劫’?盼祖师解惑。”
“自盘古开辟,天地生万物,又有女娲所造人族领万物灵长后,谓‘天、地、人’三才定位。修行路本为逆天行事,丹成之后,妄动天地之力,鬼神难容,始有劫数降临,以正天威。按修行深浅,有‘天、地、人’三重劫数:
内丹化婴,为人劫。当其时,内腑周天有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鸹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元婴化神,为地劫。当其时,九幽有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元神化道,则为天劫。当其时,九天有天雷降世,这雷不是雷公之雷,亦不是法术之雷,唤做玄雷。自九天而降,闻元神气息而至,挟天地闪电雷鸣之威,挫骨为灰,魂飞魄散。
凡天地人三劫,均须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见注3】”菩提祖师侃侃而谈,却把刘谷听得毛骨悚然,逆天的代价果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刘谷叩头再拜道:“万望祖师垂悯,传徒儿躲避天地人三劫之法。”
菩提祖师将手一拂,却把刘谷双手手腕上的手链取了下来,似笑非笑道:“牧童儿妄自菲薄也,有此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在,何愁修行之道,何惧天地人三劫?”
========
【注1】出自《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2】出自《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判词。其实仔细研究西游记原著中的判词,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例如不为人知的细节、源头和小秘密等。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也均能在判词中找到相关的一鳞半爪,与《红楼梦》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花果山判词,其实就是在解释花果山的神秘来历。
【注3】部分修行理论改编自《西游记》第二回祖师论三灾。相关小说在描述突破修行关口的时候常有“天劫”之说,只是大都语焉不详,为何劫?如何劫?不甚明了,此处借祖师之口探讨一二。